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传染病诊断_第1页
学校传染病诊断_第2页
学校传染病诊断_第3页
学校传染病诊断_第4页
学校传染病诊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见传染病诊断与报告

1编辑ppt流感o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l其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l典型的临床病症是: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病症。l该病是由流感病毒引起,可分为甲〔A〕、乙〔B〕、丙〔C〕、丁〔D〕四型,甲型病毒经常发生抗原变异,传染性大,传播迅速,极易发生大范围流行。2编辑ppt3编辑ppt流感样病例标本采样对象:发病3天内的流感样病例。标本种类:咽拭子、鼻拭子、鼻咽拭子。标本运送:2个工作日内送达流感网络实验室;放入3-4ml采样液管子中。4编辑ppt流感样病例疫情1周内,在同一学校、幼托机构或其他集体单位出现10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疫情爆发单位及时以或等方式向所属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疫情核实。经核实确认的爆发疫情,通过“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报告疫情事件的相关信息。1周内,在同一学校、幼托机构或其他集体单位出现30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或发生5例及以上因流感样病症住院病例〔不包括门诊留观病例〕,或发生2例以上流感样病例死亡,经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核实确认后,应当在2小时内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报告。5编辑ppt流感样病例疫情标本疫情发生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采集病例急性期、恢复期双份血清标本。一起爆发疫情应当采集10份左右咽、鼻拭子〔现症病例在10例以下的,全部采集〕。聚集性疫情的病例标本信息应与疫情事件进行关联。做好进程、结案报告。爆发疫情的病例个案信息、标本信息应与疫情事件进行关联。做好进程、结案报告。6编辑ppt流感样病例疫情调查疫情发生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核实诊断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发生地单位根本信息和相关因素调查。病例搜索个案调查疫情追踪样本采集与送检7编辑ppt腹泻俗称“拉肚子〞,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200g,频率≧3次。腹泻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门不适、失禁等病症。临床上按病程长短,将腹泻分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腹泻发病急剧,病程在2~3周之内,大多系感染引起。慢性腹泻指病程在两个月以上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发病原因更为复杂,可为感染性或非感染性因素所致。8编辑ppt急性腹泻〔急性胃肠炎〕〔1〕感染包括病毒〔轮状病毒、诺瓦克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等病毒〕、细菌〔大肠杆菌、沙门菌、志贺菌、痢疾杆菌、霍乱弧菌〕或寄生虫〔溶组织阿米巴原虫、梨形鞭毛虫〕引起的肠道感染。〔2〕中毒食物中毒如进食未煮熟的扁豆、毒蕈中毒、河豚中毒,重金属中毒,农药中毒等。〔3〕药物泻药、胆碱能药物、洋地黄类药物等。〔4〕其他疾病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急性坏死性肠炎、食物过敏等。9编辑ppt慢性腹泻慢性腹泻病因比急性的更复杂,肠黏膜本身病变、小肠内细菌繁殖过多、肠道运输功能缺陷、消化能力缺乏、肠运动紊乱以及某些内分泌疾病和肠道外肿瘤均有可能导致慢性腹泻的发生。可引起慢性腹泻的疾病包括:。〔1〕肠道感染性疾病慢性阿米巴痢疾;慢性细菌性疾病;肠结核;梨形鞭毛虫病、血吸虫病;肠道念珠菌病。〔2〕肠道非感染性炎症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放射性肠炎;缺血性结肠炎;憩室炎;尿毒症性肠炎。〔3〕肿瘤大肠癌;结肠腺瘤病〔息肉〕;小肠恶性淋巴瘤;胺前体摄取脱羧细胞瘤、胃泌素瘤、类癌、肠血管活性肠肽瘤等。10编辑ppt慢性腹泻〔4〕小肠吸收不良原发性小肠吸收不良;继发性小肠吸收不良。〔5〕肠动力疾病如肠易激综合征〔6〕胃部和肝胆胰疾病胃大局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萎缩性胃炎;慢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胰腺炎;慢性胆囊炎。〔7〕全身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系统性红斑狼疮;烟酸缺乏病;食物及药物过敏。11编辑ppt感染病腹泻属于急性胃肠炎,系指各种病原体肠道感染而引起的腹泻。根据腹泻的持续时间长短,可将其分为急性〔<14天〕,持续性〔14~29天〕或慢性〔≥30天〕。病原体主要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和真菌等。12编辑ppt感染病腹泻常见细菌:霍乱弧菌、痢疾杆菌、致泻大肠埃希菌、副溶血弧菌、沙门菌、弯曲菌、气单胞菌和类志贺邻单胞菌、腊样芽胞杆菌、产气荚膜梭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等。病毒:诺如病毒、B组轮状病毒及腺病毒、星状病毒、某些呼吸道病毒等。寄生虫:贾第鞭毛虫、溶组织内阿米巴、隐孢子虫、环孢子虫等。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艰难梭菌等。13编辑ppt其他感染病腹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将霍乱定为甲类传染病,将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定为乙类传染病,除上述以外的感染性腹泻定为丙类传染病。14编辑ppt你知道或得过哪些传染病?学校易发生两大类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从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道感染侵入而引起的有传染性的疾病。常见有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风疹、流脑、流行性腮腺炎、肺结核等。15编辑ppt肠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是一组经消化道传播的疾病。常见的主要有手足口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甲型肝炎等,其中手足口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接触传播〕、细菌性痢疾等极易在学校、托幼机构引起爆发流行。16编辑ppt学校好发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脑、麻疹、手足口、猩红热等,2003年后又增加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两类新病种。消化道传染病也是学校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如痢疾、病毒性甲型肝炎等。这些传染病需要引起大家注意。特别是学校这种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一旦出现更是比较容易传播,会对广阔师生的工作学习带来较大的影响。17编辑ppt常见传染病有哪些表现?发热-由感染性的原因引起,可分为三个阶段1〕体温上升期-可骤然上升至39℃以上,通常伴有寒战;也可缓慢上升,呈梯形曲线。2〕极期-体温上升至一定高度,然后持续数天到数周3〕体温下降期-体温可缓慢下降,几天后降至正常,也可在一天内降至正常,此时多伴有大出汗18编辑ppt出疹-许多传染病在发热的时候伴有出疹

时间:疹子出现的时间因病种而异,水痘、风疹最早,伤寒最迟;分布:疹子的分布也因病种不同而有所差异,水痘的疹子主要分布于躯干;麻疹有科氏斑,皮疹由耳后向四肢躯干蔓延形态:分4种①斑丘疹:多见于麻疹、风疹、猩红热等②疱疹或脓疱疹:多见于水痘、手足口病等③出血疹:多见于流行性出血热等④荨麻疹:多见于血清病、病毒性肝炎等19编辑ppt

流行性感冒

水痘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学校常见传染病20编辑ppt流行性感冒传播途径主要病症易感人群预防措施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21编辑ppt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流行性感冒22编辑ppt主要病症: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病症。流行性感冒23编辑ppt易感人群: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维持的时间不长,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流行性感冒24编辑ppt预防措施:接种流感疫苗被国际医学界公认是防范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很快,通常每年的流行类型都有所不同。因此,每年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到达预防的效果。另外,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在流感季节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等等,也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流行性感冒25编辑ppt水痘传播途径主要病症易感人群预防措施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水痘属于急性传染病,但通常比较温和,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26编辑ppt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水痘27编辑ppt

主要病症: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病症,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开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枯槁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水痘28编辑ppt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常见于2-10岁的儿童,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水痘29编辑ppt预防措施: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流行期间小孩子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经常开窗通风等也很重要。水痘30编辑ppt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途径主要病症易感人群预防措施31编辑ppt

传播途径:传染源主要是病人,病人鼻咽局部泌物〔如鼻涕、痰等〕、血及尿中均带有病毒,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一年四季均可传染得病,以冬春季为多。轻型或非典型患者增多,皮疹以斑丘疹多见,亦可有疱疹、出血点样皮疹等其他形态皮疹。而发热、上呼吸道炎症及全身中毒病症较轻,常无麻疹黏膜斑。出疹顺序先从四肢出现,逐渐向胸背呈向心性开展。麻疹32编辑ppt主要病症: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眼结膜炎及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颊黏膜上有麻疹黏膜斑,疹退后遗留色素沉着伴糠麸样脱屑为特征。麻疹33编辑ppt易感人群:好发于1-5岁儿童,育龄妇女;成人偶见感染。麻疹34编辑ppt预防措施:预防麻疹最可靠的手段是接种麻疹疫苗。在春季麻疹高发期,尽量少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商场、影院等地,防止与麻疹病人接触。保持室内开窗通风,空气流通,增加户外活动,加强体育锻炼,讲究个人卫生。麻疹35编辑ppt流行性腮腺炎传播途径主要病症易感人群预防措施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亦称“痄腮〞,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36编辑ppt

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流行性腮腺炎37编辑ppt主要病症: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病症。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整个病程约7-12天。流行性腮腺炎38编辑ppt易感人群:多见于5到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流行性腮腺炎39编辑ppt预防措施: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接种腮腺炎疫苗。流行性腮腺炎40编辑ppt手足口病传播途径主要病症易感人群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41编辑ppt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手足口病42编辑ppt主要病症:先出现发烧病症,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