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力感与跨期决策的关系研究_第1页
高压力感与跨期决策的关系研究_第2页
高压力感与跨期决策的关系研究_第3页
高压力感与跨期决策的关系研究_第4页
高压力感与跨期决策的关系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压力感与跨期决策的关系研究

1社会压力增大在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不断转型的今天,人们总是面临着来自社会变革、专业发展、人际关系、经济负担等方面的压力。与此同时,人们必须每天面对各种问题。因此,人们的各种决策其实都是在不同程度的各种压力下做出的。现实生活中,政府、企业和个人所做的突发事件应急决策、环境与经济决策、危机和困境下的经营决策、风险投资决策、求职决策等等,无一不与压力联系在一起。审视当今社会,不难发现一个现象:一方面许多人的压力感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人们也抱怨社会变得浮躁,过于急功近利,注重短期利益。一些政府组织和官员为追求短期的GDP增长,不惜牺牲未来环境;一些企业为追求短期利润,不惜违背商业伦理;一些人为追求所谓成功,不惜透支未来健康等等。从现象上看,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这些短视行为似乎都与社会快速变化和竞争压力加剧有关。那么人们的短视行为与其压力感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关系?本研究将在跨期决策情境下,通过问卷调查和实验室实验方法,考察压力对短视选择的影响。1.1慢性压力状态压力(stress)又称应激或紧张。它能使个体产生一系列生理、心理与行为反应,且反应程度存在个体差异。根据压力诱因存在时间的长短,可将压力分为急性压力和慢性压力(Katrin&Matthias,2012)。特定时期的慢性压力状态,通常可用日常困扰量表(DailyHasslesScale)、生活事件量表(LifeExperiencesQuestionnaire)以及压力知觉量表(PerceivedStressScale)来测量。急性压力可以在实验情境中诱发和操控。实验操控的压力源大致可分为:(1)物理刺激。如热、冷、痛、运动,吸入CO2等;(2)认知要求。如算数任务、警觉—反应时任务,分析任务、时间压力任务等;(3)社会评价威胁。例如公众演讲、对个体行为直接或间接观察等。1.2压力对决策的影响1.2.1社会和认知压力压力对决策的影响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以往研究大多集中在风险决策领域,主要涉及时间压力、认知压力、社会压力等对决策的影响。时间压力会影响风险选择。曾有研究认为时间压力会降低人们的冒险性,如在一个简单的双选项赌局中,被试在时间压力下很少选择那些奖金数额大而概率低的选项,而是倾向于选择那些奖金数额小但概率高的选项(Huber&Kunz,2007)。实际上,时间压力和风险选择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会受概率散差(thespreadofprobabilities)高低的影响。Kirschbaum等(1993)开始使用试验者社会压力测试(TrierSocialStressTest,TSST)范式诱发被试者的社会和认知压力,该范式将社会评价威胁与认知要求结合起来,近年来在压力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如Starcke等(2008)运用掷骰子游戏模拟了收益和损失决策。研究发现,与控制组相比,高社会压力的被试倾向于作出更冒险和不利的决策,这些选择有高收益的可能,但也可能导致更多的惩罚。高压力会导致被试在所有选项的可能结果未被充分评估之前便做出决定。Porcelli和Delgado(2009)发现,在剑桥赌博任务中,压力加剧了反射效应。相比控制组,压力组被试在收益时更多地做出保守选择,但在损失时更多做冒险选择。Gray(1999)研究了大学生学业压力与其跨期金钱决策的关系。在任务中,被试要在较大的远期报酬和较小的近期报酬间做出选择,且决策必须在前几次决策反馈的基础上进行。被试被分为高压力组(临近考试)、低压力组和无考试组,结果发现高压力组最终得到的钱比其他两组少,且决策更快。该实验表明,高压力水平不利于被试做出良好决策。1.2.2压力对跨期决策的影响跨期决策(intertemporalchoice)是一种在近期(包括当前)结果和远期结果间的选择。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跨期决策问题,当我们要在一个较小但较早(smallersooner,SS)得到的收益(或损失)和一个较大但较晚(larger-later,LL)得到的收益(或损失)之间做选择时,经常会感到困难。如果被试选择LL,说明被试愿意为较大的结果而等待,也就是具有更大的耐心;反之,如果选择SS则意味着被试不愿延迟满足,表现出短视和冲动。已有的跨期决策研究很少涉及心理压力因素。然而,作为日常生活和决策研究中最常见的两种决策类型,跨期决策和风险决策密切相关,两者甚至包含了相似的心理加工过程(陈海贤&何贵兵,2011)。因此,根据压力对风险决策的影响,我们推断压力感也会对跨期决策产生影响。根据双系统理论观点(Metcalfe,1999),个体在决策过程中存在两大子系统———热系统和冷系统。热系统主要指以杏仁核为基础的情绪系统,冷系统指的是以海马和额叶为基础的认知系统。一般情况下,两种系统是共同发挥作用的。但随着压力的增大,热系统开始占据支配地位。压力短期内会通过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共同作用迅速增加神经元活性,如引起兴奋性神经系统中的神经递质谷氨酸的增加(Karst,Bergeretal.2010),从而引起情绪激活。在跨期选择中,做出远期选择往往与冷系统活动有关,而做出近期选择往往与热系统活动有关。因此,在高压力下人们在跨期决策中更有可能表现出短视倾向,即更多地做近期选择。另外,从自我控制资源(resourceofself-control,SCR)理论来看,SCR越低的被试往往越有可能在跨期决策中做短视选择(Baumeister&Heatherton,1996)。由于在压力情景下,被试的SCR会被更多地消耗,出现自我损耗现象(ego-depletion,Baumeister,etal.,1998),因此也可以预期他们更有可能做出短视选择。本文分两个研究分别探究压力知觉(慢性压力)和压力操作(急性压力)对跨期决策的影响。研究一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初步探讨压力知觉与跨期决策的关系;研究二采用实验室社会压力范式,探究压力操作对跨期决策的影响。2研究1:慢性压力感知对不同时期的决策的影响2.1方法2.1.1测试对象在随机选取的在校大学生中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3份,有效回收率96.5%。被试平均年龄21.85岁,男性93人。2.1.2结构方程模型和跨期决策任务材料采用杨廷忠等编制的《中文版压力知觉量表(CPSS)》,让被试回答过去一个月中的压力情境。量表共14个项目,5级计分,总分越高表明压力知觉越大。该量表的Cronbach系数为0.78,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根据杨廷忠等的研究,CPSS量表分在26分及以上为有健康危险压力,25分及以下为无健康危险压力。为了使压力对跨期决策的效应更易于显现,避免顶层效应和地板效应,我们通过跨期选择预实验选取4组SS和LL被选百分比各占50%左右的题项,作为正式实验的跨期决策任务材料,如表1所示。我们以4题中被试选择SS选项的总次数作为SS偏好程度的得分,0次计0分,一次计1分,依此类推。被试的SS偏好得分为0~4分。得分越高表明越倾向于SS。2.2压力觉共同影响不同跨期决策本次调查中CPSS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α为0.800。以全部被试中CPSS得分最高和最低的27%作为压力高低组划分标准,即以26、18分作为临界分数,将被试分为高、中、低压力组。对三组的CPSS得分进行ANOVA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压力水平CPSS得分差异显著(F=398.814,p=0.000),说明分组有效。对不同压力水平被试的SS得分进行的方差分析表明,各组间差异显著(F=5.446,p=0.005),由高到低依次是:高、中、低压力组。可见,被试压力越高,越倾向于在跨期决策中选择SS,即越加短视。事后检验表明,高压组SS得分显著高于中压组(p=0.031)和低压组(p=0.005),中、低压组差异不显著(p=0.854)。这可能是由于后两组压力知觉虽然有差异,但都属于健康范围。说明压力知觉对跨期决策的影响主要在于使高压力知觉的个体更关注于眼前利益,但对处于健康压力知觉范围内的个体影响不显著。相关分析也表明,CPSS和SS偏好得分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232,p<0.001)。3研究2:压力试验操作对整个过程的影响3.1方法3.1.1测试对象41名自愿参加实验的大学生被随机分到压力组和控制组。其中压力组23人,8男15女;控制组18人,5男13女。3.1.2血压状态下的血压行为测量自变量为实验室操作的急性压力,因变量为被试跨期决策中选择SS的得分,跨期决策任务同研究一。实验采用被试间设计。由于压力状态下,人们通常会表现出焦虑状态、消极情绪和生理反应,因此为了检测本实验中压力操作的有效性,我们对被试的上述方面进行了操作前后测量。焦虑状态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中的状态焦虑分量表(STAI-S)进行测量。情绪反应采用积极—消极情绪问卷(PANAS)进行测量。生理反应主要采用手腕式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和脉搏。3.1.3压力值的表现被试进入实验室后先填写STAI和PA-NAS量表,然后运用TSST范式诱发高低水平的压力感。之后再填写跨期选择问卷以及STAI和PANAS量表。具体实验步骤如图1。在t1、t2两个时间点分别测量被试血压和脉搏。实验任务结束后让被试用5点量表对实验过程中感受到的压力进行评价。实验组被试在两个衣着、表情严肃的实验者面前完成实验任务,并且被告知他们的表现会被录像。任务包括3分钟的演讲准备、3分钟的脱稿自我介绍演讲、3分钟的减法运算(从2043依次减17,一旦错会被提醒重新开始),然后进行跨期选择。控制组参照TSST范式中的“安慰剂”组。被试被带到一个空房间,被告知将要做一次自我介绍前的模拟,有讲稿模版,没有其他人在场并且不会被记录。3分钟准备后,主试进入房间告知被试开始大声演讲,然后离开,再过3分钟后主试再次进入房间要求被试做3分钟加法运算(低认知负荷,从0依次加15),然后再次离开房间,由被试进行跨期选择。3.2结果与分析3.2.1压力、血压变化从心理指标看(见表4),实验处理前,压力组与控制组的状态性焦虑、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均无显著差异。实验处理后,压力组的状态焦虑显著高于控制组(t=2.445,p=0.031);积极情绪显著低于控制组(t=-3.175,p=0.009);压力感评价显著高于控制组(压力组M=3.87,SD=0.84;控制组M=2.61,SD=0.82;t=4.647,p=0.001)从生理指标看(见表4),实验处理前,压力组与控制组的收缩压、舒张压、脉搏均无显著差异。实验处理后,压力组的收缩压(t=3.819,p=0.001)、舒张压(t=4.687,p=0.001)显著高于控制组;压力组的后侧脉搏高于控制组,但未达到显著水平。总体来看,本实验通过施加社会评价和认知负荷所进行的压力操作是有效的。3.2.2最大回归分析结果压力组的SS得分显著高于控制组(如图2所示。压力组M=2.50,SD=1.04;控制组M=1.22,SD=0.67;t=2.159,p=0.037),即压力组更倾向于选择当前的较小利益。这与研究一的结果一致。以被试的心理和生理指标的事后测量以及主观压力评价为自变量,以跨期决策的SS得分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发现仅主观压力评价进入回归方程(β=0.443,p=0.004;F(1,39)=9.512,p=0.004)。这也进一步说明,被试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感受到的压力感越高,在跨期决策中越倾向于选择“小而近”的利益SS。4讨论4.1自我控制资源理论研究一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发现,慢性压力知觉越高,个体在跨期决策中越倾向于选择SS,越关注近期利益;研究二通过TSST范式唤起被试的急性压力感,结果也表明实验组被试比控制组被试在跨期决策中更偏好“小而近”的SS选项,表现出缺乏耐心和短视倾向。两个研究结果一致。Metcalfe(1999)的双系统启动模型能够解释上述结果。他指出,个体在决策过程中存在两大子系统———热系统和冷系统。热系统主导情绪驱动的行为;冷系统主导理性、思考性、策略性和计划性的行为。Metcalfe等认为,急性压力,如突发事件、任务或危险,是调节双系统的重要因素。随着压力的增加,冷系统变得功能紊乱,热系统开始占据支配地位,容易产生自我调节失调现象,在压力下人们会变得情绪化和急躁,增加吸烟、暴饮暴食、酗酒、嗜药等热系统行为。该理论得到了脑成像证据的支持(McClure,Laibson,Loewenstein,&Cohen,2004)。由于自我控制加工正是跨期决策中的关键机制,因而急性压力会导致人们在跨期决策中偏好SS。慢性压力是来自学习、生活、社会、环境等各方面压力的长期积累,它虽然不一定会激活热系统,但同样会对冷系统有消极影响,减弱个体的冲动控制力。Sapolsky(1996)研究发现,处于慢性压力的个体,其海马体积较小,因而会减弱冷系统的控制功能。Rutter(1987)也曾发现高压力与低延迟满足的相关性。自我控制资源理论也能较好地解释本研究结果。该理论认为,个体的SCR在特定时间内是一种有限的心理资源,就像肌肉力量一样,其数量多寡对自我控制行为有直接影响。当进行自我控制活动,如控制注意力时,人的自我损耗(ego-depletion)会导致其在后续需要自我控制的任务中因缺乏SCR而不能有效地自控(Baumeister&Heatherton,1996;Muraven,Tice&Baumeister,1998;Baumeister,Vohs&Tice,2007)。一些研究认为,日常生活中的戒烟失败、减肥失败、社会暴力、不健康饮食、酗酒等自我控制失败,都是因为个体在先前需要自我控制的任务中过多损耗了SCR(Hagger,Wood,Stiff&Chatzisarantis,2010)。人们在应对压力,适应压力环境时,也会消耗自我控制资源(Muraven&Baumeister,2000),从而导致在随后的决策任务中更不容易进行自我控制(Baumeisteretal.,1996)。处理压力的过程可能会涉及压抑,如忽视直观感受、克制负性想法、抑制情绪、管理注意力等,这些压抑活动的执行都会消耗SCR,从而使得个体更可能在随后做出冲动性行为,如冲动性购物等。可见,压力可以通过损耗SCR而使被试做出更加短视的选择。另外,压力也有可能通过影响个体的时间估计来影响跨期选择。过分高估未来时长会导致个体倾向于选择即时但较小的利益,而低估未来时长会使个体关注未来更大的利益(索涛,etal.2014)。高压力时,个体可能会把要等待的一段未来时间估计得更长,因而更没有耐心等待LL,于是做出SS选择。当然,压力究竟通过何种具体心理机制导致短视选择,还需进一步研究去揭示。4.2压力对跨期决策的影响跨期决策作为一种非常普遍而重要的决策活动,是行为决策研究的一个新兴领域。所有涉及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权衡的问题,如经济与环境、投资与消费、节食与减肥、吸烟与健康、努力与成就等,本质上都是跨期决策问题。以往研究发现了许多影响跨期决策的因素,它们主要涉及决策任务结构特征、决策者特质与状态、决策程序和策略方法等多个方面。但将心理压力作为跨期决策的影响因素则是一个新的视角。本研究综合采用压力问卷调查和基于TSST范式的实验室压力操作方法,探讨慢性压力和急性压力对跨期决策的影响,具有理论、方法和现实上的意义。从理论上看,一方面无时无处不在的压力对人的认知、情绪乃至神经活动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另一方面人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