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实验题专项突破之排除干扰思路训练_第1页
高三化学实验题专项突破之排除干扰思路训练_第2页
高三化学实验题专项突破之排除干扰思路训练_第3页
高三化学实验题专项突破之排除干扰思路训练_第4页
高三化学实验题专项突破之排除干扰思路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西城一模25)常温下,浓度均为0.1mol/L的6种溶液pH如下:溶质Na2CO3NaHCO3Na2SiO3Na2SO3NaHSO3NaClOpH11.69.712.310.04.010.3请由上表数据回答:(1)非金属性SiC(填“>”或“<”),用原子结构解释其原因:同主族元素由上到下。(2)常温下,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稀溶液,其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填序号)。a.H2SiO3b.H2SO3c.H2CO3(3)用离子方程式说明Na2CO3溶液pH>7的原因。(4)6种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小的是(填化学式)。(5)若增大氯水中次氯酸的浓度,可向氯水中加入上表中的物质是(填化学式),用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解释其原因:。(西城一模27)某研究小组探究SO2和Fe(NO3)3溶液的反应。已知:1.0mol/L的Fe(NO3)3溶液的pH=1请回答:(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为排除空气对实验的干扰,滴加浓硫酸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3)装置B中产生了白色沉淀,其成分是,说明SO2具有性。(4)分析B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观点1:;观点2:SO2与Fe3+反应;观点3:在酸性条件下SO2与NO3-反应;①按观点2,装置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证明该观点应进一步确认生成的新物质,其实验操作及现象是。②按观点3,只需将装置B中的Fe(NO3)3溶液替换为等体积的下列溶液,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应选择的试剂是(填序号)。a.0.1mol/L稀硝酸b.1.5mol/LFe(NO3)2溶液c.6.0mol/LNaNO3和0.2mol/L盐酸等体积混合的溶液(2013西城一模)甲、乙两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探究硝酸与铁反应的产物。文献记载:I.在浓硝酸和活泼金属反应过程中,随着硝酸浓度的降低,其生成的产物有+4、+2、﹣3价等氮的化合物。II.FeSO4+NOFe(NO)SO4(棕色)∆H<0。III.NO2和NO都能被KMnO4氧化吸收。甲的实验操作和现象记录如下:实验操作实验现象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CO2,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将浓硝酸缓慢滴入烧瓶中,关闭活塞。无明显现象。加热烧瓶,反应开始后停止加热。①A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一段时间后,气体颜色逐渐变浅;B中溶液变棕色;C中溶液紫色变浅。②反应停止后,A中无固体剩余。请回答下列问题:(1)滴入浓硝酸加热前没有明显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2)检验是否生成﹣3价氮的化合物,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甲取少量B中溶液,加热,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依据该现象得出的结论是A中有NO生成。(4)乙认为甲得出A中有NO生成的证据不足。为获取充足的证据,乙仍采用该装置和操作进行对照实验,乙作出的改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有NO生成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证明A溶液中是否含有Fe2+和Fe3+,选择的药品是(填序号)_______。a.铁粉b.溴水c.鉄氰化钾溶液d.硫氰化钾溶液(2013东城一模)某化学小组同学用下列装置(气密性已检验)进行实验。ⅠⅡⅢⅣ(1)探究O2与KI溶液发生反应的条件。甲、乙两同学选用以下试剂进行实验(0.1mol·L-1KI溶液,30%H2O2溶液、0.1mol·L-1H2SO4溶液、淀粉溶液、MnO2固体、KMnO4固体),实验记录如下。操作现象甲向Ⅰ中加入必要的试剂,并向Ⅳ中加入KI、淀粉溶液。连接Ⅰ、Ⅳ,打开活塞Ⅰ中剧烈反应,产生无色气体并伴随大量白雾;Ⅳ中有气泡冒出,溶液迅速变蓝乙向Ⅱ中加入必要的试剂,并向Ⅳ中加入KI、淀粉溶液和稀硫酸。连接Ⅱ、Ⅳ,点燃酒精灯Ⅳ中有气泡冒出,溶液变蓝甲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是。乙实验中O2与K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甲用Ⅱ加入试剂替换Ⅰ后,Ⅳ中仍加入KI、淀粉溶液,再次实验时Ⅳ中溶液不变蓝。由此他猜测第一次实验时可能是Ⅰ中的白雾使溶液变蓝。甲又将Ⅰ中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下列溶液(填序号),证明了白雾中含有H2O2。酸性KMnO4b.FeCl2c.Na2S③由甲、乙两同学的实验,可得出结论:。(2)资料显示:KI溶液在空气中被缓慢氧化时CO2参与了反应。丙、丁两同学为探究该反应中CO2的作用,进行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丙向Ⅰ中加入Na2CO3和稀硫酸,Ⅳ中加入KI、淀粉溶液并在上层覆盖少量煤油。使Ⅰ中发生反应将装置中空气排尽后,再将气体通入Ⅳ的溶液中Ⅳ中有气泡冒出,溶液不变蓝丁向Ⅰ中加入Na2CO3和稀硫酸,Ⅲ中加入必要试剂,Ⅳ中加入KI、淀粉溶液。依次连接Ⅰ、Ⅲ、Ⅳ,打开活塞Ⅳ中有气泡冒出,溶液变蓝丙实验的目的是。丁实验的Ⅲ中加入试剂的化学式是。为证明CO2所起的作用,可进行的操作是:取上述丁实验后Ⅳ中溶液,。(2013朝阳一模)实验室制乙烯时,产生的气体能使Br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甲、乙同学用下列实验验证。(气密性已检验,部分夹持装置略)。实验操作和现象:操作现象点燃酒精灯,加热至170℃Ⅰ:A中烧瓶内液体渐渐变黑Ⅱ:B内气泡连续冒出,溶液逐渐褪色……实验完毕,清洗烧瓶Ⅲ:A中烧瓶内附着少量黑色颗粒状物,有刺激性气味逸出(1)烧瓶内产生乙烯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2)溶液“渐渐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性。(3)分析使B中溶液褪色的物质,甲认为是C2H4,乙认为不能排除SO2的作用。①根据甲的观点,使B中溶液褪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②乙根据现象Ⅲ认为产生了SO2,在B中与SO2反应使溶液褪色的物质是。③为证实各自观点,甲、乙重新实验,设计与现象如下:设计现象甲在A、B间增加一个装有某种试剂的洗气瓶Br2的CCl4溶液褪色乙与A连接的装置如下:D中溶液由红棕色变为浅红棕色时,E中溶液褪色a.根据甲的设计,洗气瓶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b.根据乙的设计,C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c.能说明确实是SO2使E中溶液褪色的实验是____。d.乙为进一步验证其观点,取少量D中溶液,加入几滴BaCl2溶液,振荡,产生大量白色沉淀,浅红棕色消失,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4)上述实验得到的结论是。(2013海淀一模)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Cl2、Br2、Fe3+的氧化性强弱,设计了如下实验:(1)①检查气体发生装置A的气密性的操作是。②整套实验装置存在一处明显的不足,请指出。(2)用改正后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下: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打开活塞a,向圆底烧瓶中滴入适量浓盐酸;然后关闭活塞a,点燃酒精灯。D装置中:溶液变红E装置中:水层溶液变黄,振荡后,CCl4层无明显变化。Cl2、Br2、Fe3+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3)因忙于观察和记录,没有及时停止反应,D、E中均发生了新的变化。D装置中:红色慢慢褪去。E装置中:CCl4层先由无色变为橙色,后颜色逐渐加深,直至变成红色。为探究上述实验现象的本质,小组同学查得资料如下:ⅰ.(SCN)2性质与卤素单质类似。氧化性:Cl2>(SCN)2。ⅱ.Cl2和Br2反应生成BrCl,它呈红色(略带黄色),沸点约5℃ⅲ.AgClO、AgBrO均可溶于水。①请用平衡移动原理(结合化学用语)解释Cl2过量时D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________,请设计简单实验证明上述解释:。②欲探究E中颜色变化的原因,设计实验如下:用分液漏斗分离出E的下层溶液,蒸馏、收集红色物质,取少量,加入AgNO3溶液,结果观察到仅有白色沉淀产生。请结合化学用语解释仅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少量BrCl通入到碘化钾溶液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012北京高考)有文献记载:在强碱条件下,加热银氨溶液可能析出银镜。某同学进行如下验证和对比实验。装置实验序号试管中的药品现象实验Ⅰ2mL银氨溶液和数滴较浓NaOH溶液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溶液逐渐变黑:试管壁附着银镜实验Ⅱ2mL银氨溶液和数滴浓氨水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溶液无明显变化该同学欲分析实验Ⅰ和实验Ⅱ的差异,查阅资料:a.Ag(NH3)2++2H2OAg++2NH3+H2Ob.AgOH不稳定,极易分解为黑色Ag2O(1)配制银氨溶液所需的药品是。(2)经检验,实验Ⅰ的气体中有NH3,黑色物质中有Ag2O.①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NH3产生的现象是。②产生Ag2O的原因是。(3)该同学对产生银镜的原因提出瑕设:可能是NaOH还原Ag2O。实验及现象:向AgNO3溶液中加入,出现黑色沉淀;水浴加热,未出现银镜。(4)重新假设:在NaOH存在下.可能是NH3,还原Ag2O。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现象:出现银镜。在虚线框内画出用生石灰和浓氨水制取NH3的装置简图(夹持仪器略)。(5)该同学认为在(4)的实验中会有Ag(NH3)2OH生成.由此又提出假设:在NaOH存在下,可能是Ag(NH3)2OH也参与了NH3还原Ag2O的反应.进行如下实验:①有部分Ag2O溶解在氨水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②验结果证实假设成立,依据的现象是。③用HNO3溶液,清洗试管壁上的Ag,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5.(14分)(1)<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2)bca(3)CO32-+H2OHCO3-+OH-(4)NaHSO3(5)NaHCO3(或NaClO)因为Cl2+H2OH++Cl-+HClO,NaHCO3(或NaClO)消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