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历史专练(新高考专用)热点话题06 周年热点和学术热点(解析版)_第1页
2024年高考历史专练(新高考专用)热点话题06 周年热点和学术热点(解析版)_第2页
2024年高考历史专练(新高考专用)热点话题06 周年热点和学术热点(解析版)_第3页
2024年高考历史专练(新高考专用)热点话题06 周年热点和学术热点(解析版)_第4页
2024年高考历史专练(新高考专用)热点话题06 周年热点和学术热点(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热点话题06周年热点和学术热点【周年热点事件】中国史1644年,明朝灭亡,清军入关,建立全国性政权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1844年,中法《黄埔条约》中美《望厦条约》签订;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883~1884年,中法战争;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孙中山建立兴中会1924年,国民党一大;1934年,长征开始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确立三大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日内瓦会议1964年,周恩来提出“四个现代化”;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1984年,城市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开放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

世界史1534年,亨利八世颁布《至尊法案》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民法典》;海地独立,成为拉丁美洲第一个获得独立的国家1834年,里昂工人起义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成立(第一国际)1884年,柏林会议召开,确定“有效占领”原则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1914年,一战爆发1924年,列宁逝世,新经济政策逐渐名存实亡1944年,诺曼底登陆;布雷顿森林会议1964年,勃列日涅夫改革开始【学术热点】热点1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备考方向:(1)造就新的文化生命体。以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为基础,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同时把外来文化的合理因素本土化。(2)新的文化使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方法路径。热点2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备考方向:一方面,理解“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科学内涵,立足中国、观照中国、扎根中国,坚持中国问题导向,回应和解决中国问题;另一方面,围绕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在关系、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的内在关系等进行广泛研究。热点3“三大全球倡议”的时代价值和实践路径备考方向:202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这一重大倡议,与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和2022年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共同构成“三大全球倡议”。“三大全球倡议”是习近平外交思想不断丰富发展的最新成果,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论指引,彰显了中国同世界各国共走现代化之路的信心和决心。围绕减贫、粮食安全、全球卫生等领域的国际合作,围绕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围绕共同搭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等,探讨“三大全球倡议”的落地落实。热点4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的多维度研究备考方向:学科交叉分析,突破侧重于单一民族个性、差异性的研究范式,真实呈现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的共同性和整体性特征。既关注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史,也加强对少数民族之间及其内部交往交流交融史的研究;既关注传统边疆地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也深化中部及东南沿海地区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研究。建构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热点5出土文献整理与先秦秦汉文学研究新进展备考方向:探讨中华原典的生成和演变,明晰中国古籍流传与变异的一些基本规律,进而把握中华文明的起源、特色及其影响。多学科深度融合,开展文字、文本、文明对话;早期文学发生的历史现场和文本语境;全方位进行理论建构,挖掘中国早期文学特征,并与西方相关理论进行对比分析。(点评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一级教授刘跃进)热点6新兴科技的伦理审度备考方向:1.人工智能伦理。探讨智能系统和算法的伦理问题,包括透明度、公平性和权力分配等。2.生物技术伦理。探讨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带来的伦理挑战,以及生命科学的技术进步对医疗、环境和社会的影响。3.数字权利与隐私。探讨大数据、物联网、生物识别技术等带来的伦理挑战。4.气候科技伦理。探讨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解决方案的伦理和社会影响。热点7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现代金融监管备考方向:1.阐释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2.多维度剖析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原因、内容和目标。强调必须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3.提炼总结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理论,推动建构中国特色金融学科自主的知识体系。热点8数据确权授权法律机制的构建备考方向:1.是否应独立设定数据财产权益,以及数据财产应否确权、如何赋权。2.如何区分数据类型,针对不同数据类型应采用何种权益配置模式、保护模式。3.不同类型数据的权益主体如何界定、保障机制如何设置。4.不同类型数据授权(运营)的法律属性、实现模式、功能定位与规范构建等。热点9数字地缘政治与国际传播新形态备考方向:全球数字治理体系中的国家话语权。聚焦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等国际热点事件,探讨社交机器人、算法、账号管制等自动化技术所驱动的当代舆论战新范式。审视媒介技术和传播基础设施与全球政治经济结构的协同演化关系。热点10生成式人工智能与知识生产范式变革备考方向:信息管理、知识产权、国家安全等不同主题。智能知识生产与传统知识生产的不同之处,智能知识生产对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影响。【知识链接】中国史一、满洲崛起和清兵入关:(1)后金建立:女真建州部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1616年称汗,国号大金。(2)改号大清:皇太极将女真族名改为满洲,1636年称帝,改国号为大清。(3)明朝灭亡:1644年,李自成的大顺军攻占北京,明思宗自缢,明朝灭亡。(4)清军入关:1644年,清军入关,迁都北京,逐渐确立了对全国的统治。二、清代疆域的奠定(1)东南:驱逐荷兰:1662年,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统一台湾:1683年,清朝统一台湾;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2)东北:《尼布楚条约》:1689年,确定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均为中国领土。(3)西北:平叛:平定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维吾尔贵族大、小和卓叛乱。治理:满蒙联姻;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1762年,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回归:漠西蒙古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4)西藏: (1)册封:清初先后册封五世“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确立中央册封制度。(2)管辖:1727年起,设西宁、驻藏办事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3)立法:1793年,《钦定藏内善后章程》法定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5)边疆统治特点:专设机构;因地制宜;优待各族上层分子。三、鸦片战争:(1)导火线——虎门销烟(1839年)①原因:鸦片走私,白银外流,加剧政治腐败,削弱军队战斗力,加重劳动人民负担。②经过:林则徐将收缴英美商人鸦片,在虎门海滩公开销毁。(2)战争过程:1840-1842年,英军入侵,清政府战败求和。(3)结果:清政府被迫签署不平等条约,丧失众多权益。①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中国被迫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接受协定关税以及开放五口通商等。②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获得租地权等。③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以及通商口岸传教权等。(4)影响:长期影响了近代中国历史的进程,鸦片战争由此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四、太平天国运动1.背景:鸦片战争后阶级矛盾激化;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组织动员穷苦农民。2.过程:(1)金田起义:1851年,洪秀全、杨秀清,广西桂平金田村,建号太平天国。(2)定都天京: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都于此。(3)军事全盛:太平军北伐、西征胜利,军事上达到鼎盛。(4)天京变乱: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发生内讧、分裂,太平天国由盛转衰。(5)重建核心:洪仁玕、陈玉成、李秀成等。(6)天京陷落:1864年,在湘军、淮军和洋枪队进攻下,太平天国最终失败。2.政治纲领:(1)《天朝田亩制度》:提出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主张,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反映了农民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都未能实施。(2)《资政新篇》:提岀新的社会经济政策,试图回答农民革命应当向何处去的问题。4.影响:沉重打击清王朝的统治,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影响深远。五、中法战争:(1)背景:1883年,法国控制清朝藩属国越南,把侵略矛头对准中国。(2)过程:①开始:1883年底爆发;1884年,马尾海战,福建海军覆灭。②镇南关大捷:1885年,冯子材取得镇南关大捷;法国内阁倒台。(3)结果:1885年,李鸿章与法国代表签订中法《越南条款》,承认法国占领越南。(4)台湾建省:1885年,清政府设台湾省,强化了对台湾的管辖。六、甲午中日战争1.背景:明治维新壮大日本国力;制定大陆政策;朝鲜农民起义,中日同时出兵朝鲜。2.过程:(1)丰岛海战:日本偷袭清朝运兵船;1894.8,甲午中日战争爆发。(2)平壤战役:1894.9,清军在平壤大败。(3)黄海海战:邓世昌、林永升牺牲,北洋舰队遭受重创;李鸿章避战保船。(4)威海战役:1895.2,北洋舰队覆灭。3.结果:1895.4,李鸿章与日本代表签订《马关条约》(1)内容: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2亿两白银;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制造。(2)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证明了洋务运动的破产。4.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台湾义勇军、刘永福黑旗军,反抗日军占领。5.三国干涉还辽:俄法德迫使日本归还辽东半岛,清朝支付3000万两白银“赎辽费”。七、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1.国共合作的形成:(1)背景:中共在开展工人运动中,认识到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2)筹划:1923年,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通过了关于国共合作问题的决议。(3)形成:1924年,广州国民党“一大”,提出新三民主义,实际上通过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国共合作正式形成,革命统一战线建立。2.国民革命的成败:(1)国民政府:1925年在广州成立;两次东征消灭陈炯明势力,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2)国民革命军北伐:1926-1927年,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迁都武汉。(3)四一二政变:1927.4,蒋介石在上海捕杀共产党;建立南京国民政府。(4)七一五政变:1927.7,汪精卫在武汉“分共”,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国民革命失败。八、红军长征1.背景:(1)围剿:蒋介石从1930.10起,五次“围剿”各革命根据地。(2)失利:共产国际及中共中央“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2.长征初期:(1)开始:1934.10,中央红军战略转移,开始长征。(2)挫折:“左”倾逃跑主义,突破四道封锁线后,红军数量锐减。(3)转向:毛泽东建议向敌军力量较薄弱的贵州挺进。3.遵义会议(1935.1)(1)内容:集中全力解决军事和组织问题:①组织:改组中央领导机构,由张闻天负总责,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②军事:成立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小组。(2)意义:开始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4.长征胜利:(1)路线:四渡赤水→金沙江→大渡河、泸定桥→雪山草地→陕北。(2)吴起镇会师:1935.10,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3)会宁会师:1936.10,红军三大主力会师,长征胜利结束。5.意义:(1)长征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在沿途播下了革命种子。(2)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九、新中国三大政治制度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1954年一届人大:(1)颁布《宪法》: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体现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2)确立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建立: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2)职能: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3)发展:1956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政策提出:1941年《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1945年中共中央决议。(2)开始建立: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3)宪法依据:1949年《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4)五大自治区:内蒙古、新疆维吾尔、广西壮族、宁夏回族、西藏自治区。十、改革开放进程1.经济体制改革:(1)农村(1978):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发展乡镇企业、取消农业税,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城市(1984):从扩大国企自主权、政企分开,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3)经济体制(199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对外开放:(1)引进来: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①1980年,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②1984年,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③1985年,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2)走出去:2000年,提出“走出去”战略。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世界史一、亨利八世改革(一)背景1、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要求宗教改革。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思想的传播,社会各阶层反教会情绪不断高涨。3、日益强大的王权力图摆脱罗马教权的桎梏。4、欧洲大陆宗教改革的推动。(二)内容1、1534年,颁布《至尊法案》断绝英国教会在行政和经济上与罗马教廷的关系。2、规定国王为英国最高首脑,拥有任命教职、召开教会、审查教规的权力。3、保留天主教的教阶制度,教义和仪式。4、没收修道院财产归王室所有。(三)影响1、摆脱了罗马教权的桎梏,巩固了日益强大的王权;2、使英国基督教成为英国国教,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3、天主教会被剥夺的大多财产落到新兴资产阶级手里,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4、比较保守的,在宗教信仰和神学思想方面没有实质性的变化,不利于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后出现清教运动。二、拿破仑法典1、内容:《拿破仑法典》总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人法,其中都是有关民事权利的规定;第二部分是物法,是有关各类财产所有权和其他物权的规定:第三部分是获取各类所有权的方法的规定,具体包括继承、遗嘱、还债、赠予、夫妻共同财产等相关法律条文。2、作用和意义:确认了资产阶级和农民占有贵族和教会土地财产的合法性,保证不受封建势力的侵犯;否定封建特权,确立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原则。这部法典是资本主义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法典,破除了封建的立法原则,成为欧美各国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三、早期工人运动(1)背景: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病逐渐显现。虽然生产力不断提高、劳动产品日益丰富,但工人阶级的生活条件并没有改善,政治权利也极其有限。(2)目的:改善劳动条件和生活状况,维护自己的权益。(3)形式:从捣毁机器到争取政治权利的多种形式。(4)代表:法国里昂工人武装起义、英国工人争取普选权的宪章运动和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5)意义: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6)教训:相继失败,早期工人运动迫切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四、“第一国际”(1)背景: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发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伟大号召。(2)成立: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在伦敦成立。(3)意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五、第一次世界大战(一)一战的背景(1)世界形势动荡①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组织的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②它们掀起了新的瓜分世界的狂潮。亚洲诸国很快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非洲被瓜分殆尽。(2)列强矛盾激化①原因: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导致它们的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②表现英德矛盾德国把英国视为“日益衰落的国家”,开始寻求在欧洲乃至世界的领导地位,英德矛盾逐渐激化法德矛盾法国与德国因阿尔萨斯—洛林等领土争端积怨已久,对北非殖民地的争夺剑拔弩张普法战争后于1871年割让给德国德俄矛盾德国与俄国因不断的贸易摩擦而关系恶化奥俄矛盾奥匈帝国与俄国的矛盾集中在巴尔干半岛,使这里成了名副其实的欧洲“火药桶”(3)两大集团形成目的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表现20世纪初,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同盟国”,英国、法国、俄国组成“协约国”影响它们竞相扩军备战,制定战争计划,制造政治危机和局部军事冲突,国际局势日益紧张(二)一战的爆发(1)导火线: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及夫人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枪杀。(2)全面爆发:1914年7月28日,德国支持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此后,德、俄、法、英相继参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3)性质:这场战争是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之战。(三)过程1.三条战线表现英法军队与德军对阵西线,德奥联军与俄军在东线厮杀,奥军与俄军及塞尔维亚军队在南线争斗。西线是决定性战场影响这场战争是双方综合国力的较量,延绵过长的战线和阵地战的战争方式,使双方都难以有效突破对方的防线,迅速取胜极为困难2.战争进程(1)马恩河战役:1914年,德军进攻法国,9月,双方在马恩河激战,德军失败,标志其“速决战”破产。(2)日本参战:1914年,对德国宣战的日本占领了德国在中国山东半岛的租借地,第二年便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要求,企图灭亡中国。(3)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1916年,西线相继发生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4)日德兰海战:1916年,英德在日德兰海域进行海战,德国未能突破英国的海上封锁。(5)后期战况:1917年,美国和中国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后于1918年退出了战争。(6)大战结束:1918年11月11日,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四)一战后的国际秩序1.体系建立(1)主要会议:1919年和1921—1922年分别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2)缔结条约:《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条约。(3)性质:帝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主要内容(1)德国及其盟国承担战争罪责,战败国向战胜国割地赔款,裁减军备,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2)承认波兰复国,承认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等国家独立。(3)限制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海军军备。(4)中国收回山东主权,但日本保留了诸多特权。(5)列强同意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3.国际联盟性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性国际组织宗旨促进国际合作和实现世界和平与安全评价(1)国联形成决议的“全体一致”原则,使其失去了对侵略行为采取任何有效行动的可能性(2)英法则将国联作为维护自己既得利益、操纵国际事务的工具(3)国联在制裁侵略、保卫世界和平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美国没有加入,使国联丧失了坚定的支持力量4.大战的影响(1)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2)美国的参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3)这场空前惨烈的战争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六、列宁主义1.条件经济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政治沙皇专制统治持续强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阶级工业的发展造就了俄国第一代产业工人组织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宣告成立,展开了有组织的工人运动俄国马克思主义工人政党,苏联共产党的前身思想1900年,流亡国外的列宁创办《火星报》,宣传马克思主义2.确立: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党的指导思想是“布尔什维主义”,也就是列宁主义。3.内容(1)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2)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3)“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4)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4.意义(1)列宁深刻洞悉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列宁主义。(2)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等一系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为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七、布雷顿森林体系(1)背景:金本位制崩溃后,国际货币关系日益动荡和混乱,加剧了世界矛盾冲突;二战严重削弱了英国,美国取得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霸权地位。(2)建立:1944年7月,美、英、中等44国召开布雷顿森林会议(3)特点(内容):以美元为中心;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其他各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3)机构:1945年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正式成立,并成为联合国的常设专门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都可以为成员国提供贷款,不同的是IMF一般提供短期贷款,具有“救急”的特点;而WB则提供长期贷款,具有“救穷”的特征。(4)评价:稳定了世界金融秩序,促进了国际贸易,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为美国推行世界霸权提供了有利条件。(5)瓦解:1971年,美国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但美元仍然是国际上的主要货币。八、勃列日涅夫改革(1)主要内容:在工业领域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利用奖金等经济杠杆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2)结果:改革只是对传统体制的修修补补,效果有限。(3)失败原因: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热衷于树立个人迷信,专断作风日趋严重;各项工作缺乏活力,社会矛盾丛生,发展缓慢。【限时检测】(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23·安徽A10联盟最后一卷·27)清军入关后的历代统治者都强调盛京为“龙兴之地”,并“监往代两都之制”,尊盛京为留都,其辖区内的制度建设遵循了“参汉(汉族)酌金(后金)”的原则。这些做法()A.分散了清王朝的中央政治权力B.形成了边疆与内地治理一体化C.吸取了明朝亡于两京制的教训D.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答案】D【解析】据题干内容可知,清朝历代统治者在盛京进行制度建设时遵循了“参汉酌金”原则:既参考汉人(明朝或以前)的法律,还考虑后金的情况,再制定合用的法律,这种做法有利于政府对东北地区的治理,从而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故选D项;据所学可知,“参汉酌金”原则针对的是东北地区,其权力中枢仍在北京,排除A项;据题干可知,清政府在东北地区遵循“参汉酌金”原则,其治理方式与内地并不一致,排除B项;在题干内容中仅是述及清政府在治理东北地区时采用“参汉酌金”原则,并没有述及其原因,排除C项。2.(2024·河南TOP二十名校高三调研·7)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诸罗县知县樊维屏设社学4所,此后台湾府4县1厅的“土番社学”增加至41所,少数民族教育迅速普及。至乾隆年间,台湾地区社学以讲授儒学典籍为主,并增至51所,其中台湾县5所、凤山县8所、诸罗县11所、彰化县21所、淡水厅6所。社学的推广()A.消弭了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B.有效抵制西方文化渗透C.有利于增进对多民族国家的认同D.推动理学成为官方哲学【答案】C【解析】由材料“设社学”“少数民族教育迅速普及”可知,政府重视少数民族教育事业,这发生在清朝收复台湾之后,有利于传播华夏文明,增强文化的认同,故选C项;“消弭”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与西方文化渗透无关,排除B项;理学成为官方哲学是在宋朝,排除D项。3.(2024·安徽淮北一模·7)1844年,《望厦条约》规定,“日后若有国书递达中国朝廷者,应由中国办理外国事务之钦差大臣,或两广、闽浙、两江总督等大臣将原书代奏”。同年,两广总督兼领钦差大臣,专办“各省通商善后事宜”,1859年,又改授两江总督为钦差大臣。这体现了()A.地方督抚权力的膨胀B.列强侵略意图已实现C.清廷外交机制的调整D.天朝上国观念的破除【答案】C【解析】据材料“应由中国办理外国事务之钦差大臣……将原书代奏”并结合所学可知,清朝前中期政府在对外关系上致力于维护朝贡体制和朝贡贸易体系,而在《望厦条约》中却对这一体系进行了调整,英法等国的国书由高级别大臣代奏,且派遣地方大员处理对外事宜,提高了处理对外事务的官员的级别,反映了当时随着国门被迫开放,清廷调整了自身的外交机制,故选C项;在打击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湘淮系官僚集团的崛起,中央权力下移,此时只是代奏国书,地方督抚的地位并未有明显的提升,排除A项;鸦片战争后,英国等侵略者从中获得了种种特权,但是未能达到鸦片贸易合法化的目的,为此他们借口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已实现”说法错误,排除B项;鸦片战争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清政府的“天朝上国观念”,但“代奏”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清政府依然未将西方列强等平等看待,“破除”说法错误,排除D项。4.(2024·河南新未来10月联考·10)有学者记载,太平天国的许多官员以显示威风、讲究排场为能事。至于基层乡官,出门也前呼后拥,出尽风头。甚至在平时用餐时,也需鸣锣击鼓,奏乐助兴。这()A.表明太平天国政策的空想性B.说明太平天国缺乏科学理论指导C.反映出清政府对农民的污蔑D.预示了太平天国失败的必然结局【答案】D【解析】据材料“太平天国的许多官员以显示威风、讲究排场为能事”可知,太平天国的官员注重显示威风和讲究排场,甚至基层官员也出尽风头,这脱离了广大民众,预示了太平天国失败的必然性,故选D项;据材料“显示威风、讲究排场”可知,体现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政策的空想性与主旨不符,排除A项;太平天国政权以拜上帝教这一宗教迷信思想作为动员的,说明太平天国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这与题中主旨不符,排除B项;据材料“有学者记载”可知,反映了是从第三方的角度对太平天国政权进行的记载,反映出清政府对农民的污蔑是对材料的曲解,排除C项。5.(2024·重庆巴蜀中学月考二·14)1884年中法战争中,香港工人自发开展罢工运动,船舶修造工人拒绝修理法国军舰,运煤工人拒绝法国“挑煤上船”的要求等。对此《申报》认为“中国之所恃者人心而已,而香港工人反对法国侵略者的罢工斗争正是这种人心团结的表现”。这体现出()A.工人运动逐渐走向联合B.工人阶级朴素的爱国精神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D.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答案】B【解析】据材料“中法战争中,香港工人自发开展罢工运动”可知当时工人们发起的罢工运动主要是为了策应中法战争,客观上打击了法国殖民主义者的后勤补给,体现了香港工人阶级的爱国情怀,故选B项;材料中的罢工斗争是为了策应中法战争,不是为了联合其他地区的工人运动,排除A项;罢工斗争会导致社会局势混乱,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排除C项;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排除D项。6.(2023·辽宁协作校高三上期末·7)与中国认为甲午战争从1894年7月25日“丰岛海战”开始不同,日本教科书认为海战只是“军事冲突”,战争是从8月日本宣战开始的。日本教科书对“军事冲突”描述并不具体,既未提日军首先向清朝巡洋舰开炮,也未讲日军击沉运输中国军队的“高升”号英国商船。据此判断,日本意在()A.激发日本人民族优越感B.避免中日矛盾激化C.渲染日本军队英勇无敌D.淡化战争侵略色彩【答案】D【解析】材料“日本教科书……既未提日军首先向清朝巡洋舰开炮,也未讲日军击沉运输中国军队的‘高升’号英国商船”表明日本回避主动挑衅发动战争的责任,以日本宣战为战争起点,淡化了其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侵略色彩,故选D项;材料只说明了战争的发生,并未强调日本的胜利,无法激发其优越感,排除A项;日本教科书用以教育其国民,且其掩饰行为无法避免中日矛盾激化,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战争的开始,对于日军在战争中的表现没有提及,排除C项。7.(2024·湖南雅礼中学月考二·14)1924年,国民党开始重视民众运动,广东成为全国农民运动中心。1926年底到1927年上半年,湖南、湖北农民运动迅猛发展,而广东农民运动却停滞不前。这一现象说明()A.两湖地区土地革命迅速发展B.革命政权的群众基础得以扩大C.农民运动推动了国民大革命D.革命形势的发展影响农民运动【答案】D【解析】据材料“湖南、湖北农民运动迅猛发展,而广东农民运动却停滞不前”可知,1926年7月开始的北伐战争,不到一年的时间,将革命力量从珠江流域推进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也从广州迁到了武汉,湖南、湖北的农民运动就发展迅速,体现的是革命形势对农民运动的影响,故选D项;土地革命是1927年7月国民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共产党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的政策,这与题中时间不符,排除A项;据材料“广东成为全国农民运动中心......广东农民运动却停滞不前”可知,比较了广东农民运动的发展情况,未涉及其他阶级的信息,革命政权的群众基础得以扩大的说法与主旨不符,排除B项;据材料“1924年,国民党开始重视民众运动”可知,体现了国民大革命对农民运动的影响,农民运动推动了国民大革命是对题中因果关系的错误理解,排除C项。8.(2024·广东名校联盟高三12月联考·9)下表为毛泽东部分讲话内容。材料表明毛泽东()文献记载出处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苏维埃应当注意的重要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一卷)(1934年)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实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完全打不破的《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1934年)A.开始认识到人民的伟大作用B.维护革命统一战线C.积极动员民众投身国民革命D.坚持推行群众路线【答案】D【解析】据材料“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重要问题”、“群众……是真正的铜墙铁壁”可知,毛泽东的讲话体现了关心群众生活,相信群众的力量,这都说明毛泽东坚持推行群众路线,故选D项;“开始认识到”说法错误,毛泽东在国民大革命时期就已经认识到了群众的力量,排除A项;革命统一战线存在于国民大革命时期,1934年革命统一战线早已破裂,排除B项;1927年国民革命已经失败,排除C项。9.(2024·湖北武汉问津联盟10月联考·6)下表是不同历史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国家制度构建的论述。对材料中的内容理解最全面的是()时间主张文献1927年3月一切权力归农会《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最高政权为全国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940年1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保障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新民主主义论》1954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A.制度构建与各历史时期的革命任务相适应B.制度构建是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的保证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D.人民民主的贯彻有效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答案】A【解析】据材料“农会......苏维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可知,表中列举了国民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各个时期的政权归属,符合不同历史时期制度构建与当时的国情相符合的特点,故选A项;1954年1月,我国处于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社会主义革命时期,而非民主革命时期,排除B项;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因此,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制度探索不能反映这一根本的政治制度,排除C项;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人民民主原则,因此,人民民主的贯彻有效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说法不包括表格信息中的前三项,排除D项。10.(2024·广东南粤名校9月联考·9)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1964年12月21日至1965年1月4日在北京举行,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首次提出“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即: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这一报告()A.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调整B.凝聚国人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C.改变了我国工农业落后的局面D.严重脱离国民经济建设的实际【答案】B【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1964年第三届全国人大召开时,周恩来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把我国建成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结合所学经济建设的史实可知这一报告凝聚国人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鼓舞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故选B项;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排除A项;一五计划提前完成改变了我国工农业落后的局面,排除C项;四个现代化目标的提出顺应了经济发展的规律,符合国民经济建设的实际,排除D项。11.(2024·河南六市10月联考·16)海尔集团前身是创立于1984年的集体小厂。1989年4月28日,海尔以定向募集资金方式改为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海尔提出“走出国门,出口创牌”的国际化战略发展。如今,海尔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美好生活和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服务商。下面关于海尔说法正确的是()A.创立时得益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开展B.改为股份公司适应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C.改为股份公司符合我国国企改革的目标D.国际化战略响应了国家“走出去”战略【答案】A【解析】据所学知识,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这推动了“集体小工厂”海尔的建立,故选A项;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提出是在1992年,排除B项;我国国企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在1993年提出来的,排除C项;国家“走出去”战略在2000年提出,排除D项。12.(2024·浙江强基联盟9月联考·18)钱乘旦在《世界现代化历程》中说:“从现代化角度上说,专制王权是民族国家的早期形式,是近代社会的起步点。……在这个阶段上,国家统一了,民族自立了,中世纪的混乱状况得以解除。”下列事件,符合文中“现代化”特征的是()A.加洛林王朝君主丕平将罗马周围的地区交给教皇统治,使教会介入世俗权力B.英国国王亨利八世授意议会通过《至尊法案》,宣布国王是英国教会的首脑C.荷兰人格劳秀斯出版《战争与和平法》,提出君主应该制定条约并接受约束D.德意志马丁·路德撰写《九十五条论纲》,认为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答案】B【解析】据题干可知,“现代化”是相对于中世纪西欧的社会状况而说的,其表现是专制王权的加强,再结合所学(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可知,《至尊法案》宣布国王是英国教会的首脑,建立了专制统治,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形成,故选B项;加洛林王朝君主丕平的所作所为加强了基督教的权威,与“专制王权的加强”无关,排除A项;《战争与和平法》主要涉及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与“专制王权”无关,排除C项;宗教改革运动主要是削弱了教会的权威,与“专制王权的加强”无关,排除D项。13.(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高三月考三·13)拿破仑的《法国民法典》第三卷的标题是“取得财产的各种方法”共分二十一篇,包括第711条至第2281条,是各卷篇幅中最长的一卷,其内容也相对混杂。如第六篇则规定对买卖租赁等具体合同,以及优先权、抵押、强制执行、实效等难于归类的杂项作出原则性的规定。由此可推知,该法典的颁布旨在()A.宣扬契约自由的基本原则B.维护法兰西国家资产阶级利益C.保护公民的财产私有权利D.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答案】B【解析】拿破仑的《法国民法典》有关财产的规定复杂而具体,并且对难于归类的杂项也做出原则性规定,这说明作为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者,拿破仑希望通过这一法典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故选B项;题干所述法律条文的内容主要宣扬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而不是契约自由的基本原则,排除A项;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利是法典在财产方面的具体规定,而不是该法典颁布的根本目的,排除C项;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是《拿破仑法典》起到的作用,并不是其颁布的目的,排除D项。14.(2023·天一大联考高三上期末·33)1844年6月,普鲁士爆发了纺织工人起义。对于这次起义,马克思曾评价:“西里西亚起义是恰恰在开始时就具有了法国和英国的工人起义在结束时才具有的东西……这次起义的行动本身就具有这种优越性质。”“这种优越性质”是指()A.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指导B.对无产阶级本质的意识C.坚持暴力革命的斗争D.明确夺取国家政权目标【答案】B【解析】由材料“西里西亚起义是恰恰在开始时就具有了法国和英国的工人起义在结束时才具有的东西……这次起义的行动本身就具有这种优越性质”结合所学可知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标志德国工人的觉醒,说明这次起义工人意识到无产阶级的本质,故选B项;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848年,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排除A项;法国和英国工人起义都是暴力革命斗争的表现,排除C项;工人通过起义反对资本主义的剥削压迫,并未以夺取国家政权为目标,排除D项。15.(2024·河北张家口高三12月测试·14)下表某国际组织成立后召开的五次代表大会,该组织的成立意在()次数召开时间召开国家召开地点出席代表数第一次1866年9月3—8日瑞士日内瓦60第二次1867年9月2—8日瑞士洛桑71第三次1868年9月6—13日比利时布鲁塞尔99第四次1869年9月6—11日瑞士巴塞尔78第五次1872年9月2—7日荷兰海牙65A.使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确立B.改变欧洲国家间的力量对比C.加强工人阶级间的国际联合D.推广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答案】C【解析】由材料“1866年”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可知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社会矛盾尖锐,无产阶级力量壮大并联合起来,故该国际组织是“第一国际”,其加强了工人阶级间的国际联合,故选C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推动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的确立,和材料内容无关,排除A项;工业革命的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欧洲国家间力量对比,和材料内容无关,排除B项;1866年第一次工业革命已经得到推广,且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排除D项。16.(2023·云南二模·35)上图是关于1884年欧洲列强召开柏林会议的漫画。如果根据史实给这幅漫画加一个标题,最贴切的是()A.《战胜国的盛宴》B.《强盗们的逻辑》C.《非洲人的抉择》D.《和平的缔造者》【答案】B【解析】据材料“1884年欧洲列强召开柏林会议的漫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84年欧洲列强在柏林召开会议,这次会议规定,任何国家在非洲占领新土地,必须统治其他国家,占领方为有效,这就是臭名昭著的“有效占领”原则。这一原则严重侵犯了非洲国家和非洲人民的利益,因此是强盗的逻辑,故选B项;《战胜国的盛宴》指的是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排除A项;漫画内容没有体现非洲人民的意愿,柏林会议并没有一个非洲国家参加,不能说明是非洲人的抉择,排除C项;漫画说明欧洲列强是在瓜分非洲,进行殖民扩张与掠夺,并不是在缔造和平,排除D项。17.(2024·甘肃一模·15)下表为1914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资本输出中所占的比重(输出资本的总额为100%)。这()国家英国法国德国美国俄国日本比重(%)45.027.220.36.50.50.5A.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B.加剧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C.巩固了英国的世界工厂地位D.加速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答案】B【解析】据表格可知,英国和法国在资本输出中所占的比重较高,美国、俄国、日本较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和德国的发展最为突出,俄国和日本的经济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然而它们在资本输出比重却远远不如英法德,这必然会引起各国之间的矛盾,最终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故选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和德国的发展最为突出,然而据表格可知,它们在资本输出中所占的比重却远远不如英国和法国,故说明资本输出比重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并不成正比,排除A项;据材料数值可知,英国占比4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不再由英国一枝独秀,英国的世界工厂地位应有所下降,德美比重上升,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已经形成,故“加速了”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18.(2024·内蒙古包头高三开学调研·24)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极力批判“市场社会主义”,当时报刊文章认为,“市场社会主义”是一种资产阶级的“邪说”,它是“右倾修正主义”作为计划工作,“民主化”向“官僚主义”作斗争的借口,实际上会使经济离开党和国家的政策。这表明,当时苏联()A.经济体制改革的停滞B.公有经济的衰败C.人民生活的极大改善D.思想理论的僵化【答案】D【解析】由材料“市场社会主义是一种资产阶级的邪说”可知当时苏联依然坚守高度集中在计划经济体制,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市场经济是错误的,说明其思想理论僵化,故选D项;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进行一系列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并未停滞,排除A项;苏联的衰败是“苏联模式”的问题,并不是公有经济的问题,排除B项;斯大林模式下人民生活并未有显著改善,且材料并未涉及民众生活,排除C项。19.(2024·河南TOP二十名校高三调研·23)有学者评论说,“从那天起,在国际市场做生意,都用美元标价、结账,还因此成立了专门的组织负责放贷,让大家有钱搞建设、做买卖。”这些现象反映出()A.雅尔塔体系为美国长期操控B.布雷顿森林体系深刻影响着国际贸易C.美国经济高度依赖世界资源D.战后世界经济协调机制尚未正式确立【答案】B【解析】据材料“在国际市场做生意,都用美元标价、结账”并结合所学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的相关知识可知,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其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而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贸易,以美元标价、结账等现象体现了布雷顿森林体系深刻影响着国际贸易,故选B项;雅尔塔体系是政治体系,带有明显的强权政治色彩,与美元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关系不大,排除A项;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取得了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这反映了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因此一定程度上是世界经济秩序的维护需要美国,并非美国对世界资源的高度依赖,排除C项;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国际货币体系,其稳定了国际金融,世界经济协调机制还包括关贸总协定等,但仅凭国际市场上使用美元这一现象不能看出世界经济发展的整体状况,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20.(2024·江苏高中共同体10月联考·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在大量任用儒家人士作为国家治理的栋梁同时,设四于学,把《论语》《大学》等儒家经典译为蒙古文。忽必烈用大一统的思想指导正史修撰,把《宋史》《辽史》《金史》同列为正史,不去强调“华夷之辨”,这蕴含着“天下一家”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忽必烈还继承了多民族中国经济发展重视农业的历史传统,专门组织编撰了《农桑辑要》,命各路宣抚司择通晓农事者为劝农官,并将中华民族历史传说人物和杰出人物都纳入国家祭祀体系之中。——摘编白王文光、马宜果《元朝的大一统实践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材料二古人们民族国家意识最突出的表达莫过于“华夷之辨”。先秦以后,在“华夷之辨”上的衡量标准是血缘、地缘和礼仪三个标准并行,以血缘及地域进行衡量的观点一般在华夏面临严峻威胁即遭遇严重入侵和灾难时占据主流。清军入关后,康熙帝强调“无分内外,视同一体”,雍正帝说“天下一统,华夷一家”。清帝所主“大一统”,改变了“中国”的疆域定位:将历代传统限定在长城以内的“中国”的政治与疆域之版图,扩展到长城以外的“三北”及各边疆地区,即北狄、南蛮、西戎、东夷,皆涵盖在“中国”之内。——根据李治亭《清帝“大一统”论》等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忽必烈大一统实践的历史意义。(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代“大一统”思想的新变化。(4分)结合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清朝辽阔疆域的历史价值。(2分)【答案】(10分)(1)意义:有利于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促进了农耕文明的继续发展;有利于中华民族一体化的形成。(每点1分,共4分)(2)新变化:从“华夷之辨”到“华夷一家”;(2分)扩大了“中国”的范围和疆域。(或答成疆域定位从传统的长城内扩展到长城以外及边疆地区)(2分)历史价值:清朝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2分)【解析】(1)第一小问意义,据材料一“忽必烈在大量任用儒家人士作为国家治理的栋梁同时……儒家经典译为蒙古文”得出有利于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据材料一“用大一统的思想指导正史修撰”得出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据材料一“继承了多民族中国经济发展重视农业的历史传统”得出促进了农耕文明的继续发展;据材料一“将中华民族历史传说人物和杰出人物都纳入国家祭祀体系之中”得出有利于中华民族一体化的形成。(2)第一小问新变化,据材料二“古人们民族国家意识最突出的表达莫过于‘华夷之辨’”"雍正帝说‘天下一统,华夷一家’”得出从“华夷之辨”到“华夷一家”;据材料二“将历代传统限定在长城以内的……皆涵盖在‘中国’之内”得出扩大了“中国”的范围和疆域。第二小问历史价值,结合所学得出清朝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21.(2024·山东新高考11月联考·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有关现代化的目标时间目标选自1954年9月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要“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1964年12月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宣布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即“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周恩来选集》1979年9月叶剑英在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些都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2022年9月我们所推进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必然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根据材料信息,谈谈你对新中国成立后“现代化”目标的认识。(15分)【答案】(15分)新中国成立后党的现代化目标体现了社会发展需求。(2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基础薄弱,现代化目标重点突出工业化建设。20世纪60年代前期,随着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调整,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20世纪五六十年代,适应国家安全需要,重视国防建设,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认识到科技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中共中央更加关注政治、文化方面的现代化,注重社会的均衡发展。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环境问题逐渐突出,在此情况之下,现代化目标又增添了新内容,涵盖了社会内部的和谐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环境保护等领域。(10分,每点2分)总之,中国共产党关于现代化目标的表述体现了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党对现代化目标认识不断深化的趋势。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中国青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主体与先锋力量。(3分)【解析】第一,用一句话总括新中国成立后“现代化”目标变化的核心得出新中国成立后党的现代化目标体现了社会发展需求。第二,按表格所给的四个时序来阐述各个时期“现代化”目标的背景、实施重点得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基础薄弱,现代化目标重点突出工业化建设。20世纪60年代前期,随着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调整,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20世纪五六十年代,适应国家安全需要,重视国防建设,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认识到科技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改革开放时期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中共中央更加关注政治、文化方面的现代化,注重社会的均衡发展。新时代,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环境问题逐渐突出,在此情况之下,现代化目标又增添了新内容,涵盖了社会内部的和谐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环境保护等领域。最后,围绕中国共产党与“现代化”目标的关系,简明扼要地总结升华得出总之,中国共产党关于现代化目标的表述体现了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党对现代化目标认识不断深化的趋势。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中国青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主体与先锋力量。22.(2024·浙江四校联盟高三12月联考·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从先秦至两汉,中国本土哲学的本原追问,以“本末论”为基本方法,这种思维在解决经验世界中事物的存在之先问题上简洁有效,但也有难以克服的理论困难。对此,从玄学到佛教都做了许多探索,“体用”思想逐渐确立起来,这其中蕴含一种不同于传统经验性思维的形而上学范式,可以说是一种思辨性思维。但佛教“体用论”因其非实在性(即“缘起”之“空”)而难以与世物、人伦相兼容,这给理学留下了继续探索的空间,以“北宋五子”为主要代表的早期理学家集中展现了思维转型的理论自觉与努力。——摘编自张恒《从“本末”到“体用”:理学与传统哲学思维之变》材料二本来中学有中学的“体用”,西学有西学的“体用”,即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有各自的“体用”,移花接木地把西方资本主义的“用”移到中国封建主义的“体”上来,这是近代中国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这种结合曾经产生了某些有益的东西……这些,无疑是封建文化的异军,力量虽然有限,但终究给僵化的封建文化打开了缺口,促进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摘编自陈旭麓《近代史思辨录》材料三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经过长期努力,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有条件破解“古今中西之争”,也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迫切需要一批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文化成果……对文化建设来说,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引自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2023年6月2日(1)根据材料一,概括在“中国哲学本原追问”方面,从“本末论”到“体用”思想所发生的嬗变,结合所学,分析理学家“思维转型的理论自觉与努力”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8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使“某些有益的东西”得以“产生”的指导思想,并简要评述这一思想。(6分)(3)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概括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要内涵。结合所学,简述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6分)【答案】(20分)(1)嬗变:从经验性思维到思辨性思维;从非实在性到与世物人伦相兼容。(2分,任意一点即可)影响:理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正统思想(受到官方尊崇);理学丰富了中华文化理论思维;理学对塑造民族性格有积极意义(推动社会教化的发展);理学严重束缚人们的精神世界(宣扬封建礼教)。(6分,任意三点即可)(2)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2分)评述:是近代中国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促进中国社会近代化;在封建制度的基础上修修补补,必然失败;一定程度上接受外来文化,同时努力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4分)(3)内涵: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3分)意义: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3分)【解析】(1)第一小问嬗变,据材料一“这其中蕴含一种不同于传统经验性思维的形而上学范式,可以说是一种思辨性思维”可知从经验性思维到思辨性思维;据材料一“其非实在性(即“缘起”之“空”)而难以与世物、人伦相兼容”可知从非实在性到与世物人伦相兼容。第二小问影响,可以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思考,积极方面,结合理学的史实可以从理学地位和贡献的角度分析,即理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正统思想(受到官方尊崇)、理学丰富了中华文化理论思维与理学对塑造民族性格有积极意义(推动社会教化的发展);消极方面,理学严重束缚人们的精神世界(宣扬封建礼教)。(2)第一小问指导思想,据材料二“移花接木地把西方资本主义的‘用’移到中国封建主义的‘体’上来”可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第二小问评述,据材料二“这是近代中国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可知是近代中国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据材料二“促进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可知促进中国社会近代化;据材料二“力量虽然有限”并结合洋务运动的史实可知在封建制度的基础上修修补补,必然失败;据材料二“但终究给僵化的封建文化打开了缺口”可知一定程度上接受外来文化,同时努力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3)第一小问内涵,据材料三“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可知坚定文化自信;据材料三“也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迫切需要一批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文化成果”可知秉持开放包容;据材料三“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可知坚持守正创新。第二小问意义,结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史实可知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23.(2024·安徽江淮十校联考二·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共14分)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材料一阿保机建国后,不少汉族农业人口流入,对流入汉民筑城以居之,“又为定配偶、教垦艺,以生养之”。契丹人渐渐由原先“衣皮食肉”变得喜好穿着丝、麻制品。辽朝境内的陶瓷制造业兴起,产品风格与造型多样,有中原式器型,也有极具契丹特色的契丹式器型。在唐代时已经有渤海人衣汉族服饰情况,在同契丹族接触后,也出现穿着带有契丹族服饰风格的渤海人。契丹统治者以儒家经典教授诸生,还开科取士。圣宗更是将以儒家政治学说为指导的《贞观政要》奉为圭臬。辽朝统治者效法汉人制定相关礼仪,逐渐将本民族特有之礼制与汉人礼制相结合,形成新的符合实际需要的礼仪制度。——摘编自李蕊怡《从辽朝内民族交融看“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材料二雍正认为如果没有国家“大一统”,民族之间就会充满矛盾,以致彼此诋毁,相互排斥,“北人诋南为岛夷,南人指北为索虏”。各民族只有在统一政权之下,“交相儆勉,共遵荡平正直之王道”,才能形成新的民族“大一统”意识。雍正认为“柔远之道,分疆与睦邻论,则睦邻为美。畏威与怀德较,则怀德为上”。雍正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皇天无亲,惟德是辅”观念深有体悟,认为“生民之道,惟有德者可为天下君”,“德足以君天下,则天锡佑之以为天下君”。在雍正看来,清朝实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一统”,“海隅日出之乡,普天率土之众,莫不知大一统之在我朝”。——摘编自官岩、武雪彬《雍正民族“大一统”思想与清代国家治理的探索》(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辽朝内民族交融的特点及意义。(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雍正民族“大一统”思想的主要内容。(4分)【答案】(14分)(1)特点:结构上以汉族文化为主导,双向发展;方式上以和平友好交往为主流,兼有移民、战争等交往;内容上以儒家思想为民族的精神支柱,既涉及物质文明,也包含精神文明。(共4分,每点2分,任答2点即满分)意义:促进民族交融,有利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促进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为元朝进行彻底的统一做铺垫;加快一些民族与地区的封建化进程;推动边疆地区的开发与进步;为元明清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共6分,每点2分,任答3点即满分)(2)主要内容:充分认识国家“大一统”是民族“大一统”的重要前提(或答两者关系均可);民族“大一统”方式多样,以相互交流学习为主;强调德政是维护和巩固民族“大一统”的重要保障。(共4分,每点2分,任答2点即满分)【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一“陶瓷业……有中原式……也有……契丹式”、“渤海人衣汉族服饰……穿着带有契丹族服饰风格”、“儒家经典……开科取士”、“儒家政治学说”、“效法汉人……本民族特有之礼制与汉人礼制相结合”可知,契丹在保留本民族特色的同时,吸收汉族文化,且以汉族文化为主导,具有明显的双向性;据材料一“筑城以居之”、“定配偶、教垦艺,以生养之”可知,辽朝内民族交融具有和平交往的特征,结合所学,辽宋之间也发生战争,但仍以和平交融为主;据材料一“流入汉民”、“穿着丝、麻制品”、“陶瓷业”、“衣汉族服饰”、“儒家经典教授诸生”、“开科取士”、“儒家政治学说”、“汉人礼制”可知,此时民族交融的领域广泛,涉及社会物质生活、政治、礼制等方面,既有精神文明也有物质文明。第二小问意义,据材料一“民族交融……多元一体格局”,结合材料一辽朝民族交融涉及领域广可知,有利于促进民族交融,有利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根据材料一“儒家思想”、“开科取士”、“儒家政治学说”可知,有利于促进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据材料一“汉民……教垦艺”、“衣皮食肉……穿着丝、麻制品”、“儒家政治学说”、“汉人礼制”可知,契丹族从游牧走向农耕,建立了封建政治,加快一些民族与地区的封建化进程;据材料一“教垦艺”可知,促进边疆地区开发与进步,为后世繁荣奠定基础。(2)主要内容,据材料二“没有国家大一统……在统一政权之下……形成新的民族大一统意识”可知,充分认识国家“大一统”是民族“大一统”的重要前提;据材料二“交相儆勉”可知,雍正认为民族“大一统”方式多样,以相互交流学习为主;据材料二“睦邻”、“怀德”、“惟德是辅”、“德者”、“德足以君天下”可知,强调德政是维护和巩固民族“大一统”的重要保障。24.(2023·福建高考·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材料校勘,是指校正、审定古籍记载的正误真伪。其基本做法是利用史料对古籍记载进行相互核对,条列异同,形成校勘记。表4是今人围绕《建康实录》的校勘事例。表4事例《建康实录》史料校勘记(1)爵位徐孝嗣,年八岁,袭爵枝江县侯。《南齐书》“(徐孝嗣)八岁,袭爵枝江县公”。《宋书》“枝江侯相”。据《宋书》、《建康实录》“县侯”记载无误;而《南齐书》“县公”当为“县侯”之误。(2)籍贯刘延孙,彭城吕梁人也。《宋书》“刘延孙,彭城吕人”。《南史》“刘氏之居彭城者,分为三里”;“延孙所居吕县”。

(3)任职地南昌太守孱陵侯蒙卒。《三国志》“遂到南郡,士仁、麋芳皆降”;“以蒙为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建康实录》“南昌”当为“南郡”之误,因《三国志》的相关记述更加完整。请仿照事例(1),撰写(2)的校勘记;并据以上三则事例,指出校勘古籍时所利用的文献史料应具备的特点。【答案】(8分)校勘记:据《宋书》《南史》,《建康实录》“吕梁”记载有误;“吕梁”当为“吕”或“吕县”之误。(2分)特点:关联性,互证性,完整性。(6分)【解析】首先,撰写校勘记;据材料“利用史料……相互核对”可知,事例(1)分析得出据《宋书》与《建康实录》的记载一致,校勘出《南齐书》的记载有误,依此,事例(2),据材料“《建康实录》……吕梁人”“《宋书》……‘彭城吕人’”“《南史》……‘居吕县’”可知,《宋书》《南史》的记载一致,得出据《宋书》《南史》,《建康实录》“吕梁”记载有误、“吕梁”当为“吕”或“吕县”之误。其次,分析文献史料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