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4页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课时练习一、单选题1.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取材于释迦摩尼降生的故事,但画中侍女与官员的衣着、造型与盛唐的宫女、官员十分相似;敦煌石窟的壁画也多借汉地的人物故事阐述佛学的道理。这说明唐代绘画(

)A.以宗教画最为繁盛 B.取材范围得到扩展C.融合中外文化元素 D.助推三教并行潮流2.隋唐时期,我国的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这是隋唐盛世催生的结果,也是一个王朝强盛的重要体现,下列有关科技成就说法正确的是(

)A.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农书B.唐玄宗时编订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布的药典C.孙思邈完成医学著作《千金方》D.唐朝工匠李春设计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3.《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一课教材设计了四个学习板块:“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二、文学艺术”、“三、科技”、“四、中外文化交流”。下列内容属于第四个学习板块的是(

)A.顾恺之《洛神赋图》 B.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C.孙思邈著《千金方》 D.玄奘西行天竺求取真经4.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的少数民族出身的统治者们既想用佛法保佑他们国运昌隆,又想用佛教缓和严重失望的人民情绪。所以,苻坚虽然重在崇儒,但是对佛教给予了相当的重视;姚兴一方面大兴儒学,同时也十分重视佛经的翻译和传播。这反映出当时(

)A.思想文化多元的现状 B.北方经济发展不如南方C.儒学正统地位很稳固 D.统治者利用宗教安抚民众5.唐代墓葬出土的唐三彩凤首壶(如图)是唐代器物新出现的风格样式,一般认为是模仿萨珊波斯和粟特(中亚古国)的金银器胡瓶造型而改造成的。这可佐证唐代(

)A.中亚文化开始影响中国 B.丝绸之路开启文化交流C.文化上注重兼收与创新 D.民俗文化活动异彩纷呈6.学者研究指出:“唐人修《晋书》,南北(朝)《史传》,于名家书法,或曰不善隶书,或曰善隶书,或曰善草书,或曰善正书、善楷书、善行草,而皆以善隶书为尊。……唐太宗心折王羲之,尤在《兰亭序》等帖……”。对此理解合理的是(

)A.王羲之因唐太宗推崇其隶书而称“书圣”B.王羲之最初因《兰亭序》成就书坛地位C.魏晋以来隶书始终居于正宗的地位D.魏晋南北朝时期各种书体基本完备7.唐朝学者韩愈注重儒家基本理论的建设,借鉴佛家注重禅定修习来提高精神境界的方法,从《礼记》中发掘出相关道德的修养方法。这表明儒学(

)A.主张格物致知 B.具有一定包容性C.影响佛教思想 D.丧失了正统地位8.赵州桥建于隋代开皇年间,是世界上现存最完整、最古老、跨度最长的单孔敞肩圆弧拱桥,桥上装有精美石雕栏杆,整体雄伟壮丽,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选为“国际历史土木工程的里程碑”。赵州桥体现了(

)A.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B.隋朝建筑水平达到顶峰C.南北河运交通便利 D.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9.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唐太宗钦定《十部乐》作为宫廷宴乐,其中除《清商》是南朝以来的雅乐,《燕乐》是新创作以外,其余八部分别来自印度、西域、中亚、骠国、南诏以及朝鲜等国家或地区。这说明唐代(

)A.外来文化主导艺术创作 B.已经完成对周边地区的军事征服C.开放气象促进文艺发展 D.宫廷音乐与民间音乐的融合紧密10.2022年11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曼谷会见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正值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两国领导人此次会面意义非同一般。追溯到唐朝,为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作出巨大贡献的人物是(

)A.法显 B.玄奘 C.怀素 D.鉴真11.如图所示是大英博物馆收藏的出土于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纸本《马与骆驼图》(9世纪)。该作品可用于研究唐代后期(

)A.民族交融 B.西域交通条件 C.对西域的管辖 D.藩镇割据12.下图为唐朝画家阎立本所绘《步辇图》。画中主要人物分别是:右坐者为唐太宗,左侧三人前为典礼官,中为吐蕃使臣禄东赞,后为通译者。从人物比例看,唐太宗比例尺度最大,典礼官居次,禄东赞虽然位置在前,比例却是第三,众侍女比例最小。这种比例关系(

)A.突显唐朝盛世景象 B.符合文人画的写意特点C.受到儒家思想影响 D.体现了浓郁的异域风情13.南北朝时期,儒学有南学与北学之分,南学注重玄学义理,北学注重名物训诂。唐初,孔颖达兼采南北,撰成《五经正义》,高宗时颁行全国。这反映了(

)A.国家统一有利于文化整合 B.儒学确立了思想统治地位C.“三教合归儒”的社会现实 D.唐朝多元包容的文化现象14.唐代,在长安、洛阳两京城中有大量来自波斯和南海诸国的经商者,日本、新罗有大量来华留学生、留学僧崇尚唐朝文化,大量购买唐朝文人学士的作品,“新罗、日本东夷诸蕃,尤重其文,每遣使入朝,必重出金贝以购其文”。这一现象(

)A.开启了东学西渐的进程 B.为唐文化提供了新元素C.利于扩大唐文化的影响 D.根源于港口城市的繁荣15.如图是现存于大英图书馆的雕版印刷《金刚经》卷子,是世界上现存最早有明确日期的雕版印刷品。由此可知,唐朝(

)A.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B.各项科技领先于世界C.佛教思想最受到尊崇 D.已经有了雕版印刷品二、材料分析题16.唐朝中外文化交流频繁。阅实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贞观、显庆年间,唐朝曾三次派王玄策出访印度。除了官方的使节往来外,民间自发的商贸、文化交流活动也极为频繁,李勉做广州刺史时,广州每年来华的外国商人,至少也在80万以上。阿拉伯旅行家麦斯俄迭说:“广府城人烟稠密,仅仅统计伊斯兰教人、基督教人、犹太教人和火袄教人就有20万。”——摘编自郑师渠主编《中国文化通史:隋唐五代卷》材料二

隋唐是中华对外交流的高潮时期,这一时期的对外交流在深度和广度上远远超过了前代。经由魏晋南北朝民族大交融与文化的碰撞,中华文明展现出丰富多彩的雄姿。隋唐统一之后,汇聚南北内外多种文化,融合创新。周边各国以中华文明为榜样,向隋唐派遣使者和留学生,积极学习并吸收中华文明的成果。中华的典章制度、思想文学、生活方式和观念形态深刻渗入日本、朝鲜和越南,最终以中华文明为基础、以汉字为表征形成了东亚文化圈。该文化圈又因汉字所承载的中华文明,也被称为“中华文化圈”。——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中外交往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唐“中华文化圈”形成的主要原因。参考答案:1.C2.C3.D4.A5.C6.D7.B8.A9.C10.D11.B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