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1页
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2页
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3页
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4页
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2012年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

2012年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3年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

2013年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4年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

2014年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5年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

2015年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6年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

2016年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7年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

2018年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

2019年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

2012年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434

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

2012年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434

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及详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一、解释下列各组概念(每题2.5分,共10分)

1从价税

答:从价税是按照进口商品的价格为标准计征的关税。其税率表现为货

物价格的百分率。计算公式是:税额=商品总值×从价税率。从价税的

征收比较简单,对于同种商品,可以不必因其品质的不同再详加分类。

税率明确,便于比较各国税率。税收负担较为公平。在税率不变时,税

额随商品价格上涨而增加,这样既可增加财政收入,又可起到保护关税

的作用。

2国际贸易

答: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国际贸易是

商品和劳务的国际转移。国际贸易也称为世界贸易。国际贸易由进口贸

易和出口贸易两部分组成,故有时也称为进出口贸易。

3对外贸易依存度

答: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为对外贸易系数,是指一国的进出口总额占该

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其中,进口总额占GNP或GDP

的比重称为进口依存度,出口总额占GNP或GDP的比重称为出口依存

度。对外贸易依存度反映一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是衡量一国对外

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

4“自动”出口配额制

答:“自动”出口配额制是出口国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下,“自动”规定

在某一时期内某种商品对该国的出口配额,在限定的配额内自行控制出

口,超过配额即禁止出口。“自动”出口配额制一般有两种形式:①非协

定的“自动”出口配额即不受国际协定的约束,而是出口国迫于进口国的

压力,自行单方面规定出口配额,限制商品出口。②协定的“自动”出口

配额即进出口双方通过谈判签订“自限协定”或有秩序的销售协定。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题5分,共10分)

1简述进口替代战略措施的内容,如何评价该战略措施?

答:(1)内容

进口替代战略是指一国采取各种措施,限制某些外国工业品进口,促进

本国有关工业品的生产,逐渐在本国市场上以本国产品替代进口品,为

本国工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实现工业化。又称进口替代工业化政策,

是内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产物。一般做法是国家通过给予税收、投资和

销售等方面的优惠待遇,鼓励外国私人资本在本国设立合资或合作方式

的企业;或通过来料和来件等加工贸易方式,提高工业化的水平。

(2)评价

进口替代战略以其特殊的形式和诱人的政策目标对发展中国家产生了广

泛的影响。

①进口替代战略追求的是长期的动态利益,即为了经济上的自力更生,

摆脱对发达国家的经济依赖。但是,这种战略不能很好地照顾和利用短

期内的比较利益优势,往往不考虑本国是否具备生产技术条件和市场需

求条件就仓促上马一些新兴产业项目,其短期内的社会代价和经济代价

是高昂的。

②进口替代战略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为主要目标之一,属于内向型工业

化模式,它对于人口众多、面积广大、自然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大国是比

较合适的。但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规模小、人口少,自然资源有限,

国内市场容量狭小,所以,发展中的小国实施进口替代战略是不合适

的。

③进口替代战略的实施可能会受到经济体制和市场发育程度的影响。在

市场经济中,市场价格机制是调节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但在保护性的

政策下,进口替代产业可以享受许多优惠政策待遇,有可能使厂家一哄

而起,造成企业数量多、规模小,达不到经济规模效益,由此导致宏观

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④保护性的政策措施操作难度很大,弄不好会事与愿违。例如,汇率定

价过高有助于限制进口,但同时也不利于出口业务的发展,造成了外汇

不足的状况。汇率定价过高使进口替代产业需要进口的资本品、中间产

品价格相对低廉,这会促使它们密集地使用进口的资本品和中间产品,

要求大规模进口,增加外汇支出。

⑤进口替代战略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减少贸易逆差和平衡国际收支,但

是,在战略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是进口结构的变化而不是进口规模的减

少。例如,减少最终消费品的进口势必增加资本品和中间产品的进口,

使得减少贸易逆差和平衡国际收支的目标难以实现。

2简述服务贸易的性质和表现形式。

答:(1)国际服务贸易是指国际间服务的输入和输出的一种贸易方

式。贸易一方向另一方提供服务并获得收入的过程称为服务出口或服务

输出,购买他人服务的一方称为服务进口或服务输入。

(2)服务贸易的表现形式

①跨境提供。从一成员方境内向另一成员方境内提供服务,其中的“跨

境”是指“服务”过境,通过电讯、邮电、计算机联网等实现,至于人员

和物资在现代科技环境下则一般无需过境。

②境外消费。在一成员方境内向另一成员方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

③商业存在。一成员方的服务提供者通过在另一成员方境内的商业实体

提供服务,它是4种服务提供方式中最主要的方式,也是服务贸易活动

中最主要的形式。

④自然人流动。一成员方的服务提供者通过自然人的实体在另一成员方

境内的商业现场提供服务。进口方允许个人入境来本国提供服务。

三、论述(20分)

试解释和说明比较优势原理,你认为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存在比较优势陷

阱吗?试分析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该采取的对策。

答:(1)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存在比较优势陷阱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以及由此

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

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

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比较优势陷阱”是指一国尤其发展中国家完全按照比较优势,生产并出

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则在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

的经济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中,虽然能获得利益,但贸易结构不稳定,

总是处于不利地位,从而落入“比较利益陷阱”。第一种是初级产品比较

优势陷阱。第二种类型是制成品比较优势陷阱。

(2)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服务贸易发展滞后,规模偏小,整体水平差,结构不合理,法律法规

不健全,服务管理体制落后。

②技术性贸易壁垒严重阻碍我国商品的出口。我国有60%以上的出口企

业不同程度地遭遇了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已经从生产流通领域扩展到生

产加工领域,不仅包括货物商品,还延伸到金融、信息等服务领域,已

经成为我国外贸企业面临的第一大非关税壁垒。

③贸易摩擦增多,使得外贸风险加大。贸易摩擦给我国出口造成严重的

经济损失,而且导致我国产品在出口市场受到挤压,对我国产品的出口

造成不利的影响。

(3)我国应该采取的对策

①服务贸易方面。国家应建立各部门密切配合、中央和地方互动、政府

和企业紧密联系的全国服务贸易协调管理机制;积极进行服务产品结构

的调整,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完善服务贸易相关法规,建立服务贸易

法律体系。

②技术性贸易壁垒方面。政府建立预警机制,实现对外贸易保护前置

化;制定优惠措施,发展循环经济,扶持“绿色”企业发展;企业应强化

标准化意识,采用合理适用的国际标准,严格执行标准;要注重支持和

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提高出口商品附加值。

③对外贸易摩擦方面。我国政府充分利用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加

强与外国的交涉;建立和完善反倾销应诉机制,完善我国反倾销预警机

制网络。企业应调整战略,实行国际化经营;要不断优化出口商品结

构,提高产品的科技产量;企业在反倾销的过程中,应当熟悉国际惯

例,依法应对反倾销,使自己由被动化为主动。

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

一、解释下列各组概念(每题2.5分,共10分)

1国际直接投资

答:国际直接投资是指一国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单独或共同

出资,在其他国家的境内创立新企业,或增加资本扩展原有企业,或收

购现有企业,并且拥有有效管理控制权的投资行为。国际直接投资与其

他投资相比,具有实体性、控制性、渗透性和跨国性的重要特点。

2跨国公司

答:跨国公司就是指具有全球性经营动机和一体化的经营战略,在多个

国家拥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分支机构,并将它们置于统一的全球性经

营计划之下的大型企业。这些公司一般都是实力雄厚,拥有完整的决策

体系和最高的决策中心,带有不同程度的垄断性。

3跨国公司内贸易

答:跨国公司内部贸易是指一家跨国公司内部的产品,原材料,技术与

服务在国际间流动,这主要表现为跨国公司的母公司与国外子公司之间

在产品,技术,服务方面的交易活动。内部交易和转移定价为跨国公司

克服贸易障碍,减轻税收负担,降低交易风险,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了合

法的有效手段,使跨国公司在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

4跨国公司战略联盟

答:战略联盟就是两上或两个以上的企业或跨国公司为了达到共同的战

略目标而采取的相互合作、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联合行动。由于产品

的特点、行业的性质、竞争的程度、企业的目标和自身优势等因素的差

异,企业间采取的战略联盟形式自然也呈现出多样性。跨国公司战略联

盟可以创造规模经济,实现企业优势互补,形成综合优势,有效地占领

新市场,有利于处理专业化和多样化的生产关系。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题5分,共10分)

1跨国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跨国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

(1)所有权优势:一是传统意义上的所有权优势,如技术、规模经济、

政府补贴、市场和信息渠道、金融和货币优势等;二是多国化经营本身

带来的优势,即“共同管理经济”。

(2)资源配置优势:跨国公司可在全球范围内调配自己所需资源,根据

跨国公司的内部信息网络传递的各地需求状况及未来市场前景,在全球

范围内对这些资源进行调配。

(3)经营战略方面的优势:实施全球化战略的跨国公司注重的是在全球

范围内统一协调各分支机构,因此建立统一的形象对跨国公司来说至关

重要。

2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答: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特点有:

(1)跨国公司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承担者;

(2)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国家的相对地位发生明显变化;

(3)对外直投规模大;

(4)对外直投的区位配置向发达国家倾斜;

(5)投资的部门结构发生变化;

(6)对外直投与国际贸易、国际技术转让多维并进,相互交织;

(7)企业内部化分工取代原有的国际分工;

(8)新兴跨国公司出现。

三、论述(20分)

分析一个跨国公司并购案例,详述并购过程、并购方式及并购结果和对

企业带来的影响。

答:(1)跨国公司并购案例

戴姆勒-奔驰与克莱斯勒合并案,这是一家德国公司和一家美国公司的

合并,而且两家公司都是拥有长期发展历史的老牌跨国公司,是一桩对

后来的世界汽车发展格局产生重大影响的跨国并购案。双方如果合并,

可以在采购、营销、技术合作及零部件互换方面开展协作,实现降低营

销成本、提高技术研究与开发、发展生产和促进销售,从而扩大全球市

场份额、提高全球竞争力的目的。

(2)并购方式:虽然双方都是美国的上市公司,但双方没有采用股票市

场价格作为换股并购比较基准,而是采用复合价值原理的收益现值法分

别对两家公司进行估价。根据合并协议,奔驰的股东根据其所持股份获

得同等数量的新公司股票,克莱斯勒股东则以1股克莱斯勒股票换取

0.547股新公司股票,收购金额达405亿美元。奔驰公司的股东占有新公

司57%的股份,克莱斯勒的股东占有43%。

(3)并购过程:1998年1月中旬,戴姆勒-奔驰公司管理委员会主席E.

Schrempp在参加底特律国际汽车展期间拜会了克莱斯勒公司董事会主席

兼首席执行官J.Eaton。双方提出如果戴姆勒-奔驰公司和克莱斯勒公司

考虑合并可能对双方都有利。1998年2月,两个公司的有关人士进行讨

论。在1998年2月17和18日,两个公司的行政、财务、法律、财务公司

代表首次会面。5月5~6日,两家公司的董事会和监事会一致同意合并

协议。5月7日,双方公司签署合并协议并对外公布。

(4)并购结果和影响:短暂的甜蜜之后,这起合并于2000年开始转为酸

涩。由于市场管理一度失控,严重影响了负责克莱斯勒、道奇等车辆的

设计、制造和营销的克莱斯勒集团的利润。克莱斯勒公司2001年公布了

47亿美元的营运亏损,2002年取得了不尽如人意的6.39亿美元利润。在

2003年的前三个季度,克莱斯勒集团亏损了7.56亿美元。而原本的扭亏

计划要求克莱斯勒集团在去年以前扭亏为盈,并在2003年取得20亿美元

的利润。在合并了五年之后,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仍然没有达到投资

者们的期望。克莱斯勒丧失了部分市场份额:2001年第1季度的市场份

额为14.2%,而2000年同期的市场份额为15.1%。

国际金融

一、解释下列各组概念(每题2.5分,共10分)

1固定汇率

答:固定汇率是将一国货币与另一国家货币的兑换比率基本固定的汇

率。固定汇率并非汇率完全固定不动,而是围绕一个相对固定的平价的

上下限范围波动,该范围最高点叫“上限”,最低点叫“下限”。当汇价涨

或跌到上限或下限时,中央银行要采取措施,使汇率维持不变。固定汇

率是浮动汇率的对称,是在金本位制度下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下通行的汇

率制度,这种制度规定本国货币与其他国家货币之间维持一个固定比

率,汇率波动只能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由官方干预来保证汇率的稳定。

2外汇储备

答:外汇储备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

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它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

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狭义而言,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

组成部分,是一国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偿还对外债务的外汇

积累。广义而言,外汇储备是指以外汇计价的资产,包括现钞、国外银

行存款、国外有价证券等。

3国际金融市场

答:国际金融市场指从事各种国际金融业务活动的场所。此种活动包括

居民与非居民之间或非居民与非居民之间,一般指的概念是指广义概

念。例如:短期资金市场、长期资金市场、外汇市场、黄金交易市场

等。国际金融市场包括的内容:国际货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外

汇市场、国际黄金市场、国际租赁市场。

4资本项目

答:资本项目又称资本和金融账户,指资本的输出与输入。反映的是本

国和外国之间以货币表示的债权债务在国际间的变动,就是一国为了某

种经济目的在国际经济交易中发生的资本跨国界的收支项目。资本项目

包括居民和非居民间资产或金融资产的转移。在国际收支统计,资本项

目亦称资本账户。包括各国间股票、债券、证券等的交易,以及一国政

府、居民或企业在国外的存款。分为长期资本(合同规定偿还期超过一

年的资本或像公司股本一样未定偿还期资本)和短期资本(即期付款的

资本和合同规定借款期为一年和一年以下的资本)。我国国际收支平衡

表中的资本项目按期限划分为长期资本往来和短期资本往来。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题5分,共10分)

1国际金融中心形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答:国际金融中心是指聚集了大量金融机构和相关服务产业,全面集中

地开展国际资本借贷、债券发行、外汇交易、保险等金融服务业的城市

或地区。国际金融中心形成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政治经济稳定,该地区必须可以提供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

(2)金融体系发达,只有发达的金融体系才能满足客户交易的需要;

(3)外汇市场发达;

(4)外汇管制松,资本流动方便,可以降低交易成本;

(5)拥有现代化通讯交通设施可以增加人流量促进贸易的进行。

2概述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发展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答:人民币升值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

(1)将对我国外贸出口增长产生严重负面影响,人民币一旦升值会提高

出口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相应地提高出口产品的价格,由此

会削弱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

(2)不利于吸引外资和加工贸易产业升级,人民币升值将可能使国内投

资环境恶化,新增海外资金的引进会减少;

(3)不利于我国缓解通货紧缩;

(4)不利于缓解国内就业压力,出口企业国际市场的萎缩会直接导致这

些企业员工的失业,增加中国目前的失业人口数量;

(5)将直接导致我外汇净资产的权益受损,中国外汇储备主要以美元为

主,人民币升值会加大美元等货币的实际贬值幅度,从而直接导致中国

外汇资产的严重缩水和外汇储备的增速放慢。

三、论述(15分)

试论进出口贸易、汇率和国际收支的相互关系与作用。

答:进出口贸易与汇率和国际收支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相互影响,相

互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1)进出口贸易与汇率之间的关系

①其他条件不变,出口大于进口,本币对外汇率将上浮(升值),最终

导致不利于出口而有利于进口;其他条件不变,如果进口大于出口,本

币对外汇率将下浮(贬值),会有利于出口而不利于进口。

②其他条件不变,贸易状况改善,导致汇率上浮;贸易状况恶化,导致

汇率下浮。

(2)出口贸易与国际收支之间的关系

①出口大于进口,其他条件不变,贸易收支顺差则有利于一国国际收支

状况的改善。

②如果一国进口大于出口,其他条件不变,贸易收支逆差,则导致国际

收支状况恶化。

(3)国际收支、汇率与进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

①一国国际收支顺差,则该国货币对外汇率上浮(升值),有利于进

口,不利于出口,一定时期内不利于该国国际收支状况的改善。

②一国国际收支逆差,则该国货币对外汇率下浮(贬值),有利于出

口,不利于进口,一定时期内有利于国际收支状况的改善。

国际商务环境与运营

一、解释下列各组概念(每题2.5分,共10分)

1文化

答:不同学者对“文化”的定义各有不同,但都存在一种共同的认识,即

文化的主要要素包括宗教、语言、价值、态度、习惯以及规范等。文化

可被定义为一群人所共有的、为生存而设计构造的一种价值观和规范,

这种价值观和规范在诸多要素(如政治、经济、价值、规范、宗教、语

言、社会结构、态度、习惯等)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且这种影响是相互

的。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它同时又是一种历

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

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

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2指令性经济体制

答:指令性计划也称为命令型计划,是指由上级计划单位按隶属关系下

达,要求执行计划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完成的计划。对于一个国家而言,

国家下达的带有强制性质的,执行单位必须保证完成的计划、实行计划

管理的一种形式。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指令性计划运用较广。在建立市

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指令性计划的作用和范围逐步缩小。

在指令性计划体系下,国家在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各方面,都

是由政府或财团事先进行计划。由于几乎所有计划经济体制都依赖政府

的指令性计划,因此计划经济也被称为“指令性经济”。

3市场细分

答:市场细分是企业根据消费者需求的不同,把整个市场划分成不同的

消费者群的过程。其客观基础是消费者需求的异质性。进行市场细分的

主要依据是异质市场中需求一致的顾客群,实质就是在异质市场中求同

质。市场细分的目标是为了聚合,即在需求不同的市场中把需求相同的

消费者聚合到一起。

4集体主义

答:集体主义,是主张个人从属于社会,个人利益应当服从集团、民

族、阶级和国家利益的一种思想理论,是一种精神。它的最高标准是一

切言论和行动符合人民群众的集体利益。其科学含义在于当个人利益和

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一切行动和言论以集

体为重、个人为轻。

集体主义的基本内容是:坚持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强调集

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充分尊重和维护个人正当利益的实现,使个人的

才能、价值能得到最好的发挥;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要

以集体利益为重,必要时要放弃或牺牲个人利益。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题5分,共10分)

1简要说明国际商务涉及的法律环境。

答:国际商务所处的法律环境中存在的法律规范主要有国际私法、国际

条约、公约或协定、有关产品责任适用的公约、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公

约、保护公平竞争方面的立法和调整国际间的经济贸易行为的立法。

(1)产权与侵犯产权的行为

产权是指使用某种经济财产并从中获取收入和利益的一系列法律权益,

它包括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腐

败是指以受贿的形式滥用公众赋予的权力来谋取私利的行为。世界各国

都存在腐败问题,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2)知识产权的保护

知识产权属于产权,又称无形产权,是人类智力劳动产生的劳动成果所

有权。知识产权广义上包括工业产权和版权。工业产权包括专利权和商

标权。版权指赋予著作者特权,一个版权所有者享有的权利包括:版权

复制、版权开发、版权出售和转让、版权出版和版权公开。

(3)产品安全与产品责任

产品安全法是指对某一产品必须建立一定的安全标准。产品责任法主要

是确定产品的制造者或销售者对其生产或出售的产品因有某种缺陷,致

使消费者的人身或财产受到损害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2试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分析企业从事国际商务进入国外市场时需

要考虑的因素。

答:企业从事国际商务进入国外市场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1)市场因素,把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投入到国外,就要考虑国外的市场

是否接纳本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以及国外同行的竞争情况。

(2)政治环境,投资国或东道国与本国的关系,该国的政治体制以及国

外的政府对企业的各种有关法规和政策。

(3)经济环境,该国的经济发展状况,经济体制,经济资源等条件。

(4)文化环境,该国的文化环境当地人们的生活风俗习惯,注意文化差

异,生产模式和产品都要符合当地的法规和习俗。

(5)生产因素。在国外办企业,必然会涉及到生产成本这一问题,国外

市场的生产成本的高低决定了企业的投资方式。

(6)本国的外部因素。企业所在国的国家政策对企业是否发展国际市场

有很大的影响,而且要考虑本国同行企业的竞争力和规模,决定企业是

否具备走进国际市场的能力。

三、论述(15分)

什么是全球化?对于全球化,有人赞成,有人反对?你如何看待全球

化?

答:(1)全球化是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包含各国各民族各地区

在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安全、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

多层次、多领域的相互联系、影响、制约的多元概念。“全球化”可概括

为科技、经济、政治、法治、管理、组织、文化、思想观念、人际交

往、国际关系十个方面的全球化。

(2)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

①有利影响:国际贸易的增长比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更快,由跨国公司控

制的世界经济的股份的增长,促进全球金融体系的发展,更多的国际间

的文化影响,促进国际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各种文化的融合及创新文

化,通过诸如互联网和电话等的技术使得共享的信息资源不断增长,贸

易壁垒的减少。

②不利影响:大量资本在全球自由流动,容易造成投资攻击,引发全球

的经济危机。外资进入对民族资本和民族工业冲击较大,文化入侵造成

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削弱,文化多样性的减少。全球人员的流动性增

加,包括非法移民。恐怖主义的全球化,参与恐怖袭击的恐怖组织分子

很多时候不在本国行动,而且与本国无关。发达国家加大了知识产权保

护,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更多的限制。

(3)我们应该合理运用好全球化的有利影响,避免不利影响,不断寻求

发展机遇,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

①顺应世界发展趋势,积极融入全球化;

②扶持国内企业发展,推动企业创新;

③探索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造活力;

④积极转变发展方式,以内需拉动增长。

2013年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434

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

2013年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434

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及详

一、请阐述porter的竞争优势理论的内容,并分析说明一国国家竞争力

的来源。

答:(1)porter的竞争优势理论的内容

波特的国际竞争优势模型又称钻石模型。波特主张,一个国家在一个特

定产业内获得国际成功的程度是要素禀赋、国内需求情况、相关与支持

产业和企业战略、组织与竞争四个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他认为所有四

个因素的存在通常要求这个钻石模型能正面影响竞争绩效(虽然有一些

例外)。波特还认为政府能够从正面或负面影响钻石模型的以下四个因

素:

①要素禀赋会受到补贴、促进资本市场的政策、有助于教育的政策等的

影响;

②政府能够通过地方产品标准或法规控制或影响买方需求,从而形成国

内需求;

③政府政策能够通过规定影响相关与支持产业;

④政府能通过资本市场规定、税收政策和反托拉斯法等手段影响企业竞

争。

(2)一国国家竞争力的来源

一国国家竞争力离不开国家和区域的竞争环境,波特教授非常重视地点

在竞争中的作用,他认为企业的经营效率与战略都受到地点的影响。他

把国际贸易和投资与竞争战略理论融合形成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波特的

国家竞争优势是指一个国家使其公司或产业在一定的领域创造和保持竞

争优势的能力。他认为,一国产业竞争优势的获取,关键在于四个基本

要素和两个辅助要素的整合作用。这四个基本要素分别是:要素禀赋;

需求因素;支持性产业和相关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以上四个

因素是国家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除此之外,机遇和政府的作用两个重

要变量对形成该国的国家竞争优势起辅助作用。

二、分别阐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5种形式和含义,并以NAFTA为例,说

明区域贸易协定对区域内成员国的影响。

答:(1)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一个地理区域内各国一致同意减少并最终消除关税

和非关税壁垒,以便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在区域内自由流动。

(2)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五种形式

一体化的层次由低到高来划分,可分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

场、经济联盟和完全的政治联盟五种形式。

①自由贸易区。在一个自由贸易区里,各成员国之间商品和服务贸易的

所有壁垒都被取消。在一个理论上理想的自由贸易区里,不允许有任何

扭曲成员国之间贸易的歧视性关税、配额、补贴或者行政干预。但是各

个国家可以自行决定与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政策。

②关税同盟。关税同盟消除了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并采用统一的对

外贸易政策。为了建立统一的对外贸易政策,就需要强有力的管理机器

来监管与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关系。

③共同市场。共同市场是指成员国之间没有任何的贸易壁垒,并实行统

一的对外贸易政策,允许生产要素在成员国之间自由流动。劳动力和资

本也可以自由流动,因为对居民的移入和移出,以及资本的跨国流动不

存在任何限制。建立一个共同市场需要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就业政

策方面高度协调与合作。

④经济联盟。经济联盟涉及成员国之间产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以

及采用统一的对外贸易政策,但它还需要一种统一的货币、成员国税率

的协调,以及统一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这种高度的一体化需要一个官方

协调机构,各国要向这个机构作出巨大的主权方面的让步。

⑤政治联盟。在政治联盟中,有一个中央政治机构来协调成员国的经

济、社会和对外政策。欧盟至少正在走向某种程度的政治联盟。在这个

过程中,欧洲议会和欧盟部长理事会起了比较重要的作用。

(3)《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对其成员国的影响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是美国、加拿大及墨西哥签署的关于三

国间全面贸易的协议,于1994年1月1日正式生效。

NAFTA对其成员国的影响是不均衡的。对墨西哥来说,贸易壁垒的减

少使得墨西哥的企业暴露于高效的美国和加拿大的竞争者面前。与一般

的墨西哥企业相比,美国和加拿大的企业有更多的资本资源,有更多接

受过良好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掌握更先进的技术。因此,短期内墨西

哥可能面临阵痛性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失业。另一方面,墨西哥的环境因

为美国和加拿大工厂的进驻会进一步的恶化。NAFTA给墨西哥带来的

好处是从外来投资和技术中获益。

对美国和加拿大来说,NAFTA使得这两国的公司将工厂转移到墨西

哥,墨西哥人收入的提高使得他们能够进口更多的美国和加拿大产品,

从而扩大了需求,为向墨西哥转移工厂的行业所损失的就业岗位提供了

补偿。美国和加拿大的消费者将从墨西哥制造的产品的较低价格中得到

好处。

虽然NAFTA给其成员国带来了一定的负效应,但从整体来看,协定为

在这个地区创建一个更大范围、更有效率的生产市场提供了机会。加拿

大和墨西哥现在分别成为美国第一和第二大贸易伙伴,表明这三个成员

国的经济更加一体化。

三、决定和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是什么?(30分)

答:汇率又称汇价,是指一种货币转换成另一种货币的比率。多数有关

汇率变动的经济理论都认为对一国货币汇率的未来变化有重要影响的因

素有如下三个:

(1)一国的价格水平(通货膨胀),或者说相对物价水平。从根本上

说,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相对价格的变化将导致汇率的变化,理论上

讲,一个出现疯狂通货膨胀的国家同另一个通膨率较低的国家相比,它

的货币汇率会下跌。相对物价水平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美国商品价格

上升(假定外国商品价格不变),对美国商品的需求会减少,美元趋于

贬值,使美国商品得以继续销售。相反,如果日本商品价格上升,美国

商品的相对价格下跌,对美国商品的需求会增加,美元趋向升值,因为

即使美元价值上升,美国商品也会继续销售良好。从长期来看,一国物

价水平的上升(相对于国外物价水平)会导致其货币贬值,而一国相对

物价水平的下跌会导致其货币升值。

(2)利率。利率作为一国借贷状况的基本反映,对汇率波动起决定性作

用。利率水平直接对国际间的资本流动产生影响,高利率国家发生资本

流入,低利率国家则发生资本外流,资本流动会造成外汇市场供求关系

的变化,从而对外汇汇率的波动产生影响。一般而言,一国利率提高,

将导致该国货币升值,反之,该国货币贬值。

(3)市场心理。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在决定市场交易商对未来汇率的

预期时,各种心理因素起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些研究表明,投资者心理

和跟风效应在决定短期汇率波动上起主要作用。然而,这些效应很难预

测。投资者心理可能受到政治因素及微观经济事件的影响,其中的许多

事件与宏观经济基本面(如相对通货膨胀率)仅有微弱的联系。而且,

跟风效应会由政界人物的特异行为而引发甚至强化。

除了以上三个因素外,国际收支及外汇储备、贸易壁垒、对国内和外国

商品的偏好以及生产能力等因素都会影响汇率。

四、1998年4月6日,在全球金融界享有盛誉的花旗银行宣布同专长与保

险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的旅行者集团合并,合并涉及的资本总额高达

820亿羌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金融合并案。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

合并后,将新公司定名为花旗集团,但沿用旅行者集团的商标,因为这

是美国保险服务行业最有信誉的商标之一。用花旗之名,用旅行者之商

标,这样的结构安排体现出两大公司的合并是平等的合并。合并后的花

旗集团的总资产为7100亿美元,年净收入为500亿美元,年营业收入为

750亿美元,股东权益为440亿美元,股票市值超过1400亿美元。其业务

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客户达到10000万个以上,成为全球规模

最大,服务领域最广的全能金融集团。这次合并并未受到美国司法、法

院和国会的反对,这对美国银行业务范围的进一步拓展,开展实质性的

混业经营具有开创性的重大意义。

试根据以上案例分析近年来跨国银行购并趋势的背景和动因。

答:(1)跨国银行购并的背景

①随着金融全球化和自由化的进程加快,跨国公司获得迅速发展,加剧

了公司在规模上的竞争,跨国银行面临日益强烈的外部压力,尤其是来

自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竞争。各国为了应对竞争,争夺世界金融市场,

跨国银行纷纷拓展业务领域向全能化的方向发展,释放混业经营的优

势。购并成为跨国银行实现快速拓展的有效途径。

②尽管全面开放金融服务贸易市场是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的必然趋

势,但目前,一些国家金融服务贸易壁垒在相当程度上仍然存在。在这

种情况下,通过银行跨国并购方式,就可以突破贸易壁垒,较快地进入

国外金融市场,实现跨国发展海外业务的目的。

③随着计算机和通讯等信息技术在银行的广泛应用,银行业务的电子

化、网络化发展迅猛,电子货币,网上银行不断开拓银行业务的新领

域。一方面,银行竞争不再依靠分支机构网点,而主要依靠电子化的支

付系统等技术手段,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成为决定银行竞争胜败的关键;

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应用需要大量资本投入,中小银行无力承受。因

此,通过跨国并购,银行趋向大型化,有实力进行技术投资,通过技术

电子化,网络化提高竞争力。

(2)跨国银行购并的动因

①降低成本,追求了利润最大化。通过并购,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技术

费用和网点建设费用,取消某些重复的业务设置并相应地裁减员工,还

增加了银行的市场份额,而且可以使银行轻而易举的进入有吸引力的新

市场,提供更多的金融产品和新服务,从而大大拓宽了收入的来源。案

例中,花旗与旅行者合并后,新的花旗集团业务规模得以扩大,有利于

通过规模效应降低单位资产平均固定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

②提高协同效应,实现优势互补。并购重组作为金融资源再配置,可以

实现地区互补、业务互补和产品交叉销售,提高管理协同效应、财务协

同效应和营运协同效应等。通过并购,跨国银行可以实现更快速的扩

张。通过并购,跨国银行一方面实现了现有市场的拓展,市场势力范围

扩大;另一方面并购的协同效应实现了银行之间的优势互补,提高了并

购银行之间的经营效率,最终促使整体竞争力的提高。上述案例中花旗

银行与旅行者基团的合并,实现了资产规模的强强联合和业务上的互

补,成就了全球规模最大、服务领域最广的全能金融集团。

③扩展业务,抢占市场。为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跨国银行纷纷调整经

营战略,向综合化、全能化发展。依据自身实力优势,通过各种方式不

断扩大资本及业务规模,以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案例中,新的花旗

集团成为了集银行、保险、投资银行等多项业务为一体的全能金融集

团,综合竞争力大大提升。

五、1984年,美国的沃特·迪斯尼集团在美国加州和佛罗里达州迪斯尼

乐园经营成功的基础上,通过许可转让技术的方式,开设了东京迪斯尼

乐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东京迪斯尼的成功,大大增强了迪斯尼集团

对于跨国经营的自信心,决定继续向国外市场努力,再在欧洲开办一个

迪斯尼乐园。在巴黎开设的欧洲迪斯尼乐园与东京迪斯尼乐园不同,迪

斯尼集团釆取的是直接投资方式,投资了18亿美元,在巴黎郊外开办了

占地4800公顷的大型游乐场。但奇怪的是,虽然有了东京的经验,又有

了由于占有49%股权所带来的经营管理上的相当大的控制力,欧洲迪斯

尼乐园的经营至今仍不理想,该乐园第一年的经营亏损就达到了9亿美

元,迫使关闭了一家旅馆,并解雇了950名雇员,全面推迟第二线工程

项目的开发,欧洲迪斯尼乐园的股票价格也从164法郎跌到84法郎,欧

洲舆论界戏称欧洲迪斯尼乐园为“欧洲倒霉地”。

试分析欧洲迪斯尼乐园失败的原因。

答:欧洲迪斯尼乐园失败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战略选择

欧洲迪斯尼经营失败的原因主要是进入模式的选择错误,关键是在还未

仔细考虑区位优势是否具备的情况下,就贸然通过直接投资方式进入。

在高客流高支出的日本采取了低风险低收入的技术转让方式,而在低客

流低支出的欧洲采取了高投资高回收高风险的直接投资方式,恰好是南

辕北辙。

大规模地进入一个外国市场可以构筑很重要的战略承诺,从而可以改变

该市场的竞争性质,并限制进入者未来战略的灵活性。企业必须在开始

大规模进入之前,仔细斟酌这种承诺的含义。尽管大规模的战略承诺可

以带来许多利益,但是也有与这样的战略相关的风险。

(2)文化差异

欧洲迪斯尼经营失败的另一个原因是文化差异,在不同地域、不同文化

背景进行跨国经营的企业,由于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的不同,必定会面

临着来自不同文化的摩擦和冲击。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

响着跨国企业的经营策略。国际商务之所以不同于国内商务,是由于各

国社会存在差异。社会差异是不同文化所致,而文化差异乃是社会结

构、宗教、语言、教育、经济和政治哲学等方面的深刻差异所致。

(3)经济因素

公园开放不久正值欧洲严重的经济衰退,由于经济的不景气,导致欧洲

人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改变。经济萧条使保守的欧洲人变的更节俭,从

而影响了游客的数量,并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消费行为。

(4)竞争者因素

①来自美国迪斯尼的竞争

由于法郎的坚挺和美元的疲弱,令欧洲游客认为去美国旅行的费用并不

十分昂贵;而且奥兰多宜人的气候、纯美国风格的迪斯尼对欧洲游客有

更大的吸引力。这些因素都致使美国迪斯尼乐园成为欧洲迪斯尼乐园的

竞争对手。

②来自本区域内的竞争

迪斯尼的进入没有引来更多的欧洲客人,却使得他们参观自己本土公园

的热情高涨。投资主体公园的热情相应急剧增长,相关产业或者根本不

熟悉这个产业的投资商,纷纷进入这个行业使得主题公园的数量大规模

增长。

2014年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434

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

2014年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434

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及详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请解释弗农(Vernon)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答:(1)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

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可以用来解释国际直接投资。弗农认为,在本

国市场开发了某种产品的企业常常会进行国际直接投资进而在外国市场

也生产这种产品以供消费。弗农的观点是,企业会在其开发的产品处于

生命周期的某个特定阶段时进行国际直接投资。当其他发达国家的需求

很大,是以支持当地的生产时,公司就会在这些国家投资。当产品的标

准化和市场的充分供应引发价格竞争和成本压力时。公司就会将生产转

移到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成本较低,因而降低成本的最好

方法是在那里投资。

(2)对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评价

弗农的理论有一些优势。当外国的需求能够支持当地生产时,企业确实

在这个国家投资,而且当成本压力上升时企业确实在低成本地区(如发

展中国家)投资。然而弗农的理论不能解释为什么在这样的阶段,企业

进行国际直接投资更有利可图,而不是通过继续从本国出口或向外国公

司实行技术授权来生产这种产品。仅仅根据外国的需求能够支持当地生

产并不能得出在当地生产是最有利可图的这一结论。在国内生产,然后

出口到外国仍然可能更有利可图。此外,向外国公司实行技术授权以生

产这种产品,并在该国销售,也可能更有利可图。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没

有考虑到这些选择,而是简单地认为一旦外国市场的规模足以支持当地

生产,国际直接投资就会发生。该理论没有明确什么时候在国外投资更

有利可图,这就使其解释力和对企业的适用性受到了限制。

2简要说明WTO非歧视原则中的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

答:非歧视待遇又称无差别待遇,是针对歧视待遇的一项缔约原则,它

要求缔约双方在实施某种优惠和限制措施时,不要对缔约对方实施歧视

待遇。根据非歧视待遇原则,世贸组织成员一方对成员另一方不得采用

对任何其他国家所同样不适用的优惠和限制措施。在世贸组织中,非歧

视原则由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条款体现出来。

(1)最惠国待遇原则

最惠国待遇原则是缔约国之间在规定彼此经济和贸易方面的权利与义务

时所依据的一种法律原则。根据此原则,双方在通商、航海、关税、公

民法律地位等方面,一方将现在和将来所给予第三国的优惠待遇,同样

给予对方。通常以“最惠国条款”的形式写在贸易条款或协定之中。最惠

国条款的适用范围有大有小,由签约双方商定。通常包括:①有关进

口、出口、过境商品的关税及其他捐税;②有关商品进口、出口、过境

存仓和换船方面的海关规则、手续和费用;③进出口许可证发放的行政

手续;④船舶驶入、驶出和停泊时的各种税收、费用和手续;⑤关于

移民、投资、商标、专利及铁路运输方面的待遇,以及外国人的法律地

位。另外,在贸易条约和协定中,还规定某些限制或例外条款,包括直

接限制和间接限制,以及边境贸易和关税同盟等例外情况。

(2)国民待遇原则

国民待遇原则是缔结贸易条约的一项法律原则。缔约国一方在民事权力

方面给予另一方公民、企业、船舶在境内享有与本国公民、企业、船舶

同等权利的待遇。在国际贸易条约或协定中规定的相应条款,称为“国

民待遇条款”。它必须是互惠的,并且不得损害当地国家的独立、安全

和主权。其适用范围通常包括:国内税、运输、转口过境、船舶在港口

的待遇、船舶遇难施救、商标注册、著作权、发明权、专利权、民事诉

讼权等。但不是将本国公民或企业所享有的一切权利都包括在内,如沿

海航行权、领海捕鱼权等权利,通常不包括在适用范围之内。

3简述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

答: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主要是指贸易创造效应、贸易转移效应及其所

带来的福利效应。

(1)贸易创造效应

贸易创造效应是指缔结关税同盟后,因成员国之间相互减免关税而带来

的同盟内部的贸易规模扩大与生产要素重新优化配置所形成的经济福利

水平提高的效果。

(2)贸易转移效应

贸易转移效应是指缔结关税同盟后,由于对内减免贸易壁垒,对外实行

保护贸易,而导致某成员国从世界上成本最低的国家进口转向同盟内成

本最低的国家进口所造成的整个社会财富浪费和经济福利水平下降的效

果。

(3)福利效应

一般说来,贸易创造效应是关税同盟的主要经济效应,它的积极作用明

显超过贸易转移效应的消极影响。但就其所带来的福利效应而言,对不

同国家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影响并不是相同的。当贸易创造效应大于转

移效应时,参加关税同盟给成员国带来的综合效应就是净效应,意味着

成员国的经济福利水平的提高;反之,则为净损失和经济福利水平的下

降。

4跨国公司为什么要组建跨国战略联盟?

答: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跨国公司,出于对整个世界市场的

预期目标和企业各自总体经营目标的需要,以签订长期或短期契约为形

式而建立的局部性相互协作、彼此互补的合伙、合作企业的一种联合经

营方式。公司进行战略联盟往往出于三个原因,即希望达到自己的战略

目标、增加收益的同时减少风险、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资源。具体表现

为:

(1)大公司在联盟时会给小公司注入资金,可以获得股权控制或回报,

而小公司若与大公司联合,则可以提高运作效率,分担风险。为了分散

风险,寻求利益共同体来实施联合化的竞争已经成为企业取代传统的一

体化扩展方式的有效竞争形式,通过资源和优势的互补来实现强强联合

无疑是适应全球化竞争的重要战略。

(2)战略联盟可以使分散的公司资源凝结成一种力量,提高公司的协同

性;20世纪80年代之后是电子和IT产业迅猛发展时期,这种社会性要素

资源的集中化趋势使得信息的储存、传播和管理可以以非常廉价的方式

获取,同时新技术的出现也为产业内部和产业间本来彼此独立从事某一

领域活动的企业提供了联合的机会和发展的空间。

(3)战略联盟还可以使彼此通过技术交流、信息互通,提高各自在相应

市场的竞争优势,营销渠道纵向横向扩大,合作者可以进入新市场或进

入单方难以渗透的市场。很多公司愿意与竞争对手形成联盟,这样可以

把竞争对手限定在它的地盘上,避免双方投入大量资金展开两败俱伤的

竞争。

(4)跨区域联盟可以绕过关税壁垒。随着区域经济集团的发展,贸易壁

垒形式翻新,特别是欧盟宣布建立统一大市场以来,欧盟对汽车和纺织

品等采取统一的贸易保护政策,使美国、日本等其他工业国家对欧盟的

贸易摩擦不断,美国和日本跨国公司为了对付欧盟的壁垒措施,积极与

西欧同行业的大公司结成战略联盟。

5请问当代跨国公司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答: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认为企业跨国经营是该企业具有的所有权特定优

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这三大优势综合作用的结果。

(1)所有权特定优势,又称垄断优势,是指企业所独有的优势。

所有权特定优势具体包括:

①资产性所有权优势,是指在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上的优势。前者是指

对生产设备、厂房、资金、能源及原材料等的垄断优势;后者是指在专

利、专有技术、商标与商誉、技术开发、创新能力、管理以及营销技术

等方面的优势。

②交易性所有权优势,是指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跨国经营、合理调配各种

资源、规避各种风险,从而全面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所获得的优势。

(2)内部化优势,是指拥有所有权特定优势的企业,为了避免外部市场

不完全对企业利益的影响而将企业优势保持在企业内部的能力。内部交

易比非股权交易更节省交易成本,尤其是对于那些价值难以确定的技术

和知识产品,而且内部化将交易活动的所有环节都纳入企业统一管理,

使企业的生产销售和资源配置趋于稳定,企业的所有权特定优势得以充

分发挥。

(3)区位优势,是指某一国外市场相对于企业母国市场在市场环境方面

对企业生产经营的有利程度,也就是东道国的投资环境因素上具有的优

势条件,具体包括:当地的外资政策、经济发展水平、市场规模、基础

设施、资源禀赋、劳动力及其成本等。如果某一国外市场相对于企业母

国市场在市场环境方面特别有利于企业的生产经营,那么这一市场就会

对企业的跨国经营产生非常大的吸引力。

6国际金融中心形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答:一般而言,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政局稳定。所在国家必须有比较稳定的政局,才能保证国际资金交

易的安全。

(2)强大的经济实力。除了某些离岸金融市场外,国内金融市场要发展

成为国际金融市场,该国的经济必须比较发达,如有巨额的对外贸易和

大量的国际储备资产;海运及保险业发达;对外投资实力雄厚,资金供

应来源充足,能应付频繁大量的资金移动等。

(3)开放、自由的经济政策和管理制度。国际金融市场所在国有宽松的

外汇管理制度,没有或较少金融限制,允许国际资本的自由流动。

(4)有完备的金融制度与金融机构。即市场所在国的货币制度长期保持

稳定,金融业和信用制度比较发达,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众多且比较

集中,尤其要允许一定数量的外国金融机构进入,以保障国际金融交易

的顺利进行。

(5)具有现代化的国际通信设备以及交通十分便利的地理位置。

(6)具有训练有素和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队伍,能够为国际金融市场提

供高水平、高效率的服务。

二、论述题(每题30分,共120分)

1解释关税与进口配额的经济效应的异同,并说明为什么进口配额比

关税更糟糕。(可以用图示辅助说明)

答:关税是指一国海关对通过本国关境的进出口商品所征收的一种税

收,它是一种最重要、最常用的限制贸易的手段。

进口配额制又称进口限制,是指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商品的进口

做一定的数量或金额限制,超过限量或限额的商品将不予进口或征收较

高关税的一种非关税措施。

(1)关税与进口配额的经济效应分析

①关税的经济效应分析

a.小国情形

如图1所示,Sx是X产品的国内供给曲线,Dx是X产品的国内需求曲线,

Sx和Dx的交点E是供需平衡点,此时X产品的国内需求正好等于国内供

给,经济完全自给,无需进行贸易。Pw是世界市场上X产品的价格,沿

Pw的水平线是外国对该国的出口供给曲线。由于该国是小国,其市场对

外国出口商而言微不足道,因而存在对这一小国的无限出口供给,使该

曲线呈现出水平状。在没有征收关税前,按世界价格Pw,将有OS1单位

的X产品在国内生产,而在这一价格水平上,国内需求量却为OD1;供

需缺口S1D1就要靠从外国进口来填补。

现在该国政府决定对外国进口的X产品征收税率为t的从量关税。由于该

国是小国,对世界价格没有影响力,世界价格Pw并不会因为增收关税而

造成的进口需求下降而有所降低,仍维持在原有水平上,这样,关税所

带来的产品价格的提高全部都反映在该国X产品的国内价格上,国内价

格上升到Pw+t。在这样一个价格水平上,国内生产受到鼓励,由OS1提

高到OS2;而国内消费需求受到抑制,从OD1下降到OD2,进口也由没

有征税前的S1D1减至征税后的S2D2,体现出关税对进口的抑制。

图1关税对“小国”的福利影响

图2“大国”征收关税的福利影响

上述关税的福利效应简要概括如下,“-”号代表福利损失,“+”号代表

福利盈余。

消费者剩余变化:-(a+b+c+d)

生产者剩余变化:+a

政府关税收入:+c

社会福利水平的变化:-(b+d)

由以上分析可知,与自由贸易相比,关税会带来小国社会福利的减少,

虽然某些人(如国内生产者、政府)从中得益。

b.大国情形

“大国”是指在世界生产和贸易中所占份额大,因此其出口供给和进口需

求方面的变动会影响世界贸易条件的国家。“大国”征收关税对社会福利

的净影响是上升还是下降往往不确定,一方面,贸易条件改善带来福利

增加,另一方面,贸易量下降带来福利减少。图2清楚地表明了征收关

税对大国的经济和福利的影响。世界价格水平为P1,征收关税后进口量

减少,因此压低了世界价格水平,使之下降到P2,单位产品关税水平为

P2P3,征收关税后进口国该产品价格为P3。

生产者剩余变化:+a

消费者剩余变化:-(a+b+c+d)

政府关税收入:+(c+e)

社会福利水平的变化:e-(b+d)

②进口配额的经济效应分析

如图3所示,自由贸易下的进口量为Q1Q4,配额限制进口量为Q2Q3,则

必然导致产品价格上升,从P1上升为P2,则

生产者剩余变化:+a

消费者剩余变化:-(a+b+c+d)

配额收益:+c

社会净福利水平下降:-(b+d)

图3配额的福利影响

(2)关税与进口配额的经济效应的异同

由以上分析可知,关税与进口配额的经济效应的相同点表现在:使国内

市场价格上升,贸易量减少;使国内生产增加,消费减少;使消费者福

利减少,生产者福利增加,社会净福利减少(小国情形下)。

关税和配额对社会福利水平影响的主要区别在于,征收关税时c作为关

税收入被进口国政府获得,实行配额管理以后假如政府拍卖配额,则c

被进口国政府所得,假如政府分配配额,则c被分到配额的进口商获

得。

(3)进口配额比关税更糟糕的解释

①进口配额作为一种纯粹行政干预手段,更加同市场价格机制相背离,

从而容易导致经济效率的损失。

②进口配额的分配机制易于在政府官员中滋长腐败习气,并助长进出口

商中间的垄断倾向。

③在通货膨胀时期,会对通货膨胀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④在需求上升的情况下,尽管可以更多地保护本国的进口替代工业,但

可能比进口关税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利益损失。

2WTO对倾销是如何定义的?请解释倾销的种类。按照WTO规定,在

什么情况下征收反倾销税?你认为中国的出口企业如何应对国外的反倾

销诉讼?

答:(1)WTO对倾销的定义

根据《关税和贸易总协定1994》第6条和《WTO反倾销协议》规定,确

定某一进口产品是否存在倾销,主要看这一产品是否以低于它的正常价

值在国外市场销售。具体而言,是看这一产品的价格是否符合以下任何

一个条件:

①低于相同产品在出口国正常情况下用于国内消费时的可比价格。

②如果没有这种国内价格,则低于:

a.相同产品在正常贸易情况下向第三国出口的最高可比价格;

b.产品在原产国的生产成本加上合理的管理费、销售费等费用和利

润。

如果符合其中任何一个条件,则倾销存在,否则不存在倾销。

(2)倾销的种类

按照倾销的具体目的和时间长短的不同,商品倾销可分为以下几种类

型:

①偶然性倾销:出售“剩余物资”或库存积压;

②掠夺性倾销:先以低价抛售击败竞争对手,再提高价格;

③长期性倾销:长期以低价在国外市场上出售商品;

④隐蔽性倾销:出口商按正常价格出售商品给进口商,进口商再以低价

在进口国国内市场上抛售。

(3)征收反倾销税的条件

倾销成立是进口国政府实行反倾销的必要条件,但不充分。因为作为价

格歧视的倾销对进口国来说并非一定是坏事。关贸总协定和世贸组织成

员国真正要谴责和反对的是“对进口国境内已建立的某项产业造成重大

损害或产生重大威胁,或者对某一国内工业的新建产生严重阻碍”的倾

销。因此,进口国是否应对倾销采取反击措施还要看倾销是否真正伤害

了本国产业。根据WTO规定,实施反倾销措施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①倾销成立;

②国内产业受到损害;

③倾销与损害有因果关系。

(4)中国出口企业应对国外的反倾销诉讼措施

中国企业要想在反倾销诉讼中获胜,关键是要证明国外可以实施反倾销

措施的三个条件中,至少有一个不成立。即证明:①倾销不存在;②

进口国的同类行业没有受到损害;③进口国同行业的损害与倾销没有因

果关系。如果能证明倾销不存在,整个反倾销案也就不再成立。即使存

在倾销,如能证明后两点,反倾销案也可以以无损害结案而不征反倾销

税。在过去几年中,中国企业对外国反倾销诉讼开始积极应诉,可以采

取:

①要求市场经济待遇

很大一部分中国企业遭受反倾销是因为外国的同行援用“非市场经济”条

款。因此,在中国完全改变“非市场经济”的地位之前,对于非国有企业

和改制后的国有企业来说,争取自己的市场经济地位至关重要。一旦获

得市场经济地位,许多倾销案也就自然不再成立。

②无伤害裁定

在反倾销案件的应诉中,中国企业若能证明出口产品对进口国同类产业

没有伤害也是胜诉的重要途径。

3论贴现政策在调节国际收支中的机制作用(要求:至少包括贴现政

策的概念,贴现政策是如何调节国际收支的?贴现政策的局限性三部分

内容)。

答:(1)贴现政策的概念

贴现政策是指货币当局通过变动自己对商业银行所持票据再贴现的再贴

现率(简称贴现率)来影响贷款的数量和基础货币量的政策。当一国中

央银行以提高或降低贴现率的办法,借以紧缩或扩充货币投放的信贷规

模,吸收或排斥国际短期资本的流出入,以达到调节经济与国际收支的

目的,即为贴现政策。

(2)贴现政策调节国际收支的方式

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该国中央银行就调高再贴现率,从而使市场

利率提高,外国短期资本会为了获得较多的利息收益而流入,本国资本

也不会外流,这样在资本项目下,流入增加,流出减少,可减少国际收

支逆差。此外,提高利率,即对市场资金供应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会

使投资与生产规模缩小,失业增加,国民收入减少,消费减少,在一定

程度上可促进出口增加,进口减少,从而降低经常项目的逆差。

在顺差情况下,则与上述操作相反,即该国中央银行调低再贴现率,从

而使市场利率下降,外国短期资本会因为国内较少的利息收益而流出,

本国资本同样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息而外流,这样在资本项目下,流入减

少,流出增加,可减少国际收支顺差。此外,降低利率,即对市场资金

供应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会使投资与生产规模扩大,失业减少,国民

收入增加,消费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进口增加,出口减少,从而

降低经常项目的顺差。

(3)贴现政策调节国际收支的局限性

①贴现政策的执行,有时会与一国货币政策所追求的目标相矛盾。如,

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需要提高利息率来缓解国际收支逆差,但

如果此时国内经济处于萧条状况,则需要降低利息率以刺激经济发展,

二者不可兼顾,颇有顾此失彼的困难;反之,当顺差和经济过热同时发

生时,贴现政策也难以同时顾及到两个方面。

②贴现政策并非总是有效的。如果国际市场一般金融产品预期的上涨幅

度大于一国贴现率提高的水平,国际资金持有者会投向该金融产品的买

卖,追求较高的投机利润,则一国提高贴现率以吸引国际游资,缓解本

国国际收支逆差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4试比较分析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的利弊。

答:固定汇率是在金本位制度下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下通行的汇率制度,

这种制度规定本国货币与其他国家货币之间维持一个固定比率,汇率波

动只能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由官方干预来保证汇率的稳定。目前许多发

展中国家仍然实行固定汇率制度。

浮动汇率是指本国货币与其他国家货币之间的汇率不由官方制定,而由

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可自由浮动,官方在汇率出现过度波动时才干

预市场。这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西方国家普遍实行的汇率制度。

(1)固定汇率制的利弊分析

①固定汇率的优点

a.消除了个人和厂商从事对外经济交往时可能面对的汇率风险。而且

因为不必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套期保值活动,从而为微观主体带来了数目

可观的资金节约,以及更多的收益机会。

b.固定汇率制下的投机行为一般带有稳定性特征。一方面,货币当局

有干预外汇市场、维持固定汇率的义务,这为所有市场交易主体的汇率

预测提供了一个心理上的“名义锚”,大大降低了交易的不确定性。另一

方面,健康的国内经济运行、充足的外汇储备以及货币当局恪守承诺、

负责任的国际形象,对于防止外汇投机都有重要的影响。

c.可以有效地防止各国通过汇率战、货币战等恶性竞争破坏正常的国

际经济秩序。固定汇率可以迫使那些本来可能会在国内启动通货膨胀,

或者屈服于通货膨胀压力的政府,如今却实施较为保守的通货膨胀政

策,即通过维持与平稳运行的经济体之间的固定汇率目标,抑制国内快

速的物价上涨,并使货币政策进一步摆脱国内政治的压力。

②固定政策的弊端

a.与浮动汇率制下汇率水平的连续微调相比,固定汇率制下往往要在

问题积累到相当程度时才进行一次性的大幅度调整,而这种汇率调整对

经济的震动与伤害通常也比较剧烈。固定汇率制下的汇率变动更加难以

预测,这意味着几乎所有跨国合约都将因为没有进行套期保值而面临巨

大风险。

b.固定汇率制虽然可以降低微观主体的外汇风险,但却可能损害国家

的金融安全。在动荡的国际金融环境中,未能及时调整的僵化的固定汇

率一旦背离了国内外实际经济状况,就会成为投机资本攻击的对象。

c.以汇率目标替代货币目标之后,不仅丧失了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

性,而且不可避免地会自动输入国外的通货膨胀,甚至可能出现内外均

衡冲突。

(2)浮动汇率制的利弊分析

①浮动汇率制的优点

a.有助于发挥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作用。当一国发生国际收支

逆差,外汇市场上就会出现外汇供不应求,在浮动汇率制下汇率就会迅

速作出反应,通过本币贬值,可刺激外汇供应,抑制对外汇的需求,国

际收支趋于平衡。此外,对外经济管理也变得简便易行、灵活主动。浮

动汇率制可避免货币当局不恰当的行政干预或拖延实行调节措施,以及

由此形成的汇率高估或低估,以致国际收支迟迟得不到改善等状况。

b.减少国际游资的冲击,减少国际储备需求。在固定汇率制下,国际

游资尤其是投机性资金往往通过抛售软货币,抢购硬货币从中谋利。而

且,投机者常常表现出一致的行为,对软货币国家的冲击很大;国际储

备大量流失,也使得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在浮动汇率条件下,由于

软货币的汇率会及时贬值从而可化解国际游资的冲击,且货币当局无必

须进行外汇干预的义务,不必保留过多的国际储备。

c.内外均衡易于协调。在一国经济出现衰退和国际收支存在逆差时,

在固定汇率条件下只能通过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来改善国际收支,但

这却会加剧经济衰退。此外,在固定汇率制下,紧缩政策或扩张政策的

效能常常会因外资的流入或流出而受到削弱。在浮动汇率制下,国际收

支可由汇率来调节,避免资本流动对政策效能的不利影响,从而实现对

外均衡,国内均衡则可依赖财政货币政策,这样内外均衡就不致发生冲

突。

②浮动汇率制的弊端

a.它不利于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浮动汇率制下汇率的经常波动及

其水平难以预测,使国际贸易和投资的成本、收益不易准确核算,汇率

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可能阻碍了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

b.浮动汇率助长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投机活动。在浮动汇率制下虽然“单

向投机”不复存在,但汇率波动的频率和幅度的加大却为外汇投机活动

提供了机会,并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

c.浮动汇率可能引发货币之间竞相贬值。在浮动汇率条件下,一国往

往可通过调低本币汇率的方法来改善国际收支,但这会使其他国家的国

际收支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其他国家也会调低本币汇率,引发竞相贬

值。

d.浮动汇率可能诱发通货膨胀。在固定汇率制下,政府为了维持汇率

水平,就不能过度增发货币,以免本币受到贬值压力。但在浮动汇率制

下,由于国际收支可完全依赖汇率的自由浮动而得到调节,在缺乏货币

纪律约束的情况下,货币当局就会偏好采取扩张性政策来刺激国内的经

济增长,而不必顾忌其对国际收支的不利影响。

2015年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434

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

2015年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434

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及详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什么是贸易条件?其公式是什么?指数如何反应一国的贸易条件状

况?

答:(1)贸易条件又称进出口比价或交换比价。一定时期内出口商品

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对比关系。它反映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一定

数量的出口商品可以换回的进口商品数量的动态变化。

(2)贸易条件一般是通过计算贸易条件指数来表现,用公式表示为:贸

易条件指数=一定时期的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

(3)设基期的出口价格指数和进口价格指数均为1,则贸易条件指数为

1,若报告期贸易条件指数大于1,表明出口价格相对地上涨了,这意味

着出口同样数量的商品可以换回比原来更多的进口商品,即贸易条件得

到改善,对该国有利。反之,若贸易条件指数小于1,表示出口价格相

对下跌了,意味着一个国家出口同样数量的商品换回的进口商品比原来

减少了,即贸易条件恶化,对该国不利。

2简述超保护贸易主义的特点。

答:与贸易保护主义相比,超保护贸易主义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

(1)保护对象从幼稚工业延伸到成熟工业。超保护贸易主义的保护对象

不但包括幼稚工业,而且更多地保护国内高度发达或出现衰落的工业。

(2)保护目的有所改变。超保护贸易主义的目的不再是培养产业的竞争

能力,而是巩固和加强对国内外市场的垄断。

(3)保护从防御性转为进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