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例躁狂病人的转相时间及相关因素分析_第1页
68例躁狂病人的转相时间及相关因素分析_第2页
68例躁狂病人的转相时间及相关因素分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8例躁狂病人的转相时间及相关因素分析

抑郁患者往往比抑郁患者有双相倾向。在ICD-10和DMS-IV中都有单次发作躁狂的名称术语。然而,不少以抑郁症状首次发作的双相患者往往被诊断为单次抑郁发生或抑郁症,由于在治疗上没有联合心境稳定剂,加上疾病本身的特点,使疾病出现了躁狂发作的相反表现。因此,人们开始注意到该部分患者的特殊性,并称之为“双相谱系障碍”或假性单相的双相障碍(pseudo-unipolarbiopolardisorder)或假单相障碍(falseunipolardisorder)或软双相,同时也提出相应的诊断依据,其目的为了更好地治疗这些病人,防治转相,避免引起快速循环的发作。为此,我们在躁狂发作病人中,进行了回顾性的“软双相”的调查。1调查对象的特征调查对象为1999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出院的躁狂发作的病人以及目前在院的躁狂病人,共252例。其中,出院230例,住院22例。按照CCMD-3的诊断标准,躁狂症149例,其中单次发作躁狂92例,反复发作躁狂57例;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相103例,其中以抑郁相首发者68例,以躁狂首发者35例。调查对象的有关情况见表1。调查的主要对象就是以抑郁首发症状的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相。以抑郁为首发症状的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其早期的表现为典型的抑郁症,由于病情特点或治疗等其他因素,使疾病的发展出现了相反的躁狂发作或轻躁狂发作或快速循环,因此,这些病人在出现双相之前,就是“软双相”或“双相谱系障碍”。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人口学资料、一般资料、家族史、抑郁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情况、转相时用药与否、从抑郁到躁狂的时间等。2不同性别、年龄、转相及药物治疗的适应证2.1在252例躁狂发作的病人中,双相情感性障碍躁狂相为103例,占40.87%,其中以抑郁为首发的68例,占所有躁狂发作病人的26.94%,占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的66%。2.268例以抑郁为首发症状的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相,在初期均以抑郁症来诊治,后来发展为实在的双相情感障碍,提示这些早期的抑郁实际上就是双相抑郁障碍,只不过是当时没有更多的证据或症状来诊断。因此,当时早期的抑郁症就是“软双相”性抑郁。而目前已经是“硬双相”(hardbipolarity)了。2.368例“软双相”性抑郁中,男24例,女44例,男与女之比为1∶1.83。年龄6~69岁,平均(31.4±14.5)岁;病程0.5~25月,平均(5.6±6.2)月。有家族史者20例,占“软双相抑郁”29.41%,无家族史者48例,占70.59%,家族史阳性与阴性之比为1∶2.4。性格外向者32例,占47.01%,内向者36例,占52.59%,内向与外向之比为1∶1.13。25岁以前发病者44例,占64.70%。25岁以后发病者24例,占35.30%,两者之比为1∶1.83。有3例发展为快速循环型,占4.35%。2.468例“软双相”性抑郁病人在转相的过程中依然服用各类抗抑郁药物者(称为“药物转相”)29例,占42.64%;转相过程中没有服用抗抑郁药物达1月以上者(称为“自然转相”)39例,占57.36%,药物转相与自然转相之比为1∶1.34。2.568例“软双相”性抑郁病人按性别、家族史、个性、发病年龄、转相性质分组后的年龄、初发年龄、病程、转相时间等方面差异(见表2)。发现男病人、内向病人、发病年龄小于25岁的病人年龄小于相应组别;同时内向病人发病年龄趋向偏小;发病年龄小于25岁和药物都会使病程缩短(实际上躁狂早日来临,就医时间提前),以及转相时间加快。2.668例“软双相”性抑郁病人的性别、家族史、个性、发病年龄、转相性质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提示男女病人的家族史有差异以及内外向病人的发病年龄有差异。2.7在29例药物转相的病人中,应用传统的三环抗抑郁药物者8例,应用SSRI类药物者15例,应用博乐欣者5例,应用美抒玉者1例。同时联合应用抗抑郁药物者8例,联合方式有SSRI加三环(5例)、三环加三环2例,SSRI加博乐欣1例。仅有1例转为双相病人在早期的抑郁治疗过程中联合了碳酸锂。3患者发病时间和转相危险因素分析在252例躁狂发作的病人中,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相为103例,占40.87%,其中以抑郁为首发的为68例,占所有躁狂发作病人的26.94%,占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的66%。提示将近18%(26.94%~66%)的躁狂病人可能是从抑郁发展而来。特别重要的是有3例快速循环病人的出现,占软双相病人的4.35%,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因为快速循环病人的治疗是困难的。68例“软双相”性抑郁中,男与女之比为1∶1.83。家族史阳性与阴性之比为1∶2.4。内向与外向之比为1∶1.13。25岁以前发病者44例,占64.70%。25岁以后发病两者之比为1∶1.83。提示某些因素可能与软双相的发生有关。但是还需要与反复发作抑郁症而又没有转相的病人作危险因素的分析。在众多的研究中,阳性家族史,特别是一级亲属中有情感疾病先证者是一个重要因素,虽然本研究家族史阳性与阴性之比为1∶2.4,因此需要作对照比较的危险因素分析。同时发病年龄早、外向、女性也是重要的转相因素。而本研究仅发现男性病人、内向病人、发病年龄小于25岁的病人年龄小于相应组别;同时内向病人发病年龄趋向偏小;发病年龄小于25岁和药物都会使病程缩短(实际上使就医时间提前),以及转相时间加快。在分析68例“软双相”性抑郁病人的性别、家族史、个性、发病年龄、转相性质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发现,男女病人的家族史有差异以及内外向病人的发病年龄有差异。因此这些因素也需要作对照比较的危险因素分析。在本研究中,对于软双相病人来说,发病年龄越小,可能病程越短,这实际上是躁狂来临的越快,也就是就医时间缩短,也有可能提示,年龄越小的抑郁症病人,转相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同样药物也会使躁狂来临得更快。特别是对于软双相病人来说,在这种情况下,从抑郁到躁狂的跨度也变短暂。这种情况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