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版)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 语言文字运用 40分钟训练1 语言文字运用 名著阅读古代诗文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_第1页
(江西版)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 语言文字运用 40分钟训练1 语言文字运用 名著阅读古代诗文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_第2页
(江西版)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 语言文字运用 40分钟训练1 语言文字运用 名著阅读古代诗文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_第3页
(江西版)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 语言文字运用 40分钟训练1 语言文字运用 名著阅读古代诗文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酒馔/撰写孤僻/癖好讥诮/峻峭忌惮/殚精竭虑B.搅拌/绊倒祈祷/乞求枝柯/舸舰羸弱/果实累累C.搠倒/溯流掂量/惦记洗漱/咳嗽玷辱/拈轻怕重D.端倪/睥睨挑衅/体恤棕榈/闾阎提防/金榜题名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逸事出洋相韬光养诲唉声叹气B.殒石踩高跷贪赃枉法一张一弛C.坐镇耍伎俩大肆渲染皇天厚土D.蛰伏打牙祭咬文嚼字和盘托出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A.随着金融危机蔓延到整个资本主义社会,昔日甚嚣尘上的“西方的月亮圆”言论已彻头彻尾宣告破产。B.现代人需要永恒的山水带给他们永恒宁静的感觉,但这一切对现代人来说已经是望尘莫及了。C.这件事对我无异于晴天霹雳——一块珍藏多年、价值连城的璧玉,顷刻变成一块一文不名的瓦片。D.网络文学走过十年之路,似乎大有成为准主流文学之势,但相对于纯文学而言,它只不过是冰山一角。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东南大学附属中医院药剂科药剂师厉伟兰告诉记者,有些药既可以制成片剂也可以制成胶囊,所以片剂是无法取代胶囊的。B.记者了解到绿华小学6个年级7个班总共有237名学生,全部享受国家补助的免费营养餐,但食堂空间有限,也没有足够的餐桌餐椅,因此,学生需要各自回到教室吃饭。C.审计署发布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2011年度审计结果,发现有63个项目、26个施工单位、4个勘察设计单位、8个监理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管理不合规、勘察设计不到位。D.从南海黄岩岛对峙,再到东海钓鱼岛争端,罗援强调:当务之急是升级海巡船吨位,建立海上警备队,这样才能保障中国海洋权益。5.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其根本就是文化的自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这种自觉还是一种日常生活的实践,不关注和参与日常生活,就不会有真正有生命力的文化产品②对于以文化为业的人来说,文化自觉尤其重要③这种文化自觉首先是自我的身份认同,要与各种权力保持适度的距离④这种自觉更是一种责任,要对本民族文化的延续和发展负责⑤这种自觉也是一种自信,如果不能对自己所处的时代充满兴趣和信心,就无法真诚地投入其中A.③④①⑤②B.③⑤④①②C.②③⑤④①D.②③①⑤④6.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讲的是学习方法,“学”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把“学”与“习”统一起来。(《论语》)B.抄检大观园时,当凤姐和王善保家的抄检到探春处,她挺身护丫头,不许搜她们的东西,痛斥抄检是“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顶撞了凤姐,并打了“乘势作脸”的王善保家的一记耳光。(《红楼梦》)C.爱斯梅拉达将小山羊训练得很聪明,小山羊在广场上的表演很精彩,副主教克洛德为了一己私念,竟然指责爱斯梅拉达的表演有妖法,这充分表现了克洛德阴险的嘴脸。(《巴黎圣母院》)D.“街亭”战斗结束后,诸葛亮奖赏有功的赵云,挥泪处置了违反军令的将领马谡,并上表后主,陈述过错,请求辞掉丞相之职。(《三国演义》)7.古代诗文默写。(1)且夫天地之间,________________,苟非吾之所有,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2)________________,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3)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子罕》)(4)歌台暖响,________________;舞殿冷袖,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江南文化的特性是在与北方文化(其典型代表是齐鲁文化)以及与荆楚文化等的比较中显现出来的。江南文化是一种诗性文化,主要体现在人的饱满的感性审美,与放达沉稳的现实诉求以及与清丽秀美的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江南文化在与主流的北方伦理文化相抗衡中,以柔克刚,“越名教而任自然”,从而自晋室南渡以来逐渐占据了中国文化的制高点。江南文化给予历代文人以极大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陈望衡在《江南文化的美学品格》中认为,“江南概念主要是审美的。江南文化从主调来看,是一种审美文化”。这真正抓住了江南文化的审美和诗性本色。美国学者费正清认为,中原体制文化的大传统和东南沿海地区相对自由的小传统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某种张力,促进了中国文化在互补中的发展。而江南文化就处于费正清所说的东南沿海地区的核心地带。这种相对自由的文化小传统自宋代以来一直处在引领中国教育、文化和经济的地位。到明清时期达到高峰。如有清一代,全国共产生(文)状元115名,江南文化圈所属三省(苏、浙、皖)的状元数为78名,占全国的67.83%。这些数据说明,到清代时,江南在文化教育方面已远远领先于其他地方。这些状元以及出身此地的进士大多进入中国的政治领域,同时他们在经济领域亦叱咤风云。这种重学崇文的传统影响所及,到晚清和民国,苏浙两省的现代文学家可谓灿若群星。如鲁迅、茅盾、郁达夫、周作人、徐志摩等,均是一流的文学家。江南文化自古到今所形成的底蕴和特色,也深刻地渗透进了当代中国先锋文学家,尤其是那些出生在江南文化圈的先锋作家的骨髓当中。首先,江南文化培育出了中国独特的文学信仰维度。这种信仰渗透进先锋文学家的血液中便引发了当代先锋文学的持续发展和深化。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先锋文学在全国有遍地开花之势,各地不少作家都进行过先锋实验性写作,但时至今日大多已偃旗息鼓。而成长于江南文化圈的先锋作家如苏童、格非、叶兆言、余华、王安忆等,创作势头仍然不减,且先锋性显明。这是一种基于对文学的信仰所带来的执着,这种信仰来源于对江南诗性文化的深切记忆和感恩情怀。江南迷离的山水和氤氲的烟树,温和的气候与鱼米之乡,构成了这种准宗教氛围的外在地理和风物条件。在对文学的追求中,自古以来的江南文化漫透着不同于北方的洒脱和空灵。那些生息于此的当代先锋文学家们同样继承了这样一份精神遗产。其次,先锋文学在实验冲动过后仍然富有活力地涌现出众多优秀作家和作品,这得力于江南文化在当代的精神积淀。这种积淀体现在构思、语言、意象、叙事等诸多方面,这些都折射出了江南文化的影子,都带有鲜明的江南风物特点。然而,这种风物是以与传统审美意象相反的反讽方式体现出来的。先锋文学的中坚力量正是那些至今坚持先锋写作的文学家特别是小说家。他们大多栖居在江南的城市里面,以最新潮的姿态和话语方式传达出江南传统文化最深沉的品格。如此看来,中国先锋文学应拥有更加夺目的未来。(选自《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2月8日)(1)关于“江南文化”,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江南文化特性是在与以齐鲁文化为代表的北方文化及荆楚文化的比较中显现出来的。B.江南文化富有抗争性,以柔克刚,越名教而任自然,且逐渐占据中国文化的制高点。C.江南文化作为一种诗性文化,在感性审美、现实诉求及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层面得以体现。D.江南文化是一种审美文化,它与中原体制文化共同促进了中国文化在互补中的发展。(2)对“江南文化的影响”,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江南文化自明清时就引领中国教育、文化和经济发展,对中国近代与实业作出重大贡献。B.江南文化特有的底蕴和特色,孕育了苏浙一带灿若群星的现代文学家,促成了中国先锋文学的诞生。C.江南文化浸透着不同于北方的洒脱和空灵,当代先锋文学家们承继了这样一份精神遗产。D.江南文化培育出的中国独特的文学信仰维度,促使全国当代先锋文学由偃旗息鼓到先锋性特征明显。(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江南文化圈先锋作家对文学的信仰源于江南迷离的山水和氤氲的烟树,温和的气候与鱼米之乡。B.先锋作家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江南风物特点,且习惯用与传统审美意象相同的反讽方式加以体现。C.当代江南优秀作家的作品,受益于江南文化在当代的精神积淀,且都折射出江南文化的影子。D.厚重而精致的江南文化精神,不仅造就了江南先锋作家,也创造了中国文学更加夺目的未来。

参考答案1.C解析:A项,zhuàn,pì/pǐ,qiào,dàn/dān;B项,bàn,qí/qǐ,kē/gě,léi;C项,shuò/sù,diān/diàn,shù/sou,diàn/niān;D项,ní/nì,xìn/xù,lǘ,dī/tí。2.D解析:A项,“诲”应为“晦”;B项,“殒”应为“陨”;C项,“厚”应为“后”。3.A解析:B项,“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不合语境。C项,“一文不名”指一个钱都没有,形容极贫困,用错对象。D项,“冰山一角”比喻事物已经暴露出来的一小部分,不合语境。4.D解析:A项,强加因果,“所以”改成“但”,“有些”前加“虽然”;B项,语序不当,“各自”与“回到”对调;C项,缺宾语,在句末加“的问题”。5.C解析:②放开头,是因为所有的内容都是针对文化个体说的,其余句子按层次关系排列。6.D解析:D项,“辞掉丞相之职”错,原文是“自贬三等”。7.(1)物各有主虽一毫而莫取(2)暧暧远人村鸡鸣桑树颠(3)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4)春光融融风雨凄凄8.(1)B解析:B项,“富有抗争性”错,于文无据,原文为“江南文化在与主流的北方伦理文化相抗衡中,以柔克刚”。(2)C解析:A项,“自明清时就引领中国教育、文化和经济发展”错,应为“自宋代以来”;B项,“促成了中国先锋文学的诞生”错,属于曲解,原文为“深刻地渗透进了当代中国先锋文学家……骨髓当中”;D项,“由偃旗息鼓到先锋性特征明显”错,原文为“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先锋文学在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