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下的凤尾竹》教学设计(部级优课)x-三年级音乐教案_第1页
《月光下的凤尾竹》教学设计(部级优课)x-三年级音乐教案_第2页
《月光下的凤尾竹》教学设计(部级优课)x-三年级音乐教案_第3页
《月光下的凤尾竹》教学设计(部级优课)x-三年级音乐教案_第4页
《月光下的凤尾竹》教学设计(部级优课)x-三年级音乐教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月光下的凤尾竹”教学设计执教者: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第七小学翟金香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五十六朵花二、课标要求:1.学段目标:∮保持对音乐的兴趣。∮培养音乐感受与欣赏的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能自信地、有表情地瘸唱,乐于参与演奏及其他音乐表现、创造活动。∮培养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增强集体意识,培养合作能力。2.课程内容:∮能发现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模仿喜欢的音响。能哼唱熟悉的歌曲或乐曲。∮能够听辨歌唱中不同类型的女声和男声音色,说出人声的分类。能够认识常见的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能听辨其音色。∮在感知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体验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的律动感。∮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能够感知音乐主题,区分音乐基本段落,并能够运用体态或线条、色彩做出相应的反应。三、教材分析:《月光下的凤尾竹》是根据倪维德作词、施光南作曲的同名歌曲改编的,这是一首节奏舒缓、优美缠绵、富有傣族音乐风格的乐曲。乐曲为四三拍,宫调式,两段体,曲调清新流畅。葫芦丝音色婉转、优美,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乐曲的旋律得到更突出的表现,民族特色也更加浓郁。第一乐段由四个乐句组成,旋律流畅,节奏紧凑,大量的小三度音程使旋律具有小调的风格,柔和、优美。一、二乐句完全相同,第三乐句的节奏变化,使得优美的情绪变得活跃起来,第四乐句是第三乐句的变化重复,也就是同头换尾。第二乐段由三个乐句构成。第一、二乐句沿用第一乐段的方法,两个乐句基本相同,节奏较为舒展,五度和六度音程的大量交替运用使旋律起伏具有跳跃性,给人以舞动的感觉,与第一乐段形成鲜明的对比。第三乐句是第一乐段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在变化中又呈现了统一,别具风格。四、学情分析:因为我们学校的选修乐器是葫芦丝,所以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葫芦丝的演奏技巧,有了一定的器乐演奏基础,同时,具备一定的识谱、视奏的能力。随着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学生的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也不断增强。教师应当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培养音乐欣赏的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乐于参与演奏及其他音乐表现、创造活动,培养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五、教学目标:1.能说出《月光下的凤尾竹》具有的优美情绪并哼唱主题。2.认识葫芦丝的形状,能分辨葫芦丝的音色,并尝试视奏部分旋律。3.知道《月光下的凤尾竹》是一首具有傣族音乐风格的乐曲。六、教学重难点:熟悉音乐主题,体验感知傣族音乐特点。七、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葫芦丝、头饰等八、教学设想:1.学生在自由宽松的教学环境中,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2.通过聆听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感知音乐、表现音乐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喜爱和了解。3.通过观察、聆听、视唱、视奏、表演、尝试、探究等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发展创新意识和表现能力。鼓励学生的个性发挥,引导学生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结果探索各种音乐表现方法,以达到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创新意识的目的,提高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音乐活动,充分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提高音乐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九、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引入课题1.教师示范演奏《月光下的凤尾竹》教师身穿孔雀裙随音乐边舞边演奏《月光下的凤尾竹》,学生欣赏。2.谈话:同学们,大家上午好!请你猜一猜老师穿的是哪个民族的服装?演奏的又是哪个民族的乐曲呢?3.学生汇报搜集资料师:说说你对傣族的了解。(学生汇报:傣族人民主要居住在云南省,他们大多住在竹楼里,喜欢跳孔雀舞;傣族人最喜欢的节日是泼水节……)4.课件介绍傣族风景民俗师:同学们了解的可真不少,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来走近傣乡,去进一步了解那里的民俗,那里的音乐。(播放傣族风景图片)师:接下来让我们共同聆听一首不同风格的傣族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贴示课题)(二)新课1.初听乐曲录音,提问:这首乐曲的主奏乐器是什么?葫芦丝的音色究竟有什么特点呢?生:葫芦丝音色柔和、优美生:圆润、婉转,略带有鼻音。师:听到这么优美的音乐,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怎样的画面呢?生:我能想到宁静的夜晚、傣家的竹楼、小桥流水、傣族人在夜晚散步……2.分段欣赏1)聆听第一主题,思考:这段主题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生:优美、柔和等2)观察乐谱,数一数第一主题有几个乐句?总结每个乐句之间的联系。生:一二乐句完全相同,三四乐句是变化重复,前两小节一样,后面的小节不同师:这样前面小节相同,后面不同的也可以叫做同头换尾。3)挥拍唱一唱第一主题,注意连音和断音的唱法。师:了解了乐句间的联系,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段熟悉的旋律教师弹琴,学生视唱曲谱4)小组活动:用葫芦丝视奏第一主题a小组内合作练习(提示学生注意声音的连贯性和音准)b指定四个小组随琴展示,一组一个乐句c我是小小演奏家:指定一生随音乐演奏第一主题5)节奏练习(贴示节奏谱)复习三拍子的强弱特点,请同学们用×00|×00|的节奏随音乐为第一主题伴奏6)聆听第二主题,边听边思考:这个主题与第一主题在情绪、节奏上有什么不同?生:情绪更加热烈、激动,节奏更加舒展师:不仅如此,这段旋律也更多的出现在高音区7)观察乐谱,数一数第二主题有几个乐句,说一说它的旋律与第一主题有什么联系?生:有3个乐句,最后一句跟前面的乐句相似师:说的很好,其实最后一个乐句就是第一主题第一个乐句的变化重复。8)用la模唱第二主题,注意第一、二乐句用连贯的声音演唱,第三乐句用连、跳结合的声音演唱9)节奏练习(贴示节奏谱)请同学们用00×|00×|的节奏随音乐为第二主题伴奏3.完整聆听音乐,综合感知听到第一主题时按×00|×00|的节奏为音乐加伴奏,听到第二主题时按00×|00×|的节奏为音乐加伴奏。4.我是小小舞蹈家:(动作编创练习)1)跟学生一起学习几个简单的傣族舞动作2)集体随着音乐跳一跳(三)拓展与延伸1.聆听《月光下的凤尾竹》合唱版师:同学们,这首《月光下的凤尾竹》不仅有葫芦丝演奏的形式,还有独唱和合唱的形式,下面我们来听一听合唱版的《月光下的凤尾竹》。2.课堂总结:优美的音乐总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希望同学们有机会走进美丽的西双版纳,了解傣族人民的生活变化,同时也保护好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最后,让我们用小孔雀的方式来相互再见吧!(摆造型)十、板书设计:月光下的凤尾竹3/4×00|×00|3/400×|00×|十一、教学效果预测: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表现能力和分析能力,它以音乐作品为媒介,以乐器为载体,以美育为核心,引导学生去参与、去发现、去体验与创造,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素质及完善自我的目的。本节课以教师的演奏和表演创设情境、引入课题,通过观察、聆听、分析、视唱、视奏等实践活动来开展教学过程。首先教师边演奏边表演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时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傣族音乐风格,通过学生汇报及教师的傣族民俗课件介绍,拉近学生对傣族人民极其音乐的认知范围,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在欣赏过程中,教师有步骤的引导学生按“整体-分段-整体”的模式分步骤展开聆听,通过谈聆听感受、分析乐曲结构、挥拍唱谱、器乐演奏、节奏练习、动作表演等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感知音乐的韵律,在愉悦中了解《月光下的凤尾竹》是一首具有傣族音乐风格的乐曲,喜爱民族音乐。为了开扩学生的思维,更好的解决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课件从多角度、立体性的展示了傣族人的生活和音乐特点,清晰的节奏图谱、优美的民俗画面、动听的迷人旋律……从多感官入手,循序渐进的推进教学过程,揭示教学重点,拓展学生的思维,丰富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