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土壤的观察(第2课时)-高一地理课件_第1页
5.2.2土壤的观察(第2课时)-高一地理课件_第2页
5.2.2土壤的观察(第2课时)-高一地理课件_第3页
5.2.2土壤的观察(第2课时)-高一地理课件_第4页
5.2.2土壤的观察(第2课时)-高一地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2土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能说出什么是土壤?学会在野外如何观察识别土壤3.了解土壤的功能,合理利用土壤,进行土壤养护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土壤处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紧密接触的过渡地带,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与其所在的环境之间有着活跃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关键环节。土壤具有重要的蓄水、保水功能土壤是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生存的重要条件土壤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土壤的问题土壤贫瘠营养比例失调土壤酸化土壤的问题石漠化沙漠化土壤的问题土壤污染耕作层变浅土壤的改良广施农家肥作物轮作土壤的改良种植绿肥休耕土壤的改良种植绿肥休耕课堂检测土壤是指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回答1~2题。1.组成土壤的四种物质分别是()A.岩石、有机质、水分、空气B.砾石、矿物质、水分、空气C.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D.岩石、砾石、有机质、水分2.下列土壤以颜色命名的是()A.黑土、水稻土 B.黑土、黄壤C.水稻土、红壤 D.荒漠土、黄壤CB课堂检测3.关于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A.土壤即陆地表面疏松的表层B.岩石经外力风化而产生土壤C.土壤是岩石圈的一部分,属于无机物质D.土壤必须是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CC4.关于土壤肥力的叙述,错误的是()A.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这是土壤的本质属性B.土壤中有机物的含量,通常是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C.壤肥力高低纯粹取决于土壤中有机质和矿物质含量的多少D.人类生产活动对土壤肥力影响很大改良措施①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因红壤养分含量低,速效养分缺乏,是酸性土壤,而掺石灰中和也是南方地区改良酸性土壤的常用方法。②种植绿肥作物,增加土壤有机质。③逐年深耕,熟化土壤。因红壤地区土质容易板结,从而限制农作物根系的伸展。④兴修水利,改善灌溉条件。⑤合理轮作或强化间作措施,最大程度实现农作物互补。(1)红壤的改良措施。改良措施(2)盐碱地的改良措施。①排灌结合,引淡淋盐,以水治碱,开沟排水、井灌井排。②增施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合理使用化肥。③地膜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