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清单)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 2023-2024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部编版)_第1页
(考点清单)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 2023-2024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部编版)_第2页
(考点清单)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 2023-2024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部编版)_第3页
(考点清单)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 2023-2024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部编版)_第4页
(考点清单)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 2023-2024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部编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考点清单第4课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1、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时间、目的、代表人物、口号和指导思想分别是什么?(1)背景: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内忧:太平天国运动。外患:两次鸦片战争)。(2)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3)目的: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4)代表人物:奕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5)口号:“自强”“求富”。2、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重点)(1)以“自强”为口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2)以“求富”为口号,开办近代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3)兴办教育:兴办新式学校(京师同文馆等),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4)建立新式海陆军①陆军:组建新式洋枪队,采用西式方法练兵。②海军:到19世纪80年代,福建、广东、南洋和北洋等新式海军初步建成,其中以北洋舰队规模最大。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3、如何评价洋务运动?(难点)(1)进步性: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2)局限性: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4、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和原因是什么?(1)标志: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洋务运动破产。(2)原因①根本原因: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只学习西方技术,不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根基。②直接原因:洋务派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5、收复新疆的背景、概况、影响分别是什么?(1)背景:19世纪60年代,阿古柏率兵侵占新疆大部分地区。俄、英两国先后支持阿古柏侵略政权。19世纪70年代,俄国还直接出兵侵占新疆伊犁地区。阿古柏的残酷统治和俄、英两国的侵略活动,激起新疆各族人民反抗。(2)概况: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第二年,左宗棠命刘锦棠入疆,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先收复乌鲁木齐及其附近地区,然后攻克达坂城等地,挺进南疆。1878年,清军成功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领土。经过艰难谈判,中俄签订条约,中国收回伊犁大部分地区,俄国仍割占中国1万多平方千米领土,并索取大量赔款。(3)影响:1884年,清政府根据左宗棠的建议,在新疆地区建立行省。新疆建省,巩固了西北边防,加强了新疆与内地的联系,维护了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6、中法战争的背景、概况、结果和影响分别是什么?(1)背景:19世纪中后期,法国侵略清朝的藩属国越南后,又将矛头指向中国。驻扎中越边境的刘永福受越南邀请,率领黑旗军助越抗法,多次取得胜利。清政府后来也派兵人越抗法,(2)概况:1883年底,法国攻击驻守越南的清军,中法战争爆发。1884年,法国军舰闯入福建马尾军港,对清军发动突然袭击,福建水师全军覆没,清政府被迫对法宣战。不久,法军攻占我国台湾基隆港,进犯台北。督办台湾军务大臣刘铭传率部抵抗,击退法军。1885年初,法军在越南北部向清军大举进攻,直逼中越边境的镇南关。老将冯子材临危受命,积极备战,于3月取得镇南关大捷,并乘胜收复越南谅山等地,扭转了整个战局。(3)结果:清政府下令停战,与法国签订条约,承认越南受法国"保护",同意在中越边境开埠通商等。(4)影响:法国侵略势力伸向中国西南地区。清政府于1885年决定在台湾建立行省,台湾建省,加强了东南海防,强化了对台湾的治理,推动了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时间和主要战役分别是什么?(1)原因①根本原因:日本企图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②直接原因(导火素):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2)时间:1894—1895年。(3)主要战役:丰岛海战——战争爆发;平壤战役——左宝贵殉国,平壤陷落;黄海大战--邓世昌殉国,此次海战,北洋舰队损失较大,但主力尚存;辽东半岛战役——徐邦道奋力抵抗,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威海卫战役——丁汝昌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2、《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主要内容及危害、影响分别是什么?(重点)(1)时间:1895年。(2)内容及危害①割地: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主权,②赔款: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和清政府的财政负担。③开放商埠: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人中国腹地。④设厂: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反映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日益加深,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3)影响: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3、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是怎样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1)契机: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2)概况①列强在中国掀起抢夺利权、强租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②1899年,美国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门户开放”的照会,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第6课戊戌变法1、公车上书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领导人、内容和影响分别是什么?(1)背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后,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2)时间:1895年春。(3)地点:北京。(4)领导人:康有为、梁启超等。(5)内容: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6)影响: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2、戊戌变法的背景、开始标志、代表人物、思想主张、主要内容、结果和影响分别是什么?(重点)(1)背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维新思想的传播。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上书光绪帝,呼吁变法救国,在维新派推动下,光绪帝决心变法。(2)开始标志: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3)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4)思想主张:变法图强、救亡图存。(5)主要内容: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6)结果:1898年9月21日,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发动政变,谭嗣同等六人(戊戌六君子)遇害,变法失败。(7)影响: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3、戊戌变法的背景、开始标志、代表人物、思想主张、主要内容、结果和影响分别是什么?(1)背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维新思想的传播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上书光绪帝,呼吁变法救国,在维新派推动下,光绪帝决心变法。(2)开始标志: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3)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4)思想主张:变法图强、救亡图存。(5)主要内容: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6)结果:1898年9月21日,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发动政变,谭嗣同等六人(戊戌六君子)遇害,变法失败。(7)影响: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1、义和团运动的主要活动范围、反帝方式、口号、性质和意义分别是什么?(1)主要活动范围:兴起于山东、直隶一带,1900年夏,义和团控制了京津地区。(2)反帝方式:张贴文告、捣毁教堂、拆毁铁道、砍断电线等方式。(3)口号:"扶清灭洋",(4)性质: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5)意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2、八国联军侵华的原因、起止时间、主要经过和结果分别是什么?(1)原因①根本原因:维护和扩大帝国主义在华的利益。②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2)起止时间:1900—1901年。(3)主要经过:1900年6月,在廊坊阻击战中,八国联军死伤多人,被迫撤回天津。在天津保卫战中,清军直隶提督聂士成壮烈殉国。7月中旬,天津失陷。8月14日,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西逃。(4)结果: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与11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3、《辛丑条约》的签订时间、主要内容及影响分别是什么?(重点)(1)时间:1901年。(2)主要内容①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③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④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⑤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3)影响:《辛丑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