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13 一剪梅 教案_第1页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13 一剪梅 教案_第2页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13 一剪梅 教案_第3页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13 一剪梅 教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剪梅【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理解诗歌意象,梳理作品脉络,把握作品的内容和主旨;学会联系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及诗人的人生经历欣赏诗人的代表作品。二、过程与方法结合优美的诗歌作品进行赏析指导;培养学生自主赏析和合作探究能力,使其能对诗歌进行多元化的富有创意的解读。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阅读中国古代优秀诗歌,感受其思想和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教学重点】体会到词人的闲愁。【教学难点】感受意象美和意境美,了解李清照词的婉约风格。【教学方法】联想法【教学准备】ppt多媒体设备【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

导入:我们以前学过一首李清照少女时期所写的词,写清照玩得很尽兴,直到傍晚时分方才回舟。《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那时候的少女,是多么的纯洁美好,无忧无虑。如今,李家有女初长成,这一篇一剪梅,她又有了什么所思所想呢?背景介绍: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年方十八的李清照嫁给了当时的权臣赵挺之的三子赵明诚,俩人情投意合,十分恩爱。幸福的生活十分美好,却也十分短暂。刚结婚时,明诚二十一岁,还在太学里读书,每月初一、十五要请假才能回家。两年之后的崇宁二年(1103年),明诚忙于公务,交游,还要到外地搜集金石文献,不能时常陪伴在李清照身边。百无聊赖的李清照就写词来表达自己的这一份淡淡的闲愁。就有了这一首《一剪梅》。(用图片解说的方式讲解。)朗读:结构特点:①本词为双调,每段四句,每句四拍,与七律相似,节奏整齐。②双数句分解为两小句,每小句四字。

诵读节奏: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逐句解读: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红藕:粉红荷花玉簟:精美的竹席。罗裳:犹罗裙(一种古代女性穿的裙子。)兰舟:船的美称,用木兰树造的船,即木兰舟。还有另一种解读,认为这里的兰舟为床榻。诗无达诂。诗词之美好,往往在于给人以美好的想象空间。那么,还原到词所描写的情事中,这个“轻解罗裳”不仅有广阔的想象空间,也可以有很多美好的解释。空间上:室内的玉簟和轻解罗裳,室外的红藕和兰舟。顺序应该是独上兰舟,红藕香残,轻解罗裳,玉簟秋(凉意的触觉)。时间上:秋季的白昼。空间和时间的错位排序,这在诗词之中并不奇怪。独字有解说心结之意,新婚不久的少妇却无人为伴,而泛舟游玩也全无少女之时的愉悦,风景只有淡淡的红藕香残,却并无其他美景,没有争渡的鸥鹭,只有一个人的兰舟。其正面意思是,如果丈夫在家,夫妻一起去划船该多好啊!回到家里,也只有凉凉的竹席,只能无奈的休憩。有一些落寞,也多了一些感概。可以看到李清照虽然百无聊赖但也自娱自乐。落寞青春易逝,红颜易老,感慨人去席冷,佳人不在身边。从景中衬托出了诗人孤独的内心。开篇就定下了情感基调,有愁思但也不无词人的无趣。也难怪有这样的评价: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秋’,精秀绝伦,真不食人间烟火者。——《白雨斋词话》陈廷焯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云中:我国古代有鸿雁传书的说法,鸿雁从空中飞来,故称“云中”,也可能是迷迷糊糊的梦境之中。锦书:写在锦帛上的信。据《晋书》记载,窦滔妻苏氏曾织锦为《回文璇玑图诗》,寄给他的丈夫,后来用“锦书”指代妻子给在外丈夫的信。这里是反其意而用之,指在外的丈夫给妻子的信。雁字:雁阵,一会排成一字一会儿排成人字,也可指唯一的那个人。西楼:日归于西,起明于东。因为东为阳、为大,也为贵,东边的屋子是子孙们住的地方,比如“东宫”就成了太子的代名词,“东床”成了乘龙快婿的别称。西边属阴,为次。再加上西边所对应的人物主体是望郎人、思春少女、哀婉的侍女、感伤韶华流逝的美妾一类人,西楼也就成了女子的居所。空间上:室内时间上:半夜睡着的恍惚之间,以为有家书寄来身旁,不知是梦还是现实。设想丈夫在远方明白自己的相思之苦也会思念着自己,本想寄信给他,想必他跟李清照一样吧,也想写信,可不知如何下手。明月自满,人却未圆;雁字空回,锦书难在。无边的月色正如无尽的相思,洒满了整个西楼。心中唯一的那个人,何时才能回来啊?月色真美啊,也许下一次佳人回来之时,月也这般美丽吧。李清照从自身感受出发,描绘女性独有的细腻心理感受和对情感的整体感知。她的情感真挚感人心扉,这是她对社会的认识。在这个基础上,认真地听从内心的声音,对自己的价值也有了认知。这就与很多的闺怨诗不同了如: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这首词只有想念却没有一丝一毫的怨念。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远与近顾城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正如顾城的这一首远与近,距离让相思变得不一样,女孩子不免多想了许多,词人看到的花和水是物的自在之态,但是心里所想是两个人的现状,花是女子,水是男子。都是自相做着自己的事情,没有太多的交集。容颜易老,花终究有一天会凋零,水却永远一样在流动,花会飘零在流水之中,却只是它残败的时候,而它最美丽的时候,却不在流水的身边。我想我们的相思都是一样,却出现了两处的闲愁,各自愁的不一样,女子愁岁月的流逝,男子愁恋人的分别。由己及人,互相思念,这是有情人的心灵感应,相互爱慕,温存备致,她想到丈夫一定也同样因离别而苦恼着。这种独特的构思体现了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妇二人心心相印、情笃爱深,相思却又不能相见的无奈思绪流诸笔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情”要用“计”消除,可知其重“无计可消除”,可知其深。化用范仲淹在《御街行》中的句子:“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李清照将这句化得出奇了:对愁的描写极其形象,把愁说成是一种能够运动的有形之物,更为出奇的是它的运动方式。皱着的眉头方才舒展,而思绪又涌上心头——相思之情无法排遣。“才——却——”有连接关系,表现“愁”运动之速,而愁从可见的眉间藏到心头,更使人领略到女词人的万千愁绪,词人感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