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如何让记叙文写得“丰富”且“意境深远”_第1页
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如何让记叙文写得“丰富”且“意境深远”_第2页
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如何让记叙文写得“丰富”且“意境深远”_第3页
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如何让记叙文写得“丰富”且“意境深远”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如何让记叙文写得‘“丰富”且“意境深远”【技法指导】写得丰富,前提需要对生活多有关注。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脱离生活的写作是一滩死水。将自己的生活经历、内心体验、想象世界予以表达交流,在写作过程中不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形成独立的人格,记叙文的意境才可以走向深远。一、“丰富”行文思想,让意境在主题中深远。1.“以小见大”定主题,深化主旨。“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微小之物也可构筑一个世界。写作的过程也是学习如何与这个世界相处的过程,当写作与外界建立了真实关系之时,选材即“主题”发生。由写单个的人过渡到写熟悉或不熟悉的群体,是记叙文的另一个命题所在。由“小我”到群体社会,达到在平常的蕴含深刻、微细中挖掘道理的选材目的。记叙文写作,要学会坚持以小素材来反映大主题,从平凡的人和事中发掘不平凡的细节,触发感动,抒发感怀,激扬生活和生命的意义。2.“思考展开”成线索,深入事件。以观察者或者亲历者的身份,在他人的故事里展开自己的思考,感触随所见所闻一路生发,记叙中体现认知过程。这样的文章让人感觉到真实,在真实的表述中引领着“你”深入事件本身。人物的一言一行都呈现着对这一场景中人的情感认知,抒写整个事件的感悟。以感同身受的思考作铺垫,社会中的“小我”,不再是孤零零的“陌路人”。观察的距离、人情上的疏离,让我们稍作冷静地思考体悟,更真诚真实。3.“与时俱进”拟标题,深味意蕴。围绕语文核心素养的可以揭示主题、点明主旨。如《“包容号”公交车》。同时又包含了内容,设置了悬念,奠定了感情基调,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再如《惟有垂杨管别离》,渲染了环境之外,有古诗韵味,突现了文化色彩。拟题的方法不具一格,任何一个发题目都是“题海”里的浪花,只要细心采撷,总结归纳,就会有所收获。现在的新闻不乏好标题,平时多看报,多琢磨,也会对拟题有所帮助。二、“打磨”行文表述,让意境在感悟中深远。(一)再现生活,累积“小经验”。带着听众意识和焦点问题重新读。辨别含糊不清及逻辑错误。注意是否连贯、阐述是否具体、是否有细节描写。关照自己的表达意图。对自己的选材、立意、构思、细节、表达等全方位的“重新读”,反复推敲言语形式是否实现言语意图。如学生的写人记叙文《威武勇哥》:“勇哥是我的地理老师。第一次见到他,就有种说不出的亲切感。他有着中等身材,眼睛和我一样——小。然而,就是这双眼睛,时常迸发出智慧又犀利的光芒。上课时,便开启雷达模式,迅速扫描教室的角角落落,雷达所到之处,可谓寸草不生、粒沙不留。”作者经过修改,将地理老师的眼睛刻画的入木三分,这双眼正是观察课堂、管理课堂的利器,虽“小”却有神。这就是大家熟悉的生活所在。(二)超越模仿,写出“小美妙”。对经典文本的模仿练习,品读鉴赏语言。例如,在学习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学生可就丰富的颜色词、恰当的动词或者诗句来仿写,来营造记叙文的意境。促进学生阅读自己喜欢的作家和作品,模仿借鉴,最终大胆融合和创新,完成从“法”到“无法”的飞跃。如学完《荷塘月色》之后学生练笔:“已然是初冬,天黑得越来越早了。白昼的余辉与夜的黯淡交融,黄昏像一支悠扬的思乡曲。远处的天从明黄到黛紫逐层变暗,又像一幅昏沉的油画,凝着奇异的色彩。一两只飞鸟在天边飞过,留下条寂寥的痕迹。几株已经落叶的树,伸出光秃秃的手臂,仿佛想在这片天空里抓住什么。是想挽留凋零的叶吗?”如此景物描写里有意象、意境的处理,同时用了通感、比喻的手法,尤其是“白丁香的月光”真是妙,淡淡抒情融于景物,余韵无穷。总之,阅卷组专家们对记叙文的呼吁。肯定了中学生的“先天”优势,即感性丰富、形象思维活跃。他们有“无忌”的童心,热情扫描现实世界的清澈的少年眸子。在他们的眼中,许多被成年人看惯了的东西却熠熠生辉、大有意趣。凡是写得好的记叙文,均在生动描述“小经验”“小能力”“小境界”的基础上,揭示“小升华”、迸发“小灵感”,展示“小美妙”。【训练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请以“空隙”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要求:自定角度,自拟题目。【学生习作】给记忆留些空隙

看惯了万物的盛衰消长,不禁感叹时间的无情。问世上有没有一种事物,总会留有空隙等你,无论生活多繁杂,只要你转身,它就在那里。

回乡,是夏至过后不久。回到那个让我朝思暮想的小村子,心里感觉怪怪的。似乎明晓了当年鲁迅先生回乡时所乘载的心情。村子里大多只剩下一些花甲老人,就如同我的外祖父母一样,两人独居在三层楼房里,空荡得很。

回去,听他们说说话,就如同钻进记忆的空隙里听故事一样……

隔壁的梁奶奶家的闺女在城里开了家小餐馆,日子过得还挺滋润;东家的谁生了个娃,是女孩;哪家的老头,刚过完六十大寿就过世了等等。凡我所知道都是外祖母告诉我的。

记忆的空隙里偶尔会闪现那棵老树,听说因为城市扩建被砍伐掉了,就连村庄也变得寥落,该拆的都拆了,树当然难逃此劫。

小时候,外祖母常带着我去那树下纳凉,只需拿上稻草茎儿编成的大薄扇就行。天气正值炎热的七八月,纳凉算是最惬意的一件事了。慢慢地,人越聚越多,大伙儿唠起嗑儿来,怎一个热闹了得!与我年龄相仿的孩子,都围绕那棵树打转转。

再大些,我便是陪伴外祖母去纳凉了,她怀里抱着的不再是我,而是比我小五岁的弟弟。嫉妒之心偶尔会悄然而生,不过值得庆幸的是,那棵树带给我的快乐依然属于我。它在我记忆中永远是粗壮茂密,有能遮住阳光的清凉,也有透下阳光的斑驳。摘一片绿叶,手鼻都留有淡淡的清香,如此沁人心脾。回乡,我往往喜欢捕捉这些记忆空隙里流动的温暖和愉悦。

我想,是记忆,它总会留有空隙,它随时等着你,等你来找寻属于自己曾经的美好。你在它的空隙中沉淀了很多浮躁的心思,明白了什么是自己的心之所系。

现在看来,再回到从前的场景已经不可能了。有的只是栋栋新耸立的楼房遮挡了曾经属于我的视野;还有远处冒着浓烟的工厂诉说着一村庄的变迁。老一辈的人难得都出来聚聚,都开始赶着去跳舞,赶着去打牌,这些,取代了曾经让人欢乐的纳凉一事。多多少少,对念旧的我来说,也是有所失落的。

大家的生活确乎是越来越好了,可是记忆空隙里那些消逝的曾经却时时涌现。不知道多少人如我这般感怀?

我想,对于常回乡看看外祖母和外祖父,是我应该做的。偶尔停在记忆的空隙中看看曾经的自己、曾经的一切美好,也是我们应该做的。不要因走得太快而忘记自己为何出发,更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点评:乡村变迁是时代的主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