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名校2023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_第1页
湖南省长沙市名校2023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_第2页
湖南省长沙市名校2023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_第3页
湖南省长沙市名校2023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_第4页
湖南省长沙市名校2023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湖南省长沙市名校2023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湖南省长沙市名校2023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从历史来看,稻米对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1973年,浙江余姚河姆渡7000年前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发现,使长久以来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的认知受到了挑战。其后长江中下游地区更多的四五千年到上万年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发现,证明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之一。稻作农业是长江文明的支柱和特色。古史记载、野生稻的分布、新石器时代稻作遗存的发现和现代遗传学的研究,都已证明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是亚洲栽培稻的起源地,良渚文化农业已率先进入犁耕稻作时代。

起源于万年前的水稻,经过数千年的缓慢发展,到距今千年左右的宋代,成为继小米和小麦之后中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最近五百年来,虽然受到玉米、番薯和马铃薯等外来作物的挑战,其优势地位仍没有被撼动。稻米在国计民生中扮演关键角色。作为水稻主产区的中国东南地区,也因此成为中国的经济重心。后来国家税收向稻米迁就,原本是九月一日起征的秋税,因为“粳稻须霜降成实”,改为十月一日始收租。依靠稻米养活的人口也日益增加。到明末,已经形成“天下育民人者,稻居十七”的局面。1935年,地理学家胡焕庸划定的瑷珲—腾冲线,其东侧占全国36%的国土和96%的人口分布,与水稻的分布基本重合。

宋代以后,南方人在排斥小麦等外来作物的同时在北方积极推广水稻种植。从汉代开始,长城内的人们就想到用种植水稻的方式来阻止北方骑兵的南下。例如,东汉张堪在狐奴山下开稻田八千余顷等,虽然这些努力所形成的阻隔作用有限,但水稻的分布却极大影响了国家和政权的疆域。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再到宋金议和,基本上都是以淮河为界,淮河以南是稻米主产区,而淮河以北则是以游牧和旱粮作物为主。自隋朝大运河开通以后,南稻北运在维护国家统一的同时也固化了南北之间农作上的差异,于是主粮作物的不同就成为中国南北划分的依据,“江淮以北高田平旷,所种宜黍稷等稼;江淮以南下土涂泥,所种宜稻秫”。

从起源的那天开始,水稻就不断北上,在参与黄河流域中华文明的构建及中国北部边疆巩固的同时,稻作技术也在北方发展起来。10世纪以后,受到北方影响而发展起来的南方稻作技术,在有识之士倡导和国家政策鼓励之下,经过多种方式由多种路径传入北方。历史上,水稻生产受到举国上下的高度重视,宋真宗、康熙等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都参与到水稻品种的选育和推广中。

(摘编自曾雄生《水稻与中国历史地理》,有删改)

材料二辨识土壤是利用土壤、改造土壤的前提,古人辨识土壤来自两个方面,辨方是立足于整个国家,着眼于宏观尺度认识土壤性状。最早的辨方出自成书于战国初期的《禹贡》,划天下为九州,并依宜农状态,分九州土壤为九等。物土侧重于种植农作物的每块农田,核心在于因地制宜安排农作物,根据土壤性状确定与农作物的对应关系。中国早期农业属于轮荒耕作制,人们将土地分成几块,土壤肥力通过轮流撂荒而自然恢复,农作物也在撂荒—耕作循环中不断更换土地。大约从春秋以后土地进入连续使用,人工补充土壤肥力出现。

土壤只是农作物的立足之地,农作物每粒种子都带着地理信息,因此择水土之举,不仅起步于农业肇始阶段,也贯穿于全部发展历程。每方水土都有属于自己的农作物,建立作物与水土的对应关系就是因地制宜。

精耕细作的耕作制度是支持中国传统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施肥只是其中一个环节,选种、育种、耕作、整地、播种、中耕除草、灌溉、收获,当代耕作学中的主要内容,古人都早已纳入实践,并成功地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耕”是传统农学的核心,伴随耙地、耕地、水田粉地等系列操作以及施肥,将为农作物营造立足之地视为重中之重。

广度开发为土地拓展,深度开发为以轮作为核心的复种。中国古代农业实行的轮作需要知天、知地、知农时,对于天、地、农的认识来自农民的劳作,而实行轮作则取自人们的需要。以冬小麦为核心的两年三熟制,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在今山东一带实行,并逐渐盛行于华北地区。南方实行一年两熟稻麦轮作,这项技术在宋代成熟。依凭一年两熟的轮作,江南不仅获得两季收成,养活了更多的人口,而且推动农业技术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长江流域自秦汉以来一直实行“火耕水耨”的易田制,土地利用率最多50%。一年两熟稻麦复种轮作不仅将江南的土地利用率从100%提升到200%,也使农作物的产量翻了一番。太湖平原在一年两熟稻麦复种轮作的支撑下,有着超乎其他地区的富庶,推动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摘编自韩茂莉《从广度开发到深度开发——中国传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起源于长江流域的稻作农业,在深刻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文明发展的同时,也参与到黄河流域中华文明的构建。

B.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是亚洲栽培稻的起源地,可用古史记载、野生稻分布、新石器时代稻作遗存和现代遗传学研究证明。

C.隋朝大运河开通后南稻北运固化了南北农作物的差异,到了宋代后南方人因排斥小麦等外来农作物就到北方推广水稻种植。

D.古人辨识土壤是从立足整个国家、着眼宏观尺度认识土壤性状的辩方和根据土壤性状确定与农作物对应关系的物土两个方面进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以农立国,粮食发展深刻影响着历史进程。宋代以后,作为南方主粮的稻米取代了北方主粮的地位,使得中国经济重心从北向南转移。

B.人工补充土壤肥力是中国早期农业利用土壤的一大进步,土壤利用从轮流撂荒自然恢复进入到连续使用阶段,土壤利用率大大提高。

C.在农业的开始阶段,古人就认识到应该建立农作物和水土的对应关系,因地制宜、因土种植,并将其贯彻执行于农业发展的全部历程。

D.以轮作为核心的复种是中国传统农业深度开发的一个重要措施,即以增加农作物收获次数为目的在同一块土地实行一年两熟或多熟制。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稻米参与了中华文明的建构”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江淮以南下土涂泥,种稻最为合适。

B.国家法定的计量标准因稻米而改变。

C.因时因地对水稻等作物进行合理施肥。

D.长江流域从秦汉后坚持实行易田制。

4.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下面给出的两则材料分别论证的观点,并简要解说材料作为论据的具体角度。(4分)

①自河南渑池仰韶遗址发现稻壳痕迹以来,在距今9千年至距今4千年,黄河中下游的很多史前遗址中,多有水稻遗存的发现。

②一些地方如山西晋祠、北京京西和天津小站等,受传统文化、皇家政治和军事屯田等的影响,稻作都不同程度地得到发展。

5.中国传统农业是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编辑室的风波

李劫人

《日日报》的编辑室在中国内地一个省会的某条街中。这省会有五十多万人口,每日吃的米麦菜蔬,鸡鸭鱼肉,是很多的,独于《日日报》的销数在本城中经过了七八年,依然还只千余份。

表现《日日报》资格的所在,除了印字的模糊,和报眉上几千几百几十号的数字外,最确切的还是要算编辑室里的蛛网尘埃,与夫到处堆积的上海北京等处被剪裁以后的废报。《日日报》被封的前两三月,已经噩耗迭传。总编辑赵先生一天又向编辑本省新闻的周先生嘱咐说:“周先生,我们以后恐怕更要谨慎些才好!许多人向我说,我们近来的报上对于那有作用的教育联合会的态度不大对,听说其间几个坏人正在鼓动他们的靠山,要向我们生事哩。”周先生撑起两只水泡眼道:“我并没有自家拿过主意,他们送来的稿件,我总一字不易地交给排字房,反对他们的东西,一篇也未发表……”他便把近一周的报纸统统翻出来,把这一类的新闻指给赵先生看。

赵先生周先生从此更加小心,不但短评做得几乎等于一幅白纸,而且本省新闻也逐字逐句地加以研究。他们用心之深浅,只需看报上用的某字或一个大“□①”的多寡便足以测验之。赵先生周先生既常常被支配在这种怯懦的暗示之下,所以新闻的编辑越发弄来只剩了一点枯燥的影子。然而还是有风波,这却从他们不甚注意的外省新闻上发生出来的。

《日日报》上本省新闻的材料大概只有三种:“衔略钧鉴”的快邮代电,“开奉等因”的例行公文,“委任谒见”的辕门抄等算一种,这是它的骨干,也就是亲爱的读者们所最愿看的东西。至于它的外省新闻(自然更没有外国新闻,因为太与读者们的头脑不生关系的缘故),比较还更要简单些;既没有无头无脑,残篇断简式的专电,又没有不负责任,捕风捉影式的通信,我们可以说它这一张纸的材料,完全是由北京上海报上剪下,叫排字匠去照样翻印一次的。谁料得定已经这样简单了,还有风波。

他们绝对不料在恭维教育联合会多天之后,编辑室忽然接到一封口气极为严厉的信,查究“该报某日所载浙江孙传芳占领无锡,张宗昌逃赴徐州的消息从何而来”。

赵先生把信看后,立刻就蹙起眉头,像是很不舒服地说道:“钱先生,你看,……我们这条新闻是从哪里转载来的?”钱先生站在当面道:“这可太怪了!这一条原是他那机关报上汉口专电,我转载时还加了几句按语,就怕弄出事来。”

他们正在商量着要回信时,一个杂役进来,手上持着一张名片说:“有客来会赵先生。”名片上印着两个大字:易平。官衔是军部副官。赵先生还未说请,那副官早已挺着胸脯走了进来,身上穿着呢外套,照例是不脱的,大剌剌地给赵先生点了一点头,便向一张大藤椅上坐下道:“先生贵姓就是赵?《日日报》的总编辑就是你吗?”

赵先生道:“不错的。易先生惠临,想来一定是因为浙江那条新闻来查询敝报的了?我们正要回信哩。”接着,赵先生就委婉曲折把这条新闻的来源说明。易副官的态度,方比较和平一点道:“哦!原来是我们报纸上的专电!可也难怪,虽是我们的机关报,我们倒不常看诋,上峰事多,哪里有看报的时候,所以才生了误会。我即刻回去报告,这回没有你们的事。不过以后你们仍得谨慎些好!”

赵先生一面答应着,一面又把他们的上峰和他们恭维了一番,方低声请问这回的事是怎么突然发生的。易副官到底是年轻人,便直爽地说道:“我们军部的人同你们并无丝毫恶感。只是几个在教育界的红秘书,连马弁都不如的人,不知同你们有什么怨恨,常在上峰跟前诞毁你们。总之,你们留心着,以后别再惹他们,倒是同我们常常打着交道,于你们有益多了!”

赵先生送客回来,不禁叹道:“我看除非在外国旗子之下,只好闭着口当哑巴的了!”钱先生道:“不行吧我们这里是省会,不是商埠,不能挂外国旗的。依我说,倒是关闭不干得好。”

关门不干是报馆的总收场,在旁人看来,像这样受气办报,岂不深表同情于钱先生的见解?其实他们总是敝帚自珍,谁也不愿当真弄到关门,万不得已而关门的。所以《日日报》依然毫无生气地发行着,直到末了这一天,因为一句极不相干的笑话又将一位马弁不如的人触怒了,硬说这笑话是对他而发的,影响于他的前程甚大。他于是遂拿着这张报纸到他上峰跟前哭说《日日报》的不是,求他的上峰替他做主。他的上峰果然大怒,就叫身边一位秘书开条子给城防司令叫把《日日报》给我封了。

封报馆原本不算一回什么事,不过按照往例,总得加个罪名,以见赏罚之公,可是这位秘书出身于高小毕业,凭着浑身本领,博得他上峰的欢心,赐了他一个专门学校校长,对于公事,历来就主张革命的;因才提笔写道:“着城防司令即将《日日报》馆封闭,编辑人等逮部重管,以儆效尤,而重公安。”

(节选自1925年6月28日《文学周报》,有删改)

①□:四方框,旧时报纸用来替代敏感词语的符号。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篇写《日日报》所在省会人口多、《日日报》历经七八年时间但销量少,意味深长,富有时代特色。

B.《日日报》各位编辑采取一系列措施、小心谨慎行事,害怕报馆被查封但最终还是被封并且几个人也被关押。

C.军部副官易平表面平和而性格粗犷,有军人固有威风,火气也易平息,这个形象增加了小说的情趣和意义。

D.教育联合会的“红秘书”擅长拨弄是非、残害异己,他们是报社被封的罪魁祸首,是小说批判的主要对象。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以《日日报》被查封的风波为线索,采用单线结构来刻画人物,以此突出刻画三位编辑的形象特征。

B.小说用虚实相生的手法行文,编辑形象用“实”来刻画,而蛮横骄矜轻信的“上峰”多用“虚”来刻画。

C.小说将愤懑蕴含在平实的叙写中、将抗议融汇在质朴的勾勒里,冷静客观地讲述当时社会司空见惯的故事。

D.从故事中可以看到当时社会的黑暗、丑恶,反动军阀对人民大众声音的畏惧之情和他们的外强中干性格等。

8.《日日报》的三位编辑在性格上有何异同?他们的形象有何具体作用?(6分)

9.李劫人擅长以含蓄幽婉的讽刺笔调“揭发伏藏,显其弊端。而于时政,严加纠弹”。请结合文本,从故事情节和人物语言两个角度简要分析这篇小说是如何体现讽刺特色的(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凡论事者,违实不引效验,则虽甘义繁说,众不见信。论圣人不能神而先知,先知之间,不能独见,非徒空说虚言,直以才智准况之工也。事有证验,以效实然。

陈子禽问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有尊行于人人亲附之。则人告语之矣。齐景公问子贡曰:“夫子贤乎?”子贡对曰:“夫子乃圣,岂徒贤哉!”景公不知孔子圣,子贡正其名。子禽亦不知孔子所以闻政,子贡定其实。对景公云“夫子圣,岂徒贤哉”,则其对子禽,亦当云“神而自知之,不闻人言”。

子畏于匡,颜渊后,孔子曰:“吾以汝为死矣。”如孔子先知,当知颜渊必不触害,匡人必不加悖。见颜渊之来,乃知不死;未来之时,谓以为死。

孔子母死,不知其父墓,殡于五甫之衢。人见之者,以为葬也。盖以无所合葬,殡之谨,故人以为葬也。邻人邹曼甫之母告之,然后得合葬于防。既得合葬,孔子反,门人后,雨甚至。孔子问曰:“何迟也?”曰:“防墓崩。”孔子不应。孔子泫然流涕曰:“吾闻之,古不修墓。”如孔子先知,当先知防墓崩,比门人至,宜流涕以俟之。门人至乃知之,圣人不能先知。

孔子入太庙,每事问。不知故问,为人法也。孔子未尝入庙,庙中礼器,众多非一。孔子虽圣,何能知之?论者曰:“以尝见,实已知,而复问,为人法。”孔子曰:“疑思问。”疑乃当问邪!“实已知,当复问,为人法”,孔子知五经,门人从之学,当复行问,以为人法,何故专口授弟子乎?不以已知五经,复问为人法,独以已知太庙复问为人法,圣人用心,何其不一也?

孔子曰:“游者可为纶,走者可为。至于龙,吾不知,其乘云风上升。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圣人知物知事。老子与龙,人、物也,所从上下,事也,何故不知?如老子神,龙亦神,圣人亦神。神者同道,精气交连,何故不知?

(节选自王充《论衡·知实篇》)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子禽问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有尊行/于人人亲附之

B.陈子禽问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有尊行于人/人亲附之

C.陈子禽问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有尊行于人/人亲附之

D.陈子禽问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有尊行/于人人亲附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直以才智准况之工也”与“纵豆蔻词工”(《扬州慢》)的“工”意思相同。

B.夫子,古时对男子的尊称,也指妇人对丈夫的尊称,文中特指孔子。

C.“当知颜渊必不触害”与“扶辇下除,触柱折辕”(《苏武传》)的“触”意思相同。

D.“孔子反,门人后”与“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的“反”意思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认为,如果齐景公询问子贡时得到的孔子是圣人的结论是正确的话,那么子贡对子禽的回答就是错误的,他应该说孔子是神,消息不是听人说的。

B.孔子在匡地被围困,颜渊最后逃出来,孔子见到颜渊就说自己以为他死了;文章列举这样的事例,想证明孔子没有先知,如果他有就不会认为颜渊遇害。

C.孔子最初把母亲临时葬在五甫衢,是因为他听说古时候父母不合葬,后来在邻居的帮助下,找到了父亲的坟墓,最终才把母亲和父亲都合葬在防山。

D.孔子进入太庙后每件事都会问,认为孔子不知道很正常,因为太庙中礼器繁多,孔子之前又没有进去过,不可能什么都知道。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凡论事者,违实不引效验,则虽甘义繁说,众不见信。

(2)如孔子先知,当先知防墓崩,比门人至,宜流涕以俟之。

14.文章最后一段借助孔子的话来批驳“圣人知物知事”这一观点,请说说是从哪两个方面否定“圣人知物知事”的。(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江上曲(节选)①李嘉祐

江上淡淡芙蓉花,江口蛾眉独浣纱。

可怜应是阳台②女,坐对鸬鹚娇不语。

掩面羞看北地人,回首忽作空山雨。

苍梧秋色不堪论,千载依依帝子③魂。

①诗歌写于诗人被贬谪江南时期。②阳台:指富贵人家。③帝子:帝王的子女。这里指尧的女儿娥皇、女英,二人嫁给舜。舜南巡苍梧而死,二人千里奔丧,抱竹痛哭,泪尽而死。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用“芙蓉花”映衬浣纱女的美丽素洁,“独”写出浣纱女的孤独又引发读者联想。

B.“可怜”的意思是可惜,表现出诗人对浣纱女不幸遭遇的同情,带有浓郁的感彩。

C.尾联中用“不堪论”“苍梧秋色”来表现秋色的悲凉,用“帝子魂”表现浣纱女的高贵身份。

D.与白居易借琵琶女表述自己命运悲凉一样,这首诗中的浣纱女也可看作是诗人的化身。

16.“掩面羞看北地人,回首忽作空山雨”两句诗体现了浣纱女怎样复杂、矛盾的心理?是如何体现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司马迁《屈原列传》中,“______,______”两句写屈原是不被现实社会污垢所辱、不被染黑,能保持高洁品格的人。

(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两句诗描写了月光照耀下波光闪耀千万里,所有的江水都洒满月光的景象。

(3)作为中华民族象征之一的“龙”,因能飞行、会呼风唤雨等特性而在古诗文中常常出现,比如“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泰顺的古道①举不胜举,一条接着一条,这与浙南山区山高水长、道路迢迢的地理条件有关。譬如这一条三滩古道,与百丈镇的叶山寨古道相连,清中叶之后,这是一条当地最为繁忙的交通路线,是来往于泰顺县城和温州的陆路主干道,整天都是②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古来多少人,就行走奔忙在这样的古道上,赴试、做官、生存、谋食。古来多少事,就在这样的古道上发生,相聚、别离、死死、生生,殊途同归或者③分道扬镳。

串联着这一条条古道的,还有那散落在山涧深溪之上的古桥:a.原始的木桥很厚重,让人感觉到能脚踏实地,能够品味到流水的腾跃;b.让人能够在体会岁月的沧桑中信步而行的是石拱桥,苍老沉郁c.巍峨耸立的摩桥,让人在稳步前行中体验俨然的气象。这些古桥,是古道长曲中的一个个音符,也像是漫漫人生的一座座驿站,成为穿越时空的重要节点,成为历史的载体。

18.请结合语句意思,给画横线的成语写一个符合语境的近义成语。(3分)

19.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使用的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述效果?(4分)

20.请根据画横线的语句c的结构特点,改写横线上a、b两个语句,使这三句话构成排比句式。(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我国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___①___。据记载,宋时,在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富报秋之意;我国民间还有“抢秋膘”的习俗,让人们尽快适应季节的变化。

不过,从气候学上讲,立秋名不副实。由于全国各地纬度、海拔高度等的不同,是不可能___②____。在现实生活中,我国民间习惯以公历3月至5月为春季,6月至8月为夏季,9月至11月为秋季,12月至翌年2月为冬季。这种季节划分方法考虑了充分的气温因素,不仅表现了冬季的寒冷、夏季的灵热和春秋两季的不冷不热,而且都是3个月。当然,这种划分方法也有一个严重的缺点,那就是过于考虑“整齐划一,便于记忆”,没有考虑当地的___③___。比如,按照这一标准,公历3月是春季,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3月确实可见春暖花开的初春景象;可在东北地区的北部,依然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冬日景象;在海南岛,则已经非常炎热。因而,这种四季划分标准的科学性尚有不足。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述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风骨”的意思指顽强的风度、气质;写字、作画或作文的风格有个性、有力量。

“风骨”最初是对文学作品内容和文辞的美学要求,以“风骨”来形容人物,大约始于汉末。此后“风骨”二字含义不断深化,到魏晋时期,一度达到高峰。人们认为,建安时期的作品,真实反映了现实社会,抒发了建功立业的精神,表述出壮志未酬的幽怨;魏晋时期的名士,各个才高八斗,性格独特,具有别样的人格魅力。就如专家刘强教授的观点:“就历史而言,魏晋是个乱世,王纲解纽、礼崩乐坏;但就文化而言,魏晋是个花园,价值多元、个性张扬、人才辈出,有道不完的剑胆琴心和名士风流。”

魏晋名士的风骨会深深影响当代青年的成长。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湖南省长沙市名校2023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从历史来看,稻米对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1973年,浙江余姚河姆渡7000年前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发现,使长久以来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的认知受到了挑战。其后长江中下游地区更多的四五千年到上万年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发现,证明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之一。稻作农业是长江文明的支柱和特色。古史记载、野生稻的分布、新石器时代稻作遗存的发现和现代遗传学的研究,都已证明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是亚洲栽培稻的起源地,良渚文化农业已率先进入犁耕稻作时代。

起源于万年前的水稻,经过数千年的缓慢发展,到距今千年左右的宋代,成为继小米和小麦之后中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最近五百年来,虽然受到玉米、番薯和马铃薯等外来作物的挑战,其优势地位仍没有被撼动。稻米在国计民生中扮演关键角色。作为水稻主产区的中国东南地区,也因此成为中国的经济重心。后来国家税收向稻米迁就,原本是九月一日起征的秋税,因为“粳稻须霜降成实”,改为十月一日始收租。依靠稻米养活的人口也日益增加。到明末,已经形成“天下育民人者,稻居十七”的局面。1935年,地理学家胡焕庸划定的瑷珲—腾冲线,其东侧占全国36%的国土和96%的人口分布,与水稻的分布基本重合。

宋代以后,南方人在排斥小麦等外来作物的同时在北方积极推广水稻种植。从汉代开始,长城内的人们就想到用种植水稻的方式来阻止北方骑兵的南下。例如,东汉张堪在狐奴山下开稻田八千余顷等,虽然这些努力所形成的阻隔作用有限,但水稻的分布却极大影响了国家和政权的疆域。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再到宋金议和,基本上都是以淮河为界,淮河以南是稻米主产区,而淮河以北则是以游牧和旱粮作物为主。自隋朝大运河开通以后,南稻北运在维护国家统一的同时也固化了南北之间农作上的差异,于是主粮作物的不同就成为中国南北划分的依据,“江淮以北高田平旷,所种宜黍稷等稼;江淮以南下土涂泥,所种宜稻秫”。

从起源的那天开始,水稻就不断北上,在参与黄河流域中华文明的构建及中国北部边疆巩固的同时,稻作技术也在北方发展起来。10世纪以后,受到北方影响而发展起来的南方稻作技术,在有识之士倡导和国家政策鼓励之下,经过多种方式由多种路径传入北方。历史上,水稻生产受到举国上下的高度重视,宋真宗、康熙等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都参与到水稻品种的选育和推广中。

(摘编自曾雄生《水稻与中国历史地理》,有删改)

材料二辨识土壤是利用土壤、改造土壤的前提,古人辨识土壤来自两个方面,辨方是立足于整个国家,着眼于宏观尺度认识土壤性状。最早的辨方出自成书于战国初期的《禹贡》,划天下为九州,并依宜农状态,分九州土壤为九等。物土侧重于种植农作物的每块农田,核心在于因地制宜安排农作物,根据土壤性状确定与农作物的对应关系。中国早期农业属于轮荒耕作制,人们将土地分成几块,土壤肥力通过轮流撂荒而自然恢复,农作物也在撂荒—耕作循环中不断更换土地。大约从春秋以后土地进入连续使用,人工补充土壤肥力出现。

土壤只是农作物的立足之地,农作物每粒种子都带着地理信息,因此择水土之举,不仅起步于农业肇始阶段,也贯穿于全部发展历程。每方水土都有属于自己的农作物,建立作物与水土的对应关系就是因地制宜。

精耕细作的耕作制度是支持中国传统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施肥只是其中一个环节,选种、育种、耕作、整地、播种、中耕除草、灌溉、收获,当代耕作学中的主要内容,古人都早已纳入实践,并成功地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耕”是传统农学的核心,伴随耙地、耕地、水田粉地等系列操作以及施肥,将为农作物营造立足之地视为重中之重。

广度开发为土地拓展,深度开发为以轮作为核心的复种。中国古代农业实行的轮作需要知天、知地、知农时,对于天、地、农的认识来自农民的劳作,而实行轮作则取自人们的需要。以冬小麦为核心的两年三熟制,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在今山东一带实行,并逐渐盛行于华北地区。南方实行一年两熟稻麦轮作,这项技术在宋代成熟。依凭一年两熟的轮作,江南不仅获得两季收成,养活了更多的人口,而且推动农业技术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长江流域自秦汉以来一直实行“火耕水耨”的易田制,土地利用率最多50%。一年两熟稻麦复种轮作不仅将江南的土地利用率从100%提升到200%,也使农作物的产量翻了一番。太湖平原在一年两熟稻麦复种轮作的支撑下,有着超乎其他地区的富庶,推动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摘编自韩茂莉《从广度开发到深度开发——中国传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起源于长江流域的稻作农业,在深刻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文明发展的同时,也参与到黄河流域中华文明的构建。

B.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是亚洲栽培稻的起源地,可用古史记载、野生稻分布、新石器时代稻作遗存和现代遗传学研究证明。

C.隋朝大运河开通后南稻北运固化了南北农作物的差异,到了宋代后南方人因排斥小麦等外来农作物就到北方推广水稻种植。

D.古人辨识土壤是从立足整个国家、着眼宏观尺度认识土壤性状的辩方和根据土壤性状确定与农作物对应关系的物土两个方面进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以农立国,粮食发展深刻影响着历史进程。宋代以后,作为南方主粮的稻米取代了北方主粮的地位,使得中国经济重心从北向南转移。

B.人工补充土壤肥力是中国早期农业利用土壤的一大进步,土壤利用从轮流撂荒自然恢复进入到连续使用阶段,土壤利用率大大提高。

C.在农业的开始阶段,古人就认识到应该建立农作物和水土的对应关系,因地制宜、因土种植,并将其贯彻执行于农业发展的全部历程。

D.以轮作为核心的复种是中国传统农业深度开发的一个重要措施,即以增加农作物收获次数为目的在同一块土地实行一年两熟或多熟制。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稻米参与了中华文明的建构”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江淮以南下土涂泥,种稻最为合适。

B.国家法定的计量标准因稻米而改变。

C.因时因地对水稻等作物进行合理施肥。

D.长江流域从秦汉后坚持实行易田制。

4.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下面给出的两则材料分别论证的观点,并简要解说材料作为论据的具体角度。(4分)

①自河南渑池仰韶遗址发现稻壳痕迹以来,在距今9千年至距今4千年,黄河中下游的很多史前遗址中,多有水稻遗存的发现。

②一些地方如山西晋祠、北京京西和天津小站等,受传统文化、皇家政治和军事屯田等的影响,稻作都不同程度地得到发展。

5.中国传统农业是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4分)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判断和推断能力。解答时,考生应遵循的原则是要据文推断,合理推断。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的能力。解答时要明确题干观点,把选项内容与之进行比较。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的能力。先分析列举的论据的内容,然后结合材料找到论证的观点。

(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时,要筛选文本相关信息,再结合题目要求概括作答。

(1)C.“到了宋代后南方人因排斥小麦……推广水稻种植”错误。原文是“宋代以后,南方人在排斥小麦等外来作物的同时在北方积极推广水稻种植”,“同时”表明“南方人排斥小麦等外来作物”和“在北方推广水稻种植”两个方面是并列关系而非因果关系。

故选:C。

(2)A.“作为南方主粮的稻米取代了北方主粮的地位”错误,原文是说到了宋代,稀米成为继小米和小麦之后中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

故选:A。

(3)“参与中华文明的建构”指在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中稻米起到的重要作用。

A.说明南方宜于种植水稻。

B.国家法定的计量标准因稀来而改变,说明稻米在国计民生中扮演关键角色。

C.说明农作物要合理施肥。

D.说的是易田制。

故选:B。

(4)先分析列举的论据的内容,然后结合材料一找到论证的观点。①主要表述的是历史遗址中的稻米遗存,从“河南渑池”“黄河中下游”等词语理解,与材料一第一段有关长江中下游文明存在的稻米遗存比照,可以明确论证的观点是稻米建构了黄河流域文明。②介绍了北方新作的发展,从材料一的三、四两段的水稻不断北上分析,材料论证的观点是地域没有能阻止请来的北上的观点。材料作为论据的具体角度包括时间、空间、逻辑等,由此可以分析出两则材料的论据的具体角度。

(5)分析材料二的内容。第一、二段,主要探讨农业种植中的土壤的辨识和土地的使用问题;第三段,主要介绍精耕细作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第四、五段,先介绍农业种植的广度开发和深度开发的特点,然后着重介绍了轮作的重要性等。

解析:

(1)C

(2)A

(3)B

(4)①观点稻米参与了黄河流域文明的建构。论据角度时间(历史发展)角度。

②观点地域划分不能阻挡水稻北上,稻作技术在北方不断发展。论据角度:空间角度。

(5)①土地利用采取因地制宜的形式,并注重精耕细作。辨识土壤、采用轮作,建立作物与水土的对应关系;种植采用精耕细作的方法,努力为农作物营造立足之地。②农业种植制度注重广度开发和深度开发。根据不同的地域采用不同的土地使用技术,注重农业种植开发的广度和深度等。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方法:

1.寻找所需信息。发现文本关键信息是核心,善于抓住文中负载关键信息的词句,剔除与阅读目的无关的多余信息,从字面看出表述的言外之意,以快速锁定要寻找的目标。

2.整合得出结论。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在没有详细且明确的陈述言语的情况下,需要将文本中有关联的信息通过比较、归纳、综合进行加工处理,判断出题人的真实意图,从而整合得出有效的结论。

3.构建文本意义。对于多种材料组合的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要注意识别文本材料的主题,联系实际需求,找出文本的写作目的,为材料信息内容排序,联系文本中的不同资料,结合自己的知识、想法和经验,提出独特见解,自主构建文本的意义。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编辑室的风波

李劫人

《日日报》的编辑室在中国内地一个省会的某条街中。这省会有五十多万人口,每日吃的米麦菜蔬,鸡鸭鱼肉,是很多的,独于《日日报》的销数在本城中经过了七八年,依然还只千余份。

表现《日日报》资格的所在,除了印字的模糊,和报眉上几千几百几十号的数字外,最确切的还是要算编辑室里的蛛网尘埃,与夫到处堆积的上海北京等处被剪裁以后的废报。《日日报》被封的前两三月,已经噩耗迭传。总编辑赵先生一天又向编辑本省新闻的周先生嘱咐说:“周先生,我们以后恐怕更要谨慎些才好!许多人向我说,我们近来的报上对于那有作用的教育联合会的态度不大对,听说其间几个坏人正在鼓动他们的靠山,要向我们生事哩。”周先生撑起两只水泡眼道:“我并没有自家拿过主意,他们送来的稿件,我总一字不易地交给排字房,反对他们的东西,一篇也未发表……”他便把近一周的报纸统统翻出来,把这一类的新闻指给赵先生看。

赵先生周先生从此更加小心,不但短评做得几乎等于一幅白纸,而且本省新闻也逐字逐句地加以研究。他们用心之深浅,只需看报上用的某字或一个大“□①”的多寡便足以测验之。赵先生周先生既常常被支配在这种怯懦的暗示之下,所以新闻的编辑越发弄来只剩了一点枯燥的影子。然而还是有风波,这却从他们不甚注意的外省新闻上发生出来的。

《日日报》上本省新闻的材料大概只有三种:“衔略钧鉴”的快邮代电,“开奉等因”的例行公文,“委任谒见”的辕门抄等算一种,这是它的骨干,也就是亲爱的读者们所最愿看的东西。至于它的外省新闻(自然更没有外国新闻,因为太与读者们的头脑不生关系的缘故),比较还更要简单些;既没有无头无脑,残篇断简式的专电,又没有不负责任,捕风捉影式的通信,我们可以说它这一张纸的材料,完全是由北京上海报上剪下,叫排字匠去照样翻印一次的。谁料得定已经这样简单了,还有风波。

他们绝对不料在恭维教育联合会多天之后,编辑室忽然接到一封口气极为严厉的信,查究“该报某日所载浙江孙传芳占领无锡,张宗昌逃赴徐州的消息从何而来”。

赵先生把信看后,立刻就蹙起眉头,像是很不舒服地说道:“钱先生,你看,……我们这条新闻是从哪里转载来的?”钱先生站在当面道:“这可太怪了!这一条原是他那机关报上汉口专电,我转载时还加了几句按语,就怕弄出事来。”

他们正在商量着要回信时,一个杂役进来,手上持着一张名片说:“有客来会赵先生。”名片上印着两个大字:易平。官衔是军部副官。赵先生还未说请,那副官早已挺着胸脯走了进来,身上穿着呢外套,照例是不脱的,大剌剌地给赵先生点了一点头,便向一张大藤椅上坐下道:“先生贵姓就是赵?《日日报》的总编辑就是你吗?”

赵先生道:“不错的。易先生惠临,想来一定是因为浙江那条新闻来查询敝报的了?我们正要回信哩。”接着,赵先生就委婉曲折把这条新闻的来源说明。易副官的态度,方比较和平一点道:“哦!原来是我们报纸上的专电!可也难怪,虽是我们的机关报,我们倒不常看诋,上峰事多,哪里有看报的时候,所以才生了误会。我即刻回去报告,这回没有你们的事。不过以后你们仍得谨慎些好!”

赵先生一面答应着,一面又把他们的上峰和他们恭维了一番,方低声请问这回的事是怎么突然发生的。易副官到底是年轻人,便直爽地说道:“我们军部的人同你们并无丝毫恶感。只是几个在教育界的红秘书,连马弁都不如的人,不知同你们有什么怨恨,常在上峰跟前诞毁你们。总之,你们留心着,以后别再惹他们,倒是同我们常常打着交道,于你们有益多了!”

赵先生送客回来,不禁叹道:“我看除非在外国旗子之下,只好闭着口当哑巴的了!”钱先生道:“不行吧我们这里是省会,不是商埠,不能挂外国旗的。依我说,倒是关闭不干得好。”

关门不干是报馆的总收场,在旁人看来,像这样受气办报,岂不深表同情于钱先生的见解?其实他们总是敝帚自珍,谁也不愿当真弄到关门,万不得已而关门的。所以《日日报》依然毫无生气地发行着,直到末了这一天,因为一句极不相干的笑话又将一位马弁不如的人触怒了,硬说这笑话是对他而发的,影响于他的前程甚大。他于是遂拿着这张报纸到他上峰跟前哭说《日日报》的不是,求他的上峰替他做主。他的上峰果然大怒,就叫身边一位秘书开条子给城防司令叫把《日日报》给我封了。

封报馆原本不算一回什么事,不过按照往例,总得加个罪名,以见赏罚之公,可是这位秘书出身于高小毕业,凭着浑身本领,博得他上峰的欢心,赐了他一个专门学校校长,对于公事,历来就主张革命的;因才提笔写道:“着城防司令即将《日日报》馆封闭,编辑人等逮部重管,以儆效尤,而重公安。”

(节选自1925年6月28日《文学周报》,有删改)

①□:四方框,旧时报纸用来替代敏感词语的符号。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篇写《日日报》所在省会人口多、《日日报》历经七八年时间但销量少,意味深长,富有时代特色。

B.《日日报》各位编辑采取一系列措施、小心谨慎行事,害怕报馆被查封但最终还是被封并且几个人也被关押。

C.军部副官易平表面平和而性格粗犷,有军人固有威风,火气也易平息,这个形象增加了小说的情趣和意义。

D.教育联合会的“红秘书”擅长拨弄是非、残害异己,他们是报社被封的罪魁祸首,是小说批判的主要对象。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以《日日报》被查封的风波为线索,采用单线结构来刻画人物,以此突出刻画三位编辑的形象特征。

B.小说用虚实相生的手法行文,编辑形象用“实”来刻画,而蛮横骄矜轻信的“上峰”多用“虚”来刻画。

C.小说将愤懑蕴含在平实的叙写中、将抗议融汇在质朴的勾勒里,冷静客观地讲述当时社会司空见惯的故事。

D.从故事中可以看到当时社会的黑暗、丑恶,反动军阀对人民大众声音的畏惧之情和他们的外强中干性格等。

8.《日日报》的三位编辑在性格上有何异同?他们的形象有何具体作用?(6分)

9.李劫人擅长以含蓄幽婉的讽刺笔调“揭发伏藏,显其弊端。而于时政,严加纠弹”。请结合文本,从故事情节和人物语言两个角度简要分析这篇小说是如何体现讽刺特色的(6分)

(1)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

(3)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解题时,要结合原文进行概括,有理有据,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以及正面和侧面等描写进行分析,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小说中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情节的推进和主题的体现两个方面。同时考查小说中人物形象的作用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问题,应通读全文,对题中涉及的人物有明确的了解,体会其在小说结构和表述上的作用。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表述技巧的基本能力。解答时要结合文本细致分析,重点理解,准确把握即可。

(1)D.“他们是报社被封的罪魁祸首,是小说批判的主要对象”分析错误。从小说最终的结果可以看出,封《日日报》的是军阀头目,并且小说批评的主要对象也是反动军阀。

故选:D。

(2)A.“采用单线结构来刻画人物”分析错误。小说采用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日日报》被封,暗线是“红秘书”构陷罪名等。

故选:A。

(3)对于三位编辑性格上的相同点,从小说中“总编辑赵先生一天又向编辑本省新闻的周先生嘱咐说:‘周先生,我们以后恐怕更要谨慎些才好!许多人向我说,我们近来的报上对于那有作用的教育联合会的态度不大对,听说其间几个坏人正在鼓动他们的靠山,要向我们生事哩。’周先生撑起两只水泡眼道:‘我并没有自家拿过主意,他们送来的稿件,我总一字不易地交给排字房,反对他们的东西,一篇也未发表……’”“钱先生站在当面道:‘这可太怪了!这一条原是他那机关报上汉口专电,我转载时还加了几句按语,就怕弄出事来。’”等内容可以看出,三位编辑都胆小怕事,谨小慎微。

而三位编辑性格上的不同点,从小说中赵先生接待军部的副官易平的谈吐,以及“赵先生就委婉曲折把这条新闻的来源说明”等行为可以看出,其人干练;而周先生的性格则较简单、软弱,他认为自己把稿件一字不改交给印刷所,自己不拿主意,“反对他们的东西,一篇也未发表……”就不会出问题;而钱先生先是在转载机关报上专电时,还加了几句按语,就怕弄出事来,从中可见其深谋,而在听到赵先生的抱怨后,钱先生指出此处不能挂外国旗,建议关门,但最后并没有关门。从中可见其灵活多变。

对于塑造这三人形象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点分析:

首先,赵先生是报社的总编辑,周先生负责编辑本省新闻,钱先生负责编辑外省新闻,所以这三人的形象整体反映了《日日报》的全貌。

其次,对于本省新闻,赵先生和周先生都倍加小心,“赵先生周先生从此更加小心,不但短评做得几乎等于一幅白纸,而且本省新闻也逐字逐句地加以研究”,对于外省新闻“我们可以说它这一张纸的材料,完全是由北京上海报上剪下,叫排字匠去照样翻印一次的”,但最后还是出事了。这三人的性格、做法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最后,这三位编辑作为知识分子,是当时知识分子群体的象征,概括了当时一大批不满恶势力的知识分子的特点,而通过他们的遭遇,表述了对军阀当局文化专制主义的批判。

(4)关于本文的讽刺特色,从内容上看,首先介绍了《日日报》的情况,“不但短评做得几乎等于一幅白纸,而且本省新闻也逐字逐句地加以研究。他们用心之深浅,只需看报上用的某字或一个大‘□’的多寡便足以测验之。赵先生周先生既常常被支配在这种怯懦的暗示之下,所以新闻的编辑越发弄来只剩了一点枯燥的影子”“《日日报》上本省新闻的材料大概只有三种:‘衔略钧鉴’的快邮代电,‘开奉等因’的例行公文,‘委任谒见’的辕门抄等算一种,这是它的骨干,也就是亲爱的读者们所最愿看的东西”。从中可见,报纸本来是传播消息的,但在文化专制下的《日日报》刊登的却是军阀们的稿件、外省的照抄别家报纸、本省的就是例行公文等没有刊登必要的东西。而即使做到如此程度,《日日报》却因为照抄军部机关报上的专电,却被严加查办,最后因为一句笑话被军部查封,编辑部人逮捕重罚。这些内容看似荒诞,充满矛盾,从而达到讽刺的效果。

在语言方面,也煞费苦心,让平实凝重的语言中突出内在矛盾,比如赵先生和钱先生有关“外国旗子”的对话,“赵先生送客回来,不禁叹道:‘我看除非在外国旗子之下,只好闭着口当哑巴的了!’钱先生道:‘不行吧我们这里是省会,不是商埠,不能挂外国旗的。依我说,倒是关闭不干得好。’”讽刺了反动军阀的文化专制,也讽刺了他们害怕洋人的奴才嘴脸。而在写到查封报馆的理由时,“封报馆原本不算一回什么事,不过按照往例,总得加个罪名,以见赏罚之公”,“以见赏罚之公”的说法极具讽刺挖苦的意味。

解析:

(1)D

(2)A

(3)性格。①相同点:胆小怕事,谨小慎微。

②不同点:赵先生干练,周先生简单、软弱,钱先生深谋、灵活多变。

作用。①三人的形象整体反映了《日日报》的全貌。

②三人的性格、做法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③三人的作为概括了当时一大批不满恶势力的知识分子的特点,表述了对军阀当局文化专制主义的批判等。

(4)突出事件本身矛盾,达到讽刺的效果。①报纸本来是传播消息的,但在文化专制下的《日日报》刊登的却是军阀们的稿件、外省的照抄别家报纸、本省的就是例行公文等没有刊登必要的东西。

②照抄军部机关报上的专电,却被严加查办。

③因为一句笑话被军部查封,编辑部人逮捕重罚。

在平实凝重的语言中突出内在矛盾。①人物对话中的讽刺,比如赵先生和钱先生有关“外国旗子”的对话,讽刺了反动军阀的文化专制,也讽刺了他们害怕洋人的奴才嘴脸。

②文笔不通的公文,比如报馆无故被封,按照惯例要加个罪名,“以见赏罚之公”,本来不公正的处罚,还要博得“公正”的说法,极具讽刺挖苦等。

“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

(1)解析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

(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

(3)分点分条作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凡论事者,违实不引效验,则虽甘义繁说,众不见信。论圣人不能神而先知,先知之间,不能独见,非徒空说虚言,直以才智准况之工也。事有证验,以效实然。

陈子禽问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有尊行于人人亲附之。则人告语之矣。齐景公问子贡曰:“夫子贤乎?”子贡对曰:“夫子乃圣,岂徒贤哉!”景公不知孔子圣,子贡正其名。子禽亦不知孔子所以闻政,子贡定其实。对景公云“夫子圣,岂徒贤哉”,则其对子禽,亦当云“神而自知之,不闻人言”。

子畏于匡,颜渊后,孔子曰:“吾以汝为死矣。”如孔子先知,当知颜渊必不触害,匡人必不加悖。见颜渊之来,乃知不死;未来之时,谓以为死。

孔子母死,不知其父墓,殡于五甫之衢。人见之者,以为葬也。盖以无所合葬,殡之谨,故人以为葬也。邻人邹曼甫之母告之,然后得合葬于防。既得合葬,孔子反,门人后,雨甚至。孔子问曰:“何迟也?”曰:“防墓崩。”孔子不应。孔子泫然流涕曰:“吾闻之,古不修墓。”如孔子先知,当先知防墓崩,比门人至,宜流涕以俟之。门人至乃知之,圣人不能先知。

孔子入太庙,每事问。不知故问,为人法也。孔子未尝入庙,庙中礼器,众多非一。孔子虽圣,何能知之?论者曰:“以尝见,实已知,而复问,为人法。”孔子曰:“疑思问。”疑乃当问邪!“实已知,当复问,为人法”,孔子知五经,门人从之学,当复行问,以为人法,何故专口授弟子乎?不以已知五经,复问为人法,独以已知太庙复问为人法,圣人用心,何其不一也?

孔子曰:“游者可为纶,走者可为。至于龙,吾不知,其乘云风上升。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圣人知物知事。老子与龙,人、物也,所从上下,事也,何故不知?如老子神,龙亦神,圣人亦神。神者同道,精气交连,何故不知?

(节选自王充《论衡·知实篇》)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子禽问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有尊行/于人人亲附之

B.陈子禽问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有尊行于人/人亲附之

C.陈子禽问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有尊行于人/人亲附之

D.陈子禽问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有尊行/于人人亲附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直以才智准况之工也”与“纵豆蔻词工”(《扬州慢》)的“工”意思相同。

B.夫子,古时对男子的尊称,也指妇人对丈夫的尊称,文中特指孔子。

C.“当知颜渊必不触害”与“扶辇下除,触柱折辕”(《苏武传》)的“触”意思相同。

D.“孔子反,门人后”与“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的“反”意思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认为,如果齐景公询问子贡时得到的孔子是圣人的结论是正确的话,那么子贡对子禽的回答就是错误的,他应该说孔子是神,消息不是听人说的。

B.孔子在匡地被围困,颜渊最后逃出来,孔子见到颜渊就说自己以为他死了;文章列举这样的事例,想证明孔子没有先知,如果他有就不会认为颜渊遇害。

C.孔子最初把母亲临时葬在五甫衢,是因为他听说古时候父母不合葬,后来在邻居的帮助下,找到了父亲的坟墓,最终才把母亲和父亲都合葬在防山。

D.孔子进入太庙后每件事都会问,认为孔子不知道很正常,因为太庙中礼器繁多,孔子之前又没有进去过,不可能什么都知道。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凡论事者,违实不引效验,则虽甘义繁说,众不见信。

(2)如孔子先知,当先知防墓崩,比门人至,宜流涕以俟之。

14.文章最后一段借助孔子的话来批驳“圣人知物知事”这一观点,请说说是从哪两个方面否定“圣人知物知事”的。(3分)

(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文意、虚词和结构判断。

(2)本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与一词多义,答题的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记。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注意将选项与原文作细致比较。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5)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筛选和理解。找到相关内容,在仔细理解的基础上,抓住关键信息,仔细概括。

(1)“也”为句末语气词,后面应断开,排除AB;“于人”是后置状语,第二个“人”是后句主语,第一个“人”后断开,排除D。译文:陈子禽问子贡说:“孔老夫子每到一个国家,必定知道这个国家的政治情况,是他自己打听来的呢还是人们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说:“他是凭着温良恭俭让这些美德得来的。用高尚的德行对待人,人们就亲近他。”

故选:C。

(2)C.“意思相同”错误。前者,动词,遇到;后者,动词,撞到。译文:就应该知道颜渊一定没有遇害/扶着皇上的车驾下殿阶,碰到柱子,折断了车辕。

故选:C。

(3)C.“他听说古时候父母是不合葬”错误,原文为“不知其父墓”,是因为不知道父亲的墓在哪里。

故选:C。

(4)①“论事”,论述事理;“效验”证据,实际情况;“甘义繁说”,道理讲得好听、说得再多。译文:凡论述事理的人,如果违背事实也举不出证据(实际情况),那么即使道理讲得好听、说得再多,也不会被大家相信。

②“先知”,预先知道;“比”,等到;“俟”,等着。译文:如果孔子预先知道(是先知),应当事先知道防山的墓会倒塌,等到弟子回来的时候,应该是流着泪等着他们。

(5)孔子曰:“游者可为纶,走者可为矰。至于龙,吾不知,其乘云风上升。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据此得出:孔子不知老子,也不知龙。

“圣人知物知事。老子与龙,人、物也,所从上下,事也,何故不知?”圣人知道物也知道事。老子和龙,一个是人,一个是物,龙的活动从上到下,从下到上,都是事,孔子为什么不能知道呢?据此可分析出,“既然圣人知物知事,老子是人,龙是物,龙的活动是事,作为圣人的孔子却说对这些都不知道,即可否定‘圣人知物知事’这一观点”。

“如老子神,龙亦神,圣人亦神。神者同道,精气交连,何故不知?”如果老子是神,龙也是神,圣人也是神。那么神的活动应该有共同的规律,他们的精气可以互相沟通,为什么会不知道呢?据此分析出,“如果老子是神,龙也是神,圣人孔子也是神,他们都是神仙,神仙的精气是可以互相沟通的,那么孔子应该知道老子的,但孔子却不知道,也可否定‘圣人知物知事’这一观点”。

解析:

(1)C

(2)C

(3)C

(4)①凡论述事理的人,如果违背事实也举不出证据(实际情况),那么即使道理讲得好听、说得再多,也不会被大家相信。

②如果孔子预先知道(是先知),应当事先知道防山的墓会倒塌,等到弟子回来的时候,应该是流着泪等着他们。

(5)①既然圣人知物知事,老子是人,龙是物,龙的活动是事,作为圣人的孔子却说对这些都不知道,即可否定“圣人知物知事”这一观点。②如果老子是神,龙也是神,圣人孔子也是神,他们都是神仙,神仙的精气是可以互相沟通的,那么孔子应该知道老子的,但孔子却不知道,也可否定“圣人知物知事”这一观点。

在测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测试,要一遍把它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的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中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个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江上曲(节选)①李嘉祐

江上淡淡芙蓉花,江口蛾眉独浣纱。

可怜应是阳台②女,坐对鸬鹚娇不语。

掩面羞看北地人,回首忽作空山雨。

苍梧秋色不堪论,千载依依帝子③魂。

①诗歌写于诗人被贬谪江南时期。②阳台:指富贵人家。③帝子:帝王的子女。这里指尧的女儿娥皇、女英,二人嫁给舜。舜南巡苍梧而死,二人千里奔丧,抱竹痛哭,泪尽而死。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用“芙蓉花”映衬浣纱女的美丽素洁,“独”写出浣纱女的孤独又引发读者联想。

B.“可怜”的意思是可惜,表现出诗人对浣纱女不幸遭遇的同情,带有浓郁的感彩。

C.尾联中用“不堪论”“苍梧秋色”来表现秋色的悲凉,用“帝子魂”表现浣纱女的高贵身份。

D.与白居易借琵琶女表述自己命运悲凉一样,这首诗中的浣纱女也可看作是诗人的化身。

16.“掩面羞看北地人,回首忽作空山雨”两句诗体现了浣纱女怎样复杂、矛盾的心理?是如何体现的?(6分)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答题时要全面理解诗歌,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中相关语句的赏析能力。答题时要结合全诗读懂题干涉及的诗句,根据题干的问题,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赏析。

(1)C.“用‘帝子魂’表现沈沙女的高贵身份”错误。尾联用“帝子”的典故主要表现沈沙女悲凉的命运,不是写其高贵身份。

故选:C。

(2)心理:“掩面羞看北地人”,面对家乡的人,浣纱女“掩面”“羞看”,表现了她想见故乡之人又羞于对望,无颜见家乡父老的心理。

“回首忽作空山雨”,浣纱女回头流泪,回头是为了掩饰自己的情感,流泪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表现了她思念故乡又尽力掩饰的心理。

手法:

“掩面”“回首”运用动作描写,“掩面”表现羞愧、无颜见家乡父老的心理;“回首”表现掩饰自己思念故乡的心理。

“羞看”是情态描写,表现无颜见家乡父老的羞愧心理。

“空山雨”运用比喻修辞。把浣纱女的眼泪比作雨水,形象生动表现出浣纱女思乡的悲伤之情。

解析:

(1)C

(2)心理。①想见故乡之人又羞于对望。面对家乡的人,浣纱女拖面羞愧,无颜见家乡父老。②思念故乡又尽力掩饰。为了掩饰自己的情感,洗纱女回头流泪。

手法。①动作描写。用“掩面”“回首”等动作表现羞愧、掩饰自己的心理。②情态描写。用“羞看”表现羞愧。③比喻修辞。用“空山雨”比喻浣纱女思乡的悲伤。

诗歌鉴赏选择题解题方法:

选择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述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等,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本题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错误的地方一般有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司马迁《屈原列传》中,“______,______”两句写屈原是不被现实社会污垢所辱、不被染黑,能保持高洁品格的人。

(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两句诗描写了月光照耀下波光闪耀千万里,所有的江水都洒满月光的景象。

(3)作为中华民族象征之一的“龙”,因能飞行、会呼风唤雨等特性而在古诗文中常常出现,比如“______,______”。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默写的能力。答题时要熟背相关篇目,并理解语句的含义,准确地写出相关名句。

故解析为:

(1)不获世之滋垢瞩然泥而不滓者也(重点字:垢、滓)

(2)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重点字:滟)

(3)示例一: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示例二:长桥卧波未云何龙;示例三: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重点字:渊、蛟、折)

《春江花月夜》中的名句辑录:

1.在《春江花月夜》中,张若虚面对良辰美景,引发了了对生命本源和宇宙无穷思索的诗句是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2.古人善于用典。在《春江花月夜》中,“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两句运用典故,暗含鱼雁不能传音讯之意,两人音讯断绝,相思无着落。

3.《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句子是“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4.勾勒出一幅“江潮连海,月共潮生”的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的句子是“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5.《春江花月夜》中“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两句,描写了一幅意境优美的江月图:月光闪耀着千万里光辉,明月朗照在茫茫的春江之中,波光荡漾,清明澄澈。

6.“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写出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的闪烁,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

7.写出月光像白霜一样从空中流下,照得江畔的白沙看不见的句子是“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泰顺的古道①举不胜举,一条接着一条,这与浙南山区山高水长、道路迢迢的地理条件有关。譬如这一条三滩古道,与百丈镇的叶山寨古道相连,清中叶之后,这是一条当地最为繁忙的交通路线,是来往于泰顺县城和温州的陆路主干道,整天都是②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古来多少人,就行走奔忙在这样的古道上,赴试、做官、生存、谋食。古来多少事,就在这样的古道上发生,相聚、别离、死死、生生,殊途同归或者③分道扬镳。

串联着这一条条古道的,还有那散落在山涧深溪之上的古桥:a.原始的木桥很厚重,让人感觉到能脚踏实地,能够品味到流水的腾跃;b.让人能够在体会岁月的沧桑中信步而行的是石拱桥,苍老沉郁c.巍峨耸立的摩桥,让人在稳步前行中体验俨然的气象。这些古桥,是古道长曲中的一个个音符,也像是漫漫人生的一座座驿站,成为穿越时空的重要节点,成为历史的载体。

18.请结合语句意思,给画横线的成语写一个符合语境的近义成语。(3分)

19.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使用的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述效果?(4分)

20.请根据画横线的语句c的结构特点,改写横线上a、b两个语句,使这三句话构成排比句式。(4分)

(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解答时,要了解成语的含义,结合语境判断。

(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述效果的能力。解答时,要明确句子的修辞手法,再结合语境分析其表述效果。

(3)本题考查学生句式变换的能力。解答时,要了解例句的结构特点,再结合例句进行改写。

(1)①举不胜举:列举也列举不完。形容数量很多。找该成语的近义词时抓住“数量很多”这一意思找,故可用不计其数/数不胜数/不可胜数等成语。

不计其数:没办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

数不胜数:形容数量多得难以计算。

不可胜数:数也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

②车水马龙:形容车马或车辆很多,来往不绝。这里是指来来往往的人非常多,找该成语的近义词时要抓住这一意思。故可用人山人海/人头攒动/熙来攘往/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等成语。

人山人海:形容聚集的人非常多。

人头攒动:是指人很多,且频繁的在移动。

熙来攘往: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摩肩接踵:肩碰肩,脚碰脚。形容人多,拥挤。

③分道扬镳:比喻因志向或目标不同而各奔前程。这里指人们走向了不同的方向,各走自己的人生路。故可用背道而驰/南辕北辙/各奔前程/一拍两散等成语。

背道而驰:比喻行动跟既定的方向完全相反。

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

各奔前程:各走各的路;比喻各人按不同的志向,寻找自己的前途。

一拍两散:指指爽快地分手,多用于夫妻或恋人。也指合作伙伴结束合作关系。

(2)关本句话含有两个比喻句:其一,“古道长曲”把“古道”比喻为“长曲”,强调古道的“长”和美好;

其二,“这些古桥,是古道长曲中的一个个音符”把“古桥”比喻为“音符”,根据“成为穿越时空的重要节点”可知“这些古桥,是古道长曲中的一个个音符”强调古桥在古道中的作用,即体现了桥的美感。

(3)语句c是写摩桥的语句,是两个小分句:其一,“巍峨耸立的麻桥”,偏正短语,是两个形容词“巍峨耸立”十中心词“麻桥”;其二,“让人在稳步前行中体验俨然的气象”,是介宾短语“让人在稳步前行中”做状语十动词“体验”十宾语“俨然的气象”。仿写时,注重句式结构,比如“木桥”,两个形容词是“原始厚重”,介宾短语是“让人在脚踏实地中”;动宾短语是“品味流水的腾跃”,然后合成一个完整的语句;“石拱桥”,两个形容词是“苍老沉郁”,介宾短语是“让人在信步而行中”,动宾短语是“体会岁月的沧桑”,然后合成完整的语句即可。

解析:

(1)①不计其数/数不胜数/不可胜数②人山人海/人头攒动/熙来攘往/熙熙攘攘/摩肩接踵③背道而驰/南辕北辙/各奔前程/一拍两散

(2)①把古道比喻为“长曲”,强调古道的漫长、美好,赞美古道在交通中的重要作用;②把古桥比喻为“音符”,强调古桥在长长的道路中体现的美感。

(3)示例:原始厚重的木桥,让人在脚踏实地中品味流水的腾跃;苍老沉郁的石拱桥,让人在信步而行中体会岁月的沧桑。

语段综合考查立足于段,主要关注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性考查。一是通过一段文字考查包括拼音、汉字、词语、句子等在内的各项基础知识;二是不仅考查语文知识,还考查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试题主要涉及这几个方面:

①在语段内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汉字注音或改正句子中的错别字;

②理解和运用语段内的词语、成语和熟语;

③判断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正确;

④在语段中调整句子顺序或把从语段中抽出的句子归位;

⑤改正语段中的病句;

⑥分析语段的基本内容归纳语段主旨。考查考生在一个语段中掌握基础知识的状况,试题材料可以来自于考生所学教材,也可来自于课外生活。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我国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___①___。据记载,宋时,在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富报秋之意;我国民间还有“抢秋膘”的习俗,让人们尽快适应季节的变化。

不过,从气候学上讲,立秋名不副实。由于全国各地纬度、海拔高度等的不同,是不可能___②____。在现实生活中,我国民间习惯以公历3月至5月为春季,6月至8月为夏季,9月至11月为秋季,12月至翌年2月为冬季。这种季节划分方法考虑了充分的气温因素,不仅表现了冬季的寒冷、夏季的灵热和春秋两季的不冷不热,而且都是3个月。当然,这种划分方法也有一个严重的缺点,那就是过于考虑“整齐划一,便于记忆”,没有考虑当地的___③___。比如,按照这一标准,公历3月是春季,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3月确实可见春暖花开的初春景象;可在东北地区的北部,依然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冬日景象;在海南岛,则已经非常炎热。因而,这种四季划分标准的科学性尚有不足。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述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分)

(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述连贯之情景补写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考生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味。

(2)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语病的能力。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辨别错误类型的句子,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结构来辨明错误类型,同时结合语感以及一些常见语病的特征进行判断。

(1)第一个空格,从后文的皇宫和民间的做法和习俗看,大家都很重视这个节气。

第二个空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