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水市上江镇大练地村大黄山采石场普通建筑材料用白云质灰岩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1页
泸水市上江镇大练地村大黄山采石场普通建筑材料用白云质灰岩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2页
泸水市上江镇大练地村大黄山采石场普通建筑材料用白云质灰岩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3页
泸水市上江镇大练地村大黄山采石场普通建筑材料用白云质灰岩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4页
泸水市上江镇大练地村大黄山采石场普通建筑材料用白云质灰岩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二年☆EI -2- -21-三、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 -35- -46- 六、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监督检查清单 -94- -99-);、、首次申报项目局否无无无无一、产业政策及转型升级方案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为建筑用石料、砂料开采加工项目,矿区面积0.04977km2,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1年本)可知,本项目不在国家规定的限制类和淘汰类,且其生产工艺、生产设备都不属于限制类和淘汰类、鼓励本项目为建筑用石料、砂料开采加工项目,属于非煤矿山,项目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非煤矿山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云政发表1-1项目与云政发[2015]38号文件符合性分析一览表云政发[2015]38号规定要求本矿山情况符合性生产建设规模和服务年限低于《云南省非煤矿山最小开采规模和最低服务年限标准》规定的(新建、改建、扩建、整合重组矿山最小开采规模:建筑用石料类大于等于30万吨,最低服务年限大于等于6年);本项目为新建矿山,项目开采规模为30万t/a,设计可开采服务年限为12.37年。项目已于2021年见附件3)。符合与铁路、高等级公路、石油天然气输送管道和高压输电线路等重要设施的安全距离不能满足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矿山申请划定矿区范围与周边毗邻的采矿权间距不满足涉及规范规定保留安全间距要求的;项目周边无铁路、高等级公路、石油天然气输送管道和高压输电线路设施;矿山申请的矿区范围已划定并取得《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泸自然资储备字(2020)1号(详见附件14)。符合位于国家划定的自然保护区、重要风景区,国家重点保护的不能移动的历史文物和名胜古迹所在地等区域,以及位于重要城镇、城市面山的;本项目不涉及国家自然保护区、重要风景区,国家重点保护的不能移动的历史文物和名胜古迹,经查询,本项目不在“三江并流”保护区范围(详见附件9、附件11),不在“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范围(详见附件10),不涉及怒江两岸面山区域。符合露天采石(砂)场矿界与村庄距离小于500米,矿界与矿界之间安全距离小于300米,2个以上(含2个)露天采石(砂)场开采同一独立山头,难以实现自上而下分台阶(层)开采,位于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重要交通干线和重要旅游线路两侧可视范围内的(本文印发之前已经取得合法探矿权的除外)本项目500m范围内无村庄,项目东南侧482米处有12户散户(详见附件17),均与建设单位签订了搬迁协议,本环评提出,在12户散户没有搬离之前,矿山不进行开采建设(搬迁协议详见附件16),矿界300m范围内无其他重叠矿权,采用自上而下分台阶(层)开采,不在重要交通干线的可视范围内,不属于不予批准的情形。项目矿业权已取得泸水市7个部门“矿山企业实地踏堪联合审查表”,各部门均同意项目建设。符合于促进非煤矿山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云政发表1-2项目与《云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符合性分析一览表《云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本矿山情况符合性第四章“规划方案优化调整建议”第二条矿区涉及自然保护区(煤矿规划矿区除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地、世界自然遗产地、湿地、国家公园、地质公园的部分划为禁采区(已依法设立的油气采矿权不扩大用地用海范围的开采除外)。森林公园内禁止露天采矿。本项目不涉及。符合第四章“规划方案优化调整建议”第三条矿山开采地面设施禁止占用基本农田保护本项目不占用基本农田。符合第四章“规划方案优化调整建议”第六条矿区规划涉及的河流水体功能区划为I、II类水体,禁止新增排污口,现有排污口应按水体功能要求,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不新增总量指标,以保证受纳水体水质符合规定用途的水质标准。地水功能区划为II类水废水全部回符合污口。综上,项目建设符合《云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相关),共359个禁止开发区域,本项目位于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市上江镇大练地本项目位于云南省泸水市上江镇大练地村大黄山,根据《云南省生阔叶林和云南松林,旱冬瓜林分布亦较广,怒江峡谷等河谷内,海拔约本项目建设充分利用灰岩矿石类资源,实施规模化开采,有效解决了原乡镇、个体矿山开采、设计不合理、不规范,解决破坏资源和破坏环境的问题。本项目占地范围内不存在基本农田、公益林等,不会对农业建设产生不利影响;项目属于资源开发利用类项目,符合区域发展规划和矿产资源规划,只要建设单位严格按照本环评提出的生态保护措施进行实施,可降低对区域的生态功能的影响,不会造成石漠化。因此,护区、国家公园、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源交易中心举办矿业权拍卖,泸水华诚商贸有限公司通过竞标的形式获得泸水市上江镇大练地村大黄山采石场普通建筑材料用白云质灰岩矿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1日)中要求,生产建设项目选址、选线应当避让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无法避让的,应当提高防治标准,优化施工工艺,减少地表扰动和植被损坏范围,有效控制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其生产建设活动中排弃的砂、石、土、矸石、尾矿、废渣等应当综合利用;不能综合利用,确需废弃的,应当堆放在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专门存放地,并采取措施保证不产生新的危害。本次环评提出,本矿山在开采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水土流失的要求进行防治,采取边坡治理、截排水沟建设、初期雨水收集池、生态恢复等措施,以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表土均堆存于排土场,后期用于绿化覆土。本项目符合《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三、生态环境政策符合性分析表1-3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符合性分析类别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本项目情况符合性考核指标体系采矿地质资源储量利用系数、综合利用率、贫化率等纳入考核指标。根据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地质资源储量利用系数高达95%,采损失率5%。符合禁止类禁止在依法划定的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要湖泊周边、文物古迹所在地、地质遗迹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等区域内采矿。本项目不在依法划定的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要湖泊周边、文物古迹所在地、地质遗迹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符合禁止在铁路、国道、省道两侧的直观可视范围内进行露天开采。矿山不在铁路、国道、省道两侧可视范围内。符合禁止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开采矿产资源禁止土法采、选冶金焦、硫、钒等矿产资源开发活动。本项目不在地质灾害危险区本项目采用凿岩爆破法露天开采,不属于土法采、选冶金焦、硫、钒等矿产资源开发活动。符合禁止新建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可恢复利用的、产生破坏性影响的矿产资源开发项目。边采边复垦,本项目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可恢复。符合禁止新建煤层含硫量大于3%的煤矿。本项目开采白云质灰岩矿,属于建材矿产,不属于煤矿。符合类限制在生态功能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过渡区)内开采矿产资源;生态功能保护区内的开采活动必须符合当地的环境功能区规划,并按规定进行控制性开采,开采活动不得影响本功能区内的主导生态功能。本项目不在自然保护区(过渡符合限制在地质灾害易发区、水土流失严重区域等生态脆弱区内开采矿产资源。本项目位于泸水市上江镇大练地村,不属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同时,项目已取得水土保持批复。符合矿产资源开发矿产资源开发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选址、布局应符合所在地的区域发展规划。本项目符合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符合矿产资源开发企业应制定矿矿山目前已完成了储量核实符合规划产资源综合开发规划,并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规划内容包括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废弃地复垦等。报告、开发利用方案、水土保持方案、土地复垦报告等,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正在编制中。在矿产资源的开发规划阶段,应对矿区内的生态环境进行充分调查,建立矿区的水文、地质、土壤和动植物等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基础状况数据库。同时,应对矿床开采可能产生的区域地质环境问题进行预测和评价。本次评价提出了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符合综上,项目建设符合《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要知》(云环通【2016】172号)的符合性分析表1-4与(云环通【2016】172号)文件对照情况表监管工作的通知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砂石开采项目,一律不予审批项目环评文件本项目情况符合性(1)位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等环境敏感区域的。本项目不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等环境敏感区域。符合(2)位于重要城镇、城市面山的。本项目位于泸水市上江镇大练地村,不属于重要城镇、城市面山区域,也不属于怒江面山区域。符合(3)露天采石(砂)场矿界与村庄距离小于500米的。本项目500m范围内无村庄,项目东南侧482米范处有12户散户,均与建设单位签订了搬迁协议,本环评提出,在12户散户没有搬离之前,矿山不进行开采建设。符合(4)位于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重要交通干线和旅游线路两侧可视范围内。本项目位于泸水市上江镇大练地村,不属于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重要交通干线和旅游路线两侧可视范围内。符合(5)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的。本项目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符合根据上表可知,项目建设符合(云环通【2016】172号)的相关规项目属于非金属矿行业矿山,《关于加快建设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云国土资[2017]137号)中提出了非金属矿行业绿色矿山建岩、加设除尘装置、全封闭皮带运输等措施处置采选、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和逸散,做到矿区无扬尘。对凿岩、碎磨、空压等设备,通过消声、减振、隔振等措施进行噪声处理。废弃物不得扩散到矿区范围外造成环境污染,固体废物妥善处置率达到100%。设规范》(DZT0316-2018)中对新建、改扩建矿山矿区环境、资源开发方式、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等方面提出了基本要求。项目与绿色表1-5与《砂石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符合性分析表项目要求项目情况符合性矿区环境/①矿区按工业场地、办公区、生活区和生态区等功能分区,各功能区应符合GB50187的规定;②矿区道路、供水、供电、卫生、环保等配套设施齐全;③矿区生产过程应采取喷雾、喷洒水或加装除尘装备等措施处置粉尘,工作场所粉尘浓度应符合GBZ2.1-2007的规定。应对输送系统、生产线、料库等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抑尘,做好车辆保洁,车辆驶离矿区必须冲洗,严禁运料遗撒和带泥上路,保持矿区及周边环境卫生;④应采取合理有效措施的技术措施对高噪声设备进行降噪处理,工作场所噪声应符合GBBZ2.2-2007的要求,工业企GB12348。场地等进行分区,符合GB50187的规定;套除尘设施,符合进出厂车辆进行车轮清洗并定期保养,厂界噪声符合GB12348要求。符合资源综合利用表土和渣土的利用对排土场堆放的剥离表土或筛分后的渣土,用于环境治理、土地复垦和复绿等。产生的表土作为后期土地复垦和绿化使用。符合节能减排粉尘排放①矿石开采和砂石生产过程中,粉尘排放应符合GB16297的规定;②生产企业应编制监测方案,并针对监测控制对象定期组织监测和自我监测;③矿石开采和矿石生产过程中的粉尘控制应遵循源头抑制、过程协同控制、末端监控系统联动集成的治理思路,达到环保节能和清洁生产的目的;④矿区应配置洒水车、高压喷雾车等设备,对无组织粉尘进行抑尘、降尘,宜采用水雾增湿除尘穿孔凿岩技术,在输送管道的回风过程中进行收尘;产生粉尘部位安装高效除尘装置。已制定运营期的监测治理要求。符合污水排放①矿区及厂区应建有雨水(排)水沟和集水池,地表径流经沉淀处理后达标排放;②矿区及厂区的生产排水、雨水和生活污水,需实现雨污分流、清污分流。本项目实行雨污分流、清污分流的排水方式。场区雨水经截排水沟收集后进入场区沉砂后初期雨水用于洒水降尘,不外排。符合废油等废物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油要集中收集,设置独立场所存放,并交有资质单位处理;蓄电池、滤袋等废物应无害化处理或交有资质的第三方处置。废机油属于危险废物(HW08),暂存于危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置。符合资源开发利用绿色开采①应按照地方矿产资源利用专项规划,做好矿山中长期开采规划和短期开采计划的编制,采场工作面推进均衡有序;②应执行矿山开采施工设计和资源开发利用方案,露天开采应实行自上而下台阶式开采,阶段坡面角、平台宽度及终了坡面角等主要参数应符合施工设计要求。开采台阶高度不宜大于15m;本项目已编制完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主管部门备案文件;排土场和堆场设置合理,实行台阶式开采,符合方式③爆破前应编制爆破方案,确定合理的爆破参数,减少大块率及爆破过粉碎,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实现安全、高效、经济、环保等目的,推广应用先进的现场混装爆破技术。托有资质单位进行。绿色生产①应根据地方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核发的采矿许可证规定的生产规模,以及目标市场容量确定生产线规模。正常生产时,人均功效不低于100t/d或2.5万t/a;②生产线设计应符合GB51186的要求;③干法生产应配备高效除尘设备,并保持与生产设备同步运行;④生产加工车间的产尘点要封闭,有利于形成负压除尘,皮带运输系统廊道应选用封闭方式,防止粉尘逸散;⑤应选用低噪声生产设备,对高噪声强振的设备,应采取消声、减振措施,合理设计工艺布置,控制噪声传播。本项目拟建规模30万要求;生产线布置合理,产品质量符合要置喷雾降尘装置;同时对整个破碎站进行机上设置集气罩对粉尘进行收集后进布袋除尘器处理后由15m送带在密闭管道内进业面、原石装卸作业运输道路实施洒水降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低噪声设备等。符合析本项目与《大气污染防止行动计划》(2013)符合性分析内容见表表1-6项目与“气十条”符合性分析分析内容本项目情况分析结果一是减少污染物排放。全面整治燃煤小锅炉,加快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整治城市扬本项目不涉及锅炉、燃油等产业,厂界无符合尘。提升燃油品质,限期淘汰黄标车。组织颗粒物满足排放要求。二是严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增产能,提前一年完成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重点行业“十二五”落后产能淘汰任务。本项目不属于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符合三是大力推行清洁生产,重点行业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到2017年底下降30%以上。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本项目能够满足清洁生产的要求。符合四是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加大天然气、煤制甲烷等清洁能源供应。项目不涉及。符合五是强化节能环保指标约束,对未通过能评、环评的项目,不得批准开工建设,不得提供土地,不得提供贷款支持,不得供电供水。项目不涉及。符合六是推行激励与约束并举的节能减排新机制,加大排污费征收力度。加大对大气污染防治的信贷支持。加强国际合作,大力培育环保、新能源产业。项目不涉及。符合七是用法律、标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制定、修订重点行业排放标准,建议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强制公开重污染行业企业环境信息。公布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加大违法行为处罚力度。项目不涉及。符合八是建立环渤海包括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加强人口密集地区和重点大城市PM2.5治理,构建对各省(区、市)的大气环境整治目标责任考核体系。项目不涉及。符合九是将重污染天气纳入地方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根据污染等级及时采取重污染企业限产限排、机动车限行等措施。项目不涉及。符合十是树立全社会“同呼吸、共奋斗”的行为准则,地方政府对当地空气质量负总责,落实企业治污主体责任,国务院有关部门协调联动,倡导节约、绿色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动员全民参与环境保护和监督。经分析,项目粉尘能达标排放。符合7、与《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2-2030)》相析基本农田及公益林。根据“泸水市自然资源局),根据云南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意见中的环境质量底线工作要求,环相关规划环境质量目标和限期达标要求,确定分区域、分流域、分阶段的环境质量底线目标,评估污染源排放与环境质量的相应关系,确定基根据《怒江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怒江州“三线一单”生100%,县级及以上城市和“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本矿区属于怒江水系,距离项目最近的地表水体为项目区东侧距离水市称杆至隆阳区勐古,全长56.7km,现状水质为Ⅱ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Ⅱ类,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Ⅱ类年10月,云南省生态环境厅驻怒江州生态环境监测站对境内3大水系的8条河流共14个断面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表明:10月全州地表水水功能区划达标率100%。怒江干流4个断面水质类别:青拉桶Ⅱ类,幸福桥Ⅱ类,拉甲木底桥Ⅰ类,丙舍桥Ⅱ类;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本项目实施后,生产生活废污水均处理后回用,无外排污水,对该根据《怒江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怒江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的通知》(怒政办发〔2021〕29号)中大气环境质量底线要求:到2025年,县级及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继续保持优良,4县市政府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到2035年,县级及以上城市空气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大气环境治理水平进一步提升。根据怒江州生态环境局官方网站(https://www.示的怒江州2020年1月-12月份环境质量专报,云南省生态环境厅驻怒江州生态环境监测站和各县(市)生态环境监测站分别对全州主要城市州府六库镇、兰坪县城、福贡县城、贡山县城的环境空气进行了监测,四泸水市2020年1月至12月,各月6项监测指标显示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全部达到二级,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因此,泸水市在2020年内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区。本工程实施后,在落实环评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废气能稳定达标排放,总体对大气环境影响不大,不会突破泸水市大气境质量现状良好,各监测点位噪声值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车辆噪声等会对声环境产生影响,但本项目仅在昼间进行施工,破碎站及堆场均密闭设置,能有效阻隔噪声传播,总体对声环境影响不大,不根据《怒江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怒江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的通知》(怒政办发〔2021〕29号)中土壤环境风险防控底线要求:到2025年,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上级考核目标。到2035年,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本项目为建筑用石料、砂料开采加工项目,项目占地面积较小,且本项目施工期较短,用水量不大,运行期生产用水全部蒸发损耗,生活用水经沉底处理后用于项目区洒水降尘,不外排,初期雨水经沉砂池收集沉淀后回用于项目区生产,充分发挥水资源利用效率,不会对泸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云政发〔2020〕29号)中对土地资源利用上线的要求:到2020年底全省耕地保有量不低于584.53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489.4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怒江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的通知》(怒政办发〔2021〕29号)中对土地资源利用上线的相关要求:到2025年,全州水资源、土地资源和能源资源利用总量、强度控制在省下本项目占地面积较小,且占地类型为临时占地,矿山服务年限满后将进行覆土绿化,有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没有突破当前国家土地资源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云政发〔2020〕29号)中对能源利用上线的要求:到2020年底,全省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较2015年下降14%,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国家下达目标以内,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42%;根据《怒江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怒江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的通知》(怒政办发〔2021〕29号)中对能源利用上线的相关要求:到2025年,全州水资源、土地资源和能源资源利用总量、强度根据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指南(试行)》和《云南省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实施细则(试行)》,“禁止一切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投资建设项目;禁止新建、扩建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明令禁止表1-7本项目与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符合性分析单元名称管控要求本项目情况情况元优1.严格执行国家和省生态保护红线相关管控政策。2.原则上按禁止开发区域的要求进行管理,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3.禁止新增建设项目占用生态保护红线,确因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国防建设、民生保障等项目无法避让的,经组织论证后,报国务院批准。生态保护红线内的原有居住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不得随意扩建和改建。4.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内退化生态修复,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监控。5.有条件的地区,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内原居民易地搬迁。本项目位于泸水市上江镇大练地符合1.各类型一般生态空间(如风景名胜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公益林、天然林、草地、国家公园等)按照相关政策管理。2.原则上按照限制开发区域的要求进行管理,因地制宜发展不影响主体功能定位的适宜产业,控制大规模工业化、城镇化开发活动,严禁过度放牧、无序采矿、毁林开荒等行为。3.积极开展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水土流失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项目建设区不涉及风景名胜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公益林、天然林、草地、国家公园等。采矿严格按照开采利用方案合理开采,并根据水土保持方案提出的治理措施进行治理。符合饮用水源地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等进行管理,禁止一切破坏水源地水生态环境平衡的活动以及破坏水源林、护岸林等与水源保护无关的活动,禁止设置排本项目不涉及饮符合污口,严禁可能污染水体水质的人为活动。2.确保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国家和省级相关标准要求。各市县一般管控单元1.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基本要求。2.开发建设项目应满足产业准入、总量控制、排放标准等管理规定。3.减少农业化肥使用量,提高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4.加强乡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与监管。5.防范农村生态环境风险。6.开展污染场地治理。7.严格控制重污染行业企业布局。本次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环评提出的相关总量控制、排放标准等管理规定进行实符合泸水产资源重控单元1.禁止侵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遗产地等生态保护红线以及各类禁止开采区。2.禁止在重要城镇、城市面山以及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重要交通干线和旅游线路两侧可视范围采矿。3.露天采矿场矿界与村庄距离不得小于500米。项目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遗产地等生态保护红线。矿区不在重要交通干线和旅游线路两侧可视范围内。本内无村庄,项目东南侧482米处有12户散户,均与建设单位签订了搬迁协议,本环评提出,在12户散户没有搬离之前,矿山不进行开采建设。符合污染物排放管控1.严格执行污染物达标排放要求。2.高效处理含重金属选矿废水,严格控制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总量。3.依法开展涉重金属矿山清洁生产审核,推进绿色矿山建设。4.禁止使用淘汰工艺采选冶矿产资源。5.严格控制矿山面源污染。6.规范矿山固体废弃物处置,防止二次环境污染。7.治理历史遗留矿山。通过采取环保措施后,污染物可做到达标排放。项目不涉及选矿废水,不使用淘汰工艺,合理处置固体废弃物。符合环境风险涉重金属矿山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重金属污染事故发生。项目矿山不涉及重金属。符合资源利用效1.提高矿山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本项目固体废弃物合理利用。符合率2.提高选矿废水循环利用率。3.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资源综合利用率应达到国家规定要求。区划》、泸水市相关规划、《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地理位置泸水市位于云南省西部偏北,是怒江州政府所在地。位于东经99°34阳区,西南连腾冲市,总面积3203.04km2。西与缅甸接壤,国境线总长泸水市上江镇大练地村大黄山采石场普通建筑材料用白云质灰岩矿位项目组成及规模水市上江镇大练地村大黄山采石场普通建筑材料用白云质灰岩矿采矿权范年12月云南地矿国际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编制了《云南省泸水市上江镇大练地村大黄山采石场普通建筑材料用白云质灰岩矿矿贸有限公司通过竞标的形式获得泸水市上江镇大练地村大黄山采石场普通矿区面积为:0.04977平方千米,开采深度:1148m~994m,矿区范围由有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及技术审查的要求(1)项目名称:泸水市上江镇大练地村大黄山采石场普通建筑材料用);(9)矿区总面积:矿权总面积为0.04977km2;露天采场区(本次运行表2-1项目组成及工程内容一览工程类别项目名称建设内容及规模备注主体工程开采区划定矿区范围南北宽249m,东西长296m,由15个拐点圈定,开采区面积4.977hm2,矿山开采标高1148根据开发利用方案可知,本矿山为露天开采,设计利用资源量为160.73万m3(390.57万t开采损失率取为5%,开采损失资源储量8.04万m3(19.53万t),设计可采资源量152.69万m3(371.04万t)。矿山生产规模为30万吨/年,矿山服务年限约为12.37年。根据2021年10月29日泸水市政府采购和出让中心矿业成交确定书,本矿山出让年限为5年,本次方案编制按5年进行统计。按照矿山30万t/年的生产规模,运行期5.0年(2022-2027)采出矿石量约为150万t。开采标高为1140~1080m(共7个台阶),开采范围为3.68hm2。开发利用方案提出工业场地矿山总计布设有一个工业场地,工业场地位于矿区东侧箐沟内,总计占地面积为1.06hm2,工业场地区主要用于堆放成品石料,为密闭设计,留有车辆进出口,设计堆放产品容量约为10.05万m3。露天采场采出石料后,石料经车辆运输至位于矿区东侧的破碎站破碎,然后通过输送带输送至工业场地区,工业场地布置在位于乡村道路一侧,运输条件较好,无需修建进厂道路。开发利用方案提出破碎站露天采场采出石料后,石料经车辆运输至位于矿区东侧的破碎站初步破碎,破碎站密闭设置,留有车辆进出口。开发利用方案提出输送区输送带布置在矿区1000m~960m标高,于破碎站为入口,工业场地区(即成品堆场)为出口,矿石经破碎、筛分后,块度≤5cm。设计管道采用直径50cm,壁厚为高度根据实际地形选择,支撑架材料为14#(140mm×80mm×5.5mm)工字钢,支撑架与钢管之间安装固定件,并焊接牢入料仓,采用装载机装车销售。开发利用方案提出排土场规划排土场位于工业场地区下游的自然箐沟内,为缓坡沟道型排土场,排土场占地面积约0.23hm2,堆放高程936m~924m,平均堆放高度3m,最大斜坡高8m(936m~924m),容量为1.8万m3。由于矿山产生的石料均可用于产品加工生产,排土场设计用于堆放剥离的地表浮土及废土石,剥离的表土与废土石分开堆放,废土石作为回填料外售,表土用于后期绿化恢复。开发利用方案提出矿山道路本矿山开拓运输方式为直进式,露天采场内矿山运输道路可能随着开采台阶的变化而变化,根据主体设计资料分析,矿山开采中将矿山运输道路布置于矿山开采区内,后期在矿山开采中,矿山运输道路将被淹没覆盖,矿山运输道路随着开采而变化。本项目需新建矿山运输道路237m,总计占面积约0.17hm2,其中有154m(0.11hm2)矿山运输道路布置于本项目露天采场区内,矿区新建道路占地0.06hm2。开发利用方案提出辅助工程办公生活区矿山办公生活区位于矿界东南侧约1020m处,占地面积300m2,两层砖混结构,主要设有办公室、食堂、厕所等。设置在大凹子村二组内。开发利用方案提出机修车间机修车间为单层砖木结构,设置于破碎站北面,占地面积约18m2,设置有1间5m2的规范化危废暂存间,用于储存废机油。开发利用方案提出公用工程供水工程矿山供水采用集中式供水,供水水源从矿区附近山村引入,铺设直径5cm无缝钢管,用D12-50×8型水泵抽入至矿区生产用水储水罐及生活区生活用水储水罐,设计生产用水储水罐布置于矿区西侧高处山坡上,1个,10m3。开发利用方案提出排水矿山开采过程中洒水降尘用水均直接蒸发损耗、无废水产生;在安全平台上、开采区周边、工业场地区周边及排土场周边修建截排水沟,并于开采区地势最低处截排水沟末端修建沉砂池1个(1#,容积12m3),于工业场地区及排土场地势最低处截排水沟末端修建沉砂池1个(2#,容积2m3初期雨水经沉砂池沉底处理后回用于项目区洒水降尘,后期雨水其污染物较少,经沉砂池沉淀处理后排入周边沟渠。生活废水中食堂废水经油水分离器隔油沉淀后同入厕废水一起排入旱厕,旱厕委托周边农户定期清掏用做农肥;员工盥洗废水经沉淀池(3#,8m3)沉淀后回用于周边道路洒水降尘,均不外排。考虑到工业场地位于箐沟内,场地上游有季节性汇水,设计在工业场地表土剥离后在场地下游布设涵管用于箐沟排水,涵管采用混凝土管,管径为1.2m,并在场地上游及外侧布设有截排水措施,截排水沟结构为浆砌石结构,设计截洪沟断面尺寸为梯形,顶宽0.7m,底宽0.3m,深度0.4m,沟身用M7.5浆砌石砌筑,厚度0.3m,沟内“三面光”处理,采用M10砂浆抹面,排水沟末端与排土场主体设计的排水沟相连,排水最终汇入下游箐沟内。开发利用方案提出供电系统矿山生产、生活用电由新寨村10KV供电线路引入,项目于破碎站旁设1000KVA变压器1台配套设置配电室1间。环保工程工程危废暂存间本项目于工业场地区设置一间5m2的规范化危废暂存间,用于储存废机油。环评提出旱厕办公生活区设置旱厕1座,6m³环评提出垃圾桶于项目区内设置不可回收垃圾桶5个,可回收垃圾桶3个。环评提出排土场于成品堆场下游自然箐沟内设置排土场1个,排土场占地面积约0.23hm2,容量为1.8万m3。环评提出大气工程破碎、筛分废气处理设施主要为集气罩+布袋除尘器+排气筒与车间密闭联合;破碎机、筛分机(一次破碎、二次破碎、筛分)均设置于集气室内,集气室上方采用集气罩进行收集(集气罩收尘效率为90%,共设置3个集气罩,单个集气罩风机风量为20000m3/h),粉尘经集气罩收集后由布袋除尘器(除尘效率为99%)处理,后经15m高排气筒排放。环评提出输送机皮带运输机全部采用封闭处理,于破碎站入口及工业场地区出口采用雾化喷淋设施。环评提出布设管网,安装喷淋设施在开采区、排土场及运输道路周边布设管网,适当安装喷淋设施;由于破碎站场地限制,矿区不设原料堆场,仅在破碎区进行临时堆存,破碎站密闭设置,留有车辆进出口。环评提出厂房封闭工业场地区设置为半封闭,三面围挡加设彩钢瓦顶棚,仅留车辆进出口,进出口设置软帘围挡,并设置喷淋设施定期洒水降尘;环评提出水处理工程1#沉砂池1个,容积12m3,设置于露天采场下游,配套设置截排水沟;环评提出2#沉砂池1个,容积2m3,设置于工业场地区及排土场下游,配套设置截排水沟;环评提出3#沉淀池设置1个8m3的3#沉淀池,对生活污水进行收集;环评提出油水分离器设置1个1容积为0.2m3的油水分离器对食堂废水进行隔油处理;环评提出工程加工设备安装加固减震垫、建筑隔音降噪;设置减速行驶等标识标牌;环评提出生态保护及防治水土流失设施工业场地周边保护植物设置警示牌;场地临时截排水沟等水保设施。水土保持、开发利用方案、环评提出表2-2拟设矿区范围拐点坐标一览表界址点号2000大地坐标系地理坐标直角坐标东经北纬XY198.512593088925.44096298642847595.747033485671.6918298.513107091125.44092748422847584.679533485814.9423398.513230891325.44086008352847563.884633485849.4325498.513425992225.44086798272847566.265833485903.8027598.513480192025.44078418222847540.468833485918.8828698.513467491525.44070038202847514.671733485915.3129798.513233290325.44069558302847513.269533485850.0327898.513306489325.44044528202847436.222433485870.3530998.513243088825.44041938222847428.266333485852.672998.513249488425.44033648192847402.760333485854.413098.513341489025.44035798162847409.340433485880.093198.513352387825.44014618102847360.310333485882.323298.512894185025.44001308252847346.441733485737.842898.512664886825.44052458492847460.808833485691.542398.512433986825.44072808652847523.515733485627.2419矿区面积:0.04977km2,开采标高:1148m~994m根据开发利用方案可知,本矿山为露天开采矿山,设计利用资源量为(390.57万t开采损失率取为5%,开采损失资源书确定,本矿山出让年限为5年,运行期按5年进行统计,按照矿山30万方案编制单位云南地矿国际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配合圈出矿山运行期5.0年内),泸水市上江镇大练地村大黄山采石场普通建筑材料用白云质灰岩矿主%;):表2-3露天采场特性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1上口尺寸(长x宽)m×m223×2162下口尺寸(长x宽)m×m106×253最高台阶标高m4最低台阶标高m9945开采深度m7境界内地质储量万m3300.718级别控制9资源利用系数1可采资源量万m3152.69运输平台最小宽度m20境界内采剥矿岩总量万m3153.89剥离废土量万m3采出矿石量万m3152.69经济剥采比m3/m35.18平均剥采比%0.008最终边坡角°47~49表2-4产品方案一览表序号产品种类产量(万吨/a)去向1碎石(31.5mm-20mm)5泸水市2碎石(20mm-10mm)53碎石(10mm-5mm)7.94石粉砂5mm)量为30万t。表2-5项目主要原辅料消耗一览表名称单位消耗量最大储量备注灰岩万t/a30/矿山机油t/a0.50.1/柴油t/a6020.75设置柴油储罐1个,容积25m3,设置于水m3/a4842/于开采区设置10m3储水罐一个电/南方电网引入(注:本项目柴油密度取830kg/m3,爆破委托有资质的民爆团队进行,本报告将不在分析)表2-6矿山主要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及型号单位数量处理能力(t/h)规格1震动给料机台1120~240ZSW490×952颚式破碎机台190~180PE-600×9003反击式破碎机台1130~200PFW1214Ⅱ4振动筛台197~486YKR18455挖掘机台2/卡特330D6装载机台2/龙工LG850N7潜孔钻车辆222kwHC7268自卸汽车(10t)辆5//9变压器(1000KVA)台2//高扬程潜水电泵台2/D12-50×8供水水管m2800//空压机台1/BJY-20/10G螺杆空压机集气罩个38000m3/h/布袋除尘器个1//排气筒根1/注: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1年本)》以上设备均不在国家禁止使用的落后、淘汰生产设备之列,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表2-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名称备注1矿山保有资源量万t(万m3)(730.73300.71)2设计利用资源量万t(万m3)390.57(160.73)3采出矿石量万t(万m3)371.04(152.69)4矿山设计生产能力万t(万m3)30(12.35)5矿山生产服务年限年6矿山工作制度天/年300班/日1小时/班8.007开采方式露天开采8开采标高m1148~9949采剥工艺缓帮采剥工艺台阶高度m垂高采矿回收率%95项目总投资万元999.56单位成本元/t23.74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22.35投资回收期年总平面及现场布置矿山开采区位于矿区的中西部,矿山实际建设中无需修建矿山进厂道路,在位于矿山露天采场区北侧已有其他运输道路延至本矿山首采平台位置,矿山首采平台开拓中可利用周边道路实施机械运输,在机械进厂后矿山运输道路均在矿权内进行修建,破碎站位于采矿区内,破碎站与工业场地区之间有输送带连接,石料最初经破碎筛分后进入工业场地区堆存销售,工业场地及排土场布置于矿权东侧的天然箐沟内,场地布置紧靠乡村道路,无需修建进厂道路,后期产品运输均利用周边乡村道路实现,为有效防治排土场水土流失及安全,主体设计在排土场下游设置浆砌石挡墙,矿山办公生活区位于矿界东南侧约1020m处大凹子村二组内,占地面积300m2,两层砖混结构,有效避免矿区影响。矿区各个场地布置紧凑,避免占用村庄、水田、基本农田等,场地布置较为合理。项目施工主要包括矿山基建平台修建、管理用房的建设,截排水沟以及相关环保设施的建设,施工流程较简单且施工期较短。办公生活区采用砖混结构,其它主要生产建筑物均采用钢架结构,无需大量开挖土方,少量开挖的土方均可用作场地低洼处回填。施工过程中使用的砖块、水泥、钢筋、彩钢瓦、砂石料等材料从周边市场购买使用,不设专用取土场;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土方、石块、建筑垃圾等均全部用于项目内回填,项目施工无需设置临时弃渣场。施工方案项目于矿区西侧高处山坡上设置1个10m3的高位水池,供水施工期用电从新寨村10KV供电线路引入,配备1000KVA变压器,供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约10人,人员食宿依托优先建设的生活区,运和汽车运输过程中会产生扬尘等环境问题。此本项目计划于2022年5月开工建设,根据主体设计资料分析,本项目表2-8施工进度安排表序号名称2022年1施工准备2矿山运输道路3附属设施建设4调试投产其他无生态环境现状(一)与《云南省主体功能区划》的符合),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将云南省划分为重点开发区域、限根据《云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云南省禁止开发区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遗产、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饮用水源保护区等,共359个禁止开发区域,本项目位于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市上江镇大练地村,矿区所本项目位于云南省泸水市上江镇大练地村大黄山,根据《云南省生态功区”,生态区属“Ⅲ7-2高黎贡山、怒江河谷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主要生态系统类型是由高山栲、石栎和樟科树种组成的常绿阔叶林和云南松林,旱冬瓜林分布亦较广,怒江峡谷等河谷内,海拔约1300米以下多见干热本项目建设充分利用灰岩矿石类资源,实施规模化开采,有效解决了原乡镇、个体矿山开采、设计不合理、不规范,解决破坏资源和破坏环境的问题。本项目占地范围内不存在基本农田、公益林等,不会对农业建设产生不只要建设单位严格按照本环评提出的生态保护措施进行实施,可降低对区域的生态功能的影响,不会造成石漠化。因此,本项目符合《云南省生态功能及具有极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生态系统极为脆弱或已有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的特殊生态敏感区,也不涉及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重要生态敏感区。本次环评中区域陆生植物及植被现状评价、动物现状评价参考了邻近地区生态蟾蜍。爬行类主要有灰鼠蛇。矿山周边未见有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本矿区属于怒江水系,距离项目最近的地表水体为项目区东侧距离约),流共14个断面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表明:10月全州地表水水功能区划达标率100%。怒江干流4个断面水质类别:青拉桶Ⅱ类,幸福桥Ⅱ类,拉甲木底桥Ⅰ类,丙舍桥Ⅱ类;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本项目位于怒江州泸水市上江镇大练地村大黄山,项目所在区域为农村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第条“项目所在区域达标判定,优先选用国家或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公布的评州生态环境监测站和各县(市)生态环境监测站分别对全州主要城市州府六库镇、兰坪县城、福贡县城、贡山县城的环境空气进行了监测,四个城市均为了进一步了解项目评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本环评引用云南升环大练地大黄山临时采石场项目环境现状检测报告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监表3-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结果统计(24小时平均)采样日期及时段大山脚1组(上风向1#)度浓度范围评价标准单因子评价指数最大值超标率(%)TSP(μg/m3)00:00-次日00:0066.161.4~67.5300时平均)0.225/00:10-次日00:1064.100:20-次日00:2067.500:30-次日00:3061.400:40-次日00:5064.101:00-次日01:0064.801:10-次日01:1062.8采样日期及时段大凹子(2#)度浓度范围评价标准单因子评价指数最大值超标率(%)TSP(μg/m3)00:00-次日00:0061.156.3~64.5300时平均)0.215/00:10-次日00:1059.000:20-次日00:2056.300:30-次日00:3061.800:40-次日00:5057.001:00-次日01:0060.401:10-次日01:1064.5采样日期及时段瓦窑寨(下风向3#)度浓度范围评价标准单因子评价指数最大值超标率(%)TSP(μg/m3)00:00-次日00:0072.869.3~80.4300时平均)0.268/00:10-次日00:1078.300:20-次日00:2069.300:30-次日00:3078.300:40-次日00:5074.201:00-次日01:0080.401:10-次日01:1079.7本项目位于泸水市上江镇大练地村,项目所域主要为农村周边山区,所在地声环境质量划分少,环境噪声可达《声环境质量标准》(GB贸有限公司泸水市上江镇大练地大黄山临时采石场项目环境现状检测),),),表3-2项目现状声环境质量监测值单位:dB(A)Le(qA)Leq达标情况昼间夜间拟建位置(S1)昼间09:10-09:2038.3夜间22:01-22:1134.76050达标新农村(S2)09:25-09:3547.522:14-22:2444.66050达标09:38-09:4845.622:28-22:3842.26050达标大凹子村(S4)09:52-10:0249.222:43-22:5343.86050达标拟建位置(S1)昼间10:15-10:2539.1夜间22:05-22:1535.56050达标新农村(S2)10:27-10:3746.722:18-22:2843.16050达标10:43-10:5345.522:31-22:4142.86050达标大凹子村(S4)50.322:45-22:5544.16050达标气象条件天气:晴天气:晴天气:晴天气:晴昼间:风速风向:1.4m/s夜间:风速风向:1.5m/s昼间:风速风向:1.2m/s夜间:风速风向:1.6m/s西南风天气:晴天气:晴天气:晴天气:晴昼间:风速风向:1.4m/s夜间:风速风向:1.5m/s昼间:风速风向:1.2m/s夜间:风速风向:1.6m/s西南风西南风西南风西南风根据表3-3可知,项目所在地噪声值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与项目有关的原有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要求,项目各环表3-3各环境要素评价范围确定情况一览表序号环境要素评价范围确定依据1生态环境不设评价范围,借鉴已有资料进行说明《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2地表水环境不设评价范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T2.3-2018)3大气环境用地红线外500m范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4声环境厂界外50m范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5地下水环境不开展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6土壤不开展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技术指南(污染影响类试行)”,确定了本大气环境:明确厂界外500米范围内的自然保护区、区、文化区和农村地区中人群较集中的区域等保地下水环境:明确厂界外500米范围内的地下水集中式饮生态环境:产业园区外建设项目新增用地的,应明确新增用地范围内生源保护地等特殊环境敏感区。矿区主要生态保护目标是对采矿区及其配套占地设施等范围内陆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以及在施工建设和运行期对水土流失的控制和治理。尽可能减少项目在建设和运行期对陆生植物生境的破坏和减少水土流失量,控制水土流失量;增加陆生生物保护措施,在保护生态环境不受影响的同时,减少土壤的流失和地表植被的破坏,并通过一定的工程措施加以改善,确保工程区域内野生动植物的环境要素保护目标户数相对方位及距离保护级别大气环境大凹子3组人堆料场东侧80m,矿界东南482m。《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修改单二级标准声环境本项目厂界周围50m范围内无噪声敏感点,故不设声环境保护目标。《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地表水怒江/矿区东侧1100m、工业场地区东侧677m《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标准付坝河/矿区南侧980m土壤环境项目区周边耕地等《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指标(试行)》(GB36600–2018)中的筛选值中的第二类用地标准限值社会环境S228省道/东侧640m不受影响生态环境开采区周边动植物、自然景观保护周围动植物和生态环境不受破坏本项目位于泸水市上江镇大练地村,该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属于表3-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单位:μg/m3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二级标准浓度限值标准来源总悬浮颗粒物(TSP)年平均20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24小时平均300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10μm)年平均7024小时平均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2.5μm)年平均3524小时平均75二氧化氮(NO2)年平均4024小时平均1小时平均200二氧化硫(SO2)年平均6024小时平均1小时平均500CO24小时平均40001小时平均10000O31小时平均200本矿区属于怒江水系,距离项目最近的地表水体为项目区东侧距离约表3-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单位:mg/L类别pHBOD5CODcrNH3-NTPTN粪大肠菌群(个/L)6~9≤0.5≤0.5≤2000本项目位于泸水市上江镇大练地村,项目所在地属于农村地区,所在区域主要为农村周边山区,所在地声环境质量划分为二类区,执行《声环境质表3-7声环境质量标准单位:dB(A)类别昼间2类本项目施工期、运营期无组织废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车间有组织粉尘(15m高排气筒)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表3-8施工期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监控点浓度颗粒物无组织排放源上风向参照点,下风向设监控点(监控点与参照点浓度差值)表3-9运营期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污染物有组织排放浓度限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排气筒高度(m)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颗粒物3.5表3-10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饮食业单位规模小型基准灶头数≥13对应灶头总功率(108J/h)≥1.675.00对应排气罩灶面总投影面积(m2)≥1.13.3油烟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2.0净化设施最低去除率(%)60项目施工期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收集后委托周边农户定期清掏用作农肥,施工废水经临时沉淀池沉淀处理后,用于项目区洒水降尘,项目运营期于安全平台上、开采区周边、工业场地区周边及排土场周边后期雨水其污染物较少,经沉砂池沉淀处理后排入周边沟渠。生活废水中食堂废水经油水分离器隔油沉淀后同入厕废水一起排入旱厕,旱厕委托周边农户定期清掏用做农肥;员工盥洗废水经沉淀池(3#,8m3)沉淀后回用于周边道路洒水降尘,均不外排。因此,本项目表3-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单位dB(A)昼间夜间≤70≤55运营期噪声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表3-12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类别等效声级[dB(A)]昼间夜间2类≤60≤50其他废气;该项目属非污染的生态影响型项目,项目对环施工期生态环境影析植被的完全破坏和一定范围内植被不同程度的破堆放,施工人员践踏、临时占地、弃土、弃渣的域内的植被。弃渣若处理不当易污染环境;大量对土壤的固持性能,同时大量土石方的开挖、平质的矿化能力增强,其间的粘结力相应降低,且土壤原有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及其组成。施工过程化降低了土壤的抗蚀性,使得一定程度的水土流施工期的影响持续时间较短,因此只要在施工的态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在施工结束时及时做好根据项目组成和施工组织,本项目由露天采场区、工业场地区、办公生活区、矿区道路及排土场区组成。根据设计资料以及现场调查,确定本工程的建设生产需扰动的土地面积为6.327hm2,其中露天采场区均为临时用地。工程建设占地均在征地范围内,不占用基本农田及公益林,不在生态红线范围内,项目建设运营期间使用土地资源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丧失了其原有的气候调节及绿化功能,土地资源影响程度较矿山开采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对地表植被造成保护的野生动物。矿山开采运输过程会对矿区及一些小型野生动物产生影响,加上矿区开采及加输车辆产生的噪声,以及工作人员的活动,会对植被、土壤及山体的破坏造成剖面表土、地表裸地表生物群落景观不和谐,影响视觉景观;矿区原始的植被生活设施、加工厂房等工人建(构)筑物遮掩,与周围环境的对比,使区域生态景观原有的协调性和自然性活动会破坏原有的静谧。项目运营期采取一定的矿中、后期的植被恢复可对区域生态环境进行生建设项目施工中,表层土方清理、土石方开挖、材料运输和装卸、道路修筑等施工活动,以及渣土清运等作业都将产生粉尘污染环境。主要污染物为TSP,不含有毒有害的物质,对施工环境有一定的污染。粉尘呈无组织排放,其产生强度与施工方式、气象条件有关,一般风大时产生扬尘较多,影响较大。根据云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对建筑施工现场的扬尘污染监测,施工期无组织排放扬尘污染范围主要集中在下风向成品堆场距离大凹子村较近,施工期粉尘对其有一定的影响。为了减少施工粉尘对周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本环评要求建设方在施工时采取有①施工场地定期洒水,以有效防止扬尘,干燥、起风天气应加强洒②施工场地内运输道路应及时洒水,以尽量减少运输车辆行驶产生③项目对购进的沙、石等建筑材料应设置专门的堆场,并用篷布遮施工过程中项目方在严格落实以上及其他措施后,项目施工期扬尘项目施工机械废气主要烟尘、NOX、CO、CH化合物等,施工机械废气属低架点源无组织排放性质,具有间断性、产生量较小、产生点相对分散、易被稀释扩散等特点,项目区大气扩散条件相对较好,施工机综上所述,在采取相关措施后,项目施工期产生的扬尘、机械废气三、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项目施工期工程量较小,施工期人员均为周边村民,不在项目区内设置施工营地,施工人员均不在施工场地内食宿,入厕使用临时设置的项目施工期施工量较小,施工期短,因此施工场地内不进行运输车辆及机械冲洗,项目施工废水主要为施工机械在场内进行简单清洗,清洗废水主要为SS,场地内设置有临时沉淀池(5m3经沉淀处理后用降尘等方面,不外排。本环评要求建设单位施工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可将项目施工期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降至最低。项目施工噪声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长期影响根据本项目开发利用方案可知,施工期的主要建设内容为两个首采土,其余的矿资源量全部用于产品加工生产,项目基建期无永久弃渣产根据项目的施工进度,施工人员约10人。在施工期生活垃圾产生系数取0.5kg/人·天,施工期按8个月计算,因此,项目施工期生活垃圾产用的回收后外售给废品收购站,不可回收利用的收集后定期清运至上江其中可再生利用部分回收出售给废品收购站,其余部分用于矿区道路回施工人员入厕使用大凹子村二组办公生活区设置的旱厕,旱厕粪便由化粪池收集后,定期委托周边农户清掏用于农田施肥,综上所述,项目固体废物在采取以上措施处置后,均得到妥善处理,对周围环境影响运营期生态环境影析表土剥离机械采挖装卸噪声、粉尘、废石除尘灰噪声、粉尘、废石15m高排气筒输送带剥离表土表土剥离机械采挖装卸噪声、粉尘、废石除尘灰噪声、粉尘、废石15m高排气筒输送带剥离表土离→打眼→爆破→机械挖掘→装载机装车→破碎站破碎→过筛分级→成表土堆场表土堆场破碎破碎布袋除尘器布袋除尘器筛分粉尘成品堆场装车外运图4-1运营期工艺流程图法,采剥并举,剥离先行,主要采用挖掘机剥离浮土堆存于排土场内,用于矿山后期封钻孔爆破:本采石场以机械开采为主要方式。采用潜孔台车钻孔,公司进行负责,项目区内不设置炸药库。此环节的产污主要包括噪声、机械采挖:本采石场以机械开采为主要方式。矿山爆破后的大块矿辆装运,最大限度地节省工作场地和劳动用工人员。此环节的产污主要装卸:装载机配合挖掘机将剥离土石和矿石分别铲运送到破碎站,破碎、筛分:矿区运来的块料进行破碎,通过颚式破碎机、反击式破碎机进行二级破碎。块料经二级破碎后进行筛分,通过粒径的不同筛分出不同的瓜子石料及筛下废料,筛下料(废土)回填至矿山采空区。成品料通过输送带进入到工业场地区的成品堆场,工业场地区为密闭设其中粉尘的来源有采场工作区、矿区运输道路、工业场地区、破碎筛分等,爆破废气主要来自于装药爆破过程,机械及运输车辆废气主要由机主要为尘土和砂料微细颗粒,污染因子为TSP,无特殊污染物质。各工本项目矿山开采规模为30万t/a,爆破器材由当地民爆公司统一配湿式凿岩作业,抑尘效率按60%计算,则凿岩工段的粉尘排放量为采矿区及装卸区裸露面由于风蚀容易产生扬尘,其扬尘影响程度受裸露面积、干湿程度、风速的影响。采用西安冶金建筑学院推荐的有关A—裸露面积,m2;于开采区、进场道路、排土场布设管网并配套喷淋洒水装置,通过加强洒水达到降尘的目的,可减少约70%的粉尘排放,最终无组织扬尘排放项目在矿石开采后近期通过运输车辆运送的过程中会产生粉尘,产生的粉尘呈无组织排放,项目对矿区主要通过洒水降尘。运输过程产生0.8511P0.72P0.72););););P——道路灰尘覆盖量(kg/m2),项目场内运输路面道路主要土石);10t的自卸汽车运输,运输车辆时速约10km/h。因此道路扬尘量约为环境的影响,矿山运输道路周边增设洒水软管,并配套设置喷淋措施,根据天气情况增加洒水次数,限速行驶、加盖苫布。尽可能保持路面湿润,粉尘可降低80%左右。运输道路采取以上措施后,道路扬尘排放量采剥下来的矿石在用挖掘机、装载机铲装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粉国环境科学出版社)中逸散粉尘产生量为0.008kg/t(矿石),计算出采场布设管网并配套喷淋洒水装置,通过加强洒水达到降尘的目的,可减本项目堆场主要有工业场地区成品堆场及排土场,工业场地区成品堆场为彩钢瓦密闭结构,留有车辆进出口,产尘量较小,本环评将不在分析,排土场遇上晴天、大风天气时,可能会产生大量粉尘,本项目排经计算,项目成品堆场扬尘产生量为4.38mg/s;晴天以200天计,洒水软管,并设置喷淋装置,对排土场进行洒水降尘,通过上述措施,扬尘的产生量可削减约为70%左右,则项目排土场扬尘产生量约为灰岩矿在破碎筛分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粉尘。根据《排放源统计调项目破碎颗粒物产生系数取0.0307kg/t-产品,筛分工段颗粒物产生系数取0.4kg/t-产品,破碎筛分工段颗粒物合计产生量为0.43项目年产砂石料30万t,均需破碎筛分,计算出本项目破碎筛分工段粉气室内,集气室上方设置集气罩对所产生粉尘进行收集(一破、二破、),),放,计算出破碎筛分环节有组织粉尘排放量为1.163t/a,0.485kg/h,在集气室内,且集气室外部还设置有全密闭破碎站厂房,厂房内配套设置有喷淋设施,保证在生产期间能正常洒水,降尘效率约为80%,未沉矿山在开采、装卸和运输矿石时,使用挖掘机、装载机、运输车辆化合物,对项目区域空气质量有轻微影响。这部分尾气主要靠自然通风运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表4-1项目废气产排情况一览表废气排放形式排放源污染物种类产生情况污染物治理设施率(%)排放情况浓度(mg/m3)产生量浓度(mg/m3)标准限值(mg/m3)达标情况排放速率(kg/h)排放量(t/a)有组织排放粉尘/集气室+集气罩+布袋除尘+15m高排气筒9924.25达标0.485无组织排放粉尘/12.921洒水软管配套喷淋设施+破碎站密闭/达标2.5842堆场粉尘/0.076洒水软管+喷淋装置70/达标0.00450.0228装卸粉尘/2.4洒水软管+喷淋装置70/达标0.30.72运输过程粉尘/洒水软管+喷淋装置/达标0.10.24开采粉尘/0.082洒水软管+喷淋装置70/达标0.01020.0246凿岩爆破粉尘/2.4湿式凿岩60/达标/0.96爆破废气CO、NOx/少量///达标少量少量汽车尾气、焊接废气CO、烟尘/少量///达标少量少量厨房油烟/0.00337抽油烟机/0.93752达标0.0018750.00337运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②破碎站及工业场地区设置为密闭彩钢瓦结构,留有车辆进出口,设③破碎、筛分环节中破碎机、筛分机设置于集气置集气罩对所产生粉尘进行收集(一破、二破、筛分环节共三个集气室,),),④为减轻开采、装卸、堆存及道路运输扬尘对环根据天气情况增加洒水次数,运输车辆限速行驶⑤输送带为密闭设置,在输送带进料口及出料口用广泛,由于喷淋雾化产生的水滴直径非常一颗颗冷雾滴碰到空中悬浮的尘埃时,就会空中悬浮的尘埃重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它的表4-2其他制品类工业排污单位废气污染防治可行技术对照排放口主要污染物可行技术本项目采用措施是否可行生产过程中破碎机等对应排放口颗粒物湿法作业或采用袋式除尘等技术布袋除尘可行本项目噪声污染源主要为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噪声源强为LA(r)=LA(r0)-20lg(r/r0)-ΔL(公式1)););ro],)0.)),表4-3项目主要设备噪声源强单位:dB(A)序号项目设备名称单位数量等效声级叠加降噪值治理后噪声源强1矿山开采区潜孔钻车辆295980982挖掘机台290930933装载机台290930934辆59005空压机台106叠加104.231生产加工区震动给料机台1752振动筛套195953鄂式破碎机台1954反击式破碎机台1954叠加98.24表4-4矿山开采区厂界噪声预测情况单位:dB(A)噪声源强厂界及敏感点距厂界最短距离(m)厂界贡献值104.23东厂界3074.69南厂界63.40西厂界2576.27北厂界2078.21大凹子3组51050.5768047.58表4-5矿山加工区厂界噪声预测情况单位:dB(A)噪声源强厂界及敏感点距厂界最短距离(m)厂界贡献值98.24东厂界27049.61南厂界31048.42西厂界26049.94北厂界56.66大凹子3组24050.6427049.61不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限值60dB(A)要求。矿山东面约510m处的大凹子3组居民及矿山东面约加工区厂界处噪声贡献值均可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其他盥洗用水60L/人.d),年工作时间为300天,则员工生活用水量为1.5m3/d、450m3/a(食堂用水0.6m3/d、180m3/a,其他盥洗用水0.9m3/d、本环评提出生活废水中食堂废水经油水分离器隔油沉淀后同入厕废水采场面积的10%,约为4977m2,运输道路总长237m,需降尘区域约为经集气罩收集,有90%被收集进入布袋除尘器,剩余10%的粉尘未被收集的方式抑制粉尘污染,类比同类项目,用水量约为10L/m3矿石,根据项目),300天,则每天约生产411.67m3。项目喷雾除尘用水量约为4.12m3/d,计,则钻机凿岩用水为0.053m3/d,16m3/a,由于用水量较小,水量经大气项目按山坡地形在采区(厂区道路均设置在采场内)及排土场外围设置根据气象资料,泸水市年降雨量1225.6—2379.4mm,年平均降雨量天。项目露天采场汇水面积约为22000m2,排土场汇水面积为2300m2,径径流系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