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教育课件_第1页
新加坡教育课件_第2页
新加坡教育课件_第3页
新加坡教育课件_第4页
新加坡教育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加坡教育報告人:朱玉環、吳慧蘭1壹、新加坡教育的沿革一、新加坡獨立前的教育(一)英國皇家殖民地時期(英、印分治)殖民政府以教育作為政治的工具,首先從英校的整頓著手,為了提升英校教育品質,設立視學官、實施劍橋文憑考試、加強職業與技術教育、師資培訓、並先後設立醫校培養醫護人員、師範班訓練師資以及商業學校等。

2壹、新加坡教育的沿革

馬來學校辦學績效不彰,主因有二,其一是因為馬來學生天性懶散不好學習,其二是因為馬來父母期望子女協助工作,不願子女花太多時間學習。因此,殖民政府於1881年頒佈強迫教育法令,以提升馬來教育的普及率。3壹、新加坡教育的沿革印度學校數較少,因此也受到殖民政府的補助,然由於多數的印人子女轉入英校就讀、且大部分的印度家長並不熱衷子女教育,再加上印校合格教師均來自印度,新加坡當地缺乏合格的印校師資,都是導致印校發展遲緩的原因。4壹、新加坡教育的沿革新加坡的華校雖無來自殖民政府的支持,卻有相當的發展。不僅為學子提供完整的基礎教育,更有女子學堂、師範教育班、職業教育學堂等。華校的辦學績效與學生數逐漸凌駕於英校之上。5壹、新加坡教育的沿革(二)日軍佔領時期

1942年到1945年日軍佔領新加坡期間,對新加坡的教育政策以奴化該地人民為主,實施向東方「宮城遙拜」、使用日語教學、使用日式課程教材……等政策,以嚴格控制新加坡各族人民之思想。日本軍政府佔領新加坡的期間,可說是新加坡教育史上的黑暗時期。

6壹、新加坡教育的沿革(三)英殖民期

1945年新加坡政權重回英國,殖民政府致力於恢復昔日的教育體制,於1946年頒佈「十年教育方案」,1947年頒佈「五年教育補充計畫」,高聲倡導英校教育,相對地壓制華校教育的發展。

1956年的「立法議會一九五六年各黨派華文教育報告書」,對當時的教育現況作了一個通盤的檢討,並提出以下主要建議:7壹、新加坡教育的沿革1、政府應絕對保證各民族學校平等的待遇。2、英、華、巫、印四種語文中,最少兩種應為各民族學校的教學媒介,以提高語文教學水準,造就精通兩種語文的學生。3、由各民族專家代表組成一泛馬教科書委員會,負責修訂學校課程。4、小學教育應以家庭用語為始,然後繼以英語。8壹、新加坡教育的沿革

1965年,新加坡獨立,建國的五大基本原則為:多元種族主義、多元文化、多元語言、唯才是用以及建立一個自給自足的社會。一方面兼顧各民族的文化傳統,另一方面也透過教育以及對媒體的控制,積極的型塑各族對「新加坡」的國家認同。9貳、新加坡獨立後的教育發展趨勢獨立之初的教育政策重點在於培養國家意識,緩和民族歧異;實施兩種語言的教育;以及加速養成經濟發展所需的人才。因此,雙語教育以及技能教育成為獨立初期最重要的教育政策。10貳、新加坡獨立後的教育發展趨勢一、雙語教育雙語政策中所指稱的雙語係指英語與各族母語英語成為新加坡之重要語言,除了與英國殖民統治的背景有關之外,同時也是最為普遍通用的世界性語言,具有實用的功利性目的。11貳、新加坡獨立後的教育發展趨勢二、技能教育國家獨立初期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國家的基礎建設,並促進國家工業化,1968年於教育部底下增設工教司,負責技術教育與工業訓練計畫。1969年小學畢業生分別進入學術性與技術性的中學,一方面培養基礎知識,一方面加強實作技術技能。12貳、新加坡獨立後的教育發展趨勢三、分流教育上述教育政策在70年代陸續出現了問題,1978年,以吳慶瑞為主席組成一個教育委員會,主張及早分流以避免教育資源的耗損與浪費。在「吳慶瑞教育報告書」中規劃,小學階段從四年級開始,分成普通雙語課程、延長雙語課程及單語課程;中學階段則有普通課程、快捷課程與特別課程三種。13貳、新加坡獨立後的教育發展趨勢一、新加坡的教育理念新加坡未來教育的願景:思考型學校,學習型國家。思考型學校「思考型學校」:確保學校必須培養未來的一代是能思考的和盡責的市民,並能做良好的決定,以延續新加坡的成功。

因此,新加坡政府鼓勵學校聚焦於改變心智過程以及實施計劃合作,以協助學生成為能思考並具有創造力的個人。另外,為了配合「思考型學校」願景,教育部也賦予學校更多的自主權,使老師和校長可以依據問題想出自己的解決之道。14貳、新加坡獨立後的教育發展趨勢學習型國家學習的概念不僅限於發展個人的潛能而是要擴及到形成國家的文化。「學習型國家」是從認定教育是連續體的觀念開始,是從最早的學前教育延伸至終身。「學習型國家」是需要在社會的每個層面上進行革新,每一個個人對組織都有貢獻,每一個個人都是重要人力資源。15貳、新加坡獨立後的教育發展趨勢教育是要培養學生除了學業外更能展現品行、創造力及對國家的效忠。新加坡的學制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小學教育、中學教育、中學之後的教育和大學教育。其各階段之次目標為:

(一)小學教育階段此階段所預期的教育成果是:學生要能分辨是非、與他人分享、與他人建立友誼關係、有好奇心、能思考和表達、以成就為榮、有教養及愛國家。16貳、新加坡獨立後的教育發展趨勢

(二)中學教育階段此階段所預期的教育成果是:品行正直、關心他人、團體合作及尊重每個貢獻、能創新、發展深厚的教育基礎、相信自己的能力、有美學欣賞和了解並信賴國家。17貳、新加坡獨立後的教育發展趨勢

(三)中學之後教育和大學教育品行正直、有文化素養、了解並尊重差異、對家庭、社群及國家負責,相信多元主義原則和功績主義、辨別國家的限制但能看到機會所在,是社會的一分子,能以成就為榮並珍惜和他人一起工作,對未來能思考、判斷並自信的處理且有勇氣及信念面對困境,有尋找、處理和應用知識的能力,能創新並終身學習和能著眼於新加坡之全球思考。18貳、新加坡獨立後的教育發展趨勢每個階段所要達成之目標皆是環繞教育是促進個人發展和社會認同而設計的。

在個人內在方面是重品行發展、與他人合作、肯定自己的能力,而且強調創新精神、運用知識的能力更是符合轉型為知識經濟時所必備之能力;在個人外在方面,鑒於建國之歷史及本身之條件限制,所以相當重視培養人民愛國家之觀念,並期望人民能透過教育充實自己,並為新加坡的未來而奮鬥。19貳、新加坡獨立後的教育發展趨勢新加坡的教育目的:一是發展個體,二是教育公民。另外,為了培育未來所需的人力,新加坡也採取分流導向的教育制度。20参、新加坡的教育制度在新加坡的教育制度裡,兒童至少須接受十年的正式教育,其中有六年的小學教育和4至5年的中學教育。在完成中學教育之後,他們也可繼續在初級學院(juniorcollege)就讀兩年的大學先修課程,或是在中心機構(centralizedinstitute)就讀三年的大學先修課程或是修習多元技術課程。21参、新加坡的教育制度基礎教育基礎階段1至4年級導向階段(三種語言交流)5至6年級PESL離校測驗特別/快速課程4年一般(學術)/一般(技術)課程4年大學教育先修機構初級學院

GCEO考試ITE

GCEA考試大學多元技術學院中學後教育中學5年級GCEN考試學徒中學教育就業22参、新加坡的教育制度新加坡教育重視每個小孩不同的性向與能力,目的在使每個人的潛能得以盡情發揮,以成為未來建設新加坡的棟樑;藉由廣泛的課程以提昇文化水準,並培育其健全的道德價值觀。新加坡學校制度是承襲英國教育制度再加以改革而成為雙軌制,分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系統,徹底實施菁英分流教育,強調因材施教。23肆、學生表現的向度(A,B,C)1.Academic(A)*分流措施:激烈的升學競爭*菁英政策:用人惟才*靈活與多元2.Belove(B)*成績落後學生的補救教學*分組學習*服務學習3.competition(C)*團隊與競賽*童軍活動*多樣的社團24肆、學生表現的向度(A,B,C)分流制度新加坡的學校教育為了達到「減少資源浪費」與「使每一位學生都有最好的表現」目標,而實施分流制度,實施分流制度是爲了因材施教,更積極、更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使學生依其能力分別接受不同的課程,最終目的是把每一個學生的智力或潛能充分開發出來。25肆、學生表現的向度(A,B,C)分流時機:小四分流小六離校測驗(PSLE)

Nlevel考試

Olevel考試

Alevel考試學生分流後,仍可根據自己成績的變化進行轉流。因此在新加坡,每一個學生都可以有不同的學習進度,在普通班學得好可以進快捷班,在快捷班學不好也可以回普通班。這種靈活的制度便於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發揮所長。26肆、學生表現的向度(A,B,C)新加坡的分流制度雖然分得很細,但是其仍有以「橫向交流」作為輔佐,讓於首次未分到恰當位置的學生能有一補救的機會。新加坡重視傳統中華文化價值的學習、品德教育的學習以及基本學科的落實。學校也向學生強調兩大價值觀,一是必須付出努力才有成果;二是要對自己和家人負責。新加坡遊學經驗分享27肆、學生表現的向度(A,B,C)補救教學:分組學習:合作、分工、競爭、學校、國家服務學習:義賣28肆、學生表現的向度(A,B,C)新加坡教育還有一個發展趨勢是認同學生在課外活動中的發展,並把它作為日後升學的重要考核指標之ㄧ;依照規定,所有學生都必須參加至少一項課外輔助活動(CCA)。課程輔助活動是全面教育的一部份。它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素質,使他們具備堅韌自信、不屈不撓的精神以及適應環境能力,應付瞬息萬變的世界,而且不斷求取進步。29肆、學生表現的向度(A,B,C)學生可從以下的類別中,選擇一項:。體育活動。表演藝術團體。制服團體。協會及學會其他課程輔助活動學生若想參與學校所沒有的課程輔助活動,可以徵求校方的同意,組織活動。這除了讓學生有機會參與自己感興趣的活動或實現自己的想法外,同時也豐富了校內課程輔助活動的項目。學生也可參與社區活動,以培養社會企業的精神及促進與社群的聯繫。30肆、學生表現的向度(A,B,C)社區服務計畫(CIP)社區服務計畫是為了培養學生對社會的責任感,以及對國家的歸屬與獻身精神而設的。透過參與社區服務活動,學生可以培養為人民服務的美德,並且跟同學建立起深厚的友誼。服務學習(ServiceLearning)可以有效的讓參與社區服務計畫的學生學會為社區服務,同時,也認識社區的需要,並且對自己參與社區活動的過程進行反思,從而進一步了解社區服務的意義與精神。31肆、學生表現的向度(A,B,C)多采多姿的社團

1.所有學生均需參加至少ㄧ項課外活動(CCA)

2.時間:放學後

3.經費:全免

4.每年有各項競賽

5.國外遊學

6.團隊合作的重視32伍、參考資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