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肿瘤医院125I粒子植入建设项目(扩建)环境影响报告_第1页
杭州市肿瘤医院125I粒子植入建设项目(扩建)环境影响报告_第2页
杭州市肿瘤医院125I粒子植入建设项目(扩建)环境影响报告_第3页
杭州市肿瘤医院125I粒子植入建设项目(扩建)环境影响报告_第4页
杭州市肿瘤医院125I粒子植入建设项目(扩建)环境影响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表1项目概况 表2放射源 表2.1本次环评放射源 表2.2医院现有放射源 表3非密封放射性物质 表3.1本次环评非密封放射性物质 表3.2医院现有非密封放射性物质 表4射线装置 表4.1本次环评射线装置 表4.2医院现有射线装置 表5废弃物(重点是放射性废弃物) 表5.1本次环评废弃物(重点是放射性废弃物) 表5.2医院现有废弃物(重点是放射性废弃物) 表6评价依据 表7保护目标与评价标准 表8环境质量和辐射现状 20表9项目工程分析与源项 24表10辐射安全与防护 28表11环境影响分析 37表12辐射安全管理 44表13结论与建议 56附图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附图2:医院所在区域周边关系图附图3:医院总平面布置图附图4:4号楼七层超声导入手术室平面布置图附图5:4号楼三层专用病房平面布置图附图6:4号楼本项目工作场所四周现场照片附图7:2号楼一层CT机房平面布置图附图8:2号楼本项目工作场四周所现场照片附件附件1:委托书附件2:《辐射安全许可证》(浙环辐证[A0112])附件3:立项文件(浙卫发[2010]268号)附件4:环评批复(浙环辐[2008]63号、浙环辐[2014]3号)附件5:验收批复(浙环辐验[2017]4号)附件6:检测报告(报告编号GABG-HJ16380009、GABG-HJ17380013)附件7:辐射相关工作制度附件8:个人剂量检定情况附件9:职业健康体验情况附件10:职业资格培训情况附件11: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附件12:组织机构代码证附件13:公众参与两次公示信息内容附件14:公众参与调查表(个人)样表附件附件附表附表15:专家评审意见16:报告修改说明1:建设项目审批登记表1表1项目概况建设项目名称杭州市肿瘤医院125I粒子植入建设项目(扩建)杭州市肿瘤医院建设单位法人代表联系人联系电话注册地址杭州市上城区严官巷34号项目建设地点粒子植入手术室位于杭州市肿瘤医院4号楼七层2号手术室及2号楼一层CT机房,粒子植入专用病房位于4号楼三层东侧立项审批部门浙江省卫生厅批准文号浙卫发[2010]268号建设项目总投资(万元)210项目环保投资(万元)145投资比例69%项目性质口新建口改建u扩建口其它占地面积(m2)/应用类型放射源口销售口I类口Ⅱ类口Ⅲ类口Ⅳ类口V口使用口I类(医疗使用)口Ⅱ类口Ⅲ类口Ⅳ类口V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口生产口制备PET用放射性药物口销售/口使用口乙u丙射线装置口生产口Ⅱ类口Ⅲ类口销售口Ⅱ类口Ⅲ类口使用口Ⅱ类口Ⅲ类其他/1.1建设单位概况、项目由来及建设规模杭州市肿瘤医院,第二名称“杭州市第一医院吴山院区”,原名杭州市第四人民医院,位于杭州市上城区严官巷34号。2010年经杭州市卫生局批准,将杭州第四医院并入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集团,为了充分利用该院地域资源优势,重点开展肿瘤疾病诊疗项目,经杭州市卫生局批准命名为“杭州市肿瘤医院”。为满足医学诊疗需求,医院拟新增125I粒子植入项目,125I粒子植入项目是利用125I发射的低能,射线抵制肿瘤的生长,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通常用于脑部肿瘤、颈部肿瘤、肺癌、前列腺癌、肝癌、乳腺癌、口腔肿瘤和支气管肿瘤等治疗,尤其是多解决无法手术或不愿、不宜手术的原发肿瘤和转移性肿瘤;外放疗效果不佳或失败的病历;外放疗或化疗剂量不足,作为局部剂量补2充。目前多采用的方式有:影像导向粒子植入:B超,CT,MR等;外科术中植入:术中超声导向,术中直视植入,腔镜指导下植入等。本项目采用超声导向进行粒子植入和CT影像导向粒子植入两种方式。经与建设单位核实,医院每天进行粒子植入最多为1人,本次新增125I粒子植入项目工作场所位于4号楼七层2号手术室及2号楼一层CT机房,因此两处工作场所不存在同时进行粒子植入的情况,经计算,该项目工作场所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1.95×106Bq,因此两处工作场所均属于丙级工作场所。本项目使用的放射性核素目的在于开展肿瘤治疗工作,最终是为了治病救人,其获得的利益远大于辐射所造成的损害,符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中关于辐射防护“实践的正当性”的要求。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49号)、《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3号)、《建设项目环境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33号)及浙江省环境保护厅的有关规定,本项目在申领辐射安全许可证前须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受杭州市肿瘤医院的委托,我单位承当了该项目的辐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1.2评价目的(1)对辐射活动场所周边进行辐射环境背景水平监测,以掌握辐射活动场所的辐射环境背景水平;(2)对拟增辐射活动进行辐射环境影响预测评价;(3)对不利影响和存在的问题提出防治措施,把辐射环境影响减少到“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水平”;(4)满足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部门对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规定的要求,为本项目的辐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1.3项目周边概况医院位于杭州市上城区严官巷34号,医院四周以居民住宅为主,其中医院东侧和北侧均与居民住宅紧邻,西侧距离最近居民住宅12米,南侧为严官巷,隔路22米为居民住宅。详见附图1、附图2。本项目工作场所位于医院4号楼和2号楼,4号楼超声导入工作场所与东侧居民住宅最近距离为18米,2号楼CT导入工作场所与东北侧居民住宅最近距离为20米。详见附图2、附图3。34号楼超声导入工作场所:东侧和西侧与其他手术室紧邻,南侧为污物走廊,北侧为洁净走廊。详见附图4、附图6。2号楼CT导入工作场所:东侧为CT控制室,西侧为乳腺钥靶机房,南侧为病人通道,北侧为医生通道。详见附图7、附图8。粒子植入专用病房位于4号楼三层最东侧的一间病房,该病房东侧为电梯,西侧为相邻病房,北侧为走廊,南侧为室外。详见附图5、附图6。1.4原有核技术利用项目许可情况杭州市肿瘤医院已于2014年4月28日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辐射安全许可证见附件2。医院现有核技术利用项目的环评、许可和验收等情况见表1-1、1-2、1-3,现有核利用项目详细介绍见本环评的表2、表3、表4及表5。表1-1现有核利用项目情况表(放射源)序号核素类别活动种类环评情况许可情况验收情况1192IrⅢ类使用已批复浙环辐[2014]3号已许可浙环辐证[A0112]已验收浙环辐验[2017]4号表1-2现有核利用项目情况表(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序号核素场所等级活动种类环评情况许可情况验收情况199mTc乙级使用已批复浙环辐[2014]3号已许可浙环辐证[A0112]已验收浙环辐验[2017]4号218F乙级使用3131I乙级使用489Sr乙级使用5153Sm乙级使用632P乙级使用表1-3现有核利用项目情况表(射线装置)序号装置名称规格型号类别活动种类环评情况许可情况验收情况1直线加速器PreciseLINAC使用2008年浙环辐[2008]63号已许可浙环辐证[A0112]已验收浙环辐验[2017]4号2直线加速器医科达Axesse使用已批复浙环辐[2014]3号已许可浙环辐证[A0112]已验收浙环辐验[2017]4号43模拟定位机NucleronEVOLUTIONⅢ类使用2008年浙环辐[2008]63号已许可浙环辐证[A0112]已验收浙环辐验[2017]4号使用2014.2.21浙环辐[2014]3号4单板DRStaray3000IⅢ类已许可浙环辐证[A0112]已验收浙环辐验[2017]4号5双板DRDigtaldiagnsotTHⅢ类使用2014.2.21浙环辐[2014]3号已许可浙环辐证[A0112]已验收浙环辐验[2017]4号6CTSOMATOMEmotion16Ⅲ类使用2014.2.21浙环辐[2014]3号已许可浙环辐证[A0112]已验收浙环辐验[2017]4号7数字胃肠机D-VISIONPLUS50Ⅲ类使用2008年浙环辐[2008]63号已许可浙环辐证[A0112]已验收浙环辐验[2017]4号8移动式X射线机IME-100LⅢ类使用2014.2.21浙环辐[2014]3号已许可浙环辐证[A0112]已验收浙环辐验[2017]4号9移动式X射线机MUX-10JⅢ类使用2014.2.21浙环辐[2014]3号已许可浙环辐证[A0112]取消建设移动式C臂机BV-LibraⅢ类使用2014.2.21浙环辐[2014]3号已许可浙环辐证[A0112]已验收浙环辐验[2017]4号单牙X光机SMX-ⅡⅢ类使用2014.2.21浙环辐[2014]3号已许可浙环辐证[A0112]取消建设医用口腔全景机GERMANYORTHOPHO-3Ⅲ类使用2014.2.21浙环辐[2014]3号已许可浙环辐证[A0112]取消建设5表2放射源表2.1本次环评放射源序号核素名称总活度(Bq)/活度(Bq)×枚数类别活动种类用途使用场所贮存方式与地点备注//////////////////注:单颗125I密封源粒子源为V类源,由于购买程序的需要,按非密封源工作场所(本项目为丙级)进行评价及粒源的管理。125I每粒活度为0.75mCi;每人最多70粒;每月最多6人。表2.2医院现有放射源序号核素名称总活度(Bq)/活度(Bq)x枚数类别活动种类用途使用场所贮存方式与地点备注1192Ir(3.7×1011)×1Ⅲ使用后装治疗机放疗中心7号机房放射治疗机内浙环辐证[A0112]//////////////////表3非密封放射性物质表3.1本次环评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序号核素名称理化性质活动种类实际日最大操作量(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Bq)年最大用量(Bq)用途操作方式使用场所贮存方式与地点1125I固态、半衰期60.1d使用1.95×1091.95×1061.4×1011粒子植入很简单操作4号楼七层2号手术室或2号楼一层CT机房置于铅盒中暂存于核医学科源库保险柜内///////////注:日等效最大操作量和操作方式见《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6表3.2医院现有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序号核素名称理化性质活动种类实际日最大操作量(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Bq)年最大用量(Bq)用途操作方式使用场所贮存方式与地点199mTc液态,99mTc为99Tc的同核异能表,IT%~100%,半衰期为6.02h。发生IT跃迁(同质异为140keV。其子体为99Tc,99Tc又能发生β衰变,99Tc的半衰期很长,为2.16×106年使用5.55×10105.55×1081.44×1013一般器官显像简单操作2个SPECT机房根据实际使用量购买,购买后置于放射性药物存放室、采取双人双锁管理方式。在负压式排风通风柜暂存,在注射防护屏处注射,当天用完218F液态,半衰期109.7min,毒性分组为低毒组,主要β射线能量(分支比)为633.5keV(96.7%),主要Y射线能量使用1.11×10101.11×1082.89×1012一般器官显像简单操作双探头SPECT机房3131I131I物理半衰期为8.04d。131I可衰变产生多条β射线,其中分支比最大的为89.9%能量为606.3keV,还能释放多条Y射线,其中分支比最大的为81.7%能量为364.5keV。放射性核素的毒性分组为中毒组。使用1.85×1091.85×1081.92×1011甲状腺冗进治疗简单操作服碘治疗室使用3.55×10103.55×1091.85×1012甲癌治疗简单操作甲癌治疗室489Sr89Sr发射纯β射线,β粒子的平均能量为0.58MeV,最大能量达1.49MeV,在组织内的辐射距离约2.4mm,半衰期为50.5天,放射性核素的毒性分组为中毒组。使用2.96×1082.96×1073.55×1010肿瘤骨转移治疗简单操作SPECT北侧注射台5153Sm液态,其半衰期为46.8h,辐射类型为β(0.810、0.710和0.640MeV)和Y(103.2MeV毒性分组为中毒组。使用2.96×1092.96×1083.55×1011肿瘤骨转移治疗简单操作SPECT北侧注射台632P液态,其半衰期为14.3d,辐射类型为β(1.711MeV),毒性分组为中毒组。使用3.7×1083.7×1074.44×1010敷贴治疗、腔内注射治疗简单操作不特定治疗室7表4射线装置表4.1本次环评射线装置(一)加速器:包括医用、工农业、科研、教学等用途的各种类型加速器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加速粒子最大能量(MeV)剂量率(Gy/h)用途工作场所备注//////////////////////(二)X射线机,包括工业探伤、医用诊断和治疗、分析等用途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最大管电压(kV)最大管电流(mA)用途工作场所备注////////////////////(三)中子发生器,包括中子管,但不包括放射性中子源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最大管电压(kV)最大靶电流(“A)中子强度(n/s)用途工作场所氛靶情况备注活度(Bq)贮存方式数量////////////////////////////8表4.2医院现有射线装置(一)加速器:包括医用、工农业、科研、教学等用途的各种类型加速器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加速粒子最大能量(MeV)额定电流(mA)用途工作场所备注1直线加速器1PreciseLINAC电子360肿瘤治疗放疗中心1号直线加速器机房浙环辐证[A0112]2直线加速器1医科达AxesseX射线电子线6MV、10MV4-18MeV360肿瘤治疗放疗中心3号直线加速器机房浙环辐证[A0112](二)X射线机,包括工业探伤、医用诊断和治疗、分析等用途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最大管电压(kV)最大管电流(mA)用途工作场所备注1模拟定位机Ⅲ类1NucleronEVOLUTION150600摄像诊断放疗中心5号机房浙环辐证[A0112]2单板DRⅢ类1Staray3000I125500摄像诊断体检中心浙环辐证[A0112]3双板DRⅢ类1DigtaldiagnsotTH150800摄像诊断放射科4号机房浙环辐证[A0112]4CTⅢ类1SOMATOMEmotion16130345摄像诊断放射科5号机房浙环辐证[A0112]5数字胃肠机Ⅲ类1D-VISIONPLUS50150630摄像诊断放射科2号机房浙环辐证[A0112]96移动式C臂机Ⅲ类1BV-Libra11020摄像诊断4号楼七楼2号手术室浙环辐证[A0112]7移动式X射线机Ⅲ类1IME-100L120300摄像诊断放射科浙环辐证[A0112](三)中子发生器,包括中子管,但不包括放射性中子源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最大管电压(kV)最大靶电流(“A)中子强度(n/s)用途工作场所氛靶情况备注活度(Bq)贮存方式数量////////////////////////////表5废弃物(重点是放射性废弃物)表5.1本次环评废弃物(重点是放射性废弃物)名称状态核素名称活度月排放量年排放总量排放口浓度暂存情况最终去向意外流出或住院病人死亡后取出等情况下完整的125I粒籽源固态125I/视使用情况//由厂家专职人员当天带回,不暂存厂家负责回收处置注:1.常规废弃物排放浓度,对于液态单位为mg/L,固体为mg/kg,气态为mg/m3;年排放总量用kg。2.含有放射性的废物要注明,其排放浓度、年排放总量分别用比活度(Bq/L或Bq/kg或Bq/m3)和活度(Bq)。表5.2医院现有废弃物(重点是放射性废弃物)名称状态核素名称活度月排放量年排放总量排放口浓度暂存情况最终去向核医学科放射性废水液态131I///总“<1Bq/L总β=10Bq/L设置了1个降解槽、3个衰变槽的RWS-300型放射性废液处理系统衰变后低于GB18871-2002中规定的放射性废水排放导出限值后进入医院污水处理站进一步处理18F///99mTc////////////<7.4×104Bg/kg放射性固废固态99mTc//各放射性固体废物收集在各自专用污物桶内,置于放射性废物库内经衰变后达到清洁解控水平,作为医疗废物处理18F///131I///153Sm///89Sr///废旧90Sr、32P源固态//根据使用情况更换//放射性废物暂存间,位于核医学科厂家回收报废的192Ir放射源固态//视使用情况//厂家回收注:1.常规废弃物排放浓度,对于液态单位为mg/L,固体为mg/kg,气态为mg/m3;年排放总量用kg。2.含有放射性的废物要注明,其排放浓度、年排放总量分别用比活度(Bq/L或Bq/kg或Bq/m3)和活度(Bq)。表6评价依据法规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1.1(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2016年修订(3)《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2003年(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年(5)《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33(6)《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49号,2005年(7)《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8)《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17号,2011年(9)《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10)《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55号,2007(11)《关于发布射线装置分类办法的公告》(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2006年第26号(12)《放射源分类办法》(国家环境保护局公告2005年第62号(13)《关于建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辐射事故分级处理和报告制度的通知》(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6]145号(14)《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2011年10月25日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288号发布,根据2014年3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321号公布的《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浙江省林地管理办法〉等9件规章的决定》修正;(15)《浙江省辐射环境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289号,2012年2技术标准(1)《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内容和格式》(HJ/T10.1-2016(2)《环境地表Y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GB/T14583-93(3)《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61-2001(4)《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128-2002(5)《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6)《医疗照射防护基本要求》(GB179-2006(7)《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规程》(GB11806-2004);(8)《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容器和警示标志标准》(HJ421-2008(9)《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120-2006(10)《医用放射性废物的卫生防护管理》(GBZ133-2009);(11)《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12)《低能Y射线粒籽源植入治疗放射防护要求与质量控制检测规范》(GBZ178-2014)。其他(1)杭州市肿瘤医院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2)《关于公布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评价结果的通知》(浙卫发[2010]268号,浙江省卫生厅,2010年11月25日)(3)《辐射安全许可证》(浙环辐证[A0112],浙江省环境保护厅,2014(4)《关于杭州第四医院有限公司医用直线加速器、,刀等辐射诊疗设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审查意见》(浙环辐[2008]63号,浙江省环境保护局,2008年7月9日)(5)《杭州市肿瘤医院医用放射性同位素及辐射装置应用项目(扩建)环境影响报告表》(浙江国辐环保科技中心,2013年11月(6)《杭州市肿瘤医院医用放射性同位素及辐射装置应用项目(扩建)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审查意见》(浙环辐[2014]3号,浙江省环境保护厅,2014(7)《辐射防护手册》第三分册《辐射安全》(李德平主编(8)《辐射防护技术与管理》第一卷(李全太、李福生主编)。表7保护目标与评价标准7.1评价范围根据《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内容和格式》(HJ/T10.1-2016)规定及本项目的实际情况,本辐射环境评价范围分别取以本项目使用的4号楼七层2号手术室和2号楼一层CT机房为中心,半径50m范围内。7.2保护目标本项目评价范围内主要为医院其他工作场所及医院东侧的居民住宅,环境保护目标为125I使用场所的职业人员、慰问者及其周围公众人员。序号环境保护目标方位最近距离人数年有效剂量约束值14号楼手术室手术室内场所内/7其他手术室东紧邻/公众:0.25mSv/a污物走廊南紧邻/其他手术室西紧邻/洁净走廊北紧邻/层流机房楼上紧邻/病房楼下紧邻/22号楼CT室手术室内场所内/7控制室东紧邻/公众:0.25mSv/a病人通道南紧邻/乳腺钥靶机房西紧邻/医生通道北紧邻/B超室楼上紧邻/34号专用病房电梯厅东紧邻/慰问者:1.25mSv/a公众:0.25mSv/a其他病房西紧邻/走廊北紧邻/病房楼上紧邻/病房楼上紧邻/4居民区4号楼东侧居民住宅东/公众:0.25mSv/a7.3评价标准1、运输包装表面目标控制限值按照《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规程》(GB11806-2004)有关规定执行,运输采用专门屏蔽容器,运输包装表面的辐射剂量必须小于国家允许辐射剂量水平5μSv/h。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基本安全标准》(GB18871-2002)(1)职业照射和公众照射的年剂量限值①职业照射剂量限值a)连续5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20mSv;b)任何一年中的有效剂量,50mSv;c)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150mSv;d)四肢(手和脚)或皮肤的年当量剂量,500mSv;e)其中,对于年龄为16到18岁徒工或学生年有效剂量,6mSv。②陪护人员(慰问者)剂量限值对于慰问者(明知受到照射却自愿帮助、护理的人员)的剂量,5mSv。③公众照射剂量限值a)年有效剂量,1mSv;b)特殊情况下,若5个连续年的年平均剂量不超过1mSv,则某一单一年份的有效剂量可提高到5mSv;c)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15mSv;d)皮肤的年当量剂量,50mSv。对辐射工作人员、公众的剂量控制不仅要满足剂量限值的要求,而应依据辐射防护最优化原则,按照剂量约束和潜在照射危险约束的防护要求,把辐射水平降低到低于剂量限值的一个合理达到的尽可能低的水平。因此,本次评价采用四分之一标准限值作为管理限值。年剂量管理约束值如下:a)辐射工作人员采用5.0mSv/a作为年剂量管理约束值。b)慰问者采用1.25mSv/a作为年剂量管理约束值。c)公众人员采用0.25mSv/a作为年剂量管理约束值。(2)非密封源工作场所分级GB18871-2002附录C中对非密封源工作场所分级原则见表7-2。表7-2非密封源工作场所的分级日等效最大操作量/Bq甲>4×109乙2×107~4×109丙豁免活度值以上~2×107(1)治疗室与贮存室应分开,但不宜相距太远,以便于源的取用。当容器密闭时,容器表面的辐射水平应低于20μsv/h。粒籽源贮存的容器前应使用铅块屏蔽,并在屏蔽铅块铅放置防护铅屏风,屏风上方应有适当厚度的铅玻璃。操作人员应站在屏风后实施操作。(2)植入粒籽源术后的患者,应在植入部位应穿戴0.25mm铅当量的铅背心、围脖或腹带。对性腺敏感器官,可考虑再穿含0.5mm铅当量防护的三角裤或三角巾。(3)植入粒籽源术后的患者,在植入部位应穿戴0.25mm铅当量的铅背心、围脖和腹带。植入粒籽源术后的患者床边1.5m处或单人病房应划为临时控制区。控制区入口处应有电离辐射警示标识,除医护人员外,其他无关人员不得入内。植入粒籽源的患者应使用专用便器或设有专用浴室和厕所。治疗期间不清扫房间,除食物盘外,房内任何物品不得带出房间。任何物品在搬离病房之前应进行监测。(4)出院病人的管理①植入粒籽源出院患者应建立登记制度,信息卡内容包括:患者姓名、住址、电话、年龄、身份证、植入部位、医院及电话、植入粒籽源个数、陪护者或探视者姓名、植入时间、出院粒籽源数量、检查日期等。②植入粒籽源的患者出院时,医生应给患者佩带一张信息卡,其内容应包括患者姓名,出生年月、照片,植入粒籽源的位置,时间,活度,个数以及治疗医院电话等。③病人在接受治疗期间,对家庭和亲属成员的剂量约束值应控制在5mSv以下,对怀孕妇女和儿童的剂量约束值应控制在1mSv以下。(5)不允许孕妇近距离接触患者。探视时距离患者至少1m以外。植入粒籽源的患者,在植入240d后,方能到公众场所活动。(6)遗体的处理①如果住院患者死亡,体内存留总活度大于4000MBq时,治疗医师应从患者治疗部位取出粒籽源,并监测患者遗体和房间。在清点粒籽源前,不准移走任何纱布和绷带。②火葬工人处理遗体时,应采取相应措施,戴手套和防护面具等。③粒籽源植入后12个月以上死亡的患者可以直接火化。植入后12个月内死亡的患者,总活度大于4000MBq时,应从尸体中切除粒籽源植入的器官,或从尸体中取出粒籽源,并将它保存至从植入后算起至少一年;若粒籽源总活度小于4000MBq时可以直接火化。④尸体火化时,应用高温或炉腔高大的焚尸炉,减少空气中的放射性污染。若使用低温或炉腔低小的焚尸炉,对患者骨灰中残留的放射性物质需要屏蔽或特殊处理。火化后遗物不能散落在环境中。⑤125I粒籽源植入后经10个半衰期或火化后的骨灰活度小于106Bq。103Pd火化后的骨灰活度小于108Bq时,方可将骨灰运输。(7)待用的粒籽源应装入屏蔽容器内,并存放专用房间。该房间应防火、防盗、防潮湿。(8)应建立粒籽源出入库登记制度,植入前,详细记录从容器中取出粒籽源的编号、日期时间、源名称、入库活动/数量、送货人、接收人、出库活度/数量、去往场所、出库经手人、接收人等。(9)应定期检查粒籽源的实际库存数量及贮存场所,对库存中的粒籽源应标明其用途。(10)应建立显示每个贮存器的标签,在标签上标明取出粒籽源数量。(11)如粒籽源破损引起泄漏而发生污染,应封闭工作场所,将源密封在一个容器中,控制人员走动,以避免放射性污染扩散,并进行场所和人员去污。4、《操作非密封源的辐射防护规定》(GB11930-2010)(1)应从源头控制,减少放射性废物的产生,防止污染扩散。(2)应分类收储废物,采取有效方法尽可能进行减容或再利用,努力实现废物最小化。(3)应做好废物产生、处理、处置(包括排放)的记录,建档保存。(4)对于半衰期短的废物可用放置衰变的办法,待放射性物质衰变到清洁解控水平后作普通废物处理,以尽可能减少放射性废物的数量。5、《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条例》第十七条放射性固体废物贮存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放射性污染防治标准和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规定,对其接收的废旧放射源和其他放射性固体废物进行分类存放和清理,及时予以清洁解控或者送交取得相应许可证的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单位处置。放射性固体废物贮存单位应当建立放射性固体废物贮存情况记录档案,如实完整地记录贮存的放射性固体废物的来源、数量、特征、贮存位置、清洁解控、送交处置等与贮存活动有关的事项。放射性固体废物贮存单位应当根据贮存设施的自然环境和放射性固体废物特性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保证在规定的贮存期限内贮存设施、容器的完好和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安全,并确保放射性固体废物能够安全回取。6、《放射性废物管理规定》(GB14500-2002)(1)医院、学校、研究所和其他放射性同位素应用单位产生的少量放射性废物(包括废放射源经审管部门批准可以临时贮存在许可的场所和专用容器中。贮存时间和总活度不得超过审管部门批准的限值。(2)应采用安全可靠的贮存容器,建立必要的管理办法,并配备管理人员,防止废物丢失或污染周围环境。7、《医用放射性废物的卫生防护管理》(GBZ133-2009)本标准适用于医学实践中所产生的含有放射性核素或被放射性核素所污染且不再利用的废弃物即医用放射性废物(以下简称放射性废物)的管理。(1)固体废物的管理①按第4.2条放射性废物分类和废物的可燃与不可燃、可压实与不可压实、有无病原体毒性,分开收集废物。②供收集废物的污物桶应具有外防护层和电离辐射警示标志。污物桶放置点应避开工作人员工作和经常走动的区域。③污物桶内应放置专用塑料袋直接收纳废物,装满后的废物袋应密封,不破漏,并及时转送贮存室,并放入专用容器中贮存。④每袋废物的表面剂量率应不超过0.1mSv/h,重量不超过20kg。表8环境质量和辐射现状8.1项目地理位置和场所位置杭州市地处东南沿海的长江三角洲南翼,杭州湾西端,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是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和中国东南部交通枢纽。市域界于北纬29。11,~30。34,和东经118。20,~120。37,。全市土地面积16596km2,其中市区3068km2。在杭州市行政区域范围内,有市辖区8个、县2个、县级市3个,建制镇105个、乡31个、街道办事处62个,社区761个、居民区41个、行政村2175个。杭州市肿瘤医院(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吴山院区)始建于1959年,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吴山景区南釐,原名杭州市第四人民医院,2011年经省卫生厅批准正式改建为杭州市肿瘤医院,并按三级肿瘤专科医院标准建设和管理,系杭州市卫生局直属事业单位。医院已形成融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社会保健于一体的区域性肿瘤治疗中心。医院位于杭州市上城区严官巷34号,本项目粒子植入手术室位于杭州市肿瘤医院4号楼七层2号手术室及2号楼一层CT机房,粒子植入患者病房位于4号楼三层东侧专用病房。医院地理位置见附图1,医院所在区域周边关系图见附图2,医院总平面布置见附图3,4号楼七层平面布局图见附图4,4号楼三层平面布局图见附图5,4号楼工作场所和病房四周现场照片详见附图6,2号楼一层平面布局图见附图7,2号楼工作场所四周现场照片详见附图8。8.2辐射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一、4号楼七层2号手术室及专用病房周围辐射环境背景情况1、监测目的本环评125I粒子植入项目工作场所和病房使用医院现有建筑,目前粒子植入项目使用设备尚未安装到位,本次监测目的为了解项目拟建场所周围辐射环境背景水平。2、监测因子环境Y空气吸收剂量率3、监测方法依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环境地表Y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GB/T14583-1993)的要求和方法进行现场监测。4、监测点位根据项目的平面布置、项目情况和周围环境情况设置监测点,监测点位详见监测单位提供的《杭州市肿瘤医院辐射环境本底检测报告》,见附件6。5、监测仪器名称:环境级X、,剂量仪;型号XH-2020型;编号:05032997;生产厂家:西安西核彩桥实业科技有限公司;量程范围:剂量率:0.001~1500+Sv/h;能量响应:35Kev~3Mev三士30%累计剂量:0.001~9999mSv;检定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检定证书编号:DYj12016-1126;有效期至2017年3月66、监测单位浙江建安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7、监测时间2016年6月23日8、质量保证措施a合理布设监测点位,保证各监测点位布设的科学性和可比性。b监测方法采用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标准,监测人员经考核并持有合格证书上岗。c监测仪器每年定期经计量部门检定,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d每次测量前、后均检查仪器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并用检验源对仪器进行校验。e由专业人员按操作规程操作仪器,并做好记录。f监测报告严格实行三级审核制度,经过校核、审核,最后由技术总负责人审定。9、监测结果本项目进行粒子植入使用的手术室和粒子植入的患者病房辐射环境监测结果详见表8-1。监测场所检测点编号检测点位置检测结果2号手术室1检测点A0.044~0.0772检测点B0.097~0.1683检测点C0.086~0.1264检测点D0.061~0.093检测点E0.054~0.0965拟建125I专用病房1检测点A0.096~0.1372检测点B0.119~0.1553检测点C0.102~0.1554检测点D0.108~0.15910、现状评价结论由表8-1可知,本项目粒子植入工作场所4号楼2号手术室和患者病房周围环境X-Y辐射剂量率监测结果范围为0.044~0.168μSv/h,均处于杭州市室内环境天然辐射水平正常范围0.056~0.443μGy/h内。二、2号楼一层CT机房周围辐射环境背景情况1、监测目的本次监测目的为了解项目拟建场所周围辐射环境背景水平。2、监测因子环境Y空气吸收剂量率3、监测方法依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环境地表,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GB/T14583-1993)的要求和方法进行现场监测。4、监测点位根据项目的平面布置、项目情况和周围环境情况设置监测点,监测点位详见监测单位提供的《杭州市肿瘤医院125I粒子植入建设项目(扩建)辐射环境本底检测报告》,见附件6。5、监测仪器表8-2X-,剂量当量率仪参数仪器名称X-Y剂量当量率仪仪器型号HD-2005型环境级X-Y剂量仪生产厂家北京核地科技术发展中心仪器编号05034602能量范围25KeV~3MeV;<士15%量程1×10-8Gy/h~1×10-4Gy/h检定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检定证书DYj12016-5446检定有效期2016年10月31日~2017年10月30日6、监测单位浙江建安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7、监测时间2017年3月1日8、质量保证措施a合理布设监测点位,保证各监测点位布设的科学性和可比性。b监测方法采用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标准,监测人员经考核并持有合格证书上岗。c监测仪器每年定期经计量部门检定,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d每次测量前、后均检查仪器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并用检验源对仪器进行校验。e由专业人员按操作规程操作仪器,并做好记录。f监测报告严格实行三级审核制度,经过校核、审核,最后由技术总负责人审定。9、监测结果本项目进行粒子植入使用的CT机房辐射环境监测结果详见表8-3。监测场所检测点编号检测点位置检测结果2号楼一层放射科CT机房导入手术室1CT机房内0.1292CT机房东侧控制室0.1243CT机房南侧病人通道0.1634CT机房西侧乳腺钥靶机房0.1335CT机房北侧医生通道0.1426CT机房楼上B超室0.15310、现状评价结论由表8-1可知,本项目粒子植入工作场所2号楼一层CT机房周围环境X-Y辐射剂量率监测结果范围为0.124~0.163μGy/h,均处于杭州市室内环境天然辐射水平正常范围0.056~0.443μGy/h内。表9项目工程分析与源项9.1项目评价内容通过与建设单位核实,确定本次评价内容:4号楼七层2号手术室及2号楼一层CT机房用于125I粒子植入工作场所,4号楼三层01-03床病房改建为125I粒子植入患者专用病房,共设2张床位。9.2工程设备和工艺分析9.2.1125I籽源工程设备(1)粒子植入基本构件组成元件:植入枪、穿刺针、推送杆,见图9-1。图9-1粒子植入基本构件(2)粒籽源基本结构125I封焊于铁金属壳内,体积甚小(直径为0.80±0.05mm;长度为4.50±0.30mm半衰期短(60.1d),衰变方式为EC,其发射的X、,射线能量低,可采用皮下穿刺等微创方法,将其准确地植入肿瘤内部进行定向治疗,利用125I发射的,射线抑制肿瘤的生长,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通常用于脑部肿瘤、颈部肿瘤、肺癌、前列腺癌、肝癌、乳腺癌、口腔肿瘤和支气管肿瘤等的治疗,其外观照片见图9-2。图9-2粒籽源外照示意图9.2.2125I粒子植入工作流程令患者入院进行身体检查,主治医师对患病处进行肿瘤分析,确定治疗方案、告知病人辐射危害。令主治医师根据超声波扫描,确定肿瘤形状、肿瘤的大小、位置和性质,在TPS计划系统下确定植入125I籽源的数量。确定治疗日期并告知病人可能受到的辐射危害。令由具有从事放射工作资质的医师向医院采购人员提出订购125I籽源的申请(内容包括生产厂家、数量及规格等),采购人员按照申请及时向有从事放射性药品经营许可证的单位订购。令125I籽源由经营单位专人送到医院后,采购人员通知125I密封籽源粒子植入治疗室的两名主治医师同时核对、签收并作详细登记,然后送到安全贮存地点存放。令125I籽源到院后,主治医生立刻决定125I籽源植入手术时间,并及时通知患者。一般当日或次日进行手术。令主治医师将125I籽源在密封的手套箱内装入特制的植入枪,手套箱前面板为铅玻璃,进行操作时医师穿戴防护用具,使用长柄夹具进行装枪,此过程平均持续时间为10min。令将装有125I籽源的植入枪及针管进行高温高压消毒处理近1h,冷却和其它处理需要1h,共2h左右。令病人在消毒室经过消毒处理后,被推进粒子植入室准备手术。医师进行125I密封籽源皮下植入手术,医师通过植入枪针管将125I密封籽源植入到肿瘤处。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佩戴个人防护用品(防护铅背心、铅围脖、铅破损或完整的粒子源眼镜、铅帽等)和热释光剂量片。125I破损或完整的粒子源令完成手术后,病人需住院一般7d~14d,以便医生随时进行手术后的病情观察。令病人住院观察期间,身体没有什么异常情况的,可正常办理出院手续。出院后,在1到2个月内,医院要求病人尽量避免与孕妇、儿童密切接触,或保持1m以上距离。经过约8个月的衰变粒子失去放射治疗作用。由于粒子外壳为铁合金,与组织有极好的相容性,允许长期留存体内,不会产生排异反应。125I粒子植入工作流程详见图9-3。患者入院检查确定治疗方案、告知病人辐射危害超声波/CT扫描,确定肿瘤形状TPS计划,确定粒子植入数量超声波/CT扫描,确定粒子植入情况125I粒子植入手术患者留院观察患者出院、随访、跟踪图9-3125I粒子植入工作流程及产污环节图9.3污染源强分析9.3.1125I籽源污染因子分析125I的半衰期为60.1天,毒性分组为中毒组。由于125I衰变方式是轨道电子俘获,主要发射27.5keV的X射线(79.4%)和35.5keV的退激,射线(6.8%本评价主要考虑35.5keV的Y射线的电离辐射。该院通过手术直接植入病变组织,在治疗过程中无放射性的固体废弃物、废水和废气的产生,125I籽源治疗过程中的污染因子是X射线和,射线。报废的125I粒籽源由厂家负责回收处置。9.3.2放射性源强分析1、Y-X剂量率源强125I粒籽源使用过程发射的射线为X射线和Y射线。根据医院提供,开展粒子植入病人数每月最多6人,每天最多1人,植入粒子数最多为70颗/人,每颗粒子最大活度为0.75mci(2.78×107Bq),则,实际日最大操作量为2.78×107Bq×70=1.95×109Bq(52.5mci)。经计算,在无任何屏蔽情况下,不考虑患者身体自身衰减,距离患者1m处Y辐射剂量32.08μGY/h。2、放射性固废放射性固体废弃物主要为破损的125I粒籽源,每颗粒籽源最大活度为2.78根107Bq。破损的粒籽源由厂家当天回收处置。表10辐射安全与防护10.1工作场所分级10.1.1项目工作场所布局本项目125I粒子植入工作场所1位于4号楼七层2号手术室,其楼上为层流机房,楼下为病房,两侧均为其他手术室。平面布置见附图4。本项目125I粒子植入工作场所2位于2号楼一层CT机房,其东侧为CT控制室,西侧为乳腺钥靶机房,南侧为病人通道,北侧为医生通道。平面布置见附图7。本项目125I粒子植入患者病房位于4号楼三层拟建125I专用病房(该楼层最东侧其楼上和楼下为病房,东侧为电梯,西侧为其他病房。平面布置见附图5。10.1.2工作场所管理1、分级①根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日等效最大操作量计算公式为:日等效最大操作量=日最大操作量×毒性组别修正因子/操作方式修正因子;本项目共设2处工作场所,分别为超声导入和CT导入,医生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导入方式,由于医院每天进行粒子植入最多为1人,因此不存在两处场所同时进行粒子植入的情况,并且这两处场所的每天所能进行粒子植子的最大数量相同,故在分析工作场所等级时只需要计算日最大操作量即可,经计算,本项目工作场所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1.95×106Bq,根据GB18871-2002非密封源工作场所的分级原则,本项目属于丙级非密封源工作场所。表10-1非密封源工作场所分级表核素计划最大日操作活度(Bq)毒性组别修正因子操作方式修正因子日等效最大操作量(Bq)场所分类125I1.95×1090.11001.95×106丙级②根据《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120-2006日最大加权活度计算计算公式为:加权活度=日最大操作活度×毒性权重因子/操作性质修正因子,计算结果见表10-2。表10-2放射性药物日最大加权活度计算表工作场所核素计划最大日操作活度(Bq)毒性权重因子操作性质修正因子加权活度(Bq)场所分类七层手术室125I1.95×10910011.95×1011I根据GBZ120-2006临床核医学工作场所分类,本项目核医学工作场所属于I类工作场所。2、分区根据《放射源分类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第62号),安全管理参照v类放射源。本项目粒子植入工作场所分为“控制区”和“监督区”两区管理,粒子植入患者专用病房设“临时控制区”进行管理,具体见附图4、附图5和附图7。(1)粒子植入工作场所控制区:2号手术室内和CT机房内,控制区防护及管理措施如下:①非有关工作人员严禁入内,除特别需要外不允许亲友陪护。②在控制区进入口及其他适当位置处设置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并应给出相应的辐射水平和污染水平的指示。③控制区入口:配备个人防护用品、监测仪器及个人衣物贮存柜。④控制区出口:配备表面污染仪、被污染衣物贮存柜。⑤工作场所严格按照GB18871-2002附录B中“表B11表面放射性物质污染控制水平”的有关规定执行。监督区:2号手术室临近控制区的洁净走廊和污物走廊区域划为监督区,CT机房临近控制区的CT控制室、CT增强检查准备室、医生通道和病人通道区域划为监督区,监督区防护及管理措施如下:①其他无关公众人员严禁入内。②监督区与控制区分隔处设置防护门,将控制区与监督区分开。③在监督区入口处设立表明监督区的标牌。(2)粒子植入患者专用病房临时控制区:粒子植入患者床边1.5米处为临时控制区。临时控制区入口处应有警示标志,除医护人员外,其他无关人员不得入序号场所名称控制区监督区1植子植入工作场所12号手术室内临近控制区的洁净走廊和污物走廊2植子植入工作场所2CT机房内临近控制区的CT控制室、CT增强检查准备室、医生通道和病人通道3植子植入患者专用病房患者床边1.5米处无10.2工作场所防护屏蔽设计本项目需要防护的工作场所包括粒子植入工作场所和粒子植入患者专用病房,其屏蔽设计设计参数详见表10-4。表10-4工作场所屏蔽设计参数防护屏蔽工作场所屏蔽体主要屏蔽材料及厚度植子植入工作场所12号手术室四周墙壁双层50mm厚双面金属不燃岩棉夹心手工隔音保温复合板+1.2mm厚电解钢板+1.5mmPb板防护2.0m高(2mmPb)防护门钢折移门(2mmPb)顶盖双层50mm厚双面金属不燃岩棉夹心手工隔音保温复合板+1.2mm厚电解钢板,楼顶板为12mm厚细石俗,顶部结构斜坡(2mmPb)地坪120mm多孔板+40mm细石俗斜平+15mm水磨石+2.0mm地胶板(2mmPb)植子植入工作场所2CT机房四周墙壁24cm实心砖+30mm硫酸铆防护涂料(5mmPb)防护门3mm铅板(3mmPb)防护窗18mm厚铅玻璃(3.5mmPb)顶盖12cm混凝土+2.5mm铅板(4mmPb)地坪无地下层、无屏蔽措施粒子植入患者专用病房四周墙壁双层50mm厚双面金属不燃岩棉夹心手工隔音保温复合板+1.2mm厚电解钢板+1.5mmPb板防护2.0m高防护门普通门顶盖120mm多孔板+40mm细石俗斜平+15mm水磨石+2.0mm地胶板地坪120mm多孔板+40mm细石俗斜平+15mm水磨石+2.0mm地胶板10.3污染防治措施10.3.1放射性污染防治措施(一)125I粒籽植入治疗过程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1)125I粒籽入院后到手术前污染防治措施①由具有从事放射工作资质的医师向医院采购人员提出订购125I籽源的申请(内容包括生产厂家、数量及规格等),采购人员按照申请及时向有从事放射性药品经营许可证的单位订购。②125I籽源由经营单位专人送到医院后,采购人员通知125I密封籽源粒子植入治疗室的两名主治医师同时核对、签收并作详细登记,然后送到核医学科内源库存放。③手术前要将125I籽源从源库取出,按双人双锁制度应该有两名师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的放射源管理专员来源库开锁,技师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后测量放射源铅盒表面辐射剂量率是否符合规范,如测量合格,则登记登记放射源出库记录,然后技师在放射源管理专员的陪同下将放射源转移到125I使用工作场所。④本项目所使用的源库位于源库为医院北部的人防坑道内(核医学科源库的描述与评价如下。令源库的现场照片如10-1所示。图10-1源库的现场照片令源库的辐射防护屏蔽措施及管理制度如下:北侧墙体是30cm俗,西侧墙体为人防坑道壁,东侧、南侧墙体是25cm俗,屋顶是12cm俗,屋顶以上是山体,无地下层,地面是普通的水泥浇筑,源库防护门内衬2mm铅板;源库防护门外还设立了一道折叠门,防护门张贴电离辐射警示标志。源库实行双人双锁制度管理,密封放射源需要使用时,由专职人员进行登记出入库。令125I籽源存贮容器125I籽源存入于外屏蔽体为9mm厚的铅盒内,铅盒处于钢质储源保险柜中,保险柜尺寸为830mm×470mm×410mm,箱体厚2mm,柜门厚10mm。保险柜的现场照片如10-2所示。图10-2保险柜的现场照片⑤每天工作结束后,如有报废的粒籽源,放置到屏蔽容器中,由厂家直接回收处(2)应配备测量粒籽源活度的活度计及探测光子能量下限低于20keV的辐射防护监测仪。(3)当容器密闭时,容器表面的辐射水平应低于20μSv/h。粒籽源贮存的容器前应使用铅块屏蔽,并在屏蔽铅块前放置防护铅屏风,屏风上方应有适当厚度的铅玻璃。操作人员应站在屏风后实施操作。(4)操作前要穿戴好防护用品。主要操作人员应穿铅防护衣,戴铅手套、铅玻璃眼镜和铅围脖等。防护衣厚度不应小于0.25mm铅当量。对性腺敏感器官,可考虑再穿含0.5mm铅当量防护的三角裤或三角巾。(5)开展125I粒籽植入治疗项目后,应当利用辐射检测仪器,在每次手术后,增加相关手术室的巡测工作,避免手术失败,从而发生脱落现象,产生环境污染。(6)如粒籽源破损引起泄漏而发生污染,应封闭工作场所,将源密封在一个容器中,控制人员走动,以避免放射性污染扩散,并进行场所和人员去污。(7)住院病人植入粒籽源术后的患者,在植入部位应穿戴0.25mm铅当量的铅背心、围脖和腹带。(8)植入粒籽源的病人床边1.5m处或单人病房应划为临时控制区。控制区入口处应有电离辐射警示标志,除医护人员外,其他无关人员不得入内。(9)医院应在病房做好告知工作,病人在接受治疗期间,对家庭和亲属成员的剂量约束值应控制在5mSv以下,对怀孕妇女和儿童的剂量约束值应控制在1mSv以下。(10)治疗期间房间不做清扫,除食物盘外,房内任何物品不得带出房间。任何物品在撤离病房前应进行监测(11)本项目粒籽植入专用病房内须设专用浴室及厕所,病人有专用排便器,对粪便进行过滤,防止粒源丢失,粪便经过监测达豁免水平后方能排入医院管网;对前列腺植入粒籽病人,要求带两周避孕套,以防止粒籽源随精液排出而丢失。为防止随尿液排出,在植入两周内,对尿液使用4cm×4cm药用纱布过滤,如果患者出现植入粒籽源流失到膀跳或尿道,用膀跳内镜收回粒籽源放入铅罐中贮存。(12)当发现患者体外有粒籽源时,不应用手拿,应用勺子或镊子取夹粒籽源,放在预先准备好的铅容器内。(13)放射治疗医师应对患者家属及陪护进行事前培训,告知辐射防护相关事宜。(14)出院病人的管理①植入粒籽源出院患者应建立登记制度,信息卡内容包括:患者姓名、住址、电话、年龄、身份证、植入部位、医院及电话、植入粒籽源个数、陪护者或探视者姓名、植入时间、出院粒籽源数量、检查日期等。②植入粒籽源的患者出院时,医生应给患者佩带一张信息卡,其内容应包括患者姓名,出生年月、照片,植入粒籽源的位置,时间,活度,个数以及治疗医院电话等。(15)遗体的处理①如果住院患者死亡,体内存留总活度大于4000MBq时,治疗医师应从患者治疗部位取出粒籽源,并监测患者遗体和房间。在清点粒籽源前,不准移走任何纱布和绷带。②火葬工人处理遗体时,应采取相应措施,戴手套和防护面具等。③粒籽源植入后12个月以上死亡的患者可以直接火化。植入后12个月内死亡的患者,总活度大于4000MBq时,应从尸体中切除粒籽源植入的器官,或从尸体中取出粒籽源,并将它保存至从植入后算起至少一年;若粒籽源总活度小于4000MBq时可以直接火化。④尸体火化时,应用高温或炉腔高大的焚尸炉,减少空气中的放射性污染。若使用低温或炉腔低小的焚尸炉,对患者骨灰中残留的放射性物质需要屏蔽或特殊处理。火化后遗物不能散落在环境中。⑤125I粒籽源植入后经10个半衰期或火化后的骨灰活度小于106Bq,,方可将骨灰运输。(二)个人防护用品本项目粒子植入工作场所个人防护用品配置情况详见表10-5。表10-5工作场所个人防护用品配置表场所类型工作人员患者和受检者陪检者个人防护用品辅助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辅助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粒子植入工作表面污染监测仪1个;铅防护衣、铅防护眼镜、铅橡胶围脖、铅橡胶帽子、个人剂铅污物桶、手提铅盒若铅防护衣、铅橡胶帽子、铅橡胶——铅防护衣、铅橡胶帽子、铅橡胶场所12号手术室量报警仪、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手套、口罩每位粒子植入工作人员1套。干颈套、铅防护眼镜各2件颈套、铅防护眼镜各2件粒子植入工作场所2CT机房表面污染监测仪1个;铅防护衣、铅防护眼镜、铅橡胶围脖、铅橡胶帽子、个人剂量报警仪、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手套、口罩每位粒子植入工作人员1套。铅污物桶、手提铅盒若干铅防护衣、铅橡胶帽子、铅橡胶颈套、铅防护眼镜各2件——铅防护衣、铅橡胶帽子、铅橡胶颈套、铅防护眼镜各2件(三)其他防护措施(1)放射性工作场所应设置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并设置工作警示灯。(2)在放射性工作场所不得进食、饮水、吸烟,也不得进行无关工作及存放无关物品。(3)工作人员操作后离开放射性工作室前应洗手和进行表面污染监测,如其污染水平超过GB18871规定值,应采取相应的去污措施。(4)接受放射性药物治疗的患者应使用医院设置的专用卫生间。10.3.2环保投资估算本项目总投资约210万元,预计环保投资约145万元,占总投资额的69%。表10-6环保投资一览表单位:万元项目环保及安全管理措施名称内容环保投资辐射安全管理机构设立辐射安全管理机构已成立防护安全管理小组,并制定专人专职负责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工作/辐射安全和防护措施屏蔽措施4号楼七层2号手术室、2号楼一层CT机房和三层粒子植入患者专用病房屏蔽设计详见表10-450安全措施联锁装置、保险柜、监控设施、警示标志、工作指示灯50防护用品粒子植入工作人员配置铅衣、铅眼镜、铅围脖、铅帽等个人防护用品;表面污染监测仪、个人剂量报警仪;放射介入科工作人员配置铅围裙、铅围脖、铅帽、铅眼镜等;配置铅防护帘、铅防护屏等,性腺防护用品等、铅防护衣等人员配备辐射防护与安辐射工作人员均应参加辐射安全和防护专业全培训和考核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并在通过考核后方可从事相关工作个人剂量监测和职业健康监护辐射工作人员应定期健康检查,定期进行个人剂量监测,医院建立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和个人剂量档案5监测仪器和防护用品125I粒子植入场所应配备测量粒籽源活动的活度计及探测光子能量下限低于20keV的辐射防护监测仪。每个辐射工作人员均配备个人剂量计。20辐射安全管理制度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操作规程、岗位职责、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设备检修维护制度、放射性同位素使用登记、台账管理制度、监测方案和辐射事故应急措施/合计145表11环境影响分析11.1建设阶段对环境的影响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未使用125I密封粒籽源,故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电离辐射影响。放射性同位素的用量根据实际需求由供货单位提供,并由供货单位承担运输等安全责任。因此提供放射性同位素的过程中不会对本院辐射工作人员产生辐射影响。此外,医院院区早已建成,本项目使用4号楼和2号楼的现有房间进行诊疗,故本项目不涉及大型土建施工。11.2运行阶段对环境的影响11.2.1放射性核素应用环境影响分析11.2.1.1计算公式辐射剂量率估算公式为:D=0.873K-1ΓA/R2…………(式11-1)-2Gy/h;A放射源的预期最大放射性活度,Ci;Γ照射率常数,R·m2/h·CiR距放射源的距离,m;k-1屏蔽减弱系数,无量纲;0.873转行系数,10-2Gy/RK-1=2-(h/HVL)………(式11-2)衰减倍数hHVL半值层厚度值,mmK-1=10-(h/TVT)………(式11-3)衰减倍数hTVT十分之一层厚度值,mmH=H0/K……………(式11-4)0无辐射屏蔽时,在距源Rm处的空气比释动能率,μGy/hH衰减倍数为K时,在距源Rm处的空气比释动能率,μGy/hK衰减倍数,无量纲A=A0e-λt……………(式11-5)0放射源初始活度,BqA放射源衰变后活度,Bqλ衰变常数,λ=0.693/T1/2,d-1t11.2.1.2125I粒籽源植入治疗过程辐射水平125I粒籽源填装由供货商负责,医院只进行手术植入。由《辐射防护手册》第三分册查出铅对125I射线的半值层约为0.025mm。由于125I衰变过程主要发射35keV的,射线(6.5%根据《辐射防护知识》(梁石强编)查出射线能量在50keV时,混凝土对射线的半值层为1.0cm。查《,射线屏蔽参数手册》,125I的照射常数Γ为0.7R·cm2/h·mCi。(1)手术植入在125I粒籽源植入治疗手术过程中,按最大用量1.95×109Bq(52.5mCi)进行估算,手术过程中距离125I粒籽源大于10cm。偏保守估算,不考虑患者本身(20mm组织厚度)和植源器(5mm不锈钢)衰减,仅考虑0.5mmPb当量防护衣和铅手套的防护作用,经计算,125I粒籽源植入过程中,医生所受Y辐射剂量率为3.06×10-3μGY/h。(2)术后距离患者1m处Y辐射剂量率术后,按最大用量估算,在无任何屏蔽情况下,不考虑患者身体自身衰减(20mm组织厚度距离患者1m处Y辐射剂量率详见表11-1。表11-1植入后不同时间距离患者1m处,辐射剂量率(μGY/h)术后当天术后30天术后60天术后120天疗期结束)粒籽源活度(mCi)52.537.12626.2513.1596.565无屏蔽状态32.122.716.08.024.01由上表可知,术后当天,不考虑患者身体自身的屏蔽、距离患者1m处Y辐射剂量率为32.1μGY/h,术后180天距患者1m处的,辐射剂量率为4.01μGY/h。(3)125I粒籽源工作场所外Y辐射剂量率根据表10.4手术室屏蔽设计参数,本项目使用的两处工作场所其四周墙壁、顶棚、地坪、防护门等屏蔽防护当量均不小于2.0mm铅当量,考察点设在室外30cm处,考察点到粒籽源的最小距离为2.5m,则考察点处辐射剂量率为4.25×10-24μsv/h,因此其对粒子植入工作场所外影响可以忽略。11.2.2人员所受辐射剂量估算由于本项目使用核素为125I,本次评价125I在治疗和诊断应用过程对工作人员和公众人员产生的照射辐射进行影响预测。1、估算公式年有效剂量估算公式如下:H=0.7XDrXT式中:H年有效剂量,Sv/a;0.7吸收剂量对有效剂量当量的换算系数,Sv/Gy;Dr空气吸收剂量率,Gy/h;T年受照时间,h/a。2、停留因子停留因子参照《放射治疗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第1部分:一般原则》(GBZ/T201.1-2007)选取,具体数值见表11-2。表11-2居留因子的选取场所居留因子(T)停留位置典型值范围全停留11管理人员或职员办公室、治疗计划区、治疗控制室、护士站、咨询台、有人护理的候诊室及周边建筑物中的驻留区部分停留1/41/2-1/51/2:相邻的治疗室、与屏蔽室相邻的病人检查室1/5:走廊、雇员休息室、职员休息室偶然停留1/161/8-1/401/8:各治疗室房门1/20:公厕、自动售货区、储藏室、设有座椅的户外区域、无人护理的候诊室、病人滞留区域、屋顶、门岗室1/40:仅有来往行人车辆的户外区域、无人看管的停车场,车辆自动卸货/卸客区域、楼梯、无人看管的电梯3、估算结果(1)工作场所职业人员的年有效剂量根据院方提供数据,125I粒籽源植入患者的治疗过程,医护人员近距离接触包括取药、植入粒籽源等,时间约10min,一年最多接诊72人,则年照射时间约12h。手术过程中工作人员穿0.5mm厚铅衣、铅手套操作,根据前文计算所得,手术过程中空气吸收剂量率为3.06×10-3μGY/h,则手术人员手部和身体受到的年有效剂量为2.57×10-2μsv/a。对于125I粒籽源植入住院患者,工作人员需要进行查房,每天观察一次,时间约10min,偏安全考虑,按每名患者住院观察14天计算,则照射时间为168h。工作人员查房过程中穿0.5mmPb当量防护衣,距离患者1m情况下所受Y辐射剂量率为3.06×10-5μGY/h,则进行查房的工作人员手部和身体受到的年有效剂量为3.6×10-3μsv/a。综上所述,负责125I粒籽源植入工作人员可能接受的手部和身体年有效剂量为2.93×10-2μsv/a,因此工作人员手部受照剂量符合本评价采用的工作人员四肢(手和足)的年管理剂量约束值不超过150mSv/a,身体受照剂量符合本评价提出的工作人员管理剂量约束值不超过5.0mSv/a。(2)慰问人员的年有效剂量慰问人员与有药患者的近距离接触,会不同程度的接受Y射线的照射。125I粒子植入患者最多在医院留院观察14天,慰问人员与患者每天近距离接触1h,则慰问人员累计照射时间为14h,根据前文计算所得,距离125I患者1m处的剂量率为32.1μGY/h,则慰问人员所受辐射剂量为315μSv/a(0.315mSv综上所述,本项目慰问人员所受辐射剂量均低于本评价提出的慰问人员管理剂量约束值不超过1.25mSv/a的限值。(3)公众人员的年有效剂量①粒子植入工作场所周围根据前文对工作场所外30cm处辐射剂量率的计算,工作场所室外辐射剂量率最大为4.25×10-24μsv/h,该值远远小于本次对工作场所四周检测的辐射环境本底值(0.044~0.168μSv/h因此,本项目对粒子植入工作场所周围的公众不会产生任何影响。②公众被动与出院患者近距离接触公众被动与有药患者的近距离接触,会受到外照射的危害。由于公众人员的不确定性,按照对环境影响的最不利原则,同一名公众与患者每年近距离接触时间累计为1h,根据前文计算所得,距离125I患者1m处的剂量率为32.1μGY/h,则125I粒子植入患者对公众造成的受辐射剂量为0.02mSv/a,低于本评价提出的0.25mSv/a的公众人员年管理剂量约束值。综上所述,本项目工作人员手部所受辐射年有效剂量能够满足《电子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中职业人员“四肢(手和足)或皮肤的年当量剂量不超过500msv”的要求,也低于本评价采用的工作人员四肢(手和足)或皮肤的年剂量不超过150mSv的年管理剂量约束值;工作人员、陪护人员(慰问者)和公众人员所受辐射年有效剂量分别符合本评价提出的5.0mSv/a、1.25mSv/a和0.25mSv/a的年管理剂量约束值。11.2.3放射性固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