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版-七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全册)_第1页
山东大学版-七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全册)_第2页
山东大学版-七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全册)_第3页
山东大学版-七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全册)_第4页
山东大学版-七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全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用文档③小结:我国政府采用外交手段对钓鱼岛问题作出回应,不是害怕他,而是让自己的强大,使其屈服,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由此可见,《孙子兵法》不仅适用于古代,也适用于现代,对我们中学生的最大的启示便是当我们闹矛盾了,我不会对你拳打脚踢,诉诸武力,而是让自己更强大,不和你动手,你就被打败了。第一单元经典驿站六《孙子兵法》之《进不求名,退不避罪》教案

目标定向:1、读诵《进不求名,退不避罪》一章。2、讲解《进不求名,退不避罪》一章。3、联系岳飞和曹彰的事例,谈谈对此章的认识。

教学过程:一、导语:开元年间,唐朝国力鼎盛,唐玄宗自恃强大,对边塞连年用兵,许多边关将领也投其所好,好大喜功,谋取爵禄。多年以来,石堡城可谓唐玄宗的一大心病。此城又名铁刃城,位于青海湟源西南,地势险要,吐蕃每次攻唐,都以此城为依托。开元十七年,唐军曾经攻下此城,但不久又被吐蕃重新占领。天宝四年(745年),大唐再度向石堡城用兵,尽管损兵折将,最终还是无功而返。唐玄宗大为光火,下诏要拿下此城,王忠嗣却上书朝廷:“石堡险固,吐蕃举国而守之。若屯兵坚城之下,必死者数万,然后事可图也。臣恐所得不如所失,请休兵秣马,观衅而取之,计之上者。”王忠嗣的这个奏折不但没有打消玄宗的念头,反而引起了皇帝的反感。皇帝都下诏了,自然有人迎合圣意。大将董延光请缨攻打石堡城,这令唐玄宗龙颜大悦,诏令王忠嗣协助攻城。王忠嗣不得已而出兵,难免相助不力。果然,董延光攻城未果,将责任全部推到王忠嗣的身上。而口蜜腹剑的李林莆也担心王忠嗣功名日盛,从而威胁到自己的相位,正时时处处寻觅王忠嗣的差错。此时机会来了,他怎么会轻易放过,便派人散布谣言,称王忠嗣曾经说过,自己想为太子出力。唐玄宗不问青红皂白,当即召王忠嗣还朝,交付御史台、中书省、门下省审讯。三司会审,判了王忠嗣死罪。其时,王忠嗣的得力部将哥舒翰也奉命入朝。他得知王忠嗣被判死罪,便跪在玄宗面前为王忠嗣苦苦申冤,还请求以自己的官爵为王忠嗣赎罪。唐玄宗到底还没有昏庸透顶,确实感觉到了王忠嗣冤枉,便免其死罪,将他贬为汉阳(今湖北)太守;天宝七年改迁汉东郡(在今湖北随州)太守;次年忠嗣病逝,年仅45岁。其实,王忠嗣为了自己的利益地位,完全可以不用顾及部下的性命,听从命令。但是,他却敢于反对皇帝的圣旨,我们该如何评价他呢?通过下面的短文,我们也许就会明白其中道理了。二、读诵《进不求名,退不避罪》一章。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三、讲解《进不求名,退不避罪》一章。按照一般作战规律,如有必胜把握,即使国君不让打,坚决打就是了,而无须听从君命;但据一般作战规律,没有必胜把握,即使国君要打,也可不顾君命而拒绝出战。所以,身为将帅,需进不求战胜之名,退不避违命之罪,只求保全民众的生命财产和符合国君的根本利益就行,这样的将帅才是国家最可宝贵的财富。四、联系岳飞和王彰的事例,谈谈对此章的认识。岳飞:1140年(绍兴十年)五月,金国撕毁绍兴和议,兀术等分四道来攻。由于没有防备,宋军节节败退,城池相继失陷。随后高宗韩世忠、张俊、岳飞等出师迎击。很快,在东、西两线均取得对金大胜,失地相继收回。岳飞挥兵从长江中游挺进,实施锐不可当的反击,他一直准备着的施展收复中原抱负的时机到来了。岳家军进入中原后,受到中原人民的热烈欢迎。这年七月,岳飞亲率一支轻骑驻守河南郾城,和金兀术一万五千精骑发生激战。岳飞亲率将士,向敌阵突击,大破金军“铁浮图”和“拐子马”,把金兀术打得大败。岳飞部将杨再兴,单骑闯入敌阵,想活捉金兀术,可惜没有找到,手杀敌人数千,误入小商河,被金兵射到几十处箭伤,豪勇无比。岳家军将士具有“守死无去”的战斗作风,敌人以排山倒海的大力,也不能把岳家军阵容摇动。郾城大捷后,岳飞乘胜向朱仙镇进军(离金军大本营汴京仅四十五里),金兀术集合了十万大军抵挡,又被岳飞打得落花流水。岳飞这次北伐中原,一口气收复了颍昌、蔡州、陈州、郑州、郾城、朱仙镇、消灭了金军有生力量,金军全军军心动摇,金兀术连夜准备从开封撤逃。南宋抗金斗争有了根本的转机,再向前跨出一步,沦陷十多年的中原。就可望收复了。岳飞兴奋地对大将们说:“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而金军则发出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就在抗金战争取得辉煌胜利的时刻,朝廷连下十二道金牌(红漆金字木牌),急令岳飞“措置班师”。在要么班师、要么丧师的不利形势下,岳飞明知这是权臣用事的乱命;但为了保存抗金实力,不得不忍痛班师。岳飞愤慨地说;“十年之功,废于一旦!所得诸郡,一朝全休!社稽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岳飞的抗金战斗,至此被迫中断。岳家军班师时,久久渴望王师北定中原的父老兄弟,拦道恸哭。岳飞为了保护老百姓的生命财产,故意扬言明日渡河,吓得金兀术连夜弃城北窜,准备北渡黄河,使岳飞得以从容地组织河南大批人民群众南迁到襄汉一带,才撤离中原。这时,有一个无耻的书生,骑马追上金兀术扣马而谏:“太子(兀术)毋走,京城可守也,岳少保兵且退矣。”金兀术又整军回到开封,不费吹灰之力,又占领了中原地区。岳飞一回到临安,立即陷入秦桧、张俊等人布置的罗网。1141年(绍兴十一年),他遭诬告“谋反”,被关进了临安大理寺(原址在今杭州小车桥附近)。监察御史万候卨(音末期屑)亲自刑审、拷打,逼供岳飞。据说与此同时,宋金政府之间,正加紧策划第二次和议,双方都视抗战派为眼中钉,金兀术甚至凶相毕露地写信给秦桧:“必杀岳飞而后可和。”在内外两股恶势力夹击下,岳飞正气凛然,光明正大,忠心报国。从他身上,秦桧一伙找不到任何反叛朝廷的证据,韩世忠当面质问秦桧,秦桧支吾其词“其事莫须有(这件事情难道没有吗?)。”韩世忠当场驳斥:“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绍兴十一年农历除夕夜,高宗下令赐岳飞死于临安大理寺内,时年三十九岁。岳飞部将张宪、儿子岳云亦被腰斩于市门。民族英雄岳飞,就在“莫须有”的罪名下,含冤而死。临死前,他在供状上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这是悲愤的呼喊!

曹彰:建安二十三年夏四月,代北乌桓无(能)臣氐等造反,曹彰拜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率领夏侯尚、田豫等人,引军往讨。临出发之际,曹操训诫曹彰道:「我与你,居家时虽为父子,受命时却为君臣,如今凡事须按照王法来行事,你千万要警戒!」叮嘱过后,曹彰起军北征,军队开入涿郡边界,突然遇上约数千骑乌桓叛军。当时曹彰军兵马未集,只有步卒千人左右,马匹也只有数百匹。于是曹彰用田豫之计,坚守要隙,力抗敌军,胡骑攻不下曹彰,便向后退散。曹彰见状,出营追之,亲身搏战,举箭射向胡骑,应弦而倒者相继不绝。战过半日,曹彰铠中数箭,但气概更加猛厉,更乘胜往北追逐,穷追猛打,直至桑干,离开代郡二百余里之遥。其时军中长史、诸将皆认为军队刚涉远地,兵马疲顿,而且此行又已受节度(军事上的调度限制),命不得过代郡而更往北征,所以现在实不可深进,免得做出既违令又轻敌的行为。曹彰便道:「带领军队出征,只要是有利我军的事便要做,说甚么节度呢?胡军出走未远,我们追而讨之,必能大破他们。如果因为遵从军令而放纵敌人,也不是良将所为。」于是出阵上马,号令军中:「有谁留后不出,斩。」举军追击,一日一夜便与乌桓叛军相遇,曹彰奋进击讨,果然大破敌军,斩首及生擒者累以千数。曹彰乃以比平常情况双倍的赏赐犒赏将士,将士无不喜悦。当时鲜卑轲比能带领数万骑从旁观望两军强弱,看见曹彰力战,而所攻者皆破,于是向魏军请服。北方势力悉数平定。其时曹操身在长安,召曹彰前去相见。曹彰从代北回来,经过邺城,世子曹丕向曹彰说:「卿刚刚得大功,如今往西诣见君上,最好不要矜功自伐,而该以常常自觉做得不足够的态度去应对。」结果曹彰了到长安,如世子所言,归功于属下诸将。曹操大喜,用手捋着曹彰的须说:「黄须儿竟大奇也!」五、给学生2分钟的时间,看看能否当堂背过.六、布置作业:做直面人生的第2题。第一单元经典驿站六《孙子兵法》之《视卒如子,而不可骄》教案

目标定向:1、读诵《视卒如子,而不可骄》一章。2、讲解《视卒如子,而不可骄》一章。3、谈谈本章对员管理、教育的启示。

教学过程:一、导语:什么样的军队才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读过本文,你就会找到满意的答案。二、读诵《视卒如子,而不可骄》一章。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三、给学生2分钟时间展开背诵竞赛。四、讲解《视卒如子,而不可骄》一章。看待士卒如同看待婴儿一样,那就可以和他们一起去共患难;看待士卒如同看待爱子一样,那就可以和他们一起去同生死。但若一味厚养而不能使唤,一味宠爱而不能使他们听从号令指挥,违法乱纪而不能整治,那就有如娇生惯养的孩子,不能用来打仗了。五、谈谈本章对员管理、教育的启示。《孙子兵法》与商战之十四刚柔相济战国时期军事家吴起提出"父子之兵"的思想,即将帅与士兵之间亲如父子。吴起任职期间,为了培养造就一支"父子之兵",与士兵同甘共苦,生死与共,深受将士的爱戴和敬重。据史书记载:有一次,吴起部下一个士兵的母亲在路边哭泣,过路人问她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老人回答道:我儿子伤口溃烂,恶臭熏人,吴将军知道后,亲自用口替我儿子吸吮脓血,清洗敷药。那人说,这不是很好吗!你儿子的疮毒不就好了么!为啥还要哭呢?老太太说,我正为此事哭泣呢!过去我丈夫也在吴将军麾下当兵,有一次也生了疮,流着脓,吴将军也是这样亲自用嘴替我丈夫吸吮脓血,清洗敷药。痊愈后,他打仗时,争先恐后,英勇无比,结果血染沙场,战死在疆场上。现在,吴将军又替我儿子吸吮疮口脓血,我的儿准会像他爹那样,奋勇杀敌,死在战场,一定没命了,故此在这里哭呢!由于爱兵如子,吴起率领的队伍与诸侯作战70余次,其中有64次大获全胜。吴起"父子之兵"的思想,与《孙子兵法》倡导的"视卒如爱子"的观点可谓一脉相承。"视卒如爱子"是说将帅对待士兵要像对待自己的爱子一样体贴。孙武在提出"视卒如爱子"的同时,还特别强调对士卒要严格要求,不能过分"厚爱",以免把士兵惯养成"骄子";主张爱严结合,赏罚分明,该赏的一定要赏,该罚的一定要罚。诸葛亮第一次兵出祁山,派马谡去镇守军事要地街亭。马谡不听王平劝阻,屯兵山上,说什么"凭高视下,势如破竹,若魏兵到来,吾叫他片甲不回。"王平只好领了五千兵马在山下按一个小寨。结果山头被司马懿领兵团团围住,断了汲水道路。蜀军大乱,失了街亭。诸葛亮挥泪斩了马谡,重赏有功的王平,而且还引咎自责,上疏刘禅,请求自贬三等,连降三级,从丞相降为将军。这是信赏必罚的典型例证。企业家治厂犹如将帅治军。治军要有统御谋略,治厂要有领导艺术;将帅要恩威并用,企业家要刚柔相济。"刚"是以厂规制人。有道是"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不定规章制度,难以治厂。如意公司制订了具有本公司特色的管理条例,建立和健全上至经理、主任下至全体后勤人员的工作标准,以及核算、财务、考勤、劳动人事、岗位责任、治安消防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使公司上下都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凡达不到工作标准或违反规章制度的均处以罚款,不讲情面。"柔"是以真情感人。公司以规章制度约束人的同时,还十分重视以情感人,关心体贴职工的疾苦和生活。如为职工修建宿舍、食堂、篮球场、乒乓室,购置彩电,井为职工支付劳动保险金,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每年都要评定先进生产(工作)者,在全厂大会上进行表彰,戴大红花,拍照片,挂宣传窗,在《如意报》刊登。公司还设立"西林杯"一、二、三、四等奖,凡有发明创造、技术创新、小改小革、合理化建议(被采纳),根据效益大小,分别给予奖励。最高奖金为1万元。2001年度,评出"西林杯"最高科技奖1名,"西林杯"革新奖1名。评出公司标兵6名、先进生产(工作)者20名,表扬41名。你给职工一片情,职工给你一颗心。以情感人产生了柔情效应,如意公司关心人、体贴人,赢得了职工的"心"。如意公司的实践证明:刚与柔、爱与严、赏与罚是不能偏废的。若是不从物质利益上去关心职工疾苦和生活,使他们得不到体贴、关怀,那么就会离心离德,人心涣散,企业没有凝聚力。若是不以规章制度约束人,那么职工就会像娇生惯养的孩子,企业一盘散沙,局面混乱。如意公司高明之处就是以厂规制人和以真情感人两手交替使用,互补互促,把刚性效应和柔情效应结合在一起,充分地发挥了领导效能,从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02年,公司生产搬运车16万台,居世界同行第一。产值2亿元,销售2亿元,实现零库存,创历史新高,被评为"全国出口创汇先进企业"。公司越来越兴旺发达。六、布置作业:直面人生第2题.第一单元经典驿站七《史记》之《周亚夫军细柳》教案

教学目标:1、

通读课文,大体了解意思。2、分析汉文帝称赞周亚夫的原因。3、《周亚夫军细柳》对管理者的启示。课时设置: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提问:谁知道西汉“七王之乱”是怎么回事?学生回答,老师补充。

吴楚“七国之乱”是以刘邦之侄吴王刘濞为首发动的一次同姓王联合大叛乱。参与叛乱的七国的国王是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吴王刘濞为这次叛乱的主谋。刘濞蓄谋叛乱为时已久。这场变乱导火线是,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景帝和晁错认为吴王刘濞有罪,趁机欲削他的会稽和豫章两郡。刘濞就乘机串通楚、赵、胶西、胶东、菑川、济南六国的诸侯王,发动了联合叛乱。吴王濞起兵广陵(今江苏扬州),有众二十余万,还兼领楚国兵。他置粮仓于淮南的东阳,并派遣间谍和游军深入肴渑地区活动。吴楚军渡过淮水,向西进攻,是叛乱的主力。胶西等国叛军共攻齐王将闾据守的临淄,赵国则约匈奴联兵犯汉。景帝派太尉周亚夫率三十六将军往击吴楚,派郦寄击赵,栾布击齐地诸叛国,并以大将军窦婴驻屯荥阳,监齐、赵兵。曾经做过吴国丞相的袁盎,建议景帝杀晁错,恢复王国故土,以换取七国罢兵。景帝在变起仓猝的情况下接受了这一建议,处死晁错。暂时居于优势的吴王濞认为自己已经取得了“东帝”的地位,拒不受诏,战事继续进行。在吴楚军西向攻取洛阳的道路中,景帝弟刘武的封国梁国横亘其间。吴楚军破梁军于梁国南面的棘壁(今河南永城西北)。当时周亚夫率汉军屯于梁国以北的昌邑(今山东巨野东南),他不救梁国之急,而以轻兵南下,夺取泗水入淮之口(在今江苏洪泽境),截断吴楚军的粮道,使其陷入困境。吴军多是步兵,利于险阻;汉军多是车骑,利于平地。战事在淮北平地进行,吴军居于不利地位。梁国又坚守睢阳(今河南商丘南),吴军无法越过。吴军北至下邑(今安徽砀山境)周亚夫军营求战。结果吴军一败涂地,士卒多饥死叛散。周亚夫派精兵追击,吴王濞率败卒数千遁走,退保长江以南的丹徒(今江苏镇江)。汉遣人策动吴军中的东越人反吴。东越人杀吴王濞。楚王戊也军败自杀。吴楚叛乱起于正月,三月即告结束。在齐地,胶西等王国兵围临淄,三月不下。汉将栾布率军进逼,胶西、胶东、淄川、济南诸王或自杀,或伏诛。齐王将闾为汉城守有功,但是他曾拟夺取帝位,后来还参预过七国之乱的策划,特别是在被围困时又与胶西王等通谋,因此不能见容于汉,被迫自杀。在赵地,赵王遂撤兵坚守邯郸,郦寄攻之不下。匈奴人知道吴楚兵败,也不肯入汉边助赵。栾布平定齐地诸国后,还军与郦寄共同引水灌邯郸城,邯郸城破,赵王遂自杀。

吴楚七国之乱在三个月内全部平息,同姓诸侯王的势力受到致命打击。景帝趁势收夺各诸侯国的支郡,边郡归朝廷所有,同时取消了王国自行任命官吏和征收赋税的特权,削减了王国的属官,王国的丞相改称为相,国相还负有监察王的使命,规定诸侯王不得治理民政,只能“衣食租税”,即按朝廷规定的数额收取该国的租税作为俸禄,王国的地位已与汉郡无异。七国之乱的平定和诸侯王权力的削弱,沉重地打击了分裂割据势力,在制度上,基本解决了刘邦实行诸侯王制度时所产生的弊病,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七国之乱的平定,巩固了削藩政策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汉高祖分封子弟为大国所引起的矛盾,并为汉武帝以“推恩策”(见推恩令)进一步解决王国问题,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我们想不想知道周亚夫这位名将治军的奥秘啊?请看《周亚夫军细柳》一文。二、读课文。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河内守〕河内郡的太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三、大体讲解意思: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于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在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在棘门;委派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防备胡人侵扰。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长驱直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旋即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兵器锐利,开弓搭箭,弓拉满月。皇上的先行卫队到了营前,不准进入。先行的卫队说:“皇上即将驾到。”镇守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诏令。’”过不多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拿了天子的凭证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纵马奔驰。”于是皇上也只好放松了缰绳,让马慢慢行走。到了大营,将军亚夫手持兵器,长揖到地说:“我是盔甲在身的将士,不能跪拜,请允许我以军礼参见。”皇上为之动容,马上神情严肃地俯身靠在车前横木上,派人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礼仪完毕后辞去。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许多大臣都深感惊诧。文帝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了。刚才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像儿戏一样,那里的将军是完全可以通过偷袭而俘虏的,至於周亚夫,岂是能够侵犯他的吗?”长时间对周亚夫赞叹不已。过了一个多月,三支军队都撤防了,文帝就任命周亚夫做中尉。四、《周亚夫军细柳》对管理者的启示。举例:北方匈奴侵犯边境,周亚夫被任命为将军,率军驻扎在细柳(今陕西咸阳附近)。汉文帝曾经到营地视察。周亚夫部队戒备森严,军纪严明,周亚夫自己戎装相见,并下令皇帝的马车也得遵循军规,不得疾驰,与其它军营的松懈、混乱形成鲜明对比。正是凭借这支治理有方的军队,周亚夫后来一举平定“吴楚七国之乱”,终成一代名将。军队治理情况与战绩息息相关,同样企业现场管理水平也是与生产绩效密切联系的。现场管理不仅仅是纪律严明这么简单,但如果没有严明的纪律做基础,不论是5S、看板管理,还是JIT精益生产,再先进的管理方法都是无法有效施行的。汉文帝视察三军、周亚夫戎装检阅,无不反映了领导对现场的重视。劳动纪律稽查中出现的问题也集中反映公司领导干部没能深入到业务的每个细节和生产现场。厂长、科长经常到一线,主动发现问题,现场纪律就不会这么差;厂长、科长熟悉制度、流程,明确地知道每一个岗位怎么干是对的,下属就不敢犯错,领导一糊涂、下面肯定混乱。课后作业:搜集古今中外有关对人对己严格要求的名言10句并背诵。第二单元名人长廊课题名称屈原计划课时1课型新授班级七二本课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识目标: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积累文言知识。过程与方法能力目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在学习《史记》的人物传记时,能将马迁对人物的评价与人物事迹的介绍结合起来理解。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目标:赞叹屈原强烈的爱国精神和志行高洁、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体会司马迁为屈原立传目的,引导学生努力追求和构建高尚的人格。教学重点重点:研读文中的司马迁对屈原的评价,对《离骚》的评介,屈原与渔父的对话等三段文字,理解屈原的伟大精神和伟大人格。教学难点难点:联系作者司马迁的生平,理解作者为屈原立传的目的,引导学生思考感悟,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精神。教法和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导入1、吟诵屈原的《离骚》,简述屈原的事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长太息以掩泣兮,哀民生之多艰。2、朗读《太史公自序》中的相关段落,导入新课。“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太史公自序》【今天,我们来学习《屈原列传》,看看司马迁是怎样认识与评价屈原的。】二、朗读课文,生字注音。属(zhǔ)草稿相随属(zhǔ)惨怛(dá)帝喾(Kù)举类迩(ěr)而见(xiàn)义远濯(zhuó)淖(nào)皭(jiào)然绌(黜chù)详(佯yáng)离(罹lí)忧丹淅(xī)滋垢(gòu)屈匄(gài)靳(jìn)尚被(披pī)发枯槁(gǎo)《哀郢(yíng)》赵不内(纳nà)三闾(lǚ)大夫温蠖(huò)汨(mì)罗汶汶(mén)何不餔(bū)其糟而啜(chuò)其醨(lí)皓皓(hào)鱼父(fǔ)【课文较长,让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三、研习课文认真阅读课文最后一段(“太史公曰……”),理解司马迁对屈原的评价。1.司马迁是怎样《离骚》认识的。2.屈原的“志”是什么,司马迁“悲其志”又是为什么?【学生集体朗读课文,找出关键语句,试翻译。】提示:补充段落关键句有: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提问:理解本段的关键句,下面同学们来思考刚才提的两个问题。明确:《离骚》是屈原忧愁幽思时所作的,体现了他洁身自好,志洁行廉的品质。屈原之志既是一种政治抱负、治国宏图,更是一种理想主义激情,一种特立独行的精神。司马迁既然是“悲其志”,而不是悲其人,司马迁的泣涕就不仅仅是针对屈原一个人,而是为天下所有怀有远大志向而难以实现的人而哭泣。2、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结合文章,谈谈屈原投江前的情形,听听屈原与鱼父的对话。【学生集体朗读课文,找出关键语句,试翻译。】鱼父: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鱼父: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提问:了解了屈原与鱼父的对话,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思想有怎样的差异,还能认识到屈原有着怎样的品质,以及包含了司马迁什么样的感情。明确:屈原与渔父的对话,代表着两种不同的人生哲学、两种不同的品格操守、两种不同的政治取向。一种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一种是矢志不渝,以死明志,两相比照,突出了屈原高洁的品格和坚定的操守,表现了他矢志不渝,以死明志的品质。对话中表达了作者对屈原人格的赞扬和景仰以及同情惋惜之情,其中也表现出对黑暗势力的强烈愤慨。3、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结合课文相关段落,说说屈原一生的主要遭遇。提示:王甚任之(1)—→王怒而疏屈平(2)—→屈平既绌(4)—→顷襄王怒而迁之(10)—→遂自沉汨罗以死(11)提问:通过归纳屈原一生的主要经历与遭遇,我们可以看出屈原是一个怎样的人物。明确:我们可以看出屈原是一个忠诚不阿忠君爱国远见卓识才华出众的杰出人物。司马迁在表现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时有两个方面与一般文章不同:把屈原的个人遭遇同整个楚国的命运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说明了屈原的遭遇与祖国的命运是休戚相关的。(2)、把屈原的“眷顾楚国”同“心系怀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古代君主是国家的象征),通过他的“忠君爱国”的思想集中表现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屈原的爱国之心,不因楚国的治乱兴衰而改变,更不随个人的荣辱升沉而动摇。他对待祖国确是一颗丹心,一片赤诚,坚贞不移,至死不悔!四、拓展延伸阅读《怀沙赋》中的一段文字,体会屈原投江前的思想感慨。……浩浩沅、湘兮,分流汨兮。修路幽拂兮,道远忽兮。曾唫恒悲兮,永叹慨兮。世既莫吾知兮,人心不可谓兮。怀情抱质兮,独无匹兮。伯乐既殁兮,骥将焉程兮?人生禀命兮,各有所错兮。定心广志,余何畏惧兮?曾伤爰哀,永叹喟兮。世溷不吾知,心不可谓兮。知死不可让兮,愿勿爱兮。明以告君子兮,吾将以为类兮。【译文:浩荡的沅江、湘江水啊,不停地流淌翻涌着波浪。道路漫长而又昏暗啊,前程又是何等的恍忽渺茫。我怀着长久的悲伤歌吟不止啊,慨然叹息终此世。世上没人了解我啊,谁能听我诉衷肠?情操高尚品质美啊,芬芳洁白世无双。伯乐早已死去啊,千里马谁能识别它是骏良?人生一世秉承命运啊,各有各的不同安排。内心坚定心胸广啊,别的还有什么值得畏惧!重重忧伤长感慨啊,永世长叹无尽哀。世道混浊知音少啊,人心叵测内难猜。人生在世终须死啊,对自己的生命就不要太珍爱。明白告知世君子啊,我将永为人模楷。】提示:在这段文字中,体现了屈原投江前,对楚国的留恋与绝望,对生死看得很淡,而对自己的志向却是坚定不移,他要做人类的楷模等思想感情。这些内容与课文第11段所展现的情形又是一致的。五、课堂小结通过对课文的简单梳理与学习,我们可以归纳屈原的形象,以及司马迁对他的态度与感情。首先屈原的形象可以归纳为:洁身自好,志洁行廉,矢志不渝,以死明志,忠诚不阿忠君爱国远见卓识才华出众。其次是司马迁对屈原倾注了无限的感情,他们的遭遇相似,一个受到小人的排挤,被君主疏远;一个因为被人说了几句公道话,而被捕下狱,遭受宫行。所以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包含着自己的思想与感情,他要借他人之杯浇胸中块垒。而他们的结局也是相似的,屈原以其不朽的《离骚》留给后人,而司马迁以《史记》而名垂青史,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屈原以投江自尽劝诫后人,而司马迁以自己的忍辱负重,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史料。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实现了各自的目标。令人叹服,同时也给我们以启迪。人,生活在世界上,就应勇敢的去追求自己的目标,哪怕付出艰苦的努力,甚至自己的生命也是值得的。板书设计屈原《史记》司马迁洁身自好志洁行廉矢志不渝以死明志忠诚不阿忠君爱国远见卓识才华出众。课后作业布置作业熟读课文,尝试背诵。整理本文的文言知识(实词、虚词、文言句式)教后反思理解屈原高洁的志趣,品味字里行间所流露的郁郁之情,反复诵读文本,理解司马迁对屈原的解读和认识。《魏征》教案一代名相千秋金鉴谏臣——魏征教学目标:1、了解魏征的生平。2、学习魏征当敢于给别人纠正错误的“人镜”、雕刻“美玉”的良工。3、牢记魏征的告诫,成为传统文化精华自觉的继承者和享用者。教学重点难点:1.怎样对待批评、结交挚友。2.成为传统文化精华自觉的继承者和享用者。课前准备:搜集有关魏征的资料。课时: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在悠悠历史长河中,有一位能够不畏国君,敢于直谏的谏官,被后人誉为一代名相、千秋金鉴,他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魏征。二、走近人物1师:魏征是怎么样的人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他的生平.师:看来魏征的确是有名的谏臣,大家一起看看他的画像。师:在“贞观”17年间,魏征进言十万,有历史记载的200多次,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典故,这节课我们主要是从典故当中去了解魏征,学习魏征的精神。现在我们一起看一段出自《资治通鉴》的资料2师:谁来解说一下这个故事?固久:很久。魏征为何要奏事很久不停下来呢?为的是不让唐太宗李世民玩物丧志,为的是君主,为的是国家。3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谁能给大家讲这段视频的故事情节?(便于掌握文意)4魏征经常给让太宗提意见,找毛病,唐太宗是不是很讨厌魏征呢?从课文中哪个地方可以看出来?学生回答完后出示ppt()师:贞观十七年,魏征病史,太宗痛苦流泣,对侍臣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句话流传一千四百多年,依然铭记在我们的心中,唐太宗把魏征当做雕刻美玉的良工,而把自己比喻为一块璞玉,一块普通的石头,是因为魏征的打磨,才有唐太宗的今天,成为开明、仁义的君主,才有繁荣、昌盛、国强、民安的“贞观”盛世。太宗把功劳归功于魏征,把当做自己的导师。不仅誉为雕刻美玉的良工,也被誉为“人镜”,后人为“帝王之境”。三、结合现实马锐是五年级八班的学生,喜爱读书,善于思考,几乎每堂课他都会提出一些奇怪的问题,甚至还会当面指出老师课堂上的一些纰漏,使老师在同学面前很尴尬。假如你是马锐的老师,碰巧这天她向你提出了关于上课的几点意见,这些意见虽然不免过激,但对你很有启发和帮助,那你该怎么办呢?你对马锐同学的这种做法是如何看待的呢?五、真我风采:朋友之间,友情是最可贵的。2、全班分正反方辩论。正方观点:友情就是有难同当,有福同享,为朋友可以牺牲一切,永远和朋友站在一条线上。反方观点:敢于直言不讳地指出朋友的过错,不包庇纵容朋友,即使朋友和自己闹翻脸也要坚持自己的做法。看来是,当朋友做的对的时候,我们应该去尽力支持,当朋友错的时候,我们也要反思自己的意见是否正确。六、师:老师在整理魏征的资料的时候,摘取了魏征告诫太宗的部分警世名言,对当时乃至今天都有很大的影响,送给大家。七、畅谈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畅谈)(结束语)师:同学历史是一面镜子,反观过去,映射未来,我们不仅学习魏征敢于、善于进谏的精神,也要把魏征的告诫当做一面镜子,时刻反省自己完善自我。学习太宗虚心接纳别人的建议,把老师和知识当做雕刻美玉的良工,让知识不停的打磨你,把你打造成一块没有瑕疵的美玉。胶河初级中学传统文化学科课时备课课题第11课文天祥签字认定时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习了解文天祥的简介、生平概述和诗词的相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文天祥的简介、生平概述和诗词的相关知识,体会文天祥的

英雄气概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3.情感和价值观:通过对文天祥的学习,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古代的爱国英雄,

从而更好地培养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情操,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学重点:了解文天祥的简介、生平概述和英雄事迹。教学难点:深刻地理解文天样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其价值观。教学目标确定依据:内容分析:文天祥和《正气歌》所表现的浩然正气,一方面缘于“读圣贤书”,是对“成仁”“取义”理想的践行,另一方面也是对无数先贤志士正气传统的继承。鲜明的体现着这两个传统及他们内在的统一,并对他们加以丰富和发展,成为民族精神的鲜明写照。学情分析:学校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帮学生树立良好的品德。本课的学习主要让学生深刻的题为人物性格,同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民族自豪感。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二次备课(一)课前导人

对文天祥的简单介绍。文天祥(1236~1283),南宋杰出抗元英雄和爱国诗人。庐陵(今属江西吉安)人,原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自号文山、浮休道人,著作有《文山全集》《文山乐府》,名篇有《正气歌》过零丁洋》等。1283年1月9日(农历十二月九日)被元朝杀害。文天祥在狱中写下了大量诗词,《过零丁洋》《正气歌》等作品已成为千古绝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自读课文,大体了解本文的概述。通过了解文天祥和它的作品,感受他坚贞的民族气节和顽强的战斗精神。(二)感受文天祥正气(三)导人新课(四)总结利用多媒体播放《文天祥少年正气》和《文天祥》视频选段,让学生们欣赏。

1、点读精彩片段。

孔日成仁,孟日取义,

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

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这是在文天样衣服里发现的遗言。文天祥起兵抗元,后兵败被俘,在关押的期间元军大小官员劝他归降,谁都劝不动。后来忽必烈还答应让文天样当承相,不过文天样就是不从,只求一死。行刑前,文天祥向着南方故乡方向磕了几个头,英勇就义

1.回归课文2.了解文天祥报国的决心3.能分析本文结构及叙事脉络。

了解文天祥在从小到大的情况,从少年期,文天祥就具有宁愿贫穷,也不愿让自己人格受到侮辱,依然刻苦学习,终究成就一番大业以小组为单位朗诵经典片段。从文章的诗句中,你感觉文天祥有什么样的气质?带领学生总结文天祥的气节和精神。搜集一下关于文天祥的视频和书籍,更加深刻地了解一下文天祥的英雄事迹通过此段视频,帮助孩子们懂得自己生活环境的优越,以激励他们更加刻苦地学习。朗诵更能让学生深刻地体味人物性格,同时调动他

的积极性板书设计文天祥过零丁洋正气歌教学反思第三单元文艺园林教学设计《明月何皎皎》一、导入新课出示图片,让学生配上古诗(生:《静夜思》,老师点评)(师:李白面对异乡的一轮明月,想起了他那久违的故乡,早在李白之前,有一位无名氏,面对皎洁的月亮,也生发出了无限感慨。那他有什么感慨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古诗《明月何皎皎》。二、诗歌品读出示课题,播放古诗录音一遍,让学生自由阅读。学生展示(2~3名同学),(老师点评)全班齐读。小组合作,疏通文意,体悟情感。小组推荐代表展示(2名同学)。推举全班读的最好的同学诵读,老师提供配乐。背诵古诗,然后找2~3名同学展示,全班齐背。三、灵犀一点1.讨论:对于这首诗的含义,有人说是游子思归,有人说是一女子月夜思念客行他乡的丈夫。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出你的理由。(学生自由回答,言之有理就可)。2.老师出示课件,点评总结。(观点一:这首诗是写游子离愁的,诗中刻划了一个久客异乡、愁思辗转、夜不能寐的游子形象。游子“看月”、“失眠”、“揽衣”、“起床”、“徘徊”这一连串的动作说明他醒着的时间长,实在无法入睡;同时说明他心中忧愁很深。尤其是那“起徘徊”的情态,深刻地揭示了他内心痛苦的剧烈。观点二:此诗写闺怨离愁,诗中刻画了一个独守空闺、愁思难寐、徘徊辗转的闺中女子形象。:“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是女子心头对“客行”在外游子的劝说,有抱怨,也有期许。但说归说,怨归怨,在此时此刻他能听见?他能回来?这满腹的愁思啊该告诉谁去?无可奈何,只好孤独地到院子里去流连彷徨,去对月倾诉。)3.让学生找出诗中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忧愁”“愁思”)让学生看看这两个词与什么有关?四个字有没有共同之处?(都和心情有关,四个字都有“心”字)。4.课件出示“心”字与月亮的关系(“一勾残月带三星——心”)及唐代诗人寒山的诗。(说明“月亮代表我的心”)四、时空连线(师:中国古代文人也都有月夜情怀,常以月夜作背景,主题是思国、思乡、怀人的古诗词数不胜数)小组合作,让学生搜集一下此主题的古诗词学生展示老师点评,总结,并出示此主题的名句学生品读、感悟,记忆从中秋节月圆谈起欣赏王菲演唱的《水调歌头》五:小结:月,有圆满时温馨的祝福,也有残缺时寥落人心的感伤;月,是孤独,是思念……六、拓展升华: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也会有一段时间离开自己生活的地方,离开自己的爸爸、妈妈或朋友、同学。当晚上独自面对明月时,你曾经想念过他们吗?课下请把你当时的心理和行为写出来。《登楼赋》一、导入:文人都喜欢用典,一来表示自己知道的不少,二来中国人向来讲究含蓄,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古今同情,也有寻找知音之感。搜索古今诗文,你会发现很多典故都是被反复引用的,比如“王粲登楼”。(投影打出有关的诗句,师读)王粲登楼,字面意思就是一个叫王粲的人登上了一座高楼,这是一个司空见惯的动作,比如我上课就得登楼,可是由于是特殊的人,特殊的时代,特殊的情感,这四个字就不再寻常,而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请大家打开读本王粲《登楼赋》。二、指导欣赏:1、整体感知首先请大家朗读一遍。注意里面一些字词的读音。(生朗读《登楼赋》,提出一些读错的字词的读音和意思)2、

梳理内容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篇赋到底赋予了“王粲登楼”多少丰富的内涵。第一节:“登兹楼以四望兮”,开门见山,点题“登楼”,从这第一句我们就可以感受到作者简洁自然的写作风格了。作者为何登楼?——“聊暇日以销忧”。(聊、暇、日、销忧)原来作者心中有“忧”,登楼是想销忧。还记得杜甫的《登高》吗?也是因为心中愁绪万千,想登高而博见,聊解心中苦闷。登楼之后自然有所见,作者看到了什么?——“览斯宇之所处兮,……黍稷盈畴”。这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象,能否用一些合适的形容词来修饰一下呢。——开阔、富饶、广袤。总体概括“显敞而寡仇”,一边挟带着清澈的漳水,一边依傍着沮水之滨的长洲,背后是地势高平的平原,前面是水流充沛的低湿原野,北边远远接着陶朱公范蠡在江陵牧野的陵墓,西边是楚昭王的坟墓。举目四望,处处花美粮丰,一片锦绣。(仇、挟、曲、坟衍、皋隰、弥、陶、华)好像电视节目的航拍镜头,有一种大气派,这和作者登楼之后,见得高望得远有关系,也和赋铺陈描写的文体特征有关系。(大家把写景这几句读一下,感受一下气势广大的景物描写)杜甫登高见到的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景象萧瑟凄楚,自然不能销愁。可王粲看到的是如此美景,该销忧了吧,是不是?不是。“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该知人论世了。(投影打出相关资料——王粲生平经历:王粲(公元177—217年),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今山东邹县),出生于豪富地主家庭。17岁(193年)以前生活在洛阳和长安;17岁至32岁因战乱(193—208年)寄寓荆州襄阳;32岁至41岁(208—217年)依附曹操,生活于邺城。他的一生具有传奇色彩。)[他自幼聪慧,博学多识。东汉著名文学家、左中郎将蔡邕(蔡文姬的父亲)“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常宾客满座。一次,“闻粲在门,倒屣迎之”。时王粲年幼体弱,身材矮小,举座皆奇。蔡邕则说:“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他学问渊博,凡问必能答对。与人同行,读过路旁碑文,能全文一字不错背出。看人下棋,棋终,能将全局由始至终重布一遍。精于算术。17岁时,汉献帝曾诏令他为黄门侍郎,由于北方战乱,未就职,遂离开长安南下荆州依刘表。他刚到荆州时,刘表想招他为婿,当见到王粲后,嫌其相貌姿陋而改变主意,把女儿嫁给了王粲的族兄、相貌堂堂、风流潇洒的王凯。他特别善文,举笔便就,无所改著有诗、赋、论等60篇。其代表作是《七哀诗》、《登楼赋》,赢得刘勰的赞扬,列为“魏晋之赋首”。在“建安七子”中,他的文学成就最大,被称为“七子之冠冕”,与曹植齐名,并称“曹王”。尤其在襄阳16年是他文学成就最辉煌的时期。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南征襄阳时,王粲劝刘表子刘琮降曹。曹操在汉滨大宴群臣,王粲举杯祝贺,称赞曹操“文武并举,英雄毕力,使海内同心,望风而愿治,此帝王之举也”。曹操任粲为军谋祭酒,后迁侍中。卒于建安二十二年。

襄阳万山有王粲井,襄阳城东南角建有纪念王粲的仲宣楼。]

(齐读第一小节:大家把第一小节读一下,注意感情的变化)第二节:这就像李煜的“春花秋月何时了”,以乐景写哀,哀者更显其哀。美景非但不能销忧,还激起了作者倾吐的欲望。第几小节?——第二小节。(齐读第二小节)作者有没有告诉我们他到底忧什么?——思乡怀亲之忧。作者自己也点明“忧”之根源,是什么?——“遭纷浊而迁逝兮”,时代混乱导致他变成一个难民在外乡避难,并且这样的生活已经有了多少年?——超过十二年。“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想家想的太厉害了,先向家乡的方向看看吧,“凭轩槛以遥望兮,向北风而开襟”,这是一个有趣的细节,因为想家,于是家乡的风也是可爱的。这句话,这个动作蕴涵的感情细致而深刻。可是“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那就回去吧,可“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济深。”看又看不到,回又回不去,禁不住涕泗横流,“悲旧乡之壅隔兮,涕横坠而弗禁”。(请大家把思乡的这几句话读一下,注意读出作者深彻的思乡之情)想想古圣先贤不也是如此吗?“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钟仪幽而楚奏兮,庄舄显而越吟”,人生的升降沉浮,穷达显晦都无法泯灭他们的乡思,古今时异,怀土情同,“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王粲为自己寻找到感情的历史印证,抒情更显得深沉。中国有句古话: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听起来是很好的解决了人生的穷达问题,实际上却是过于理想,一个人可能很难顺利的由一种状态转换到另一种状态。比如王粲。他是一个从小就担负了很多政治希望的人,包括他自己和别人的。可命运与他作对,他现在就是穷,如果他心态好,能很好的独善其身,像陶渊明那样安然的过自己的日子,可能我们今天也看不到这篇《登楼赋》了,这是他个人的特点,但也和当时建安时代的文人精神是相通的,那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谓的建安风骨。[所谓“风骨”,乃是指作品内在的生气和感染力以及语言表达上的简练刚健的特点。而建安风骨的形成就是基于其作品中的愤慨悲凉的感情及其在艺术上表现的上述特色。汉末的社会大动乱已经打破了两汉的政治权威与思想权威,文人脱卸了旧有的道德信条和礼教规范的重压,重新认识与发现自我,故其立身行事,往往能率心任性,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兼之沉浮于风云变幻,目睹人间种种悲剧,人们深感事功难以尽凭,命运不可逆料,转而注重内心体验和生命价值的思索,儒学之外的思想,因之兴起。故而,这一时期的文学,既有直面现实人生的乐观精神,又有产生于命运无常、自然永恒的人生苦闷。但建安文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最终导向及时建立功业,拯济天下,追求人生的不朽,而并未流于消极。](建安风骨)风骨当指作品内在的热情以及外在的刚健风格。由于社会大动乱,建安时代的文人摆脱了两汉旧有的道德规范的约束,变得更加自由真实。而社会的种种黑暗,也增加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他们没有因社会动荡,命运无常变得悲观消极,而是力求建功立业,追求另一种不朽。第三节:所以自然而然的,第三小节作者就谈到了自己的政治理想。(齐读第三小节)他的理想是什么?——“惟日月之逾迈兮,俟河清其未极。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骋力”(河清、假),他希不希望自己的理想实现?哪句话表现出来的?——“惧匏瓜之徒悬兮,畏井渫之莫食”,这两句也是两个典故。也就是说作者之忧还包括什么?——壮志难酬之忧。(板书)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忧虑?——还是因为战乱动荡。实际上动乱的社会也是作者所深深忧虑的。这理想能实现吗?不知道。作者对此是寄托了自己的希望的,可是这希望似乎渺茫的很,为什么?从哪里看的出来?——“步栖迟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将匿。……意忉怛而惨恻”因为心里对这希望实在是没有办法相信,于是心情愁闷,自然所见之景也光明不起来,而是黑乎乎,乱糟糟并且惨淡淡的了。(一起将这段凄楚的景色朗读一遍)没有办法实现的理想对于作者而言就是忧愁的种子,登楼的举动就像是修剪枝叶,仅是修修剪剪而种子依然在那,忧愁就会根深叶茂,于是下楼之后只是愁更愁罢了。“循阶除而下降兮,……伥盘桓而以反恻”。(结构完整精致)作者以登楼游览的始末为线索来安排全赋,开头写登楼销忧,结尾下楼却“气交愤于胸臆”,前后照应,脉络清楚,结构完整精致。3、

思想感情、赋的特点变化与朗读。刘勰《文心雕龙》说“赋者,铺彩螭文,体物写志也。”可是这篇却着重于抒情写景,是建安时代著名的抒情小赋,(寓情于景)全赋把抒情与写景紧密结合起来,达到情景交融的境地。第一小节以异乡风物之美来反衬自己思乡之殷切,已属妙笔。第二小节写自己放眼远望,却被荆山遮目,迎风开襟,又不禁啼泪横流,可谓情景融为一体。第三小节着力渲染傍晚凄凉景色,来烘托自己的愁绪,更为凄恻动人。作品的气氛越来越浓,情感愈演愈烈,一唱三叹,余音无穷。但赋体文的特点还是很鲜明的,比如“兮”字的运用(我们读“兮”的时候,要注意音断意不断)和全赋的押韵(以第一小节为例)。(所以请大家注意赋体文的节奏特色,并且把握全赋情景交融的变化齐读此赋)三、延伸拓展(投影打出,结合注释朗读)《七哀诗》荆蛮非我乡,何为久滞淫。滞淫:淹留。

方舟溯大江,日暮愁我心。方舟:两船并行。溯:逆流而行。

山冈有余映,岩阿增重阴。岩阿:山石高峻迂曲处。重阴:指山影阴暗。

狐狸驰赴穴,飞鸟翔故林。

流波激清响,猴猿临岸吟。

迅风拂裳袂,白露沾衣襟。袂:衣袖。梦李白二首教案教学目标熟读课文,了解本文大意。学完本文,你怎样看待同学间的友情。欣赏关于友谊的故事和名言警句。教学过程了解本文的历史背景李白杜甫两人年龄相差11岁,但却是好朋友。安史之乱后,李白无辜坐罪下狱。公元758年出狱后,又被判处流放夜郎。第二年走到巫山遇到大赦,回到金陵。这时杜甫远在北方还不知道,杜甫思念着李白,写下了许多诗篇,下面这首就是其中之一。2、熟读课文,了解本文的大意,掌握重点字词。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天上的浮云终日飘来飘去,游子李白却在天涯久久不回。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多少个夜里梦见你,你深厚的情谊令我感动。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梦中每当分手的时候,你总是局促不安苦苦诉说: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来一趟好不容易啊,江湖风波迭起,我真的好怕船会沉下去呢!”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看着你搔着白发出门去,分明是在为自己的壮志不遂而惆怅。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那些庸碌之徒,高冠华盖,充斥京城;而像你这样的天才却困顿不堪,走投无路,临近晚年又被流放夜郎。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这还有什么“法网恢恢”可言呢?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如果说有什么“千秋万岁名”的话,那也是身后寂寞冷清之事了。灵犀一点韩愈曾在一首诗中说:“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在中国文学史上,李白杜甫是齐名的大诗人。但是,两人诗歌的风格却是不同的。李诗豪放飘逸,清新自然,富于浪漫色彩;杜诗沉郁顿挫,慷慨悲壮,紧扣时代脉搏。结合过去读过的李杜诗歌,体会其异同。直面人生我们该怎样对待同学间的友谊?同学们自由发言。欣赏名言警句人的生活离不开友谊,但要获得真正的友谊并不容易,它需要用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浇灌,用原则去培养。--(苏)奥斯特洛夫斯基友谊不再增长的时候,它马上会开始下降--对于一个人的友谊总是不进则退,两者之间没有静止和平衡状态。--(美)亨利、詹姆斯若不能原谅彼此的小缺点便不能让友谊长存。--(法)拉布吕耶尔友谊是宁神药,是兴奋剂;友谊是大海中的灯塔,沙漠里的绿洲。--吴乔最牢固的友谊是共患难中结成的,正如生铁只有在烈火中才能锤炼成锅一样。--(英)科尔顿幸福的时候需要忠诚的友谊,患难的时刻尤其需要。--(古罗马)塞涅卡如果说,友谊能够调剂人的感情的话,那么友谊的又一种作用则是能增进人的智慧。--(英)培根《无题二首》其一教学目标:

1、了解李商隐,了解《无题》,了解晚唐诗;

2、以李商隐《无题》为个案,通过比较阅读,总结诗歌理解、阐释和接受中的普遍规律,完成诗歌的三重读解,指导未来的诗歌鉴赏。课时设置:2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在过去的一周里,我们在唐诗的崇山峻岭中策马扬鞭。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过去的一周,我们主要在观,在不同的诗歌中观风俗,观民情,观诗人的个人际遇,也观一个王朝的兴盛衰亡。

今天,这场走马观花式的诗歌阅读翻到了晚唐这一章,我们将以李商隐的《无题》为个案,试着总结诗歌在理解、阐释和接受中的普遍规律,以指导我们未来的诗歌鉴赏和研究。二、文本细读,奠定理解和接受的基础:

1,请同学们自由诵读《无题》,在字里行间中体会:诗人在抒发什么样的感情?要求,以写诗歌鉴赏文章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2,讨论明确:诗歌的题目为“无题”,这样的诗题无法把握到诗人的抒情意图。

诗歌的首联写道,“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上句开宗明义,抒发了诗人的个人慨叹——相见难,离别也难。而离别难的原因,也许就在相见不易。到这里,我们可以合理的猜测——诗人是不是想抒发离别之苦或者相思之情呢?

首联的下句,诗人用了两个意象,一个是“无力的东风”,一个是“残败的百花”,勾勒出一派萧瑟的春天的景象。春天本是美好的季节,可是诗人眼中笔下的春天残破不堪。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东风无力百花残”折射出的诗人是伤感的内心世界。到这里,我们可以合理的猜测——相见难,离别难,面对别离,诗人满心惆怅,整个春天都在他的眼前萧瑟起来。

颔联写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句,今天常被用引来歌颂无私奉献的人。紧承上文的离别主题,这两句当是写别后的相思之悠长,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春蚕和蜡烛是两个象征意象,以春蚕吐出的丝,暗指思念的情思;又以蜡烛的眼泪,喻指相思之泪。这样的相思一直将绵延到生命的尽头。

颈联写道,“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前一句似写女子,早晨对镜梳妆,为鬓角微霜而忧愁;下一句似写男子,夜晚对月吟哦,感觉月光的寒意。紧承上文相思的主题,这一联大约是写相思双方的感受:女子因为思念而容颜苍老,或者女子感慨在人生最年轻美丽的时候,思念的人却不在身旁;男子在触发人多种感情的月亮下面,由于思念而感到寒意。(吟哦之人是男是女,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尾联写道,“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蓬山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仙山。从字面意思来看,本句是说,此地离蓬山不远,可以拜托信史青鸟,传达恳切深厚的问候。如果蓬山是指思念的姑娘所居住的地方,那么这句表达的正是相思的人儿内心中感受到的不幸中的万幸——虽然相见时难,好在相隔不远,可以时时捎信问候。有人说,此处的蓬山是对李商隐依附的幕主的敬称,那么诗歌的意思就与先前爱情诗的说法完全不同了。

3,小结:刚才我们做的工作,其实就是我们在拿到诗歌后一般都会进行的文本细读。

我们在诗歌文本细读的过程中要注意:①把握诗歌的意象。意象是许多诗歌艺术的核心。把握意象往往就是把握了诗歌的艺术性本身;②理清诗歌感情的脉络。有的诗歌在感情表达方面明快直接,有的诗歌在感情表达方面婉转曲折,无论直接与婉转,我们都要细细品味;③诗歌意象、抒情的视角以及精练的语言形式本身,有时会造成诗歌理解方面的多义性。这也就是自古以来都有“诗无达诂”(董仲舒《春秋繁露》诗无定解)一说的原因。④如果可能,还要注意诗歌的音韵规律。

文本细读奠定了理解和接受诗歌的基础,是诗歌鉴赏研究不可或缺的步骤。但是,如果对诗歌的鉴赏仅停留在文本细读的层面,那也就未免太过险隘了。三、知人论世,在个性化的、时代的语境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孟子说过,“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于是知人论世,就成为中国古典诗论中不可不提的一个重要环节。

知人论世,具体地说,就是了解这个人,将文本放到这个人具体的出身、经历、主张、思想等等中去,也放到这个人生活的特定时代语境中去,这样,我们对文本的理解,才可能超出抽象的框框而进入到更加宽广并且更加具体的事件当中。

1,关于李商隐,你了解多少?

李商隐曾自称与唐朝的皇族同宗。经张采田考证,确认他是唐代皇族的远房宗室。但是没有官方的属籍文件证明此事,因而可以认为李商隐和唐朝皇室的这种血缘关系已经非常遥远了。李商隐数次在诗歌和文章中申明自己的皇族宗室身份。不过,这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的现实利益。

李商隐的家世,有记载的可以追溯到他的高祖李涉。李涉曾担任过最高级的行政职位是美原县令;曾祖李叔恒(一作叔洪),曾任安阳县尉;祖父李俌,曾任邢州录事参军;父亲李嗣,曾任殿中侍御史,在李商隐出生的时候,李嗣任获嘉县(今河南获嘉县)令。

在李商隐10岁前后,他的父亲在浙江幕府去世,他和母亲、弟妹们回到了河南故乡,生活贫困,要靠亲戚接济。在家中李商隐是长子,因此也就同时背负上了撑持门户的责任。后来,他在文章中提到自己在少年时期曾“佣书贩舂”,即为别人抄书挣钱,贴补家用。

李商隐早年的贫苦生活对他性格和观念的形成影响很大。一方面,他渴望早日做官,以光宗耀祖。事实上,他也确实努力承担起家族的责任。成年后,李商隐曾利用为母亲守孝的时间,将寄葬在各地的亲属灵柩迁葬到荥阳。陈贻焮认为这是除了受宗法思想支配外,还由于从小孤贫,家道衰微,因此更加看重骨肉之情。另一方面,早年的经历使他养成犹豫、敏感、清高的性格,这些特征既大量地从他的诗文中流露出来,也表现在他曲折坎坷的仕途生涯。

李商隐的启蒙教育可能来自他的父亲,对他影响最大的老师,则是他回到故乡后遇到的一位同族叔父。这位堂叔父曾上过太学,但没有做过官,终身隐居。据李商隐回忆,这位叔父在经学、小学、古文、书法方面均有造诣,而且对李商隐非常器重。受他的影响,李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大约在他16岁时,写出了两篇优秀的文章(《才论》、《圣论》,今不存),获得一些士大夫的赞赏。这些士大夫中,就包括时任天平军节度使的令狐楚。

令狐楚是李商隐求学生涯中又一位重要的人物,他本人是骈体文的专家,对李商隐的才华非常欣赏,不仅教授他骈体文的写作技巧,而且还资助他的家庭生活,鼓励他与自己的子弟交游。在令狐楚的帮助下,李商隐的骈体文写作进步非常迅速,由此他获得极大的信心,希望可以凭借这种能力展开他的仕途。在这一时期(太和四年,830)的《谢书》中,李商隐表达了对令狐楚的感激之情以及本人的踌躇满志:“微意何曾有一毫,空携笔砚奉龙韬。自蒙夜半传书后,不羡王祥有佩刀。”

在唐代,缺乏门第背景的知识分子希望在仕途有所发展,主要的入口有两个:科举和幕府。前者被认为是进入官场的资格,是官方对其行政能力的认可;后者是一些有势力的官僚自己培养的政治团队,如果表现出色,也往往可以通过这些官僚的举荐成为朝廷正式的官员。中晚唐时期,很多官员都既考取科举的资格,也有作为幕僚的经历。

商隐青年时期得到令狐楚的赏识,并有机会跟随他学习“四六文”(骈体文),从而自然而然地成为令狐楚的幕僚。但也正是由于这一段经历,使得他一生都被牵累在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中。

牛李党争源于唐宪宗元和三年(808)一次科举考试。时任宰相的李吉甫对应试举子牛僧孺、李宗闵进行打击,因为他们在试卷中严厉地批评了他。由此,李吉甫与牛僧孺、李宗闵等人结怨,这笔恩怨后来被李吉甫的儿子李德裕继承了下来。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领袖的“牛党”和以李德裕为领袖的“李党”在数十年中互相攻讦,争斗不休,成为晚唐政治的一大矛盾。

李商隐最初的府主令狐楚属于“牛党”,在他的帮助下,李商隐步入政坛。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令狐楚之子令狐绹协助李商隐中了进士。在令狐楚去世后,李商隐成为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幕僚并受到其赏识,娶了他的女儿为妻。王茂元与李德裕交好,被视为“李党”成员。这桩婚姻使他被牛党视为李党中人。但李商隐本人可能原想置身于牛李党争之外,他的交往有牛有李,诗文中对两方都有所肯定,也都有所批评。然而,在政治斗争中想要保持中立,显然只能是一厢情愿。结果是李商隐两边不讨好,令狐绹尤其厌恶他,认为他忘恩负义。在令狐绹官居高位后,李商隐曾多次尝试补救,包括写了一些诗给令狐绹(如《寄令狐郎中》),希望他顾念旧情,但令狐绹始终不理睬他。

在这种情况下,李商隐的仕途显然无法顺利,他曾于唐文宗开成四年(839)、唐武宗会昌五年(845)两入秘书省,但只是短期地担任过低级官职。李商隐也在基层政府做过小官(开成四年-五年:弘农县尉;大中二年-三年:盩厔尉),同样短暂和坎坷。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一些外派官员的幕下供职。事实上,无论是“牛党”还是“李党”得势,李商隐从来没有机会晋升。他的政治生涯结束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6),其时他追随盐铁转运使柳仲郢,担任盐铁推官,当柳被调任兵部尚书时,他也随即失去工作。在回到家乡后不久即病故。

2,有了以上的经历介绍,你是否同意将《无题》理解为李商隐写给令狐绹来补救他们之间关系的诗?为什么?(言之成理即可)

3,李商隐有很多爱情诗,被后人称为晚唐的“情诗圣手”。他为什么这么爱写爱情诗呢?他的爱情诗为何表现出一种扑朔迷离而又精致婉转的感情?是不是他本人有着丰富的爱情体验?于是诗人自己的爱情生活为许多研究者所关注。

关于李商隐的爱情,猜测的部分远远多于有实际证据的,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对此津津乐道,甚至象阅读侦探小说一样揣摩分析他的诗文,希冀发现切实的凭据。

既然《无题》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是一首爱情诗,那我们就来八一八李商隐的爱情传说。

柳枝。柳枝的名字出现在李商隐写于开成元年(836)年的一组诗(《柳枝五首》)中。他还为在这组诗写了一个长长的序言,讲述了柳枝的故事:她是一个洛阳富商的女儿,活泼可爱,开朗大方,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到李商隐的诗(《燕台诗》),心生爱慕,于是主动与他约会。但李商隐失约了。他后来得知,柳枝被一个有权势的人收为妾。两人再也没有见过面。如果不是李商隐杜撰,这一段没有结果的感情很可能就是他的初恋。

宋华阳。李商隐在青年时期曾经在玉阳山修习道术,因此有人猜想他在这期间与女道士发生过恋情。在《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赠华阳宋真人兼寄清都刘先生》等诗中,李商隐提到了“宋华阳”的名字,于是宋华阳就被认为是李商隐的恋人。还有一种夸张的说法是:李商隐曾经和宋华阳姐妹二人同时恋爱。苏雪林在《玉溪诗谜》中对于这个故事进行了最大限度的想象发挥。

锦瑟。李商隐有一首著名的《锦瑟》诗,刘攽在《中山诗话》中提到,有人猜测“锦瑟”是令狐楚家的一位侍儿,李商隐在令狐家受学期间,曾与她恋爱,但终于没有结果。

荷花。民间传说他在与王氏结婚前,曾有一小名“荷花”的恋人,两人十分恩爱。在他进京赶考前一月,荷花突然身染重病,李商隐陪伴荷花度过最后的时光。这段悲剧给他造成很大的打击,以后的诗中他常以荷花为题也是对旧情的眷恋。

王氏。王氏是李商隐的妻子。但有人从李商隐《祭小侄女寄寄文》中(“况吾别娶已来,胤绪未立”)推断王氏为李商隐再婚的妻子。如果这种看法成立,李商隐应该还有一位初婚妻子,但关于这方面的信息几乎空白。李商隐与王氏的感情非常好,在王氏去世后,他写下《房中曲》等悼亡诗篇,情感真挚,语意沉痛。其中最著名的,是在他离家赴蜀地宦游途中所作《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

4,如果这首《无题》是爱情诗,那么李商隐把它送给谁的呢?荷花?柳枝?王氏?宋华阳?还是其他人?如果我们同学喜欢做考证一派的话,可以就这个疑问深究下去了。

5,小结:知人论世的意义不在增添些许饭后的谈资,而在于帮助我们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把那些抽象的感情,和具体的人、事件结合起来,变得有血有肉。知人论世也会拓展诗歌理解的可能性。四、阐释史阅读和互文性关注:

一直以来,我们可能有这样一个观念:作品就是作品本身,是作者一人意志的产物,和他人是无关的。李商隐写了《无题》,表达了他的感情,创作完成,关于《无题》的一切事件结束。

事实并非如此。创作一经完成,就离开了作者,和作者再无瓜葛。其后不同的人对作品的读解、阐释,一次次地衍生了文本的生命力,一次次地复活了作品。也就是说,作品的生命不仅仅在于作品所赋予,还存在于后代读者的不断的理解、阐释和接受的历史之中。

作品、作者、读者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作者创造作品,读者被动的接收作品。在历史的理解、阐释和接受过程中,读者们通过形态各异的解读,也发挥了新的创造力。即时这种读者的创造在一定的程度上背离了作品的某种“本义”,也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创造,这就是读者的“创造性叛逆”。在这个过程中,作者的“作品”也转换成具有独立生命力的“文本”。正因为后代的解读阐释对于文本具有创造新生命的独特意义,我们的阅读就往往需要进入第三个层面:阐释史的阅读。下面通过李商隐的另外一首更具典型性的诗歌《锦瑟》来深入理解一下诗歌本身的生命力是如何在悠久纷纭的阐释史中获得丰富的。

以下谈《锦瑟》的阐释史、接受史:适怨清和说、自伤说、悼亡说、诗歌创作说……等。

对于《锦瑟》这首诗,最早的资料大概是宋朝《许彦周诗话》中提出的,认为“锦瑟”是乐器,有四种声调。作者认为这首诗是李商隐听了令狐楚家妓弹奏锦瑟后写的。而且说诗中两联四句分别描写的是锦瑟的四种声调(适怨清和)。

对此诗的另外一种看法是,锦瑟是一个人名。《中山诗话》认为锦瑟是某个贵人的爱姬;《唐诗纪事》则认为就是令狐楚的妾。所以有了令狐青衣说。

清朝的诗家基本上都认为这是一首悼亡诗,但是各家的理解又有所不同。只有纪晓岚认为这是一首艳情诗,“始有所欢,中有所阻,故追忆之而作。”

此外《柳南随笔》称有宋刻本李商隐诗集,《锦瑟》是第一首,因此认为是作者“自题其集以开卷”,是李商隐自伤生平之作。这种说法为后来的一些学者所发挥。

需要补充的是,诗歌的生命力除了历史的阐释,在共时的层面上,其他相关的文本,比如理论批评,也能与诗歌本身形成相互的参证。在不同的文本之间,诗歌的意义往往有了新的发现。比李商隐稍早的戴叔伦曾经在诗歌理论中用“蓝田日暖”比喻诗歌的创作状态:

“诗家美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司空图《与极浦书》中援引戴叔伦语)

戴的批评文本因为比李商隐更早,所以不是李商隐《锦瑟》的阐释和读解,但20世纪的钱钟书,却根据这一文本,推断论证李商隐的《锦瑟》是描绘诗歌创作的。所以说,正是因为戴叔伦批评文本和《锦瑟》之间的互文性,导致了《锦瑟》新的意义的产生。

关于阐释史,关于互文性,就是我们所说的第三重阅读方式。五、总结:

我们用了一节课的时间,以晚唐诗人李商隐的《无题》为例,体验了诗歌的三重阅读——文本细读、知人论世以及阐释史阅读和互文性关注。其实不仅诗歌如此,其他文本,比如小说、戏剧等等,也是这么来理解和接受的。当然,有的文本,意义指向比较单一,阐释史的阅读不会如《锦瑟》这般丰富多姿,我们不要一味苛求。

六、课后作业:

1,搜索一下,看看唐代共有多少无题诗,李商隐的作品在其中占了多少份额?

2,任选一首李商隐的其他无题诗,作一次诗歌课题名称定风波苏轼周次4计划课时1课型新授班级本课课时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苏轼,理解作品思想内容,把握词中抒发作者的豁达胸襟。2、体会词中包含的人性哲理。过程与方法领会词中抒情特点及从生活小事去领悟人生哲理及隐喻手法运用。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作品思想内容及词中所抒发的旷达胸襟。教学重点理解作品思想内容及词中所抒发的旷达胸襟。教学难点领会词中抒情特点及从生活小事去领悟人生哲理及隐喻手法运用。教法和学法诵读法

讲解法

练习法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播放课件)①标题《定风波》苏轼②苏轼生平简历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土,四川眉山人,是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嘉祐元年(1056),苏轼首次赴京应举,次年与弟苏辙同榜进士。嘉祐六年应中制科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其间因与王安石变法主张有许多不同,请求外调,自熙宁四年至元丰初期,他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革新除弊,颇有政绩。元丰二年(1079)因所谓以诗文诽谤朝廷罪,即“乌台诗案”下狱,被释后,谪贬黄州。(一起一落)元祐元年(1086)旧党执政,苏轼调回京都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但在罢废免役法问题上与旧党发生分歧,元祐四年,出知杭州。(二起二落),六年召回,贾易等人寻隙诬告,苏轼请求外任,先后被派颖州、扬州、定州。这期间,他仍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断革新。绍圣元年、哲宗亲政,新党得势,苏轼这次一贬再贬,由英州、惠州,一直远放到儋州(三起三落)。直到宋徽宗继位,他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七月死于常州。苏轼坎坷的一生有这样两句诗形容“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文学成就:

苏轼是有多方面的创作才能的大家,他在诗、词、散文等方面有独到的成就。在文学创作方面:他倾注了毕业精力,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反对“贵华而贱实”,强调作者要有充实的生活感受。重视文艺创作技巧的探讨,他用“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进一步“了然于口与手”来解释“辞达”(《答谢民师书》)。在写作方面:今存有他的诗2700多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彩。在北宋词坛上,他一改词坛婉约之风,把游仙、咏史、宴赏、登临、悼亡、哲理探讨等写进诗词里。扩大词境,对词起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