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经济学课件_第1页
公共管理经济学课件_第2页
公共管理经济学课件_第3页
公共管理经济学课件_第4页
公共管理经济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導論生活在當代的每個人都比以往任何時代的人更多地、更經常地受到來自政府方面尤其是政府經濟行為和經濟決策方面的重大影響。如:稅收、政府支出、公債、政府管制。公共經濟學(PublicEconomics)是指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解釋、分析、研究和規範政府行為及其政府職能的科學。亦稱公共部門經濟學(PublicSectorEconomics)或政府經濟學(GovernmentEconomics)。一、什麼是公共經濟學第一節什麼是公共經濟學(一)政府的內涵政府所指的內涵是十分豐富的。一般而言,公共經濟學中對政府(即公共部門)的含義分成四個層次加以理解:第一層次是指中央政府第二層次是指廣義政府第三層次是指統一公共部門第四層次是指廣義公共部門(二)政府是一個獨立的經濟活動主體經濟活動主體有兩類:即公共部門和私人部門。公共部門是指政府及附屬物。私人部門是指家庭和企業。政府、家庭、企業是三個平等的經濟活動主體,它們三者既相互關聯,又各有獨特的運行規律。政府、家庭、企業一樣也要研究:生產什麼?怎樣生產?為誰生產等問題?另外,政府還有一個公共選擇的問題。在私人部門,生產什麼由人們的消費偏好決定,通過市場價格信號引導企業進行生產選擇。政府部門的生產選擇要複雜許多:首先,不同主體的選擇不同。其次,不同產品的選擇不同。再次,社會經濟政治格局和社會價值標準的影響。第一、生產什麼在私人部門,怎樣生產的問題是由相互競爭的企業在利潤最大化原則的驅動下,通過技術選擇來確定。在這個問題上,政府部門的選擇同樣是複雜的:首先,政府部門必須選擇生產主體。其次,政府部門必須選擇生產技術。第二,怎樣生產第三,為誰生產在私人部門,經濟主體的收入由它所提供的生產要素的價格和它所擁有的該要素的數量(資源稟賦)共同決定。政府部門的主要目標有兩個,一是糾正私人部門的分配方式與社會公平原則之間存在的偏差;二是政府部門生產的產品的合理分配。第四,公共選擇公共選擇的確定過程,是公共經濟學的一個特殊主題。公共選擇是指一個社會共同決定作出的選擇。公共選擇比個人決策要困難、複雜。雖然政府、家庭、企業共同參與國民經濟活動,但是其行為方式和目的卻大相徑庭。家庭(居民)和企業作為私人經濟活動部門是以收益最大化為前提和目標的,但政府缺不能。政府的經濟活動一方面不能忽視收益與成本的比較;另一方面又必須以全社會公正和公平為前提和目標。結論:(三)政府的職能1、配置職能2、穩定職能3、分配職能二、公共經濟學的研究對象1、研究財政收支2、研究財政收支對國民經濟的影響3、研究包括財政收支在內的公共部門經濟的合理性與必要性。三、本門課教學內容與講課學時安排(一)教學的基本內容與講課學時安排第一章導論(2課時)第一節什麼是公共經濟學(重點掌握)第二節公共經濟學與相關學科的關係 (一般瞭解) 第三節公共經濟學與中國的改革開放第二章市場與政府(4課時)第一節市場和市場經濟(一般瞭解)第二節市場失靈與政府經濟活動的範圍 (一般理解)第三節公共部門的經濟職能(重點掌握)第三章外部效應理論(2課時) 第一節外部效應的分類(一般理解) 第二節外部效應與資源配置效率 (重點掌握、難點) 第三節外部效應的內在化(一般理解)第四章公共產品理論(4課時) 第一節公共產品的定義(一般理解) 第二節公共產品的有效供給(重點掌握) 第三節混合產品(一般理解)第五章尋租理論(2課時) 第一節基本概念(一般理解) 第二節尋租與政府行為(重點掌握)第六章公共場所選擇理論(4課時) 第一節公共選擇與非市場決策(一般理解) 第二節簡易多數原則(重點掌握、難點) 第三節投票交易(重點掌握) 第四節政治行為的分析(重點掌握)第七章公共支出理論與實踐(6課時) 第一節公共支出概念(重點掌握) 第二節公共支出增長及其經濟分析 (一般理解、難點) 第三節公共部門預算(一般瞭解)第八章公共收入理論與實踐(14課時) 第一節公共收入概念(重點掌握) 第二節稅收(重點掌握、難點)第九章收入分配與社會保障(4課時) 第一節收入與分配(一般理解) 第二節收入分配的理論流派(一般瞭解) 第三節收入分配制度與手段(一般理解)第四節中、西方的收入分配與社會保障制度 (重點掌握)第十章地方公共經濟(4課時) 第一節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重點掌握) 第二節集權與分權的經濟分析(一般理解)此時,安排2個學時的復習不安排期中考試。期末考試為筆試,閉卷。(二)考試安排:(一)讀書—閱讀相關書目

教材:《公共經濟學》

樊勇明、杜莉編著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1年3月第一版四、公共經濟學的學習方法1、《公共部門經濟學》(第三版),[美]鮑德威、威迪遜著,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7月第一版2、《公共部門經濟學》,高培勇、崔軍編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3、《公共經濟學》,[英]安東尼•B•阿特金森、[美]約瑟夫•E•

斯蒂格裏茨著,蔡江南、許斌、鄒華明譯,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8月第一版4、《政府經濟學》,孫榮、許潔編著,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1年12月第一版5、《政府經濟學》,李小寧編著,團結出版社,2000年8月 第一版參考教材:1、《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國富論》)上、下卷,[英]亞當•斯密著,商務印書館,

1974年6月第一版2、《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英]凱恩斯著,商務印書館

1983年平3月第二版3、《公共經濟學的前沿問題》,彼德•M•傑克遜主編4、《公共管理導論》,張良、何雲峰、鄭卒著,上海三聯書店,1997年9月第一版參考書目:5、《現代西方經濟學原理》,劉厚俊主編, 南京大學出版社,1988年12月第一版6、《經濟增長理論》,[美]阿瑟•劉易斯著,梁小民譯, 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年10月第一版7、《政治與市場世界政治經濟制度》,

[美]查爾斯•林德布洛姆著, 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年11月第一版8、《財產權利與制度變遷》,

[美]R•科斯、A•阿爾欽、D•諾斯等著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年11月第一版,9、《自由、市場和國家》,[美]布坎南著,北京經濟學院出版社,1988年第一版(二)、理論聯繫實際(三)、學習和借鑒西方公共經濟學第二節公共經濟學與相關科學的關係一、公共經濟學與財政學公共經濟學由財政學發展而來,但是,兩者有實質性的變化。表現在:第一,所依據的經濟理論發生了變化。第二,研究範圍和研究內容發生了變化。第三,研究方法發生了變化。二、公共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公共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有密切聯繫。微觀經濟學把政府看成是一個獨立的經濟單位,對公共部門的經濟行為是否實現最大化進行分析。三、公共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公共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之間的淵源更深。宏觀經濟學把政府職能歸納為資源配置、收入分配調節和經濟穩定。四、公共經濟學與福利經濟學公共經濟學從福利經濟學中引入帕累托最優原則用於對政府經濟行為進行分析。所謂帕累托最優是指資源的配置已經到了在不損害別人的前提下就無法改善的境地。五、公共經濟學與政治學、 法學、倫理學政治學理論尤其是公共產品理論和公共選擇理論對規範政府經濟行為影響極大。在選擇過程中,必然會涉及法律和倫理標準,從而使公共經濟學與法學、倫理學有了內在的聯繫。一、改革開放前的中國經濟(一)公共部門壟斷了幾乎所有社會資源(二)公共部門對社會財富擁有絕對支配權(三)公共部門是管理經濟的主要管道二、1978—1993年的雙軌制改革以計劃經濟和財政一統天下的格局開始變化,市場開始形成。但是公共部門仍然在社會經濟生活中占主導地位。第三節公共經濟學與 中國改革開放三、1994年以後的政府職能轉變(一)建立新的財稅機制(二)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三)政府機制改革1、什麼是公共經濟學?它的研究對象是什麼?2、公共經濟學與財政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福利經濟學、政治學、法學、倫理學等相關學科的關係如何?本章思考題:

第一節市場與市場經濟 一、市場市場的三個層次:1、商品交換的場所

2、商品供求關係的總和

3、市場的機制(供求機制、 競爭機制、價格機制)第二章市場與政府

(一)市場經濟的涵義:

借助於市場交換關係,依靠供求、競爭、價格機制,自發地組織經濟運行,自發地調節社會資源和人們利益的經濟運行方式,簡言之,在市場調節下的運行經濟,就是市場經濟。二、市場經濟

1、社會性

2、主體性和平等性

3、自發性和盲目性(二)市場經濟的性質

在與計劃經濟的對比中把握市場經濟的特徵:

1、市場經濟是商品交換經濟,計劃經濟是實物分配經濟。

2、市場經濟是自主經濟,計劃經濟是依附經濟。

3、市場經濟是競爭經濟,計劃經濟是保護經濟。

4、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計劃經濟是統制經濟。

5、市場經濟是開放型、國際性經濟,計劃經濟是封閉 性、國別性經濟。(三)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1、市場是社會資源的配置者2、刺激技術進步、社會生產力提高和經濟的發展。3、導致商品生產者優勝劣汰,部門內部資源的優化配置。4、養成獨立自主、開拓創新、敢冒風險的思想觀念和作風。(四)市場經濟的功能1、價格機制2、供求機制3、競爭機制(五)市場經濟的運行機制(一)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兩層含義:1、我國已進入社會主義2、我國社會主義處於不發達階段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任務: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建立充分的社會物質基礎。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與中國的選擇(二)社會主義與市場 經濟結合的可能性在我國,關於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結合的可能性的認識有一個過程:1949——1978年把計畫與市場根本對立起來,計畫和財政一統天下;1978年提出發展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重視價值規律;1984年10月,在《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中,確認了社會主義經濟是以公有制為基礎的有計畫的商品經濟;1987年十三大提出:“國家調節市場,市場引導企業”;1992年十四大明確提出在我國要大力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這對範疇講的是制度環境的對立;市場經濟與計劃經濟這對範疇講的是制度安排的對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制度+市場經濟

制度環境制度安排社會制度資源配置方式

社會公正市場效率所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指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的市場經濟,或者說,是與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結合在一起的市場經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大體包括三層涵義: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使市場成為資源配置的基礎。2、正確發揮和加強政府對市場經濟的管理和調控作用。3、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結合在一起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涵義:一、市場失靈的含義及其表現(一)市場失靈的含義所謂市場失靈,是指由於內在功能性缺陷和外部條件缺陷引起的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的某些領域運作不靈。第二節市場失靈與政府活動的範圍完全競爭市場的理論假設:1、買賣雙方的經濟資訊完全和對稱;2、市場競爭充分;3、企業和個人經濟活動沒有受任何外部經濟效應;4、隨著生產規模的增加,產品的規模報酬不變或遞減;5、人們總是可能相互達成自願的交易,增進彼此的福利;6、經濟當事人完全理性。在現實的經濟運動中市場機制發揮最佳功能的這些市場條件往往是不完全和不充分的。1、資訊的不完全性失靈2、外部性失靈3、公共性失靈4、壟斷性失靈5、社會公平分配的失靈6、宏觀性失靈(二)市場失靈的表現1、資訊的不完全性失靈市場競爭的一個重要假定是“資訊是完全的”,而在現實中,資訊一般是不完全的,並且獲得資訊要付出成本。資訊的不完全性失靈表現為在交易中,交易雙方對於商品的品質、性能、售後服務等資訊瞭解程度不同,出現“資訊不完全”或“資訊不均等”的現象。資訊的不完全性會破壞市場機制運行的“優勝劣汰”的作用,以至出現“優汰劣勝”的資源配置。2、外部性失靈外部性失靈表現在當某些市場主體的活動給社會或其他主體帶來經濟影響(受益或遭受損失)時,通過市場機制的自發作用來調節將難以達到有效配置資源的目的。在現實生活中,許多商品和勞務的成本或收益有著明顯的外部性。對社會或他人產生了額外的成本或收益,但並未因此進行賠償。3、公共性失靈公共物品是私人不願意生產或無法生產,抑或無法全部生產的,必須由政府提供,或者由政府和企業、個人共同提供的產品和勞務。公共物品或勞務具有與私人物品或勞務完全不同的三個特性:

第一,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第二,消費的非競爭性; 第三,受益的非排他性。公共物品的基本特性決定了公共物品不能在市場上被自發而有效地被生產出來,不能按市場機制的方式來配置這個領域的資源。4、壟斷性失靈壟斷性失靈表現為市場上出現為數很少的幾家供應商甚至獨家壟斷的局面,壟斷廠商通過操縱物價,牟取暴力,使市場均衡作用失靈,資源不能得到合理配置。壟斷引起市場失靈有兩個方面的表現:第一,價格扭曲和產量扭曲;第二,收入扭曲。5、社會公平分配的失靈社會公平分配失靈表現在分配領域,單純依靠市場機制的自發作用不可能完全實現公正的收入分配。這是因為:第一,市場經濟運行的目標是追求效率最大化,各經濟利益主體考慮的是各自利益的最大化,由此決定社會的貧富差距加大;第二,在存在壟斷的情況下,價格會嚴重背離價值,從而使部分人獲得不合理收入;第三,市場競爭的初始條件不均等導致收入的差距;第四,經濟運行時間和空間上的不均衡導致非個人原因的收入差距;第五,在市場機制的自發作用下,生產要素供求狀況的不平衡必然形成要素收入的不合理差距。6、宏觀性失靈宏觀性失靈表現在市場總供求發生以超額供給或超額需求為特徵的宏觀經濟總量失靈。在存在超額供給時,會引起生產過剩、經濟危機和大量失業;在存在超額需求時,國民收入超分配,誘發過度需求,引起嚴重的通貨膨脹;當兩者交替出現或同時存在時,又引起“滯”“漲”交替出現,或同時並存。(一)政府經濟活動的範圍

1、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務

2、矯正外部效應

3、維持有效競爭

4、調節收入分配

5、穩定經濟二、政府經濟活動的範圍及政府角色1、公益人角色

履行公益人角色的職責是實現並維護一定的公共目標,主要有三大公共目標:第一是提供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第二是鼓勵和保護有益的外部效應,預防和制止有害的外部效應;第三,調節收入分配,避免個人收入差距過大。(二)市場經濟中的政府角色2、管制人角色履行管制人角色的職責是對私人經濟部門(廠商或家庭)的活動進行的某些限制和規定。管制的目的主要有三個:第一,防止壟斷;第二,防止過度競爭;第三,保護消費者和雇員的利益。3、守夜人角色履行守夜人角色的職責是防止和打擊經濟領域的違法和犯罪行為,維護社會經濟生活的正常秩序。4、調控人角色履行調控人角色的職責是對宏觀經濟總量進行調節和控制。宏觀調控有兩大目標:第一,經濟宏觀總量的平衡;第二,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一、公共部門(政府)的經濟職能公共部門(政府)的經濟職能,是指公共部門經濟活動內在的、客觀具有的經濟職能。 主要包括三項具體的職能: 第一,資源配置職能 第二,調節分配職能 第三,穩定經濟職能第三節公共部門(政府) 的經濟職能(一)資源配置職能所謂資源配置職能,指的是通過公共部門收支活動以及相應政策的制定、調整和實施,實現對社會現有的人力、物力、財力等社會資源結構和流向的調整與選擇,以促進資源結構合理化。公共部門履行這項經濟職能的原因:第一,公共物品或服務的存在。第二,外部效應的存在。第三,不完全競爭狀態的存在。(二)調節分配的職能所謂調節分配的職能,指的是公共部門通過對參與收入分配的各主體利益關係的調節,達到收入公平合理的目標。收入分配的目標是實現公平分配,而公平分配包括經濟公平和社會公平兩個層面。經濟公平是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強調的是要素投入和要素收入相對稱,它是在平等競爭的環境下由等價交換來實現的。社會公平是指將收入差距維持在現階段社會各階層居民所能接受的合理範圍內。公共部門履行調節分配的職能,是由於收入分配不公現象的存在。(三)穩定經濟職能所謂穩定經濟職能,指的是公共部門通過運用各種政策手段,有意識地影響、調控經濟,實現充分就業、物價穩定和國際收支平衡的目標。公共部門履行穩定經濟的職能,是由於市場經濟不可能自動、平穩地向前發展。政府為了實現穩定經濟的職能,通常運用以下兩個手段:第一,政策措施;第二,制度性安排(如:累進所得稅、失業救濟金支出制度)。(一)公共政策失效(二)公共物品供給的低效率(三)內部性與政府擴張(四)尋租與腐敗二、政府失靈(政府失敗)(一)公共政策失效由於存在著種種困難、障礙和制約因素,使得政府難以制定並執行好的或合理的公共政策,導致公共政策失效。導致公共政策失效的主要原因:第一,社會上實際並不存在作為政府公共政策追求目標的所謂公共利益;第二,即使現實中存在著一些大家利益比較一致的情況,現有的公共決策體制以及方式(投票規則)因其各自的缺陷而難以達到最優化或理想的政策;第三,資訊的不完全、公共政策議程的偏差、投票人的“近視效應”、沉積成本、先例等對合理決策的制約;第四,政策執行上的障礙。(二)公共物品供給的低效率由於公共機構尤其是政府機構的本性以及公共物品供求關係的特點,使得它們提供公共物品也難以做到高效,尤其是產生提供過剩公共物品和成本增加的現象。導致公共機構提供公共物品低效率尤其是官僚機構低效率的主要因素有:第一,對公共物品的估價或評價上的困難;第二,公共機構尤其是政府部門壟斷了公共物品的供給,缺乏競爭機制。第三,政府機構及官員缺乏追求利潤的動機,官僚的目標是結構以及人員規模的最大化,以此增加自己的升遷機會和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第四,監督機制的缺陷。(三)內部性與政府擴張公共機構尤其是政府部門及其官員追求自身的組織目標或自身利益,而非公共利益或社會利益。這就是內在效應或內在性。內部性的存在意味著“私人的”或組織的成本和利潤很可能支配了公共決策的制定,這種內在性決定了公共官僚機構的運行以及官員的行為。(四)尋租及腐敗

尋租是政府干預的副產品。政府干預帶來了可以以“租金”形式出現的經濟利益,租金是超過機會成本的收入。尋租是為了這樣的政府干預而進行的遊說活動,是以較低的賄賂成本獲得較高的收益或超額利潤。一切利用行政權力大發橫財的活動都可以稱為尋租活動。尋租活動的特點是利用各種合法或不合法的手段(遊說、疏通、拉關係、走後門等),以獲得擁有租金的特權。尋租活動導致政府失敗,因為它導致不同政府部門爭權奪權,影響政府聲譽和增加廉政成本;它妨礙公共政策的制定與執行過程,降低行政運轉速度甚至危機政權穩定。1、政府生產職能的更新政府從私人消費品生產的領域退去,去從事社會公共品的生產。2、政府調控職能的更新變對微觀經濟主體(企業與個人)的直接行政控制為對市場與整個國民經濟活動進行宏觀上的間接調控(不排除必要的直接控制)。3、擔當起制度創新的職能制度創新的內容有四個:秩序;人們的財產權利;市場經濟的有效性;社會的認可性。

三、重塑政府(一)賦予政府新的職能1、基於個人才幹的招聘與晉升制度2、樹立和強化政府公務員的團隊精神3、給予政府公務員足夠的工資報酬(二)強化公務員制度 1、用企業精神改革政府部門以此提高政府運作效率。其具體改革措施有:第一,把政府的決策與所提供的服務加以區分;第二,把競爭機制注入到政府部門;第三,樹立政府支出的“投資”觀點;第四,把政府官員變為企業家。

(三)提高政府運作效率 的途徑 2、權力下放權力下放能夠使政府從眾多瑣碎複雜的具體事務中擺脫出來,履行其核心職能,從而提高政府的能力與效率。

3、精簡機構精簡政府機構的重要前提是要對國家和社會的責任範圍作出準確的評價,目標應該是國家行政機構更多地從傳統的政府角色發展為公共服務企業和公共服務管理部門。

1、市場全球化趨勢的由來

2、市場全球化的利弊得失

3、迎接經濟全球化的挑戰(四)市場全球化與超國家調節(一)市場秩序的確立與國家權力的退卻1、重商主義與市場經濟的確立2、自由放任主義—國家權力的退卻(二)市場失敗與國家權力的再度增長1、凱恩斯主義關於政府行為的學說2、新古典綜合學派的政府經濟行為觀點(三)政府干預陷入困境與新自由主義的興起四、對政府在市場經濟中作用認識的歷史演進本章思考題1、什麼是市場經濟?市場經濟有哪些特點?2、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涵義是什麼?3、什麼是市場失靈?市場失靈有哪些主要表現?4、市場經濟中的政府經濟角色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5、公共部門負擔哪些經濟職能?6、政府失敗的類型及其成因有哪些?7、如何完成政府職能的更新?第三章外部效應理論首先需要掌握三個問題:第一:需求與供給(一)需求1、需求及表現形式需求指的是,在其他條件不變時,購買者對某種物品願意購買的量與這種物品各種可能的價格之間的全部對應關係。需求的表現形式有三個:(1)需求表。如:Px(X商品價格,單位:美元)1234567Qx(X商品需求量,單位:磅)70605040302010(2)需求曲線需求曲線在一般情況下是一條負斜率的曲線,即從左上向右下傾斜,這是需求曲線的基本特徵。需求曲線的特殊形狀:(3)函數式 Qd1 =14-3P1 + Qd2 =25-6P2 QD(市場)=39-9Pd(市場)2、需求的變化與需求量的變化需求量的變化:購買商品的數量因價格的變動而朝相反方向變動,是沿著同一條需求曲線上下變動。需求的變化:當其他條件發生變化而使消費者對商品的購買數量發生變化,這時整條曲線發生變化(移動)。(1)消費者的收入(2)消費者的偏好(3)其他商品的價格(4)消費者對商品價格和收入前景的預期影響需求變化的因素有:(二)供給1、供給及其表現形式供給指的是,在其他條件不變時,某種物品的生產者或供給者願意並能夠供給的量與這種物品各種可能的價格之間的全部對應關係。供給的表現形式主要有三個:(1)供給表。如:Px(X商品價格,單位:美元)1234567Qx(x商品需求量,單位:磅)0102030405060(2)供給曲線供給曲線在一般情況下是一條正斜率曲線,即從左下向右上傾斜,這是供給曲線的基本特徵。供給曲線的特殊形狀:Q(3)函數式 Qs1 =6+4P1+Qs2 =18+2P2Qs(市場)=24+6Ps(市場)(二)供給的變化與 供給量的變化供給量的變化:商品的供給與價格之間的正向關係,即沿著同一條供給曲線上下變化。供給的變化:當其他條件的變化而使廠商的供給發生變化,這時整條供給曲線發生變化。影響供給變化的“其它條件”主要因素:1、生產要素的價格2、生產技術3、商品市場生產廠商的數量4、其他商品的價格5、政府的稅收和扶持政策6、生產者對商品未來行情的預期(三)市場均衡與均衡價格“市場均衡”是指在某一段時間內,某一市場中商品的需求量正好和相同時間內商品供給量相等。這時的商品數量叫做“均衡量”。這時供給雙方都能接受的價格叫做“均衡價格”,即市場的需求價格和供給價格相等時的價格。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相交的點叫做“均衡點”。第二,邊際成本與邊際效益邊際成本:生產另一單位產量額外或增加的成本。邊際收益:增加一單位的產量時造成的總收益的增加。在無外部性時: 社會邊際成本=私人邊際成本 社會邊際收益=私人邊際收益在存在外部性時: 社會邊際成本=私人邊際成本+外部邊際成本 社會邊際收益=私人邊際收益+外部邊際收益第三,帕累托最優狀態是指資源配置格局的任何改變都不可能使一個人的境況變好而又不使別人的境況變壞。也就是說,如果一種改變有可能使一個人的境況變好而又不使別人的境況變壞,這種狀態就不是帕累托最優狀態。帕累托最優狀態也就是資源配置的最有效狀態。第一節外部效應的分類一、對消費的外部效應 與對生產的外部效應二、生產活動的外部效應 與消費活動的外部效應三、正的外部效應與負的外部效應外部效應有可能有以下八種排列情況:1、消費活動產生正的消費外部效應2、消費活動產生正的生產外部效應3、消費活動產生負的消費外部效應4、消費活動產生負的生產外部效應5、生產活動產生正的消費外部效應6、生產活動產生正的生產外部效應7、生產活動產生負的消費外部效應8、生產活動產生負的生產外部效應第二節外部效應與資源配置效率一、負的外部效應與資源配置效率帶有負的外部效應的物品或服務的價格,不能充分反映用於生產或提供該種物品或生產要素的社會邊際成本(沒有反映外部邊際成本)。(一)負的外部效應的分析 可以區別三種情況分析:

外部邊際成本不變 外部邊際成本遞增 外部邊際成本遞減1、外部邊際成本不變2、外部邊際成本遞增3、外部邊際成本遞減外部邊際成本隨著產量的增加而趨向於遞減,並最終為零。但這種情況發生的可能性較小。(二)負的外部效應與 資源配置效率在存在負的外部效應時,物品(或服務)的生產和銷售呈現過多狀態。二、正的外部效應與 資源配置效率帶有正的外部效應的物品或服務的價格,不能充分反映該種物品或服務所能帶來的社會邊際效益(沒有反映外部邊際效益)。在存在正的外部邊際效益時,物品或服務的生產和銷售呈現不足狀態。1212三、外部邊際效益 遞減的情況在存在外部邊際效益遞減的正的外部效應時,市場機制作用下的產量水準並非總是缺乏效率的。只有在處於較低產量水準(在這一水準上,MEB>0)條件下,市場機制才會在實現資源配置的效率方面發生失靈。B第三節外部效應的內部化外部效應的內部化,即外部效應的邊際價值被定價了。就負的外部效應而言,其內在化就是外部邊際成本被加記到私人邊際成本之上,從而物品或服務的價格得以反映全部的社會邊際成本;就正的外部效應而言,其內在化就是外部邊際效益被加記到私人邊際效益之上,從而物品或服務的價格得以反映全部的社會邊際效益。外部效應的內在化過程,也就是外部效應得以矯正、資源配置由不具有效率到具有效率的過程。一、私人部門糾正外部效應的機制及其缺陷(一)一體化私人市場機制可通過擴大企業規模,組織一個足夠大的經濟實體來將外部成本或收益內部化,從而糾正外部效應帶來的效率損失。(二)產權與科斯定理羅納德.科斯認為,外部經濟從根本上說是產權界定不夠明確或界定不當引起的,所以只需界定並運用法律有效地保護產權,而隨後產生的市場交易就能達到帕累托最優。這可通過雙方之間的談判自然地實現。所謂產權,通常指某種資源的所有權、使用權以及自由轉讓權等。(三)社會制裁社會制裁實際上反映的是道德的力量。(四)、缺陷私人經濟部門糾正外部效應的各種機制的局限性主要是由兩種因素決定的:第一,公共產品問題第二,交易成本二、政府對外部效應的糾正

(一)稅收政府一般運用矯正性的稅收來實現負的外部效應的內在化。矯正性的稅收主要著眼於私人邊際成本的調整。其操作辦法是:對帶有負的外部效應的物品或服務徵收相當於其外部邊際成本大小的稅收,以此將徵稅物品或服務的私人邊際成本提高到社會邊際成本相一致的水準,實現負的外部效應的內在化。矯正性的稅收的突出特點是其數額同外部邊際成本相等。矯正性稅收的作用:1、將外部邊際成本加計到私人邊際成本之上,以此增加紙張的生產成本和售價,進而將紙張的產量減少至社會邊際效益和社會邊際成本相等的最佳水準;2、將部分收入從紙張生產者手中轉移給遭受紙張生產的負的外部效應之害的個人或廠商以及需要政府提供服務的個人或廠商。3、將水資源的污染減少至可以容忍的水準(但不能減少至零)。(二)補貼政府一般用矯正性的財政補貼來實現正的外部效應的內在化。矯正性的財政補貼主要著眼於私人邊際效益的調整。其操作方法是:對帶有正的外部效應的物品或服務的消費者按著該種物品或服務的大小發放財政補貼,以此將補貼物品或服務的私人邊際效益提高到同社會邊際效益相一致的水準,實現正的外部效應的內在化。矯正性的財政補貼的突出特點是其數額與外部邊際效益相等。矯正性財政補貼的作用:1、將外部邊際效益加計到私人邊際效益之上,以此增加對帶有正的外部效應的物品或服務的需求,並降低消費者為其支付的淨價格,進而將產量調整至社會邊際效益同社會邊際成本相等的最佳水準。2、增加帶有正的外部效應的物品或服務消費者所獲得的效益,從而鼓勵這類物品或服務的消費。(三)公共管制(四)法律措施本章思考題:1、何謂外部效應?如何對外部效應進行分類?2、舉例說明正的外部效應與負的外部效應分別對資源配置效率有什麼影響?3、政府用於矯正外部效應的措施大體可以分為幾類?4、依據科斯定理,外部效應可如何糾正?你認為這一方法能夠奏效嗎?第四章公共物品理論

第一節公共物品定義一、公共物品與私人物品的特性比較相對於私人物品或服務而言,公共物品或服務的特性可以歸納如下:

1、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2、消費的非競爭性。

3、受益的非排他性。1、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是指公共物品的效用為一個整體,不能將其分割為若干部分,分別歸屬於某個個人或廠商享用。薩繆爾森的定義:1)對於私人物品來說,2)對於公共物品來說,X=Xi2、消費的非競爭性是指某一個人或廠商對公共物品或服務的享用,不排斥、妨礙其他人或廠商對其的同時享用,也不會因此而減少其他人或廠商享用該種公共物品或服務的數量或品質。消費的非競爭性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第一,邊際成本為零。這裏的邊際成本是指增加一個消費者對供給者帶來的邊際成本。第二,邊際擁擠成本為零。每個消費者的消費都不影響其他消費者的消費數量和品質,這種產品不但是共同消費,也不存在消費中的擁擠現象。3、受益的非排他性是指在技術上沒有辦法將拒絕為之付款的個人或廠商排除在公共物品或服務的受益範圍之外。從另一個角度說,公共物品或服務不能由拒絕付款的個人或廠商加以阻止,任何人都不能用拒絕付款的辦法,將其不喜歡的公共物品或服務排除在其享用範圍之外。二、判定公共物品的步驟三、純粹的公共物品純粹的公共物品或服務,指的是那種效用具有不可分割性的且在消費上不具有競爭性、受益上不具有排他性的物品或服務。純粹的私人物品或服務,指的是那種效用具有可分割性且在消費上具有競爭性,並很容易將未付款的個人或廠商排除在受益範圍之外的物品或服務。另外,還有一些物品或服務,既帶有公共物品或服務的特性,又帶有私人物品或服務的特性。消費和生產純粹公共物品的邊際成本第二節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給一、公共物品有效供給的條件(一)私人物品的有效供給(二)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給二、林達爾均衡的條件與免費搭車者的出現林達爾均衡:如果每一個社會成員(消費者)都能按照自己從公共產品或服務消費中所獲得的邊際效用水準真實地表示自己對公共產品或服務的需求,從而相應地承擔公共產品的成本,則公共物品或服務的供給量就可以達到具有效率的最佳水準。林達爾均衡的兩個假使前提:第一,每個社會成員都願意準確地披露自己可以從公共物品或服務的消費中獲得的邊際效益,而不存在隱瞞或低估其邊際效益從而逃避自己應分擔的成本費用的動機。第二,每個社會成員都清楚地瞭解其他社會成員的嗜好以及收入狀況,甚至清楚地掌握任何一種公共物品或服務可以給彼此帶來的真實的邊際效益,從而不存在隱瞞個人邊際效益的可能。存在的兩個問題:第一,社會成員產生低呈報其 真實的邊際效益的動機;第二,免費搭車者出現。第三節混合物品一、混合物品的概念及分類1、擁擠性公共物品指的是隨著消費者人數的增加而產生擁擠,從而減少每個消費者可以從中獲得的效益的公共物品或服務。這類物品或服務的效用具有不可分割性,但在消費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競爭性。2、價格排他性的公共物品指的是效益可以定價,從而可以在技術上實現排他的公共物品或服務。這類物品或服務的效用在名義上向全社會提供,但在受益上卻可以排他。擁擠性公共物品或服務二、混合物品的供給就兩類混合物品或服務來看,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既可以由私人部門通過市場提供,也可以由政府部門直接提供,或是由政府部門給予補助的辦法通過市場提供。1、擁擠性公共物品的提供2、價格排他性公共物品的提供第一,邊際生產成本和邊際擁擠成本都為零的產品

不擁擠的橋樑這類物品應由政府免費提供,由統一徵稅的辦法,籌集資金,以彌補造橋的直接固定成本。第二,邊際生產成本為零、邊際擁擠成本不為零的產品擁擠的橋樑這類物品應由公共部門來提供,但為了避免過度消費,公共部門可以收費。第三,具有利益外溢性特徵的產品

——狹義的准公共產品准公共產品供給中的效率損失這類物品可以以較低的價格由政府直接提供,受益的公民也應交一定的費用。准公共產品的政府提供本章思考題:1、相對於私人物品或服務,公共物品或服務具有哪些特性?判定公共物品或服務應遵循什麼步驟?2、何謂純粹的公共物品?何謂純粹的私人物品?二者有哪些區別?3、公共物品有效供給實現的標誌是什麼?4、什麼是林達爾均衡?什麼叫免費搭車者?如何解決免費搭車的問題?5、什麼是混合物品?什麼是擁擠性公共物品?什麼是價格排他的公共物品?混合物品是通過什麼途徑供給的?第五章尋租理論第一節基本概念“租”以及“租金”的主要來源

(一)經濟租“租”或“租金”最早專指地租,是使用一塊土地獲得的報酬與其轉移所得(機會成本)之間的差額.“經濟租”:生產要素的所得者獲得的收入中超過其機會成本的那部分收入(或定義為超過其轉移收入的那部分收入.)(二)生產性的租金和非生產性的租金租金具有兩種極不相同的性質,一種是生產性的租金,即創新租、風險租以及由創新、稀缺、風險所形成的壟斷租,都屬於生產性的超額利潤,是社會需要的。這種租金能產生強大的激勵,促進技術進步,提高社會福利水準。另一種是非生產性的租金.即謀求政府特權和優惠所形成的壟斷租,以及由這種特權所派生的權錢交易、透漏稅金、走私放私等。這類活動沒有生產出產品,也沒有給社會增加福利,相反還消耗了社會資源,導致經濟效率下降和社會分配不公。(三)尋利與尋租尋利是在有秩序的市場結構中,企業家們通過自己的有效經營而尋求利潤,或利潤的最大化。尋租則是一種非生產性行為,是“尋求直接的非生產性利潤”。二、現代尋租理論的歷史回顧(一)克魯格的觀點她對尋租行為的分析是從對外貿易開始的。當政府採用進口限額或許可證的辦法對貿易進行限制時,就會引起這樣或那樣的尋租行為,人們將為不勞而獲的利潤激烈競爭。競爭的有些方式是合法的,有些方式是非法的。廠商的尋租行為會導致淨福利損失,還會伴隨政府機構或官員的尋租行為。她認為應禁止人們從事尋租行為。(二)塔洛克的觀點1、只有極少數人會獲得壟斷地位;2、尋租引起社會財富的重新分配;3、尋租導致資源配置的扭曲和資源浪費;4、利用壟斷或干涉措施來獲利的人們樂意花費一定的資源以便得到這種利益;5、“避租”與尋租一樣,也會浪費資源;6、壟斷導致尋租,尋租導致壟斷。(三)巴格瓦蒂的觀點他提出直接非生產性活動的概念,並指出有四種直接非生產性活動:1、為尋求在關稅上得到好處而進行的遊說活動;2、為尋求在收入上得到好處而進行的遊說活動;3、為尋求壟斷利益而進行的遊說活動;4、為逃避關稅或走私而進行的遊說活動。二、尋租與政府行為(一)尋租與政府干預尋租活動與政府干預經濟有關。政府在干預社會經濟生活的過程中,由無意創租、被動創租和主動創租所引發的尋租活動,導致壟斷和社會福利的損失。(二)尋租活動與政府類型尋租活動還與政府的類型有關。不同類型的政府具有不同的目標函數,其行為方式各不相同,由此決定了不同的創租方式,從而決定了租金的多少和人們的尋租方式。有以下四種類型的政府:1、柏拉圖似的監護人;2、專制君主政府;3、官僚政府;4、民主政府。(三)政府官員尋租活動 的防範和治理1、要建立輿論機制,造成反尋租的社會意識;2、要改革政府機制,剷除滋生尋租行為的“土壤”;3、要調整財產機制,規範經濟利益主體的產權行為;4、要建立監督機制,加大尋租成本,使尋租者不敢為。本章思考題:1、尋租理論中的“租金”和“尋租活動”的含義是什麼?2、尋租活動與政府干預、尋租活動與政府類型各有何關係?3、如何防範和治理政府官員的尋租活動?第六章公共選擇理論公共選擇(publicchoice)理論可以定義為對非市場決策的經濟學研究,或者簡單地說,是對政府決策過程的經濟分析。按照公共經濟學家的觀點:政治是經濟交易過程的延伸。第一節公共選擇與非市場決策

人們每天面臨大量的經濟問題和政治問題,需要做出選擇和決策。 決策的分類:從決策的制定者來分類:個人決策和集體決策從決策的制定過程來分類:簡單決策和複雜決策從決策的制定環境來分類:市場決策和非市場決策一.市場決策與非市場決策二.布坎南與公共選擇理論公共選擇理論正式發端於1957年創辦的“托馬斯.傑斐遜中心”。布坎南則推崇維克塞爾為理論的最早的先驅者。公共選擇理論總的來說是經濟分析工具在政治領域的應用和延伸。第二節政治學與經濟學的橋樑一.政治學與經濟學二.公共選擇理論中的交易公共選擇理論認為:經濟學的基本命題是交換, 政治領域的重要命題是交易。交易可分為簡單交易和複雜交易兩種。簡單交易是基本的直接交易,由兩個經濟人和簡單的交易環境組成。複雜交易存在兩個以上的多個經濟人和多種商品的交換環境。複雜交易強調的是人們達成協定的過程,而不是局限於買賣的行為方式。非市場決策中存在強制因素,市場決策包含非決策因素。第三節投票機制和中位選民

一.投票和社會偏好公共選擇理論對投票行為的研究假設投票是由那些其福利受到結果影響的人們進行的。公共選擇的目的被區分為兩類: 提高社會福利 進行再分配民眾通過投票行為表達自己的偏好,投票行為的作用是將個人偏好轉化為社會偏好。

投票行為的局限性:1.投票行為所顯示的個人偏好資訊是不完全的2.人們在投票過程中,往往不是真實地反映他們的偏好(1)隱瞞偏好(2)策略性投票(3)無意參與投票(4)偏好強度差異肯尼斯.阿羅對社會選擇必須滿足條件的假設(1)理性假設(2)不相關選擇的獨立性(3)帕累托效率狀態(4)無限制區域(5)非獨裁性二、多數決策與投票悖論1、民主的基本形式:直接民主代議制民主直接民主要求民眾的投票針對被選方案,而代議制民主要求民眾的投票針對人,即代表,再由代表的活動來針對被選方案。2、投票原則全體一致的原則簡單多數的原則三分之二多數原則3、投票悖論在只存在兩個備選方案的時候,多數投票原則是非常有效的。而如果考慮三個或更多個備選方案時,會出現迴圈投票的現象,可能不會形成穩定一致的權衡結果。4、單峰偏好與多峰偏好單峰偏好意味著人們最理想的結果只有一個。多峰偏好意味著人們最理想的結果不止一個。投票悖論示意圖解決投票悖論示意圖要改變投票悖論,需要把多峰偏好改為單峰偏好。三、阿羅不可能定理和中位選民定理1、阿羅不可能定理滿足一切民主要求又能排除迴圈投票困境的決策機制並不存在。它由投票悖論演化而來,揭示了民主政治存在內在的弊端。它強調無論在哪種規則之下,政府決策都可能出現偏差。投票交易2、中位選民定理處於所有投票者最優偏好的之間狀態的投票者被稱為中位選民。中位選民定理:中位選民最偏好的公共產品或勞物的提供量,往往是多數規則下的政治均衡。中位選民定理示意圖第四節公共選擇中的利益集團一.利益集團的定義利益集團:具有同樣嗜好的個人群體。利益集團形成的原因:1.資訊成本2.穩定性3.交易效率二.公共選擇中的利益集團利益集團在公共選擇中發揮作用的途徑: 通過與立法機關的聯繫 通過與行政機關的聯繫三.利益集團及其成員的相互關係相容性的利益集團所追求的集體物品的收益的特性:一個人對收益的獲得並不損害其他人對收益的獲得。在排他性利益集團中,集體物品的收益總量是固定的,個人對收益的獲得比例會影響到其他人對收益獲得的比例。第五節官僚與政府膨脹一.官僚行為的特點與政府赤字

特點:

1.缺乏競爭性

2.缺乏激勵機制

3.非利潤化

4.缺乏敏感性

5.個人影響力較大二.兩種官僚模型1.尼斯克南模型2.米蓋-貝蘭格模型(自由裁決官僚模型)三.對官僚行為的限制第六節政治經濟週期U發生偏離的選舉行為示意圖競爭的兩黨政策取向示意圖政治經濟週期形成過程示意圖政治經濟週期示意圖第七節當代中國的決策科學化和民主化1.決策的科學化行政的制度化標準的科學化2.決策的民主化中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本章思考題1.什麼叫公共選擇?公共選擇的理論前提條件是什麼?2.對政治人和經濟人的假設在公共選擇理論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麼?3.個人偏好怎樣才能轉化為社會偏好?4.阿羅投票悖論的內容是什麼?其意義何在?5.中位選民的理論含義和實踐意義是什麼?6.何為利益集團?7.政府機構不斷膨脹的原因是什麼?8.結合我國改革開放來闡述我國決策科學化和民主化進程。第七章公共支出理論與實踐

第一節公共支出概論一.公共支出的定義和分類(一)公共支出的定義公共支出是以政府為主體,以政府的事權為依據進行的一種貨幣資金的支出活動。(二)公共支出的分類1.消耗性支出與轉移性支出2.預防性支出與創造性支出3.一般利益支出與特殊利益支出4.強制性支出與隨意性支出5.中央政府支出與地方政府支出二.公共支出的增長和瓦格納法則德國人瓦格納提出“政府活動擴張法則”,即:政府職能的擴大和經濟的發展,要求保證行使這些職能的公共支出不斷增加。他認為,政府職能的擴大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政治因素,二是經濟因素。瓦格納法則基於經驗,主要貢獻在於以明確的方式強調公共支出不斷增加是不可避免的長期歷史趨勢。三.公共支出的原則(一)經濟效益原則(公共支出的成本-收益分析)(二)公平原則(三)穩定原則公共支出的成本-收益分析1、公共部門成本-收益分析的特點(1)成本-收益分析的定義和步驟定義:成本-收益分析,是一種經濟決策方法,它是通過比較各種備選專案全部預期收益和全部預期成本的現值來評價這些專案,以作為決策或依據的一種方法。步驟:第一,確定一系列可供選擇的方案;第二,確定每種方案的最終結果,也就是 每種方案所需要的投入量和將會實現 的產出量;第三,對每一種投入和產出進行估價;第四,加總每個專案的成本和收益,以估 計專案總的獲利能力。(2)公共部門成本-收益 分析的特點第一,公共部門進行經濟決策要以社會福利極大化為目標,而不能像私人經濟部門一樣僅以利潤為目標。第二,許多政府專案的投入和產出不能直接用市場價格來估計。2、成本-收益的類型(1)真實的與貨幣的(2)直接的與間接的(3)有形的與無形的(4)中間的與最終的(5)內部的與外部的例:水力發電工程的成本和收益3、對成本和收益的衡量(1)社會收益價值的評估

——消費者剩餘公共產品的消費者剩餘 (2)影子價格針對無價可循或有價不當的商品或勞務所規定的較合理的替代價格。(3)時間因素的考慮:貼現折算現值的公式:

nP=A/(1+i)4.成本-效果分析

難點:(1)對於非經濟的因素,以及文化教育等不能用貨幣衡量的方面很難估算其成本和收益;(2)未來的成本和收益往往有著不確定性容易變動,難以估計。第二節公共支出增長及其經濟分析

一.政府職能範圍的變化與公共支出的增長(一)政府職能著力點的調整與範圍的變化(二)公共支出的增長公共支出的趨勢:對經合組織國家公共支出規模和機構實證分析的幾點結論:1.在國民經濟總量中,公共支 出佔有較大份額。2.國家財政已經突破了傳統的 公共開支範圍。3.在公共支出結構中,國家日 益重視社會性支出。二.公共支出增長原因的綜合分析(一)公共支出需求方面的因素

1.軍備的加強

2.國家機構的擴增

3.經濟干預的加強

4.社會福利的擴大(二)財政資源供應方面的因素1.國民收入的增長2.稅收征管的強化3.發行公債的便利條件增加4.增發不兌現紙幣可能性的存在三.中國的公共支出

(一)財政消耗性支出

1.總量增長分析

2.公共消耗性支出內部結構分析第一.行政管理費。第二.國防支出。第三.教科文衛支出。第四.財政投資支出。(二)財政轉移性支出1.社會保障支出2.財政補貼第三節公共部門預算(政府預算)

一.預算的定義和功能(一)國家預算的定義

1.什麼是國家預算?國家預算是一個國家的中央政府和各級地方政府公共收支計畫的總和。在形式上可以分為單式預算和複式預算。在編制方法上可以分為基數法和零基法。2.國家預算的分類3.制訂國家預算的程式編制審議批准執行決算(二)國家預算的功能1.反映政府的活動範圍和 公共收支狀況2.控制政府規模(三)國家預算的原則1.公開性4.統一性2.可靠性5.年度性3.完整性6.法制性(四)PPBS方式與預算編制二.預算的理論流派(一)均衡預算論(二)功能預算論(三)高度就業預算論(四)預算理論的沿革三.西方國家的預算實踐

以美國為例。(一)行政當局的預算編制(二)立法機構對預算的審議(三)預算的執行(四)預算的監督四.中國的國家預算(一)中國預算的構成(二)現行複式預算的主要內容(三)預算改革方向(四)中國的預算監督(五)預算外資金管理本章思考題:1.傳統的公共支出原則有哪些?2.試述公共教育支出和保健支出的必要性。3.公共投資與私人投資相比,有哪些主要特點?4.為什麼說社會保障稅是社會保障支出的理想的資金來源?5.財政補貼的主要內容是什麼?6.什麼是國家預算?請說出其內容、形式、編制方式及其過程。7.國家預算的功能體現在哪兩個方面?8.編制根據國家預算的原則是什麼?第八章公共收入理論與實踐

第一節公共收入概論一.公共收入的定義公共收入,也稱財政收入或政府收入,是指政府為履行其職能而籌集的一切資金的總和。二.公共收入的結構稅收:公共收入的主要形式公債:有償的公共收入形式公共收入的其他形式公債1、公債的概念和特點公債是政府舉借的債,是政府為履行其職能的需要,依據信用的原則,有償、靈活地取得公共收入的一種形式。

特徵:(1)自願性(2)有償性(3)靈活性2、公債的基本功能(1)公債最基本的功能是彌補財政赤字。(2)為資本性支出開闢財源。3、公債的運行機制(1)公債的產生與發展(2)公債的種類、發行及還本付息公債的種類:第一、國家借款和發行債券第二、自由公債和強制公債第三、國內公債和國外公債第四、長期、中期、短期公債第五、可轉讓公債和不可轉讓公債公債的發行:第一、公債的發行方式

公募法

公賣法

承購包銷第二、公債的發行價格平價發行折價發行溢價發行第三、公債的還本付息分期逐步償還法抽籤倫次償還法到期一次償還法市場購銷償還法以新債代舊債第四、公債市場公債發行市場公債流通市場公共收入的其他形式1、政府引致的通貨膨脹指為了彌補政府提供的物品或服務的費用而擴大貨幣供給,從而造成物價的普遍上漲。實際上是一種社會資源的再分配。其淨效應是將私人佔有的一部分資源轉移到公共部門,只不過它採取的是一種隱蔽的方式。例:2、捐贈政府有時也能得到來自個人或企業的捐贈。但在現代經濟社會條件下,自願捐贈只能作為政府公共收入來源的一個很小部分,其作用是微不足道的。3、使用費向政府所提供的特定公共設施的使用者收取使用費,也是公共收入的一個來源。政府收取的使用費,通常低於其提供該種物品或服務的平均成本。其差額是對使用者的補貼。收取使用費的作用,除了可以為政府籌集一部分公共收入之外,還在於以下兩個方面:第一,提高公共設施的使用效率第二、避免公共設施的“擁擠”問題4、規費規費是政府部門為公民提供某種特定服務或實施行政管理所收取的手續費和工本費。它通常包括兩類:行政規費(外事規費、內務規費、經濟規費、教育規費、其他行政規費)和司法規費(訴訟規費、非訴訟規費)三.公共收入的原則

(一)受益原則指的是政府所提供的物品或服務的成本費用的分配,要與社會成員從政府所提供的物品或服務中所獲得的效益相聯系。

(二)支付能力的原則指的是政府所提供的物品或服務的成本費用的分配,要與社會成員的支付能力相聯系。第二節稅收

一、稅收及其原則(一)稅收的概念和特點

1、稅收的特點(1)稅收是由政府徵收的。(2)政府徵收憑藉的是其政治權利。(3)稅收是強制徵收的。(4)稅收是無償徵收的。(5)稅收的徵收有固定限度。(6)稅收是為了滿足政府經費開支的 需要而徵收的。2、稅收的概念稅收是政府為實現其職能的需要,憑藉其政治權力,並按照特定的標準,強制、無償地取得公共收入的一種形式。(二)稅收的基本要素1、課稅主體2、課稅客體3、稅率:比例稅率累進稅率累退稅率定額稅率(三)稅收的分類1、據課征對象的不同可以將稅收劃分為所得稅、流轉稅、財產稅等,這也是劃分不同稅種最主要的依據。2、產品稅與要素稅。3、對人稅與對物稅。4、直接稅與間接稅。5、按稅收的計征標準可分為從價稅和從量稅。6、按稅收與價格的關係分類,可分為價內稅和價外稅。7、按稅收用途分類,可以劃分為一般稅和特定稅。8、按稅收的歸屬關係分類,可分為中央稅、地方稅和共用稅。9、按稅率分類,可分為累進稅與比例稅。(四)稅收是政府取得公共收入的最佳形式第一,不會引起無度的通貨膨脹;第二,不會給政府帶來任何額外的負擔;第三,可以提供足夠的資金來源。(五)稅收的原則稅收原則是政府在稅收制度的設計和實施方面所應遵循的基本指導思想,也是評價稅收制度優劣以及考核稅務管理狀況的基本標準。(1)威廉·配第的稅收原則

公平簡便節省1、稅收原則理論的演變(2)攸士第的稅收原則1)促進主動納稅的徵稅方法。2)不得侵犯臣民合理的自由和增 加對產業的壓迫。3)平等課稅。4)具有明確的法律依據。5)挑選徵收費用最低的商品和貨 物徵稅。6)納稅手續簡便。(3)亞當·斯密的稅收原則1)平等原則。2)確實原則。3)便利原則。4)最少徵收費原則。(4)薩伊的稅收原則1)稅率最適度原則。2)節約徵稅費用原則。3)各階層人民負擔公平原則。4)最小程度妨礙生產原則。5)有利於國民道德提高原則。(5)瓦格納的稅收原則1)財政政策原則收入充分原則收入彈性原則2)國民經濟原則慎選稅源原則慎選稅種原則3)社會正義原則普遍原則平等原則4)稅務行政原則確實原則便利原則節省原則2、稅收公平原則(1)稅收公平原則的意義(2)衡量稅收公平的標準收益原則負擔能力原則3、稅收效率原則(1)稅收效率原則的意義(2)稅收的經濟效率原則(3)稅收本身的效率原則稅收的經濟效率原則4、稅收原則理論歸納1)稅收的財政效益充裕的稅源彈性機能高效率的稅務管理

2)稅收的經濟影響保護稅本慎選稅源稅率適度3)稅收的社會影響普遍原則平等原則

二、稅收效應分析(一)稅收與生產者行為1、稅收對市場價格的影響從量計征:Pd=Ps+t從價計征:Pd=(1+T)Ps生產者負稅的情況:D(Pd)=S(Ps)(1)Ps=Pd-t或Ps=Pd/(1+T)(2)(2)代入(1):D(Pd)=S(Pd-t)或D(Pd)=S[Pd/(1+T)](一)將(2)式稍加變形,然後代入(1):D(Ps+t)=S(Ps)或D[(1+T)Ps]=S(Ps)消費者負稅的情況:Pd-t=Ps

或Pd/(1+T)=Ps(3)(3)代入(1):D(Pd)=S(Pd-t)或D(Pd)=S[Pd/(1+T)](二)結論:(一)式=(二)式2、稅收對生產者選擇的替代效應稅收的額外負擔:均衡產量的減少稅收的總成本:A+B+C+D稅收的總收益:

A+C稅收的淨收益:

-(B+D)這就是稅收的額外負擔。稅收對生產者選擇的替代效應C1移C2意味著,生產者在政府對X1徵稅後,減少了X1的生產量,即以X2的生產相應替代了一部分X1的生產。3、稅收對生產者選擇的收入效應徵稅後,C1移至C2意味著,生產者在政府徵稅之後,因可支配生產要素減少,不得不相應減少商品的生產量,收入也隨之減少。(二)稅收與消費行為1、稅收對消費者選擇的替代效應由W移至Y意味著,消費者在政府對食品徵稅後,減少了對食品的購買量,而相對增加了衣物的購買量,即以衣物方面的消費相應替代了一部分食品的消費。2、稅收對消費者選擇的收入效應由W移至X意味著,消費者在政府徵稅後,因可支配收入水準的下降,而不得不相應地減少消費品的購買量。(三)稅收與勞動收入1、稅收對勞動收入的替代效應政府徵稅,促使納稅人減少勞動投入量。徵稅後,勞動時數減少。2、2、稅收對勞動投入的收入效應如果勞動力的供給曲線是向後彎曲的,政府徵稅會促使納稅人增加勞動投入量。這表現為收入效應。3、稅收對勞動投入效應的無差異曲線分析稅收對勞動投入的收入效應大於替代效應,總效應是促使人們更加勤奮地工作,但這不是唯一的結論。所以,分析稅收對勞動投入的總效應,還必須結合不同稅種的特點和客觀的經濟形勢。4、不同稅種對勞動投入 的效應比較5、用收入的需求彈性解釋稅收對勞動投入的效應對於收入的需求彈性以及稅收在現實社會中究竟是起激勵作用還是反激勵作用的問題,沒有明確的答案。有兩種研究方法:第一,問卷調查結果表明,稅收對勞動投入的影響是微小的,徵稅會使總的勞動時間大約提高1%。第二,經濟計量研究一般情況下,勞動投入的價格彈性是負值,但彈性的絕對值很小。因此,徵收個人所得稅對勞動投入的影響可能是一種激勵,但效應不大。(四)稅收與私人儲蓄1、私人儲蓄及其決定因素國民生產總值均衡條件:C+I+G+X=C+S+T+MI=S+(T-G)+(M-X)S=f(Y,R,W,X)Y:稅後的可支配收入R:稅後的利率2、稅收對私人儲蓄的收入效應在政府徵稅導致納稅人可支配收入減少的條件下,納稅人以壓低現期的消費為代價,而相對提高了儲蓄水準。在這種情況下,稅收對私人儲蓄的影響,表現為收入效應。3、稅收對私人儲蓄的替代效應在政府對納稅人的儲蓄徵稅的條件下,納稅人減少了儲蓄數額,而相應增加了消費數額。在這種情況下,稅收對私人儲蓄的影響,表現為替代效應。稅收對私人儲蓄的總效應:由於高收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