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_第1页
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_第2页
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_第3页
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_第4页
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甲午中日战争第3课学习目标:1、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

2、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一、甲午中日战争1、时间:1894年7月——1895年4月2、重要战役:黄海海战、威海卫战役3、重要人物:邓世昌丁汝昌李鸿章4、战争结果: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被迫签订《马关条约》黄海海战1894.7.25邓世昌的举动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丁汝昌】

有一副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你知道这是歌颂哪次海战中的哪位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的吗?《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李鸿章————————————伊藤博文1.割辽东半岛(后赎回)、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2.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3.增开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4.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1.中国国土进一步沦丧,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2.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财政经济。3.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4.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内容影响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比较《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内容异同比较项目《南京条约》《马关条约》相同点割地

赔款

通商

不同点

香港岛2100万银元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协定关税二亿两白银重庆、沙市、苏州、杭州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岛及附属岛屿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南京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马关条约》中增开的通商口岸教训和启示:从甲午战争的失败中得到什么教训?对今天有什么借鉴意义?认识:落后就要挨打启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19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简表1.甲午中日战争中,率致远舰冲向日舰,最后壮烈牺牲的中国将领是:A.丁汝昌B.邓世昌C.丁日昌D.林永升B2.甲午战争中黄海战役的结局是:A双方互有损失B日本舰队全军覆没C北洋舰队丧失战斗力D舰队全军覆没A3.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A.《天津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C4.北洋舰队在威海卫战役中全军覆没的主要原因A李鸿章“避战自保”B日军偷袭威海卫后路C日舰封锁威海卫港D丁汝昌自杀后舰队失去指挥A5.规定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口通商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瑷珲条约》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D6.第一次以条约的方式允许外国商人在中国开设工厂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北京条约》C7《马关条约》与19世纪40-60年代不平等条约相比较,最显著的不同点是:A.割地的面积B.赔款的数额C.开放的口岸D.开放工厂的特权D8.《马关条约》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A.中国独立主权开始遭到破坏B.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B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一、甲午中日战争:1、时间:1894年7月——1895年4月2、重要战役:黄海海战、威海卫战役3、战争结果:

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1895年4月,李鸿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