【解析】湖南省衡阳市二十六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解析】湖南省衡阳市二十六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解析】湖南省衡阳市二十六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解析】湖南省衡阳市二十六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解析】湖南省衡阳市二十六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室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上。2.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只交回答题卷。3.为保证卷面清洁,防止洇染,请考生一律用黑色中芯笔作答,规范书写。4.为了答题的规范性,特提示考生认真审题,答主观题时要有分层踩点意识,使答案序号化,要点化,条理化。一、语言文字应用(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戏曲既需要传承也需要创新,这是业内的基本共识。然而,近年来由于一些创新尝试未收到理想效果,有人就将创新和继承对立起来,认为戏曲不必创新。尤其是昆曲等戏曲艺术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创新在某些人那里几乎成了贬义词。(1)。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戏曲艺术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如果一直固守原有形态,只强调复制和模仿,戏曲恐怕早在数百年前就___2___了。突破前人、大胆创新,这是各个时代取得伟大成就的艺术家的共性。诚如某戏剧评论家所言,没有一位___3___的京剧名伶是靠模仿或重复而成就自己的。京剧大师梅兰芳,以坚定的信念和博大的胸怀为京剧改革作出巨大贡献。他眼界开阔,___4___,除唱腔、表演技巧之外,还从化妆、灯光、服装、舞蹈、剧目创作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可谓“剧剧有创新,剧剧有新腔”。尚小云、荀慧生、于连泉等人,也是因为具有超越前人的理想和切实的努力,不满足于停留在雷池之内___5___,才能够在强大的保守情绪的笼罩下突破藩篱,从而成为新流派的创始人。当然,戏曲的创新必须以传承为基础,是传承中的创新,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当代戏曲的发展,被创新精神的缺失所制约B.当代戏曲发展,因创新精神的缺失而被制约C.创新精神的缺失,制约了当代戏曲的发展D.创新精神的缺失,对当代戏曲发展起了制约作用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寿终正寝名噪一时兼容并蓄照猫画虎B.无疾而终名垂青史兼容并蓄按图索骥C.寿终正寝名垂青史博采众长照猫画虎D.无疾而终名噪一时博采众长按图索骥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B.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C.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都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D.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我们才能探索出一条能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答案】1.C2.C3.B【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本题命题者在题干所给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要求选出“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干扰性,难度适中。根据文章内容,从第一段的开头第一句话可知,强调的是中国戏曲艺术缺乏创新精神,因此排除A选项和B选项,根据语言表达的简洁,可以排除D选项。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寿终正寝,原指老死在家里。现比喻事物的灭亡。无疾而终:指人因衰老而自然死亡。没有病就死了,比喻事物未受外力干扰就自行消灭了。名噪一时,意思是一时名声很大。指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名垂青史,意思是把姓名事迹记载在历史书籍上。形容功业巨大,永垂不朽。名声永留史册。兼容并蓄:把不同内容、不同性质的东西收下来,保存起来。博采众长:意思为广泛采纳众人的长处及各方面的优点,或从多方面吸取各家的长处。照猫画虎:意思是猫与虎的外形有相似之处,因以喻照样模仿而仅得其仿佛。按图索骥:指按照图上画的样子去寻找好马,比喻墨守成规办事;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根据语境意第一空应是戏曲的灭亡,据此排除B选项和D选项;根据语境意和成语意第二空应为功业巨大,永垂不朽,据此排除A选项。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本题,题干明确指出“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此题将病句放入文段中,本身降低了辨析、修改的难度,但方法是不变的。首先,从语法角度分析,“眼花缭乱”作定语成分,应该是“令人眼花缭乱”,所以排除A选项D选项。B选项和C选项的区别在于B选项多加了“这样”。C选项两个分句,主语都是承前省略主语“戏曲的创新”,显然不能做“探索”的主语,而B选项第二个分句“这样”是可以做“探索”主语的,所以B选项的表述最准确。故选B。点睛:本题要求考生在理解原文主题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作答,强调了考生的阅读能力。整体更侧重考查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试题内容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符合主流价值观。4.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2019新年伊始,在行业内部,一场关于5G首发权争夺战早已拉开围幕。B.不同板本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单陆续出炉,折射出人们对幸福城市的关切。C.屠呦呦研究员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彰显着国家对人民健康和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D.中华老字号要在保留自身文化底韵的前提下,与时俱进,创造具有时代特色的新产品。【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规范汉字的能力。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A项,“围幕”改为“帷幕”;B项,“板本”改为“版本”;D项,“底韵”改为“底蕴”。故选C。【点睛】形近字的区分:在平时学习中要观察偏旁,有些可以通过词语的意思来记忆。平时学习中,要注意区分形近字的偏旁、意义和读音本题考查汉字的正确书写能力。汉字中有很多形近字、同音字,这是都是使用中经常混淆的字,要正确书写这些汉字,就要做到平时多留心,书写时仔细体会它们的差别。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儒家与道家是中国哲学的两大支柱。在中国众多的音乐形式中,古琴应当说是儒道两家在音乐中体现的集大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道家崇尚自然,强调无为和逍遥,反对人们强加于自然的各种行为②儒家主张入世哲学,重视人生的现实问题,强调艺术对人伦的教化作用③他们所提倡的音乐讲究中正平和,不追求声音华美富丽的外在效果④他们最理想的音乐应该是“大音希声”“至乐无乐”的境界⑤从某种程度上看,他们是反对音乐的,究其实质,主要是反对艺术形而下的层面,强调艺术形而上的境界部分⑥“琴者,禁也。禁止于邪,以正人心。”古琴首先要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A.①③④②⑤⑥ B.①⑤④②③⑥C.②③⑥①④⑤ D.②⑥⑤①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由横线前一句“古琴应当说是儒道两家在音乐中体现的集大成者”可知,后文应先说儒家,后说道家,据此排除A项、B项。在分别论述时,则先说其自身的观点主张,再说其提倡的音乐形式以及对古琴或音乐的认知与态度,据此排除D项。故选C。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受瞩目的机器人应用市场。作为智能机器人在医疗领域的高端应用,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实中,医生已经感受到来自手术机器人的压力。不过,现在说手术机器人将完全取代医生还为时尚早。手术机器人虽然更灵活、更精准,但是还不能完成所有外科手术。另外,②____________________。首先是普及中的费用关。与传统手术相比,机器人手术会多花上千元至数万元不等。其次是患者心理关。如果推广普及机器人来做手术,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机器人会不会乱挥刀?”“万一程序被黑客入侵怎么办?”更重要的是,现在手术机器人仍需医生操作,因为真正给患者安全感的还是操作机器的医生。【答案】(1).手术机器人会不会有朝一日取代医生呢(2).手术机器人要普及还需要跨过两道关(3).还不是所有的患者都能接受【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根据文意填空的语言连贯的能力。这类试题考生要先对所给文段进行浏览,然后结合题干的具体要求,根据前后文文意准确填写,注意关联复句和句式的特点。本题中第一处根据后文文意,“现在说手术机器人将完全取代医生还为时尚早”,前面空应该填“机器人取代医生做手术”。第二处根据后文文意是说手术机器人要过:“费用关”“心理关”。第三处根据后文文句“真正给患者安全感的还是操作机器的医生”,此处应该填患者担忧安全的问题。总之,考生要注意前后文文意的把握。【点睛】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高考题目一般为科普类的说明性文字,文段表述结尾严密。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要求填写的较为准确,这样就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前后文之间的相互的提示和照应,尽量文中的词语组织句子进行填写,这样能够减小误差。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节选自人教版必修4《廉颇蔺相如列传》)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B.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C.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D.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布衣之交:指百姓之间的交往。布衣,平民。B.斋戒:古人在祭祀或行大礼前,洁净身心,以示虔诚。C.九宾:在朝堂上安设“九宾”。这是古代外交上接待使臣最普通的礼节。D.汤镬:古代的一种酷刑。用滚水烹煮。9.下列对文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蔺相如有勇有谋,胆略过人。在秦王无意偿赵城池时,以“璧有瑕,请指示王”为借口拿回和氏璧并痛骂秦王。B.蔺相如深谙人心,善于辞令。抓住秦国二十余君“不坚明约束”之过,借理在我方之势,让秦王无可奈何。C.蔺相如自作主张,出使不利。蔺相如没有按照赵王的旨意办事,没有用和氏璧换回赵王想要的十五座城池。D.蔺相如视死如归,不畏强暴。“臣请就汤镬”体现了他不计个人安危、把生命置之度外的大无畏精神。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2)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答案】7.D8.C9.C10.①大王一定要逼迫我,我的头现在就与和氏璧一起撞碎在柱子上!②我确实害怕被大王欺骗以致辜负赵国,所以派人拿着和氏璧回去,已经从小路到达赵国了。【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画波浪线句子的意思是“蔺相如估计秦王虽然答应斋戒,也必定违背信约,不把城池补偿给赵国,就派遣他的随从穿着粗布衣服,怀揣那块和氏璧,从小道逃走,把它送回赵国。”“相如度秦王虽斋”,意思是蔺相如估计秦王虽然答应斋戒,句意完整,在“虽斋”的后面断开,排除B项和C项;“衣褐”的意思是穿着粗布衣服,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项。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C项,“这是古代外交上接待使臣最普通的礼节”错误,“九宾”是古代外交上接待使臣最隆重的礼节。九宾,由傧者九人依次传呼接引宾客上殿。故选C。【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分析和概括的能力。对于古代诗文的阅读对应到文言文内容理解题主要有两点要求:一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二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C项,“蔺相如自作主张,出使不利。蔺相如没有按照赵王的旨意办事,没有用和氏璧换回赵王想要的十五座城池”错误,前文“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可知不是蔺相如自作主张,也不是出使不利,而是赵王和蔺相约好的,城池入赵国,那么和氏璧就留在秦国,城池不入赵国,那么和氏璧就回归赵国,蔺相如应该是按照赵王的旨意办事,应该是圆满完成了任务。故选C。【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句顺。①关键词:“必”,一定;“急”,逼迫;“俱”,一起,一齐;“碎于柱”,状语后置句,即“于柱碎”,在柱子上撞碎。②关键词:“诚”确实,实在;“见……于”,表被动;“负”,辜负;“令”,派遣;“间”,名词作状语,从小路。【点睛】翻译文言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会语法分析推断.梳理主干,划分成分,落实语法功能。将句子主干梳理好,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句子成分,从而判断词性、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现象,以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2.组词造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很多单音节实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双音词来表示。在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转换的过程中,又多以同义合并或反义合并或反义并列为构词特征。据此,我们可使用组词方式猜读难懂词义。3.相似语言结构推断。古汉语讲究语言的工整对仗。文言文中整句较多,骈偶常见。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出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据其一可推知其他。4.语境分析推断。翻译既要联系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又要联系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境。参考译文:秦王坐在章台宫接见蔺相如。蔺相如捧着和氏璧呈献给秦王。秦王非常高兴,把和氏璧传给妃嫔及侍从人员看,群臣都欢呼万岁。蔺相如看出秦王没有诚意把城池给赵国的意思,就走上前说:“和氏璧上有斑点,请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把和氏璧交给蔺相如。蔺相如于是捧着和氏璧退了几步站住,背靠着柱子,怒发竖立,像要把帽子顶起来。他对秦王说:“大王想要得到和氏璧,派人送信给赵王,赵王召集所有大臣商议,都说:‘秦国贪婪,依仗自己强大,想用空话来求和氏璧,补偿给赵国的城恐怕得不到。’打算不给秦国和氏璧。但是我认为平民之间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骗,何况是大国之间的交往呢!而且因为一块和氏璧的缘故惹得强大的秦国不高兴,不可以。于是赵王斋戒了五天,派我捧着和氏璧,在朝堂上行过叩拜礼,亲自拜送国书。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尊重大国的威望而表示敬意。现在我来到秦国,大王却在一般的宫殿里接见我,礼节显得十分傲慢;得到和氏璧后又将它传给妃嫔们看,以此来戏弄我。我看大王无意补偿给赵国十五座城,所以又把它取回来。大王一定要逼迫我,我的头现在就与和氏璧一起撞碎在柱子上!”蔺相如拿着那和氏璧,斜视着柱子,就要撞击在柱子上。秦王怕他撞碎和氏璧,就婉言道歉,坚决请求他不要把和氏璧撞碎,并召唤负责的官吏察看地图,指点着说要把从这里到那里的十五座城划归赵国。蔺相如估计秦王只不过以欺诈的手段假装把城划给赵国,实际不能得到,就对秦王说:“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贝。赵王敬畏大王,不敢不献出来。赵王送璧的时候,斋戒了五天。现在大王也应斋戒五天,在朝堂上安设九宾的礼节,我才敢献上和氏璧。”秦王估计这种情况,终究不能强夺,就答应斋戒五天,把蔺相如安置在广成宾馆里。蔺相如估计秦王虽然答应斋戒,也必定违背信约,不把城补偿给赵国,就派遣他的随从穿着粗布衣服,怀揣那块璧,从小道逃走,把它送回赵国。秦王斋戒五天后,就在朝堂上设了九宾的礼仪,延请赵国使者蔺相如。蔺相如来到,对秦王说:“秦国自从秦穆公以来的二十多个国君,不曾有一个是坚守信约的。我实在怕受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所以派人拿着和氏璧回去,已经从小路到达赵国了。再说秦国强大而赵国弱小,大王派一个小小的使臣到赵国,赵国会立刻捧着和氏璧把它送来。现在凭借秦国的强大,先割十五座城给赵国,赵国怎么敢留着和氏璧而得罪大王呢?我知道欺骗大王的罪过应该处死,我请求受汤镬之刑。希望大王和大臣们仔细商议这件事。”秦王和大臣们面面相觑,发出无可奈何的苦笑声。侍从中有的要拉蔺相如离开朝堂加以处治。秦王就说:“现在杀了蔺相如,终究不能得到和氏璧,反而断绝了秦赵的友好关系。不如趁此好好招待他,让他回赵国去。难道赵王会因为一块和氏璧的缘故而欺骗秦国吗?”终于在朝廷上接见蔺相如,完成接见的礼节,送他回赵国去了。相如回国后,赵王认为他是一位有德行、有才能的贤大夫,出使诸侯国,能做到不辱使命,于是封相如为上大夫。此后秦国并没有把城邑给赵国,赵国也始终不给秦国和氏璧。三、诗文默写和古代诗歌鉴赏(9分)11.默写出下列空缺处的文字。(1)扪参历井仰胁息,______。(李白《蜀道难》)(2)君子生非异也,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答案】(1).以手抚膺坐长叹(2).善假于物也(3).赢得仓皇北顾【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本题属于直接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在做题时首先要读懂题干,明确要求。其次要镇定作答,规范写字。此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膺、假、赢。12.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雨晴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这首诗写雨后漫步所见的残春之景。诗的前两句以“雨前”所见和“雨后”情景相________(的手法),表现了诗人面对满园落红残春油然而生的叹惜之情;后两句采用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不仅把蜂蝶追逐春色的神态、心理写得活灵活现,更把“春色”写活了,似乎它有脚,自己跑到了邻家,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答案】(1).对比(2).拟人(3).惜春(爱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诗歌的表现手法和把握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根据诗歌内容,来分析把握诗歌的表现手法,并结合意象、意境、背景等把握诗人的情感。一般步骤分出三步走:先指出手法,然后结合内容、意象分析手法,最后分析效果和情感。本题是以填空的形式来考查的。这首诗写雨后漫步所见的残春之景。诗的前两句“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意思是说:雨前花才开放;雨后则花瓣尽落。这是一个以“雨前”所见和“雨后”情景相对比。初见,是花儿娇嫩刚刚才绽放;全无,雨打花落,让人产生美好易逝,风雨无情的伤感,又对新生儿般花儿怜惜非常。所以由此可以表现出作者面对满园落红残春油然而生的叹惜、怜爱之情。诗歌的后两句“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则描写了蜜蜂、蝴蝶见此残景,也大失所望,纷纷绕墙而去,它们相信春色正在邻家院子呢,这也让作者也不由地怀疑“春色在邻家”。作者把原无理性的蜂蝶赋予“人”的智慧,把蜂蝶追逐春色的神态、心理写得活灵活现,妙趣横生。从而表现了诗人的惜春、爱春之情。四、现代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第下列小小题。根生刘林懂事时根生就听说自己的头上还落过个哥,哥打小就显出鬼头聪明,两岁不到就能从1到100顺着数倒着数,一村人都说这孩子见着出息了。哥六七个年头时,在门口的水塘边耍,瞅见水面浮着条斤把重的鱼,鱼半死不活的,哥就乐颠颠地拿着根竹竿去捞,想给爹弄顿下酒菜,爹嗜好红烧鱼块。鱼没上岸,哥脚底一滑,扑进水塘里。水塘像口大铁锅,一下子把哥吞没了。哥走了,爹娘也跟着闯了趟鬼门关。娘再也见不得鱼,一看见鱼胸口就疼,就一口口呕吐。爹一想哥心就空了寡了,再也沾不得丁点鱼腥。哥的头上还顶着两个姐,哥走了两年多才有的根生。根生生得跟哥一个模子,爹娘把对哥的爱挪到根生身上,根生却没显出哥的聪明劲。根生打小就觉得活在哥的身影里,在爹娘的眼里,他是哥的一道影子。爹娘一说到哥两眼就活了。根生的心一揪一揪地疼,他在心里使劲喊:爹娘,根生不是哥,根生是根生,哥是哥。你哥也叫根生。有次娘说漏了嘴。根生心上捅了一把刀子,哥叫根生,爹娘给他取了哥的名字,他成了哥的替身,替哥在这世上活着,却活不出哥的成色。根生心淌着血,他认定自己做不了哥,他替哥在这世上活着,他自己又活在哪呢?“根生。”娘扯着嗓子喊。娘喊破天,根生横竖就是不应。娘喊急了,根生丢过一句硬生生的话:“你叫哥的魂。”从娘那里,根生还得知先前爹给取了个名——苗生,满月时爹给改的名——根生。根生认定苗生才是自个的名。根生让爹把他的名字改过来,叫苗生。爹不答应。哥死了,你们把我当成哥。根生顶撞起来。爹气疯了,逮着根生狠狠揍了一顿。根生咬紧牙硬挺着,一声也不叫唤。“小子,咋不叫一声。”爹打得手软了,颤着声骂。“打死才好,打死了根生,苗生就活了。”根生盯着爹,恨恨地说。爹心头一颤,手再也落不下。爹突然呜呜咽咽地哭了,根生根生……爹一边哭一边含混地说。根生昂起头走到屋外去了,屋外的阳光很好,满天满地的温馨阳光。我叫苗生。根生在墙壁、围墙到处写下这四个字。一村子人盯着这四个字不由地笑。爹心头发冷,脊梁骨发凉,这犟驴子闹得一村子人都在看王家的笑话。一根藤上的瓜,弟咋一点不像哥呢。根生跟自个的名字拧上了劲,他让人喊他苗生,偏偏没一人叫他苗生,都一口一个根生地喊。他时常全身青一块紫一块地回家。根生却感觉不到身体的伤痛,心中生出一种快感,他为了自己的名字痛痛快快地打了一场又一场架。根生闹得学校鸡犬不宁,被学校开除了。回家后根生跟爹娘下地干活,农活一点就通,成了一把好手。根生不愿老呆在地里干活,喜欢爬树,爬到高高的树上,瞅着树底下走过的一个个村人。根生的目光跟毒虫似的,蜇得村人一个个心里发毛。“王根生,快下来……”村人站在大树下轰他,“这王根生,咋像大家都欠了他血债。”“根生,快下来,跟娘回家。”娘常对大树喊。根生像只壁虎贴在高高的树上,瞅着娘,目光扎得娘心头又疼又苦。根生呆在大树上,很少下到地上,一天偷偷地下几回地,也只是回家找点吃的填肚子。一年到头,根生活在大树上,在村里的一棵棵大树上来来去去。有天,根生像个野人似的出现在爹娘的眼前,根生突然安分下来,安分守己地活着,再也不去上树了。娘心头高兴,但闹不懂根生为啥突然变了个人。娘费尽心机才掏出根生的几句话:他亲眼看见村头冯二婶投的水,是淹死哥的那口水塘。心一下子惊醒了,他也像跟着冯二婶投了回水。从树上飞快溜下地,他奔到水塘边时,水面静了,又开始皱着细微的波浪。根生站在淹死哥的地方,觉得苗生死了,根生活了。娘一下子惊了心,哭着喊,苗生,你终于回家了。“苗生,不上树啦。”村人见了根生笑吟吟地说。“我叫根生。”根生大声地说。村人一个个开心地笑,喊,苗生,苗生……“我叫根生。”根生也一起开心地笑起来。不过,村里人走到大树下时,总要习惯地抬头向上望一望,喊声根生……(选自《中国微型小说》,有删改)13.小说中的主人公王根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14.小说开头叙述了有关哥哥的事情,有什么作用?请联系文本简要分析。15.作品为什么以弟弟根生接受“根生”这个名字为结尾?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3.①自我意识强。他不想成为哥的影子,想做真实的自己。②倔强任性。无论爹娘如何做,他都不承认自己是根生。③敢于反抗。他为了自己的名字痛快地打了一场又一场架。④善良孝顺。看到冯二婶投河,他幡然悔悟,不再与父母对抗。14.①介绍哥哥的聪明懂事,从侧面衬托了弟弟与哥哥不同的独立性格,使弟弟的形象更加生动鲜明,具体可感。②为后文故事情节的发展做铺垫。后文根生的所作所为都是因为不想生活在哥哥的“影子”里。③设置悬念,引出如影子一样存在并贯穿始终的“哥哥”,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15.①在人物塑造上,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更富感染力,弟弟看见冯二婶投河,回家后接受“根生”这个名字,表现出弟弟内心善良。②在情节结构上,与前文大篇幅写弟弟不接受“根生”这个名字对比,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引发读者思考。③在主题思想上,接受“根生”这个名字,正是作者主动妥协的过程,揭示出人与人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包容的复杂关系。【解析】【13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小说中的主人公王根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是考查学生分析人物性格特点能力。分析根生的性格特点,可以从文中找出关于根生的描写,或者与他相关的故事情节、事件等。如他不愿活在哥哥的影子里,他更不愿大家叫他根生,他还在墙上写下“我叫苗生”等,由此可知他是一个自我意识强的人。父亲打他他不屈服,同学叫他根生他与同学打架,由此可知他性格倔强,敢于反抗。当看到冯二婶投水后,他体谅了父母的心情,决定牺牲自我,由此可知他心地善良。点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看清题目要求,1.是“概括”还是“分析”。“概括”题只要求写出人物性格特点即可,“分析”题要求在此基础上结合文字分析。2.是性格特点还是形象特点。性格特点包括人的心理情感、待人接物、品行操守、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等较宽泛内容的特点,而形象特点则主要以“性格特点”为中心,还包括人的外在形象(肖像)、身份、地位、职业等内容的特点。用语不同,回答的内容也不同。分析人物形象特点,要由表及里,由外在形象特点到内在思想性格特点。规范答题1.概括题与分析题的不同答题思路。概括题只要分点列出即可,点与点间不能交叉。2.分析题有两种思路:①概括→分析:用几个关键性的词语高度概括出人物性格的特点,然后在小说中找到相关依据,概要分析。②分析→概括:先列出文中人物的言行举止,后概括出人物性格特点。【14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小说开头叙述了有关哥哥的事情,有什么作用?请联系文本简要分析”,此题考查段首在文中作用的分析能力。解答此题,一般要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1)内容角度。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情感(奠定感情基调),与全文主旨有怎样的联系。(2)结构角度。这是重点。既要考虑句子在段落中的位置,更要考虑句子所在段落在全文中的位置。如果句子所在的段是开头段,则要考虑:①点明题目;②开门见山;③总领全文;④为下文作铺垫,与下文形成对比、反衬,使文章有波澜;⑤交代思路等作用。本题可从衬托弟弟的人物形象、为下文做铺垫、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等角度组织答案。本文的主人公是弟弟根生,对哥哥的介绍主要对主人公起到了衬托的作用,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可知,写哥哥是为了突出弟弟的形象;在开篇写哥哥,从情节方面来看,有为下文作铺垫的作用,因为弟弟的所作所为,都是因为不想生活在哥哥的影子里;哥哥如影子一样存在着,这也是一个悬念,吸引着读者阅读下去。【15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作品为什么以弟弟根生接受‘根生’这个名字为结尾?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这是一道有关结尾的探究题,解答此题,可根据结尾的内容,从结尾这一情节设计与小说主题、小说的故事情节结构、人物形象的刻画、作者的思想感情或写作意图等角度探究,只要能结合着小说中的具体内容探究,言之有理即可。本题可以从人物、情节、主题和情感等角度展开。如从人物角度分析,弟弟根生接受了“根生”这个名字,是因为冯二婶投水后他理解了父母的心情,由此可知弟弟根生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这样结尾,这个人物形象就更为鲜明和丰满了。其他的角度也可以依此思路展开。五、作文(40分)16.根据要求写作。生活中许多事情,只要我们主动一些,往往会出现新的局面。“毛遂自荐”是主动推荐自己,从而脱颖而出;“负荆请罪”,是主动承认错误,终于化解了矛盾;“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主动追求,以达到更高的目标。请结合你对生活的体验,以“主动”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⑴诗歌外,文体不限;⑵不少于700字;⑶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答案】例文:主动花儿主动地选择吸收对自身有利的物质,供己所需,从而鲜艳多姿,馨香无比;鸟儿主动展翅飞翔于广袤的天空,锤炼自己的意志,从而自由翱翔,飞向远方。人,这世界的智者,要想实现梦想,创造辉煌,更应当具有这种主动的精神。主动是黑夜给我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主动是山重水复疑无路,转弯后的柳岸花明又一村。出生在偏僻的小山村,是小女孩的无可奈何,但是,当机遇来临时,小女孩主动的站出来,抓住了它,并在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中扮演女主角,她的名字——魏敏芝传遍了大江南北。如果不是主动,她怎么会把自己的理想嫁接到那么高的地方?如果不是主动,她怎么会让自己的人生实现最高的价值?主动是积极向上,是进取,是面临挫折与苦难时的坚强。一生穷困潦倒的作曲家巴赫,为了翻看乐谱资料,趁哥哥睡熟之际,爬上屋顶,在月光下,抄曲谱;为了练琴,常常彻夜不眠;为了聆听名字的演奏,常常步行数十里……没有任何人逼迫他这么做,相反,相依为命的哥哥还阻止着他。但是,哥哥,贫困都没有拦住他主动学乐的脚步,是主动让他有自己的信念;是主动让他给我们留下了丰富优美的音乐创作;是主动让他所有的伤口都充满生机和向往……也许生活中的你还在等待着伯乐,那么我想告诉你,那需要时间,而且还可能留下一辈子遗憾。主动地去找伯乐不是更可行的吗?你知道,你爱惜,花儿努力地开;你不知,你厌恶,花儿努力地开。为了证明自己是花,而非草,花儿主动地汲取营养,将生命延伸到最高处,给世界一个美丽的笑容,不管谁在乎与否,都会主动实现自己的价值。人不是机器,无需他人按纽才能启动,我们有血有肉有思想,应该主动的启动自己。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道谦,主动改正,主动挑战,在主动中健康成长。让主动之花开满人生之路吧!【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命题作文的写作能力。对命题作文来说,快速抓住题目中的重点词语并加以分析非常关键,因为只有读懂了重点词语的含义,才能准确地把握命题人的意图,从而明确写作方向。命题作文文题中一般都有关键词,这些词就是所谓的“题眼”。把握住题眼,也就抓住了文章要突出的重点,了解了写作要避免的误区。尤其要注意题目中的修饰词语、限制词语和补充词语,因为这些词语对写作范围起着约束限制的作用,是文章特殊要求的标志。【审题】本题属于带材料的命题作文,审题既要审材料,又要审标题。先看材料,材料第一句话“只要我们主动一些,往往会出现新的局面”,是中心句,第二句话是从不同角度进行举例分析。“毛遂自荐”是主动要求承担任务和责任,“负荆请罪”是主动承认错误并主动接受惩罚,“更上一层楼”是主动追求,以达到更高的目标。再审标题“主动”。题目含义笼统,给考生写作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可以选择材料上集中情况中的任何一种。作文要求“结合你对生活的体验”来写作,因而,写作时需要结合考生的生活感悟和思想实际,不能空谈大道理。参考立意:1.主动接受任务,才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2.主动承认错误,有利于排除嫌隙,化解矛盾;3.主动思考问题,有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4.主动追求更高目标。参考素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