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腹外疝病人的护理_第1页
第15章腹外疝病人的护理_第2页
第15章腹外疝病人的护理_第3页
第15章腹外疝病人的护理_第4页
第15章腹外疝病人的护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章腹外疝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

编辑课件学习目标1.简述腹外疝的病因、组成与病理类型2.详述腹外疝病人手术前和手术后的护理措施护理3.说出腹股沟斜疝、直疝和股疝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那么4.能正确区别腹股沟斜疝和直疝编辑课件第1节

概述一、腹外疝的定义腹外疝是指腹内脏器或组织离开了原来的部位,通过腹壁的薄弱或缺损处向体表突出而形成包块,是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二、病因1.腹壁薄弱或缺损是形成腹外疝的解剖根底。〔1〕先天性因素〔2〕后天性因素2.腹内压增高是引起或诱发腹外疝形成的重要因素。编辑课件第1节

概述三、病理解剖典型的腹外疝是由疝环、疝囊、疝内容物和疝外被盖组成。1.疝门也称疝环,是疝突出体表的门户,为腹壁薄弱或缺损处,是腹外疝命名依据,如腹股沟疝、股疝、切口疝等。编辑课件第1节

概述2.疝囊是壁层腹膜从疝环向外突出所形成的囊袋状结构,可分颈、体、底三部。疝囊颈由于受进出疝内容物的摩擦而增厚变白,是高位结扎疝囊的重要标志。3.疝内容物是进入疝囊内的腹内组织或脏器,最常见疝内容物是小肠其次是大网膜。4.疝外被盖指覆盖在疝囊以外的腹壁各层组织,通常是由筋膜、肌肉、皮下组织和皮肤构成。编辑课件第1节

概述四、病理类型1.可复性疝疝内容物很容易回纳入腹腔的疝,称为可复性疝。其特点:当病人站立、行走、举重、咳嗽及排便等腹内压增高时,疝内容物进入疝囊,在腹壁上出现包块;而当平卧休息或用手推送疝块时,疝内容物可回纳腹腔,腹壁上出现包块便消失,故俗称“疝气〞。临床上最为常见。2.难复性疝疝内容物不能完全回纳入腹腔的疝,称为难复性疝。其特点:无论病人是在站立、劳动等腹内压增高的情况下,还是在平卧或用手推送疝块等情况下,疝块均不消失。引起的原因常是疝内容物与疝囊壁发生了粘连。

编辑课件第1节

概述3.嵌顿性疝当腹内压突然增高时,较多的疝内容物强行通过狭窄的疝环进入疝囊,随后疝环弹性回缩,疝内容物被卡住而不能回纳腹腔者,称为嵌顿性疝。4.绞窄性疝嵌顿性疝如嵌顿时间过久,可导致疝内容物发生缺血坏死时,称为绞窄性疝。绞窄性疝是嵌顿性疝的进一步开展,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两个连续性病理过程编辑课件第2节常见腹外疝病人的护理概述凡腹腔内脏器或组织经腹股沟区的薄弱或缺损处向体表突出形成的疝,称为腹股沟疝。腹股沟疝在各类疝中的发病率最高,约占腹外疝的90%以上,且多发生于男性,男、女发病之比约为15:1。右侧比左侧多见。编辑课件第二节腹股沟疝1、解剖2、病因编辑课件

鉴别工程腹股沟斜疝腹股沟直疝发病年龄多见儿童及青壮年多见于老年突出途径经腹股沟管突出由直疝三角突出进阴囊可进入阴囊不进入阴囊疝块外形椭圆或梨形,半球形,基底宽上部呈蒂柄状回纳疝块后压迫内环疝块不再突出疝块仍突出手术检查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外侧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内侧

嵌顿时机较多极少腹股沟斜疝直疝的鉴别编辑课件处理原那么1.非手术治疗腹外疝一般应及早施行手术治疗,但对1岁以内婴幼儿、年老体弱或伴并有严重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可采用非手术疗法。其方法是:用棉带、疝带或其他的压迫方法,阻止疝内容物突出。编辑课件处理原那么2.手术治疗是治疗腹外疝最有效的方法。常用的手术方式有:〔1〕疝囊高位结扎术,是治疗婴幼儿腹外疝最常用的手术方法;〔2〕疝修补术是在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根底上,利用周围健康的组织来修补腹壁的薄弱或缺损处,如用联合肌健和腹股沟韧带来修补腹股沟的薄弱或缺损处。〔3〕疝成形术当疝环周围组织薄弱或缺损严重,无法进行修补时,可用自身的组织〔如腹直肌前鞘或游离的阔筋膜等〕或高分子生物材料〔如聚酯补片、聚丙烯补片、膨化聚四氟乙烯补片等人工补片〕进行修补。〔4〕经腹腔镜疝修补术:具有创伤小、手术疤痕小、恢复快等优点。编辑课件处理原那么3、嵌顿性疝的治疗对嵌顿性疝的患者,如嵌顿时间较短〔在3~4小时以内〕,疝内容物无绞窄征象时,可试行手法复位,以后考虑手术治疗;如手法复位失败或已发生绞窄性疝者,应紧急手术治疗。编辑课件一、护理评估1.健康史(1)了解评估病人有无存在先天或后天性腹壁薄弱或缺损的因素。〔2)评估病人有无腹内压增高的因素。2.身体心状况〔1〕躯体表现1〕腹股沟斜疝2〕腹股沟直疝3〕股疝 编辑课件一、护理评估3、心理状况评估因疝块长期反复突出而影响病人正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同时由于病人及家属对腹外疝疾病的认识缺乏,担忧治疗费用和手术治疗效果,故病人多表现有焦虑不安的心理状况。

编辑课件二、护理诊断与医护合作性问题1.焦虑与疝块影响病人日常生活有关2.疼痛与疝块嵌顿及手术创伤有关。3.知识缺乏与缺乏腹外疝康复等知识有关。4.潜在并发症术后阴囊水肿、术后切口感染及疝复发等。编辑课件三、护理目标1.病人焦虑程度减轻,能积极配合医护治疗。2.病人疼痛减轻或消失。3.病人能知晓腹外疝的发病原因及预防术后复发的相关知识。4.护士能及时发现术后并发症,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处理。编辑课件四、护理措施1.手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2)一般护理(3)病情观察(4)消除引起腹内压增高的因素(5)严格备皮(6)灌肠和排尿(7)急诊手术前护理

编辑课件四、护理措施2.术后护理(1)卧位与活动(2)饮食(3)病情观察(4)预防阴囊血肿(5)预防切口感染(6)防止腹内压增高(7)康复指导

编辑课件五、护理评价1.病人焦虑程度是否减轻,能否积极配合医护治疗。2.病人疼痛是否减轻或消失。3.病人是否能知道预防腹外疝复发的有关知识。4.病人术后有无阴囊血肿发生,伤口是否发生了感染;假设发生,是否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编辑课件小结腹外疝是腹部疾病中最见的疾病之一。主要表现:病人站立、劳动、行走、咳嗽、婴儿啼哭等腹内压增高时在腹部出现包块。当患者平卧或用手向腹腔推送,包块消失。当腹外疝发生嵌顿或绞窄时,常需紧急处理。护理时,术前应强调严格备皮和消除腹内压增高的因素,术后注意不能过早下床活动,预防切口感染,及时发现和配合医生处理各种引起腹内压增高的因素,促使病人早日康复。编辑课件1、腹股沟斜疝与直疝区别?2、疝修补术后护理要点?编辑课件目标检测题一、填空题:1.引起腹外疝的病因主要

。2.腹外疝的病理类型有

_________、__________。3.腹外疝主要的手术方式有

、________。4.根据解剖关系腹股沟疝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编辑课件目标检测题二、名词解释:1.腹外疝2.绞窄性疝3.腹股沟斜疝4.股疝编辑课件目标检测题三、单项选择题1.最易引起嵌顿的疝是:A.直疝B.斜疝C.股疝D.脐疝E.切口疝2.以下哪一项不是腹股沟斜疝的特点:A.疝经腹股沟管突出B.可进入阴囊或大阴唇C.疝环在腹壁下动脉的内侧D.还纳后压迫内环,可阻止疝突出E.咳嗽有冲动感3.腹股沟斜疝与直疝主要的鉴别点是:A.发现年龄不同B.疝块外形不同C.压迫内环后疝是否再突出D.有无咳嗽冲击感E.嵌顿时机的多少编辑课件目标检测题4.疝术后护理哪项不妥A.积极治疗便秘B.及时处理咳嗽C.阴囊勿作特殊处理D.切口处压砂袋E.术后三个月内防止重体力劳动5.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护理,错误的选项是 A.腹股沟手术区可用砂袋压迫B.用阴囊托或丁字带托起阴囊C.保持大、小便通畅D.及早下床活动E.三个月内防止重体力劳动编辑课件目标检测题6.腹股沟斜疝术后切口部位压沙袋的主要目的是

A.预防阴囊血肿B.减轻切口疼痛

C.预防切口感染

D.防止切口裂开E.减轻腹壁张力7.某男,17岁,右侧腹股沟斜疝,嵌顿2小时就诊,检查,右下腹包块,有轻压痛,腹肌无明显肌紧张,无反跳,此时最适宜的处理是A.选行非手术治疗,佩带疝带B.择期手术治疗C.试行手法还纳D.不可还纳,应紧急手术E.经上处理均不对编辑课件目标检测题8.腹股沟斜疝与直疝主要的鉴别点是A.发现时的年龄不同B.疝块外形不同C.压迫内环后疝是否再突出D.有无咳嗽冲击感E.嵌顿时机的多少9.1岁以内病儿的腹股沟斜疝的治疗应采用A.疝囊高位结扎术B.疝修补术C.疝成形术D.可暂不治疗E.用棉束带压迫内环10.绞窄性疝的处理原那么是A.手法复位B.紧急手术C.对症治疗D.支持疗法E.抗感染编辑课件目标检测题四、简答题1.在临床上腹股沟斜疝和直疝有哪些区别点(请列表答复)?2.哪些征象说明嵌顿性疝的发生?会引起什么并发症?编辑课件目标检测题五、病例分析患者,男性,农民,61岁。因右腹股沟区反复出现可复性肿块10余年,肿块不能回纳伴腹痛4小时而入院。

10年前患者右侧腹股沟区出现可复性肿块,站立、行走或咳嗽时突出,肿块突出时伴局部酸胀及腹部胀痛,肿块可下降至阴囊,肿块不突出时,无特殊不适。起病后患者未做特殊处理,4小时前患者因干重体力活,肿块再次突出,并不能回纳至腹腔,同时伴腹痛及局部压痛,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