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检查情况的工作报告_第1页
食品安全检查情况的工作报告_第2页
食品安全检查情况的工作报告_第3页
食品安全检查情况的工作报告_第4页
食品安全检查情况的工作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食品安全检查情况的工作报告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市人大常委会委托,我与其他12名市食品安全专家组成员一道,完成了对xx区、xx区、xx区和台州经济开发区落实市人大食品安全执法检查问题整改工作情况的检查,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基本情况

检查组听取了各地食安办工作汇报,与食品安全相关部门进行座谈交流,实地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20多家,覆盖种植和养殖,食品加工、流通和餐饮服务等环节。从检查情况看,各地认真梳理问题,落实整改措施,解决突出问题,食品安全总体趋好。具体体现在:一是监管体制调整得到推进。台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已组建食品安全委员会,并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目前正在积极筹建食品安全稽查大队,以尽快解决餐饮服务环节监管职能缺失问题;xx区、xx区完成了餐饮服务监管职能调整;xx区卫生局和区食品药品监管局餐饮服务监管职能交接已进入磋商阶段。二是打击整治力度明显加大。各区以食用油、豆芽菜、豆制品、猪肉等为重点进行综合整治,防止非法添加等违法行为出现反弹,同时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对生产、经营责任人进行约谈,严禁在水产品染色和漂白,同时加强快速定性检测,对小餐饮进行全面检查,责令餐具消毒、清洗设施不到位的业主改正并添置相关设施。三是联动执法作用逐步显现。针对畜禽脱毛监管盲区、部分食用农产品的监管职责不清的问题,通过联合执法对生产经营户进行检查,召集生产经营户召开安全生产会议,宣传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生产经营户依法生产,并与生产经营户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避免因职责不明出现监管空白。四是检测资源整合有所推进。各区完善以农(食品)产品质量综合检测中心为龙头,疾控中心、工商快速检测系统为两翼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实现检测资源共享和检测结果统一利用,统筹安排每年建设经费,实现检验检测“四统一”,为区级食品安全评价性工作提供检测保障,做到检测有机构、技术有支撑、评估有依据。

二、主要问题

从检查情况来看,虽然经过市、区各级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食品安全工作成效明显,违法犯罪行为得到初步遏制,但我们发现还存在如下问题有待完善与解决。

一是生产主体规模偏小,质量安全意识不强。由于人多、地少、资源匮乏,台州农业产业多而规模小,水产品、果蔬、茶叶、畜禽、粮油、竹林等六大主导产业每个产业的规模相对专业化大生产而言都比较小。农业生产方面,由于组织化和标准化程度低,农业生产粗放经营为主,农业投入品使用仍比较随意;农民素质有待提升,农产品质量意识不高,生产记录不够规范。生产加工方面,行业“低、小、散”格局依旧,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大量存在,纳入目录管理存在相当难度;从业人员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法律法规和质量安全意识不强。小商店、小菜场、小餐饮存在很大市场需求,经营者素质参差不齐,实施规范化管理相当困难。

二是监管体系仍需完善,基层力量严重不足。台州经济开发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成立后,因为人员未能到位,机构还不能正常运行;再是由于街道、村居在行政上属于xx区管辖,开发区基层监管网络也未形成。农业方面,乡镇一级虽然设立了农产品质量监管机构,但配置力量薄弱。餐饮服务方面,监管职能调整后,从卫生监督划转编制和人员(椒江5人,黄岩18人,路桥6人)不能适应餐饮监管任务要求。此外,尽管全市133个乡镇街道建立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站,市食安办也组织开展了培训,但工作站人员大部分为兼职人员,在村、社区聘任的协管员也是村委会兼职人员且无报酬,日常巡查等工作依然难以有效开展,基层监管力量不足矛盾十分突出,监管重心下移很难实现。

三是检测资源整合不一,技术支撑作用薄弱。从全市来看,食品检验机构建设进度加快,三门、临海、温岭、玉环等地均建成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设施上有投入,经费上有保障、人员上有编制。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三区在检测机构建设明显滞后,在检测经费投入保障上相对不足。椒江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以农产品检测为主,生产加工食品检测开展不多。黄岩食品与农产品检测中心人员为自收自支,实际检测项目仅局限于生产加工食品,农产品检测仍需送外地完成。路桥检测中心仅3名编制,实验室暂借区疾控中心用房。因此检测机构建设不平衡问题非常突出,食品安全监管技术支撑作用仍然薄弱,无法满足食品安全监管的需要。

四是安全认识存在误区,宣传教育有待加强。近年以来,通过各种形式的食品安全宣传,社会食品安全意识明显增强,但多数群众获取食品安全知识主要通过媒体和网络等途径,而媒体在报道食品安全时往往负面多,正面少,对于局部地区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可能无限放大,影响消费信心。大部分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关注度高,知晓率低,尚未形成科学理性的消费理念,如不能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和使用非食用物质的区别,甚至要求农产品不使用化肥农药。因此如何拓宽食品安全宣传的渠道,增强食品安全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尤为迫切。

三、对策建议

(一)推进产业规模化,努力推动生产标准化。

创建一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立健全生产全过程技术标准、操作手册和生产档案记录等管理和技术规范,创新示范内容、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依托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行业协会等生产经营主体,扩大标准化生产规模,推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促进诚信生产。建立和实施准出和准入制度,加强农产品产地质量控制,通过抓基地抓源头,结合“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工作,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严把准出关。

产业化经营重点扶持农业龙头企业。一是贷款优先,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合作银行等银行根据各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规模和基地农户带动力度,优先安排贷款,并结合农业生产经营周期长的实际,适当延长贷款期限。改革现行繁琐的抵押贷款程序,简化手续。二是贷款贴息,在全市中小企业扶持资金中,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收购等贷款贴息。三是减免税收,对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重点龙头企业,比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国有农业企事业单位征收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规定,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

质监部门应切实做好本地区食品加工小作坊的普查建档工作,实现档案电子化管理和动态更新,条件允许的应保存影像档案资料。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允许存在的食品加工小作坊的产品目录,列入目录产品的食品加工小作坊,要按照规定进行条件改造、公开承诺,并按照要求的范围销售其产品。产品目录要实行动态管理,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和监管情况及时调整。鼓励和引导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进行提升改造,加快小作坊食品取证进度。块状产业集中的地区,要考虑由镇村统一组织,深化运用“专业合作”、“龙头带动”、“协会推动”、“股份联合”和“区域集中”等模式,直接整合提升为qs取证企业。

要形成政府及社会各界合力帮扶食品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工商、金融、税务、技术监督和新闻媒体等部门,要帮助食品企业解决在发展中遇到的用电、用地、用水、税收、交通、信息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为食品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完善监管体制,强化食品安全监管保障。

健全市县两级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达到“有机构、有职能、有人员、有条件、有经费”的要求。提升乡镇监管能力,争取在基层设立专业监管站所,明确岗位职责,配强基层监管力量,加大基层巡查、监管力度。根据当前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不足的现状,适当增加监管部门执法人员编制,从制度层面确立常态化资金投入的长效管理机制,要每年列入财政预算,保障人员、抽检、检测等行经费,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针对以往质监部门产品监督抽查存在的弊端,我们认为应该变换一下监督抽查的方式,加大监督抽查的力度,采取日常监督检查和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水产品、饮用水、酒类、豆制品等主导产品,建议生产旺季每月抽检1次,淡季每季度抽检1次,抽样地点选取生产企业和流通市场相结合;对于茶叶、炒货、冷冻饮品等季节性产品采取专项监督检查方式;对于平时监督检查不合格率较高的产品采取风险监测的不定期监督抽查;对于月饼、糖果等节日产品,要根据节日和季节市场的规律,突出重点严加整治。另一方面针对市场上存在的反映强烈的问题,围绕粮油、蔬菜、水果、肉食、酒、奶制品、豆制品等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必需食品强化监督检查,这些产品的抽样应以流通领域为主。此外,强化渔业环境保护和水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工作,重点开展养殖区和污水处理厂排污口的水质监测,加强污水排放管理。

(三)加大投入保障,切实提升技术服务能力。

一是要将当地各检测机构资源共享,有效整合,避免资源浪费,添置一些高、精、尖的仪器设备,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检测检验体系,提高检测能力,形成一流的检测技术服务机构;二是加快人才队伍的建设,引进并留住人才,解决技术人员的编制问题,设置专门的机构(包括科研中心),统一负责本辖区食品安全监测工作的协调、技术指导、培训、质控、数据处理、统计分析和信息交流等工作。三是加大检测经费保障,把基层监管检测经费、设备购置费用等列入财政预算,同时利用上级或第三方检测机构资源,扩大检测覆盖面,增加检测频次。

政府要重视食品检测检验机构建设,质检、商检等职能部门要配备先进的食品质量、卫生标准测试设备,为食品企业提供检测服务,减轻企业负担,降低经营成本,使企业愿意去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四)强化专项整治,严厉查处违法违规案件。

全面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解决带有行业共性的隐患和“潜规则”性质的食品安全问题。种植养殖环节重点加强农资市场监管,重点打击使用禁用农药和“瘦肉精”等违禁药物等违法行为。生产加工环节,针对各地食品产业特点,制定行业统一操作规范,引导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小作坊转型升级。流通和餐饮服务环节,加强非食用物质、食品添加剂的监管,重点打击违法添加行为。建立健全公安机关和监管部门之间案件移交、立案等衔接机制,强化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打击力度。

对违法行为的严厉打击处罚就是对食品安全监管最长效最有效的管理手段。持之以恒地在食品安全领域“除大奸,戒小过”,才是保证食品安全的根本。从重从快处罚社会影响大、情节严重的案件,提高违法成本,才能对严重食品违法行为起到威慑作用;对售卖过期食品、散装食品标签不规范等等“小过”,行政部门要在日常检查中及时指出,依法处罚、限时改正,使其有一个规范的经营养成。本次我们检查组在路桥浙东南副食品市场检查时发现,市场内经营户开始改变以往的传统做法,能够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标注散装食品的标签,也体现了监管部门严格监督检查的结果。

(五)加强宣传培训,全面落实生产主体责任。

加强教育培训,提高生产者的法制观念,树立生产者为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加大宣传力度,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形式多样、多渠道全覆盖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使食品安全常识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加大食品违法行为信息公开的力度,主动曝光违法案件,对于查处的食品违法行为,尤其是社会危害性比较大,涉及面比较广的案件要及时曝光,实行全民监督。

纵观几年来台州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工作,往往是“做得多说得少”或者是“只做不说”。检查组建议查处的食品违法行为,尤其是社会危害性比较大,涉及面比较广的案件要及时曝光,实行全民监督,让违法行为违法者无处遁形。台湾政府对“塑化剂事件”的处置方式,实时通报,不隐瞒公众,不隐瞒数据,不隐瞒过程,我们认为非常有借鉴意义。例如之前黄岩的“地沟油事件”和温岭的“死猪肉事件”,查处后至今大家都不知道什么酒店、什么餐馆购买了“地沟油”和“死猪肉”,没有将下线整条链打击彻底,给民众一个交代,导致群众不相信监管部门,对食品安全满意度不高。通过加大信息公开力度,震慑犯罪分子,才能让百姓知道政府和部门做过什么,支持监管部门,提高政府公信力。

此外,政府不仅要注重宣传食品安全,也要注重宣传食品安全的科学常识。教育公众掌握简单的食品质量识别方法和正确的食品加工烹调方法,介绍食品营养知识,让公众接受“食品安全不是绝对的”概念,没有必要追求绝对安全的食品,只要是按照相应的规范和标准生产和加工的食品,都可以认为是安全的食品。

(六)建立行政机关查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激励机制。

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上存在着不少缺陷,其中就包括监管的激励机制缺失。目前,对渎职罪的追究制度已逐步健全,是对执法人员的一定约束,但是仅仅是为了不渎职去监管食品安全,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建立一套科学的可行性的激励机制,从物质上和精神上两方面予以鼓励嘉奖。

(七)建立专门小组解决疑难问题

在职能真正划分之前,仍然还存在部门之间监管界限模糊有职能争议、有每个部门都不管的监管盲区,都是很大的隐患风险。例如市场上水产品染色、非法添加不明添加物等疑难问题,往往都得不到法定检测技术信息,涉及公安等多个部门,为追查工作带来了实质影响,无法起到快速打击违法使用添加剂行为的作用。还需要由食安办牵头相关监管单位和技术部门成立专门小组解决这些疑难问题。

附件一:生产加工环节食品安全检查情况汇报

附件二:种植养殖环节食品安全检查情况汇报

附件三: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检查情况汇报

附件四: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检查情况汇报

附件一:

生产加工环节食品安全检查情况汇报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的要求,专家组第一组于4月17日主要就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对xx区落实市人大食品安全执法检查问题整改工作情况进行了检查。专家组首先听取了xx区食安办工作汇报,然后重点检查了2家食品生产企业和1家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具体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xx区积极开展市区人大常委会食品安全执法检查发现问题的整改工作

针对市区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提出的xx区机构改革进展迟缓,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食品行业小、乱、散现象突出,非法添加等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容易反弹,技术支撑力量仍然薄弱,监管基础有待加强,椒江美滋滋水产品有限公司等企业生产不规范等问题,xx区政府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积极落实整改措施。

――针对xx区机构改革进展迟缓。目前,区经信局和商务局已全面完成生猪监管职能的交接;区卫生局和区食药监局餐饮服务监管职能交接已进入前期磋商阶段,预计8月份完成交接。

――针对食品行业小、乱、散现象突出,非法添加等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容易反弹。区食安办牵头相关部门,重点对食用油、豆芽菜、豆制品等食品进行综合整治。共立案122起,罚没150余万元,刑事立案5起,判刑4人。明确菜市场鸡鸭脱毛由工商局负责监管,农村及城乡结合部鸡鸭脱毛由农业局负责监管。

――针对技术支撑力量仍然薄弱,监管基础有待加强。继续完善以农产品质量综合检测中心为龙头,疾控中心、工商快速检测系统为两翼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离省市要求有距离。明确区各乡镇(街道)、农场均已建立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站,每站配置1-2人。建成食品安全监管网络1437个,落实监管人员315名,实现业务培训全覆盖。

――针对椒江美滋滋水产品有限公司水产品加工流水线放在地上作业。椒江质监分局已责令企业购置足够数量的食品箱,将海鲜放置食品箱内,避免污染。质监分局还对企业进行了回头看。

二、现场检查情况

检查组重点检查了2家食品生产企业和1家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总体情况尚好。企业整体情况较好,车间卫生整洁,操作人员生产规范,厂房、生产流水线、仓库等均有明显标识,生产过程中没有发现不符合现象。从检查情况来看,虽然企业整改比较到位,但员工质量意识还需进一步加强,对标准的理解和执行也需提高。

三、做好食品安全监管的对策和建议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质以诚为基”,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责任重大,对于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一)改变产品质量监管方式,加大整治力度。

针对以往质监部门产品监督抽查存在的弊端,我们认为应该变换一下监督抽查的方式,加大监督抽查的力度,采取日常监督检查和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台州的主导产品,如水产品、饮用水、酒类、豆制品等产品,建议生产旺季每月抽检1次,淡季每季度抽检1次,抽样地点选取生产企业和流通市场相结合;对于茶叶、炒货、冷冻饮品等季节性产品采取专项监督检查方式;对于平时监督检查不合格率较高的产品采取风险监测的不定期监督抽查;对于月饼、糖果等节日产品,要根据节日和季节市场的规律,突出重点严加整治。另一方面针对市场上存在的反映强烈的问题,围绕粮油、蔬菜、水果、肉食、酒、奶制品、豆制品等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必需食品强化监督检查,这些产品的抽样应以流通领域为主。各地政府要安排足够的经费,要对整个市场、整个环节情况进行掌握,对我们台州地产食品生产环节要心中有数,要提升对重大的、区域性、群发性问题的发现能力。做好食品安全工作,不仅仅要靠发现一个问题去解决一个问题,更需要解决的是对我们整个食品行业、整个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整体的监管、整体水平的提高。

针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违法生产,生产场所设、卫生等不规范的行为,监管部门应采取巡查和飞行检查相结合的方式。鉴于食品安全监管人员专业化人才匮乏的现状,在飞行检查时,可借助技术机构专业技术资源来完成,让他们来协助完成现场核查,这样更有利于发现问题,消除隐患。

鼓励和引导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进行提升改造。块状产业集中的地区,要考虑由镇村统一组织,深化运用“专业合作”、“龙头带动”、“协会推动”、“股份联合”和“区域集中”等模式,直接整合提升为qs取证企业。各地政府要加快小作坊取证进度。

(二)加快建立食品安全技术支持系统,提升技术服务能力。

食品安全监管除了行政执法以外,更重要的是离不开检测技术机构的技术支撑。政府除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外,还应根据当前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不足的现状,适当增加监管部门执法人员编制外,还应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现有检验机构检测仪器设备不足的局面。一是要将当地各检测机构资源共享,有效整合,避免资源浪费,添置一些高、精、尖的仪器设备,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检测检验体系,提高检测能力,形成一流的检测技术服务机构;二是加快人才队伍的建设,引进并留住人才,解决技术人员的编制问题,设置专门的机构(包括科研中心),统一负责本辖区食品安全监测工作的协调、技术指导、培训、质控、数据处理、统计分析和信息交流等工作。

第一专家组:陈江萍、许文平、胡青松、夏慧丽

2013年4月18日

附件二:

种植养殖环节食品安全检查情况汇报

根椐市人大常委会的要求,专家组第二组主要就种植养殖环节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对xx区落实市人大食品安全执法检查问题整改工作情况进行了检查。现将检查情况结合全市食用农产品安全状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问题

(一)农产品生产主体规模小,诚信自律性不强。农产品生产单位全市总的来说规模小,虽各地的农业主导产业绝大部分都成立了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但目前的合作经济组织多属松散型,合作社对社员缺少有效的约束机制;从业人员文化程度较低,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淡薄;缺少生产标准,农业投入品使用随意性较大,难以实行真正的“六统一”管理模式(统一品种、统一标准化生产技术、统一生产投入品采购和使用管理、统一安全检测、统一上市准出、统一建立生产档案),受市场供求影响,未能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规定,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生产记录不够规范,仅停留在应付监管部门检查层面上。

(二)生产环境遭受污染,隐患严重。一些地方土壤、水质受污染,危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特别是随着污水处理能力的不断提高,工业、生活等“废水”进入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后排入大海,这些经处理的污水中,重金属、化工物质等有毒有害物质还依然存在,部分水生生物极易富集水中的重金属、化工物质等有毒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由低等生物向高等生物转移、富集,因而造成水产品质量安全隐患。

(三)农资供应不规范,存在违法经营现象。农资销售市场监管涉及农业、工商、供销等多个部门,给不同的农资经营者提供了“规避”空间,部分农资(兽药、渔药)供应商销售过期、假冒伪劣或有效成分不明的农药化肥(兽药、渔药)及违禁药物,造成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

(四)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管理步履维艰,消费者难以放心。虽然各地积极推进“三品一标”认证等工作,提高农产品准出和准入的门槛,但业主对认证工作不重视,认证与不认证市场上销售一个样,认证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动物产品虽然有动物检疫检验部门开具的检疫检验合格证明,但市场索证索票制度执行不严格。

(五)监管体系仍需完善,监管工作难以全面到位。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整个流通中间环节多,各环节间均存在利益最大化的需求,难以全程监管。农业系统虽然设立了农产品质量监管机构,但配置力量薄弱,与监管任务不相适应;此外,乡镇农产品安全监管员缺位现象比较普遍,难以对各个生产环节上监管到位。

(六)农产品检测体系尚不健全,检测工作难以全面展开。我市大部分县(市、区)都建立了检测机构,但存在机构设置不统一,检测经费不足,检测设备落后、手段落后、检测项目单一、时效性差等问题。

(七)监管经费不足,抽样监测难以保障。农产品监测经费不足,且未纳入财政预算,影响了正常的抽样监测等工作开展。

二、对策建议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安全监管工作任重道远。我们指导思想是立足当前,着眼于长远,落实地方政府负总责,强化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责,积极引导生产者落实主体责任,推进诚信体系建设。立足当前就是针对农产品生产企业规模小、乱、差的现状,加强他律,深入开展专项整治,狠抓隐患排查、深化突出问题治理、加强监督检查,强化违法案件查处;着眼于长远就是要建立长效机制,健全法律体系,加强生产主体的自律(主体责任),努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切实规范生产行为。

(一)持续深入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查处违法违规案件。集中力量,继续组织实施专项整治,始终保持高压态势,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种植业重点查处在蔬菜、水果、茶叶用药中非法添加的问题,畜牧业继续深化“瘦肉精”整治,兽药集中力量治理抗菌药物非法使用、超剂量超范围使用、不执行休药期等问题,渔业要重点抓好染色剂、保鲜剂及孔雀石绿、硝基呋喃等违禁药物使用行为的打击和整治,农资打假要突出春耕、秋播等重点农时。加大违法案件曝光力度,震慑犯罪分子,营造打假维权、治劣除恶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加强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查,切实规范生产经营行为。一要强化例行监测工作,有计划地逐步扩大例行监测参数和品种,充分运用监测结果,为领导决策和执法监管提供科学研判依据。二要积极推进监督抽查,强化执法检查和日常监管,强化检打联动,对监督抽查不合格企业及农产品,依法组织查处,坚决打击违法行为。此外,强化渔业环境保护和水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工作,重点开展养殖区和污水处理厂排污口的水质监测,加强污水排放管理。三要推动监测信息资源共享,加快各地监测资源与信息平台的对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评估、抽查等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提升预警功能。

(三)加快体系队伍建设,加快提升监管服务水平。健全市县两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达到“有机构、有职能、有人员、有条件、有经费”的要求。提升乡镇监管能力,完善“三位一体”机构,明确岗位职责,落实监管服务职能,完善工作手段,推动乡镇监管机构尽快启动速测工作。

(四)着力加强质检体系建设管理,提高对农产品的检测能力。市本级抓紧成立“农产品检测中心”,并尽快开展监测工作。已建成的县(市、区),添加必备检测设施,提高检测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有条件的尽快开展计量认证和机构考核,全面强化运行管理,使检验检测范围覆盖产地环境、投入品、农产品及其生产全过程。

(五)推进规模化,努力推动农业生产标准化。要实现标准化生产,推进规模化是前提。通过创建一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立健全生产全过程技术标准、操作手册和生产档案记录等管理和技术规范,创新示范内容、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充分依托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行业协会等生产经营主体,扩大标准化生产规模,推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促进诚信生产。

(六)建立和实施准出和准入制度,确保上市农产品质量。加强农产品产地质量控制,通过抓基地抓源头,结合“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严把准出关。督促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超市和农贸市场实行生产准入制度,按规定建立检测点,加强检测力度,发现问题及时告知相关监管部门。

(七)加强宣传培训,全面落实生产单位主体的责任。加强宣传培训,提高生产者的法制观念,树立生产者为第一责任人的意识,规范生产行为。此外,要建立农产品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种养殖大户不使用禁用药物的承诺制度

8、加大投入,确保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顺利开展。从制度层面确立常态化资金投入的长效管理机制,要每年列入财政预算,保障人员、抽检、检测等行经费,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第二专家组:杨启武、王仁华、陈清建

2013年4月18日

附件三:

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检查情况汇报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的要求,专家组第三组于4月16日至17日主要就食品流通环节对xx区和xx市经济开发区落实市人大食品安全执法检查问题整改工作情况进行了检查。专家组分别听取了xx区食安办和开发区管委会工作汇报,并先后检查了xx区话月巷菜场、浙江东南副食品批发市场和xx市经济开发区一农贸市场。具体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积极开展市区人大常委会食品安全执法检查发现问题的整改工作

针对市区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提出的xx区话月巷农贸市场水产品存在染色和漂白现象、浙东南副食品市场部分食品过期、索证索票不齐,检验检测中心建设有待加强,检测结果对接困难,食品安全公布渠道少,菜市场无电子屏和开发区农贸市场不规范等问题。xx区政府和开发区管委会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积极落实整改措施。

——针对xx区话月巷农贸市场水产品存在染色和漂白问题,区工商部门对话月巷农贸市场经营代表进行约谈,2月4日从农贸市场中随机抽取小黄鱼1批次、水潺2批次、虾2批次,委托xx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研究院作定量检测。春节期间,还在农贸市场定量抽检了黄豆芽、绿豆芽、黄豆、豆腐、猪肝在内的11批次食品。同时,工商部门组织和督促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商场超市开展流通领域商品质量快速定性检测,共抽检食品12大类、7029批次,其中不合格的食品31批次,总合格率99.5%,共退市、销毁不合格食品196.5公斤。

——针对浙东南副食品市场部分食品过期、索证索票不齐和源头把关两个问题。xx区工商部门对市场管理方和经营代表进行约谈,计划将副食品市场整治作为2013年的工作重心。要求市场开办者落实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对入场食品经营者进行规范管理。同时要求加强对入场经营的批发经营者的管理,着手市场整治。目前快速定性检测699批次,不合格5批次,销毁不合格食品69公斤。

——针对xx区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建设问题。目前xx区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已挂牌,选调入两名专业人员,统筹安排每年建设经费,实现检验检测“四统一”,为区级食品安全评价性工作提供检测保障,做到检测有机构、技术有支撑、评估有依据。检测中心已计划着手对农贸市场豆制品和粮食制品进行评价性抽检。

——针对食品安全检测结果对接工作。xx区召集工商、农林两个部门,明确蔬菜批发市场的日常快速检测任务由市场主办者承担,发现问题后由市场主办方责令经营户暂停销售,并立即上报xx区农林局。xx区农林局对市场主办者上报的情况进行进一步确认(定量检测)后,将结果转交给xx区工商分局,由xx区工商分局进行查处。

——针对食品安全公布渠道少,菜市场无电子屏问题。xx区现已有新安菜市场、银山菜市场、路桥中心菜市场、话月巷菜市场、赵王菜市场、金清上塘农贸市场等6家农贸市场完成硬软件改造,菜蓝子信息可通过电子显示屏、宣传栏等进行公示。2012年底xx区在新安菜市场、城东菜市场、上马菜市场、洋洪菜市场、横街菜市场、金清中心菜市场6家农贸市场设置“食品安全宣传橱窗”,公示《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和食品安全典型案例。2013年将完成磨石桥菜市场、洋叶菜市场、金清中心菜市场等剩余六家市场的信息化改造。2013年,xx区将食品安全宣教工作纳入食品安全工作重点。

3.15期间,xx区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集中宣传,发放食品安全知识手册5000余份。

二、现场检查情况

检查组重点检查了xx区1家农贸市场、1家副食品市场和开发区1家农贸市场。xx区农贸市场和副食品市场情况较好,索票索证制度已有效落实,未发现水产品染色、漂白现象,未发现过期食品,食品监测结果能及时公示。xx市经济开发区农贸市场改造工作尚未开展,市场软硬件建设与城市建设不相配套。从检查情况来看,虽然整改工作比较到位,但需要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经营者的责任意识,落实索证索票等管理制度。

三、做好食品安全监管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大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对违法行为的严厉打击处罚就是对食品安全监管最长效最有效的管理手段。持之以恒地在食品安全领域“除大奸,戒小过”,才是保证食品安全的根本。从重从快处罚社会影响大、情节严重的案件,提高违法成本,才能对严重食品违法行为起到威慑作用;对售卖过期食品、散装食品标签不规范等等“小过”,行政部门要在日常检查中及时指出,依法处罚、限时改正,使其有一个规范的经营养成。上海黄浦江死猪事件,换一个角度看,未尝不是嘉兴食品安全监管到位的体现。本次我们检查组在浙东南副食品市场检查时发现,市场内经营户开始改变以往的传统做法,能够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标注散装食品的标签,也体现了监管部门严格监督检查的结果。

(二)加大改造力度和资金投入。

认真贯彻实施XX省《农贸市场建设技术规范》,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全面开展农贸市场改造工程,XX县区市场还应该以农改超要求进行改造提升,并按规定落实市场食品快速检测点建设。

(三)加大食品违法行为信息公开的力度。

纵观几年来台州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工作,往往是“做得多说得少”或者是“只做不说”。检查组建议查处的食品违法行为,尤其是社会危害性比较大,涉及面比较广的案件要及时曝光,实行全民监督,让违法行为违法者无处遁形。台湾政府对“塑化剂事件”的处置方式,实时通报,不隐瞒公众,不隐瞒数据,不隐瞒过程,我们认为非常有借鉴意义。通过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才能让百姓知道政府和部门做过什么,支持监管部门,提高政府公信力。

(四)建立行政机关查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激励机制。

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上存在着不少缺陷,其中就包括监管的激励机制缺失。目前,对渎职罪的追究制度已逐步健全,是对执法人员的一定约束,但是仅仅是为了不渎职去监管食品安全,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建立一套科学的可行性的激励机制,从物质上和精神上两方面予以鼓励嘉奖。

(五)建立专门小组解决疑难问题。

在职能真正划分之前,仍然还存在部门之间监管界限模糊有职能争议、有每个部门都不管的监管盲区,都是很大的隐患风险。例如市场上水产品染色、非法添加不明添加物等疑难问题,往往都得不到法定检测技术信息,涉及公安等多个部门,为追查工作带来了实质影响,无法起到快速打击违法使用添加剂行为的作用。还需要由食安办牵头相关监管单位和技术部门成立专门小组解决这些疑难问题。

(六)配备所需的监管队伍。

根据人口居多,食品安全问题严峻的现状,我们的食品安全需要网格化管理,行政目标太高,目前的人员配置是远远不够的。建议增加人员和设备等必要配置。

(七)加强群众食品安全教育。

提升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是维护人民身体健康保障食品安全的最有一道也是最有效的一道管卡。建议食品安全宣传教育要坚持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形式多样、多渠道全覆盖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使食品安全常识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第三专家组:陈江萍、刘一鸣、黄明、包永红

2013年4月18日

附件四:

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检查情况汇报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的要求,专家组第四组于4月16日、17日主要就餐饮服务环节对xx区和xx市经济开发区落实市人大食品安全执法检查问题整改工作情况进行了检查。专家组分别听取了xx区食安办和开发区管委会工作汇报,并先后检查了xx区11家小餐饮店和xx市经济开发区3家餐饮店。具体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开发区食品安全监管体制问题

(一)问题现状。检查发现,开发区管委会上阶段在整改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问题的过程中,主要在二个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是针对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不健全问题,于2012年12月27日,已组建了以林仁方为主任的食品安全委员会,并成立了由15个部门组成的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二是针对食品安全餐饮消费环节监管职能缺失问题,开发区在前几年食品生产加工环节设立质量技术监督分局、食品流通环节设立工商分局的基础上,目前正在积极筹建食品安全稽查大队,以尽快解决餐饮服务环节监管职能缺失问题。检查发现开发区目前尚存在已设机构工作运行不正常以及餐饮服务环节监管职能未到位等问题。2013年开发区食品安全总体工作尚未正常运行,市政府已在全市食品安全工作会议上与开发区管委会签订了2013年食品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开发区至今尚未组织部署年度食品安全工作,尚未分解落实相关工作责任。

(二)措施建议。首先,开发区管委会要按照《食品安全法》第五条要求:“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本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监督管理的工作机制;完善、落实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制,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进行评议、考核”。开发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要积极履行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能,做到年度工作有部署,年底工作有考核,重点工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