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探析_第1页
中小学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探析_第2页
中小学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探析_第3页
中小学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探析_第4页
中小学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探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4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探析摘要: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有着五千多年的辉煌历史,其内容丰富,典籍繁多,涉及面广泛,但是其中也有一些不适应社会发展的内容,所以需要我们在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时,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中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此阶段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中小学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上存在一些问题,亟待于解决,这就需要我们对如何开展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探索与实践,以至于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关键词:中小学;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对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指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教学内容的教育活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千年积淀,寓含着许多做人做事的原则和标准,通过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奠定扎实语文功底,可以内塑学生素质,使学生养成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良好品德,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改造社会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此项教育活动是现行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与现行学校教育相比,其学习的范围维度要狭窄很多。另外,中小学阶段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力度很欠缺,甚至于在教学中很少提及,这是不容乐观的现状。在中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很有必要,这不仅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个性塑造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良方。一、当前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一)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面狭窄当前,我国青少年仅在中、小学阶段接受正规、统一的传统文化教育,而且传统文化教育仅限于学校开设的语文课、历史课,内容局限于古诗词、朝代简史和少量的历史人物故事,教学目的主要为应付考试,授课内容枯燥,课程设计简单,教学方式方法单一,总体教学效果不佳。虽然有的学校也要求学生在课程教学之外背诵古诗词,大都是应付素质教育的举措,实质上没有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甚至相去甚远,还是为应试谋篇布局。中小学生普遍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不足,理性认识更肤浅。(二)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欠缺从我们耳熟能详的《唐诗三百首》、《论语》、《史记》、《资治通鉴》到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阅读上,大多数中小学生是通过课本或者配套的课外读物了解,很少是通过自己阅读古典原本书籍的途径来学习。总之,凡属于考试范围的书本知识,属于常识问题的、人们使用较为频繁的传统文化知识青少年都比较了解,但是平时不作为考试内容的,如先秦类文学知识、书画类、音乐类等知识了解还很不够,对经史子集和传统戏剧更表现出相当的冷漠,大多数学生写不出几个自己熟悉的中国传统曲目或古典曲目,甚至讲不出几个经典的成语故事,即便是讲得出,也只是一小部分学生,这也是相当可怜的。可见,如今的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功底不深、知之甚少。(三)优秀传统美德观念淡薄目前在中小学中仍存在一些与传统美德不相符合的现象,尤其是师道和孝道在当今的青少年身上体现的不够充分。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民间亦有“师徒如父子,朋友如手足”之说。学生对待老师,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尊重。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对老师的态度究竟如何,见到老师不打招呼,视老师为路人;有的冲撞老师,甚至在背后谩骂老师,此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儒家文化提倡“孝道”,子曰:“唯父母之疾是忧”。简单说,即是父母之恩,终生难报。侍亲、顺亲,方可为人、为子。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是值得我们学习、继承和发扬的。而现在一些中小学生接受了教育之后连基本的礼貌都没有,更多的孩子是以自我为中心,对周边人要求是“人人为我”,而不是“我为人人”。对父母的谆谆教导,轻则沉默,消极抵触,重则以“离家出走”、“自杀”相威胁;更有甚者,经不起形形色色的诱惑,言目攀比,玩世不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无视父母挣钱之艰辛与生活之俭朴,更别提以慈悲之心关怀父母、救度父母,为父母报恩和尽孝了。可见,优秀传统观念的淡薄是不可忽视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势在必行。(四)传统生存理念扭曲《易经》曰:“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道出了人之为人应有的人生态度、生存理念。君子应该胜不骄、败不馁,直面人生中的挫折与逆境,依靠自身的智慧、能力和意志不断克服困难、超越自我,从而实现自身的目标与价值。但是近年来,中小学生因意志薄弱、心理脆弱、经受不住挫折而导致自杀的现象比比皆是,每年都有不少学生因受不了或生活或学习等各方面的压力而自杀。据媒体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国约有20%的中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或行为问题,比如娇惯、任性、心理脆弱、缺乏毅力等。此外,打架、逃课、酗酒、网恋、自杀等问题也层出不穷。他们的集体主义和社会公德意识较为淡薄,强调个人本位,社会、集体次之。重实惠、求实用,从而淡化社会责任感,在价值观取向上易过于急功近利,理想追求淡化。他们心理素质较差,心理承受能力普遍不高。同时,“明礼诚信”的美德体现不多,甚至对于一些违背诚信的事件习以为常。究其原因则是我们几代人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丢失了传统文化中“孝、梯、忠、信、礼、义、廉、耻”等基本道德准则。二、加强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对策(一)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是学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主体,所以这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有较高的要求。学校要开辟多种渠道,开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以提高教师传统文化素养为目的的培训活动,提高专任教师的理论水平,提升其知识结构,尤其是和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学校可以以培训为主要途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派出学习、课题资助、与文化单位交流研讨、邀请专家进校培训等形式,建设一支熟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学历高水平的专家型教师队伍。造就一批学科带头人,使他们不仅拥有深厚扎实的国学功底,而且拥有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当然,教师自我学习是提高自身素养,丰富知识领域的重要途径。教师更要善于钻研教材教法,以日常教学为依托,适时进行渗透,潜移默化,完成日常教学任务的同时,也达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二)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和家庭环境外因是事物发展的依据,环境是影响教育的主要外部因素,“孟母三迁”的典故就说明环境对儿童教育的重要性。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用是不可小觑的。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广大中小学生以愉悦的心情更好地学习。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在校园这个特殊空间内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校园文化对塑造学生健全人格、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如千年学府岳麓书院中的亭台楼阁之名;对联、碑刻与牌匾之文;雕像、绘画与花窗之形;花草、树木、山水与建筑之景;都是书院教育整体的组成部分,这是值得借鉴的典型。我们可以从校园传统文化环境建设着手,让一草一木呈现笑容、一步一梯带着欢声、一墙一室充满情感,把传统文化附着在这些物质上,配合以教学,达到“硬件”与“软件”合一的境界,把传统文化渗透到校园的每个角落。家庭是人健康成长的摇篮,是一个人思想品德教育的最重要场所,而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所以父母要提高自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父母要通过各种渠道开展学习,譬如阅读书籍、浏览网络等,努力提高自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做好“家庭第一任教师”,才能够更好的协助孩子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活动。父母要以身作则,做好人格示范,父母还要积极创造良好的氛围。如购买一些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关的书籍、资料、音像资料等,利用各种时间单独或者与他们一起学习。也可以带领他们去剧院观看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关的电影、戏曲等,培养他们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创造一个相对稳定、具有良好氛围的家庭氛围,能够有效的对青少年进行持续的、循序渐进的品德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三)诵读经典诵读经典也是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通过对经典的阅读,让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经典零距离的接触,乃至于身临其境,直接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进而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比如在小学阶段可以采取课堂教学、课外阅读、开设图书角、图书共享、构建经典诵读的“网络平台”等多种形式诵读《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等经典;中学阶段可以诵读“四书五经”、四大名著等著作。(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打破单纯课堂教学的模式,根据各学科的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设置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歌赋的比重,如开展经典名著阅读活动、古诗词朗诵比赛、手抄报、出黑板报、办业余书法班及国画班等等。因地制宜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与各种富有趣味性的课外文化体育活动、怡情益智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结合起来,潜移默化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中小学生的思想当中。充分改造和发挥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俗、礼仪,发挥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承功能,在青少年中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民俗活动,增强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兴趣。比如组织学生重阳节登山,增强他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或到敬老院去做好事,使他们树立敬老、尊老、爱老的意识;清明节时候组织学生去烈士公园、名人纪念公园等爱国教育基地扫墓、踏青,让他们在缅怀先烈的同时,更多的了解民俗节日的内涵。同时,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厚资源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是高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