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篮球进攻能力的培养_第1页
论篮球进攻能力的培养_第2页
论篮球进攻能力的培养_第3页
论篮球进攻能力的培养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篮球进攻能力的培养

目前,世界篮联会正朝着更高、更快、更强的方向发展,进攻技术和战术的发展是这一发展趋势的最佳体现。凌厉的进攻不但会促进防守技战术的发展,而且会促使比赛双方的攻防对抗更为激烈和惊险,同时,又使比赛变幻莫测、精彩纷呈,具有诱人的观赏价值。中国篮球实行主客场制已有几年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种种迹象表明,目前的CBA还远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单从新闻报道来说,甚至在比赛淡季某些足球比赛的轰动效应仍远远超过篮球,与如火如荼的NBA相比,更显得黯淡无光;在世界赛场上,中国篮球更是中气不足、任人宰割。原因何在?不妨让我们通过进攻技战术的运用情况及与其相关的一些方面来分析一个球队的进攻能力。1学习方法1.1文献法查阅进攻方面的有关材料。1.2访问权限就快攻、进攻篮板球、中锋进攻能力等问题访问有关教练和学者。1.3观察统计法对26届奥运会中国男子篮球队对国外四支球队(美国、立陶宛、阿根延和安哥拉)比赛的有关进攻指标进行录像统计。1.4比较对中外球队在技战术方面的差异进行比较,找出差异及其原因。2结果与分析2.1中国男篮和女童快攻次数比率的变化早在五、六十年代,快攻就成为中国篮球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之一。后来,中国的快攻被各国纷纷仿效。到了八十年代,各国在比赛中快攻的得分和发动次数都明显增多,如第九届世界男子锦标赛上,南斯拉夫队快攻得分占总得分的40.9%,西班牙队为33.6%,苏联队为27%,美国为20%。快攻战术仍是各队极为重视的战术之一。统计资料(表1)表明:与24届奥运会相比,25届奥运会快攻次数比率有所增加,尤其是女篮,从10.8%增加到24.3%,增加一倍多;美国男篮快攻次数比率为29%,即每三次进攻中就有一次是快攻,远远高出国外队的平均水平。美国“梦之队”的奥运之战,最高得分为127分,最低为103分,平均得分117.2分,这充分反映了他们在抢断球快攻、篮板球快攻中的快节奏、高速度,这种打法,代表着当今世界篮球进攻发展趋势。从表1可以发现,不管是中国男篮还是女篮,在25届奥运会上快攻次数比率仅为14.7%和14.0%,明显低于国外队的平均水平,远远落后于美国男篮(29%)和独联体女篮(22.7%),从而失去了自己传统的“快、灵、准”的特色。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进攻无力和防守薄弱。据统计,国际比赛中,女篮的快攻成功率可达到50%,男篮可达到70%。对本方来说,如果在快攻的发动、推进或结束阶段,受到了对方严密的防守,则说明本方进攻能力弱,对方防守能力强,则快攻的成功率则必然低下;同时,成功率的低下则迫使本方减少快攻次数,增加阵地进攻次数。而对方发动快攻的次数多则说明本方的进攻能力差,具体表现在抢不到进攻篮板球、或是进攻无力遭到抢断;同时也说明本方的防守能力差,没有在对方快攻的发动、推进和结束阶段进行有效的防守,破坏对方的快攻,致使对方快攻的成功率较高;较高的成功率又促使对方增加快攻次数。2.2比较分析的结论外围进攻是指阵地进攻中的3分线附近的个人突破和投篮,它主要反映的是球队在中远距离上的进攻能力。25届奥运会各队外围个人进攻数占进攻总次数的比率大约在30~40%左右,中国男篮(33.3%)低于国外队的平均水平(40.8%),一是说明:中国男篮的外围进攻能力薄弱。尽管中国队一贯重视远投,但近年来一些国外强队的远投水平提高很快,与中国队不相上下;二是说明:在防守相对较密集的中远距离的进攻上,中国队投篮和个人突破能力远不及外国队。而中国女篮在这届奥运会上获得亚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围个人进攻能力,其遍地开花的投篮和快速的持球突破为本队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当然,外围进攻能力的薄弱可以内线进攻能力和快攻能力来补偿。美国男篮是最好的例证,其外围个人进攻次数比率仅为29.3%,略低于中国队,但远落后于外国球队的平均水平,但是,他们的内线进攻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快攻能力更是高人一筹(见表1)。篮球是一项集体项目,因而离不开集体配合。但是,过分强调集体配合,则忽略了单兵作战能力的发挥,导致打法呆板,丧失了部分战机。现代篮球实践证明:个人进攻、单兵作战是一种不可缺少的作战形式。其最大的特点是机动性强,能抓住瞬间、刹那的战机即兴攻击。这种个人战术行动的合理应用,同样能为同伴创造战机,也同样需要同伴的配合。有篮坛人士预测,今后快速突破是一种主要的个人进攻手段。看来,只有整体配合和单兵作战相结合,才能适应现代篮球的发展。2.3上海高尔夫球场中的中方进攻能力中锋进攻能力是一个球队内线进攻能力的主要标志。中锋的内线进攻能力表现在,对抗移动中接球,运用挤投、运挤、运投、转身、突破、勾手投篮、扣篮等方式进行投篮,并积极争抢进攻篮板球进行二次进攻(再投、补投),还可以在进攻战术的配合下进行助攻传球。1997年上海男篮争霸赛中,中锋强攻指标的统计表明:与国外队相比,国内中锋抢位不狠,移动面积小,效率低下,强攻投篮方式少,技术单调;抢进攻篮板球和二次进攻能力差,这些进攻方面的弱点,充分说明国内中锋攻击能力的不足。值得注意的是,国内中锋队员的扣篮水平更是相差甚远。有资料表明,NBA近三个赛季以来平均每场扣篮均在13次以上,占总得分的12.5%;1997年NBA全明星对抗赛中,扣篮成功23次,占总得分的18.3%。而中国1996—1997赛季CBA平均每场扣篮不到3次,其中大部分还是外援所为。NBA的平均身高与CBA的相差无几,但CBA队员的“得分才是最重要的”观念限制了他们在比赛中的充分发挥,只重结果不重过程,一些可以扣篮的球被“折价”处理,这样不但削弱了本队的进攻士气,埋没了自己的创新精神,而且也赶走热情的观众。2.4进攻篮板球的比较比较而言,进攻篮板球的获得比防守篮板球的获得更为困难,因为,防守者抢先占有了限制区,并可以采用先抢位挡住进攻者而后抢球的策略,迫使进攻者处于不利位置;进攻者要突破防守一关,必须要有准确的判断,灵活的脚步动作,或假动作变向,或转身插入,或冲抢,或点拨,因此,进攻篮板球也是衡量进攻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按照50%的投篮命中率估算,就有50%的投篮需要队员去争抢篮板球。篮球界有句行话:“篮板球是比赛的命根子,谁赢得篮板,谁就赢得胜利”。而进攻篮板球的获得,不但可以增加进攻次数和篮下直接得分的机会,而且可以增强本队投篮的信心。中国男篮在第24、25届奥运会上只获得第11、12名,从进攻篮板球的角度来看,其输球也是必然的。中国男篮的进攻篮板球的抢获率(28.3%、23.8%)远远低于对手(63.4%、63.6%),与此相对应,在封盖干扰的情况下其投篮命中率(47.8%、42.59%)也远远低于对手(62.5%、61.36%);而美国队的情况则与中国队正好相反,他们提倡的“自投自抢”、“有投必抢”的战术使他们获得了比对手多得的篮板球,从而促使他们在封盖情况下的投篮命率比对手占有优势。看来,失去进攻篮板球,也就失去了投篮机会及投篮信心。2.5有封盖的适应当今篮球具有强烈的对抗性,几乎每一次有效的进攻都受到严密的防守封锁,因此,强攻能力不但直接反映一个球队的进攻实力,而且也反映比赛的精彩度。从NBA和CBA赛场上的情况看,CBA赛场上对投篮防守的严密度——有封盖的投篮次数比率(35.3%)要低于NBA的(41.6%),这一点,观众可以从电视转播中直接感受到;但在有封盖的条件下,两个赛场上的投篮命中率、突破成功率相当(见表5),在无封盖的投篮条件下,两个赛场上的投篮命中率也差不多,分别为57.8%和55.3%,说明除了CBA赛场上的强攻投篮次数较少外,其它进攻效果(突破成功率、有封盖投篮命中率与无封盖投篮命中率)与NBA的相差无几。这给人一种错觉:CBA的进攻水平与NBA的差不多。但是,26届奥运会上中国队与国外四队的交锋,使进攻实力的差距即刻暴露无疑。表5可见,中国队有55.8%的投篮受到封盖干扰,而与中国队交锋的国外四队只有37.5%的投篮受到干扰,中国队的进攻效果(有封盖投篮命中率、无封盖投篮命率和持球突破成功率)与国外队的相差甚远。因此,尽管中国男篮在本届奥运会上获第八名,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但是,要赶超世界强队,还有很远的路要走。3影响整体配合的进攻能力因素3.1快攻是当今篮球比赛重要的进攻手段之一,它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