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中叶的俄国_第1页
19世纪中叶的俄国_第2页
19世纪中叶的俄国_第3页
19世纪中叶的俄国_第4页
19世纪中叶的俄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19世纪中叶的俄国引言解读

“我们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作了什么准备吗?以辽阔的疆域和无数的人口来对付这场斗争,显然无济于事。当我们谈论反击拿破仑的那场光荣之战时,已经忘却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道路上稳步前行,而我们却停滞不前。我们不是走向胜利,而是走向失败。”

——19世纪中叶以俄国知识分子对克里米亚战争前夕俄国时局的预言19世纪中叶的俄国1、俄国是一个典型的封建农奴制国家;2、俄国的工业发展步履维艰;3、俄国出现了新思潮;4、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政治——经济——思想——军事一、俄国农奴制1.含义:

15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上半叶,俄国在以劳役制为主要剥削形式的封建地主土地制度基础上建立的经济、法律制度。2.发展概况:①形成(15C末16C初):随着统一的俄罗斯国家的建立和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发展;②确立:17世纪中期俄国《法律大全》的颁布,农奴制正式确立;③强化和发展:材料一:P90【历史纵横】材料二:观察下列图片特点:农奴被地主占有,属于地主的私有财产,地主可以任意买卖、抵押农奴;无偿为地主劳动;承担很重的赋税。处于社会最低层。富裕的农奴主家庭材料一:19世纪上半期的俄国报纸上,曾经有出售家奴与阉马的广告。有饲养猪犬和吹笛唱歌等专长的农奴竟与马匹同列。

年代农民起义(次数)1801年~1810年

83次1811年~1820年

124次1821年~1830年

156次1831年~1840年

143次1841年~1850年

351次1850年~1861年

591次材料二:结论:背景1:政治上,农奴制引发尖锐的阶级矛盾。一、俄国农奴制背景1:政治上,农奴制引发尖锐的阶级矛盾。英国轮船俄国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一、俄国农奴制二、步履维艰的俄国工业发展1.俄国工业特点:——步履维艰(产生晚,发展慢)2.原因:农奴制的严重阻碍(缺乏自由劳动力、资本、市场)3.表现: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蒸汽动力很小;产量产值大大落后于英、法等国。4.结果:废奴呼声日益高涨。背景1:政治上,农奴制引发尖锐的阶级矛盾。19世纪中期俄国与西方经济比较国别人均收入(卢布)铁产量(万吨)铁路长度(公里)

制度俄国7129(1860年)1600(1860年)英国323225(1850年)14603法国1509160德国17540.2(1850年)什么因素导致俄国的发展滞缓?封建农奴制君主立宪制结论:背景2:经济上,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一、俄国农奴制二、步履维艰的俄国工业发展三、新思潮的涌动1.十二月党人①形成背景:青年军官受西欧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影响;②基本主张:推翻沙皇专制,废除农奴制;③主要活动:发动起义,结果遭镇压;背景1:政治上,农奴制引发尖锐的阶级矛盾。背景2:经济上,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要求推翻沙皇专制,废除农奴制度但以失败告终十二月党人起义,1825年十二月党人号召俄国一切进步力量为农民解放和实现民主而斗争认为农民革命是获得解放的唯一途径,也就是要推翻农奴制和沙皇专制赫尔岑是俄国杰出的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列宁说他无畏地站到革命民主派方面来反对自由主义了车尔尼雪夫斯基也是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列宁说他善于用革命的精神去影响他那个时代的全部政治事件,宣传推翻一切旧权力赫尔岑(1812——1870)赫尔岑出身于贵族家庭,早年接受法国启蒙思想,并受十二月党人影响,大学毕业后,沙皇政府认为他是对社会极为危害的人物而遭到流放,在国外他创办书刊,宣传解放农奴,在社会各阶层产生极大影响。车尔尼雪夫斯基是知识分子杰出的领袖人物,他宣传号召人民起义,消灭农奴制度,推翻沙皇统治,也遭流放,但他始终坚持革命的立场和信念。车尔尼雪夫斯基(1828——1889)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书影果戈里的《死魂灵》

19世纪俄国一名知识分子说:“维护奴役人的农奴制度本身,是不会有成效的,而且也毫无裨益,无论在社会良心或当代工业、国民福利和国家安全的要求,都已判处它的死刑。阅读以下材料:(1)农奴制是一种腐朽、落后的制度,已成为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障碍,影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它必然会被历史所淘汰。(2)看法:只有废除农奴制,尽快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俄国才有出路。

他为什么这样评论农奴制,你对农奴制有什么看法?结论:背景3:思想上,出现反对农奴制和专制统治的新思潮一、俄国农奴制二、步履维艰的俄国工业发展三、新思潮的涌动四、克里米亚战争(导火线)1.俄国目的:扩大在地中海和西亚的势力;转移国内矛盾。2.过程:3.结果:1855年,俄战败结束;1856年,双方订和约。背景3:思想上,出现反对农奴制和专制统治的新思潮背景1:政治上,农奴制引发尖锐的阶级矛盾。背景2:经济上,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克里米亚战争实际上是俄国与英、法瓜分和争夺日益衰落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遗产”的斗争。300年来,沙皇俄国一直竭力向南扩张,它的目的之一是在南方获得一个“不冻”的出海口。双方激战的场景克里米亚战争1854年1月4日,英法舰队进入黑海,为土耳其运输船队护航。1855年英法联军在俄国克里米亚登陆英法联军与俄军激战场景塞瓦斯特波尔要塞英法联军登陆耶夫帕托里亚

巴黎和约和约禁止俄国在黑海拥有舰队和海军基地;俄国将比萨拉比亚南部和多瑙河口交给摩尔多瓦公国,将卡尔斯归还给土耳其。塞瓦斯托波尔的军港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暴露了当时俄国经济和军事的落后。而农奴制是导致这种落后局面的深刻根源。

长达三年多的克里米亚战争,使俄国五十二万人伤亡,直接战争费用高达五十多亿卢布。战争给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农奴制度的腐朽,通过对外战争更加暴露无遗:装备匮乏陈旧、运输落后、指挥无能、后勤不足、农奴士兵身体素质差等等问题。沙皇本想通过战争缓和国内矛盾,维护农奴制度。但却适得其反,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恩格斯在谈到这次战争时写道:“克里米亚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对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

落后就要挨打实质: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间的战争

阅读下列材料,谈谈为什么说在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国内矛盾进一步加剧了?1853--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把农民运动推向更大的高潮。由于战争,国内劳动力、生产工具和耕畜大为减少。征集新兵使国民经济丧失劳动力10%以上。因征用和瘟疫,耕畜减少13%。商品进出口锐减。在出口农产品中,谷物减到十三分之一,亚麻减到八分之一,……农业和工业生产受到严重的破坏。而地主对农民的残暴压迫和勒索有增无减,……农民骚动、起义不断发展。——孙成木等主编:《俄国通史简编》

战争本身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对国家的经济民生造成重创,农民生活更加贫困,因此激起更人的反抗起义。俄国在战争中失败,失去了许多权利,国际地位落千丈,国内反封建反农奴制的思潮更加汹涌澎湃。而在萧条与混乱中,政府对农民运动的镇压、地主对农民的勒索有增无减,导致战后俄国围内矛盾进一步加剧。四、克里米亚战争1.俄国目的:2.过程:3.结果:4.俄国失败原因:5.性质:俄与英法都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6.影响:俄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国内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推动了俄国的农奴制改革。背景4:军事上,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失败。俄国改革的必然性:1.政治上:农奴制引发尖锐的阶级矛盾;2.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3.思想上:出现反对农奴制和专制统治的新思潮;4.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归纳整理结论:(根本原因)(主要原因)(推动因素)(导火线)阶级矛盾的尖锐工业发展的落后新思潮的涌动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农奴制改革势在必行彼得一世进行了加强统治,扩大军事力量和发展经济的改革。仿照西方样式建立和扩大海军,实行按户征兵制,派人到西欧学习文化技术,改进军事装备,鼓励兴办手工工场,推行学校教育,生活习惯西欧化等。改革未改变社会性质,但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增强了俄国经济、军事实力,巩固了专制统治,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彼得一世(1682——1725)尼古拉一世·巴甫洛维奇(1796年—1855年,1825年—1855年在位),是俄罗斯帝国皇帝,巴维尔一世第三子。长兄亚历山大一世死后无男嗣,次兄康斯坦丁大公放弃皇位继承权,因此被立为俄国皇帝。1825年,具有自由主义思想的贵族军官发动十二月党人起义,尼古拉对其采取严厉镇压措施。此后他加强对自由思想和革命运动的镇压,设立了秘密警察第三厅。镇压波兰1830年起义。虽然尼古拉知道有必要对落后的农奴制度实施改革,但却把改革限制在不与贵族利益发生冲突的范围内。实施了币制改革、法典编纂事业和国有农奴管理方式的改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