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1页
西城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2页
西城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3页
西城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4页
西城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城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12分)

1.(1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古代先哲从不同思想立场出发,先后就学习这一主题有过精辟阐发,涌现出异彩纷呈、各具特色的学习观。

就学习本质而言,先秦时期的孔子强调“德性至上"。在孔子看来,学习要更多关注如何做人的问题,而不是如何认知的问题。学习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学习。学习就是过一种有意义的“德性”生活。东汉王充则首次提出要从智、德两个方面去学习,尤其强调关注自然科学领域知识的学习。王充主张通过学习来推动“才"“德”不断获得进益,这一认识首先是对先秦儒家“仁智统一"传统的继承,同时又是一种具有大跨度飞跃的新开拓。明清之际,三大儒者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批评宋明理学的空疏无用,主张“学贵履践,经世致用”。在这其中,可以清晰地让人看到“德性"“理性”在有关学习本质的认识发展中的不同轨迹。但是,在两者此消彼长的过程中,先秦儒家孔子所确立的“仁智统一"的修身传统却从未间断,亦即德性与理性始终蕴含于修身养性之中,并在学以成人的过程中始终相互关联,浑然一体。

就学习目标而言,“学以成人”一直是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家们共同追求的价值取向。先秦时期,儒家主张“学为圣贤",道家主张“学为真人”,东汉时王充则主张“学为通人";而到了宋代,张载、朱熹等人又强调“学为圣人”,再到清代颜元则强调“学成其人"。可以说,对学习到底可以塑造怎样的理想人格,不同历史时期都提出了与时代相应的要求。

就学习过程而言,无论是孔子的“学、思、行”,还是荀子的“闻、见、知、行",还是《中庸》中广为传诵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抑或是明清学者王夫之的“知行统一",只要对这些认识稍加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尽管先贤们关于学习过程的阶段划分存在着细微的差别,在层次上也有着粗细之分,但又无一例外地认为学习过程是“学程”与“习程"的连续体,包含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共同参与,强调知识掌握与知识运用的内在统一,突出学习具有认知和实践两大基本属性。并且,在许多古代思想家看来,相较于“学程”而言,“习程"有其更为重要、更为根本的一面。

总之,“学以成人”既是学习的出发点,也是学习的归宿。突显学习的实践属性,强化学习的行动品格,真正实现以学习来充盈人的生命发展,促进人的精神境界提升,这些才是学习应有的本真特点与内在追求。

(取材于李敏《中国古代学习观的历史嬗变及其当代启示》)

(1)下列认识中,不符合“仁智统一"学习观要求的一项是

A.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

B.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道德经》)

C.故夫学者所以反情治性,尽才成德也。(《量知篇》)

D.德性资于学问,进而圣智,非复其初。(《孟子字义疏证》)

(2)下列关于学习过程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知行合一”体现着对学习过程的要求。

B.“学"与“习”有着连续性和共同要求。

C.“学程"强调学习活动之中的认知属性。

D.“习程”强调非智力因素发挥主要作用。

(3)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学习观的理解和推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学习本质在中国古代各家的表述中虽有不同,但核心精神其实一致。

B.学习要求中淡化德性修养,重视理性实用,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C.学习目标从“学为圣贤"到“学成其人”,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退步。

D.学习活动中“学程"“习程”关系的处理,古代思想家们完全相同。

(4)荀子《劝学》中写道:“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结合材料,分析荀子这句话中体现出来的学习观。

二、选择题(6分)

2.(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大规模饥荒,给许多老人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

B.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人都明白,礼尚往来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尊重。

C.对于这样冠冕堂皇的解释,相信每个人都愿意理解并用行动表示支持。

D.有关部门应该大力激浊扬清,通过有效管理营造向上向善的网络氛围。

3.(3分)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诗经》收录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三百多篇,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

B.“三曹”“七子"的诗歌创作,风格柔丽,情调哀伤,后世用“建安风骨”来称道。

C.“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明珠,分别代表着唐宋文学发展中的独特成就。

D.“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强调“惟陈言之务去”,重视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传统。

三、文言文阅读(9分)

4.(9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哲马十驾,功在不含。键而含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竖六瘾而二婪,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下列句于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不积跬步(guǐ)B.驽马十驾(nú)

C.锲而舍之(qiè)D.用心躁也(zào)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兴:兴起。

B.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积:聚积。

C.铁而不舍,金石可缕舍:舍得。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一:专一。

(3)对下面句子在文中意思的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A.骏马跳跃一次,不会达不到十步远

B.骏马跳跃一次,也不会达到十步远

C.良马劣马跳跃一次,都可以达到十步远

D.良马劣马跳跃一次,都不会达到十步远

四、默写(8分)

5.(8分)在下面的横线上默写诗文原句。

①山不厌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归心。(《短歌行》)

②冤为衣兮风为马,__________________。虎鼓瑟兮鸾回车,_____________。(《梦游天姥吟留别》)

③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_____________,___。(《登高》)

④古之学者必有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师说》)

⑤白露横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凌万顷之茫然。(《赤壁赋》

⑥怅銮席,?(《沁园春长沙》)

五、语言文字应用(10分)

6.(10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致的文字特别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我虽则外国诗文念得不多,也不想开出账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与悲啼。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因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音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1)节选文字中有对于中外诗文的广泛联想,这有什么作用?

(2)根据文意,写出文中画线的“秋的深味”的具体内涵(可以借用原文词句)。

(3)节选文字最后说“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其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语言文字应用(5分)

7.(5分)阅读《乡土中国》,完成各题。

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我们俗语里有“一表三千里”,就是这个意思,其实三千里者也不过指其广袤的意思而已。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

在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做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图子是“街坊"。有喜事要请酒,生了孩子要送红蛋,有丧事要出来助殓,抬楦材,是生活上的互助机构。可是这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范围。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有势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穷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邻的两三家。这和我们的亲属图子是一般的。像贾家的大观园里,可以住着姑表林黛五,魂表薛宝钗,后来更多了,什么宝琴、岫烟,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可是势力一变,树倒糊狲散,缩成一小团。到极端时,可以像苏秦潦倒归来,“妻不以为夫,嫂不以为叔”。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在乡下,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可以大到像个小国。中国人也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图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

根据选文,概述“差序格局"在传统中国乡土社会生活中的特点。

七、文言文阅读(15分)

8.(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石羊先生①“谓郁离子曰:“子不知予之忧乎!”郁离子曰:“何为其不知也?"曰:“何以知之?”曰:“周人有好妓服者,有不足于其心,则怛怩而不置,必易而后慊。一日,有所之,袂涅而弗知也,扬扬而趋,乐甚。其友半途而指之涅②,则惋而嗟,摄而损之。涅去而迹在,其心妯妯然③",五步而六视,不成行而复。

“梧丘之野人,种稻以为食,岁储旧而待新,新未尝,不敢竭其旧。旦日之亩视其禾,皆颖而且栗④,喜而归曰:‘新可期矣!’则皆发其旧,与其人饱之。旧且尽而新未熟,不胜其觖望⑤。与其子及妻更往而迭视,蹊其亩而禾愈青。是非禾之返青也,望之者切也。

“荆人有走虎而捐其子者,以为虎已食之矣,弗求矣。人有见而告之曰:‘尔子在,盍速求之?’弗信。采薪者以归,子之。他日,遇而争之,其子弗识矣。

“赵王之太子病,召医缓,医缓至曰:‘病革⑥矣,非万金之药弗可。’问之,曰:‘是必得代之赭⑦”、荆之玉、均喽之砂、合浦之珠、蜀之犀,合汞铅而炼之。一年而和,二年而成,三年而金粟生,则取而理诸土中,又三年而服之,斯可以起矣!’淳于公闻而笑之曰:‘诚哉,所谓医缓矣!’"

秦龙先生谓石羊子曰:“往予溯于江十日,而风恒从西来;及还而沿又十日,而风恒从东来,从者恚而泣。予唏之曰:‘天有风主,为予汝乎?何为泣也?’”

(取材于刘基《郁离子》)【注】①石羊先生,假托的说话对象。下文中的人名,也都是假托。②涅:这里是“染黑"的意思。③妯(chōu)妯然:躁动不安的样子。④栗:这里是“坚实饱满”的意思。⑤觖(jué)望:因不满而抱怨。⑥革:亟,危急。⑦代之赭:与下文“荆之玉"“峋峻之砂”等一起借指各地的名贵物产。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必易而后慊慊:满意。

B.蹊其亩而禾愈青蹊:小路。

C.弗求矣求:寻找。

D.从者恚而泣恚:怨恨。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子不知予之忧乎//天有风主,为予汝乎

B.何为其不知也//其友半途而指之涅

C.旦日之亩视其禾//是非禾之返青也

D.则取而埋诸土中//淳于公闻而笑之曰

(3)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人的心情因衣袂有污迹而受到影响,这导致他原定的出行计划没能完成。

B.梧丘野人如果能够考虑得再细致一些,家人饥饱不定的情形或许可以避免。

C.淳于公听到医缓的救治对策之后笑了起来,表明他对医缓的医术非常信服。

D.豢龙先生在往返行程中都赶上逆风行船,但是他乐观豁达,认为无可抱怨。

(4)郁离子和蒙龙先生的讲述,反映出引发人心忧虑的原因各有不同。请从中任选一则故事,用现代汉语概述并就其中所反映的道理作简要分析。

八、古代诗歌阅读与鉴赏(7分)

9.(7分)阅读下面宋诗,完成下列各题。

双井茶送子瞻①

黄庭坚

人间风日不到处,天上玉堂②森宝书。想见东坡旧居士,挥毫百斛泻明珠。

我家江南摘云腴③,落磑④霏霏雪不如。为君唤起黄州梦,独载扁舟向五湖⑤。

【注】①子瞻:苏轼的字。苏轼当时正得重新起用,任翰林院学士。②玉堂:宋代时翰林院的别称。③云腴:指茶叶。④落磑:把茶叶磨碎。⑤五湖:太湖。民间曾有范蠡最后归隐太湖的传说。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句从苏轼所在的环境落笔,说翰林院有别于一般的处所,犹如天上殿阁。

B.第四句以“百斛"“泻”“明珠"等词来称道苏轼草拟的文字又多又快又好。

C.第五六两句写自己拿出好茶相赠,意在突出送茶的诚意以及朋友之情的可贵。

D.最后一句诗用春秋时期范蠡退隐太湖的典故,意蕴深长,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2)诗歌最后两句反映出诗人对苏轼抱有怎样一种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九、现代文阅读(18分)

10.(18分)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劳动的桃花源

开船啦——上千人的吼声,在水中溅起了一片片浪花。天幕下,人影憧憧,波光粼粼。船缓缓滑动,裹着花草清香的夏风徐徐而来,躁闷之气瞬间消失,满船的人安静下来,听那个立在船头、操着桃源普通话的渔夫,解说《桃花源记》。

夜更暗了,船头犁开水面,竞生出一些神秘的感觉。只有那盏在船头用竹竿挑起的灯,在船的晃动和风的作用下,闪闪烁烁,告诉我们在向秘境桃花源挺进。

我在秦溪古镇候船时,对今晚这场山水实景演出,就作过种种揣想,诗意,高雅,隐逸之英,田园之美……陶潜魏晋名士的风度,会给我们新的惊艳吧?

最先与眼帘相遇的是一座石拱桥,桥上蠕动着隐隐约约的人影。当桥扑向你的头顶时,桥上突然发出热烈的欢迎声,不由地让船上的游客瞬间呼应,河面上回荡着一片客主互答、此乐何极的景象。

溪水缓缓流淌、船无声地漂动。灯光在一刹那亮起来,缥纱的迷雾中,渔猎的场景提住了你的眼球。往来游弋,躬身撒网,飞掷渔叉,徒手抓鱼……

船武过样载着你的欢喜与情趣,走向桃花源的深处。无论是桃林中村姑的笑声,还是阡陌间农夫的嬉阔、无论是谈笑桑麻的喜悦,还是丰收载歌栽舞的欢庆,无论是天沐饮露噬英的健美,还是婚熔欢天喜地的迎娶,它将劳动所创造的美,生活所酿造的蜜一股脑搬上舞台。

你看,溪流两岸,占据舞台的是劳动者,牛马猪羊鸡鸭,活生生走上舞台,耕稼渔猎,原汁原味地展示。而那让人仰慕的陶洲明,却退居后台,仅仅是多次被桃花源中人亲切地称为“小陶”。最初听到村人用方言叫喊着“小陶来哒",觉得有些刺耳,心中颇有些不悦,竟敢拿先生开润?渐渐地随着人们在村中奔走相告,喜悦亲切的情状,便觉得有股暖流涌入胸间。

魏晋名士,中国历史上知识分子最放浪形骸,最无拘无束的一群。而陶潜堪称名节与气度上的典范。他与屈原不一样,他是自我放逐,他载欣载奔回归田因,他觉得那是一种内心的召唤,是一种从类笼挣脱获得解放的行动。这种解放,让他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并由此写下了许多传世久远的诗文。后世许许多多遭遇人生挫折、困顿的文人,都从他那里获取精神养料,得到人生的力量:

桃花源,陶渊明心中的理想国。一篇《桃花源记》让我进入他的精神世界。按图索骥,让我感觉是随陶渊明走进他躬耕的田垄,采菊的园固,荷锄的山径,恬适的山居。随着年岁的增长,我常常寻思,千年以降,对陶渊明的解读,仿佛总遗漏了一些东西。

船就在我漫无边际的思索中驶到终点。此时,水面开阔,灯光大亮,河岸上拥满了谢幕的演员,他们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喜悦。一问,方知大多是景区内的农民,白天打理家业,晚上演出,演出的内容就是他们日常的生活场景,日子就很是桃花源了。

弃船登岸,车行林间,身边朋友突然问我,你觉得这场演出怎样?我不假思索说,好哇!好哇!他的眼光中有几分疑惑。我知道他的疑惑。他的眼神分明告诉我,俗。这的确是一场俗的演出,还原先民农耕渔猎、婚姻嫁娶的日常生活,用桃源方言演绎出生活的情致、山野的风味。如果说,旅游就是一场与美的邂逅,《桃花源记》的实景演出,将俗推向极致,围绕着劳动展示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劳动创造的美,是如此富于温度,富于生命力。劳动,其实是人类最密有形体美的舞蹈,尤其是田因劳动。在一闪念中,一个信号撞进我的脑海。我寻找到了陶渊明精神宝库中极为珍贵的东西。不稼不稽,是中国文人的通病,但陶渊明辞官归田后,真正是晨兴荷锄,戴月而归,在躬耕中寻求到快乐。借着《归因田居》,他由衷赞美劳动获得的幸福感。如果我们比较此前此后的许多归隐文人,不难看到,这些隐者都无疑是寄情山水,消极遁世,他们多沉洒于诗酒之中,甚至鄙视劳作。我的思绪又回到上午的秦谷游历。这条新辟的游道,沿山谷缓缓铺成,它虽无惊人之笔,但沿途展示桃源的风物,全是劳动者勤劳与智慧的结晶,染布,刺绣,播茶,豆腐,山珍,不一而足,而且表演者与游客互动,让人更铭记那些历支的符号。

桃花源一日,消除了我的担心。文人雅士,你可以寻访老址,穿过桃花林,观赏古石碑,抚摸方竹群,谈笑遇仙桥,钻过渔人洞,驻足秦人田,登顶凭吊先生,向这位不恋官、不折腰的伟大诗人致敬。而大众游客呢?大可不必对隐逸作顶礼状,也不必追究历史深处的那些细节.你只需知道陶先生是位有气节,有理想,热爱劳动,接近农民的诗人。你可以按照现代人生活的方式,在新辟的景区中笑笑呵呵,动动手脚,体会一点劳动的艰辛与喜悦,感受劳动创造的美好与幸福。

如采景区的巨变仅仅是面积剧增,那将是历史的误会。只有当它找到景区之魂,才可能贯通历史与今天,才可能不愧先贤,造福今天。

(取材于梁瑞郴同名散文)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影憧憧憧憧:这里指游人往来不绝。

B.只有那盏灯……闪闪烁烁闪闪烁烁:忽明忽暗,动摇不定。

C.活生生走上舞台活生生:指形象生动而逼真。

D.不折腰的伟大诗人折腰:这里指委屈自己侍奉别人。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品开头的描写渲染了作者内心的宁静淡然,目的是要突出其后观演时反应的热烈。

B.舞台上村人称陶渊明为“小陶”,对此作者最初有些不满,觉得对陶渊明不够敬重。

C.作者和朋友对桃花源实景演出的评价不太一样,显示出两个人对美的认识有所不同。

D.作者认为桃花源景区的改造抓住了景区之魂,传承了历史文化,也展现了现代生活。

(3)作者对陶渊明的认识和评价主要有哪些?请结合文章相关内容作简要概括。

(4)本文标题“劳动的桃花源"意蕴丰富。综观全文,谈谈你对其中意蕴的理解。

十、语言表达(10分)

11.(10分)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完成语文表达。

每次临近春节,都会有一首颇具倒计时效应的歌谣传遍大街小巷:“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写大字;二十五,掸尘土……三十晚上热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美妙的乐音声声入耳,仿佛要将新年将至的喜庆与祝福发酵推送,去点染人们年终岁尾的情绪。

对于歌谣中提及的这一类活动,你有怎样的体验或回忆可供采撷?或者,你又有什么样的看法或建议想要表达?

根据提示,任选一个活动写一段文字。150字左右。

十一、写作(50分)

12.(50分)按要求写作。

以“起点"为题,选择自己熟悉的一个方面或角度,恰当运用表达方式,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文体自选,立意自定。不少于700字。

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12分)

1.(1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古代先哲从不同思想立场出发,先后就学习这一主题有过精辟阐发,涌现出异彩纷呈、各具特色的学习观。

就学习本质而言,先秦时期的孔子强调“德性至上”。在孔子看来,学习要更多关注如何做人的问题,而不是如何认知的问题。学习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学习。学习就是过一种有意义的“德性"生活。东汉王充则首次提出要从智、德两个方面去学习,尤其强调关注自然科学领域知识的学习。王充主张通过学习来推动“才”“德"不断获得进益,这一认识首先是对先秦儒家“仁智统一”传统的继承,同时又是一种具有大跨度飞跃的新开拓。明清之际,三大儒者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批评宋明理学的空疏无用,主张“学贵履践,经世致用"。在这其中,可以清晰地让人看到“德性”“理性"在有关学习本质的认识发展中的不同轨迹。但是,在两者此消彼长的过程中,先秦儒家孔子所确立的“仁智统一”的修身传统却从未间断,亦即德性与理性始终蕴含于修身养性之中,并在学以成人的过程中始终相互关联,浑然一体。

就学习目标而言,“学以成人"一直是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家们共同追求的价值取向。先秦时期,儒家主张“学为圣贤”,道家主张“学为真人",东汉时王充则主张“学为通人”;而到了宋代,张载、朱熹等人又强调“学为圣人",再到清代颜元则强调“学成其人”。可以说,对学习到底可以塑造怎样的理想人格,不同历史时期都提出了与时代相应的要求。

就学习过程而言,无论是孔子的“学、思、行",还是荀子的“闻、见、知、行”,还是《中庸》中广为传诵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抑或是明清学者王夫之的“知行统一”,只要对这些认识稍加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尽管先贤们关于学习过程的阶段划分存在着细微的差别,在层次上也有着粗细之分,但又无一例外地认为学习过程是“学程"与“习程”的连续体,包含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共同参与,强调知识掌握与知识运用的内在统一,突出学习具有认知和实践两大基本属性。并且,在许多古代思想家看来,相较于“学程"而言,“习程”有其更为重要、更为根本的一面。

总之,“学以成人"既是学习的出发点,也是学习的归宿。突显学习的实践属性,强化学习的行动品格,真正实现以学习来充盈人的生命发展,促进人的精神境界提升,这些才是学习应有的本真特点与内在追求。

(取材于李敏《中国古代学习观的历史嬗变及其当代启示》)

(1)下列认识中,不符合“仁智统一”学习观要求的一项是

A.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

B.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道德经》)

C.故夫学者所以反情治性,尽才成德也。(《量知篇》)

D.德性资于学问,进而圣智,非复其初。(《孟子字义疏证》)

(2)下列关于学习过程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知行合一"体现着对学习过程的要求。

B.“学”与“习"有着连续性和共同要求。

C.“学程”强调学习活动之中的认知属性。

D.“习程"强调非智力因素发挥主要作用。

(3)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学习观的理解和推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学习本质在中国古代各家的表述中虽有不同,但核心精神其实一致。

B.学习要求中淡化德性修养,重视理性实用,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C.学习目标从“学为圣贤”到“学成其人",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退步。

D.学习活动中“学程”“习程"关系的处理,古代思想家们完全相同。

(4)荀子《劝学》中写道:“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结合材料,分析荀子这句话中体现出来的学习观。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首先审读选项,把握选项的关键内容,再回归原文进行比对,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相关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

(3)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

(4)本题考查探究某一问题,提出自己个性化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返回文本找到关于这一问题的相关语句,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再联系实际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

【解答】(1)B.语句的含义:抛弃聪明智巧,人民就可以得到百倍的福利。抛弃仁义,人民就能重新变得孝敬与慈爱。“仁智统一"是对自身学习的要求,不是说对百姓的影响。

故选:B。

(2)D.“强调非智力因素发挥主要作用”错误,原文“又无一例外地认为学习过程是‘学程’与‘习程’的连续体,包含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共同参与,强调知识掌握与知识运用的内在统一,突出学习具有认知和实践两大基本属性",没有体现“习程”强调非智力因素发挥主要作用。

故选:D。

(3)B.“重视理性实用,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错误,原文“德性与理性始终蕴含于修身养性之中,并在学以成人的过程中始终相互关联,浑然一体”

C.“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退步"错误,原文“对学习到底可以塑造怎样的理想人格,不同历史时期都提出了与时代相应的要求”,文章没有体现。

D.“古代思想家们完全相同"错误,原文“我们就会发现,尽管先贤们关于学习过程的阶段划分存在着细微的差别,在层次上也有着粗细之分,但又无一例外地认为学习过程是‘学程’与‘习程’的连续体”。

故选:A。

(4)首先理解句子含义,君子广泛学习,多多省察,就会智慧明达,不会出错。广泛学习是智慧的提高,多多省察是德行的提高,就会带来成功。根据“先秦儒家孔子所确立的“仁智统一"的修身传统却从未间断,亦即德性与理性始终蕴含于修身养性之中,并在学以成人的过程中始终相互关联,浑然一体”,这是“仁智统一"学习观的体现。

答案:

(1)B

(2)D

(3)A

(4)这句话是说,君子广泛学习,多多省察,就会智慧明达,不会出错。本句意在强调要有德性与智慧的共同提高才能帮助学习者获得成功,是“仁智统一”学习观的体现。

【点评】1.寻找所需信息。发现文本关键信息是核心,善于抓住文中负载关键信息的词句,剔除与阅读目的无关的多余信息,从字面看出表达的言外之意,以快速锁定要寻找的目标。

2.整合得出结论。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在没有详细且明确的陈述言语的情况下,需要将文本中有关联的信息通过比较、归纳、综合进行加工处理,判断出题人的真实意图,从而整合得出有效的结论。

3.构建文本意义。对于多种材料组合的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要注意识别文本材料的主题,联系实际需求,找出文本的写作目的,为材料信息内容排序,联系文本中的不同资料,结合自己的知识、想法和经验,提出独特见解,自主构建文本的意义。

二、选择题(6分)

2.(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大规模饥荒,给许多老人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

B.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人都明白,礼尚往来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尊重。

C.对于这样冠冕堂皇的解释,相信每个人都愿意理解并用行动表示支持。

D.有关部门应该大力激浊扬清,通过有效管理营造向上向善的网络氛围。

【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熟记所有词语的含义,然后结合语境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暗示信息。

【解答】A.刻骨铭心:铭刻在心灵深处。形容记忆深刻,难以忘却。

B.礼尚往来:在礼节上注重有来有往,借指用对方对待自己的态度和方式去对待对方。

C.冠冕堂皇:表面上庄严、正大的样子,含贬义。句意是说对于这样的解释,相信每个人都愿意理解并用行动表示支持,所以用词不当。

D.激浊扬清:比喻抨击、清除坏的,表彰、发扬好的。

故选:C。

【点评】成语辨析题的设错角度:

1.望文生义。有些成语可以直接从字面去理解;而绝大部分成语需要透过字面意义去深刻地理解,如果对成语意义不加认真推敲,仅从字面去简单、肤浅地理解,就会造成望文生义的毛病。

2.断词取义。成语的意义具有完整性。如果只注意某些语素,而忽视其他语素,就会破坏整个成语的意义。

3.轻重失度。有些成语词义有轻重之别,切不可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4.语义重复。成语的意义比较精练,使用得当,可以收到言简意赅的效果。但如果不注意成语意义和整个句子语义的比照,就可能造成成语意义和句子语义的重复。

5.自相矛盾。如果不注意成语的意义和整个句子语义的比照,也极有可能使成语的意义和句子的语义矛盾。

6.形近混淆。有些成语与其他成语由于读音、字形相近或具有某些共同的语素,在使用上极可能混淆。

7.不合对象。有些成语的使用有其特定的对象和范围,不能随意搬用。

8.褒贬颠倒。成语往往含有不同的感彩,一般说来,褒词不能贬用,贬词不能褒用,否则会影响感情的正确表达。

9.谦敬错位。有些成语是谦词,只能用于己方,不能用于对方;有些成语是敬词,只能用于对方,不能用于己方。如果辨别不清,就会造成谦敬错位。

3.(3分)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诗经》收录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三百多篇,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

B.“三曹"“七子”的诗歌创作,风格柔丽,情调哀伤,后世用“建安风骨"来称道。

C.“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明珠,分别代表着唐宋文学发展中的独特成就。

D.“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强调“惟陈言之务去",重视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传统。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文学常识表述的判断能力。答题时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选择。

【解答】B.风格“风格柔丽,情调哀伤”错误。“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和女诗人蔡琰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

故选B。

【点评】识记文学常识的方法:1.积少成多法;2.联想法;3.穿针引线法;4.口诀法。

三、文言文阅读(9分)

4.(9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哲马十驾,功在不含。键而含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竖六瘾而二婪,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下列句于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不积跬步(guǐ)B.驽马十驾(nú)

C.锲而舍之(qiè)D.用心躁也(zào)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兴:兴起。

B.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积:聚积。

C.铁而不舍,金石可缕舍:舍得。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一:专一。

(3)对下面句子在文中意思的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A.骏马跳跃一次,不会达不到十步远

B.骏马跳跃一次,也不会达到十步远

C.良马劣马跳跃一次,都可以达到十步远

D.良马劣马跳跃一次,都不会达到十步远

【分析】(1)本题考查识记关键字词读音的能力。平时要读准字音,注意积累。

(2)本题考查掌握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除了在平时学习中多积累之外,我们还要注意结合句子的上下语境,对实词的意义进行揣测。

(3)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是以客观题的形式考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分析关键实词、虚词、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等知识点理解是否正确。

【解答】(1)A.“跬步”的“跬"读“guǐ”有误,应读“kuǐ"。

故选:A。

(2)C.译文: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舍:停止。

故选:C。

(3)“骐骥”,千里马,骏马;“不能",也不会达到。译文:骏马跳跃一次,也不会达到十步远。

故选:B。

答案:

(1)A

(2)C

(3)B

参考译文: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从这里兴起;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从这儿产生;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连走十天,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

【点评】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它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的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中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个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四、默写(8分)

5.(8分)在下面的横线上默写诗文原句。

①山不厌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归心。(《短歌行》)

②冤为衣兮风为马,__________________。虎鼓瑟兮鸾回车,_____________。(《梦游天姥吟留别》)

③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_____________,___。(《登高》)

④古之学者必有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师说》)

⑤白露横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凌万顷之茫然。(《赤壁赋》

⑥怅銮席,?(《沁园春长沙》)

【分析】本题考查了默写常见名句名篇的能力。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平时要注意识记。

【解答】故答案为:

①海不厌深周公吐哺(重点字:哺)

②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仙之人兮列如麻(重点字:列)

③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重点字:萧)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重点字:受)

⑤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重点字:苇)

⑥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重点字:苍)

【点评】理解性默写注意要点:

1.要突破生僻难写字。

2.要注意同音异义词。

3.要注意同义异形词。

4.要留意具体环境。

5.要留心语句顺序。

6.要注意语句出处。

五、语言文字应用(10分)

6.(10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致的文字特别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我虽则外国诗文念得不多,也不想开出账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与悲啼。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因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音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1)节选文字中有对于中外诗文的广泛联想,这有什么作用?

(2)根据文意,写出文中画线的“秋的深味”的具体内涵(可以借用原文词句)。

(3)节选文字最后说“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其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分析】(1)本题考查考生把握重点语段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结合句子或段落在文章中位置来回答。有指定就问题回答,没有指定,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回答。

(2)本题考查分析重要词语的语境义的能力。语境义大致有如下三种情况:①多义。因为词虽然有多个意义,但在具体语境中,由于受到语境的制约,它的意义则是单一而确定的。②特殊含义。词的特殊含义是指词在具体语境中改变了原来的意义,具有了新的临时意义,有些词的感彩也发生了变化。③隐含义。隐含义是指词隐藏于字里行间的意义,即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3)本题主要考查把握作者的感情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依据带有感彩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依据含义深刻的词语、句子、段落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解答】(1)结合“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致的文字特别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可知,这些富于文化意味的联想彰显了人类对于秋的普遍关注,突出了中国文人与秋之间的联系之深。

(2)结合“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可知,一种能够特别引人共鸣的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

(3)结合“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可知,作者的意思是愿意为留住北国之秋付出牺牲生命长度的代价,突出了作者对北国之秋深挚真诚的爱与珍惜。

答案:

(1)这些富于文化意味的联想彰显了人类对于秋的普遍关注,突出了中国文人与秋之间的联系之深。

(2)一种能够特别引人共鸣的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

(3)作者的意思是愿意为留住北国之秋付出牺牲生命长度的代价,突出了作者对北国之秋深挚真诚的爱与珍惜。

【点评】“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

(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

(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

(3)分点分条作答。

六、语言文字应用(5分)

7.(5分)阅读《乡土中国》,完成各题。

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我们俗语里有“一表三千里”,就是这个意思,其实三千里者也不过指其广袤的意思而已。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

在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做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图子是“街坊"。有喜事要请酒,生了孩子要送红蛋,有丧事要出来助殓,抬楦材,是生活上的互助机构。可是这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范围。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有势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穷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邻的两三家。这和我们的亲属图子是一般的。像贾家的大观园里,可以住着姑表林黛五,魂表薛宝钗,后来更多了,什么宝琴、岫烟,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可是势力一变,树倒糊狲散,缩成一小团。到极端时,可以像苏秦潦倒归来,“妻不以为夫,嫂不以为叔”。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在乡下,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可以大到像个小国。中国人也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图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

根据选文,概述“差序格局"在传统中国乡土社会生活中的特点。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信息的筛选、概括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文段内容筛选相关信息,再概括作答。

【解答】根据“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可以把“差序格局"在传统中国乡土社会生活中的特点概括为:每个人都有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独特的亲属网;根据“在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做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在乡下,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可以大到像个小国。中国人也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图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可以把“差序格局”在传统中国乡土社会生活中的特点为:每个家都有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大小势力各不相同的富于伸缩性的社会圈子。

答案:

每个人都有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独特的亲属网,每个家都有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大小势力各不相同的富于伸缩性的社会圈子。

【点评】名著名篇复习,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对名著内容情节叙述的时间要素,高考试题中有时故意将情节发生的时间倒置,或者随意更改,以此来考查对该情节的记忆程度。

2.命题者在设置错误选项时,往往故意变更情节发生的地点,将此地发生的事情说成是彼地发生的事情。解答这类题时,应注意选项中表示地点的词语,识别其中地点变更的陷阱。

3.把甲的事件、语言、肖像、动作说成是乙的,或将甲的性格、功过、典型意义说成乙的,这是错误选项中常出现的张冠李戴式的陷阱。考生必须多加注意,识别其中的陷阱。

4.文学名著中人物关系错综复杂,考生应在平时多加注意。

5.注意准确交代主要人物与核心事件,理清人物间的关系,突出重要细节。

6.熟记名著常识的相关内容,熟记小说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

7.对人物思想性格的认识、理解以及典型情节的识记和复述能力,考生应注意扣紧题干的要求,抓住人物主要思想性格,从典型事例、主要故事情节中来概括。

七、文言文阅读(15分)

8.(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石羊先生①“谓郁离子曰:“子不知予之忧乎!"郁离子曰:“何为其不知也?”曰:“何以知之?"曰:“周人有好妓服者,有不足于其心,则怛怩而不置,必易而后慊。一日,有所之,袂涅而弗知也,扬扬而趋,乐甚。其友半途而指之涅②,则惋而嗟,摄而损之。涅去而迹在,其心妯妯然③”,五步而六视,不成行而复。

“梧丘之野人,种稻以为食,岁储旧而待新,新未尝,不敢竭其旧。旦日之亩视其禾,皆颖而且栗④,喜而归曰:‘新可期矣!’则皆发其旧,与其人饱之。旧且尽而新未熟,不胜其觖望⑤。与其子及妻更往而迭视,蹊其亩而禾愈青。是非禾之返青也,望之者切也。

“荆人有走虎而捐其子者,以为虎已食之矣,弗求矣。人有见而告之曰:‘尔子在,盍速求之?’弗信。采薪者以归,子之。他日,遇而争之,其子弗识矣。

“赵王之太子病,召医缓,医缓至曰:‘病革⑥矣,非万金之药弗可。’问之,曰:‘是必得代之赭⑦"、荆之玉、均喽之砂、合浦之珠、蜀之犀,合汞铅而炼之。一年而和,二年而成,三年而金粟生,则取而理诸土中,又三年而服之,斯可以起矣!’淳于公闻而笑之曰:‘诚哉,所谓医缓矣!’”

秦龙先生谓石羊子曰:“往予溯于江十日,而风恒从西来;及还而沿又十日,而风恒从东来,从者恚而泣。予唏之曰:‘天有风主,为予汝乎?何为泣也?’"

(取材于刘基《郁离子》)【注】①石羊先生,假托的说话对象。下文中的人名,也都是假托。②涅:这里是“染黑”的意思。③妯(chōu)妯然:躁动不安的样子。④栗:这里是“坚实饱满"的意思。⑤觖(jué)望:因不满而抱怨。⑥革:亟,危急。⑦代之赭:与下文“荆之玉”“峋峻之砂"等一起借指各地的名贵物产。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必易而后慊慊:满意。

B.蹊其亩而禾愈青蹊:小路。

C.弗求矣求:寻找。

D.从者恚而泣恚:怨恨。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子不知予之忧乎//天有风主,为予汝乎

B.何为其不知也//其友半途而指之涅

C.旦日之亩视其禾//是非禾之返青也

D.则取而埋诸土中//淳于公闻而笑之曰

(3)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人的心情因衣袂有污迹而受到影响,这导致他原定的出行计划没能完成。

B.梧丘野人如果能够考虑得再细致一些,家人饥饱不定的情形或许可以避免。

C.淳于公听到医缓的救治对策之后笑了起来,表明他对医缓的医术非常信服。

D.豢龙先生在往返行程中都赶上逆风行船,但是他乐观豁达,认为无可抱怨。

(4)郁离子和蒙龙先生的讲述,反映出引发人心忧虑的原因各有不同。请从中任选一则故事,用现代汉语概述并就其中所反映的道理作简要分析。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含义的掌握能力。解答时,学生要在平时学习中多积累,也可以借助语境、语法知识来推断。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时,学生要了解虚词的用法,结合语境,在准确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判断相应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切不可机械、盲目。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筛选文章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学生要理解文本的内容,再结合选项比对判断。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相关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学生要先找到文本中对应的信息点,再对其进行准确翻译的基础上概括分析。

【解答】(1)B.句意:地里都踩踏出一条小路来,稻子却愈发显得青了。蹊:踩踏出小路。

故选B。

(2)A.乎:句末语气词,表感叹;句末语气词,表疑问。

B.其:代词,我;代词,他。

C.之:助词,的;助词,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D.而:连词,表承接;连词,表承接。

故选D。

(3)C.“表明他对医缓的医术非常信服”错,由“医缓至曰:‘病革矣,非万金之药弗可。’……淳于公闻而笑之曰:‘诚哉,所谓医缓矣’"可知,淳于公听到医缓的救治对策之后笑了起来,是因为他认为医缓不仅医治了太子的病,而且医治了太子的心病。

故选C。

(4)由“周人有好妓服者,有不足于其心,则怛怩而不置,必易而后慊。一日,有所之,袂涅而弗知也,扬扬而趋,乐甚。其友半途而指之涅,则惋而嗟,摄而损之。涅去而迹在,其心妯妯然”可知,郁离子讲述了周人的衣服只是有一点污迹,但他盯着瑕疵不放,最后只能放弃本来安排无功而返的故事;这告诉我们:一个人看待问题时如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分不清主次轻重,就容易产生忧虑。

由“梧丘之野人,种稻以为食,岁储旧而待新,新未尝,不敢竭其旧。旦日之亩视其禾,皆颖而且栗,喜而归曰:‘新可期矣!’则皆发其旧,与其人饱之。旧且尽而新未熟,不胜其觖望。与其子及妻更往而迭视,蹊其亩而禾愈青。是非禾之返青也,望之者切也"可知,郁离子讲述了梧丘野人本来有长远打算,却还是在青黄不接时节吃光陈粮,导致家人饥饱不定的故事;这告诉我们:一个人就算有长远考虑,但在条件不成熟时避免不了操之过急,仍会避生忧虑。

由“荆人有走虎而捐其子者,以为虎已食之矣,弗求矣。人有见而告之曰:‘尔子在,盍速求之?’弗信。采薪者以归,子之。他日,遇而争之,其子弗识矣”可知,郁离子讲述了荆人为躲避老虎而丢了孩子,却未能竭力寻找,以至于最后父子相见而不得相识的故事;这告诉我们:一个人为人处事如果不能尽心端力,往往就会留下遗憾,最终难免会忧从中来。

由“赵王之太子病,召医缓,医缓至曰:‘病革矣,非万金之药弗可。’问之,曰:‘是必得代之赭"、荆之玉、均喽之砂、合浦之珠、蜀之犀,合汞铅而炼之。一年而和,二年而成,三年而金粟生,则取而理诸土中,又三年而服之,斯可以起矣!’淳于公闻而笑之曰:‘诚哉,所谓医缓矣’”可知,郁离子讲述了医缓在赵太子病重时只会夸夸其谈,还要故养玄障人耳目,结果自然遭人讥笑的故事;这告诉我们:一个人面对实际问题,如果不能利用现实条件去解决问题,往往就会陷入忧虑。

由“往予溯于江十日,而风恒从西来;及还而沿又十日,而风恒从东来,从者恚而泣。予唏之曰:‘天有风主,为予汝乎?何为泣也"可知,蒙龙先生讲述了大家一起遭遇逆风行船,豢龙先生坦然接受无可忧哮,随行人员满心苦恼充满忧虑的故事;这告诉我们:一个人面对自己不能改变的事物,若不能从究面对坦然接受,就究易心生忧虑。

答案:

(1)B

(2)D

(3)C

(4)①周人的衣服只是有一点污迹,但他盯着瑕疵不放,最后只能放弃本来安排无功而返,一个人看待问题时如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分不清主次轻重,就容易产生忧虑。

②梧丘野人本来有长远打算,却还是在青黄不接时节吃光陈粮,导致家人饥饱不定一个人就算有长远考虑,但在条件不成熟时避免不了操之过急,仍会避生忧虑。

③荆人为躲避老虎而丢了孩子,却未能竭力寻找,以至于最后父子相见而不得相识一个人为人处事如果不能尽心端力,往往就会留下遗憾,最终难免会忧从中来。

④医缓在赵太子病重时只会夸夸其谈,还要故养玄障人耳目,结果自然遭人讥笑一个人面对实际问题,如果不能利用现实条件去解决问题,往往就会陷入忧虑。

⑤大家一起遭遇逆风行船,豢龙先生坦然接受无可忧哮,随行人员满心苦恼充满忧虑。个人面对自己不能改变的事物,若不能从究面对坦然接受,就究易心生忧虑。

参考译文:

石羊先生对郁离子说:“你不知道我的忧虑吧?”郁离子说:“为什么不知道呢?"石羊先生说:“怎么知道的呢?”郁离子说:“周朝有个好穿新衣的人,倘若有的衣服不称心,他就忸怩而不放心,必须改换后才满意。一天,他出门去,衣袖被染黑而他却不知道,扬扬得意而去,高兴极了。他的朋友半路上看见了就告诉他衣服上的污点,他就因惋惜而连连叹气,拉起衣袖用手指指甲轻轻地刮那污点,污点去掉了但斑迹还在,他的心里很不平衡,走五步就看六下,没有去成就回家了。"

“梧邱有一个农夫,种植水稻来获得口粮每年他都储存着陈粮,等待着收获新粮;新粮没有品尝到,就不敢吃光陈粮一天早上,他到田里查看庄稼,(发现)稻子都长出尖尖的稻芒,而且颗粒坚实饱满他高兴地回到家对家人说:‘新粮值得期待啊!’于是,他把粮仓都打开,和家人放开吃饱。陈粮眼看快要吃完了,可是新粮却仍没有成熟,家人非常不满就开始抱怨。他和儿子、妻子都按捺不住,轮流到地里去看,地里都踩踏出一条小路来,稻子却愈发显得青了。这不是稻子返青了,而是他们盼望稻子成熟的心理太迫切了。”

“荆地有个人,因逃避老虎而舍弃了他的儿子,认为老虎已经把他的儿子吃了,就不去寻找了。有人看见了他的儿子,就告诉他说:‘你的儿子还在,为什么不快去找他?’那人不相信。有个砍柴的把他儿子带了回来,把那孩子当做自己的儿子。过了些日子,那个人遇见了儿子,就和砍柴的争了起来,结果他的儿子不认他了。"

“赵王的太子生病,召医缓治疗,医缓到来说:‘病危急了,非得用许多贵重的药不可。’问他用什么药,他说:‘这病必须得用代地的红土,荆地的玉石,岣嵝的沙子,禹同青蛉的铜矿砂,昆仑的紫白英,合浦的珍珠,蜀地的犀角,三韩的宝龟,医无闾的珣、玕、琪,合汞铅而冶炼它,一年就和,二年就成,三年就金粟生,再把它埋在土中,再过三年就服用它,这样病就可以治好了。’淳于公听了就笑着对他说:‘确实啊,你真是所说的医缓啊!’”

“豢龙先生对石羊子说:“从前我曾经在江中逆流而上行了十天,而风总是从西面刮来,等到回来沿江顺流而下又行了十天,而风又总是从东面刮来,跟从的人气忿而哭泣。我为他叹息说:‘天有风主,是专门为你我的吗?为什么要哭呢?’"

【点评】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

①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②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③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八、古代诗歌阅读与鉴赏(7分)

9.(7分)阅读下面宋诗,完成下列各题。

双井茶送子瞻①

黄庭坚

人间风日不到处,天上玉堂②森宝书。想见东坡旧居士,挥毫百斛泻明珠。

我家江南摘云腴③,落磑④霏霏雪不如。为君唤起黄州梦,独载扁舟向五湖⑤。

【注】①子瞻:苏轼的字。苏轼当时正得重新起用,任翰林院学士。②玉堂:宋代时翰林院的别称。③云腴:指茶叶。④落磑:把茶叶磨碎。⑤五湖:太湖。民间曾有范蠡最后归隐太湖的传说。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句从苏轼所在的环境落笔,说翰林院有别于一般的处所,犹如天上殿阁。

B.第四句以“百斛”“泻"“明珠”等词来称道苏轼草拟的文字又多又快又好。

C.第五六两句写自己拿出好茶相赠,意在突出送茶的诚意以及朋友之情的可贵。

D.最后一句诗用春秋时期范蠡退隐太湖的典故,意蕴深长,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2)诗歌最后两句反映出诗人对苏轼抱有怎样一种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诗歌内容,从诗句中找出关键性信息进行分析,联系前后句子进行分析,把握诗人的内心感受。

【解答】(1)C.“意在突出送茶的诚意以及朋友之情的可贵"错,颈联两句说:从我老家江南摘下上好的茶叶,放到茶磨里精心研磨,细洁的叶片连雪花也比不上它。把茶叶形容得这样美,是为了显示他送茶的一番诚意,其中含有真挚的友情。但这还并不是该篇主旨所在,它只是诗中衬笔,是为了引出下文对朋友的规劝。

故选C。

(2)结末一联提醒苏轼,要适时进退,好自为之。作者语重心长地对朋友说:喝了我家乡的茶以后,也许会让您唤起黄州时的旧梦,独自驾着一叶扁舟,浮游于太湖之上了。最后一句用了春秋时期范蠡的典故。苏轼贬谪在黄州时,由于政治上失意,也曾萌生过“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临江仙》)的退隐思想。可是此时他应召还朝,荣膺重任,正处在春风得意之际,并深深卷入了当时政治斗争的漩涡。作者一方面为友人命运的转变而高兴,另一方面也为他担心,于是借着送茶的机会,委婉地劝告对方,不要忘记被贬黄州的旧事,在风云变幻的官场里,不如及早效法范蠡,来个功成身退。末了这一笔,披露了赠茶的根本用意,在诗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而这番用意又并非一本正经地说出来,只是从旧事的勾唤中轻轻点出,不仅可以避免教训的口吻,也显得情味悠长,发人深思。

答案:

(1)C

(2)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唤醒友人去回味黄州生活经历中的感悟,享受独自泛舟出游的自在生活。诗人委婉提醒友人官场变幻不如功成身退,体现出对友人前途和命运的关心。

译文:

人间风吹不到日照不到之处,是天上的玉堂,森然罗列着宝书。

我想见你这位东坡的旧居士,在挥笔为文好似飞泻百斛明珠。

这是从我江南老家摘下的云腴茶,用石磨研磨细细雪花也比它不如。

唤起你在黄州的旧梦,独驾小舟像范蠡那样泛游五湖。

赏析:

诗篇从对方所处的环境落笔。苏轼当时任翰林院学士,担负掌管机要、起草诏令的工作。玉堂语意双关,它既可以指神仙洞府,在宋代又是翰林院的别称。由于翰林学士可以接近皇帝,地位清贵,诗人便利用了玉堂的双重含义,把翰林院说成是不受人间风吹日晒的天上殿阁,那里宝书如林,森然罗列,一派清雅景象。开首这一联起得很有气派,先声夺人,为下面引出人物蓄足了势头。

第二联转入对象本身。“想见东坡旧居士"一句,在“东坡居士”间加上一个“旧"字,不仅暗示人物的身份起了变化(由昔日的罪臣转为此时的清贵之官),也寓有点出旧情、唤起反思的用意,为诗篇结语埋下了伏笔。“挥毫百斛泻明珠”一句,则脱胎于杜甫《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诗中的“诗成珠玉在挥毫"。杜诗表现的是早上朝见皇帝的场面,用“珠玉”比喻诗句,在夸赞对方才思中兼带有富贵气象,与诗歌题材相切合。所以作者这里也用“明珠"来指称苏轼在翰林院草拟的文字,加上“百斛”形容其多而且快,尤其是一个“泻"字,把那种奋笔疾书、挥洒自如的意态,刻画得极为传神,这也是化用前人诗意成功的范例。

从第三联起,方转入赠茶的事情。既然是送茶而致的诗,自然说明这茶的佳处。茶树在高处接触云气而生长的叶子特别丰茂,所以用云腴称茶叶。宋人喝茶的习惯,是先将茶叶磨碎,再放到水里煮沸,不像现代的用开水泡茶。这两句说:从我老家江南摘下上好的茶叶,放到茶磨里精心研磨,细洁的叶片连雪花也比不上它。把茶叶形容得这样美,是为了显示他送茶的一番诚意,其中含有真挚的友情。但这还并不是该篇主旨所在,它只是诗中衬笔,是为了引出下文对朋友的规劝。

结末一联才点出了题意。最后提醒苏轼,要适时进退,好自为之。作者语重心长地对朋友说:喝了我家乡的茶以后,也许会让您唤起黄州时的旧梦,独自驾着一叶扁舟,浮游于太湖之上了。最后一句用了春秋时期范蠡的典故。苏轼贬谪在黄州时,由于政治上失意,也曾萌生过“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临江仙》)的退隐思想。可是此时他应召还朝,荣膺重任,正处在春风得意之际,并深深卷入了当时政治斗争的漩涡。作者一方面为友人命运的转变而高兴,另一方面也为他担心,于是借着送茶的机会,委婉地劝告对方,不要忘记被贬黄州的旧事,在风云变幻的官场里,不如及早效法范蠡,来个功成身退。末了这一笔,披露了赠茶的根本用意,在诗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而这番用意又并非一本正经地说出来,只是从旧事的勾唤中轻轻点出,不仅可以避免教训的口吻,也显得情味悠长,发人深思。整首诗词意畅达,不堆砌典故,不生造奇词拗句,在黄庭坚诗作中属于少见的清淡一路。但全诗由高雅的玉堂兴起,引出题赠对象,再进入送茶之事,而最终点明题意,这种千回百转、一波三折的构思方式,仍体现了黄庭坚诗的基本风格。

【点评】理解诗歌的方法:

(一)关注标题,明确内容和情感

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等,可以揭示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了是哪一类诗歌,进而明了全诗的结构及表现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诗歌。

(二)关注作者,知人论世多关联

读诗讲究“知人论世",所以,一定要重视诗歌的作者。要尽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处的时代特点,及创作倾向、主要内容、作品风格特点等。

(三)关注注释隐含意

高考所选诗歌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或解释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或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歌的思想主题;或介绍相关诗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绍作者,暗示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四)关注意象寄托意

意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

(五)关注关键词句情感意

关键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通常体现诗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

九、现代文阅读(18分)

10.(18分)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劳动的桃花源

开船啦——上千人的吼声,在水中溅起了一片片浪花。天幕下,人影憧憧,波光粼粼。船缓缓滑动,裹着花草清香的夏风徐徐而来,躁闷之气瞬间消失,满船的人安静下来,听那个立在船头、操着桃源普通话的渔夫,解说《桃花源记》。

夜更暗了,船头犁开水面,竞生出一些神秘的感觉。只有那盏在船头用竹竿挑起的灯,在船的晃动和风的作用下,闪闪烁烁,告诉我们在向秘境桃花源挺进。

我在秦溪古镇候船时,对今晚这场山水实景演出,就作过种种揣想,诗意,高雅,隐逸之英,田园之美……陶潜魏晋名士的风度,会给我们新的惊艳吧?

最先与眼帘相遇的是一座石拱桥,桥上蠕动着隐隐约约的人影。当桥扑向你的头顶时,桥上突然发出热烈的欢迎声,不由地让船上的游客瞬间呼应,河面上回荡着一片客主互答、此乐何极的景象。

溪水缓缓流淌、船无声地漂动。灯光在一刹那亮起来,缥纱的迷雾中,渔猎的场景提住了你的眼球。往来游弋,躬身撒网,飞掷渔叉,徒手抓鱼……

船武过样载着你的欢喜与情趣,走向桃花源的深处。无论是桃林中村姑的笑声,还是阡陌间农夫的嬉阔、无论是谈笑桑麻的喜悦,还是丰收载歌栽舞的欢庆,无论是天沐饮露噬英的健美,还是婚熔欢天喜地的迎娶,它将劳动所创造的美,生活所酿造的蜜一股脑搬上舞台。

你看,溪流两岸,占据舞台的是劳动者,牛马猪羊鸡鸭,活生生走上舞台,耕稼渔猎,原汁原味地展示。而那让人仰慕的陶洲明,却退居后台,仅仅是多次被桃花源中人亲切地称为“小陶”。最初听到村人用方言叫喊着“小陶来哒",觉得有些刺耳,心中颇有些不悦,竟敢拿先生开润?渐渐地随着人们在村中奔走相告,喜悦亲切的情状,便觉得有股暖流涌入胸间。

魏晋名士,中国历史上知识分子最放浪形骸,最无拘无束的一群。而陶潜堪称名节与气度上的典范。他与屈原不一样,他是自我放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