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三物质的组成性质验证或探究实验_第1页
热点三物质的组成性质验证或探究实验_第2页
热点三物质的组成性质验证或探究实验_第3页
热点三物质的组成性质验证或探究实验_第4页
热点三物质的组成性质验证或探究实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热点三物质组成、性质验证或探究实验2复习目标1.学习研究物质性质,探究反应规律,进行物质分离、检验和制备等不同类型化学实验及探究活动的核心思路与基本方法。体会实验条件控制对完成科学实验及探究活动的作用。2.发展对化学实验探究活动的好奇心和兴趣,养成注重实证、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增强合作探究意识,养成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和勇于创新的精神。3.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提出化学探究问题,能作出预测和假设。能依据实验目的和假设,设计解决简单问题的实验方案,能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价。4.能运用实验基本操作实施实验方案,具有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能观察并如实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和推理,得出合理的结论。能与同学合作交流,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说明假设、证据和结论之间的关系,用恰当形式表达和展示实验成果。5.能根据不同类型实验的特点,设计并实施实验。能预测物质的某些性质,并进行实验验证;能运用变量控制的方法初步探究反应规律;能根据物质性质的差异选择物质分离的实验方法;能根据物质的特征反应和干扰因素选取适当的检验试剂;能根据反应原理选取实验装置制取物质。34(1)解答有关检测物质组成实验的流程设计问题,常见的解题思路如下:方法一:取少量固体试样→溶于水配成溶液→检测溶液中存在的阴、阳离子→得出实验结论。方法二:取少量固体试样→在氧气流等物质中反应→检测所产生的物质(如气体)→得出实验结论。方法三:取少量试样→加酸(或碱)溶液产生气体→检测气体的成分→得(2)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有水蒸气生成的,先检测水蒸气,再检测其他成分。②对于需要进行转化才能检测的成分,如CO的检测,要注意先检测CO中是否含有CO2,如果有CO2,先除去CO2,接着对CO实施转化,最后再检测转化产物CO2。③若试题只给出部分药品和装置,则应需要给出必要的补充;若有剩余,则应进行筛选。④如采用最合理的实验步骤,这些要求对考虑反应原理、选择药品和装置、确定操作步骤都做了限定,必须高度重视。⑤要十分重视药品的名称,有些题目要求指出药品的名称,这类问题很难回答准确,如有些药品的准确描述为无水硫酸铜、澄清石灰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浓硫酸、饱和NaHCO3溶液、NaOH溶液等。此外也应注意某些仪器的规格。2.物质组成及性质验证实验的解题策略53.性质实验探究题的解题策略6常见测量气体体积的实验装置量气时应注意的问题a.量气时应保持装置处于室温状态。b.读数时要特别注意消除“压强差”,保持液面相平还要注意视线与液面最低处相平。如上图(Ⅰ)(Ⅳ)应使左侧和右侧的液面高度保持相平。7③测气体质量法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吸收剂中,通过称量实验前后吸收剂的质量,求得所吸收气体的质量,然后进行相关计算。④滴定法即利用滴定操作原理,通过酸碱中和滴定、沉淀滴定和氧化还原反应滴定等获得相应数据后再进行相关计算。(2)测定实验中要有消除干扰气体的意识如用“惰性”气体将干扰气体排出,或用溶液吸收干扰气体等。(3)测定实验中要有被测量气体全部被测量的意识如可采取反应结束后继续向装置中通入“惰性”气体以使被测量气体全部被吸收剂吸收的方法。(4)测定固体物质的质量一般要注意以下几个小问题:①被称量的固体是否纯净(如果是沉淀,是否洗涤)、干燥;②对特殊药品应在何种容器中称量(如易潮解的NaOH要在小烧杯中称量,而不能放在纸上称量)等。(5)操作失误的误差分析,仪器使用不规范的误差分析等,特别是对精密仪器的使用,如容量瓶、滴定管等。此外,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滴定实验中的锥形瓶和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实验中的容量瓶只要洁净即可,不必要干燥。89有气泡逸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冷凝(水蒸气、草酸等),防止草酸进入装置C反应生成沉淀,干扰CO2的检验第(1)问考查CO2的检验方法,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还应注意题干中草酸的性质,草酸蒸气对CO2的检验有干扰作用10(2)乙组同学认为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还有CO,为进行验证,选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A、B和下图所示的部分装置(可以重复选用)进行实验。F、D、G、H、D、ICuO(氧化铜)前面澄清石灰水无现象,H中黑色粉末变为红色,其后的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第(2)①问考查该实验中检验CO时干扰因素CO2的排除,检验CO气体,应先在H装置中进行CO还原CuO的反应,气体进入H装置前需除去CO中的CO2气体并且检验CO2是否除尽,从H装置中导出的气体需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气体的存在,说明是CO还原CuO。第(2)②考查CO检验时现象描述的全面性,CO还原CuO时,黑色的CuO变成红色的单质Cu,且CO的氧化产物是CO2。11请回答下列问题:(1)选用以上装置测定碱式碳酸钴[Cox(OH)y(CO3)z·H2O]的化学组成,其正确的连接顺序为a→b→____________→e→f(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g→h→c→d(或d→c)(1)甲装置为分解装置,用丁装置吸收生成的水,用乙装置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用丙装置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入实验装置影响实验结果12将装置中的CO2和H2O(g)全部排入到丁,乙装置中Co3(OH)2(CO3)2·H2O为了数据的准确性,通入氮气使产生的气体全部被吸收13(1)乙醇被氧化的产物为____________,1mol乙醇失去____________mol电子。(2)通入乙醇反应,试管A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反应结束后,如果对试管B进行加热,将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醛2红色固体变黑出现砖红色沉淀乙醇被强氧化剂(如酸性KMnO4溶液)氧化能得到乙酸,但像Fe2O3这样的氧化剂只能把乙醇氧化为乙醛;乙醇(C2H6O)中C的化合价是-2价,乙醛(C2H4O)中C的化合价是-1价,所以1mol乙醇被氧化为乙醛时失去2mol电子联想乙醇与CuO的反应,可知试管A中发生反应:3CH3CH2OH+Fe2O3==3CH3CHO+2Fe+3H2O,所以A中可看到的现象是红色固体变黑,B中乙醛将氢氧化铜还原为氧化亚铜1415乙醇C乙合理,依据氧原子守恒和得失电子守恒,若生成乙酸则气体除了有氢气外还有乙烯,这与实验现象不符①反应后期,Fe2O3已大部分变为Fe,此时有H2生成,最大的可能是Fe作催化剂使乙醇发生了脱氢反应,为验证这一猜想,设计了题图所示实验,所以C中盛有的物质是乙醇;为防止空气中的O2与Fe反应,需先赶走装置内的空气,因此应先加热C装置,使乙醇汽化。16C→D→B装置A中草酸钴受热分解,生成的气体通过装置E中浓硫酸吸收水蒸气,通过装置C中碱石灰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通过装置D验证生成的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红色铜,剩余CO用装置B吸收,探究草酸钴的热分解产物,按气体流动方向,各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E→C→D→B17装置D中氧化铜由黑色变化为红色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还原氧化铜生成红色铜,实验装置和过程分析可知,能验证分解产物中有CO的实验现象:装置D中氧化铜由黑色变为红色18Ⅱ.探究Co(OH)2的还原性及Co(OH)3的氧化性取A装置所得固体溶解于稀H2SO4中得到粉红色溶液,备用。已知试剂颜色:CoSO4溶液(粉红色),Co(OH)2(粉红色),Co(OH)3(棕褐色)。2Co(OH)2+H2O2===2Co(OH)3192Co(OH)3+6H++2Cl-===Cl2↑+2Co2++6H2OCo(OH)3>Cl2>Co(OH)22021胶体Mg+2H2O===Mg(OH)2+H2↑固体表面积Mg+2Ag+===Mg2++2AgMg条表面也逐渐覆盖了棕褐色的Ag2O和Ag,减小了镁条与水的接触面积,产生气泡的速率变缓慢;活泼金属置换不活泼金属原理,生成Ag的离子方程式为Mg+2Ag+===Mg2++2Ag22AgClAg+2H++NO===Ag++NO2↑+H2O盐酸将Mg除去,避免硝酸与镁反应,干扰检验Ag加入浓硝酸后产生棕色气体23用蒸馏水洗涤后,加浓氨水浸泡,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乙醛,水浴加热,有黑色的Ag生成在Cl-过量的情况下,实验1的滤液中存在Ag+,说明Ag+与Cl-的反应存在限度,说明Ag+与Cl-在生成沉淀的同时存在沉淀的溶解;结合实验2中棕褐色沉淀量比实验1多,进一步说明平衡发生了移动2425平衡压强直形冷凝管在b和f中加水,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