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1页
《再别康桥》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2页
《再别康桥》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3页
《再别康桥》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4页
《再别康桥》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徐志摩《再别康桥》23456作者简介

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人。诗人,散文家。先后就读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1922年回国。1924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31年因飞机失事而遇难,年仅35岁。其短暂的一生正值中国社会最黑暗的时期,但在动荡的岁月中,他从未停止过对“爱、自由、美”的渴望与追求,著作颇丰,被赞为“一手奠定了中国新诗坛的基础”。他是“新月派”代表诗人,其诗歌深受英国浪漫主义诗潮的影响。代表作:《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等。

7新月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新诗流派,受泰戈尔《新月集》的影响很大。因组织文学社团“新月社”

和创办《新月》月刊而得名。曾活跃于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代表人物为徐志摩、闻一多等。他们不满足于新诗的过于自由,努力追求新的格律。因此又称“新格律诗派”。

闻一多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这一主张奠定了新格律诗派的理论基础。

《我所知道的康桥》《康桥,再会吧》1922年,第一次离开剑桥,写下长诗1926年,第二次旅游英国,留下散文1928年,第三次去剑桥,告别剑桥,留下佳作《再别康桥》解题为何是再别?9青荇

(xìng)长篙(gāo)浮藻(zǎo)漫溯

(sù)

斑斓

(lán)笙箫(shēng)读准字音101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2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3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4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诵读经典117.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5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6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诵读经典12品情感思考开篇三个“轻轻的”有何作用?三个“轻轻的”写出诗人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的情景,诗人不忍惊动心爱的母校,不忍打破她的宁静与和谐,表达了诗人对康桥难舍难分的情感,奠定了全诗浪漫,温柔、细腻的感情基调。13思考:1.四节诗描绘了四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为这四幅画命名。赏美景14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演示文稿标题15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16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17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18分别找出诗中含有色彩和动作的词,并分别分析用这些色彩和动作的词,有什么好处?云彩

金柳

夕阳

波光

艳影

青荇

彩虹

青草意象丰富的颜色,给人多样的视觉色彩想象,写出了康桥的美,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喜爱。19招手

荡漾

招摇

揉碎

漫溯

挥一挥用动作性很强的词描写意象,像是康桥的景色活了起来,给读者流动的美。20品语言一,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比喻二,一潭清泉,比作有彩虹似的梦的天上虹将清澈的潭水疑作“天上虹”,被浮躁揉碎之后,竟变成了“彩虹似的梦”,“水”成为“虹”,这一想象十分独特,绚丽又梦幻。写出了潭水的缤纷绚丽。将“河畔的金柳”大胆的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物,化作极具生命的活力的人。美丽娇羞,惊艳至极,将康桥景色的迷人,和诗人对康桥的迷恋之情,淋漓精致表现出来。21品语言招摇。有张扬肆意,引人注意。用“招摇”形容青荇,一方面写出了青荇的轻盈和清翠,另一方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对康桥一草一木的热爱以及康桥对诗人的欢迎态度。拟人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22品语言‘’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中,”甘心“一词用的好,你认为他好在哪里?甘心,有心甘情愿,不被他人逼迫,自愿的意思。康河的流水、水草呈现的那份安闲、自在,正是诗人向往的境界,“甘心”一词写出了诗人对康桥永久而热烈的爱恋。23怎样理解“悄悄是别离的笙箫”?这几行诗是《再别康桥》一诗的高潮所在。承上一节"寻梦"的奇想,诗人在此思路急转,由梦境回到现实。"放歌"是不可能的,美好的时光已经过去,"我"现在只能悄悄地只身离去。别离的笙箫响起来了,夏虫也为"我"的离别而沉默不语。离情别绪越来越浓。"悄悄是别离的笙箫"一句匠心独运,将"悄悄"比作"别离笙箫",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具有很好的审美效果。"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一句也有类似的效果。阅读第一节和最后一节,思考两段有什么异同?同一走一来云彩的出现刚刚来到就要匆匆离开依依不舍轻、飘、飘飘渺渺、若有若无,像人的情感一样是抓不住的离别伤感之情首尾呼应异轻轻的、招手悄悄的、挥袖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作者不愿做这种宁静之美的破坏者

轻轻来到,诗人仿佛踮着足尖,像一股清风一样来了。

表面上显得洒脱飘逸,实际上蕴含着对康桥依依不舍的淡淡忧愁。思考: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态度?1.这首诗运用优美抒情的语言,描述了剑桥美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母校的喜爱和赞美。2.自己回到母校康桥,在河中泛舟的所见、所思、所感,展示了作者内心激烈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对母校的眷恋和那如烟似波的离情别绪。3.“轻轻的招手,不带走一片云彩。”“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展示了作者的洒脱和飘逸的浪漫。4.“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作者情绪达到高潮,要用“放歌”来表达此时强烈的情感;但“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夏虫也为我沉默”。这表达了作者的无奈和惆怅。1(依依不舍)23

4

5(高潮)

6(沉默)

7(依依不舍)(轻柔、舒缓)总结情感的起伏28艺术特点1、形式:四行一节错落排列字数相近回环呼应——建筑美

全诗共七节,四行一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首句连用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象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最后一节以三个“悄悄的”与首阙回环对应。潇洒地来,又潇洒地走。挥一挥衣袖,抖落的是什么?已毋须赘言。既然在康桥涅槃过一次,又何必带走一片云彩呢?——首尾回环呼应、结构严谨,给人以整体之美。292、语言:节奏感旋律美弹跳性——音乐美

A、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B、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C、回环复沓。首节与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如诗歌的第一节,便三次用了“轻轻的”,这个形容词,显得节奏轻快、旋律柔和,带着细微的弹跳性;诗的第2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出的欢乐的曲子;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艺术特点30艺术特点3、画面:金柳新娘招摇彩虹似的梦——绘画美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以美的享受,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七节诗,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给人视觉上美的享受。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创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意境。如披着夕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荫下的水潭等。其二是,诗人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