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出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全单元教案设计_第1页
2020出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全单元教案设计_第2页
2020出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全单元教案设计_第3页
2020出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全单元教案设计_第4页
2020出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全单元教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出版新教材】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声音》全单元教案

目录

第一单元《声音》

1.1《听听声音》

1.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1.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1.5《声音的强与弱》

1.6《声音的高与低》

1.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1.8《制作我的小乐器》

1.1《听听声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虽然看不淡它,但可以

感受到它;

2.声音可以用个高低、强弱、悦耳和刺耳等词语来进行描述。

科学探究目标:

运用语言描述听到的声音,并能给声音进行简单的分类。

科学态度目标:

在认识声音的活动中,逐步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和态度,乐于与

同伴交流。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初步认识到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随时随地影响着我

们的生活。

教学重点:

声音可以用个高低、强弱、悦耳和刺耳等词语来进行描述。

教学难点:

运用语言描述听到的声音,并能给声音进行简单的分类。

课前准备:

PPT课件、各种声音的录音、笔、塑料杯、尺子、水、纸张、电

子琴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谈话:咦,同学们,刚才我们的教室内还是很热闹的,怎么现在

安静下来了?你怎么知道上课了呀?

预设:听到上课铃声了。

同学们的耳朵真灵啊,听到铃声我们就知道上课了。下课的吵闹

声,上课的铃声,同学们谈话的声音,我们的生活中导出充满着声音,

这节课老师将和你们一起去探索声音的奥秘、。我们先来做个游戏。

游戏猜猜我是谁:第二、第二组向左转,第三、第四组向右转,

然后请一个同学说“猜猜我是谁”,另一组的同学去猜他是谁?猜对

了我们用掌声给予鼓励。

刚才我们一起做的这个游戏,我发现你们都特别厉害,有的同学

声音变了,你们都能猜出来,你是根据什么来猜测的?(声音)

板书课题:听听声音

二、倾听声音

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有各种各样的声音。你能分辨出哪些是动物的

叫声、哪些是自然界的声音、哪些是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吗?

多媒体播放各种声音:狗叫声、鸟叫声、雷声、闹铃声。

学生听声音、辨声音。

这些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

有些动物是通过喉咙发出声音;闹铃是闹锤敲打发音盖发出的声

音;轰隆隆的雷声是空气摩擦发出来的。

三、给声音分类

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这么多有趣的声音,你会给它们分类吗?

PPT出示12种声音:鸟叫声、汽车喇叭声、狗叫声、咳嗽声、

雷声、下雨声、溪水声、马蹄声、敲门声、闹铃声、大鼓声、笛子声。

我们先给这12种声音来分分类。

首先我们可以按照谁的声音来分:哪些是动物的声音、哪些是自

然界的声音、哪些是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请填写分类表格。

动物的声音自然界的声音人类的声音

四、声音的描述

我们通常会用一些形容词来描述我们听到声音的特点,常用的描

述声音的词汇有:

1.声音高或低:是指声音的音调,如尖锐的声音听起来高,粗的

声音起来就低沉。

2.声音强或若:是指声音的响度,也就是我们主观上感觉到声音

的大小,俗称的音量。

3.悦耳或动听:是指比较优美、让人愉悦的声音。

4.刺耳或难听:是指尖锐、杂乱、使人听着不舒服的声音。

5.嘈杂或噪声:是指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

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

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五、再次听声音,描述声音

我们再来仔细听听12种声音,用科学词汇“高、低、强、弱、

悦耳、刺耳”描述并记录听到的声音。

我们还可以按照声音的特点来分类声音。

声音低声音适中声音高

悦耳的声音刺耳的声音

六、生活中的声音

我们周围充满着不同的声音,有动物的叫声、大自然的声音、人

类生产生活的声音等;有的声音高、有的声音低;有的声音强、有的

声音弱;有的声音悦耳、有的声音刺耳。

声音在人类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人们就是靠声音传递语言、交

流思想的。

小组讨论:如果失去声音,人们的生活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归纳总结。

七、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不同的声音,

我们虽然看不到它,但可以感受到它,声音可以用高低、强弱、悦耳

和刺耳等词语来进行描述;能够运用语言描述听到的声音,并能给声

音进行简单的分类。

1.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科学探究目标:

1.能从不同物体发声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并有

提供证据支持自己观点的意识;

2.能依据证据运用比较、分析、推理等方法,归纳概括出物体时

的共同特征并进行演绎判断。

科学态度目标:

能在探究中,积极找寻物体发生时振动的证据,知道除了用眼睛

看,还可以借助其他材料观察实验现象。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科学技术随时都影响我们的生活。

教学重点:

能依据证据运用比较、分析、推理等方法,归纳概括出物体发声

时的共同特征并进行演绎判断。

教学难点:

能从不同物体发生个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并有提

供证据支持自己观点的意识。

课前准备:

PPT课件、小鼓、塑料瓶、钢尺、音钱、橡皮筋、音叉、乒乓球、

口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在上课前老师想和大家做个游戏。(播放音乐课件)

你们听到了什么?鸟叫声,流水声,蛙声,风声……

除了你们听到的,其实在我们周围还有许许多多的声音。

既然声音在我们周围,那么同学们能用身边的东西发出声音吗?

同学们可以唱歌、读文章、表演口技等,或者用纸张、文具盒、

笔等制造各种不同的声音。

同学们制造的声音这么多,那么声音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这节

课我们就来一起探索。(板书课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二、制造声音,分析猜测

老师今天给大家准备了一些活动材料,有钢尺和橡皮筋,要想使

钢尺和橡皮筋发出声音,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现在请同学们小组讨

论如何制造声音。

请同学们用准备的材料进行实验,并填写记录表。

物体名称发出声音的方法是否发出声音

钢尺

橡皮筋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L我拨动钢尺,钢尺发出了声音;2.我拨

动橡皮筋,橡皮筋发出了声音;3.发声前钢尺、橡皮筋没有动;4.发

声时钢尺、橡皮筋在动。

教师归纳总结:敲、打、弹、拉等都可以产生声音;物体受到力

的作用就能发出声音;物体运动就有声音。

三、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邀请同学用语言描述一下发声时钢尺、橡皮筋是怎样运动的。

预设学生回答:发声时钢尺和橡皮筋是在上、下(左、右)来回

动。

教师总结:上、下动,左、右动就是往返运动,一个物体的在力

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叫做一一振动。

刚才我们观察了钢尺和橡皮筋,发出声音的时候在振动,那么其

他的物体,它们发出声音的时候是不是也在振动呢?接下来我们就进

一步的研究。

演示实验:敲击小鼓

教师敲击小姑,你们听到声音了吗?看到鼓有没有在振动?

预设:听到了声音,但是没有看到鼓面振动。

将水放在鼓面上,再次敲击小鼓,学生仔细观察水面有什么变化。

水面出现了波纹,提问学生:波纹是怎样产生的?(鼓面发出声

音,鼓面在振动,所以水面产生波纹)

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能否推测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没

有振动就没有声音,说说你的理由。

提问学生发言,教师归纳总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

是通过介质传播并能被人或动物听觉器官所感知的波动现象。最初发

出振动的物体叫声源。声音以波的形式振动传播。声音是声波通过任

何介质传播形成的运动。

四、推测其他物体的发声方法

1.竖笛:竖笛是通过中控部分的空气柱振动来发出声音,竖笛能

发出高低不同的音调是由于空气柱的振动,音调与振幅是由空气柱的

粗细、长短决定的。

2.钢琴:钢琴是利用钢丝的震动发出声音的,然后在钢琴的bai

琴体中共鸣而发出好听的声音。钢琴内有音板,上面固定着钢丝弦,

一音一组弦。每根(组)弦上对应一套击弦机,上面有击弦的榔头和

其它力学结构。每套击弦机上连接键盘上的一只按键。演奏时,手指

弹击琴键,带动击弦机上的榔头敲击琴弦发声。

3.人体发声器官: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

的器官一一声带。声带就像一根橡皮筋,当我们发声时、声带变紧,

并快速振动,产生声音。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发声时我们把

手轻轻地放在喉结声带出,就能感觉到声带的振动。

发音器官图

I.上,2,下,

3上街4.下曲

5ftWR

7款IfK小名

9.青尖10雷・

II12AK

!3口414・头

15.会炭16

17IS,♦

I*■头

x*a«s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对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进行探究,根据物体发出声音的

时候物体在振动,我们认为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我们还发现,发出

声音的物体马上停止振动就不发出声音,进一步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

动产生的。

请同学们课后收集更多的声音资料,并和同学进行交流分享。

1.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声音是通过物体以波的形式从一个地方传导另一个地方的;

2.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转播。

科学探究目标:

1.借助实验和想象,对声音传播的方式进行描述;

2.设计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实验,对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

播情况进行比较。

科学态度目标:

意识到从实验中获取事实是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科学技术是人类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教学重点:

1.让学生认识到物体在振动并发出声音时,会引起周围物质的振

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

2.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收集证据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解释。

课前准备:

PPT课件、自制土电话、空气传播声音实验装置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前面我们已经研究了很多有关声音的内容,那么声音究竟是怎样

到达我们的耳朵呢?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声音会改变吗?今天我将

继续声音的研究一一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板书课题)。

二、研究声音的传播

我们在第2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中已经发现:由于钢尺的振

动而产生了声音,那么钢尺振动时是怎样引起水面波动的呢?

分组实验1:钢尺的振动

用击打过的钢尺轻轻触及水面,钢尺的振动引起了水的波动。教

师提醒学习:这次实验与第2课中《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的要求不一

样,这次的重点是要细致观察水面是如何波动的?并且把它描述出来。

小组实验并交流:水面一波一波地从钢尺所在中心慢慢向四周散

开去。

分组实验2:互相听写字的声音

互相听听写字的声音,四位同学为一组,一人写字,一人把耳朵

贴至桌面,另两人仔细听;然后再交换做法。

小组实验并交流:为什么不同途径听到的声音有所不同,经桌子

听到的声音比直接同耳朵听到的声音要清楚。

分组实验3:听听土电话传过来的声音

实验要求:说话同学要笑声说话,以听电话的同学不能直接听到

为宜;接听电话的时候,电话线要拉近,可不能松松垮垮哦。

小组实验并交流:纸杯里听到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学生汇报交流成果,教师做小结: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

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

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的。

三、研究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

刚才的实验我们明白了声音是以波的形式进行传播的,那么声音

在所有的物体中都可以传播吗?让我们继续用上节课用到的钢尺实

验那样,一起来研究一下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

出示实验材料:钢尺、木质米尺、棉线、尼龙绳。

同学们,你能通过以上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声音在这些不同

材料中的传播情况吗?一一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汇报:一个同学在物体的一端,握住钢尺的柄,把不同材料

的一端缠绕在钢尺上,另一个同学把物体的另一端紧靠耳朵,并使材

料绷紧。

教师提醒:每换一次材料,拿钢尺的同学尽量都要用同样的力度

敲击钢尺,另一端的同学仔细听,然后将现象记录在表格内,实验前

记得先做好预测。

声音的高低声音是否发生变化

预测结果预测结果

棉线

尼龙绳

木质尺子

小组交流反馈:实验结果与你的预测结果一致吗?最后发现声音

穿过哪种材料时效果最好?

教师引导:经过我们刚才的实验验证了声音是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的,那么声音是否能在液体中传播?接下来的实验我们一起来研究这

个问题。

四、分组实验分析声音能否在液体中传播

教师讲解实验要求:小组讨论设计实验,让物体在水中发出声音,

并试试能不能听到:在水槽中碰响石头,能不能听到发出的声音。

小组进行实验,并讨论实验结果。

小组汇报实验结果,说一说,有没有听到从水中发出的声音?说

明了什么?(液体中声音也可以传播)

教师设问:想一想,听到的声音是不是就是单单靠液体来传播

的?

五、拓展延伸

PPT出示声音传播的材料,学生认真观看,并说一说从这些材料

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气体、固体、液体都能传播声音,固体传播声音的本领最强,

气体传播声音的本领最弱。)

想一想:如果把一只钟放在没有空气的罩子里,敲击它,你会听

到声音吗?为什么?

没有空气的罩子里,就像真空一样,声音是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的,

所以是听不到响声的。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声音是可以在液体、固体和空气中

传播的,是通过物体以波的形式,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的,能

够借助实验对声音传播的方式进行描述。

关于声音的传播你还想着知道哪些知识?下课后搜集资料并和

同学们交流分享。

1.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能说出耳廓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外耳道传导鼓膜,鼓膜能感应到

声波并振动,进而传导内耳,产生听觉。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经历探究声音在耳朵内传播的过程,探索并以此为基础建

立人耳结构的过程。

2.会利用耳廓、外耳道、鼓膜的模型探究,从而了解鼓膜和耳廓

的作用。

科学态度目标:

通过完善人耳模型的建构,产生对科学建模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养成细心静心观察的好习惯,意识到保护耳朵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通过模型探究了解耳廓和鼓膜的通,知道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学难点:

借助声音在耳内的传播路径建模耳的结构和功能。

课前准备:

PPT课件、耳朵模型、玻璃杯、气球皮、橡皮筋、音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生活在一个奇妙的世界,每天都会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大

家都知道我们能听到声音是因为耳朵在起作用,耳是怎样使我们听到

声音的呢?请同学们画一画自己的想法。

同学们都画的很好,想象力很丰富,我们猜测的到底对不对呢?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板书课题)

二、耳朵的结构功能

同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大家明白了物体振动发声、空气可以传播

声音这些科学知识。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的耳朵,那么它在耳朵

里是怎样传播的呢?通过刚才同学们的画作,我发现很多同学的想法

很有趣。

出示耳朵模型:有很多同学都知道了人的耳朵有耳廓、有外耳道,

请大家伸出小手摸一摸自己的耳朵,手可以摸到的部分叫耳廓,耳洞

进去后的通道叫外耳道,还有不少同学知道二道里有一层鼓膜,甚至

还有同学知道耳朵里有耳蜗等更复杂的结构在传播声音或声音信号。

这就是我们整个耳朵的构造图。它由耳廓、二道、鼓膜、听小骨、

耳蜗、听觉神经等构成。

根据它们的功能、位置我们把它们分为外耳、中耳、内耳。

三、鼓膜的作用

PPT出示鼓膜图片,请同学们观察鼓膜的特点,并汇报。

预设:L透明;2.有一定的弧度;3.有弹性;4.能振动。

同学观察的都很仔细,今天我们就通过模拟实验的方法来研究鼓

膜是怎样帮我们传播声音的?

出示实验器材:保鲜膜、管子、卡纸、小鼓。

小组讨论用以上实验材料,怎样才能做出模拟鼓膜作用的实验。

小组交流汇报,教师引导总结:把保鲜膜和管子组装起来,再用

卡纸装上一个大大的耳廓,就变成了一个耳朵的模型,敲击小鼓时,

可以观察鼓膜是不是在振动。

教师提醒实验注意事项:1.尽量敲击在小鼓的中间部分;2.可以

在鼓膜上放很轻的东西来判断鼓膜到底有没有振动。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汇报实验现象,教师做总结:当外界的声音传到耳朵里,会

引起鼓膜振动,于是我们就听到了外界发出的声音。

四、耳廓的作用

把卡纸做成的耳廓拿掉,重复刚才的实验,学生观察并汇报现象

有什么不同。

刚才学习了这么长的时间,我们一起来听一段音乐放松一下,老

师教大家一种新型的听法:先把手放在而后,手掌围住耳朵,老师说

“开”的时候你们就把手掌向后打开,老师说“收”的时候你们就把

手掌围住耳朵,留一个小洞。

学生按老师的说法去听音乐。

刚才我们听到的音乐与平时听到是不是有很大的不同,声音一会

儿大一会儿小,很好玩。结合没有耳廓的鼓膜的实验,你能发现什么

道理吗?

预设:耳廓具有收集声音的作用。

兔子有一对长耳朵,非常灵巧,还会左右转动,它们有着常常的

耳廓,能收集到各方面的声音,只要有风吹草动,立刻撒腿就跑,这

对长耳朵就是兔子的避灾法宝。

所以,我们不光要保护好鼓膜,同样也要保护好耳廓。

五、拓展延伸

人是靠耳朵来听声音呢,动物们是不是也是这样呢?它们又是靠

什么来听到声音的?

PPT出示乌龟、蛇、蚊子图片

乌龟:乌龟的耳朵不像人的耳朵有明显的耳廓,不仔细看是找不

到的,观察脖子左右两侧,眼睛后面有两个看起来像贴着薄膜一样的

东西,就是龟的耳朵。

蛇:蛇不具有外耳与鼓膜构造,它收听外来讯息的方式是经由下

颗骨大都紧贴着地面,所以能够狠敏感地侦测到地面上的振动,使得

蛇能对外界状态保持警戒的状态。因此蛇所听到的声音是来自地面所

传递的真谛,有一句成语叫“打草惊蛇”。

蚊子:在某些雄性蚊子中,触角有听觉,借助触角,它们才能听

见同类雌性蚊飞行振动时的声音。

六、课堂小结

自然界就是那么的神奇,你要我们留心观察,认真思考,积极探

索,总会有新奇的发现,这就是科学精神。希望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

发现的科研眼睛,一颗清醒的科学头脑,一双灵巧的科学手,当然还

有一对灵巧的科学耳朵。

1.5《声音的强与弱》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物体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

音量就越大;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音量就越小。

科学探究目标

通过使物体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观察物体振动幅度的不同,把

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归

纳总结能力。

科学态度目标

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科学技术与我们的身边的各种现象密切相关。

教学重难点

重点: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

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难点:能如实观察并记录物体的振动幅度,并与发出的声音强弱

相联系。

教学准备

教师:音叉、铁架台、泡沫球、细绳、小音箱、激光笔、手机。

学生:1把钢尺、1根两端固定了的橡皮筋、1面鼓和鼓槌、几

粒黄豆。

教学过程

一、聚焦:声音的强弱是怎么形成的

讲述:我们班在上周五学习了声音单元的前面四节课,老师要考

考大家,看看你们掌握得怎么样。这里有一个音箱,当它播放音乐时,

是怎么发出声音的?(振动)你有办法看到它在振动吗?(用激光反

射的方法)

教师播放音乐,用激光笔照射音箱上的小玻璃反射光线,学生随

着激光的振动边唱边用手摆动,教师适时提高音量。

提问:刚才你们听到的音乐前一段和后一段有什么不同?(音量

不同)音量其实指的就是声音的强弱,音量大就是声音强,音量小就

是声音弱。刚才强的声音和弱的声音,振动的情况有什么区别?(用

手比划)声音的强弱是怎么形成的呢?

揭示课题:声音的强与弱(板书)

二、探索:不同物体发出强弱不同声音时的变化

探究钢尺振幅大小与声音强弱的关系

1.出示尺子,提问:怎样让钢尺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用力按

和轻轻按)

2.提问:我们已经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当钢尺发出强

的声音和弱的声音时一,你觉得振动状态会一样吗?等会实验时我们要

重点观察钢尺发出强音时的振动状态和发出弱音时的振动状态有什

么不同。

3.小组合作,尝试让钢尺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观察发出不同声

音时钢尺的变化,做好记录。

4.交流:你发现钢尺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时振动状态有什么不同

吗?先让学生上台来画一画看到的振幅情况,然后出示“振动幅度”

的概念。声音的强弱和振动幅度有怎样的关系?

6.小结:我们发现钢尺振动幅度大,声音就强;振动幅度小,声

音就弱。现在我们能下结论说物体发出的声音强弱和振动幅度有关系

了吗?还需要收集更多的证据。

探究橡皮筋、鼓面振幅大小与声音强弱的关系

1.出示橡皮筋,提问:怎样让橡皮筋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我们

要边听边观察它发出强音和弱音时,振动幅度是怎样的。做这个实验

要注意什么?(轻声)

2.出示鼓,提问:怎样让鼓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不管是用力敲

还是轻轻敲,它的振动幅度都太小,观察不到区别,你有什么好办法

让我们看到发出强音和弱音时振动的区别吗?(放绿豆)先做橡皮筋

的实验,完成后再领取鼓做下一个实验。

3.小组合作,依次观察并记录橡皮筋、鼓发出强弱不同声音时的

振幅大小。

4.反馈交流,橡皮筋、鼓发出强弱不同声音时振动幅度的变化。

我们又多了两个证据来说明,振动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就越强。

(三)探究音叉与声音强弱的关系

我们继续来收集证据。出示音叉,演示发出强音和弱音,提问:

振动幅度有不同吗?怎样才能看出强音和弱音振动幅度的区别?

演示书本中的悬挂式装置,将小泡沫球用线悬挂在铁架台上,在

小泡沫球旁放置一个音叉。用不同的力度敲击音叉,观察小泡沫球的

变化。学生尝试解释现象。

发现:当音叉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振动幅度就不同,带动泡沫

球的振动幅度也不同。虽然我们不能直接看到音叉振动幅度的变化,

但是通过另外的方法可以让我们间接地看到。

你还能举出哪些事例能证明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

刚才音箱发出强音和弱音,它的振动幅度有没有变化?细心的同学

已经发现,钢尺和橡皮筋的振动幅度不是保持不变的,而是越来越小

的(画出运动轨迹),所以它们发出的声音会怎样?幅度越来越小,

所以声音也越来越小,直到消失。

5.小结:我们发现,钢尺、橡皮筋发出声音时振动是比较明显的,

振动幅度大,声音就强。鼓、音叉这些物体发出声音时振动是不明显

的,但我们可以间接地看到,它们振动幅度越大,声音也越强。越来

越多的证据证明了这个结论:物体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

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三、拓展总结:人耳为什么能听到强弱不同的声音

生活中到处都有强弱不同的声音,人的耳朵是怎样辨别出来的呢?

播放上节课的鼓膜模拟实验,因为音叉振动幅度不同,引起周围空气

的振动幅度不同,传到鼓膜的振动幅度也会不同,从而辨别出强音和

弱音。如果长期生活在吵闹的环境中,对人的听力有什么影响?

1.6《声音的高与低》

教学目标

经历不同长度或大小的铝片、玻璃、木棒、风铃管、玻璃杯、铁

碗、瓷碗等物体发出声音高低与物体大小的关系的活动,并借助钢片

琴与APP探索声音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关系的过程,期望达成:知道

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

就越低;能借助APP测量物体振动快慢,并通过数据分析建立物体振

动快慢与声音高低的关系。保持探索声音变化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观察不同长度或大小的物体发出声音高低,借助APP测量物体振

动快慢,并通过数据分析建立物体振动快慢与声音高低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铝片琴、玻璃、木棒、风铃管、玻璃杯、铁碗、瓷碗

各一套、吉他一把

学生准备:手机APP、钢片琴、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表演激趣,聚焦问题

1.师生利用钢片琴合奏唱《小星星》。

2.揭题。

二、初步体验,归纳现象

1.提问:也就是说短的钢片振动发出声音高,长的钢片振动发出

声音低。那其他物体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特点呢?

2.学生观察记录。

3.交流汇报:玻璃、木头、陶瓷以及用这些材料做成的物体是不

是也有这样的特点?

二、实验探索,聚焦本质

1.过渡引导:我们发现不同材料的物体都有长(大)发出的声

音低,短(小)发出的声音高的特点,这是其中又有什么奥秘呢?

2.演示APP操作方法。

3.探究实验方法:那我们如果来利用手机APP和小钢片琴来验证

物体振动快慢和声音高低的关系呢?

4.LPPT]出示记录单,介绍记录方法。

5.学生实验测量记录。

6.交流研讨,建构概念。

(1)提问:物体振动的快慢和声音的高低有什么关系?哪个小

组根据你的记录单,把你们的实验结果和大家说一说。

(2)学生交流。

(3)提问:哪些小组的结论和这个小组一样?有没有补充或不

同的发现?

(4)小结:我们借助手机APP测量钢片琴的振动快慢,发现物

体越短(小)振动快,声音就高,物体越长(大)振动慢,声音就越

低。(板贴:振动快、振动慢)

四、拓展延伸,铺垫下文

1.[PPT]出示吉他琴弦

引导:吉他的琴弦长短是一样的,那么他们发出的声音高低应该

是什么样的?

2.教师弹奏演示:长短一样的琴弦,但也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这又是为什么呢?

1.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物体长短、粗细的不同,发出声音的高低也就不同:短而细的物

体发出的声音高,长而粗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低。

科学探究目标

能对要研究的问题进行假设,并说明理由。

在反复的观察中验证自己的假设,解决要研究的问题。

科学态度目标

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愿意通过科学的方法去发现问题。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科学技术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高低跟哪些因素有关。

难点:通过猜测和不断试弹,找出更多影响弦音高的因素。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吉他、二胡、小提琴等弦乐器,《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不同弦乐器演奏的视频资料,弦乐名曲欣赏的音频或

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聚焦

教师播放各种弦乐器演奏的视频,让学生一边欣赏乐曲,一边仔

细观察演奏者是怎样演奏的。欣赏乐曲后,组织学生讨论各种弦乐器

的发声原理,特别是演奏者是怎样控制弦乐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的。

二、探索

1.在讨论的基础上,教师适时提出本课研究的问题:小组合作,

研究弦的音高和哪些因素有关。

2.教师向学生介绍准备的乐器,如吉他、二胡、小提琴、古筝

等,可以全班研究同一种乐器,也可以每组选定一种乐器进行研究。

学生需明确要解决的问题:选定的弦乐器的弦,它的音高跟哪些因素

有关。

3.小组讨论:找一找有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弦的音高,再推测

音高变化可能存在的规律,并记录在本课《学生活动手册》“琴弦与

音高的关系记录表”的“音高变化推测”一栏中。

4.小组继续讨论一个研究问题的方案,比如:怎么改变弦的长

短,怎么改变琴弦的松紧,等等。

5.请各小组学生汇报本组要研究的问题和预测,并说说研究方

案,再讨论和完善各组的方案。

6.开始实验前,教师提醒学生:(1)每种方法都要用相同的力

量反复试弹;(2)在听声音、比较发出声音高低不同时,还要仔细观

察琴弦发出声音时的振动快慢情况。

提示:旋转调弦螺丝,可以改变弦的松紧;同一根琴弦,用按压

不同部位的方法,可以改变琴弦发出声音时的长度。

各小组领取乐器,根据研究方案反复试弹,来验证推测是否准确,

并把发现记录在“试弹结果”一栏中。

设计意图:本课一开始没有把乐器直接发给学生,是为了避免学

生把注意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