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北京一零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北京一零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北京一零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北京一零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北京一零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张家口市北京一零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现有葡萄糖、脂肪、蛋白质各1克,若它们在生物体内被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则需要消耗氧气最多和释放能量最多的物质是

(

)

A.葡萄糖;脂肪

B.脂肪;脂肪C.蛋白质;葡萄糖

D.无法确定参考答案:B2.将特定的培养基装入锥形瓶,培养酵母菌。由于操作不慎,培养基受到污染,不仅长出了酵母菌,还长出了细菌和霉菌等微生物。瓶中的一切构成了一个(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生物圈参考答案:C3.某基因(14N)含有3000个碱基,腺嘌呤占35%.若该DNA分子用15N同位素标记过的游离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复制3次,再将全部复制产物置于试管内离心,进行密度分层,得到结果如图1;然后加入解旋酶再离心,得到结果如图2.则下列有关分析完全正确的是()①X层全部是14N的基因

②W层中含15N标记胞嘧啶3150个③W层与Z层的核苷酸数之比为8:1④X层中含有的氢键数是Y层的1/3倍.

A.①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参考答案:C【考点】DNA分子的复制.【分析】根据题干和图示分析:该基因(14N)含有3000个碱基,腺嘌呤占35%,即A=3000×35%=1050个,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T=A=1050个,则C=G=450个.将该DNA分子用15N同位素标记过的游离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复制3次得到23=8个DNA分子(16条链),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其中有两个DNA分子一条链含14N,另一条链含15N(X层),其余6个DNA分子均只含15N(Y层).8个DNA分子共有16条链,加入解旋酶再离心,Z层有两条链,只含14N;W层有14条链,只含15N.【解答】解:①根据上分析已知X层全部是一条链含14N,另一条链含15N的基因,①错误;②W层中含15N标记胞嘧啶为7×450个=3150个,②正确;③W层与Z层的核苷酸数之比为=2:14=1:7,③错误;④X层中含有2个DNA分子,Y层中含有6个DNA分子,因此X层中含有的氢键数是Y层的1/3倍,④正确.故选:C.4.雨水过多时,农作物发生烂根现象的原因A.土壤中缺乏氧气,根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对根细胞有毒害作用

B.土壤中水分充足,微生物繁殖而引起烂根C.土壤中有毒物质溶解到水中,使根遭到毒害D.土壤因水涝温度低,使根受到低温损害参考答案:A5.科学家用含3H标记的亮氨酸的培养液培养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下表为在腺泡细胞几种结构中最早检测到放射性的时间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细胞结构附有核糖体的内质网高尔基体靠近细胞膜的囊泡时间/min317117A.形成分泌蛋白的多肽最早在内质网内合成B.分泌蛋白通过主动运输排出细胞C.高尔基体具有转运分泌蛋白的作用D.靠近细胞膜的囊泡可由内质网形成参考答案:C6.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①蓝藻

②酵母菌

③草履虫

④乳酸菌

⑤水绵

⑥青霉菌A.①④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②④⑥参考答案:A7.用含有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培养液培养胰岛细胞,来研究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测定放射性物质出现在各细胞器中的情况如下图所示。则曲线a、b、c依次代表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B.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C.核糖体、髙尔基体、内质网D.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参考答案:B氨基酸是蛋白质合成的原料,因此具有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首先在核糖体上合成相应的多肽,该多肽必须先后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最后通过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因此放射性出现的先后顺序应该是:a核糖体→b内质网→c高尔基体,故选B。8.心肌细胞、白细胞、皮肤表皮细胞中氧气的直接来源分别是

()A、血浆、血浆、周围空气

B、血浆、组织液、组织液C、组织液、血浆、周围空气

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参考答案:D9.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A.脂质和糖类

B.蛋白质和糖类

C.核酸和蛋白质

D.蛋白质和脂质参考答案:D10.科学家在利用无土栽培法培养一些名贵花卉时,培养液中添加了多种必需化学元素。其配方如下:其中花卉根细胞吸收最少的离子是:(

)A.Ca2+

B.SO42-

C.Zn2+

D.H2PO4-参考答案:C11.植物细胞中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是:A.线粒体、高尔基体

B.高尔基体、液泡C.液泡、叶绿体

D.叶绿体、内质网参考答案:C12.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DNA和RNA中的五碳糖相同

B.组成DNA与ATP的元素种类不同C.T2噬菌体的遗传信息贮存在RNA中

D.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有4种参考答案:D13.下列关于基因、DNA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每个DNA分子上只有一个基因

B.一条染色体上有很多个基因

C.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D.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参考答案:A14.关于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乳酸杆菌呼吸产物中不可能有酒精

B.蓝藻无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台作用

C.通过诱变育种可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

D.噬菌体由蛋白质和RNA组成参考答案:D15.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光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光反应一定需要光

B.光反应不需要酶

C.光反应能促使ADP生成

D.光反应能将水分解参考答案:AD16.如图甲、乙是真核生物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某两个阶段的示意图,丙为图乙中部分片段的放大示意图。对此分析合理的是A.甲、乙两过程均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B.甲过程发生在细胞核内,乙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内C.催化甲、乙两过程的酶1、酶2、酶3是相同的D.图丙中含有2种单糖、5种碱基、5种核苷酸参考答案:A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核酸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对图形分析能力。17.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如果禽流感病毒的组成物质在某些酶的作用下彻底水解,可以得到的水解产物主要有:

A.碱基、脱氧核糖、磷酸、氨基酸

B.碱基、核糖、磷酸、葡萄糖C.碱基、葡萄糖、磷酸、甘油、脂肪酸

D.碱基、核糖、磷酸、氨基酸参考答案:D18.下列对种子萌发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描述正确的是()A.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的种类增加,总量减少B.在相同条件下,花生种子萌发时的需氧量比玉米少C.小麦种子萌发时所需的营养物质由子叶提供D.种子萌发时的吸水方式是渗透吸水。参考答案:A19.甲、乙两种不同的病毒,经病毒重建形成“杂交病毒”丙,用病毒丙浸染植物细胞,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参考答案:D20.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B.猫的长腿和狗的短腿C.绵羊的白毛和黑毛

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参考答案:C21.下列关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实验中应分别加入B.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C.该实验用口腔上皮细胞而不用叶肉细胞,是因为叶肉细胞不含RNAD.盐酸处理后的细胞,仍然具有活性,需要进一步将载玻片烘干参考答案:B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实验时应同时加入,A错误;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B正确;该实验用口腔上皮细胞而不用叶肉细胞,是因为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存在颜色干扰,C错误;盐酸处理后的细胞,丧失了生物活性,D错误。22.在育种上,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是为了获得A.二倍体

B.多倍体

C.杂合子

D.纯合品种参考答案:D23.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其一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b的卵细胞和三个基因型未知的极体,这三个极体的基因组成分别应该是A、AB、aB、ab

B、aB、aB、aBC、AB、aB、Ab

D、Ab、aB、aB参考答案:D24.人类有一种遗传病,牙齿因缺少珐琅质而呈棕色,患病男性与正常女性结婚,女儿均为棕色牙齿,儿子都正常。则他们的(

)A.儿子与正常女子结婚,后代患病率为1/4

B.儿子与正常女子结婚,后代患者一定是女性C.女儿与正常男子结婚,其后代患病率为1/2

D.女儿与正常男子结婚,后代患者一定是男性参考答案:C25.子代不同于亲代的性状,主要来自基因重组,下列图解中哪些过程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A.①②④⑤

B.④⑤

C.③⑥

D.①②③④⑤⑥参考答案:B略26.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A.①④

B.②④

C.①⑤

D.③⑤

参考答案:A略27.下列是某化合物的结构简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化合物含有_____个游离的羧基。(2)图中①的名称为_____,表示R基的序号有____。形成该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叫做_____。(3)若组成该化合物的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则此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参考答案:

(1).2

(2).氨基

(3).②④⑧⑨

(4).脱水缩合

(5).346试题分析:分析题图可知,该化合物是肽链的结构,其中①是氨基,②④⑧⑨是R基,③⑤⑥是肽键,⑦是羧基,该化合物是由4个氨基酸脱去3分子水形成的四肽化合物。(1)分析题图可知,该化合物中含有游离的氨基(-NH2)是2个。(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①是氨基,②④⑧⑨是R基,该化合物是由4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3)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的分子量之和-脱去的水分子量之和=100×4-18×3=346。【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判断图中各个数字代表的结构的名称,并能够根据肽键的数量判断氨基酸的数量和多肽的名称。28.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③④表示镜头,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A.观察物像丙时应选用甲中①④⑥组合B.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C.若丙是由乙放大10倍后的物像,则细胞的面积增大为原来的10倍D.若乙图中铺满视野共160个细胞,目镜不变,物镜增加4倍,视野中细胞约10个参考答案:D①②表示目镜,目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小。③④表示物镜,物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与玻片之间的距离越近,反之则越远,丙细胞体积大,视野中细胞数目少,是高倍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应选用甲中②③⑤组合,A错误;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故要先把观察对象移到视野中央,改用高倍镜,用细准焦螺旋调焦,还要调整视野亮度,故正确调节顺序: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调节亮度(调节光圈或反光镜)→转动细准焦螺旋,B错误;若丙是由乙放大10倍后的物像,则细胞的面积增大为原来的100倍,C错误;显微镜放大倍数是直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放大,物镜增加4倍,物像面积放大了16倍,故看到的细胞个数=160×1/16=10(个),D正确。29.如下图所示为科学家进行的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你认为该图最能说明(

A.细胞质控制着细胞的代谢

B.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C.细胞质是细胞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

D.细胞核控制细胞分裂、分化参考答案:D30.下列说法中,不符合细胞学说观点的是

A.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B.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C.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D.细胞是一个有机体参考答案:B31.下列生物属于原核生物的是()A.水稻 B.蓝藻 C.酵母菌 D.青蛙参考答案:B【考点】27: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分析】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等)、支原体、放线菌.【解答】解:A、水稻是植物,属于真核生物,A错误;B、蓝藻属于原核生物,B正确;C、酵母菌是一种真菌,属于真核生物,C错误;D、青蛙是动物,属于真核生物,D错误.故选:B.32.下表中有关人体细胞化合物的各项内容,完全正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参考答案:C33.下列对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原核细胞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细胞内有两种核酸C.真核细胞具有染色体,原核细胞具有染色质D.真核细胞含有核糖体,原核细胞没有核糖体参考答案:B34.根据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理论,推测地球上发现的最早的生命化石是A.单细胞细菌

B.多细胞水螅C.低等多细胞藻类植物

D.高等多细胞被子植物参考答案:A35.两种细胞分别拥有下列特征:特征细胞Ⅰ细胞Ⅱ细胞壁有有核糖体有有细胞核无有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有无细胞呼吸有有从表中所给特征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Ⅰ是原核细胞,可能是蓝藻B.细胞Ⅱ是真核细胞,可能是植物的根尖细胞C.两种细胞的细胞壁具有相同的组成成分D.细胞Ⅱ在化石记录中出现的时间比细胞Ⅰ要晚参考答案:C36.下列有关生物体内无机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缺钙会出现抽搐等症状

B.人体缺铁会影响氧气的运输

C.无机盐离子对维持血浆的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

D.细胞中无机盐大多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如CaCO3构成骨骼、牙齿参考答案:D37.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孟德尔提出的假说不包括()A.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配子中只含有其中一个C.F1产生配子时,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结合D.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参考答案:C【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杂合子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详解】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属于孟德尔提出的假说内容,A不符合题意;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配子中只含有其中一个属于孟德尔提出的假说内容,B不符合题意;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只有一对遗传因子,F1产生配子时,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结合属于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假说,C符合题意;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属于孟德尔提出的假说内容,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易错点:基因的分离定律只适用于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只涉及一对等位基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适用于两对及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涉及的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或多对以上的同源染色体上。38.下列有关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蓝藻和水绵细胞都有细胞壁B.它们都有染色体,都含遗传物质C.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D.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都有细胞膜参考答案:B【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分析】根据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壁较小(1﹣10微米)较大(10﹣100微米)核结构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组成核的物质集中在拟核,无核膜、核仁有成形的细胞核,组成核的物质集中在拟核,有核膜、核仁细胞器核糖体多种细胞器染色体无有种类原核生物(细菌、放线菌、蓝藻)真核生物(植物、动物、真菌﹣蘑菇)【解答】解:A、蓝藻是原核细胞,水绵细胞是真核细胞,但两者都有细胞壁,A正确;B、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真核生物有染色体,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含遗传物质,B错误;C、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C正确;D、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都有细胞膜,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识记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39.下列有关植物细胞能量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A.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的ATP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B.加入呼吸抑制剂可使细胞中ADP生成减少,ATP生成增加C.无氧条件下,丙酮酸转变为酒精的过程中伴随有ATP的合成D.光下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有ATP合成参考答案:D【分析】1、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其中A代表腺苷(腺嘌呤+核糖),T是三的意思,P代表磷酸基团。

2、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产生ATP,光反应的条件是光照,光反应产生的ATP被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利用。

3、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产生丙酮酸,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继续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能合成ATP。【详解】ATP是腺嘌呤+核糖+3个磷酸基团,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ATP除去两个磷酸基团后是RNA的基本单位,A错误;加入呼吸抑制剂可以抑制细胞呼吸,生成ATP减少,B错误;无氧条件下,丙酮酸转变为酒精属于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该阶段不产生ATP,C错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产生ATP,光反应的条件是光照,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能合成ATP,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所以光下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有ATP合成,D正确。故选D。40.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单糖的是

()A.半乳糖

B.葡萄糖

C.乳糖

D.果糖参考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某植物花色有红花和白花两种,茎色有紫茎和绿茎两种。花色由基因R、r控制,茎色由基因Y、y控制。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分析回答:实验亲本杂交组合子代表现型及所占比例红花紫茎红花绿茎白花紫茎白花绿茎一白花紫茎×红花紫茎3/81/83/81/8二白花紫茎×白花绿茎1/81/83/83/8(1)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判断,花色中显性性状为___________,茎色中隐性性状为___________。控制花色与茎色的这两对基因遵循___________定律,该定律的实质是___________。(2)实验一中,亲本为紫茎,后代出现了紫茎和绿茎两种性状,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_。亲本白花紫茎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子代中红花紫茎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种。(3)实验二中,亲本白花紫茎植侏产生的配子类型有___________种;子代白花绿茎的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欲探究子代中白花绿茎植株的基因型,将其与双隐性纯合植株杂交,若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则其基因型为Rryy。参考答案:(1).白花(2).绿茎(3).自由组合(4).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5).性状分离(6).RrYy(7).2(8).4(9).1/3(10).红花绿茎:白花绿茎=1:1【分析】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图表的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详解】(1)实验二中,亲本都是白花,后代出现了红花,说明白花是显性性状,红花是隐性性状;实验一中,亲本都是紫茎,后代出现了绿茎,说明紫茎是显性性状,绿茎是隐性性状;据表格数据分析可知,控制花色与茎色的这两对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该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2)实验一中,亲本都是紫茎,后代出现了绿茎,该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分离;根据后代表现型比例红花:白花=1:1,紫茎:绿茎=3:1,可知实验一亲本基因型为RrYy(白花紫茎)、rrYy(红花紫茎),则可推知子代中红花紫茎(rrY-)有2种基因型(rrYY、rrYy);(3)实验二中亲本都是白花,白花与红花的比例接近于3:1,紫茎:绿茎接近1:1,则可推知白花绿茎植株基因型为Rryy,白花紫茎基因型为RrYy,白花紫茎植侏产生的配子类型有RY、Ry、rY、ry4种;子代表现型为白花绿茎(R_yy)的植株中,纯合子(RRyy)所占比例为1/3;欲探究子代中白花绿茎植株的基因型(RRyy或Rryy),将其与双隐性纯合植株杂交(rryy),若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绿茎:白花绿茎=1:1,则其基因型为Rryy。【点睛】根据子代的表现型推断性状的显隐性关系,进而推出亲本的基因型是解题关键。42.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⑴A代表

分子;

B代表

;C代表

;

D代表

⑵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

膜。⑶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

。⑷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转运的是

。⑸可能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

;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

。参考答案:(1)蛋白质

磷脂双分子层

糖被

多糖(2)选择透过性(3)一定的流动性(4)b和c和d(2分)(5)b

a43.图1为某家族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这两种遗传病分别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a及X染色体上的基因B/b控制),图2表示5号个体生殖腺中某个细胞的连续分裂示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