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必修2《遗传与进化》遗传因子的发现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1页
高中生物 必修2《遗传与进化》遗传因子的发现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2页
高中生物 必修2《遗传与进化》遗传因子的发现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3页
高中生物 必修2《遗传与进化》遗传因子的发现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4页
高中生物 必修2《遗传与进化》遗传因子的发现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优质课评选暨优秀课

例汇集活动生物学学科教学设计

“看吧,我的时代终将到来。”一遗传学之父孟德尔

目录

第一部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一、单元基本信息..........................................................3

二、单元特征分析..........................................................3

1.分析课标...........................................................3

2.分析教材...........................................................4

(1)内容分析........................................................4

(2)内容特点........................................................4

(3)内容结构........................................................5

3.分析学情...........................................................5

三、单元学习目标..........................................................6

四、单元学习活动..........................................................6

五、单元教学评价..........................................................7

1.单元过程性评价....................................................7

2.单元诊断性评价....................................................11

六、单元导航图...........................................................19

第二部分:课时教学设计

第1课时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20

第2课时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27

第3课时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36

第4课时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46

第5课时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52

第一部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一、单元基本信息(表1)

表1单元基本信息

学科生物学实施年级高一设计者

课程标准模块必修2逑[传与进化

使用教干2019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生物学

单元名称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单元性质新授单元

单元课时^5~

二'单元特征分析

1.分析课标

(1)内容要求

本单元的课程内容中内容要求掌握的概念及其层次如下:

大概念:概念3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并代代相传

重要概念:3.2有性生殖中基因分离和重组导致双亲后代的基因组合有多种

可能

次位概念:3.2.3阐明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使得子代的基因型

和表型有多种可能,并可由此预测子代的遗传性状。

遵循“内容聚焦大概念”的课程理念,对本单元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找出大

概念、重要概念、次要概念对应的教学内容,从而建立教学内容与概念匹配关系

示意图(图1)。

大概念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并代代相传

重要概念有性生殖中基因分离和重组导致双亲后代的基因组合有多种可能

厂、

阐明有性生.殖中基因的阐明有性生殖中基因的自

根据遗传规律预测

次位概念分离定律,彳吏得子代的基由组合定律,使得子代的基

子代的遗传性》失

因型和表理.有多种可能因型和表型有多种可能

\\____________________J

一----------------

7-------、zΛ

一对相对分对分离两对相对自由..孟,德尔

自由在

对性状离现现象的分离对性状组合现..遗,住规

教学内容组合律I

的杂交象的解释的定律的杂交象解释定律任的应

实验解释验证实验和验证<)I用

√∖√V√X.________√k八八)J

图1教学内容与概念匹配关系示意图

(2)教学提示

教师应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学习有关概念、原理、规律

和模型,应用有关知识分析和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体验科学家探索生物遗传的过

程,为帮助学生达成对概念3的理解,促进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针

对本单元应开展下列教学活动: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3)学业要求

学习本单元后,学生应该能够:

运用统计与概率的相关知识,解释并预测种群内某一遗传性状的分布及变化

(科学思维、科学探究)。

2.分析教材

“遗传因子的发现”一章教学的思想核心是围绕“怎样发现”“发现什么”

的主题组织基于科学方法内涵的教学。

(1)内容分析

遗传是生物的一种重要的特征,为了了解遗传学规律,孟德尔精心选择了实

验材料-豌豆做杂交实验,因此首先介绍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并了解杂交

实验的方法,观察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并通过提出假说

解释分离现象,巧妙设计测交实验进行验证,孟德尔科学的采用了假说-演绎法,

发现了遗传学的一个重要的规律。孟德尔没有停止研究的脚步,继续观察两对相

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并提出问题,通过性状的自由组合,推测出遗传因子的自由

组合,提出假说,合理的解释了自由组合现象,同样通过测交实验巧妙验证,发

现了遗传学的又一重要规律。孟德尔实验方法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孟德尔敲开

了遗传学的大门,科学家们前仆后继的进行研究。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在杂交育种

和医学实践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内容特点

基于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结果,通过''假说一演绎”的思维过程,解释生

物的遗传现象及规律。

(3)内容结构(图2)

推理想象1t解释现象推理想象It解释现象

图2单元教学内容结构示意图

3.分析学情

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过相关概念,如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

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对生物的遗传及孟德尔有浅显的介绍,故学生对“性

状”“相对性状”“基因”等都有一定的了解。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学》中

也介绍过“绿色植物的开花与结果”,故学生对“花的结构”“人工授粉和受

精的过程”“两性花”“单性花”“自花传粉”“异花传粉”等概念也有一定的

认识。但由于学生学习这些概念知识的间隔时间较长,遗忘也是正常的,故教师

要注意对这些必备知识的巩固,帮助学生在回忆旧知的基础上建构新知识。高一

学生刚接触遗传与进化这一模块,对遗传因子的发现应该很感兴趣。但学生缺乏

遗传学背景知识,对比较抽象的遗传学内容学起来可能会有难度,故考虑到学生

思维发展不平衡及已有的知识不同,在尊重教材逻辑起点的基础上,教学中应尽

可能考虑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可能出现的障碍,采取措施平衡学生的知识起

点,提高教学的效率。

三'单元学习目标

依据以上分析,编制了基于本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学习目标(表2)。

表2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学习目标

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学习目标

通过分析和讨论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现象,能够用

生命的物质观提出遗传因子的假说,通过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

生命观念遗传因子可以在亲子代之间代代相传,遗传是物质性的。通过阐

明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形成“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分

离和重组导致双亲后代的基因组合有多种可能”的重要概念,为

生物的进化观打基础。

通过从现象到本质对孟德尔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和讨论,锻炼学

科学思维生归纳与演绎、抽象与概括的思维方式,并能够概述假说-演绎

的内容,并能应用假说-演绎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实验材料选择的探究方案,认识到作为遗传学材料的特征,

渗透数学统计,建立模型的思维。通过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的探

科学探究究,体会孟德尔假说的合理性。通过遗传图解的书写,体会科

学符号体系的重要性。基于遗传学的应用案例训练学生运用遗传

规律设计实验方案,解决遗传学问题的能力。

通过孟德尔成功原因的探讨,培养学生的勇于创新、探索求真的

社会责任科学精神。关注遗传学发展,能够运用遗传规律对现实生活中的

遗传学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四'单元学习活动

为了保证单元教学目标的落实,将每1课时教学内容设计成若干个学习任务,

通过学生活动,达成课时学习目标,进而总结提升落实单元教学目标(表3)o

表3课时学习任务及学习活动设计表

课时学习任务学习活动

第1课时任务1活动17遗传学实验材料的选择

认识杂交实验的方法活动1-2认识杂交实验的方法

描述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活动1-3描述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

验的现象的现象

第2课时任务2活动27提出假说一解释分离现象

提出假说,学会解释分离现活动2-2体验假说-性状分离比的模

象拟实验

活动2-3表达假说-遗传图解

第3课时任务3活动3-1分离定律的验证

尝试设计实验,验证假说活动3-2得出结论:分离定律

任务4活动3-3假说-演绎法

尝试应用分离定律,解决实活动47分离定律的应用

际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

第4课时任务5活动57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描述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活动5-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实验现象,提出假说并运用活动5-3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假说-演绎法解释自由组合活动5-4得出结论:自由组合定律

现象

第5课时任务6活动67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分析孟德尔实验的启示活动6-2了解孟德尔遗传规律再发现

任务7过程

应用孟德尔遗传规律,解决活动6-3学习遗传学概念

实际问题活动77应用分离定律

活动7-2应用自由组合定律

五、单元教学评价

1.单元过程性评价

单元过程性评价可以采用课堂观察的形式,通过师生对话,学生讨论,问题

解答情形,黑板书写情况等进行反馈。学习活动也就是评价活动的过程,也可以

采用评价表。

第1课时

根据单元学习任务1“认识杂交实验的方法,描述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

现象”设计如下评价表(表4)o

表4单元第1课时诊断评价表

认识杂交实验的方法,描述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现象

姓名:班级:组别:

评价标准自评互评师评

豌豆作为遗传学材料的优点

认识人工异花传粉的过程

能够描述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实

验过程,了解基本概念如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性状分离

能够观察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并

提出问题

总计

第2课时

根据单元学习任务2“提出假说,学会解释分离现象”设计如下评价表(表

5、表6)

表5单元第2课时诊断评价表

提出假说,学会解释分离现象

姓名:班级:组别:

评价标准自评互评师评

遗传因子是彼此融合还是相互独立的?

体细胞中决定茎高度的遗传因子个数

配子中决定茎高度的遗传因子个数

能够根据F2的遗传因子组成推测出雌雄

配子是随机结合的

能通过遗传图解解释分离现象

总计

表6单元第2课时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操作评价表

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

姓名:班级:组别:

评价标准自评互评师评

明确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的对应关系

实验过程流畅、科学

真实记录实验现象

小组分工合理、合作高效

能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能提出新的疑问

总计

第3课时

根据单元学习任务3“尝试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和学习任务4“应用分离

定律,解决实际问题”设计如下评价(表7)o

表7单元第3课时诊断评价表

尝试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应用分离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姓名:班级:组别:

评价标准自评互评师评

通过设计和比较验证实验的实验方案,

体会测交方案的巧妙之处

金鱼草花色的遗传实例

花粉鉴定法实例

回顾分离定律的论证过程,归纳孟德尔

的科学研究方法

栗色马和白色马的应用实例

紫花与白花植株的应用实例

ɪit:

第4课时

根据单元学习任务5“描述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现象,提出假说并运用

假说-演绎法解释自由组合现象”设计如下评价表(表8)O

表8单元第4课时诊断评价表

描述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现象,提出假说并运用假说-演绎法解释自由组合

现象

姓名:班级:组别:

评价标准自评互评师评

描述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现象,提

出问题

通过提出假说,明确成对的遗传因子彼

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根据配子的随机结合,棋盘法展示F?的

遗传因子组成

通过测交实验验证假说的正确性

归纳自由组合定律

总计

第5课时

根据单元学习任务6“分析孟德尔实验的启示”和学习任务7"应用孟德尔

遗传规律,解决实际问题”设计如下评价(表9)

表9单元第5课时诊断评价表

分析孟德尔实验的启示,应用孟德尔遗传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姓名:班级:组别:

评价标准自评互评师评

孟德尔成功原因的探讨

遗传规律的再发现

白化病案例的应用

水稻的育种案例的应用

总计

2.单元诊断性评价

(1)单元检测

单元检测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

13〜16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1.下列有关孟德尔的“假说一演绎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提出了等位基因的说法

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分析并提出假说

C.“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

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实验结论

D.''E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属于推理内容

2.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显性和隐性关系的是()

①红花X白花T红花、白花②非甜玉米义非甜玉米T301非甜玉米+101

甜玉米③盘状南瓜X球状南瓜T盘状南瓜④牛的黑毛X白毛T98黑毛+

102白毛

A.①和②B.②和③C.②和④D.①和④

3.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孟德尔定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

I、Il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川、IV小桶

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才科学准确

B.实验中每只小桶分别代表相应的雌、雄生殖器官

C.乙同学模拟的是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配子的随机结合

D.实验中每只小桶内的小球总数可以不相等

4.家兔的毛色黑(A)对褐(a)为显性。下列关于判断一只黑毛公兔基因型的

方法及结论中,正确的是()

A.用一只纯合黑毛兔与之交配,若子代全为黑毛兔,则其基因型为Aa

B.用一只杂合黑毛兔与之交配,若子代全为黑毛兔,则其基因型为AA

C.用多只褐毛雌兔与之交配,若子代全为黑毛兔,则其基因型为AA

D.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若细胞中只有A基因,则其基因型为AA

5.已知羊的毛色由一对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a控制。某牧民让两只白色羊

交配,后代中出现一只黑色小羊。要判断一只白色公羊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有

如图所示的两种方案,已知方案一中母羊的基因型为Aa,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②全为白色B.③黑色:白色=3:1

C.④aa,⑤全为白色D.④aa,⑥黑色:白色=1:1

6.在下列遗传基本问题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兔的长毛和狗的

短毛

B.表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基因型相同则表型一定相同

C.等位基因是指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D.性状分离指杂合体相互杂交,后代出现不同基因型个体的现象

7.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个体杂交,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则后代中

()

A.表型4种,比例为31:3:1,基因型6种

B.表型2种,比例为31,基因型3种

C.表型4种,比例为93:3:1,基因型9种

D.表型2种,比例为11,基因型3种

8.下表表示人类ABo血型所对应的基因型,下图为某家族血型系谱图,□

A.A型B.B型C.0型D.AB型

9.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为显

性。某人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的豌豆进行杂交,发现Fl出现4种类型,对性

状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如果用E中的一株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

得到的F?的性状类型的种类和数量比例是()

A.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2:1:2:1

B.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2:2:1:1

C.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1:1:1:1

D.黄色圆粒:绿色圆粒=1:1或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

粒=1:1:1:1

10.如图为某植株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以下对此过程及结果的描述,错误

的是()

AaBb旦-AB、Ab、aB、ab春子间结/、方£受精卵子代:N种表型(9:6:1)

A.A、a与B、b的自由组合发生在①过程

B.②过程发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C.M、N分别代表9、3

D.该植株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2:1

11.已知基因A、B、C及其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现有一对夫妇,妻子的基因

型为AaBBCc,丈夫的基因型为aaBbCc,则其子女中的基因型为aaBBCC的比例和

出现具有aaB_C_表型女儿的比例分别为()

13131313

a∙而记b∙?ic∙记、id∙?16

12.已知小麦的有芒(A)对无芒(a)为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为显性,小

麦一年只播种一次。如图是培育无芒抗病小麦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P有芒抗病X无芒不抗病

AARRIaan*

K有芒抗病

AaRr

10

F2有芒抗病有芒不抗病无芒抗病无芒不抗病

ARArraaRaan`

I0

留种

A.杂交的目的是将控制无芒和抗病的基因集中到子一代中

B.子一代自交的目的是使子二代中出现无芒抗病个体

C.得到纯合的无芒抗病种子至少需要四年

D,子二代中无芒抗病植株自交的目的是筛选子二代中无芒抗病植株中的纯

合子

13.已知菊花花色性状的遗传受三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其基因型与

性状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基因型AA_______Aa_______aaYi_Y2_、aaYi_y2y2、aayiyiY2_aay1y∣y2y2

表型白色乳白色黄色金黄色

对某基因型的乳白色菊花进行测交,后代花色的表型及比例为乳白色:黄色:

金黄色=4:3:1,则该乳白色菊花的基因型为()

A.AaY,y,Y2y2B.AaY∣Y∣Y2y2

C.AaYiy1Y2Y2D.AaY∣Y∣Y2Y2

14.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之所以在研究遗传规律时获得了巨大成功,关键

在于他在实验过程中选择了正确的方法。下面各项中,不是他获得成功的重要原

因的选项是()

A.先只针对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研究,然后再研究多对相对性状

的遗传规律

B.选择了严格自花传粉的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C.选择了多种植物作为实验材料,做出了大量的实验

D.应用了数学统计的方法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15.低磷酸酯酶症是一种遗传病,一对夫妇均表现正常,他们的父母也均表

现正常,丈夫的父亲不携带致病基因,而母亲是携带者,妻子的妹妹患有低磷酸

酯酶症。这对夫妇生育一个正常孩子是纯合子的概率是()

A.1/3B.1/2C.6/11D.11/12

16.野生猴中毛色为白色的极为少见。某科研小组捕获到一只白色雄猴,要

想在短期内利用这只雄猴繁殖更多的白猴以满足科研需栗(注:猿猴的毛色棕色

对白色为显性),最佳方案是()

A.让白色雄猴与棕色雌猴交配,再用F,互交产生白猴

B.让白色雄猴与棕色雌猴交配,E中就能出现白猴

C.让白色雄猴与棕色雌猴交配,再从Fl中选出雌猴与白色雄猴交配产生白

D.让白色雄猴与杂合棕色雌猴交配,即可产生白猴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6分。

17.(12分)某植物的花色有红花和白花两种,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研究

者利用这两个品种做了五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据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第1组第2组第3组第4组第5组

杂交组合白花早X红第1组F第2组的第2组的

红花早X白花

-W-

化自交E自交F肖义白花

后红

26172628294027301754

代色

植白

10910509181648

株色

(1)根据实验结果可判断植利、花色中的________色是显出;性状。

(2)第3、4组的后代均表现出现象,比例都接近O

(3)第5组实验结果表明,该交配类型称为o

(4)第1、2组的少数后代产生白色花植株,说明双亲中的花植株混有杂

合子。

(5)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上述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可判断植株花色的遗传符合孟德

尔的定律。

18.(14分)某动物的肤色受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两对基因独立

遗传)。当不存在显性基因时,肤色为白色;当存在显性基因时,肤色为黑色,

而且随着显性基因数量的增加,黑色会逐渐加深(A和B的遗传效应相同)。现将

两只肤色相同的纯合子作为亲本杂交得F1,F1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得F2,F2中有

白色个体和4种不同深浅的黑色个体(注:该种动物每胎可以生产多只子代,肤

色遗传与性别无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黑色个体颜色最深的基因型为,白色的基因型为,亲

本的杂交组合为(写基因型),FI的肤色为(填“黑色”或“白

色”)o

(2)Fz中肤色共有5种类型,按由深至浅再到白的顺序,数目比例依次为

(3)取Fl中一个体与某只黑色异性个体进行杂交,子代表型比例为1:2:1,

则该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O

19.(14分)某学校生物小组在一块较为封闭的地里发现了一些野生植株,

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茎秆有绿茎和紫茎两种,同学们分组对该植物的花色、

茎色进行遗传方式的研究。请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组:取90对亲本进行实验第二组:取绿茎和紫茎的植株各1株

亲本杂交组合Fl表型交配组合E表型

36红花:1白

A:30对亲本红花X红花D:绿茎义紫茎绿茎:紫茎=1:1

B:30对亲本红花X白花5红花:1白花E:紫茎自交全为紫茎

由于虫害,植株死

C:30对亲本白花X白花全为白花F:绿茎自交

(1)从第一组花色遗传的结果来看,花色隐性性状为,最可靠的判断

依据是组。

(2)若任取B组的一株亲本红花植株使其自交,其子一代表现类型的情况是

(3)由B组可以判定,该种群中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约为O

(4)从第二组茎色遗传的结果来看,隐性性状为,可作为判断依据的

是组。

(5)如果F组正常生长繁殖,其子一代表型的情况是O

(6)A、B两组杂交后代没有出现3:1或1:1的分离比,试解释原因:

20.(16分)观察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图像,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图像

⑴双显性性状由直角三角形(填“A”“B”或"C")的三条边表示,

占份,遗传因子组合形式有种,比例为O

(2)隐显性状由直角三角形(填“A”“B”或"C”)的三个角表示,占

份,遗传因子组合形式有种,比例为O

⑶显隐性状由直角三角形(填“A”“B”或"C”)的三个角表示,占

份,遗传因子组合形式有种,比例为O

(4)双隐性性状yyrr占份,遗传因子组合形式有种。

(5)由图解分析,每一对相对性状是否也遵循分离定律?(填“是”或

“否")。若是,分离比是多少?O

单元检测试题参考答案

1~16DBACBCABDCACACCC

17.(每空2分,共12分)⑴红(2)性状分离3:1(3)测交(4)红⑸

基因分离

18.(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4分)(1)AABBaabbAAbbXaaBB黑色

⑵1:4:6:4:1(3)AABB或AAbb或aaBB(4分)

19.(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4分)(1)白色(1分)A(I分)(2)全为红

花或红花:白花=3;1(3)2:1⑷紫茎D组和E(5)绿茎:紫茎=3:1

(6)红花个体中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

20.(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6分)

(I)A941:2:2:4(2)B321:2(3)C321:2

(4)11(5)是每对性状的分离比都为3:1

(2)单元诊断评价量表

从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分析各题对应的单元核心素养目标,并赋予相应的分

值,达到量化学生单元学习情况的诊断与评价(表10)

表10单元诊断评价量表

核心素养题目分值单元目标

6、14、23通过分析和讨论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

20分现象,能够用生命的物质观提出遗传因子的假说,通

过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遗传因子可以在亲子代之

生命观念间代代相传,遗传是物质性的。通过阐明基因的分离

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形成“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分离

和重组导致双亲后代的基因组合有多种可能”的重要

概念,为生物的进化观打基础。_____________________

1、2、TT通过从现象到本质对孟德尔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和

科学思维4、7、分讨论,锻炼学生归纳与演绎、抽象与概括的思维方式,

9、10、并能够概述假说-演绎的内容,并能应用假说-演绎解

13、18决实际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2、35通过实验材料选择的探究方案,认识到作为遗传学材

16、分料的特征,渗透数学统计,建立模型的思维。通过性

科学探究17、19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的探究,体会孟德尔假说的合理

性。通过遗传图解的书写,体会科学符号体系的重

要性。基于遗传学的应用案例训练学生应用遗传规律

设计实验方案,解决遗传学问题的能力。

5、8、TT通过孟德尔成功原因的探讨,培养学生的勇于创新、

社会责任11.15分探索求真的科学精神。关注遗传学发展,能够运用遗

传规律对现实生活中的遗传学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

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单元导航图

核心素养单元目标关键问题任务课时安排

通过分析和讨论孟德尔的一对相

对性状杂交实验的现象,能够用生

命的物质观提出遗传因子的假说,

通过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遗传选择豌豆做

任务1:认识杂交

因子可以在亲子代之间代代相传,遗传学实验

实验的方法,描述

遗传是物质性的。通过阐明基因的材料为什么

一对相对性状杂1课时

生命观念一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形成取得巨大成

交实验的现象

“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分离和重组功?

导致双亲后代的基因组合有多种

任务2:提出假

可能”的重要概念,为生物的进化

说,学会解释分离1课时

观打基础。

现象

为什么,全

通过从现象到本质对孟德尔的实

为高茎,为什

验现象进行分析和讨论,锻炼学生任务3:尝试设计

科学思维么F?出现性

归纳与演绎、抽象与概括的思维方实验,验证假说

状分离且比

式,并能够概述假说-演绎的内容,1课时

例为3:1?

并能应用假说-演绎解决实际问任务4:尝试应用

题。分离定律,解决实

际问题

通过实验材料选择的探究方案,认

识到作为遗传学材料的特征,渗透

数学统计,建立模型的思维。通过为什么E全为任务5:描述两对

黄色圆粒,为相对性状的杂交

科学探究―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的探究,体会

什么F?会出现实验现象,提出假

孟德尔假说的合理性。通过遗传1课时

图解的书写,体会科学符号体系的重组性状且F?说并运用假说-演

的性状比例为

重要性。基于遗传学的应用案例训绎法解释自由组

练学生应用遗传规律设计实验方9:3:3:1?合现象

案,解决遗传学问题的能力。

孟德尔成功的任务6:分析孟德

通过孟德尔成功原因的探讨,培养

原因有哪些?一尔实验的启示

学生的勇于创新、探索求真的科学

社会责任一精神。关注遗传学发展,能够运用1课时

任务7:应用孟德

遗传规律对现实生活中的遗传学孟德尔遗传规

-尔遗传规律,解决

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律如何应用?

,实际问题

第二部分课时教学设计

第1课时: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脸(一)

1.教材分析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是2019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2•遗

传与进化》的第1章第1节的内容。这节内容作为必修2模块的开篇,是以孟德

尔发现遗传因子的实验过程为主线,突出科学史和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计划共

3课时:第1课时主要涉及“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以及相关名词概念的教

学;第2课时涉及“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借助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体会假说

的合理性”;第3课时涉及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分离定律的总结及应用。

其中第1课时,也是单元“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的第1课时,主要是

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为孟德尔假说

的提出做出铺垫,在分析实验的过程中,展示相关概念和实验现象,从而体验孟

德尔敢于质疑、敢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初步学习了“花的结构与发育”“基因控制生物性

状”等相关知识;此外,通过必修1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细胞学基础和学

习能力。但是,与必修1相比,必修二对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归纳总结能力、

数学概率计算能力要求更高,学法上差异较大,对于初学者来说难度较大。

3.学习目标

›通过对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分析,培养归纳与演绎、抽象与概括

的科学思维。

>认同在科学探究中正确地选用实验材料、运用数学统计方法、提出新概念以

及应用符号体系表达概念的重要性。

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

>难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

5.开放性学习环境

希沃白板,WPS软件,多媒体教室,每四个学生一组,总共六组。

6.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展示“祖国的生日”图

片,让学生认同国庆节是一观看图片,仔细

个非常有意义的节日,进而辨别图片中新郎和由真实的婚宴

引出图片“一对新人的婚宴母亲,说出他们的场景,引出性

照”,提出“大家猜一猜,相似之处,例如:状概念。

新郎的母亲是谁?”,“你眼睛大小,脸型的

是如何判断的?”等问题,轮廓等。

由此提出性状的概念。

借助于图片的分析,提

模块导入出遗传和变异,通过阐述遗

传和变异对生物的意义,提从性状到遗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