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北省十堰市竹坪乡竹坪中学高二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年湖北省十堰市竹坪乡竹坪中学高二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年湖北省十堰市竹坪乡竹坪中学高二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年湖北省十堰市竹坪乡竹坪中学高二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年湖北省十堰市竹坪乡竹坪中学高二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湖北省十堰市竹坪乡竹坪中学高二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图11(甲和乙)为某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如不考虑其它因素,种群甲和种群乙未来数量的发展趋势是(

)A.衰退和增长

B.增长和衰退

C.稳定和衰退

D.稳定和增长参考答案:B2.下列四种方法中,能增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的是()A.使生产者的数量少于消费者的数量B.减少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C.捕杀所有的肉食动物D.增加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参考答案:D.【考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与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有关,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越小,抵抗力稳定性越低;故增加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可增加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解答】解:A、使生产者的数量少于消费者的数量,破坏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生态平衡,抵抗稳定力减弱,A错误;B、减少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即减少了物种丰富度,抵抗稳定力减弱,B错误;C、捕杀所有的肉食动物破坏了生态平衡,减少了物种丰富度,抵抗稳定力减弱,C错误;D、增加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物种丰富度增加,抵抗力稳定性增强,D正确.3.一株基因型为AaBB的豌豆自花传粉后,其子一代基因型的比例为

A.1:1:1:1

B.9:3:3:1 C.1:2:l D.3:3:1:l参考答案:C4.一个染色体组应是

A.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

B.二倍体生物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

C.体细胞中的一半染色体

D.来自父方或母方的全部染色体参考答案:B5.吞噬细胞在机体免疫中有多方面的作用,它不参与A.非特异性免疫

B.体液免疫

C.细胞免疫

D.合成并分泌抗体参考答案:D6.下列关于酶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A.ATP中含有核糖,有些酶也可能含有核糖B.活细胞内的酶完成催化反应后立即被降解C.ATP与ADP相互快速转化依赖酶的高效性D.酶的合成需要ATP供能,ATP的合成需要酶参与参考答案:B【考点】酶的概念;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酶的生理作用是催化,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其中A代表腺苷,T是三的意思,P代表磷酸基团.ATP和ADP的转化过程中,①酶不同:酶1是水解酶,酶2是合成酶;②能量来源不同: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③场所不同: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解答】解:A、ATP的结构中A指腺苷,具有核糖;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或RNA,具有催化功能的RNA中含有核糖,A正确;B、酶本身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可以被循环使用,B错误;C、酶具有高效性,因此ATP与ADP能快速转化,C正确;D、ATP的合成需要酶的催化,酶的合成需要消耗能量,需ATP参与,D正确.故选:B.7.在“观察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这一研究性学习课题中,某小组同学选用生长素类似物吲哚丁酸(IBA)进行如下实验:分组甲组乙组丙组丁组枝条10枝,带芽10枝,带芽10枝,带芽10枝,无芽浸泡下端5×10-5g/mL的IBA溶液10min5×10-1g/mL的IBA溶液10min清水10min清水10min扦插扦插于潮湿的沙土,其他条件适宜结果生根很多几乎不生根生根较少几乎不生根根据实验所做出的下列说明,错误的是A.甲组IBA浓度适宜枝条生根很多

B.乙组IBA浓度过高抑制枝条生根C.丙组芽产生IBA能促进枝条生根

D.丁组缺少激素来源枝条不能生根参考答案:C8.在血糖的调节中,具有协同作用的激素是

)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B.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C.胰岛素和肾上腺素

D.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参考答案:B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时显微镜下绝大多数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B.若在低倍镜观察的基础上的转换高倍物镜需先升高镜筒,以免镜头碰坏装片C.与低倍物镜相比,高倍物境下视野变暗,但细胞变大,数目减少D.使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有丝分裂末期细胞内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

参考答案:C10.如图是含有某生物大部分基因的DNA分子复制的示意图(“·”表示复制起始位点,“→”表示复制方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DNA聚合酶参与此过程

B.此DNA分子以半保留方式复制C.此DNA分子来自叶肉细胞D.此DNA分子一个复制起点,双向复制参考答案:C11.动物卵细胞的形成与精子形成过程的不同点是(

)1

次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2

一个卵原细胞最终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3

一个卵原细胞经复制后形成一个初级卵母细胞4

卵细胞不经过变形阶段5

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分裂成的两个细胞大小不等6

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初级卵母细胞的一半A.②④⑤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①④⑥参考答案:A12.人体血液中不可能出现的物质是

A.纤维素

B.尿素

C.激素

D.维生素参考答案:A13.下面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图解,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b过程发生了脱分化,在此过程中植物激素不发挥作用B.c过程发生了再分化,是愈伤组织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的过程C.d过程是在胚状结构外包裹人工胚乳和人工种皮制成人工种子D.人工种子可以解决有些作物品种繁殖能力差、结子困难或发芽率低等问题参考答案:A14.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 B.儿童患佝偻病C.细胞代谢紊乱 D.成年人患肌无力病参考答案:C【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分析】本题是稳态的生理意义和稳态失调造成的影响,内环境稳态包括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的相对稳定,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会引起细胞代谢活动的紊乱.【解答】解:A、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也可能出现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但是不一定,A错误;B、儿童患佝偻病是由于缺钙引起的,但稳态遭到破坏遭到破坏不一定就是缺钙,B错误;C、稳态遭到破坏,细胞代谢会出现紊乱,C正确;D、成年人患肌无力病的血钙过高引起的,但稳态遭到破坏不一定就是血钙过高,D错误.故选:C.15.下列有关无菌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A.对培养基灭菌以杀死除目的菌株之外的所有微生物B.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应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C.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要用沸水消毒D.制作泡菜的盐水入坛前要煮沸冷却参考答案:A【分析】1、灭菌则是指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2、消毒是指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详解】对培养基灭菌会杀死培养基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目的菌株,A错误;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应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以防止杂菌污染,B正确;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要用沸水消毒,以防止杂菌污染,C正确;制作泡菜的盐水入坛前要煮沸冷却,煮沸是为了除去水中的杂菌;冷却后再加入泡菜坛是为了防止高温影响醋酸菌的生存,D正确。故选A。【点睛】了解无菌技术是围绕着如何避免杂菌污染展开的,结合题意进行解答便可。16.番茄果实红色(H)对黄色(h)为显性。某隐性纯合黄色植株(hh)自交,结出了半边红半边黄的变异果,这种变化原因可能是(

A.环境改变

B.基因重组

C.基因突变

D.染色体变异参考答案:C17.利用不同的处理使神经纤维上膜电位产生不同的变化,处理方式及作用机理如下:①利用药物Ⅰ阻断Na+通道;②利用药物Ⅱ阻断K+通道;③利用药物Ⅲ打开Cl-通道,导致Cl-内流;④将神经纤维置于低Na+溶液中。上述处理方式与下列可能出现的结果对应正确的是A.甲—①,乙—②,丙—③,丁—④

B.甲—④,乙—②,丙—③,丁—①C.甲—③,乙—①,丙—④,丁—②

D.甲—④,乙—①,丙—②,丁—③参考答案:D静息状态下,由于K+的少量外流导致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受到刺激时,Na+大量内流导致动作电位的产生;动作电位的产生导致K+通道开放,使K+大量外流,动作电位恢复。利用药物Ⅰ阻断Na+通道,动作电位不能产生,如乙所示;利用药物Ⅱ阻断K+通道,动作电位产生后不能恢复,如图丙所示;利用药物Ⅲ打开Cl-通道,导致Cl-内流,会使静息状态下膜内外的外正内负电位差进一步增大,如丁所示;将神经纤维置于低Na+溶液中,会使动作电位幅度减小,如图甲所示。选D。【点睛】兴奋传导过程中膜电位变化曲线分析A点:静息电位,K+通道开放使K+外流;B点:0电位,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Na+通道开放使Na+内流;BC段:动作电位,Na+通道继续开放;CD段:静息电位恢复,K+通道开放使K+外流;DE段:静息电位。Na+-K+泵活动加强,排Na+吸K+,膜内外离子分布恢复到静息水平。18.如图表示利用农杆菌转化法获得某种转基因植物的部分操作步骤。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利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可将含分子II的细菌筛选出来B.III是农杆菌,通过步骤③将目的基因导入植株C.⑥可与多个核糖体结合,并可以同时翻译出多种蛋白质D.①过程的完成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的参与参考答案:C19.下图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分析可得出()①a阶段为有丝分裂、b阶段为减数分裂②L点→M点所示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③GH段和OP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相等的④MN段发生了核DNA含量的加倍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参考答案:A分析图示可知:a为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的变化,b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的变化,c为受精作用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①正确;L点→M点所示过程为受精作用,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②正确;GH段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其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相同,OP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其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2倍,③错误;MN段包括有丝分裂的间期、前期、中期,在有丝分裂的间期发生DNA分子复制,导致核DNA含量的加倍,④正确。综上分析,供选答案组合,A项正确,B、C、D三项均错误。【考点定位】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受精作用【名师点睛】若要正确解答本题,需要熟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以及受精作用过程,能结合曲线图准确判断图中各区段曲线代表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20.现有某样品液,经用双缩脲试剂检验后,样品液产生紫色反应,该样品液有

(

)

(A)蛋白质

(B)糖类(C)油脂(D)核酸参考答案:A21.图为进行性肌肉营养不良遗传病的系谱图,该病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7号的致病基因是由()A.1号遗传的

B.2号遗传的C.3号遗传的

D.4号遗传的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进行性肌营养不良遗传病属于X染色体隐性遗传,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其母亲5号,由于1号正常,没有致病基因,则5号的致病基因只能来自2号。考点:考查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点评:难度中等,理解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22.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细胞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发生DNA的复制 B.DNA复制后,两条母链形成一个DNA分子,两条子链形成一个DNA分子 C.DNA双螺旋结构全部解链后,开始DNA的复制 D.单个脱氧核苷酸在DNA酶的作用下连接合成新的子链参考答案:A略23.张占海博士率领的中国南极科考队于2005年1月18日首次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当他们由温暖的棚内来到寒冷的棚外时,下列生理变化与图2所示相符的是(

)①皮肤血管血流量的变化②身体耗氧量的变化③肾上腺素分泌量

④汗腺的分泌量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③参考答案:A24.当抗原首次入侵机体时,分化为浆细胞的是

A.B细胞

B记忆细胞

C.吞噬细胞

D.T细胞参考答案:A25.科学家研究发现,当环境恶化时,熊虫会把身体蜷缩起来,一动不动。这时它们会自行脱掉体内99%的水分,处于一种隐生(假死)状态,此时熊虫的代谢率几乎降到零,甚至能耐受-273℃冰冻数小时,直到环境改善为止。据研究,熊虫进入隐生状态时,它们的体内会大量产生一种叫做海藻糖的二糖,回答下列问题:(1)海藻糖是由______________元素组成的。若要探究它是否为还原糖,应选取的试剂为__________。在海藻糖溶液中加入该试剂后摇匀,没有发生相应的颜色反应,但并不能说明海藻糖是非还原糖,原因是_________。(2)研究者认为熊虫体液中的海藻糖可以保护动物的组织细胞,使组织细胞免受极低温度造成的损伤,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用于探究该假设的真实性。请将其补充完整:选材:为了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排除实验中的干扰因素,从化学组成及生理功能看,选用的动物组织细胞应_____(能、不能)含有海藻糖,______(能、不能)抵抗极低温度。过程:①取适量实验动物细胞,等分成甲、乙两组(以甲组为实验组);②甲组加海藻糖,乙组不加海藻糖;③甲、乙两组均在极低温度(-273℃)下冰冻数小时;(3)将温度缓慢升高恢复至常温后,观察甲、乙两组细胞生活状况,预期可能出现的两种结果和结论是:可能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能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

(1).C、H、O

(2).斐林试剂

(3).没有进行水浴加热

(4).不能

(5).不能

(6).若甲组细胞生长良好,乙组细胞死亡则假设成立

(7).若甲、乙两组细胞都死亡,则假设不成立【分析】实验目的从题中给出的信息即可得出;在实验步骤中应尽可能用“定性”的语言表达。如:“一段时间”、“适宜的温度”、“适量的”、“一定量的”等。研究海藻糖对组织细胞的影响,确认海藻糖为自变量,在设计实验时,实验组加入海藻糖,对照组不加,将其他无关变量控制为等量,创设单一变量.该题研究的是低温对细胞的损伤状况,所以细胞的生活是否良好是观察指标。【详解】(1)海藻糖属于糖类,糖类是由C、H、O

元素组成的。要探究海藻糖是否为还原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水浴加热,如果有还原性,可生产砖红色沉淀,反之不会生产砖红色沉淀。(2)本实验研究海藻糖对组织细胞的影响,确认海藻糖为自变量,故试验应排除掉试验材料中的海藻糖的影响,故选用的动物组织细胞应不能含有海藻糖,不能抵抗极低温度。(3)将温度缓慢升高恢复至常温后,观察甲、乙两组细胞生活状况,可能出现的预期结果和结论:可能一:若甲组细胞生长良好,乙组细胞死亡则“熊虫”产生的海藻糖确实能保护组织细胞,使组织细胞避免受到因低温造成的损伤。可能二:甲、乙两组细胞均(或绝大部分)死亡,则说明“熊虫”产生的海藻糖不能保护组织细胞,组织细胞因低温而损伤。【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还原糖的鉴定和实验设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实验设计时注意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26.地球上瑰丽的生命画卷在常人看来是芸芸众生、千姿百态。但是在生物学家的眼中,它们却是富有层次的生命系统。下列各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的层次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顺序是(

)①肝脏②血液③神经元④蓝藻⑤细胞内各种化合物⑥病毒⑦同一片草地上的所有山羊⑧某池塘中的所有鱼⑨一片森林⑩某农田中的所有生物A.⑤⑥③②①④⑦⑩⑨

B.③②①④⑦⑩⑨

C.③②①④⑦⑧⑩⑨

D.⑤②①④⑦⑩⑨参考答案:B略27.下列有关变异与育种的叙述中,有几项是错误的()①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不一定都是基因突变②某植物经X射线处理后未出现新的性状,则没有新基因产生③二倍体植株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后便可得到稳定遗传的植株④转基因技本能让A物种表达出B物种的某优良性状⑤通过杂交育种能培养出具有杂种优势的新品种⑥单语体幼苗经称水仙素处理后,一定获得纯合体.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参考答案:C【考点】9C:生物变异的应用.【分析】1、基因突变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会形成新基因,但不一定形成新性状.2、单倍体育种是植物育种手段之一.即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如花药离体培养等)诱导产生单倍体植株,再通过某种手段使染色体组加倍(如用秋水仙素处理),从而使植物恢复正常染色体数.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且后代都是纯合子.【解答】解:①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不一定都是基因突变,如突变发生在非编码区,则没有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①正确;②经X射线处理后未出现新的性状,可能形成新基因,如AA突变成Aa,②错误;③二倍体植株的花粉经脱分化与再分化后得到的单倍体植株高度不育,③错误;④转基因技术能将B物种的基因转给A物种,让A物种表达出B物种的某优良性状,④正确;⑤通过杂交育种能培养出具有杂种优势的新品种,⑤正确;⑥单倍体幼苗经称水仙素处理后,不一定获得纯合体,例如单倍体Aa植株称水仙素处理后,得到AAaa个体,不是纯合体,⑥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基因突变以及生物育种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28.真核生物的DNA主要分布在A.细胞核

B.细胞质基质C.线粒体

D.叶绿体参考答案:A解析:真核生物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29.下列关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叙述,正确的是A.HIV主要侵染人体B细胞

B.消灭HIV只需要细胞免疫C.HIV在感染者的细胞外液中增殖

D.感染HIV后特异性免疫功能逐渐丧失参考答案:DHIV主要侵染人体T细胞,A项错误;消灭HIV需要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发挥作用,B项错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专营寄生生活,HIV在感染者的T细胞内增殖,C项错误;HIV病毒主要攻击T细胞导致特异性免疫功能严重缺陷,D项正确。30.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功能说法错误的是

()A.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说明没有细胞核就不能进行细胞的分裂和分化B.伞藻嫁接实验说明生物体形态结构的建成与细胞核有关C.多利羊产生的过程说明生物体性状的遗传主要是由细胞核控制D.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因为细胞核位于细胞的正中央参考答案:D【分析】黑白美西螈核移植实验说明美西螈皮肤颜色遗传受细胞核控制;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说明蝾螈细胞分裂、分化受细胞核控制;伞藻嫁接实验说明伞藻“帽”的形状是由细胞核控制的。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详解】A.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中,不含细胞核的部分不能正常进行细胞分裂、分化进而发育成胚胎,含有细胞核的部分能正常进行细胞的分裂、分化进而发育成胚胎,说明细胞核控制细胞分裂和分化,A正确;B.伞藻嫁接实验中,再生出的“帽”的类型是由假根的类型决定的,说明生物体形态结构的建成主要与细胞核有关,B正确;C.多利羊的性状与提供细胞核的羊的性状相同,说明生物体性状的遗传主要是由细胞核控制,C正确;D.细胞核是细胞控制中心的原因是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而不是因为其位于细胞中央,D错误。31.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中,最核心的并关系到其他两个层次存亡的是(

)A.基因多样性

B.物种多样性

C.生物群落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参考答案:D32.下列关于“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装片需要在高倍镜下才能找到分裂期细胞B.视野内可以看到某个细胞分裂的连续变化过程C.看到的根尖细胞都正在分裂D.看到的分生区细胞大多具有完整的细胞核参考答案:D33.两对基因(Aa和Bb)自由组合,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得到的后代中表现型与亲本不相同的概率是(

)A.5/8

B.3/8

C.7/16

D.9/16参考答案:C34.匈牙利学者帕尔(A.Paal)在1914~1918年间进行植物生长的实验研究时,曾在黑暗条件下,将切下的燕麦胚芽鞘顶部移到切口的一侧,胚芽鞘会向另一侧弯曲生长。这个实验主要证实(

)A.顶端能产生某种影响物

B.合成影响物不需要光C.“影响物”具有促进胚芽鞘生长效应

D.使背光一侧“影响物”分布多参考答案:C35.关于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无机盐等物质的含量有关B.缓冲物质可以维持细胞外液的pH稳定C.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将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战栗D.运动后水分排出较多,此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参考答案:C36.下面甲图示洋葱根尖分生区连续分裂的细胞在各个时期细胞核内DNA含量的测定结果,乙图是一组目镜标有5×和15×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的镜头,丙图是某同学在乙图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5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图像。欲将丙图视野中处于甲图c时期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进行600倍高倍镜观察,正确的镜头组合及操作程序应是()A.(1)×(3);左上方

B.(2)×(3);右上方C.(2)×(3);右下方

D.(1)×(3);右下方参考答案:B略37.在人体内,都是因为缺乏激素而引起的一组疾病是

①呆小症

②糖尿病

③侏儒症

④白化病

⑤镰刀型贫血症

⑥夜盲症

A.①③④

B.③⑤⑥

C.①②③

D.①③⑥参考答案:C38.成年女性排卵的前1天,血浆中雌激素、促性腺激素浓度互相调节,二者均逐渐增加;血浆中血糖、胰高血糖素浓度互相调节,二者均保持相对稳定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雌激素浓度上升引起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②雌激素浓度上升引起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加③血糖浓度上升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④血糖浓度上升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参考答案:C39.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B.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C.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D.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参考答案:B40.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突触前膜与后膜之间有间隙B.兴奋由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C.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D.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步的参考答案:D【考点】D8:突触的结构.【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在突触小体上,兴奋由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在突触后膜上,兴奋由化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解答】解:A、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A正确;B、在突触处兴奋的转化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B正确;C、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C正确;D、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不是同步的,突触前神经元先兴奋,突触后神经元后兴奋,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突触的结构、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要求考生识记突触的结构,掌握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明确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然后再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下列示意图分别表示某雌性动物(体细胞中染色体为4条)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以及细胞分裂图像。请分析并回答:(1)图1中a~c表示染色体的是_______;由图2可知,此动物是

倍体。(2)图1中的数量关系由I变化为Ⅱ的过程,细胞内发生的分子水平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Ⅱ变化为Ⅲ,相当于图2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3)符合图1中Ⅳ所示数量关系的某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图1中__________阶段对应的细胞内不可能存在同源染色体。(4)丁细胞中A基因与a基因的分离发生在相当图1的

阶段;若丁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了基因型为DdA的子细胞,其可能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①上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a

(2)DNA复制

丁、丙、乙(3)卵细胞或极体(2分)

Ⅲ和Ⅳ(4)Ⅱ

同源染色体①和②没有分离

没有移向细胞两极42.在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杀伤靶细胞主要有两种途径:细胞裂解性杀伤(图1)和诱导细胞凋亡(图2).前者指效应T细胞分泌诸如穿孔素一类的介质损伤靶细胞膜;后者指效应T细胞通过表面FasL与靶细胞表面的Fas结合,诱导靶细胞凋亡. (1)人体内的效应T细胞可以来自

的增殖、分化,细胞免疫就是依靠效应T细胞来杀伤靶细胞的.(2)图1中的穿孔素又称“成孔蛋白”,由效应T细胞产生释放到细胞外.穿孔素能在靶细胞膜上形成多聚穿孔素管状通道,使K+及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

(流入/流出)靶细胞,最终导致靶细胞死亡. (3)研究发现,某些肿瘤细胞能够调节Fas和FasL基因的表达水平,从而使自己逃脱免疫系统的清除.此时,肿瘤细胞内Fas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情况是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4)某些糖尿病患者是在感染了某病毒后患病的.研究表明,胰岛B细胞上的一些物质分子结构与病毒上的抗原分子结构相似,在机体细胞免疫中产生的效应T细胞对胰岛B细胞进行攻击,致其受损进而导致分泌的胰岛素减少,此种糖尿病属于

病. 参考答案:(1)T细胞或记忆细胞 (2)流出 (3)降低 (4)自身免疫

【考点】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