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全等三角形》_第1页
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全等三角形》_第2页
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全等三角形》_第3页
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全等三角形》_第4页
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全等三角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一年级数学学科

《全等三角形》单元

大单元整体学习

A

Me

班级:

小组:

姓名:

学科主任:年级主任:

图形与几何:全等三角形

单元概述

【单元内容】

全等三角形是三角形一章的延续,从对一个三角形的探究扩展到两个三角形关系

的探究.全等三角形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全等形,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全等

形及全等三角形为探究角相等、线段相等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性质与判定是本单元的核心内容,是研究轴对称、等腰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等几

何图形的基础.

【课标要求】

L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能识别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边、对应角.

2.掌握基本事实: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

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证明定理:两角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尺规作图:(1)能用尺规完成基本作图: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2)会利用基本作图作三角形:已知三边、两边及其夹角、两角及其夹边作三角形.

【单元目标】

1.研读文本,结合生活实例说出对全等形与全等三角形的理解,探究全等三角形的性

质进行边与角的转化.

2.通过画图、叠合、实验、观察等活动,分析三角形全等所需元素,探索三角形全等

的四种判定方法并初步运用,说出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思路;

3.设计复原风筝方案,用尺规作三角形,并说出理论依据,探究全等三角形的应用价

值;

4.围绕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判定进行重构过关,灵活应用全等三角形模型、转

化思想解决综合问题.

【评价预设】

学习阶段评价标准自我评价

整体感知能说出全等形的概念、特征及全等三角形元素之间的对应

关系,能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边角问题.

探究建构探究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并能选择合适的判定方法解决三

角形边角问题,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应用迁移借助尺规作图,设计符合条件的三角形风筝骨架,并说出

理论依据;设计距离测量方案,总结全等三角形在生活中

的应用.

重构拓展结合图形及问题,梳理全等三角形核心内容及内在联系,

灵活应用全等三角形模型、转化思想解决综合问题.

【学习导航】

通过整体感知观察分析实例认识全等形,猜测全等三角形元素之间的关系,根据

叠合得出对应关系及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探究建构阶段将重点

探究本单元的核心问题一一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并能应用三角形全等的性质与判

定解决边角问题;应用迁移阶段,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重构拓展阶段复盘学习过程,梳理全等三角形核心内容及内在联系,灵活应用全

等三角形模型解决综合问题.

【学时建议】

学习过程学习任务学时

整体感知揭秘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关系1

探究建构探索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3

应用迁移设计符合条件的三角形风筝骨架2

重构拓展利用三角形全等解决综合问题1

【本单元学习目标追求】

请结合对本单元的单元概述与单元内容的学习,制定自己学习本单元的目标追求.

一、我的学习目标

二、我的目标达成情况

整体感知

全等三角形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抽象出全等形,说出全等形与全等三角形的概念与特征,能辨别两个图形

是否为全等形;

2.借助三角形纸片识别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边与对应角,探究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进行

边和角的转化;

3.通过图形变换分析全等三角形模型中的对应关系,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边角

问题.

【学习任务】

揭秘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关系

学习活动1)——认识全等形

亲爱的同学们,观察校服上的校徽,每个教室张贴的国旗,剪纸课上剪的窗花、

做的风筝等等,它们有什么特点?结合图片思考,完成下面的问题.

【问题探究】

1.分别观察四组图片,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如果将每组中的两张图片用适当的方式

叠合在一起它们能够完全重合吗?

2.请列举生活中其它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平面图形的例子.

3.每组图中两个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分别有怎样的关系?

4.根据全等形的概念,尝试做出一对全等的三角形并说出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1-

【归纳生成】

用自己的话描述全等形的概念及特征.

【学习评测】

下面这组图形中哪些图形是全等形?

于习活动2〉一探究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我们在研究图形时主要研究图形的边和角,如果

两个三南形全等,它们的边和角有怎样的关系呢?结

合下面的问题进行思考.

【问题探究】

1.将手中的两个三角形进行叠合,说出两个三角形中的对应点、对应边、对应角.

2.由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与对应角之间有怎样的特殊关系,并将

上述性质用符号语言表示.

3.将手中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摆放成如图的两种形式,分别找出对应边和对应角.

-2-

【归纳生成】

1.在书写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应当注意什么?

2.总结识别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边和对应角的方法.

【学习评测】

1.如图,△ABC咨Z\DEF,AB=DE,则/A的对应角是,BC的对应边是

2.如图,已知AABC丝ACDA,ZBAC=85°,ZABC=30°,那么NDCA=,

NCDA=____________,NBCA=_____________,NDAO_

AD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c

BECF

第题图

第i题图2

3.下图是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拼接的一个图案,其中aABC丝aDEF,写出这两个三

保瓶中相笺的3力和柏笙的像

E

D

[变形思考]上图图案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和相等的角?说明理由.

-3-

学习活动3〉

——分析全等三角形模型中的对应关系

让两个全等三角形重合,再试着通过平移、旋转、

翻折等,拼得一个新的图形.试分析模型中两个全等三

角形的对应关系.

【实践探究】

1.尝试把拼得的图形画下来,组内展示交流,梳理全等三角形的模型.

2.分析组内其他同学所画图形是如何变换得到的,并指出对应边与对•应角.

【思维拓展】

如图,已知△ABC之Z\DEB,点E在AB上,AC与BD交于点F,AB=6,BC=3,NC=55°,

ND=25°.

(1)求AE的长;

(2)求NAED的度数.

-4-

【形成性评价1】

评价要点水平标准星级评价自我评价

要点1:全能结合实例说出全等形的概念☆

等形的概念能够准确识别全等形☆☆

与特征能够总结全等形的特征☆☆☆

要点2:应结合纸片得出全等三角形的的对应关系☆

用全等三角能够根据性质进行边与角的转化☆☆

形的性质进能在具体图形中识别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与对

7^

行边角转化应角,解决边角问题

评价问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全等图形的面积相等B.形状相同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C.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D.周长相等的两个图

形是全等形

2.如图,AABC和△£>£1尸全等,且NA=N£),AC对应3E.

若AC=6,BC=5,AB=4,则。尸的长为()

A.4B.5C.6D.无法确定

3.如图,A4BE四△OCE,点E在线段AD上,点/在CO延长线上,ZF=ZA,求

证:AD//BF.

-5-

探究建构

全等三角形

【学习目标】

1.通过画图、叠合、实验、观察等数学活动,猜想判断三角形全等所需的条件;

2.通过操作验证,探索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说出它们的联系及判定两个三角形全

等的思路;

3.选择合适的判定方法解决三角形边角问题,说出如何用三角形全等求角相等、线段

相等.

【学习任务】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______/一—猜想判定二角形全等所需的条件

用硬纸板任意剪一个三角形,用它做模板,在下面画出两个不重合的三角形,使

它们分别满足(1)有一条公共边;(2)有一个公共顶点;(3)有一个公共角.它们

都全等吗?

1.通过探究,两个三角形有一对元素(一对边或一对角)相等,能保证它们全等吗?

如果能,请说明理由;如果不能,请举出反例.

2.只根据两个三角形有两对元素(①两对边②两对角③一对边加一对角)分别相等,

能保证它们全等吗?如果能,请说明理由;如果不能,请举出反例.

[猜想]最少儿对•元素相等,就可以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

学习活动5〉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AB=A2,BC=B'C;CA=CA!

ZA=NA,/B=/B',ZC=ZCf

BCB'1

-6-

根据我们对全等三角形定义的理解,满足这六对元素就可以保证

AABC=>对两个三角形来说六个元素(三条边'三个角)中,至少需要有三

个元素分别相等,这两个三角形才全等.

利用拼接条动手实验,或用刻度尺和量角器画三角形(在三角形上标注和字母和数

据),分析自己画的图形,或把你的三角形与其他同学画的三角形进行比较,将你画

的三角形剪下,放到其他同学画的三角形上,看看是否完全重合,并记录你的发现.

实验一:已知三条边

如果从边的角度,满足三条边分别相等就能说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呢?用拼接条拼接

说明.

实验二:已知三个角

如果从角的角度,满足三个角分别相等就能说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呢?画图说明.

实验三:已知边和角

如果从边和角的角度,要使得两个三角形全等,需要满足哪几个条件呢?

1.在两个三角形的一边一角分别相等的基础上,若再添加一个条件:另一边也分别相

等(举例AB=A'B'=12cm,BC^B'C'=8cm,等角为70°),可以画出几种情况?

怎样画才能确保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呢?通过实验分别进行研究,并分别画图说明.

-7-

2.在两个三角形的一边一角分别相等的基础上,若再添加一个条件:另一角也分别

相等(举例,NA=NA=50°,N5=N6'=80°,相等的边为10cm),可以画出几种

情况?怎样画才能确保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呢?通过实验分别进行研究,并分别画图说

明.

【归纳生成】

1.实验操作结论梳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研究的角度角边两边一角两角一边

对应相等的角角角边边边两边及其两边及其中两角及两角及其中

元素夹角一边的对角其夹边一角的对边

三角形是否

全等

若全等,写

出判定方法

的简写,若

不全等,画

图说明

2.仿照下面的书写格式,结合图形,分别用符号语言表示出其它判定方法:

在aABC和AA'B'C'中,

{AB=A'B'

<AC=

BC=

仝2(SSS)

-8-

[拓展思考]通过以上问题的研究,小亮认为可以把AAS与ASA概括成“满足两角及一

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你同意他的意见吗?如果不同意,请举例说明.

学习活动6〉

——选择合适的判定方法解决边角问题

1.如图所示为参加《趣味数学》校本课程的同学做的风筝骨架,已知AB=AC,AD=AE,

△ABEgAACD全等吗?说明你的理由.

2.已知多边形ADBC是校本教室柜子上的装饰图案,它是由两个全等的三角形组合而

成的.小茗同学不小心将4ABC损坏了,同学们奋力修补之后如图所示,经测量发现

/1=/2,N3=/4,同学们的修补的图案符合要求吗?为什么?

3.如图是一个简易版风筝骨架,已知AD=AE,ZB=ZC.请判断风筝骨架是否合格(若

BE和CD相等,则此风筝质量合格),并说明理由.

-9-

4.如图在这个风筝制作过程中,已知AB=CB,AD=CD,若NA=NC则风筝合格.请判断

是否合格,并说明理由.

5.如图,AC.与BD交于点0,AD=CB,E、F是BD上两点,且ND=NB,DF=BE.

请证明下列结论:⑴AE=CF;⑵AE〃CF.

【归纳生成】

尝试总结如何用三角形全等的求角相等、线段相等.

【学习评测】

1.如图,AB=DB,Zl=Z2,欲证△ABEgZ\DBC,则需补充的条件是什么?请说明理

由.

-10-

【形成性评价2】

评价要点水平标准星级评价自我评价

能够利用拼接条及作图猜想判定三角形全等

要点1:探究☆

所需的条件

三角形全等的

能够通过实验得到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判定条件

会用符号语言描述四种判定,总结它们的联系☆☆☆

要点2:应用分析所给条件,找出全等三角形模型☆

三角形全等的能选择合适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性质与判定解能灵活运用三角形全等的性质与判定解决边

☆☆☆

决边角问题角问题

评价问题:

1.如图,在AABC与ADEF中,已有条件AB=DE,还需添加两个条件才能使

AABC^ADEF,不能添加的一组条件是()/D

A.NB=NE,BC=EFB.BC=EF,AC=DF/\

C.ZA=ND,NB=NED.ZA=ND,BC=EF/\/\

BCEf

2.工人师傅常用角尺平分一个任意角.做法如下:如图,NAQB是一个任意角,在边

OA,08上分别取OAf=ON,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分别与点M,N

重合.过角尺顶点P的射线OP即为NAOB的平分线.为什么?

-11-

应用迁移

全等三角形

【学习目标】

1.研读文本,用尺规作符合条件的角,说出作图与全等三角形的关系;

2.借助尺规作图,设计符合条件的三角形风筝骨架,说出理论依据;

3.设计距离测量方案,结合全等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总结其应用价值.

【学习任务】

设计符合条件的三角形风筝骨架

学习活动7、--用尺规完成基本作图

尺规作图是起源于古希腊的数学课题,是指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

最基本、最常用的尺规作图通常称“基本作图”,一些复杂的尺规作图都是由基

本作图组成的.利用尺规作图可以解决许多几何作图问题,动手试一试吧!

问题1:用尺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请用尺规作出线段AB=a.对比用刻度尺画出的线段,你认为哪一种方式绘制的图形是

精确的?

a

问题2: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1)如图,已知:ZAOB

求作:ZAOB,使

(保留作图痕迹,并写出作法)

(2)上述作图的依据是什么?

-12-

【实践生成】

总结尺规作图中直尺和圆规的特点及作用.尺规作图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学习评测】

1.下列关于尺规作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作已知线段的等线段只需要尺子就可以B.尺规作图时,直尺不能量取

C.作己知角的等角可以用量角器量角D.作已知角的等角需要用直尺量取

角的边长

2.如图,已知Na,Z/?,求做一个角NAQB,使它等

于Na+N£.(保留作图痕迹)

/——用尺规作三角形,复原风筝骨架

三南形中有六个元素,我们通过探究得到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思考需

要知道其中的哪几个元素就可作出三角形呢?根据下列条件作三角形完成下面的

作图.

问题1:已知两边及其夹角作三角形.

若要使风筝骨架AABC满足BC=a,AC=b,ZC=Za,

请用尺规作出符合条件的图形,帮助小丽同学完成任a

务.(保留作图痕迹,并写出作法)------------------

b

-13-

问题2:如图A48C为三角形风筝骨架,请参考问题1用尺

规作出与它一样的三角形,结合三角形的四种判定方法至少

设计出两种方案,保留作图痕迹,并与同伴交流.

方案一:方案二:

已知:已知:

作图:作图:

【实践生成】

通过尺规作出的三角形形状、大小是确定的吗?说出尺规作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判定

之间的关系.

【学习评测】已知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作三角形.

小明同学的三角形风筝骨架不小心损坏了,只保留了如下数据,其中两角分别为

Na,N万,且Na的对边长为a,请帮助小明用尺规设计风筝骨架.

-14-

学习活动弓〉——探究全等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问题1:如图,有一座假山,现在需要测量山脚下有A、B两点的宽度,由于条件限

制无法直接测量,请你用所学过的数学知识按照以下要求设计一测量方案.

(1)设计测量方案,并画出图形,标注字母;

AB

(2)证明方案的正确性.

问题2:如图是用两根拉线固定电线杆的示意图,其中,两根拉线的长AB=AC,BD和

DC的长相等吗?为什么?

【归纳生成】

举例说明全等三角形、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15-

【形成性评价3】

评价要点评价标准评价层级自我评价

要点1:借助会作符合条件的线段和角☆

尺规作图作三根据条件能够准确作出三角形☆☆

角形会作三角形并解释作图依据☆☆☆

要点2:全等三会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解决问题☆

角形在生活中设计出复原风筝的方案并解释原理☆☆

的应用结合实例总结全等三角形的应用价值☆☆☆

评价问题:

1.如图,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图依据是()

A.SSSB.SASC.ASAD.AAS

2.如图,海岛上有A,B两个观测点,点B在点A的正东方,海岛C在观测点A的正

北方,海岛D在观测点B的正北方,从观测点A看海岛C、D的视角ZCAD与从观测点

B看海岛C、D的视角NCBD相等,那么海岛C、D到观测点A、B所在海岸的距离相等

吗?为什么?

3.两个大小不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角板如图1所示放置,图2是由它抽象出的几何

图形,B,C,E在同一条直线上,连结DC.

(D请找出图2中的全等三角形,并给予证明;

(2)证明:DC±BE.

-16-

重构拓展

全等三角形

【学习目标】

1.研读文本,以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为主线,梳理内在联系,说出全等三

角形中蕴含的思想方法;

2.人人参与过关,自主纠错、反思错因,总结用三角形全等解决边角问题的思路;

3.围绕全等三角形性质、判定进行二次过关,灵活应用全等三角形模型、转化思想解

决综合问题.

【学习任务】

应用全等三角形解决综合问题

【单元重构】

本单元我们研究了全等三角形概念、性质和判定,结合所学内容,完成下面的任务(二

选一即可):

任务1:再次阅读《全等三角形》的课本内容及271BAY相关资源,梳理本单元的核

心知识和它们逻辑体系,用你喜欢的方式呈现出思维导图.A

任务2:分析下面的图形,完成思考问题

①如果aABC^4DEF,请写出你能得出的所有结论;Z―X,

BC

②请你设计尽可能多的方案来证明右图中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

说明需要添加的条件及用到的方法;

③反思本单元的学习过程,总结在知识、能力、思想、方法等方面的收获.

17

【单元拓展】

1.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Zl+Z2+Z3=

2.如图,AB=8cm,AC±AB,BD1AB,AC=BD=6cm,点P在线段AB上以2cm/s

的速度由点A向点B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BD上由点B向点D运动它们运动的

时间为ts.

(1)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当t=l时,判断线段PC与PQ满足的

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图,将AC±AB,BD±AB改为NCAB=NDBA=a°,其他条件不变.设点Q的

运动速度为xcm/s,是否存在x,使得4ACP与ABPQ全等?若存在,求出相应的X、

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8-

【单元过关】

基础过关)

1.下列图形中,是一对全等图形的是()

A.两个正方形B.两个等腰三角形

C.两个等边三角形D.两个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

2.如图,点B、E、A、D在同一条直线上,/XABC丝4DEF,AB=7,AE=2,则AD的

长是()

A.4B.5C.6D.7

3.如图,若AB=AC,则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ABE丝4ACD的是()

A.ZB=ZCB.AE=ADC.BE=CDD.ZAEB=ADC

4.如图,小强利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测量池塘两端M、N的距离,如果△PQOgZ\NMO,

则只需测出其长度的线段是.

5.如图,在aABC中,AB=CB,ZABC=90°,D为AB延长线上一点,点E在BC边上,

且BE=BD,连接AB,DE,DC.

(1)求证:AABE^ACBD;

(2)若NCAE=30°,求NBDC的度数.

-19-

6.在AABC中,ZACB=90°AC=BC,直线MN经过点C,且ADJ_MN于D,BE_LMN于E.

(1)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1)的位置时,求证:①△ADC丝aCEB.②DE=AD+BE;

(2)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⑵的位置时,求证:DE=AD-BE;

(3)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⑶的位置时,请写出DE,AD,BE之间的等量关系.

【形成性评价4】

水平划分水平标准自我评价

-20-

水平一从全等三角形概念、性质和判定等方面梳理核心内容

及内在联系

水平二归纳总结利用三角形全等解决边角问题的一般思路

水平三灵活选择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判定解决综合问题与

实际问题

-21-

单元过关:全等三角形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24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全等B.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C.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全等D.所有的等边三角形全等

2.如图,△AOC岭△BOD,点A与点8是对应点,那么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ZA=ZBB.AO=BOC.AB^CDD.AC=BD

3.如图,已知AB=4C,BD=CD,则可推出()

A.AABD冬ABCDB.△ABO丝△AC。

第2题图第3题图第6题图第8题图

4.在△ABC和△A5C',AB=A'B',NA=/4,若证△ABC丝△A®C还要从下列

条件中补选一个,错误的选法是()

A.NB=NB'B.ZC=ZC

C.BC=B'CD.AC=A'C

5.使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A.斜边相等B.两直角边对应相等

C.一锐角对应相等D.两锐角对应相等

6.如图,点4、D、C、E在同一条直线上,AB//EF,AB=EF,NB=NF,AE=12,

AC=8,则CD的长为()

A.5.5B.4C.4.5D.3

7.用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下列图形:①平行四边形;②矩形;③菱形;④正

方形;⑤等腰三角形;⑥等边三角形,其中不一定能拼成的图形是()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③④⑥

8.如图,平行四边形48⑦中,46;龙相交于点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