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高考第45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考解题_第1页
全国卷高考第45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考解题_第2页
全国卷高考第45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考解题_第3页
全国卷高考第45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考解题_第4页
全国卷高考第45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考解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第45题选考解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试题来源考查主题材料出处设问视角命题分析2019年Ⅰ卷秦朝与曹魏末年的爵位制改革杨光辉《汉唐封爵制度》特点类、内容类、作用类(1)从材料出处看,以原始性文字材料为主。(2)从考查内容看,以中国史为主,着重经济领域的改革,也涉及了政治和法律领域的改革。2019年Ⅱ卷明治维新[日]坂本太郎《日本史》作用(意义)类、原因类2019年Ⅲ卷戊戌变法《戊戌变法档案史料》原因类、特点类2018年Ⅰ卷汉武帝纪年方法的改革[日]宫崎市定《中国史》等比较类、意义类2018年Ⅱ卷现代中国的科技改革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背景类、内容类、影响类(3)从问题设计来看,一般是两问,问题之间的关联性很强。(4)从设问视角来看,多采用比较类(5次),原因类(8次),作用类(13次)、特点类(6次)、其他类(3次),注重对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目标的考核,特别是对历史现象和历史结论的理解和分析。2018年Ⅲ卷近代中国治安机构的改革韩延龙等《中国近代警察史》原因类、比较类2017年Ⅰ卷现代中国的工资改革庄启东等《新中国工资史稿》特点类、意义类2017年Ⅱ卷晚清北京街道管理改革苏继祖《清朝戊戌朝变记》、梁启超《戊戌政变记》原因类、启示类2017年Ⅲ卷唐代法律制度改革《隋书》特点类、意义类(5)逐渐加大与教材的关联度,特别是古代史与选修教材内容的联系,近代史试题与必修教材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如2019年高考全国三套卷分别涉及商鞅变法、清末戊戌变法与新政、日本明治维新等。2016年Ⅰ卷唐太宗时的谱牒改革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内容类、作用类2016年Ⅱ卷晚清政府编练新军的改革《清史稿》特点类、影响类2016年Ⅲ卷北魏孝文帝庙号改革《魏晋南北朝史》内容类、意义类2015年Ⅰ卷唐代的币制改革彭信威《中国货币史》内容类、作用(意义)类2015年Ⅱ卷清代的养廉银制度黄惠贤等《中国俸禄制度史》原因类、作用(影响)类【考纲解读】1.商鞅变法2.北魏孝文帝改革3.王安石变法4.俄国农奴制改革5.明治维新6.戊戌变法主要涉及中国古代改革和工业文明冲击下向近代化转型时期中外改革一、中国古代改革的规律性认识

王朝初期改革容易成功,王朝中后期改革大多失败。这主要是因为:1.王朝初期:新王朝建立决定了统治阶级必须恢复并发展经济,部分调整生产关系,这为新王朝的改革减少了阻力;统治者能吸取前代灭亡教训,大力调整统治政策,这种改革符合当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政治集团的共同要求;多有强大王权的保障。2.中后期:统治阶级内部保守势力强大,既得利益者不愿改革;在维护封建制度的前提下进行某些政策调整和利益再分配的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顽强抵抗。策略指导二、工业文明冲击下向近代化转型时期中外改革的特点1、经济上:市场化、工业化2、政治上:民主化、法制化3、思想文化上:科学化、民主化4、军事上:现代化、西方化三、改革的定义和分类1.改革的定义改革是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做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2.改革的分类(1)从程度上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2)从内容上看,分为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文化改革。(3)从性质上看,可分为奴隶制改革、封建制改革、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①奴隶制改革: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②封建性质的改革: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北魏孝文帝改革、穆罕默德·阿里改革。③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欧洲的宗教改革、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戊戌变法、美国罗斯福新政。④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改革;中国的改革开放。四、阐释中外改革的基本方法1.归纳“改革背景”的一般方法(1)社会发展趋势:经济条件——根本原因。(2)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原因。(3)社会危机:内忧(财政危机、三大矛盾导致政治危机)、外患(民族危机)——必要条件。(4)改革力量:阶级条件——组织条件。(5)改革及支持者的革新意识:思想条件——主观条件。(6)外部因素:催化剂、导火线——直接原因。2.判断“改革的结局”的方法一场改革的成败与否,不能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如何,而要看这一改革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否得到维持。注意改革的成功与失败有两个主要标志:一是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二是改革是否被中断。即改革达到了预期目标,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不管改革者处境怎样,都能继续下去的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3.分析“改革成败的原因”(1)看是否适合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2)看当时力量对比: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3)看改革的政治措施是否行之有效。(4)看改革者是否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5)看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4.评价改革的原则及规律性认识(1)评价原则:要把每次改革放在它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去加以评价。首先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历史要求,再看这些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者违背了这一历史要求,判断它对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据此,对改革作出基本的肯定或否定。(2)规律性认识①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②改革必然会因损害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到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会一帆风顺,这就需要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③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能否成功的根本原因。④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适合国情的改革之路。(1)如何认识改革的实质(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角度)(2)如何认识改革的历史背景(从社会发展趋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内部原因、外部因素、改革力量及其革新意识等方面)(3)如何分析改革的作用和影响(3个层次: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民族关系以及对外关系方面——对本国及世界方面——在当时及对后世方面)(4)如何判断一场改革的成败(2个标准: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改革的积极作用是否得以维持)(5)如何分析改革成败的原因(5个看:看历史潮流;看力量对比;看政策措施;改革者看素质;看内外环境)(6)如何评价改革(2个标准:生产力和社会发展标准、历史的标准;1个观点:辩证观点)(7)你从改革中得到哪些启示(必要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改革措施、用人、策略等)等等。整合要领:【典例1】(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15分)材料秦朝推行的“二十等爵”制,始创于商鞅变法时为奖励军功所设立的军功爵制。汉承秦制,继续沿用“二十等爵”制,但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曹魏末年,专权的晋王司马昭为取代曹魏政权,“深览经远之统,思复先哲之轨,分土画疆,建爵五等,或以进德,或以酬功”。此次改革仿照《周礼》,设公、候、伯、子、男五个等级,把爵位封授给支持司马氏的群臣。受封者获得民户数量不等的“封邑”,爵位由子孙承袭。“自骑督已上六百余人皆封”。由此,面向文武官员的“五等爵”制确立。通过五等爵分封,司马昭对曹魏朝廷中的大臣进行了一次比较彻底的区分,将那些倾向于司马氏的大臣与其他曹魏大臣明确区别开来,成为司马氏建立晋朝的前奏。——摘编自杨光辉《汉唐封爵制度》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秦“二十等爵”制和曹魏末年“五等爵”制所反映的思想流派。(5分)“五等爵”制反映了儒家思想。“二十等爵”制反映了法家思想;考向一考查重大改革的背景、内容、特点及影响【典例1】(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15分)材料秦朝推行的“二十等爵”制,始创于商鞅变法时为奖励军功所设立的军功爵制。汉承秦制,继续沿用“二十等爵”制,但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曹魏末年,专权的晋王司马昭为取代曹魏政权,“深览经远之统,思复先哲之轨,分土画疆,建爵五等,或以进德,或以酬功”。此次改革仿照《周礼》,设公、候、伯、子、男五个等级,把爵位封授给支持司马氏的群臣。受封者获得民户数量不等的“封邑”,爵位由子孙承袭。“自骑督已上六百余人皆封”。由此,面向文武官员的“五等爵”制确立。通过五等爵分封,司马昭对曹魏朝廷中的大臣进行了一次比较彻底的区分,将那些倾向于司马氏的大臣与其他曹魏大臣明确区别开来,成为司马氏建立晋朝的前奏。

——摘编自杨光辉《汉唐封爵制度》等(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秦“二十等爵”和曹魏末年“五等爵”的授予对象,并简析两种爵位制的各自作用。(10分)作用:“二十等爵”制打破了世卿世禄制,激发了军队斗志,促成秦统一;“五等爵”制壮大了司马氏力量,为晋朝建立奠定基础。对象:“二十等爵”主要授予军人;“五等器”主要授予官员。【典例2】(2019新课标全国Ⅱ卷)(15分)材料日本明治政府成立后,推行“四民平等”,中下级武士被列为士族,并在士族中占绝大多数。给士族支出的俸禄占政府财政收入的25%以上,政府负担沉重,多次采取措施进行改革,最终以30年期公债的形式,一次性解决。许多士族将所得公债债券投入到经济领域,但多因不善经营而失败,急剧没落,生活艰难,对政府极度不满。1877年,明治维新的功臣西乡隆盛在多数士族的拥戴下,发动了大规模武装叛乱,对政府构成严重威胁。政府派兵镇压,史称“西南战争”。战争历时8个月,以政府的胜利而结束。武士阶级逐渐消亡。——摘编自(日)坂本太郎《日本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下级武士在明治维新前期和后期的作用及其原因。(9分)作用:前期为推动领导力量,后期为阻碍反对势力。原因:前期:在武士阶级中地位低下,俸禄微薄,接触西方思想,反对幕府。(这个回答要有一点选修一“明治维新”背景知识)后期:明治维新改革的深入触及到中下级武士的利益,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被取消;难以适应向近代社会的转变,生存艰难。考向二多角度考查改革的分析比较【典例2】(2019新课标全国Ⅱ卷)(15分)材料日本明治政府成立后,推行“四民平等”,中下级武士被列为士族,并在士族中占绝大多数。给士族支出的俸禄占政府财政收入的25%以上,政府负担沉重,多次采取措施进行改革,最终以30年期公债的形式,一次性解决。许多士族将所得公债债券投入到经济领域,但多因不善经营而失败,急剧没落,生活艰难,对政府极度不满。1877年,明治维新的功臣西乡隆盛在多数士族的拥戴下,发动了大规模武装叛乱,对政府构成严重威胁。政府派兵镇压,史称“西南战争”。战争历时8个月,以政府的胜利而结束。武士阶级逐渐消亡。——摘编自(日)坂本太郎《日本史》(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治政府在“西南战争”中取胜的意义。(6分)保证了明治政府的稳定;有利于改革的推进;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典例3】(2018新课标全国Ⅲ卷)(15分)材料19世纪后期,近代警察制度从西方传入中国。清代社会治安由八旗、绿营、衙役以及保甲、团练等承担。近代湖南治安尤难,地方官向来重视,戊戌变法时期,湖南维新运动颇为活跃。1898年,湖南按察使黄遵宪在巡抚陈宝箴的支持下,参照日本警察制度与租界巡捕制度,在省城长沙创设了湖南保卫局。根据《湖南保卫局章程》,保卫局由官商合办,职责是“去民害,卫民生,检非违,索罪犯”。其机构设置实行三级体制,即总局、分局、小分局。戊戌变法失败后,湖南保卫局被清廷裁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