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十一五水利发展规划样本_第1页
徐州市十一五水利发展规划样本_第2页
徐州市十一五水利发展规划样本_第3页
徐州市十一五水利发展规划样本_第4页
徐州市十一五水利发展规划样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徐州市“十一五”水利发展规划目录第一章水利形势 1一、基本状况 1二、“十五”筹划实行状况 1三、薄弱环节与重要问题 2第二章指引思想与发展目的 4一、指引思想 4二、基本原则 4三、水利发展规划目的 5第三章重要工程建设 8一、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续建工程 8二、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 11三、都市防洪工程 11四、边界治理工程 11五、区域治理工程 11六、农村水利工程 14七、节水型社会建设 16八、重点建设项目实行筹划 16第四章水利管理 17一、洪水管理 17二、水资源管理 19三、水环境管理 21四、水文管理 21五、规划管理 22六、建设管理 23七、水利工程管理 24八、科技管理 25九、人才队伍管理 26第五章保障办法 28一、转变观念,创新工作思路 28二、加强领导,强化目的考核 28三、明确事权,增长水利投入 28四、依法行政,勉励公众参加 29第一章水利形势一、基本状况徐州市位于江苏省西北部,地理坐标东经116°22'~118°40'、北纬33°43'~34°58'之间,东西长约210km,南北宽约140km,土地总面积11258km2,总人口910万,辖丰县、沛县、铜山县、睢宁县、邳州市、新沂市及云龙区、鼓楼区、泉山区、九里区、贾汪区。徐州市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为东部沿海与中部地带结合部,“东襟淮海,西接中原,南屏江淮,北扼齐鲁”,素有“五省通衢”之称,为全国重要水陆交通主枢纽和东西、南北经济联系重要“十字路口”,是淮海经济区中心都市,也是徐州都市圈核心都市。徐州市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分,四季之中,冬夏季长,春秋季短。春季天气多变,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潮频袭,重要气象灾害有旱、涝、风、霜冻、冰雹等,近年平均降水量860mm左右。但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汛期(6~9月)降雨量占全年67%。二、“十五”筹划实行状况“十五”期间水利发展,以全面提高工程体系和加强管理为重点,以水资源节约、优化配备和保护为核心,以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全面推动水利当代化建设。在治理理念上,从以防洪保安为主向防洪保安、水资源供应和水环保并重转变;服务对象,从以农村、农业为主向城乡统筹、加强都市水利转变。在继续巩固提高流域防洪原则同步,大力推动都市防洪和调水改进水环境工程建设,配合省厅启动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我市境内工程建设,积极开展以灌区节水改造和县乡骨干河道疏浚为重点农村水利建设。水利投融资机制改革逐渐进一步,在争取财政增长投入同步,各县区积极摸索运用市场机制,拓宽投资渠道。“十五”期间共完毕投资29亿元,建设了一大批骨干工程,使我市流域、区域防洪原则和农田灌排条件有了较大改进,初步形成具备防洪、除涝、供水、灌溉、降渍等功能水利工程体系。三、薄弱环节与重要问题通过不断建设,我市防洪保安、水资源供应初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基本需求,水质和水环境恶化趋势有所减缓。但由于地方经济能力限制,各地区、各项水利功能体系之间发展不平衡,水资源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别,水利当代化建设发展也不平衡,水多、水少、水脏三大基本问题依然存在,对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规定,尚有较大差距,徐州水利改革与发展任务依然十分艰巨,面临严峻挑战。在饮水安全面:依然存在供水水质、水量不达标、以便限度及供水保证率低等问题,当前有334万人饮水不安全,其中180万人在饮用高氟水。在洪水安全面:我市流域骨干河道防洪原则虽然基本达到一遇,但仍是全省最低,由于省际矛盾,湖西大堤一期工程未所有完毕,整体效益无法发挥;黄墩湖滞洪区安全设施建设不能适应避洪撤退规定等等,流域洪水威胁依然是我市心腹之患;因洪致涝矛盾突出,全市仍有涝渍田200多万亩;都市防洪排涝原则明显滞后于都市发展,废黄河等外围屏障需进一步提高原则,山洪急需治理,管网与河道不配套问题十分突出,按照规划,仍需20亿元投资;区域治理步伐缓慢,工程设施老化、失修严重,49条区域性骨干河道防洪原则大多局限性一遇,尚有136公里河道堤防为险工险段,35座病险水库、420多座闸站需进行改造和除险加固。在水资源方面:一是水资源局限性矛盾日益突出,我市正常年份缺水10亿立方米,偏旱年份缺水29亿立方米,水资源短缺仍是制约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因素;二是水资源优化配备效率低,工业生产大量使用地下水,挥霍十分严重,地表水与地下水没有完全达到优水优用,用水构造不合理;三是山区生产生活用水局限性,迄今仍有200多万亩山区无灌溉条件。在水环境方面:全市河道水质污染严重,劣于三类占60.9%,其中劣于五类占47.9%。近三年监测资料和全市46个监测断面显示,全市河道符合原则不多,总体水质无明显改进,水污染有恶化趋势。在水生态方面:随着经济发展、都市化水平提高,大量污水排放,给河道导致了严重影响,人水相争局面依然存在,水生态环境得不到有效地保护。第二章指引思想与发展目的一、指引思想“十一五”期间,徐州水利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引,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紧扣实现“两个率先”和“江北领头羊”目的,依托改革创新和科技进步,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全面提高水利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能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保障。“十一五”期间我市水利发展方针是:提高原则保安全,优化配备水资源,保护改进水环境,改革创新促发展。二、基本原则(一)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有关水问题。环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着力改进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努力满足社会对饮水安全、防洪安全、粮食安全用水、经济发展用水、生态环境用水等方面需求,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主线利益,作为水利改革和发展出发点和落脚点。(二)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增进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水资源开发运用要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运用和水生态可持续发展。防洪减灾要实现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在防御洪水对人类危害同步,也要规范人类活动,给洪水留有出路,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综合防洪减灾体系。(三)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着力增强水利体系整体能力。统筹考虑防洪除涝、水资源调配、水环保综合治水目的,协调流域与流域、流域与区域、区域与区域、都市与农村、大中小工程以及当前与长远之间关系,做到建设与管理、工程性办法与非工程性办法、更新改造与新建扩建并重,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突出重点,讲求效益。(四)坚持以改革促发展,着力增强水利事业持续发展能力。要按照《水法》规定水资源统一管理和《防洪法》规定防洪管理原则,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和防洪管理体制改革;按照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配备相结合原则,摸索和建立水权分派和转让机制、社会化防洪减灾机制;改革水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水管单位体制改革,加强水利投融资机制和水价形成机制等方面改革,理顺体制、健全法制、改革机制,保全工程能力、扩展服务能力、强化管理能力,增进水利事业全面发展。三、水利发展规划目的“十一五”期间,水利发展紧扣科学发展观规定,构建六大目的体系:(1)构建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坚持节流与开源并举原则,通过大力履行节水办法,建设节水型社会,提高水资源运用效率和效益。通过兴建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和区域调水工程,继续完善我市南水北调、东水西送水资源配备格局,结合骨干水源工程、各类蓄引提工程建设,提高供水保障能力,构建城乡供水安全保障体系。(2)构建防洪减灾保障体系。坚持给洪水以出路原则,抓住机遇,在发展中解决问题,通过东调南下续建工程,进一步提高流域防洪原则,实行流域性堤防、涵闸、水库达标建设和行蓄洪区安全建设,着力恢复巩固和适度提高既有设施能力,扩大流域骨干泄洪通道;加强区域治理,完善区域引排水系,配合流域治理着力解决因洪致涝问题,重点实行我市八个片区治理;依托流域、区域治理,加快推动都市防洪、排水骨干工程建设;继续实行农村水利建设和中小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加强洪水调度管理能力建设,加强工程管理和防洪规划管理,完善防汛救灾应急系统,研究建立社会化防灾减灾机制,逐渐履行洪水风险管理。详细目的为:流域防洪原则:沂沭泗水系达到50年一遇;区域防洪原则:骨干支流及区域重点排水河道防洪原则达到一遇以上;区域除涝原则达到5年一遇。都市防洪原则:徐州市都市中心区达到1一遇,县级都市达到一遇以上。(3)构建农村水利保障体系。贯彻中央一号文献精神,构建农村水利保障体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粮食安全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坚持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与改进生活条件同步推动原则,积极研究农村投入机制,引导农民通过“一事一议”坚持不懈大搞农田水利建设;加大山区水源工程建设,通过5-8年努力,从主线上解决山区灌溉水源及饮水问题;抓住省级提高县乡河道疏浚补贴原则机遇,力求5年努力,进行全市县乡级河道和村庄河塘疏浚;通过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中小型排涝泵站更新改造,结合农村饮水、节水灌溉、雨水集蓄等小型水利设施建设。通过以上有效办法,到,80%以上基本农田达到旱涝保收;农田灌溉保证率达到75%以上,大中型灌区渠系水运用系数达到0.55;县乡河道全面基本恢复和达到设计原则。(4)构建水资源保障体系。坚持保护与治理并重原则,通过严格水功能区划管理,实行排污总量控制和水质监测,尽快完善都市饮水体系建设,保证都市饮水质量,关闭污水井,加强对重要水源地和地下水保护,启用张集应急水源地,保证市民用水安全,逐渐恢复和改进水体功能,加快地面、地下水转换和优化配备,结合水污染治理和南水北调东线治污工程,加大中水回用力度,建设中水回用与导流工程体系,提高水环境承载能力,避免地质灾害,构建水环境安全保障体系。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高耗水工业及缺水地区农业节水水平明显提高,大中型灌区渠系水运用系数提高到0.55;全市工业用水重复运用率达到76%,全市工业万元GDP取水量下降到81.7m3。(5)构建水生态保障体系。坚持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相结合原则,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和都市生态水利建设等办法,充分发挥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对重点水土流失区和生态脆弱区进行综合治理,防治水土流失,改进生态环境,构建生态安全保障体系。(6)构建水利当代化保障体系。坚持以信息化增进水利当代化原则,通过建立水文水资源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水资源调度管理系统、水土保持监测和管理信息系统,结合水利科技创新,不断提高水利信息化水平,推动老式水利向当代水利转变,构建水利当代化保障体系。第三章重要工程建设“十一五”期间,徐州水利依然处在建设阶段,在抓住国家加大水利投入力度和加快治理步伐机遇,重点实行如下各项工程。一、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续建工程依照国家安排实行东调南下续建工程,提高骨干河道防洪原则,重要工程为沂河治理工程、沭河治理工程、邳苍分洪道治理工程、中运河治理工程、骆马湖堤防加固工程、湖西大堤加固工程等。继续实行黄墩湖滞洪区安全建设工程。(一)沂河治理工程沂河发源于沂蒙山区,经山东省沂源、沂水、沂南、临沂、郯城,自北向南在邳州市齐村西进入江苏省境内,在新沂市苗圩附近入骆马湖,全长333km,控制流域面积11820km2,其中江苏境内长度45.5km,流域面积1048km2。在东调南下一期工程中,沂河江风口~骆马湖段堤防已按一遇防洪原则7000m3/s进行加固,本次沂河(江苏段)治理工程治理范畴为苏鲁省界至苗圩下入湖段,河道设计行洪能力为8000m3/s,防洪原则为50年一遇,重要治理内容涉及:华沂至铁路桥段中泓开挖4.8km、沂河入湖段开挖4.2km、沂河干堤复堤31.5km、华沂漫水闸改建为漫水桥、险工解决14段、堤防截渗6段、干支流穿堤建筑物改建8座、防汛道路建设等。(二)沭河治理工程沭河源于沂山南麓,南经莒县、临沭、新沂于口头入新沂河,全长300km,其中大官庄人民胜利堰以上长196.3km,胜利堰如下长103.7km(江苏省境内长44.7km)。流域面积6400km2,其中大官庄以上4519km2,大官庄如下1881km2。大官庄以上称为沭河,大官庄如下称为老沭河,苏鲁省界至口头称为总沭河。总沭河治理工程重要任务是解决王庄闸下河床、滩面下切,对险工段除险加固,解决一期工程遗留工程,彻底消除总沭河防洪隐患。总沭河治理工程重要内容涉及:口头、邵店、广玉三座滚水坝建设(行洪3000m3/s),险工解决10段,穿堤建筑物加固改建、拆除10座,塔山闸更换闸门12扇、增长电气设备,杜湖桥改建等。(三)邳苍分洪道治理工程邳苍分洪道是沂河洪水分泄入运重要排洪河道,从山东江风口起经苍山县、郯城县境内,在古宅进入江苏邳州市,再经邳州市米滩、艾山西、倚宿山东,于大谢湖附近入中运河,全长74km,其中江苏某些从省界至中运河长33.5km,两岸堤防总长67.74km。邳苍分洪道除分泄沂河洪水外,同步承泄区间2357km2来水。邳苍分洪道治理工程重要任务是通过工程办法,保证50年一遇洪水4000m3/s~5500m3/s行洪安全,保护沿线百姓生命、生产生活及其他设施安全,重要治理内容为:中泓滩面清障,滩地排涝站(周场站)建设,东泇河、三沟河、汶河、燕子河等四条支河回水段复堤,总长度20km等。(四)中运河治理工程中运河(大王庙~二湾)全长41.4km,承泄南四湖经韩庄运河下泄洪水、邳苍分洪道洪水及韩庄运河中运河区间洪水,一期工程于竣工。五十年一遇设计流量为6500~6700m3/s,重要建设内容涉及39.17km干河扩大、7座干河穿堤涵洞拆建及3座穿堤涵闸维修加固,新建、翻建及维修防汛路长75km等。(五)骆马湖堤防加固工程骆马湖总库容为19亿m3,为大(1)型水库,堤防总长96.3km,按50年一遇原则加固,正常蓄水位22.83m(国家85高程基准系统),汛限水位22.33m,设计洪水位24.83m,校核洪水位25.83m,重要工程内容为:堤防加固及局部堤段防渗解决;堤防新建及拆建护坡长15.44km;拆建建筑物18座;新建及翻建防汛道路90.71km,新建上堤道路23.5km,配备必要工程管理设施。(六)南四湖湖西大堤加固工程南四湖流域面积31400km2,湖区面积1300km2,总库容60多亿m3。南四湖湖西大堤北起西石佛老运河口南至蔺家坝止,全长130.8km,涉及鲁、苏两省济宁、徐州二市任城、鱼台、微山、沛县和铜山等五县(市),其中省界姚楼河以北长51.4km,以南79.4km。南四湖湖西大堤续建工程按防御南四湖1957年洪水(约90年一遇)原则设计,支河堤防按一遇洪水原则设计。重要内容涉及:湖西大堤姚楼河至大沙河段复堤8.05km、迎水面护坡接高、堤顶防汛路面铺筑9.05km;姚楼河回水段复堤10.3km、三河尖桥拆建、二干渠、刘庄闸拆建;大沙河回水段复堤18.1km、高圩子涵洞拆建、八孔桥拆建;杨屯河回水段复堤8.6km;顺堤河刘香庄生产桥、独山防汛桥新建;五段闸拆建;湖西大堤大屯闸至挖工庄河段迎水面护坡;鹿口河河口防汛桥新建;沿河河口防汛桥新建等。(七)黄墩湖滞洪区安全建设黄墩湖滞洪区是解决沂沭泗超原则洪水非常办法,滞洪区位于骆马湖西侧,中运河以西,废黄河以北,房亭河以南,跨邳睢公路两侧,总面积480km2,区内人口二十多万,共7个乡(镇)77个行政村。依照省院和淮委编制黄墩湖滞洪区安全建设总体实行方案,重要工程办法:撤退道路建设,涉及主干道、干道及支道;穿路桥涵工程;避洪楼建设等。二、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依照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建设目的和实行环节,加快江苏境内重点工程建设,完毕国务院拟定“通水,全面完毕一期工程”建设目的。“十一五”期间,我市境内工程涉及:刘山站、解台站、蔺家坝站、睢宁站、邳州站、骆马湖水资源控制工程、调水沿线影响工程及徐州市尾水导流工程等。三、都市防洪工程依照徐州市都市防洪规划,市区防洪原则为百年一遇,排水原则为二十年一遇,规划保护范畴582km2,规划排水面积666km2。规划总体布局以“挡、分、拦、蓄、避、排”为原则,建立有效合理都市防洪体系:对流域洪水以“挡”、“分”为主,通过加固我市南、中、北部堤防,构筑外围防洪屏障,以抵抗流域洪水对市区威胁;将市区排水分为四区十四片进行综合整治。按照分年实行筹划,“十一五”期间继续实行废黄河防洪工程及丁万河、徐运新河、三八河、云龙湖上游入湖支流及奎河排水区治理等。结合流域、区域治理,逐渐开展各县(市)、区都市防洪排涝工程建设。四、边界治理工程徐州市位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边界河道众多,防洪排涝、水资源等水事矛盾也多,由于治理难度大,治理速度极其缓慢,诸多边界河道长期得不到治理,为改进边界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十一五”期间重点实行我市境内苏皖边界奎濉河治理工程,逐渐实行邳苍郯新等苏鲁边界河道治理工程。五、区域治理工程依照徐州市水系特点,全市共分为八大区域:1、湖西区域南四湖湖西地区总面积3032km2,该区域范畴为:南四湖以西、废黄河以北,东南以不牢河桃园河为界,涉及丰县、沛县所有和铜山县西部地区。该地区以大沙河为界形成两个排水体系,大沙河以西,由南向北排水入湖有复新河和姚楼河,大沙河以东有自西向东排水入湖杨屯河、沿河、鹿口河、郑集河、桃园河等河流。通过近年治理,当前该区域已形成丰县复新河李楼、丰城、黄楼三级控制四级水面,在沛县大沙河以东地区形成以徐沛河、龙口河串连各入湖港河两级控制、三级水面格局。初步形成了挡洪、排涝、引水综合效能。2、运西地区运西地区范畴为中运河以西,不牢河以东,苏鲁省界以南,废黄河以北地区,跨铜山、邳州、睢宁三县,总面积2831km2。该区域内重要骨干河道有不牢河、房亭河、邳洪河等。通过省历次规划,分别整治了邳洪河、民便河、小闫河,修建房亭河猫窝地涵等工程,使黄墩湖地区及房亭河以北地区来水通过邳洪河排入中运河皂河闸下,并对大运河以北地区机电排灌站进行了调节和增容,使运西地区排涝得到改进。3、邳苍郯新地区邳苍郯新地区位于沂沭河下游,东起黄墩河流域和总沭河,西止陶沟河与中运河,淮委《邳苍郯新规划》总面积1267km2。该地区曾被称为沂、沭、泗洪水走廊,沂河、沭河、中运河、邳苍分洪道由北向南纵贯全区,其间陶沟河、运女河、西加河、汶河、燕子河、武河、城河、东加河、吴坦河、白马河、浪青河、新墨河、黄墩河等区域性排水河道分别汇入中运河、沂河、沭河、邳苍分洪道。建国之前,邳苍郯新地区排水系统十分紊乱,洪涝不分现象极为严重,洪涝灾害频繁,建国后来,特别是水电部上海设计院1965年邳苍郯新地区水利规划后,该地区通过不断治理,固定了洪水河道走向,对大面积洼地圈圩机排,变化了历史上洪水四溢格局。4、骆马湖以北地区骆马湖以北地区位于中运河以东,东至总沭河,该区域重要为东调南下和邳苍郯新规划未涉及地区,总面积707km2,重要排水干河为纲河、老沂河、骆马湖湖东自排河排水入中运河和骆马湖。5、沂北地区沂北地区,指新沂河以北,新沭河以南,总沭河以东广大地区,我市境内重要在新沂,土地面积670km2。区内西北部为马陵山余脉,地势高亢,西部及西北部有踢球山、宋山等,东南部重要干河有黄墩河、淋头河、大沙河、虞姬沟。依照省历次规划,新沂境内丘陵山区大沙河、淋头河等排水河道拦截入岔流新开河,并在沭阳境内进入新沂河。6、洪泽湖以上地区洪泽湖以上地区重要是睢宁县废黄河以南片,徐州市东南部,东邻宿迁,北接邳州,西北部与铜山接壤,南部、西部同安徽泗县、灵壁县交界,该区流域面积1393km2,属安河水系。洪泽湖以上地区骨干排水河道有徐沙河、新龙河、潼河及徐洪河4条河道;重要排水河道有白马河、田河、老龙河、白塘河、小濉河、西渭河、中渭河7条河道。7、奎濉河区域我市境内奎河流域面积666km2,奎河干流发源于铜山拔剑泉,经十里铺黄桥于安徽境内流入濉河,沿线有灌沟河、琅河、闫河、清溪河、看溪河、运料河、申家沟、新源河等支流汇入,并在安徽境内入奎河。8、废黄河黄河自1194年夺泗夺淮,经徐州660余年,上游大量泥沙淤积,形成一条高出两侧地面4~6m“悬河”,黄河北徒后,废黄河自成独立水系,成为北侧沂沭泗水系和南岸濉安河水系分水岭。废黄河我市境内自丰县二坝起,至徐洪河,全长196km,流域面积885km2,其中我市境内692km2。废黄河滩面高程二坝附近49.0m,徐州以西41.0m,睢宁徐洪河处30.0m,两堤距3~10km。按照梯级控制,分段治理原则,进行了不断治理。废黄河现状中泓经不断开挖,当前河底宽度30~100m,形成了周庄、丁楼、李庄、程头、峰山、古邳黄河等梯级控制工程,建成了郑集、丁万河、白马河、魏工等分洪工程。由于我市区域治理步伐缓慢,工程效益衰减明显,急需提高工程原则。区域治理规划防洪原则为二十年一遇,排涝原则五年一遇。“十一五”期间重点实行废黄河治理工程,湖西、中运河沿线及骆马湖以北等重点洼地治理工程,以及某些区域骨干河道治理等,继续实行中小型水库、涵、闸、站除险加固工程,河道清淤疏浚、堤防消险等。六、农村水利工程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实行村庄河塘整治,灌区改造、圩区综合治理、丘陵山区水源建设、小型泵站改造、农村饮水安全等工程,继续实行县乡河道疏浚、节水示范项目、服务体系建设与改革、面上农水等,全面提高农村水利工程能力和管理水平。(一)县乡河道及村庄河塘整治工程“十一五”期间,全面疏浚淤积严重县乡河道和村庄河塘,恢复引排功能、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提高农村河道引排原则,改进水环境和农村居民生活环境,逐渐建立河道长效管理,良性运营机制。“十一五”期间疏浚县级河道130条,土方5500万方,乡级河道1050条,土方6500方,村庄河塘疏浚16545条,土方7000万方。(二)灌区配套与节水改造争取每年有一种灌区改造项目立项实行。努力提高灌区灌溉水运用系数和水分生产率,使灌区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三)丘陵山区水源工程徐州市丘陵山区总面积1812多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总面积16%。重要分布在我市铜山、邳州、新沂、贾汪、睢宁四县一区。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水源工程为重点,兴建和改造库塘、大口井等蓄水工程,维修改造更新骨干翻水线泵站,提高丘陵山区水源保障能力。通过5年左右努力,使丘陵山区能由当前灌溉保证率不到40%,逐渐提高到55%,平均每亩蓄水库容达到200-300立方米,基本实现山清水秀,生态优美。(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我市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实行乡镇供水工程建设。由于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较差,各地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农村自来水入户率仍较低。同步,供水水源水质状况堪忧。徐州某些地区农村群众还在饮用含氟量超标水,高氟区群众深受氟斑、氟骨病等困扰,长期饮用苦咸水群众成为心血管病、心脏病、肠胃病、癌症高危人群。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防治并重、综合治理;因地制宜,近远结合;城乡统筹、多渠道筹资;建管并重、强化用水户参加管理、保证良性运营原则进行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建设原则需满足水利部、卫生部印发农村饮水安全评价关于指标规定:(1)供水水质:基本安全以上。(2)生活用水量:30~50L/人.天。(3)用水以便限度:供水到户。(4)水源保证率:不低于95%。(5)供水网络:对县(市、区)周边地区可充分运用县城水厂供水能力,直接延伸主管,实行区域联网供水。七、节水型社会建设到,完毕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基本建立起适应徐州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定节水防污型社会政策法规体系、协调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完毕节水型农业、节水型工业、节水型都市等重点示范性载体工程建设。八、重点建设项目实行筹划“十一五”期间,全市水利建设重点项目总投资约82.1亿元,其中:流域性工程及南水北调工程34.5亿元,区域治理工程10亿元,都市防洪工程8.6亿元,农田水利工程12亿元,节水型社会建设14.7亿元。按照先急后缓原则,近期先实行国家东调南下二期续建工程沂、沭、邳、运、骆马湖堤防加固工程、湖西大堤加固工程、黄墩湖滞洪区安全建设工程,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刘山站、解台站、蔺家坝站、骆马湖水资源控制工程,都市防洪废黄河治理工程、大龙湖改造工程,实行废黄河、睢北河、大沙河、重点洼地排涝等区域治理工程,奎濉河、新墨河、苏北堤河等边界河道治理工程,县乡河道疏浚、村庄河塘整治、山区水源建设、农村饮水安全等农村水利工程,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等。第四章水利管理一、洪水管理为全市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防洪减灾保障,提高防洪减灾服务能力和安全保证限度。加强防洪减灾公众信息服务,提高雨情、水情、工程调度和洪水情势等信息发布频度和广度。发生普通洪涝,在各级政府领导下,由水利部门组织专业队伍为主进行防洪排涝,避免浮现区域性洪涝沉没损失。发生设计原则以内洪水,保证各类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大中型涵闸泵站不出险,万亩以上大圩圩堤不溃决,避免人民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提高突发洪水应急反映能力,组织险区、洼地群众避险,减少损失范畴与限度,尽快恢复正常生活与生产。(一)提高洪水调度水平按照国家、省防指规定,“十一五”期间防办要实现目的是“机构健全、管理规范、装备先进、决策科学”。基于这一目的,“十一五”期间我市防办将按省防指统一规划,加强防汛防旱非工程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防汛防旱指挥系统,提高调度水平,重要任务是建立如下几种系统:1、水情信息自动测报系统实现市、县两级重要水情站点水情信息自动测报与传播,保证水情信息及时、完整、精确地传送到市防指。重要实现沂河、沭河、中运河、邳苍分洪道、京杭运河不牢河段、徐洪河、郑集河、废黄河、奎河沿线重要控制建筑物水情信息自动采集、传播及工程自动化监控,并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信息,为水情调度提供及时、精确数据。改造既有市区水雨情信息自动测报系统。原有自动测报技术采用无线传播技术,信号精确性易受测点环境影响,信息不精确,不能满足正常都市防汛工作需要,影响防汛调度工作。可以运用通信部门网络技术来传播水雨情信息,信号覆盖面大,精确率高,是此后自动测报系统发展方向。2、气象信息系统继续完善气象卫星云图接受系统改造,为防汛工作提供直观气象信息;有筹划地引进市气象局气象雷达测报系统,提供更加精准降雨记录、分析及气象预报等服务。3、完善市水利系记录算机网络当前,我市水利系记录算机网络已经覆盖到六县及贾汪区水利局,为防汛工作提供了极大以便,而市区几种区水务处还没有与市水利局相连,筹划在市局中心点扩容,各区水务处配备网络服务器等设备,申请到各区专线,建成到各区计算机网络。4、决策支持系统继续完善对汛情信息查询与解决,建立基于WEB汛情信息查询系统;建立防汛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开发预测预报、水情调度、灾害评估等分析计算软件,为领导指挥提供决策支持;建立市、县、区视频会议系统。(二)完善灾害应急反映系统基本建成构造完整、功能全面,反映敏捷、运转高效水灾害应急反映系统,增强应急反映能力。修订完善防汛预案、蓄(行)滞洪区转移撤退预案;制定完善抗旱预案;建立市级机动防汛抢险队伍;加强防汛物资储备;规定水灾害预警级别,向社会公众发布水旱灾害警示;健全社会动员机制,立法规定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队、军队、武警、自然人在社会减灾事务中权利和义务。(三)健全洪水社会管理研究划定我市防洪保护区、蓄(行)滞洪区范畴和级别,编制流域洪水风险图,经批准后向社会公示;引导城乡和开发区建设、经济构造和产业布局调节减灾避险;执行规划批准书制度,完善洪水影响评价制度,增进各类建设项目防洪自保。配合省以上编制黄墩湖滞洪区安全建设规划及研究摸索蓄(行)滞洪区洪水保险机制。加强执法力度,依法惩处破坏防洪工程和阻碍防洪行动违法行为,保证防洪工程体系完整和防洪行动顺畅;加大河湖清障力度,保证行蓄洪畅通。二、水资源管理(一)合理配备水资源完毕全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提出符合地区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定水资源配备方案,指引各地区和各行业合理用水,引导地区经济构造和产业布局调节。依照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科学预测本地需水量;依照《徐州市现状水资源量分析计算报告》拟定本地地表水资源可运用量;在地下水容许开采范畴内,以缩小或不浮现降落漏斗为原则,结合江苏省水利厅下达压缩筹划,合理拟定本地地下水资源开采量;恰当考虑中水及其她非老式水源可运用量。(二)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统一管理城乡防洪、除涝、蓄水、供水、节水、排水、水资源保护、污水解决及回用、地下水回灌等城乡涉水事务,改革灌区管理体制,明确各灌区管理范畴,并设立相应分支管理机构;转换经营机制,完善管理组织,成立农民用水者协会,建立民主决策机制和民主管理制度,促使灌区走上良性运营轨道。(三)健全制度和机制建设,加强用水监督建立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管理制度、建立用水计量收费和超定额(筹划)累进加价制度、建立水资源和水环境有偿使用制度等。建立科学水价形成机制、完善水权(排污权)交易机制、建立政府调控、市场调节、公众参加运营机制。履行阶梯式水价、分质水价、累进水价。制定、出台关于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形成合理水价形成机制,改革水价计价方式,农业用水完善末级渠系管理,逐渐实行终端水价和计量收费,农业水价实行基本水价加计量水价两部制水价制度;工业水价实行定额用水、超定额加价累进制水价制度;在水源丰枯变化较大、用水矛盾突出地方实行丰枯水价。工业水价调节至测算成本200%,自来水厂水价按测算成本加净资产利润拟定。农业水价逐渐调节至测算成本50%。其她非农业水价按《水价办法》规定改革到位。制定出台徐州市关于水资源节约、保护和管理地方性法规、规章,涉及《徐州市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徐州市中水运用管理实行办法》、《徐州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徐州市水权转让管理办法》、《徐州市污水排放管理办法》,修订重要用水行业用水定额,建立消耗考核指标体系,严格取水允许与水资源论证、排污口设立审批等制度,加强水资源监督管理。(四)优化水利工程调度方案按照科学、全面、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坚持“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先地表、后地下,先重点、后普通”原则,统筹兼顾城乡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进一步优化水利工程调度方案,在保障防洪安全前提下,恰当抬高汛限水位,尽量地拦蓄洪水尾巴,减少引提水量,实行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在特别干旱年份,启动水源调度应急预案,努力把旱灾导致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五)建设节水型社会徐州市作为水利部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地区之一,要按照《徐州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规定,在前基本完毕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建成三大体系:调节经济和产业构造,建立与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经济构造体系;建设水资源配备和节水工程,建立与水资源优化配备相适应水利工程体系;开展用水制度改革,建立与用水权指标控制相适应水资源管理体系。三、水环境管理在切实加强水污染防治和水务一体化管理基本上,通过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利工程调水,保障饮水安全,改进河湖水质。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与管理,制定水污染事故应急预案,保障饮水安全,突出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实行水量水质联合调度,遏制和缓和水环境恶化趋势,改进城乡居住环境,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加强地下水管理,实行深层地下水超采区禁采与控采,防止地质灾害。加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和水土流失防治,保护水土资源。加强水功能区水质与水土流失监测,定期向社会公示。四、水文管理进一步完善我市水文站网体系。优化站网分类,调节站网布局,提高站网功能,实现一站多能,建成功能完善、密度恰当、布局合理、项目齐全、层次清晰、技术先进、设施一流站网格局。涉及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泥沙站、蒸发站、地下水站网、水环境监测站网。以防汛为主水文站、水位站基本可以满足我市重要河道防汛规定,区域代表站需要加强进出口门巡测。要加强地下水工作,防止地质灾害,要加强水环境监测工作,减轻水体污染。要加强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实现水利当代化,必要一方面实现水文当代化,要加强水文遥测工作,做到水位、雨量、重要地下水观测井和重要水质站点遥测,做到实时在线,遥测数据直接进行资料整编。要实现以上工作,要加强水文基本设施建设,加强县级水文基地建设,配备迅速、便携测验设备,增长巡测站点、减少驻测站点、扩大委托站、发展自动监测和固态存储为模式,变化测验办法和测验手段,改进测验环境,提高水文测报能力。满足防洪减灾、水资源管理、水生态保护以及其她国民经济发展中基本水文需求。加强水文情报预报工作,为各级防汛指挥部门站好岗,当好参谋。加强水文资料整编及水文分析工作。“十一五”期间,配合省厅修订《江苏省暴雨洪水图集》和《江苏省水文手册》,开展都市水文、平原河道测流技术,以及下垫面变化和产汇流关系等水文分析专项研究。五、规划管理依照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工程情势变化,健全水利规划体系,为国土整治、城乡建设、各类基本设施项目提供水利规划服务,协调水利与有关行业关系,规范社会涉水活动,指引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一)完善规划体系内容“十一五”期间,开展规划资料库建设;修订和完善区域治理规划,完毕水资源综合规划,推动各类专项规划编制。完毕水资源综合规划和配合省厅做好湖泊保护规划、都市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对已经编制完毕区域规划、都市防洪规划、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进行动态管理,充实完善水利规划体系。根据规划,划定防洪区(涉及防洪保护区、蓄滞洪区、行洪区、洪泛区等)、水功能区(含重要水源保护区)、重要规划治导线、规划保存区,制定洪水风险图,并纳入关于国土规划、区域综合规划。(二)规范规划行政允许加强水工程建设规划管理,依法执行规划批准书制度,履行规划保存区制度。研究制定规划批准书制度、规划保存区制度实行细则,根据政府批准水利规划,划定规划保存区,实行有效管理。加强水利规划与经济社会及其有关行业发展规划衔接,完善并实行洪水影响评价、水资源论证、排污口设立论证、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等制度,加强规划符合性审查。(三)加强规划工作管理研究制定水利规划管理办法,加强规划项目立项申报、审批、公示等制度。完善规划编制工作技术管理。加强并贯彻水利综合规划与专业规划、上下级规划、专业规划之间协调衔接。强化规划前期调研、征询、成果审查和规划实行评估等环节,勉励和推动规划创新及公众参加。六、建设管理按照分级事权和市场原则,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提高水利投资效益,提供优质工程产品。推动水利建设市场高效、有序、公平。(一)完善管理制度完善建设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竣工验收制、后评估制和安全生产责任制、质量监督制、财务审计制,提高管理水平。完善水利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体系,健全质量和安全管理规章,强化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加快质量认证体系建设步伐,保证水利工程质量,履行安全生产准入制度。改革政府投资项目实行方式,摸索工程建设“代建制”、“委托制”。履行设计招标。(二)健全市场机制哺育水利建设市场主体,建设各主体信用体系,建立动态市场准入清出制度,强化市场监管,规范市场主体行为。七、水利工程管理依法保护河湖,加强工程管理,保持水利工程办法功能与能力,为经济社会涉水需求提供优质服务,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水环境,为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创造条件。“十一五”期间,基本制止与水争地、围占河湖、设障阻流现象,水利工程设施功能和能力非自然衰减得到主线扭转;增长水利工程管理投入,加快除险加固进程;在工程除险加固基本上,加强工程维护管理,以完好状态、完备功能、及时完善原则运用,为社会各方提供优质、低耗服务。(一)加强河湖库保护配合省厅编制湖泊保护规划,明保证护范畴、保护目的、重要功能区划、治理保护对策,建立管理机构,制定管理制度,按规划严格管理。完善河道分级管理,建立河道保护制度,严格河道管理范畴内建设项目开发运用活动管理;加强河道采砂管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二)规范工程管理完善水闸、泵站、河道堤防、水库等工程技术管理规则,制定关于规范性文献,提高管理队伍素质,推动水利工程维护管理和运营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当代化、科学化。摸索建立公益性工程消耗补偿机制,按照“分级管理,分级承担”和责权利一致原则,贯彻各级维修养护资金,保证水利工程得到正常维护,建立良性运营管理机制。加强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指引。完善农村水利建设管理分级负责体制。“十一五”期间,分级划分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责任主体,分级负责,市重点对列入省、市级规划农村水利骨干工程建设进行扶持,村如下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以民办为主,并按照国家政策大力履行民办公助。深化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因地制宜,摸索“用水户参加管理”等农民用水管理组织形式。(三)严格水政执法提高执法效能,减少执法成本,创新执法途径,增强执法透明度。八、科技管理进一步开展饮水安全、防洪除涝、节水、水环境等方面政策和办法研究,提出支撑我市中长期社会经济发展水利重大战略办法、水利当代化发展政策;开展流域、区域水利发展战略研究,提出支撑我市中长期社会经济发展流域、区域水利工程总体布局,解决涉及流域、区域水利发展重大水利技术问题、水利工程建设中重大核心技术问题;进一步开展水资源配备、水权、水市场、都市水务、服务管理等方面研究,使我市水资源得以科学配备、优化调度。徐州水利科技进步对水利发展贡献率超过55%。“十一五”期间,重点攻关和优先开发技术,涉及探讨水资源可持续运用方式对策,开展水权、水价、水市场理论及应用研究,水利工程良性运营机制研究;加强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重大问题研究,研究水资源运用与生态保护关系,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胁迫与补偿等问题;加强防洪减灾方略研究,逐渐建立集实时监测、预警预报、抢险救灾、恢复重建于一体应急管理体系,开展水沙资源运用核心技术、河湖关系、湖库清淤技术、河道整治及水沙关系等方面研究;环绕南水北调和淮河治理工程,研究开发水利工程病害诊治、水工混凝土寿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