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音课件_第1页
现代汉语语音课件_第2页
现代汉语语音课件_第3页
现代汉语语音课件_第4页
现代汉语语音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汉语语音课件目录语音基础知识声母发音技巧与训练韵母发音技巧与训练声调变化规律与运用语流音变现象分析方言区人学习普通话语音指导01语音基础知识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言的交际职能得以实现的物质手段。语音具有物理属性、生理属性和社会属性三个方面的性质。语音的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语音定义及作用发音器官包括呼吸器官、喉头和声带、咽腔和口腔、鼻腔和鼻窦。发音原理是肺部呼出的气流通过气管到达喉头,经过声带的振动形成声音,再经过咽腔、口腔、鼻腔等共鸣器官的放大和美化,形成不同的元音和辅音,构成语言的语音。发音器官与发音原理

音标符号及国际音标音标是记录音素的符号,是用来标写字母所代表的读音的。国际音标(IPA:InternationalPhoneticAlphabet)是国际语音协会在1888年制定的一套国际通用的语音符号,用来标注国际各种语言的发音。国际音标遵循“一音一符,一符一音”的原则,即一个音素只用一个符号表示,一个符号只能代表一个固定的音素。02声母发音技巧与训练按照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的不同,辅音声母可分为唇音、舌尖音、舌面音、舌根音等类别,每类声母都有其独特的发音特点。辅音声母零声母指的是没有辅音声母的音节,即韵母自成音节。零声母的发音特点是口腔中没有任何阻碍,气流直接通过。零声母声母分类及发音特点舌尖前音(z、c、s)与舌尖后音(zh、ch、sh):这两组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相似,但发音时舌尖的位置和形状略有不同。舌尖前音发音时舌尖抵住或接近上齿背,而舌尖后音发音时舌尖翘起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鼻音(m、n)与边音(l):鼻音发音时鼻腔通路打开,气流通过鼻腔泄出;边音发音时口腔中间通路阻塞,气流从舌头两边泄出。这两组声母的发音难点在于如何控制鼻腔和口腔的通路。唇齿音(f)与双唇音(b、p):唇齿音发音时上齿与下唇形成阻碍,气流从唇齿间泄出;双唇音发音时双唇紧闭,然后突然打开,气流冲出。这两组声母的发音难点在于如何控制嘴唇的形状和位置。难点声母发音技巧讲解单音节训练多音节训练绕口令训练对比训练声母发音实践训练通过大量的单音节词语练习,掌握每个声母的发音特点和技巧。通过绕口令这种有趣的形式,锻炼口腔肌肉的灵活性和控制能力,提高声母发音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在多音节词语中练习声母的发音,注意声母与韵母之间的拼合关系以及声调的变化。将容易混淆的声母放在一起进行对比训练,如平翘舌音对比、鼻边音对比等,强化发音差异和辨识度。03韵母发音技巧与训练发音时舌位、唇形及开口度始终不变的韵母叫单元音韵母,如a、o、e等。单元音韵母复元音韵母带鼻音韵母发音时舌位、唇形都有变化的韵母叫复元音韵母,如ai、ei、ao等。由元音和鼻辅音韵尾构成,如an、en、ang等。030201韵母分类及发音特点前鼻音韵尾为-n,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后鼻音韵尾为-ng,发音时舌根抵住软腭。前后鼻音区分韵头又称介音,是韵母中发音最短暂的部分,发音时要轻而短。韵头发音技巧韵腹是韵母中发音最响亮的部分,发音时要清晰、响亮。韵腹发音技巧难点韵母发音技巧讲解韵头、韵腹发音练习通过模仿和跟读练习韵头和韵腹的发音技巧,注意发音时的轻重缓急和清晰度。前后鼻音区分练习通过对比练习和绕口令等方式进行前后鼻音的区分训练,提高发音准确性。带鼻音韵母发音练习通过模仿和跟读练习带鼻音韵母的发音,注意鼻辅音韵尾的发音位置和气息控制。单元音韵母发音练习通过模仿和跟读练习单元音韵母的发音,注意发音时舌位、唇形及开口度的准确性。复元音韵母发音练习通过模仿和跟读练习复元音韵母的发音,注意发音时舌位、唇形的变化过程。韵母发音实践训练04声调变化规律与运用声调是汉语音节中音高变化所形成的旋律模式,是汉语语音的重要特征之一。声调在汉语中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相同的声母和韵母组成的音节,如果声调不同,意义也会不同。声调定义及作用声调作用声调定义一声(阴平)二声(阳平)三声(上声)四声(去声)普通话四声声调变化规律01020304音高保持平稳,没有升降变化,例如“妈、高、天”。由中音升到高音,例如“麻、来、皮”。由半低音先降到低音再升到半高音,形成一个降升的曲折调,例如“马、好、雨”。由高音降到低音,例如“骂、菜、月”。通过不同的声调可以区分不同的词义,例如“妈”和“麻”意义不同。区分词义表达语气增强语言韵律感辅助语言理解声调可以表达说话人的语气和情感,例如升调表示疑问或惊讶,降调表示肯定或陈述。声调的变化可以使语言更加富有韵律感,增强语言的音乐性。在口语交流中,声调的变化可以帮助听话人更好地理解说话人的意思。声调在语言表达中的运用05语流音变现象分析123上声在非上声前变为半上,调值由214变为21;两个上声相连,前一个上声变调为35。上声变调“一”在阴平、阳平、上声前读去声,在轻声前读轻声;“不”在去声前读阳平,在非去声前读去声。“一”和“不”的变调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后,第二个音节一般读轻声;双音节形容词重叠后,一般读为“AABB”式,后两个音节读轻声。形容词重叠式的变调变调现象及规律如结构助词“的、地、得”和动态助词“着、了、过”等。助词轻读如“啊、吧、呢、吗”等。语气词轻读如“里、上、下、边”等。方位词轻读如“爸爸、看看”等。叠音词和动词的重叠式后缀轻读轻声现象及规律韵母儿化后,有的韵母发生了变化,如“-i、-n”等韵尾丢失,主要元音发生变化。韵母儿化词语儿化后,词性可能会发生变化,如动词变为名词,形容词变为名词等。同时,词语的意义和感情色彩也可能发生变化。词语儿化儿化韵具有区别词义、区分词性和表示细小轻微等作用。在口语中,儿化韵的使用还可以增加语言的亲切感和形象性。儿化韵的作用儿化现象及规律06方言区人学习普通话语音指导音变规律方言区的语音变化规律与普通话不同,如连读变调、儿化等,影响语音的正确性。音系差异方言与普通话在音系上存在显著差异,如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对应关系不同,导致发音困难。发音习惯方言区人往往受母语发音习惯影响,如平翘舌不分、前后鼻音混淆等,难以纠正。方言区人普通话语音问题诊断03发音习惯纠正通过大量的语音练习,逐步纠正方言区人的发音习惯,培养正确的发音方式。01音系对比训练通过对比方言与普通话的音系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发音训练,提高发音准确性。02音变规律掌握学习普通话的音变规律,如连读变调、儿化等,以便在实际应用中正确运用。针对性训练方法和建议成功案例介绍一些成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