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混合运算单元解读

一、链接课标

“混合运算”属于数与代数领域中的“数与运算”,数的运算重

点在于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经历算理和算法的探索过程,理解算理,

掌握算法。感悟数的运算以及运算之间的关系,形成运算能力和推理

意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第一学段”的“学

业要求”提出“能描述四则运算的含义,形成初步的运算能力。”在

“学段目标”的“第一学段”中也提出了“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运

算,形成初步的数感、符合意识和运算能力J

课标还给出了教学提示:“在教学活动中,始终关注学生运算能

力和推理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二、单元目标

本单元的教学的总目标是:1.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

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脱式计算。

2.在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解决问题

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并逐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需要用两步计算才能

解决的问题。3.通过解决问题的教学,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准确计

算、规范书写等学习习惯。

三、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分为四个层次:

(1)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例1)。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

上,梳理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重点在于理解

综合算式的概念,初步认识并使用脱式进行计算。

(2)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例2)。这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由于学生较长时间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开始做本单元中

含有两级运算而没有括号,乘、除法在后而又需要先算的题目时,容

易受到原来思维定式的影响,导致学习上的困难。为加深学生的印象,

教材在编排上采取了以下两措施:一是适当借助了现实情境,并呈现

了矛盾冲突;二是在题目中用符号标明运算顺序。

(3)含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例3)。在回顾小括号作

用的基础上,直接将相关知识迁移推广到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中,

对学生来说难度也不大。

(4)解决问题(例4)。教学需要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较简单的

实际问题。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类问题,其掌握得好坏会直接影响

到后续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学时应重在让学生理解这类问题的结

构,学会找出中间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本单元重在梳理并教学混合运算的顺序。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

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加减或乘加、乘减的两步式题,并且知道了

小括号的作用。本单元则是学生系统学习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

序,主要是学习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用相关的知识解决一些

简单的实际问题。掌握好本单元的相关知识,将是学生在第二学段学

习两步以上混合运算的重要基础。

根据教材特点提出如下教学建议:

1.处理好情境图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

已经从感性上认识了数学上对于这些运算顺序的规定,在进行两步运

算时会使用,但是尚不会正确表达,也没有理解为什么要这样规定。

教学时,在学生明确计算顺序的基础上,教师要充分借助情境图加深

学生的印象,通过解决问题中的矛盾冲突更好地理解数学上对于混合

运算的运算顺序进行规定的合理性。如例2的教学等。

2.建立好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梳

理学生已有的有关混合运算顺序的知识,如例1、例3等。为了更好

地进行教学,教师应注重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如,通过

复习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通过教材上提供的现实问题情境使学

生在解决问题中加以调用;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等。从而达到梳理

的目的。

3.灵活运用好练习,做好学生的分层指导。本单元针对教学的重

点、难点,安排了较多的有针对性的专项练习,以及题型丰富的综合

练习。教师要根据学情灵活选择和运用好这些练习。根据练习的难易

程度充分运用教具加以动态展示,化解难点。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

对不同学生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

4.把握好教学要求。在此之前,学生一般分步计算两步式题,或

者以直等的方式写出得数。从本单元开始,学生正式学习脱式计算,

学习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因此要注意:在进行脱式计算教学时,对

于过程的书写,教师要作好示范;为能列出综合算式,可引导学生通

过简单的示意图梳理信息并确定解题步骤。在教学的要求上,也应该

给学生留出发展的时间,学生逐步达到目标即可。

四、课时安排

1.第一课时:没有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

2.第二课时: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

3.第三课时: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4.第四课时:解决问题

第五单元第Ol课时没有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学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

1.学生从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掌握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2.学会用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学习目标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习兴趣和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训

练学生养成认真审题、仔细验算的良好习惯。

掌握含有两级的两步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难点能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在学习混合运算之前,学生已经学会了加、减、乘、除的基础知识,懂得100

以内的简单的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有一定的计算基础。因此,在让学生独立

计算时进行演绎推理,经历“观察算式——回忆运算顺序——规划计算步骤一

学情分析

一按次序进行计算——反思并积累体会”的过程,既发展了他们数学思考的能

力,又提升了掌握运算顺序的水平,也为本单元系统地学习混合运算奠定了基

础。

教学辅助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

【设计意图:通过计算比赛“开火车”,以游戏的形式活跃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还能突出新

旧知识间的联系,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回忆起之前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为下一环

节学习同级混合运算打下基础。】

一、计算比赛:开火车

1.师:学习数学,计算能力特别重要,今天我们一起来“开火车”,考考你们的计算能力!

2.课件出示题目,学生依次回答。

52+13=29—6=63+9=3X6=7X8=54÷9=

二、复习运算顺序

I.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IOO以内的两步连加、连减计算,你们还记得计算顺序是怎样的

吗?

生:100以内的两步连加、连减计算,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的。

2.我们来做下面两道的计算题。(课件出示题目)

5+2+1335-2-13

3.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在算什么,最后再让学生动手计算。

学习任务一:探究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呈现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激发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充分利用学生的已知,提供给学生合作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

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把旧知纳入已知,建构新的知识结构。】

一、分析题意,获取信息

1.课件出示例Io

2.师:从题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生:阅览室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

3.师:要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该怎样列算式?

学生独立思考,写出算式。

二、探究计算方法

1.学生反馈算式,理解解法。

中午走了一部分人后剩下的人数,列式为53—24=29(人)

下午来了一些人后阅览室的人数,列式为29+38=67(人)

2.明确运算顺序。

师:先算的是什么?再算的是什么?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1:先算的是中午走了一部分人后剩下的人数,再算的是下午来了一些人后阅览室的人数。

生2:第二个算式的第一个加数是第一个算式的结果。

师:这样,我们还可以怎样列算式呢?

生:53-24+38

师:像这样的算式,是综合算式。

师:你们还记得这样的综合算式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

生: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师:是的,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运算时,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3.运用规定,规范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4.师:在书写时,我们要注意什么?

生1:等号对齐。

生2:计算从左往右。

5.完整书写解答过程。

学习任务二:探究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本教学环节中,重点从学生的作业中找出错误资源,引起学生注意与重视,然

后结合题意,让学生在充分比较、反思、碰撞中,理解算理,总结出运算顺序,对书写格式

形成统一的意见,这样也可以让学生对运算顺序和书写格式的理解更加深刻。]

一、体会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1.师:我们学会了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的混合计算,下面这道题,怎样进行计

算?

2.课件出示:15÷3×5

3.学生小组讨论。

(1)算式中含有什么运算?

(2)在计算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如何书写解答过程?

4.小组汇报。

生1:算式中有除法和乘法。

生2:在计算的时候,先算除法,再算乘法。

生3:书写时,等号对齐,第一步先算除法,乘法不参与计算,直接落下来,第二步算乘法,

写出结果。

二、学生反馈,教师小结计算方法

1.师: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混合计算,怎样进行计算?运算顺

序是什么?

生:都是从左往右进行计算。

2.归纳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

行计算。

学习任务三:没有括号的同级混合计算训练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运算顺序,扩充所学知识的内涵,与以往所学知识构建清楚

的块状知识结构,使学生的认识更加清晰。同时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一、计算。

23+6-112×8÷472÷8÷3

=□00=OOO=I_ICl~I

=口=O=O

二、填空。

三、连一连。

―35-t+∣Γ∣

五、水果店里有60千克苹果,上午卖出18千克,下午又运进15千克苹果。现在水果店里

有多少千克苹果?

1.学生理解题意。

2.独立解答。

3.集体订正。

六、张老师买了6盒巧克力,每盒4块。张老师把这些巧克力分给8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

可以分得几块?

1.学生理解题意。

2.独立解答。

3.集体订正。

【作业设计】

1.理解并记忆没有括号的同级混合计算方法;

2.完成《分层作业》。

【板书设计】

没有括号的同级混合计算

括号

含有加、减法]

含有秉、除法」HM

祢计*∙t.品一*澧。的"。(通"科金2«UjLU<T<.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学生已经学会了加、减、乘、除的基础知识,以及懂得了100以内简单的连加、

连减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综合计算的书写和理解综合

算式的概念,教学生明白综合算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结合学生熟悉的情境进行教学,

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在共同讨论中完成学习任务。

第五单元第2课时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学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

1.通过情境理解和掌握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进行正确运算。

2.能分步或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学习目标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习兴趣和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训

练学生养成认真审题、仔细验算的良好习惯。

掌握含有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1.理解含有两级混合运算的算理。

难点

2.能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一直都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本节

课开始,算式中会出现含有两级运算而没有括号,乘、除法在后而又需要先算的

题目,学生容易受到原来思维定式的影响,导致学习上的困难。对于二年级的学

学情分析

生来说,理解“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教学时适

当借助现实情境,并呈现矛盾冲突,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

顺序。

教学辅助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

【设计意图:以问题引入,再结合直观形象的主题图有利于学生寻找信息和提出问题,为后

面探究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作好了铺垫。1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喝酸奶吗?瞧,老师这有一些酸奶。

2.课件出示主题图。

二、获取数学信息

1.师:仔细观察,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下面一共有多少盒酸奶?

生1:有4组酸奶。

生2:前3组,每组4盒,最后一组只有3盒。

2.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什么数学问题?

生:一共有多少盒酸奶?

3.要解决这个问题,该怎样列式计算呢?

请在学习单上写一写。

学习任务一:探究乘加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在探究方法时,通过呈现不同的列式,让学生进行交流、探讨两级混合运算的

运算顺序,再结合具体情景帮助学生理解。】

一、理解题意

I.师: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4组酸奶中,最后I组数量不同,其余3组都相同。

要求一共有多少盒酸奶,可以怎样求?

生:先求前3组有多少盒,再加上最后1组的就是一共有多少盒。

2.师:你们能试着写出算式吗?

请把你们的算式写在学习单上。

二、列式解答

1.师:根据我们刚刚的分析,你们说一说怎样列式计算,并说明你算的是什么?

生1:我先算前3组,每组4盒,这3组的数量可以用3X4=12(盒),再算一共的12+3=15(盒)

生2:我也是这么算的,不过我列的是综合算式。

3X4+3

追问:可以把算式写成3+3X4吗?

生:可以。

2.师:仔细观察,这些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不同点是,第1个是分步算式,第2、3个是综合算式。

生:相同点是,都是先算3X4。

3.师:先算3X4,都是求的是什么呢?

生:3X4求的是前3组的酸奶有多少盒。

三、规范书写

1.师:原来这三个列式都是先算3X4,即先求前3组酸奶的盒数。

师:前面两种很好理解,可是第三种3+3X4,3X4在加法后面,为什么要先算乘法呢?

请同桌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2.师:原来,乘法属于二级运算,加法属于一级运算。所以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而且,这里还要注意的是,算式中没有括号,只含有加法和乘法,我们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那在计算时,书写上要注意什么?

生1:等号要写在算式左边,等号还要对齐。

生2:第一步中先算乘法,加法不参与计算,直接落下来。

3.根据学生述说,再课件呈现。

学习任务二:探究两级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先计算乘法和加减的混合运算,再尝试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使学生

对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了一个较深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类比迁移的能力,同时为引出含有

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作好铺垫。1

一、尝试计算

1.师:刚才我们学习了乘法和加法的混合运算,那么乘法和减法的混合运算你会吗?

2.课件出示:40-3×6

3.学生小组讨论。

(1)算式中含有什么运算?

(2)在计算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如何书写解答过程?

4.小组汇报。

生1:算式中有乘法和减法。

生2:在计算的时候,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生3:书写时,等号对齐,第一步先算乘法,减法不参与计算,直接落下来,第二步算减法,

写出结果。

5.课件呈现计算过程。

6.师:要是我把乘法换成除法呢,你们还会计算吗?

课件呈现:72÷8-35+49÷7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7.师:请你说一说,先算怎么?再算什么?怎么书写计算过程。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呈现。

生1:计算72・8—3时,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72÷8-3

=9一3

=6

生2:计算5+49÷7:时,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5+49÷7

=5+7

=12

二、小结计算方法

1.师:大家观察一下我们刚才计算的这些综合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师:这些算式,还有什么共同点?

生:没有括号。

2.归纳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后算加、减法。

学生齐读。

3.师:这与我们上节课学习的有什么不同?

生1:上节课学习的是同级混合运算,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生2:这节课学习的是两级混合运算,不管乘、除法在前、在后,都是先算乘、除法,再算

加、减法。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是的,我们在计算的时候,要先看清运算符合,判断清楚运算顺序,

也就是要想清楚先算什么后算什么,这样才不会让我们的计算出错。

学习任务三: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训练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运算顺序,扩充所学知识的内涵,与以往所学知识构建清楚

的块状知识结构,使学生的认识更加清晰。同时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一、下面各题第一步要先算什么?把它圈出来。

20-8÷26×7-1472÷8+3123+9X4

二、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不对,把它改正过来。

三、在。里填上“〈”或“=”。

54-27÷9O924+2×3O39

6×8-5θl92+6÷2θ5

四、先填空,再列综合算式。

819×8

[)-332+U

Cɔ()

募北:一一一—算却__________

五*、看图列式计算。〃/

∣35元|[每支2元

-'Y

?元

六、水果店新进一批精品苹果,一共有60个。装了5盒后,还剩下多少个苹果没有装盒?

G[娄竺果装一盒

『康

【作业设计】

I.理解并记忆没有括号的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的方法;

2.完成《分层作业》。

【板书设计】

含有两级的混合运U]

3<4=12_____

12+3=15m*Q.又有加.*工,

*HX«.ftΛ,后Jl*>•

【教学反思】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中灵活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创设学生熟悉的生

活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同时,积极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懂得迁移方法,积

累更多的数学学习经验。

第五单元第3课时含有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学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

1.能理解括号的作用,利用知识迁移,理解和掌握含有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

运算顺序。

学习目标2.能够正确计算含有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养成先看运算顺

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掌握含有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4.理解含有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算理。

难点

5.能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第三课时,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

没有括号的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及二年级上册含有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的基

学情分析础上学习的。在含有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的算式中,学生已经明白其算理并能

正确计算,因此,引导学生用已有学习经验,迁移方法,学习新知,发展学生的

数感。

教学辅助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

【设计意图:通过计算再把不同算式进行分类,学生在分类时发现算式的各自特征,回忆不

同算式的不同运算顺序,加强区分各种算式的特点。顺势提出疑问,没有括号的算式中,既

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两级混合运算,是不是含有括号的算式中也可以既有乘除法,又有

加减法呢?这样的算式运算顺序是怎样呢?提出疑问,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下一环节探

究新知做好铺垫。】

一、复习旧知,巩固计算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下面的算式,你们能说出它们的运算

顺序吗?

5+6X724÷(8-2)9×2+3417+(6-2)5+24-8

8×3÷640+56÷736÷9×845÷5+3758-14+6

二、算式分类

1.师:看来同学们掌握得不错。这么多混合算式,你们能把它们分分类吗?请在学习单上完

成。

学生独立完成后,课件呈现。

2.师:你们能说说这样分类的依据吗?

生1:第一类,没有括号,运算顺序是从左往右。

生2:第二类,没有括号,运算顺序是先乘除后加减。

生3:第三类,有括号。

3.师:我们看含有小括号的这道算式,这题是我们一年级学过的,谁还记得它是按怎样的运

算顺序计算的?

生:这道算式要先算小括号里的6—2。

师小结:在一年级时我们已经学过了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知道了算式里有括号的,

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

号里面的。)

师:我们再看算式58—14+6,想先算加法再算减法,该怎么办呢?

生1:58+6-14

生2:58-(14+6)

师:第2个同学的回答,就利用了小括号,也就是小括号它可以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

学习任务一:探究含有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对比,发现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与含有小括号的两级混合运

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让学生进行交流、探讨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再结合具体情景帮

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

一、观察对比

1.出示算式7X7-5与7X(7-5)

师:请同学们观察、对比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这两个算式的数字、运算符号是相同的,但左边算式没有小括号,右边算式有小括号。

2.师:也就是右边的算式是在左边的算式上多加了一个小括号。加了小括号,让这道算式发

生了什么变化呢?

生:添加了小括号,就改变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二、探究算理

1.师:加了括号的算式,运算顺序上有什么改变?

生1:左边的算式是先算乘法再算减法,右边的算式是先算减法再算乘法。

生2:本来是先计算乘法7x7的,加了括号,就变为先算减法7—5。

2.集体归纳:

不含小括号,要先计算乘法,再计算减法小括号表示要先计算

7×7-57×(7-5)

=49-5=7×2

=14=44

3.师:在计算时,书写上要注意什么?

生1:等号要写在算式左边,等号还要对齐。

生2:第一步中先算乘法或小括号里的,不参与计算的部分直接落下来。

4.共同小结: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学习任务二:方法迁移,内化新知

【设计意图:对比算式,深化理解小括号在算式中的作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出含有小括号

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同时,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比较练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思维

能力和计算能力。】

一、理解算理

1.师:刚才我们知道了“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下面这些算式,你能快速

说出它们的运算顺序吗?先同桌相互说一说,再点名回答。

2+3×512-4×224÷6+236-18÷9

(2+3)×5(12-4)×224÷(6+2)(36—18)÷9

2.点名回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二、内化新知

1.出示算式:(77-42)÷7

2.学生独立思考:

(1)算式中含有什么运算?

(2)在计算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如何书写解答过程?(请写在学习单上)

3.学生汇报。

生1:算式中有减法和除法。

生2:在计算的时候,因为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算除法。

生3:书写时,等号对齐,第一步先算减法,除法不参与计算,直接落下来,第二步算除法,

写出结果。

4.课件呈现计算过程。

三、小结计算方法

1.师:大家观察一下我们刚才计算的这些综合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①17+(6-2)②58—(14+6)③7X(7-5)④(77-42)÷7

生1:算式①、②中含有加减法,还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的。

生2:算式③中含有乘法和减法,还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

生3:算式④中含有除法和减法,还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

2.归纳小结:算式中不管是乘除法,还是加减法,只要含有小括号,都要先算小括号里的。

学生齐读。

学习任务三:达标练习,巩固成果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扩充所学知识的内涵,

与以往所学知识构建数学知识体系,使学生对四则混合运算的认识更加清晰。同时提高计算

的正确率。】

一、下面各题第一步要先算什么?在它的下面画上横线,再计算。

(12-5)×36×(7+2)(88~56)÷834-(28-13)

二、比一比,算一算。

4+2×7I45-18÷98×6-4

(4+2)×7(45-18)÷98×(6-4)

三、先填空,再列综合算式

算式:算式:

四、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不对,把它改正过来。

■I二

30÷(5+1)

(42-28)÷7

=6+1

=42-4

=38)

七、看图列式计算。

68元每支?元

86元

八、按要求在下列算式的适当位置添加小括号,并计算。

先加后除24+12÷654÷6+3

7×5-310-2×4

【作业设计】

1.理解并记忆含有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2.完成《分层作业》。

【板书设计】

含有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

7x7-57*7-5)

=49-5*7*2只雯含有小标号.

ɪ44=K鄢要此母小括号里的.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教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让学生经历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

算顺序的探索过程,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掌握运算顺序。在教学例题时,鼓励学生

先独立解答,然后让学生展开讨论“例题中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让学生充分地感受改变

原有的运算顺序,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同时,积极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懂得迁移方法,积累更多的数学学习经验。

第五单元第4课时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

学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

1.学会用色条图(线段图的刍隹形)分析数量关系,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丰富解决问题的

策略。

2.在分步列式解决问题的基1出上,逐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会合理运用小括号改

学习目标

变运算顺序。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问题、i>曷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找出中间问题的方法解

决需要两步解决的问题,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募利用色条图分析数量关系,掌握需要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难点会找出隐藏的中间问题,并合理利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例4教学需要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这是在二年级上册关于“连续

两问”问题基础上的提升。连续两问的问题是由两个相关联的用一步计算解决的问题构成

的,解答第二个问题时需要将第一个问题解答的结果作为第二个问题的一个条件。而例4

少了第一问,需要学生自己通过分析,发现并提出中间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条件,这是

学情分析

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类问题,其掌握得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后续解

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教材用烤面包的情境提供了现实素材。目的是使学生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提

出问题,同时结合已知条件分析问题,为后面列式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教学辅助

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学具O

情境导入,旧知铺垫

一、课件出示(如下图):

面包房要烤90个面包,己经烤了36个。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汇报收集的信息。(面包房的师傅一共要烤90个面包,已经烤了36个。)

3.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还有多少个没有烤?)

4.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尝试列式解答。

学习任务一:借图理清数量关系,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问题。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在这个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的步

骤,引导学生利用图的直观来分析数量关系。在对比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两步解决问题的

结构,明确解决两步问题的关键就是先算什么,即找准中间问题。】

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1.课件出示第53页例4:

面包房要烤90个面包,已经烤了36个。如果每次能烤9个,剩下的还要烤几

次?

2.根据提供的信息,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预设问题:(1)一共要烤多少次?(2)已经烤了几次?(3)剩下的还要烤几次?

(-)解决“剩下的还要烤几次”的问题。

I.想一想:要知道剩下的还要燧几次,需要知道哪些信息?

2.画一画: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画出简易色条图。

90个

已烤的制下的

ʌ____________________

每次每9术T烤几次?

(H)尝试解答,体会方法

1.议一议:应该如何列式解答?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倾听不同的想法。

2.说一说:要求还要烤几次,应先知道剩下多少个需要烤。

3.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解答。

(四)交流汇报,形成板书。

1.学生汇报不同的解答方法(让学生说说每步求的是什么?)。

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方法四:

90-36=54(个)(90-36)÷990-36÷990÷9-36÷9

54÷9≈6(次)≈54÷9=54÷9=10-4

=6(次)=6(次)=6(次)

2.比较方法二和方法三。

(1)小组交流这两种解法的不同之处。

(2)你同意哪种方法?为什么?如果不加小括号,应该先算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