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泰日改革比较研究_第1页
近代中泰日改革比较研究_第2页
近代中泰日改革比较研究_第3页
近代中泰日改革比较研究_第4页
近代中泰日改革比较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近代中泰日改革比较研究

近代中、泰、日本、三国时期的比较研究非常重要。三国的地理位置都处在东亚地区,民族文化习俗有相似之处;三国因改革的原因均没有沦为殖民地,成为亚洲地区罕见的独立国家;三国的改革又出现不同的档次。中泰日的改革是基于相似的历史进程和动因的,那么为什么改革后的三国却沿着不同的道路,以不同的速度向前发展,以致今日的中泰日的现代化进程如此大相径庭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拟从三国在改革前夕的社会基础、改革的领导者及其指导改革的思想、改革的具体措施以及成效等方面入手,对中国戊戌变法、泰国拉玛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进行比较和分析,以探求导致三国改革的这种不同成效的原因。一改革的社会基础和领导人(一)中泰日的改革历程中泰日的改革是有着相似的历史进程和动因的。改革前的三国同属于落后的封建专制的东方国家。从16世纪中叶开始,它们就先后与葡萄牙和荷兰殖民者打过交道,由于“通过贸易或通过天主教传教士的阴谋而攫取政治上的支配权的一切危险”(P15),三国不约而同地采取了一种“有效”的政策——闭关锁国。16世纪中叶明朝就禁止外国船只在中国沿海停泊;到了18世纪以后,清政府也和明朝政府一样仅限定开放广州一地。(P19)同时,泰国的执政者也赶走了天主教神父,不许他们与泰人接触。在17世纪中叶,日本德川幕府将欧洲人驱逐出境并宣布锁国,禁止制造远洋航行的大船,禁止一切日本人出境。从此,中泰日进入了长达二百多年的闭关自守时期。由于长期隔绝了与世界的联系和交流,三国的社会政治结构日益僵化,科学技术也大为落后,严重阻碍了三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到了19世纪中叶,当西方资本主义完成工业革命,它们对东方的侵略也就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靠着廉价商品和坚船利炮,欧洲的航海大国们又把矛头指向了中泰日。1840年,英国殖民当局对中国发动举世震惊的鸦片战争。在西方的坚船利炮前面,庞大的天朝帝国被击败了,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开放了沿海的一些港口。这场战争和这些条约充分暴露了封建统治者完全没有能力抵抗外国资本主义,从此中国进入了百年积贫积弱的历史。泰国虽然曾在1826年、1833年先后与英美两国签订过贸易条约,但由于其统治者始终认为“西方的影响带来的危险,远比拒绝西方的要求招来的后果尤甚”(P167),也并没有真正打开国门和允许外国在泰国建立外交或领事馆。但是在鸦片战争和英缅战争之后,泰国也被迫对欧洲敞开了大门。1855年3月27日,在英国炮舰的威逼下,泰国国王拉玛四世被迫同英国签订了不平等的《鲍林条约》。当时,拉玛四世就曾用鲸鱼和鳄鱼来比喻英、法两国,他认为泰国正处于向上游去喂鳄鱼或向下游去喂鲸鱼的政治困境中。早在1853年美国佩里叩关之前,西方各国曾多次派军舰前往日本,试图迫使日本开国。荷兰军舰于1844年7月抵达长崎,以中国的“鸦片战争”为例,要求日本对外开放。(P15)而在19世纪俄国又将它的势力推进到日本北部岛屿,成为“妨害封建日本酣睡的一个最具有经常性的力量”(P37)。1853年7月,美国佩里率领的舰队到达浦贺,日本被迫与之签订了《神奈川条约》。根据条约规定,今后日本给予外国的一切权益,也同样无条件地给予美国等等。(P16)面对西方殖民主义的威胁,中泰日的统治者为了进一步加强国力,维护国家的独立和安全,决定改变闭关锁国的传统政策,在国内逐步推行社会改革,这就是著名的中国戊戌变法、泰国拉玛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尽管中泰日的历史发展进程及其改革动因相似,但是三国改革的社会基础还是有着很大的差别的。首先就文化背景来讲。中国是东方文化的母体,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无与伦比独成一体的文明。儒家思想成为千百年来封建统治阶级的理论基础,在儒家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的封建社会取得了世界性的辉煌成就,缔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国也就成为世界的“中心”。就民族性而言,中国人有许多优点,如有非常强的创造力、勤劳勇敢刻苦、集体纪律观念强等;但也有许多缺点,如傲慢自大,具有沙文主义的“好大喜功思想”,同时又有卑躬屈膝逆来顺受的“奴婢愚忠思想”等。另外,中国不是单一民族,多民族国家由于民族利益不完全一致,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现代化进程。泰国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多民族国家。佛教在泰国既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又是一种强大的物质力量,它对整个国家、社会一直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泰国的寺院和僧侣的数量相当多,到19世纪中叶,仅曼谷就有82座寺院,40万的居民中有上万人是僧侣,当时最大的寺院有僧侣五百到六百多人。(P79)佛教的兴盛可见一斑。所以就民族性来讲,泰国人创新意识不强,往往安于现状,在日常的生活中缺乏集体精神和一定的组织纪律性。泰国的教育体制将宗教、伦理与文化融于一体,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个民族文化素质的水平,使得拉玛维新时的许多工作都得从零开始。而佛教固有的神学世界观也决定了它无法适应新时代抵制西方入侵、振兴国家的要求。受佛教这种精神力量支配的泰国也就不可能进行彻底的变革,迅速迈上现代化之路了。儒教伴随着中国文化的洪流传入日本,几经盛衰的儒教到19世纪时早已日本化了。集体意识是日本民族力量的核心,日本改革的成功,很大原因在于日本人的这种意识。与中国泰国相比,日本是一个高度单一的民族,民族利益是一致的,这为集体意识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所以日本统治者在改革时能够得到大量具有文化知识的群众的支持。此外,日本儒教在吸取中国儒家思想的同时,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第一,日本儒家比中国儒家更加重视现实,强调经世致用。第二,日本儒家淡化了中国儒学中的“有德者王”以及“放伐”“革命”(P160)的思想。倒幕派就可以打着天皇的招牌冠冕堂皇地反对幕府的统治,实现伟大的变革,而不致因为过激的思想转变引起变革时的巨痛。第三,日本儒学更关注如何灵活应付时势的变动,而不拘泥于既定的循序原则。第四,日本儒学能够长期与佛教、神道等其他思想共存,而不像中国儒学那样具有强烈的排他性。但日本地处海岛,又是同一民族,促使日本人形成了孤芳自赏、狭隘多疑的岛国心理。仅从文化背景上看,日本的改革就要比中国泰国便利得多,条件充足得多。其次从政治、经济方面来看。中国封建时代的社会经济基础是以个体小农业和家庭小手工业为基本特征的。但在1840年以后,帝国主义的侵略一方面破坏了封建自然经济结构,刺激和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生和发展;另一方面又勾结中国的封建势力压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了支付日本的巨额赔款,向国外大肆借贷。为了偿还外债,它向人民敲骨吸髓巧取豪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尽管在鸦片战争以后有了初步的发展,但同封建经济相比还是非常弱小。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阶级相互勾结又互相矛盾,这是变法维新运动前中国社会经济的真实写照。泰国具有浓厚的封建色彩,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相对稳定,统治基础较为扎实,不仅传统的“萨卡迪纳制”(奴隶制残余)未受多大触动,就连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和奴隶制都依然存在。当时泰国“一切法律和命令出自国王”(P65)。因此,与中日两国相比,泰国的农业技术水平很低,土地耕作技术相当原始,生产力的发展往往要依靠劳动力的增加才能达到。泰国的商品生产微乎其微,而且完全从属于封建关系。商人总是依附于封建主,“在封建主和市场之间的贸易业务中充当经纪人”(P156)。这种商业活动往往出现“一切以黄金归根结底重新回到大官儿的手中而告终”(P156)的结局。据西方学者描述,当时泰国没有一部固定的法典、新式的医院和学校,没有近代化的军队,根本没有海军,没有铁路、邮政、电报、几乎没有公路,甚至连债务奴隶制也还未完全取消。(P91)在这种社会基础上进行的改革,自然也就困难重重了。日本开放后,在经济上,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促进了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农村出现了“自外国贸易兴,产业增进,农民忙作业而国家亡乐逐减”(P65)的现象。在政治上,德川幕府中后期统治阶级日趋腐败,封建领主加重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农民不仅要向封建领主缴纳“五公五民”甚至“三公三民”的实物地租,还要承担各种名义的苛捐杂税。(P6)广大农民到了无法生存的境地,纷纷发动起义反抗封建领主的残酷压榨。1590—1867年间,日本的农民起义多达2809起,平均每年近10起(P8),次数和规模越来越大,起义的进步性、革命性也在不断加强。德川幕府摇摇欲坠,各种反幕势力相互联合,利用外来威胁共同反对幕府的统治。“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场伟大的变革正在日本降临。(二)对日本改革的评价中国改革的领导者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代表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早在19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了一些以资产阶级观点提出“变法”主张的人,但他们数量很少,社会影响很小。而洋务派则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1甲午战争后,越来越多的国人认识到中国的积贫积弱,主张维新变法。康有为等提出“变者,天下之公理也”2,认为科举制度“破坏人才,国随贫弱”3,主张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培养于国家有用的人才。清朝统治阶级内部出现维新派和顽固派的论战,光绪皇帝想通过变法,利用维新派,并企图取得帝国主义的支持,摆脱太后的垂帘听政,使自己真正掌权。一国“二君”是当时中国变法的一大特色,也是维新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泰国改革的领导者主要是封建统治阶级,包括以国王为首的一批受过西方近代教育的王室成员,以及少数上层贵族。拉玛四世在留学期间就批判地接受了西方文化思想,甚至还打算清除当时泰国佛教中存在的一些魔法和迷信的成分。(P428)他鼓励对外经商,1855—1856年间,只征收3%的关税。(P762)在公共事务中采取西方较先进的措施。但遗憾的是他在1868年英年早逝。15岁的拉玛五世上台后,排除万难,继承遗志。泰国的改革强调“泰体西用”,并没有直接向欧美学习。1871年初,拉玛五世出访了英国人统治下的新加坡、印度等地,目的是为了看看外国,“考察它们的风俗习惯,以便吸取那些对于暹罗将来的昌盛可为借鉴的东西”(P289)。泰国改革一开始学习的只是列强在东方殖民地的某些制度,而不是西方制度的原型。泰国领导人最关心的事情是如何主动采取措施使自己“文明”起来,避免列强们以“开化”的名义迫使泰国像缅甸、老挝这些邻邦那样沦为西方殖民大国的牺牲品。日本改革的领导者表面上是些皇族亲王,但是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实际掌握在由倒幕的下层武士和商人组成的改革集团手中。他们进行反幕府斗争主要是为了推翻媚外的幕府,进而反抗列强的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的富强。他们清醒地认识到必须“摆脱亚洲的固陋,尽快转向西方文明”,从而树立了“脱亚入欧”的指导思想。与中国泰国不同的是,日本的改革是直接向欧美国家学习,全方位地仿效西方文明,以迅速彻底地将日本改造为西方式的资本主义国家。1871年的12月,岩仓代表团的出访成为日本走上近代的契机。之后的一切以效仿欧美各国现行制度为原则的各种制度的改革,更被认为是“具有超越封建统治者个别权益的绝对价值”(P12)。著名的旅日作家陈舜臣在《日本人与中国人》一书中说道:“中国人是一面向前走,一面树立目标的民族,而日本人则是依靠路标走过来的民族。”(P313)二拉玛改革的主要内容针对上述三国改革前不同的社会基础、领导者和指导思想,中泰日的统治集团在变法中采取了不尽相同的改革措施,而这些措施也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中国戊戌变法从1898年6月11日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开始到9月21日变法失败,历时一百零三天,史称“百日维新”。在百日维新期间光绪皇帝颁布了一百多道变法诏令。在政治方面,裁汰冗员,取消重叠的行政机构;改定法律规章;允许官民上书言事;“假日本为向导,以日本为图样”(P324)。在经济方面,设立农工商局,保护农工商业,奖励发明创造等。文教方面,废除八股取士制度,改试策论;取消各地书院,改设学校,创办京师大学堂等。“百日维新”的措施,从总体上来说是比较正确的,如果它能贯彻,一定能使当时的中国耳目一新。但是中国的改革缺乏基础,正如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所说:“当夏季消逝时,光绪的改革运动日趋激进,并预示了最后要对帝国全部政治机构进行激烈改造的前景。这种激进的倾向不但与大多数政府官员的意识形态立场背道而驰,而且也同几乎整个官场的既得利益发生冲突。”(P326)变法既是一次重要的政治变革,也是中国近代最早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今后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的影响。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后来清王朝制定的许多政策与戊戌变法中的一些条例不谋而合,这表明它是符合历史潮流的。泰国的拉玛改革从1851年至1910年(也有许多学者提出是1868至1910年),被称为半个世纪的改革。首先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前泰国的行政机构是按地域设置的,改革后把全国分为18个省,建立政府、县、村三级制的统一的地方行政制度,“这就把全国纳入了统一听命于中央朝廷的管理系统”(P32)。其次是奴隶制的废除,这是拉玛改革中最卓有成效的措施之一。当时泰国的奴隶数量很大,约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之多。(P92)奴隶制的存在严重阻碍了泰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1908年出台的刑法典中对非法买卖奴隶的惩处作了明确规定:“强行运出、买进或卖出一个作奴隶的,处以一至七年徒刑或课以一百至一十铢的罚款。”(P188)至此,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废奴运动基本完成。再次,泰国在经济方面的改革主要围绕增加大米生产和出口而进行,侧重于农业的发展。为了使农业急速商品化,政府在征收土地税等方面颁布了许多措施。如1874年,拉玛五世亲政伊始,就规定对新开垦的稻田免税3年。(P250)从80年代中期起,泰国土地耕种面积不断增加,1896—1914年,耕地面积增加了一倍。(P343)稻米生产也随之迅速发展,尤其是大米的出口,从19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初,平均每年大米出口从6万吨增加到90万吨左右(P107),总增长约为800%(P93)。泰国在改革之初就确定了以个体手工劳动为主的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经济政策,这必然导致对工业发展的忽视。即使到了二战前,泰国最大的国有企业雇工也不到300人,而少数资本雄厚、技术先进的工业企业则大多被外国资本控制。(P107)可见这一时期泰国的工业没有能够完成现代化,而不像日本那样在极短的时间里完成近代化征途,成为一个强国。第四,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改革。1872年春天,泰国第一所世俗学校创立。由于政府的积极推动,在世俗学校读书的学生从1886年的2000人增加到1913年的123000人。(P193)但是泰国进行教育改革的前提,仍旧是为了维持传统的小乘佛教的地位,教育同寺院的联系依然很强,没有能够完全走向世俗化和科学化。1902年颁布的《国家教育制度》就曾明确指出:“如果我们把初级教育与寺院分开,仅仅作为政府的事,我们就会破坏所有的寺院和僧侣的良好作用。”(P28)因此泰国教育改革的着眼点仍在于维护传统文化,宗教对教育的束缚依然存在。此外,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教育经费少得可怜,在1898—1920年间,政府所拨的教育经费仅占国家预算的3%。(P193)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改革后泰国的教育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还落后于东南亚大多数的殖民地国家。日本明治维新从1868年开始经历了30年变法。在政治上,明治政权对中央机构进行改革,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等下级武士出身的改革派官僚占据了主导地位。1869年,大久保利通等改革派收回了各藩原有的封建领土及对领地的统治权。1871年8月19日,新政权颁布了《废藩置县诏书》,下令废除尚存的260多个藩,将日本全面划分为二府72县(后又合并为三府37县)。(P57)19世纪80年代,明治政府开始实行内阁制,并且按照19世纪的西方模式设立了类似西方政府各部的省。1889年2月11日,明治政府颁布了帝国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设立了上下两院制的国会,使日本成为西方世界以外第一个试验国会制度成功的国家。在经济上,明治政府运用国家权力推行“殖产兴业”,发展社会经济,强行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自上而下地扶植资本主义的近代产业。政府在“殖产兴业”方面投入了极大的人力和物力。1870年到1885年,政府有关投资总计约达2.1亿日元,约占同期年收入总额的1/4(P100),而且高薪聘请外国技术人员对企业进行技术指导,有利于推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移植。明治政府在全力发展工业的同时,也致力于农业生产的提高,提倡精耕细作和农业生产的科学化。在明治维新时期,政府开垦了北海道大量的荒地,并把先进的农业技术推广到落后地区,加上轮船和铁路所提供的廉价运输,更加促进了大规模地区性作物生产专业化。在1878—1882年间,由于耕种方法的技术的改进,日本农业产量增长120%,土地生产力提高80%,劳动生产率增长186%,耕地面积扩大了35%。(P2)到19世纪末,从农业中取得的余额已为日本的产业增长和政治现代化提供了大量资金。在文化教育上,明治初年,维新政府便将教育作为国家之“大本”,要求兴办近代教育。1872年8月,文部省颁布《学制》,按照法国的模式发展普及教育,建立起高度中央集权的整齐划一的全国性学校教育制度。1873年,日本小学的就学率为适龄儿童总数的28%,以后逐年上升,到1904年后已经接近100%,完成了政府“邑无不学之产,家无不学之人”的要求。(P165)1869年1月—1877年6月,文部省的总开支为788万日元以上,约占同时期日本政府总开支的7%,仅次于陆海军两省和工部省。(P166)这为日本的教育改革准备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从1907年开始,日本实行了完全的免费义务教育。明治政府对教育改革的重视,不仅使日本移植和引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与科技知识,更为日本现代化建设培养了一大批的人才,提高了整体国民素质,落后的日本之所以能够迅速赶上乃至超过世界先进国家,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通过比较不难发现,中泰日的改革不管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或是不彻底的,它们都取得了巨大的意义。第一,在政治上,三国都维护了各自国家的独立和尊严,改革后各国基本上都从传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