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概论(第四版)课件 第11、12章 婚姻、家庭与亲属制度;濡化、社会化与涵化_第1页
人类学概论(第四版)课件 第11、12章 婚姻、家庭与亲属制度;濡化、社会化与涵化_第2页
人类学概论(第四版)课件 第11、12章 婚姻、家庭与亲属制度;濡化、社会化与涵化_第3页
人类学概论(第四版)课件 第11、12章 婚姻、家庭与亲属制度;濡化、社会化与涵化_第4页
人类学概论(第四版)课件 第11、12章 婚姻、家庭与亲属制度;濡化、社会化与涵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一章婚姻、家庭与亲属制度第一节性别与社会性别CONTENTS一、性别与社会性别二、性的禁忌与理念三、社会性别理论二元论四、后现代女性主义的观察视角一、性别与社会性别1.1性别与社会性别的概念1.2文化决定论的例证1.4性别分工的社会原因1.3社会性别角色1.1性别与社会性别的概念性别(sex)

生理性别,涉及生殖直接相关的解剖、生理、行为特征。社会性别(gender)

不同文化赋予男女不同的社会角色、行为准则、表现形式及象征意义。1.2文化决定论的例证以阿拉佩什人、蒙杜古马人、德昌布利人为例,说明文化对性别角色的塑造。米德研究支持文化决定论,强调文化差异对男女性格的影响。1.3社会性别角色社会性别角色是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随社会文化的变化而变化。角色通过文化传统、习俗、教育、法律、宗教、政策等机制加强和巩固。1.4性别分工的社会原因解释男女分工现象的社会原因:生物决定论、母亲照顾子女的重要性、繁衍后代的重要性。二、性的禁忌与理念2.1关于性的社会规范

婚姻与家庭是固定男女性关系的普遍形式。

乱伦禁忌:禁止父女、兄弟姐妹之间的性关系,得到社会普遍遵循。2.2社会对性的不同观念

不同文化对性的看法存在很大差异。

以中国长江沿岸和大巴山山民的跳丧舞为例,说明性在不同文化中的表达方式。2.3社会性别理论要义

社会性别概念是当代西方女性主义的核心。

区分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人类身体是一个符号系统,社会性别建构在不同文化情境中。三、社会性别理论二元论3.1二元论的观点

自然与文化二元论:将女性生育归于自然,男性作为文化的主导者。

家庭与公共二元论:男女生物性差异导致女性在家庭中被限制。

生产与再生产二元论:强调男性对女性的普遍性支配关系。3.2批判二元论观点

批判来自麦克可玛克和斯特拉森的观点:西方世界的偏见,对女性社会价值的贬低。

提出社会性别关系的社会历史建构,注重外来因素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四、后现代女性主义的观察视角4.1唯本论者结构主义和实用方法,探讨女性解放的可能性。着重社会性别分工、阶级、男性中心等问题,认为男女是相对立的范畴。4.2构成论者解构主义为目的,否认男性和女性的观念。批判社会关于性别的话语建构,否定父权制(patriarchy)的普遍性。4.3女性人类学的发展对人类学进行反思,重新审视婚姻关系、家庭构成等问题。考虑两性关系在社会、历史和文化中的多元角度,强调深入研究人类文化的重要性。以上内容为根据提供文本编写的PPT课件,保持原文逻辑,经过提炼、分层,以及排版美观。第二节婚姻与家庭CONTENTS一、婚姻二、家庭及其分类三、亲属称谓四、继嗣群五、居处原则(一)婚姻与权利婚姻(marriage)是排除了杂乱的性交状态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文化制度。在人类婚姻的最初形态中,凡有婚姻制度存在的地方,都必定有对性关系的限制。婚姻确立了一系列权利,包括:婚姻的性质似乎可表述为建立在性关系基础之上的异性(男女)间的社会契约。婚姻通常不是个人之间的契约,而是代表两个团体(家庭、家族甚至国家)间的结盟。婚姻是“制度化的性结合”。一、婚姻婚姻(marriage)是排除了杂乱的性交状态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文化制度。在人类婚姻的最初形态中,凡有婚姻制度存在的地方,都必定有对性关系的限制。婚姻确立了一系列权利,包括:确立一个女人的孩子的合法父亲;确立一个男人的孩子的合法母亲;使妻子获得对丈夫性关系的独占权;使丈夫获得对妻子性关系的独占权;给予丈夫部分或全部占有妻子家内劳动和其他劳动的权利;给予妻子部分或全部占有丈夫劳动的权利;给予丈夫部分或全部占有属于妻子的财产的权利;给予妻子部分或全部占有属于丈夫的财产的权利;建立一个为婚内所生子女利益的共享基金;在丈夫与妻子的兄弟们间建立具有社会意义的姻亲关系。(二)婚姻是一种适应策略1.性别分工

我们曾讨论过性别角色的问题,婚姻双方承担不同的角色分工,从游猎采集社会到农业和工业社会,男女都会组成一个适应性的小的生计组合,并分享合作的成果。2.对母亲的长时间依赖

与其他灵长类相比,人类婴儿对母亲有较长时间的依赖。婚姻的一个重要使命是繁育子代,通过两性间的协作,有利于婴儿成长所需的较长依赖期。3.性的竞争

人类没有发情期,可以在一年中的任何时间发生性行为,导致一种性的占有的竞争。婚姻形态规定了性的占有规则,减少了性的争斗,有利于集团内外的关系调适、种的繁衍和生计的稳定性。(三)其他婚姻规则—交表婚和平表婚1.交表婚

交表婚(cross-cousins)是指一个男子可以娶舅父之女或娶姑母之女为妻。这种婚姻形式可以分为父系和母系。2.平表婚

平表婚(parallelcousins)是指一个男子与父亲兄弟的女儿或者母亲姐妹的女儿结婚。同样,这种婚姻也可分为父系和母系。实例解读景颇族的“丈人种”和“姑爷种”

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景颇族存在着交表婚现象,被称为“丈人种”和“姑爷种”。这种婚姻形式在实践中广泛存在,超越了姑家和舅家的范围,涉及到姑爷种姓氏的男子必须娶丈人种姓氏的女子,而丈人种姓氏的男子则不得娶姑爷种姓氏的女子。景颇族普遍遵循这种婚姻形式,违背规矩需得到相关家族的同意。景颇族的“丈人种”和“姑爷种”丈人种:

景颇族单向姑舅表优先婚制度下通婚集团的女性家族一方。男子须娶舅父之女为妻,而女子不能嫁给舅父儿子,因此舅父这个家族对姑母家族来说,就是丈人种。姑爷种:

景颇族固定的通婚集团的男性家族一方。男子优先娶舅父女儿为妻,女子不能嫁给舅父的儿子,必须嫁给姑母的儿子。形成了三个以上的以同姓家族为单位的通婚集团。(三)婚姻的交换意义在小规模社会中,婚姻涉及到宗姓群体的支撑,群体联盟的意义体现在“不是男人和女人结婚,而是土地与土地结婚、葡萄园与葡萄园结婚、牛群与牛群结婚”(德国农民谚语)。同时,也是家族与家族、宗族与宗族的结合。因此,外婚制群体的关系性结盟与物质交换,是重要的适应策略。人类婚姻的交换意义明显体现在:1.聘礼(bridepriceorbridewealth)

聘礼指新郎或其家庭支付给新娘家里的补偿,包括物品、金钱等。在一些地区,新郎用自己的姐妹或其他女性来交换新娘。聘礼是婚姻中最常见的一种经济交换形式,确保了婚姻的稳定。2.嫁妆(dowry)

新娘在结婚时得到家里的一份财产,实际上是父母的遗产。这份财产在婚礼后转移到夫家。嫁妆包括衣物、家具等,是婚姻中的另一种经济交换方式。家庭的定义“家庭(family)是一种社会集团,以共同的住处、经济合作和繁衍后代为其特征。它包括了不同性别的成年人——其中至少有一对可以发生由社会认可的性关系,以及这一对男女亲生的或收继的儿女。”一、家庭及其分类(一)核心家庭核心家庭(nuclearfamily)是由夫妻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主要包括夫妇关系和亲子关系,具有性的、经济的、生育的、教育的和情感的等基本家庭功能。它对亲属网络的依赖性较小,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二)主干家庭主干家庭是指当核心家庭的一位男性子嗣已婚,在继承制度中仍留在父母家的家庭类型。这种家庭形态与嗣子单独继承制相结合,通过反复形成制度体的家庭。(三)扩大家庭或组合家庭扩大家庭或组合家庭是指一个核心家庭的夫妇在直系和/或旁系的家庭扩张方面,总共有两个以上的核心家庭。家庭形态的动态变化家庭形态是动态的,在其发展与循环中主要有三个阶段:(1)扩张(expansion);(2)分散与分裂(dispersionandfission);(3)取代(replacement)。家庭结构与中国文化家庭是由至少一对父母和他们的孩子组成的社会、经济单位。在谈到家庭的时候,还要注意区分家庭和家户的关系。家户(household)是指一个生产、消费、抚养子女的基本居住单位。家户可以是一个家庭,也可以是没有亲属关系的人。(四)单偶和多偶家庭核心家庭属于单偶家庭,是一夫一妻制。多偶婚包括一夫多妻制(polygyny)和一妻多夫制(polyandry)两种婚制,常在一段时间内有相对固定的配偶。虽然当今世界多数国家不允许一夫多妻制,但在一些地理区域仍可找到,如非洲的尼日尔。姐妹共夫婚(sororalpolygyny)和兄弟共妻婚(fraternalpolygyny)是一夫多妻家庭的两种形式。在世界历史中,一夫多妻的婚姻形式较为常见,而一妻多夫则较少。根据默多克的统计,只有少数几个民族有一妻多夫家庭。由于中国儒家思想和制度的影响,宗姓以下的家庭过程并不尽相同,代际分化的藕断丝连特征造成了一些难以分类的动态家庭结合方式。中国还存在一些不容易归类的动态家庭类型,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本土材料,也对完善、修正人类学的家庭理论具有重要意义。CONTENTS一、亲属称谓二、亲属关系是文化的创造三、亲属称谓制类别四、亲属称谓制与家庭形态五、亲属称谓与态度三、亲属称谓(一)亲属称谓亲属称谓(kinshipterminology)是亲属制度的术语,用于标注某人与其亲属关系的特定类型。这包括血亲和姻亲关系的分类,反映了社会对亲属关系的认知。(二)亲属关系是文化的创造亲属关系并非简单对应于生物学的遗传关系。在汉语中,“亲属”涵盖婚姻、血缘和收养等关系,分为血亲、姻亲和配偶。不同文化中,相同的血缘关系可能对应不同的社会关系模式。(三)亲属称谓制类别摩尔根首创的亲属称谓制度分为类分式和叙述式。类分式强调同一名称称呼同一范畴的人,而叙述式使用基本称谓的组合明确亲疏关系。默多克提出的六类亲属称谓制包括夏威夷式、爱斯基摩式、易洛魁式、克罗式、奥玛哈式和苏丹式。(四)亲属称谓制与家庭形态亲属称谓制与家庭形态密切相关。例如,爱斯基摩式强调核心家庭成员有专门称谓,而其他亲属使用概括性称谓。亲属称谓制反映了社会对亲属关系的理解,与家庭结构有着紧密的联系。(五)亲属称谓与态度列维-斯特劳斯认为亲属制度包括称谓制度和态度制度,两者相互关联。态度制度塑造了称谓制度的动态结合,强调了亲属关系中人们的相互关系和承担的义务。在非资本主义社会,亲属关系相比阶级关系更为重要,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四、继嗣群(一)继嗣和继嗣群继嗣(descent)是指两代以上的亲子关系,而继嗣群(descentgroup)则是由共同祖先遗传下来的血亲组成的群体。继嗣群在社会中有多重功能,包括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等。(二)亲属称谓制与继嗣群亲属称谓制与继嗣群存在相关性,爱斯基摩式亲属称谓制的社会通常缺乏共财的继嗣群,夏威夷式亲属称谓制与大家族和共财继嗣群相关。居处模式与继嗣群形成有关,从父居和从母居分别导致父系和母系继嗣法则的形成。(一)居处模式规则选择居处模式规则选择受到性别角色和生活贡献的影响,不同居处模式导致父系和母系继嗣法则的形成。居处模式、单系继嗣群组成法则和亲属称谓制度相互关联,但居处模式不能直接导致继嗣群的形成。五、居处原则(二)居处模式类别居处模式类别包括新居、双边居、两可居、从父居、从母居、从舅居、从姑居、从妻居、从夫居等。居处模式选择取决于双方配偶的亲属所提供的机会和优势。本章要点社会性别与亲属关系

性别过程是社会文化的建构,亲属制度中的称谓和角色往往受到社会性别观念的影响。婚姻的制度性质

婚姻不仅仅是个体感情的交融,还涉及到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利益,与社会结构有着紧密联系。家庭结构的多样性

家庭作为社会群体单位,其结构多种多样,包括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和扩大家庭等,反映了社会的多元化。亲属制度、继嗣群和居处原则 是社会结构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通过这些元素的相互交织,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社会中亲属关系、家庭结构和性别角色的复杂动态THEENDTHANKS第十二章濡化、社会化与涵化第一节人性与人格CONTENTS一、人性及其研究二、世界观三、价值观四、人格一、人性及其研究1.1人性的历史探寻1.3美国人类学的关注点1.2人性在中国的研究1.4人性的定义1.5人性的多样性1.1人性的历史探寻人性研究历史悠久,欧洲学者近500年来广泛涉及人体、本质、能力、感觉、经验、想象力、意欲、道德、性格等多方面。中国古代思想对人性有深刻见解,如孔子的“尽人性”、孟子的“性善”、荀子的“性恶”等,为人类学提供了丰富的哲学传统。1.2人性在中国的研究中国古代对人性的理解贯穿哲学与思想发展史。传统人性观念在现代学科中得以整合,尤其在比较教育和教育心理学领域。1.3美国人类学的关注点美国人类学关注教育和多元族群文化,强调文化对人性的转变和教化的作用。文化转变人性的三个功能:传递、转变、改造。1.4人性的定义人性指人的生物性和文化性的整体内涵,包括生物、心理、思维、行为等特征。人性的形成受到生物性、文化濡化和社会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1.5人性的多样性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塑造了绚丽多彩的人性,人类的共性和个性观察在其中展现。人类学关注个体与文化之间微妙的关系。二、世界观2.1世界观的基本概念

世界观是人对整个世界与周围环境的基本看法。

源泉包括科学、哲学和宗教,以及个体层面的需求、动机、兴趣等形成的观念。2.2草根世界观与都市世界观

草根世界观反映小规模社会与自然的和谐一致,如中国西南山地民族的神山圣迹信仰。

都市世界观反映大规模社会中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强调物质社会的功利需求和心理精神需求。三、价值观3.1文化与价值观

价值观是社会文化成员对事物的理念与判断,直接或间接影响其言行。

一般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如儿童养育方式、生育制度等塑造了文化特定的人格特点。3.2价值观的差异与变迁

社会背景、阶层、代沟、性别、信仰等因素导致不同社会对价值观的差异。

社会变迁引起了婚姻家庭传统模式的变化,体现了人们对价值观的适应性变化。四、人格4.1人格概念

人格是濡化、社会化和适应过程中表现出的个性特征的总称。

个体人格与群体人格在文化背景下展现出共有和个体差异。4.2人格结构

基本人格结构概念指在一种文化中,基于社会成员的共同经验和可能产生这些经验的人格特征的一种整合类型。

众趋人格观念认为在一个群体中存在一种共同的人格趋向,但人格的一致性有限。4.3文化对人格的预设

文化与人格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人格受文化影响,文化又塑造人的行为和个性。

人格的一致性与文化、价值观的获得相关联,人格特征在文化中显现。

第二节濡化、社会化与涵化CONTENTS一、濡化二、社会化三、涵化一、濡化1.什么是濡化濡化(enculturation)是在特定文化中个体或群体继承和延续传统的过程,由赫斯科维茨首次提出。濡化是学习经验,使个体在特定文化中生存的能力。1.1个体角度的濡化

两种承继:生物性承继与文化的习得与传承—濡化。

人的学习与教育的本质。1.2群体角度的濡化

不同族群、社会存在和延续的方式和手段。

族群认同的过程标志,通过代代承继的方式认同于某一族群。2.濡化的含义教化与学习:代际传递建立社会的价值系统。教育在濡化中的重要角色,包括正规学校教育和一些民族民俗活动。文化延续:人们通过共同活动形成共同的思维与行为方式。2.1族群自立

促成个人发展和社会文化传承的内在动力。

是族群自立的基础,成为社会成员在文化上确立认同感与一致性的过程。2.2制度

社会成员确立和遵守各种制度,如政治、经济、婚姻、教育制度。

制度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建立社会规范、表达价值观念、指导群体行为的功能。二、社会化1.社会化和濡化的区别

社会化是通过学习社会文化、扮演社会角色、参与社会活动,与社会相整合的过程。

区别在于社会化强调个体与社会互动的特点和条件,而濡化强调文化的传递过程。2.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第一环境

个体社会化进程始于家庭。

家庭影响个体的观念、心理和行为习惯。3.社会化是获得文化重组的过程

包括初级社会化和次级社会化。

超越单一文化获得文化整合的过程。4.个体人格与反社会人格

个体人格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

人格差异会在面对突发性事件时表现出来,有健全和脆弱之分。1.什么是涵化涵化(acculturation)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文化体系间由于持续接触和影响而造成的一方或双方发生的大规模文化变迁。三、涵化2.强制涵化和非强制涵化强制涵化是以军事或政治手段强行灌输文化。非强制涵化是在文化交流中发生的变化,不以统治为目的。3.涵化现象的常见模式同化:外来文化适应主流文化,不再作为分开的文化单元。混合:文化在交流中混生状态,如语言的混生状态。整合:保持原有文化特征,吸收异文化因素融为一体。分化:拒绝接受异文化的传播,保持原有文化。边缘化:既无意保持原有文化,又没有吸收异文化,处于两种文化的缝隙之间。第三节文化中断与文化适应CONTENTS一、文化中断二、文化适应1.文化中断在文化接触中,不同文化除了相互吸收与整合外,也可能经历文化中断。这指的是文化交流在某些情况下受到阻碍,个体在长时间内无法连贯地获得文化期待与责任。一、文化中断2.文化中断理论由奥格布提出的文化中断理论解释了不同文化背景学生学业成绩不佳的原因。理论强调每个少数民族拥有独特文化,与其他文化并非落后,而是有别。对非洲移民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成绩不佳不仅仅因为文化上的缺失,更是由于学生的文化标准与学校教育不相适应。奥格布认为,这些学生采取一些独特的生存策略,如旷课、退学、辍学,抵抗在学校中受到的排斥。这些策略可能与正规学校教育思路相悖,但对他们而言是必然之举。学业失败被看作对本土文化的一种积极保护,而解决之道则在于减少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文化隔阂。文化中断并非仅限于学校环境,也可能在国际贸易、政治往来、人才流动等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发生。问题的分析不能简单地进行负面价值判断,因为文化中断有时是在不同文化交叉中的必经阶段,通过这种“中断”或“不适应”,才能最终实现文化上的吸收与整合。一、文化适应人类学将文化适应看作个体或群体更好地与生存环境达成一致的目标之一。研究人类的适应性课题分为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两个方面。1.体质人类学

体质人类学从生理学、人体形态学、遗传学等生命科学的角度研究人类对不同环境压力的生理适应和遗传适应。2.文化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主要从社会制度、文化传统、价值观、经济变迁等角度研究人类群体在面对环境压力时的文化适应与文化中断的原因。(一)文化适应1.文化适应的基本内容互惠义务工具制造合作狩猎食物分配夫妻间的互惠义务符号沟通和语言2.个体生命周期中的文化适应个体一生中不断适应社会文化环境,学习包括规则制定与遵守等知识,对社会的存在与进化至关重要。(二)自我与文化适应1.自我与文化适应关系

自我与文化适应直接涉及个体层面,自我是个体生理发展、意识作用和社会文化互动的产物。2.自我意识与发展

自我意识是人性和人格的基本方面

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对周围世界和自我的认识3.文化影响下的自我概念差异例如,台湾卑南人以内敛的概念来表征“自我”;布农人依赖出生以后的成长过程来意识到自我的完整。(三)自我与他人1.礼制下的自我基本力量

儒家礼制下,个体自我的基本力量来源于传统文化意识所既定的有意义的他人关系。2.他人对自我观念的重要性

有意义的他人对个体自我观念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社会互动中个体才能理解所在文化并将其内化。3.人际平衡的心理社会稳态

个体力求在精神需求和文化要求之间获得动态平衡,不同文化模式形成不同的自我结构。1.文化经验对自我的影响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自我差异,文化经验被认为是构成自我的先决条件。(四)文化、自我与情境2.人与情境的相互作用人与情境相互作用,各种要素共同决定人的行为,正常或反常行为是持续反应和调节的结果。(五)个体认同个体认同是什么?个体认同的形成过程教育的角色个体认同的双重来源个体认同是什么?个体认同(personalidentity)是一种自我意识,指个体将自己的态度、价值观、生活方式与其他精神体系联系,并内化于自身人格系统中。这涉及将某种思想和行为同构于个体。相对应的概念是族群认同(ethnicidentity),指将世界划分为“我们”与“他们”类别的一种强烈的心理或情感依赖成分。个体认同的形成过程个体认同的形成是人的濡化、社会化过程的结果。在与他人建立关系的过程中,个体获得在社会中的角色、地位以及心理上的接受程度。这过程包括对价值观、生活方式、态度和意义的期待和效仿,同时也包含个人的判断、选择和评价。例子:中学生对偶像的模仿

在当今社会,中学生可能对歌星、影星、体育明星抱有狂热的态度,不仅模仿他们的穿着打扮,还学习他们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行为举止等。个体认同的双重来源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