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三第4课《蜀道难》第2课时学案_第1页
【人教版】必修三第4课《蜀道难》第2课时学案_第2页
【人教版】必修三第4课《蜀道难》第2课时学案_第3页
【人教版】必修三第4课《蜀道难》第2课时学案_第4页
【人教版】必修三第4课《蜀道难》第2课时学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蜀道难千古诗人,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他站在盛唐诗坛的高峰之巅,醉后敢将天子傲。一钩弯月在冷凝处低悬,片片浮萍碎成摇曳的翡翠。他一声长叹,涌起层层墨香。念他的名字,天地间顷刻滴灌了浓浓的酒香;读他的诗篇,胸怀里霎时涌动着豪放的波涛。“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就请暂且舍弃“钟鼓馔玉”,抛却“摧眉折腰”,让我们同“青莲文苑第一家”,共攀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共醉一场绝美的酒宴。杜甫诗三首茅屋连黎庶,宿儒孤舟叹人间疾苦;草堂铸诗魂,圣哲七律吟世事沧桑。在中国文学史上,像杜甫那样一生为民请命、与民同悲喜、共患难,像他那样推己及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诗人又有几人?杜甫胸怀的博大坦荡,爱心的真挚深厚令人感动。一句民谣道出了千百年来人民对杜甫的亲切之感:唐朝诗圣有杜甫,识得民间苦中苦。琵琶行并序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雅士,一个山野樵夫,是音乐把他们联系了起来;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是音乐让他们演绎了一曲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在这个不朽的夜晚,浔阳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风,清冷的月光,飘飞的荻花,永远记住了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李商隐诗两首当盛唐的繁华落下帷幕,中唐又以其匆匆的步伐走过。曾经空前绝后的大唐王朝到了日薄西山的时候。李白登仙而去,杜甫困顿而逝,白居易、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的身影也渐渐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末世的余音里,李商隐走来了,这位晚唐的才子,旷世的情种,为大唐的黄昏添上了一道绚丽的余霞。

4蜀道难,[学生用书P24])诗海拾贝听蜀僧浚弹琴[唐]李白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注解】:1、绿绮:琴名。晋傅玄《琴赋序》:“司马相如有绿绮。”相如是蜀人,弹者是蜀僧,故以绿绮切之。2、一:加强语气的助词。3、挥手:指弹琴。4、流水:相传春秋时钟子期能听出伯牙琴中的曲意,时而是志在高山,时而是志在流水,伯牙乃许为知音。见《列子·汤问篇》。这句是说,客中的情怀,听了“高山流水”的曲意,为之一洗。5、霜钟:指钟声,《山海经》:丰山“有九种焉,是知霜鸣”。郭璞注:“霜降则钟鸣,故言知也。”入霜钟:余音与钟声交流,兼喻入知音者之耳。【韵译】:四川僧人抱弹名琴绿绮,他是来自巴蜀的峨嵋峰。他为我挥手弹奏了名曲,好象听到万壑松涛雄风。高山流水音调一洗情怀,袅袅余音融入秋天霜钟。不知不觉青山已披暮色,秋去也似乎暗淡了几重!【评析】:此诗是写听蜀地一位和尚弹琴,极写琴声之入神。开头两句,写他来自故乡四川,表达对他的倾慕。颔联写弹琴,以大自然的万壑松涛声作比,令人感到琴声之不凡。颈联写琴声荡涤胸怀,使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尾联写聚精会神听琴,而不知时日将尽,反衬弹琴之高妙诱人。全诗一气呵成,势如行云流水,明快畅达。【思考】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一词多义(1)危eq\b\lc\{(\a\vs\al\co1(①噫吁嚱,危乎高哉形容词,高,②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形容词,危险,③正襟危坐形容词,正,端正))(2)绝eq\b\lc\{(\a\vs\al\co1(①可以横绝峨眉巅动词,越过,②佛印绝类弥勒副词,非常,③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形容词,走不通的))(3)当eq\b\lc\{(\a\vs\al\co1(①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动词,占着,把守,②西当太白有鸟道动词,面对,③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动词,抵挡))(4)尔eq\b\lc\{(\a\vs\al\co1(①尔来四万八千岁指示代词,那,指开国之初,②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第二人称代词,你,③无他,但手熟尔通“耳”,相当于“罢了”))2.词类活用①问君西游何时还名词作状语,向西②朝避猛虎,夕避长蛇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傍晚③使人听此凋朱颜使动用法,使……凋谢④砯崖转石万壑雷使动用法,使……滚动3.古今异义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古义:这样以后。今义:连词,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4.特殊句式①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状语后置句②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宾语前置句③但见悲鸟号古木省略句,[学生用书P25])1.诗篇用“噫吁嚱,危乎高哉”几个惊叹词开头,有什么作用?[名师指津]先指出这种用法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怀,再联系全文挖掘出表达效果。[我的理解]“噫吁嚱”“乎”“哉”这些惊叹词的接连使用,表现了诗人吐纳山川的宽广胸怀,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2.这首诗的开篇是如何叙述蜀道悠久的历史的?[名师指津]诗人在诗歌的开篇以“噫吁嚱”感叹起笔,指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到底“难”在何处?接着诗人层层剥离,从历史的角度分析蜀道难的原因。[我的理解]这首诗一开篇就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直击主题,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先叙述蜀国长期闭塞的状况,引传说中蚕丛、鱼凫的开国,寓高山阻隔之意,“四万八千岁”为夸张叙述;接着描述秦蜀间重山叠岭的地貌,“有鸟道”寓无人行之意;然后叙述蜀道来由。3.诗人选择“悲鸟”“古木”“子规”“夜月”“空山”等意象,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氛围?有什么作用?[名师指津]通过分析这些意象,概括出“空寂苍凉”的气氛,指出对写蜀道之难所起到的作用。[我的理解]鸟是“悲鸟”,树是“古木”。飞鸟雌雄相依,不敢失伴;月夜空山寂寥,子规声悲。诗人用这些感情色彩浓厚的自然景观,渲染了旅人愁思和蜀道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4.诗歌共三段,每段的主要内容和情感各是什么?[名师指津]逐段分析内容,概括情感时,要结合诗人的内心感受。[我的理解]内容情感第一段道蜀道来历,状蜀道高峻感叹蜀道的高峻难行第二段写景物凄清,状山水险恶感叹蜀道的艰难可畏第三段述剑阁险要,想杀人惨景叹蜀道的高峻、艰险、可畏5.“连峰去天不盈尺……砯崖转石万壑雷”这几句描写好在哪里?[名师指津]作者写蜀道的“险”,运用了不同的描写手法,既有动静相生,也有不同的特写镜头,更重要的是选取了不同的意象,组接在一起就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我的理解]诗人先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好像一串电影镜头:开始是山峦起伏,连峰接天的远景图画;接着平缓地推出枯松倒挂绝壁的特写;而后,跟踪而来的是一组快镜头: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目不暇接,从而造成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使蜀道之难的描写,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6.“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政治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