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必修第一课文化和社会《体味文化》学案_第1页
新人教必修第一课文化和社会《体味文化》学案_第2页
新人教必修第一课文化和社会《体味文化》学案_第3页
新人教必修第一课文化和社会《体味文化》学案_第4页
新人教必修第一课文化和社会《体味文化》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文化生活》第一课文化和社会第一课时体味文化【课标解读】1、了解文化的内涵与形式【高考题范例】例1、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1)西双版纳的植物王国(2)张家寨、九寨沟的自然风光(3)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4)大汶口文化遗址(5)宗教活动、宗教教义和宗教建筑(6)克隆技术(7)伦理道德观念(8)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制度(9)乡镇企业(10)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统治机器A、(1)(2)(3)(4)(5)B、(6)(7)(8)(9)(10)C、(3)(4)(5)(6)(7)D、(3)(5)(7)(9)(10)例2、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纸质图书已不是人们阅读的唯一选择,网络阅读已获得越来越多的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的青睐。这说明A、人们的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B、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C、文化是人们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D、文化具有鲜明的阶段性例3、对文化一种社会精神力量的理解正确的是①文化能够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②文化能够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③文化对社会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④文化的影响既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又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预习内容】1、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环顾我们身边的生活,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文化,还有转瞬间已不再新奇的文化等。2、文化是相对于、而言的人类全部及其。其中,既包括、、等具有性质的部分,又包括和、、和等的部分。注1:文化现象区别于经济和政治现象。3、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现象。文化是由所创造、为所特有的。纯粹“”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文化是的产物。注2:文化现象区别于纯自然现象。4、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在中创造和发化,也在中获得和享用文化。5、人们的精神生活离不开,精神产品离不开。6、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等都属于文化;人们进行文化、、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7、文化的社会作用(1)文化是一种社会力量。文化作为一种,能够在人们、(2)的过程中转化为,对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中,而且表现在中。一个民族,物质和精神上都不能贫穷,只有这样,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不同。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序列问题】1、

有人认为,文化就是音乐、戏剧等艺术。你是否赞同这种看法?

2、你能描述楚州的文化现象和自己参与这些文化活动的感受吗?

3、有人认为,文化就是指哲学生活所讲的意识。你认可吗?

4、你觉得文化对社会和你个人有没有影响?如果有,有什么样的影响?

【小试牛刀】1、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越来越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吃饭讲求“饮食文化”,穿衣讲求“服饰文化”,住房讲求“建筑文化”,出行讲求“旅游文化”。这说明①人们的生活已离不开文化②文化现象丰富多彩③人们对文化的追求越来越高④没有文化人们已经无法生存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下列活动属于文化现象的有A、工人、农民从事生产活动B、召开十七大C、参加文学社、书画协会、读书小组D、自然风光3、穿梭在都市的大街小巷,打量着身边来往的人与物,享受着都市的文明生活,这身边的一切,都是一种潜在的文化。这说明A、文化无时不在,无处不在B、文化与世界相伴而行,是自然形成的C、文化与文明是同一的D、文化是一种潜在的精神生活

【巩固练习】1、每年在庄稼黄熟、准备开镰之前,藏族农民总是身着节日服装,手捧预示五谷丰登的“切玛”(五谷斗)和青稞酒,来到农田载歌载舞,欢庆—年一度预祝丰收的“望果节”,这在全国其他地方是很少见到的。这说明A、必须在全国各地发展先进文化B、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生活C、文化只有地域之别,没有先进与落后之分D、文化与政治是相互交融的2、东晋画家顾恺之创作的《庐山图》,以艺术形式形象地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艺术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B、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一种现象C、庐山的自然美是一种文化D、《庐山图》的创作属于文化活动3、“石头上刻着名人名言,石头是物质的,但表现的是精神内容。”对这句话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B、文化就是刻在石头上的名人名言C、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是分开的,两者互不影响D、文化就是人类创造的产品毛泽东在《贺新郎•读史》一诗中写道:“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钢铁炉中翻火焰,/小儿时节。/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据此回答4—5题4、自“人猿相揖别”之后,出现了从“只几个石头磨过”到“钢铁炉中翻火焰”的巨大变化,这表明A、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B、文化是指人类的精神产品C、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D、物质资料的生产就是文化的生产5、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同时也是伟大的诗人,他一贯主张“诗言志”,他的大量诗作都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不可侵犯、不可欺侮和独立自主,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铮铮骨气,体现了中国人民改天换地,建设祖国的战斗豪情,影响之深,无与伦比,外国曾有人说毛泽东是“一个诗人赢得了新中国”。这主要表明:A、思想、理想、信念都是文化的表现形式B、文化对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C、先进的文化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D、诗人的气质和风范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