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总复习模拟检测综合训练(七)(含解析)_第1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模拟检测综合训练(七)(含解析)_第2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模拟检测综合训练(七)(含解析)_第3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模拟检测综合训练(七)(含解析)_第4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模拟检测综合训练(七)(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高考总复习模拟检测:综合训练(七)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说人情,最好的诗乃是说人人欲说的情,不限于一个人的经验。贺知章诗,里面的情景,千

万人都可以领略,没有这种经验的人,可以想象得到,有这种经验的人,更其能够体验。凡于文学

家诗人,就是深刻地体验人生的滋味的人。诗人的作品是从人生的经验中间提出来的精华,好比化

学家提炼化学原质,营养学家提炼维他命似的。

科学研究物理,文学研究人生。诗的入情入理,在感觉及感情方面,不是理智的、科学的。例

如写距离之远,必说万里。古诗“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写楼之高,“上与浮云齐”,“振

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李白有首词,词里说“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暝色就是暮色,根

本是不可捉摸的东西,无所谓入,也无所谓出,只是楼中人感觉四围暝色,渐渐侵入到楼中来,从

白天到了黄昏。这是完全感官作用。用科学的头脑,就不容易了解诗词了。近代科学发达,人的思

想都渐渐科学化,把宇宙看成唯物的,因此现代的诗不得不转移方向。想象力减少了。象苏东坡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那样的词也就作不出了。天文家可以算

出月球的年龄,也可以证明天上没有宫阙。植物学家把花草分类研究,辨别雌蕊雄蕊,诗人不管这

些,说了“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着重在因为鸟啼花落,使人感觉到春光老去,有“伤春”

的情绪。似乎花的生命同人的生命打成一片,花并不单是一种不相干的外物。

在中国诗词中,尤其把草木鸟兽赋予一种人格化。我们谈到比兴。触物起兴,以物拟人。《诗

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雎鸠不管是那一种鸟,或者是黄鸟或者是鸳

鸯溺鹏之类。雌雄和鸣,比拟男女配偶。诗词里面最多比兴。比兴是一句老话,现在新文学里称为

比喻、联想、象征。例如从雎鸠联想到男女,以雎鸠比喻男女,雎鸠是男女配偶的象征等等。唐以

前的诗比兴最多.因为唐以前的诗多乐府,接近歌曲,杜甫以后诗,用赋的笔墨,直叙其事及描写

笔墨多了。例如杜诗《佳人》,开始即直叙“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好像完全是叙事;接叙

此佳人乃是良家之女,因为关中丧乱,兄弟遭杀戮,又被轻薄的夫婿所弃,如何伤心。到了后面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用比兴语。此诗是赋比兴三种笔墨互

用的例。最后“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从表面看,但说花柏修竹

等,实则以竹柏比拟此妇人之贞洁的节操。所以不是泛泛的叙事写景。在这里,我们知道中国文人

喜欢以人格赋予给生物。画家画梅兰竹菊,乃是欣赏其贞洁的品格,以幽兰修竹等等比拟君子美人

的品格。这一个传统很远,老早从《诗经》楚辞里来。

单是看杜甫《佳人》一首,作为描写叙述一个女子的看法,还是很浮浅的。曾国藩看这首诗,

认为''前后皆以美人喻贤者”,是贤人不得志,被弃在野,而幽贞自赏的意思、,所谓怨而不怒是

也。这也等于西洋诗里所谓象征的一种艺术。中国人称为“寄托”。唐人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

籍》,“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表面是写新媳

妇闺房中的私谈,实际是新进士问问老辈,自己的诗文好不好,合格不合格。诗的真意在文章的背

面,要读者去探索出来。

(节选自《浦江清文史杂文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般来说文学描写的内容多是感官的东西,用科学的头脑是无法理解的。

B.现代的诗不得不转移方向是因为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越来越科学化。

C.诗人作品中鸟啼花落所传达出的伤春情绪,其实正是诗人生命情绪的外化。

D.中国文人总喜欢以人格赋予自然万物,这一传统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段采用化学家和营养学家的例子来类比证明诗人作品是对人生经验的提取。

B.第二段用对比论证方法意在突出科学的理智和客观不同于文学的感官和主观。

C.第三段在前一段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中国文人喜欢将外物人格化的具体表现。

D.文章以大量的文学创作实例从多个角度证明了文学就是作家人生体验的反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凡是能够创作出或能够深入体验经典作品的人不一定有对生活的深刻感受和体验。

B.随着科技的深入发展,人们的想象力也会逐渐减少,像苏轼那样的诗作也会消失。

C.随着科学的发展,外在万物对于逐渐科学化的思想来说,已经成为不相干的外物。

D.中国文学中被称为“寄托”的艺术其实和西洋诗中所谓的象征在一定程度上相同。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新华字典》累计发行6亿多册,自发行以来先后修订了10次,其中改革开放以后修订了7

次。

改革开放以后,不少字的音、形、义,都发生了变化。比如“的”在第11版增加了字音

di:"的士(出租车)的省称:打的,的哥。”出租车正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才大规模走入我国百

姓的日常生活,今天“打的”已经成了人们习以为常的出行方式之一。与此相似,“秀”增加了

“展示、表演”的义项,“门”增加了“负面的事件”的义项,“族”增加了“有共同特点的某类

人”的义项,等等。

此外,第11版还增加了“和谐社会”“愿景”“媒体”等不少与国计民生有关的词语,同时删

掉了“马达、马力、煤油、芝麻、虾米、密切、合作社、国际主义”等现代社会检索频率的词。

第11版还吸收读者的意见进行了词语义项的专项修订,关于一些动物的条目不再做用途方面的

介绍。比如“鲤:肉可以吃”“狸:毛皮可制衣物”“牛:肉和奶可吃。角、皮、骨可做器物”等内

容均不再涉及。“可以说,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群众衣食住行、思想观念等方方面面的变化都能在各

个版本的《新华字典》中找到。”曾主持了《新华字典》第11版修订工作的语言学家江蓝生说。

(摘编自《人民日报》,《〈新华字典〉与改革开放:时代变迁的一面镜子》)

材料二

近日,一篇网文提到,“由于读错的人较多,'乡音无改鬓毛衰(shudi)''一骑(qi)红尘妃

子笑'等古诗文中的读音己经更改”。有网友表示,如此更改之后,古诗文失去了原先的韵脚。

针对群众质疑,专家称,该网文中提到的诗句中“衰”“骑”等汉字读音并没有改动过,其中

“一骑(qi)红尘妃子笑”中的“骑(qi)”在旧版和新版《审音表》中都读作“qi”,而不是“ji”,

而关于“鬓毛衰”,“衰”一直有“cui”的读音,在古代有专门意思,《现代汉语词典》目前仍保

留这个读音。

专家介绍,此前审音主要以北京语音系统为审音依据,新的审音原则在充分考虑北京语言发展趋

势的同时I也适当参考在官话及其他方言区中的通行程度。

对于古诗文中的汉字读音,专家提到:“‘一骑红尘妃子笑’中“骑’字用作名词或量词时古代

读'ji',跟作动词用的‘骑(qi)'意义和用法都有所不同,'一骑红尘妃子笑‘中的‘骑’字正

好处于仄声字的位置上。但今普通话口语中已经无此区别,因此旧版和新版《审音表》已经规定

‘骑’统读为。”他认为,《审音表》作为国家规范适用于一切场合,自然也适用于古诗文,

而面向中小学生的工具书和教科书原则上不应该标注真正的“古音”和所谓的“古音”,但在一些

特殊场合,如古诗文吟诵活动和其他文艺形式中使用一些“古音”,应该得到尊重和宽容。

(摘编自《北京青年报》,《汉语词典编纂方回应汉字读音更改质疑你读对了吗》)

材料三

为适应近代以来的文化变革,民国时期在《康熙字典》基础,上,编纂了《新字典》

《中华大字典》校改国音字典》等多种字典。但1949年后,这些字典无论在例句还是释义上,都已无

法满足新政权的需要,于是成立了以魏建功为社长的“新华辞书社”,负责编纂《新华字典》。初

版《新华字典》问世于1953年,最初由魏建功用隶书题写书名;第二次印刷时,为突出集体,

淡化个人,改集鲁迅手迹作为书名。1956年,国家开始推行简体字,但鲁迅只写过“莘”,没写过

“华”,设计者被迫从鲁迅手迹中找“化”和“十”拼在一起。周恩来质问说:“鲁迅在世时,还没

有简化字,这个‘华'字不是凑成的吗?”于是此后《新华字典》一律不再使用“鲁体字”,改用简

化宋体字作为书名。

封面题字外,在编写第一版时,编者们就立意“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来看待问题”,在

这一版的《新华字典》里已收录了一些政治性名词,并给出简明的释义。在新政权建立初期,此举对

于普及政治常识确有其价值。

(摘编自“腾讯评论”,《从小看〈新华字典》,但你未必真了解她》)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材料-看,许多字词跟随时代变迁,音形义发生改变时,字典也会随之进行“布新”“除旧”。

B.从材料二看,因为人们长期以来的使用习惯,群众质疑一些古诗文拼音在字典词典中被更改了。

C.从材料三看,编纂《新华字典》是因为以前的各种字典己不能完全适应建国以后新的社会变革。

D.从材料三看,封面“华”弃用鲁迅的字,改用简化宋体书写,是为了彻底突出集体、淡化个人。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改革开放以后《新华字典》的修订频率明显增加,反映出在这一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变化发展速度

较快。

B.近些年来编者对字典中关于一些动物的词语义项进行专项修订,有力推动了环保观念在群众中的

普及。

C.《新华字典》的每次修订均以调查研究为基础,反映时代变化,兼顾读者需求和国家的相关语言

规范。

D.《新华字典》的编纂从第一版开始就渗透政治意识、坚持为读者服务的宗旨,在各个时期有不同

表现。

6.假如你是新版《新华字典》的编订召集人,为了编好新一版字典,你会跟编订委员会的专家们强

调哪几个要点?请根据材料内容简要作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踵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人畜共居的村庄

刘亮程

有时想想,在黄沙梁做一头驴,也是不错的。只要不年纪轻轻就被人宰掉,拉拉车,吃吃草,

亢奋时叫两声,平常的时候就沉默,心怀驴胎,想想眼前嘴前的事儿。只要不懒,一辈子也挨不了

几鞭。况且现在机器多了,驴活得比人悠闲,整日在村里村外溜达,调情撒欢。不过,闲得没事对

一头驴来说是最最危险的事。好在做了驴就不想这些了,活一日乐一日,这句人话,用在驴身上才

再合适不过。

做一条小虫呢,在黄沙梁的春花秋草间,无忧无虑把自己短暂快乐的一生挥霍完。虽然只看见

漫长岁月悠悠人世间某一年的光景,却也无憾。许多年头都是一样的,麦子青了黄,黄了青,变化

的仅仅是人的心境。

做一条狗呢?

或者做一棵树,长在村前村后都没关系,只要不开花,不是长得很直,便不会挨斧头。一年一

年地活着。叶落归根,一层又一层,最后埋在自己一生的落叶里,死和活都是一番境界。

如此看来,在黄沙梁做一个人,倒是件极普通平凡的事。大不必因为你是人就趾高气扬,是狗

就垂头丧气。在黄沙梁,每个人都是名人,每个人都默默无闻。每个牲口也一样,就这么小小的一

个村庄,谁还能不认识谁呢。谁和谁多少不发生点关系,人也罢牲口也罢。

你敢说张三家的狗不认识你李四。它只叫不上你的名字一一它的叫声中有一句可能就是叫你

的,只是你听不懂•也从不想去弄懂一头驴子,见面更懒得抬头打招呼,可那驴却一直惦记着你,

那年它在你家地头吃草,挨过你一锹。好狠毒的一锹,你硬是让这头爱面子的驴死后不能留一张完

整的好皮。这么多年它一直在瞅机会给你一蹄子呢。还有路边泥塘中的那两头猪,一上午哼哼唧

唧,你敢保证它们不是在议论你们家的事。猪夜夜卧在窗根,你家啥事它不清楚。

对于黄沙梁,其实你不比一只盘旋其上的鹰看得全面,也不会比一匹老马更熟悉它的路。人和

牲畜相处几千年,竟没找到一种共同语言,有朝一日坐下来好好谈谈。想必牲口肯定有许多话要对

人说,尤其人之间的是是非非,牲口肯定比人看得清楚。而人,除了要告诉牲口“你必须顺从”

外,肯定再不愿与牲口多说半句。

人畜共居在一个小村庄里,人出生时牲口也出世,傍晚人回家牲口也归圈。弯曲的黄土路上,

不是人跟着牲口走,便是牲口跟着人走。

人踩起的尘土落在牲口身上。

牲口踩起的尘土落在人身上。

家和牲口棚是一样的土房,墙连墙窗挨窗。人忙急了会不小心钻进牲口棚,牲口也会偶尔装糊

涂走进人的居室。看上去你们似亲戚如邻居,却又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日子久了难免把你们认成一

种动物。

比如你的腰上总有股用不完的牛劲;你走路的架势像头公牛,腿叉得很开,走路一摇三摆;你

的嗓音中常出现狗叫鸡鸣;别人叫你“瘦狗”是因为你确实不像瘦马瘦噱子;多少年来你用半匹马

的力气和女人生活和爱情。你的女人,是只老鸟了还那样依人。

数年前的一个冬天,你觉得一匹马在某个黑暗角落盯你。你有点怕,它做了一辈子牲口,是不

是后悔了,开始揣摸人。那时你的孤独和无助确实被一匹马看见了。周围的人,却总以为你是快乐

的,像一只无忧无虑的夏虫,一头乐不知死的驴子、猪……

其实这些活物,都是从人的灵魂里跑出来的。上帝没让它们走远,永远和人呆在一起,让人从

这些动物身上看清自己。

而人的灵魂中,其实还有一大群惊世的巨兽被禁锢着,如藏龙如伏虎。它们从未像狗一样咬脱

锁链,跑出人的心宅肺院。偶尔跑出来,也会被人当疯狗打了,消灭了。

在人心中活着的,必是些巨蟒大禽。

在人身边活下来的,却只有这群温顺之物了。

人把它们叫牲口,不知道它们把人叫啥。

(选自刘亮程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标题“人畜共居的村庄”不仅交代了本文的写作对象和内容,也包含了作者对人与牲口伴生共

居关系的深刻理解。

B.本文大量使用拟人修辞手法,将村庄的动植物都赋予人性、人的思想、人的特点,表现出了作

者对家乡的深厚感情。

C.一匹马看见了“你的孤独和无助”,而“周围的人,却总以为你是快乐的”,这说明看似蠢笨

的牲畜也许是有灵性的。

D.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反复的结构、朴实的语言、极具生活气息的细节,直观地表现了作者对

人与牲口关系的哲思。

8.刘亮程的散文被认为揭示了中华民族生活中“素朴的真理”。请以本文为例,谈谈你所领悟到

的“素朴的真理”。

9.作者在文中频繁使用第二人称“你”,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文盲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曹文,完成10-13小题。

滕中正,字普光,青州北海人。曾祖瑶,高邮令。祖煦,即墨令。父保裔,兴平令。中正弱

冠,举进士不第。周显德中,滑帅向拱奏辟为掌书记。拱移镇彭门,会中正丁处艰,复表守情,仍

署I日职,加朝散大夫。拱镇襄阳,以中正为襄、均、房、复观察判官。及留守西洛,又奏署河南府

判官、检校户部员外郎。

乾德五年,度支员外郎侯陟表中正有材干,入为殿中侍御史。两川平,选知兴元府,判西京留

台,俄通判河南府留守司事。太祖零祀西洛,以祗事之勤,转仓部员外郎。

太宗即位,迁考功员外郎,授四川东路转运使。太平兴国五年,召为膳部郎中兼侍御史知杂

事。六年,命与中书舍人郭贽、户部郎中雷德骥同知京朝官考课。中正尝荐举监察御史张白知蔡

州,假贷官钱二百贯汆粟麦以射利,坐冬巾。中正降为本曹员外郎,依旧知杂。未几,又擢拜右谏

议大夫,权御史中丞。

雍熙元年春,大宴,上欢甚,以虚盏示群臣。宰相言饮酒过度,恐有失仪之责。上顾谓中正

日:“今君臣相遇,有失者勿弹劾也。”因是伶官盛言宴会之乐。上曰:“朕乐在时平民安。”是

冬乾明节,群臣上寿酒,既三行,上目中正曰:“三爵之饮,实惟常礼,朕欲与群臣更举一卮,可

乎?"中正曰:“陛下圣恩甚厚,臣敢不奉诏。”殿上皆称万岁。

二年,以年老辞,出知河南府。未几,被病罢,分司西京。淳化初,判留司御史台,命其子元

锡权河南司录以便养。二年,卒,年八十四。

中正性峻刻连鞫大狱时议以为深文权中丞日振举纲宪人以称职许之二子并举进士元锡至刑部郎

中,元晏后名世宁,至工部郎中。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三十五》,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中正性峻刻/连鞫大狱时/议以为深文/权中丞日/振举纲宪/人以称职许之/二子并举进士/

B.中正性峻刻/连鞫大狱/时议以为深文/权中丞/日振举纲宪/人以称职/许之二子并举进士/

C.中正性峻刻/连鞫大狱时/议以为深文/权中丞/日振举纲宪/人以称职/许之二子并举进士/

D.中正性峻刻/连鞫大狱/时议以为深文/权中丞日/振举纲宪/人以称职许之/二子并举进士/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

及第者之称。其等级分为状元、榜眼、探花。

B.丁外艰,凡子遭父丧或承重孙遭祖父丧。凡子遭母丧或承重孙遭祖母丧,称“丁内艰”。

C.夺情,古代丁忧制度的延伸,指为国家夺去了孝亲之情,可不必去职,以素服办公。

D.弃市,死刑的一种,是在人集聚的闹市,对犯人执行死刑,以示为大众所弃的刑罚。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滕中正官宦出身,才能卓著。他的曾祖父、祖父、父亲都曾做过县令,而滕中正得到了滑帅向

拱的举荐,受到朝廷重用,官职曾经一度不断升迁。

B.滕中正侍奉尽力,备受恩宠。太祖对滕中正恩宠有加,在西洛祭祀祈雨时,见他侍奉尽力,改

任他为仓部员外郎,想要多喝一杯酒都要征询他的意见。

C.滕中正错荐人才,受到牵连。滕中正曾经向朝廷荐举监察御史张白任蔡州知州,但张白携官钱

谋求私利,因此滕中正也受到牵连,降为本曹员外郎。

D.滕中正一生为官,尽职尽责。滕中正做官尽职尽责,受到人们赞许,官至右谏议大夫,权御史

中丞。晚年因病罢官,雍熙二年去世,享年八十四岁。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中正尝荐举监察御史张白知蔡州,假贷官钱二百贯汆粟麦以射利,坐弃市。

(2)宰相言饮酒过度,恐有失仪之责。上顾谓中正曰:“今君臣相遇,有失者勿弹劾也。”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4-15题。

郑准

片片飞来静又闲,楼头江上复山前。

飘零尽日不归去,点破清光万里天。

来鹄

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岭上云

白居易

岭上白云朝未散,田中青麦旱将枯。

自生自灭成何事,能逐东风作雨无?

聚散虚空去复还,野人闲处倚筑看。

不知身是无根物,蔽月遮星作万端。

14.请从四首诗中指出感情倾向不同的一项

A.《云》郑准B.《云》来鹄C.《岭上云》白居易D.《云》郭震

15.请述评第二首来鹄《云》“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两句。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刿论战》中曹刿用","来回答乡人的问题,一方面

揭示了鲁国当权者鄙陋寡见、尸位素餐的情况。

(2)《氓》中诗人运用“,”这两个比喻,强烈地抒发了一腔

怨愤,诉说了弃妇无边无际的痛苦。

(3)《蜀道难》中用“"、"”等感情色彩浓厚的自然景观,

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

第II卷阅读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中国汉字历经岁月,有着无穷魅力。汉字具有象形和会意的特性。汉字的象形,

(),并随汉字的演变过程不断规范而固定;汉字的会意,与汉字的象形特征密切相联,见到

汉字形状就知其意思:象形和会意和谐地融合在汉字结构中。汉字结构,有一种稳重端庄的整体

感,这表现在汉字的上下左右都处于相互对应、相互平衡的状态中。还有一种审美感,即人们见到

汉字,一种审美愉悦之情就会而生。这是因为汉字的形态具有艺术特质,也就是说汉字的

偏旁、部首大都是对自然形状的描绘,能使人一下子进入到所创造的意境里。汉字的构形往往体现

出中国文化的特质,日常生活中常有借用字形譬况事物形状的现象,如“八字须”"十字路

口”“金字塔”“国字脸”等。像这样传达出传统文化的汉字o这一特性是其他文字所没

有的。中国汉字还有神奇的社会功效,就是中华民族在的生存土地上能维持着南腔北调的

民众彼此相沟通的大一统局面,这得益于汉字所起的维系团结的重要作用。今天穿越历史云烟,搜

寻文字初创和演变过程,不仅可以体认先民的文化创造力,还可挖掘贮存在汉字中的文化基因。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漫长油然不胜枚举广袤无垠

B.峥噪沛然恒河沙数一望无际

C.峥蛛油然恒河沙数广袤无垠

D.漫长沛然不胜枚举一望无际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是把事物的形状描绘下来,依据事物的特征画形

B.是依据事物的特征画形,把事物的形状描绘下来

C.是把事物的特征描绘下来,依据事物的形状画形

D.是依据事物的形状画形,把事物的特征描绘下来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穿越历史云烟,搜寻文字初创和演变过程,不仅可以体认先民的文化创造力,还可挖掘贮存在

汉字中的文化基因。

B.穿越历史云烟,追溯文字初创和演变过程,不仅可以体认先民的文化创造力,还可挖掘贮存在

汉字中的文化基因。

C.穿越历史云烟,搜寻文字初创和演变过程,不仅可以挖掘贮存在汉字中的文化基因,还可体认

先民的文化创造力。

D.穿越历史云烟,追溯文字初创和演变过程,不仅可以挖掘贮存在汉字中的文化基因,还可体认

先民的文化创造力。

20.下面文字阐述了人们在雾霾天气中自我保护的具体做法,请简要概括成四点,要求每一点不超

过7个字。

雾霾天气里,粉尘颗粒多,因而不主张早晚开窗通风,需要通风也要等到太阳出来再开窗。最

好不出门,更不宜晨练,否则可能诱发呼吸道疾病,甚至导致心脏病发作,造成生命危险。因为起

雾时气压低,空气中的含氧量有所下降,人们很容易感到胸闷。早晨潮湿寒冷的雾气还会造成冷刺

激,很容易导致血管痉挛、血压波动、心脏负荷加重等。如果需要外出,可以戴上口罩,这样可以

有效防止粉尘颗粒进入体内。口罩以棉质口罩为好,因为一些人对无纺布过敏,而棉质口罩一般人

都不过敏,而且易清洗。雾天的饮食宜选择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饮水,多吃新鲜蔬

菜和水果,这样不仅可补充各种营养素和无机盐,还能起到润肺除燥、祛痰止咳、健脾补肾的作

用。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些梨、枇杷、橙子、橘子等清肺化痰的水果。

21.下面是某市文明办发出的倡议书,有五处表达不得体,请指出并修改。

尊敬的市民:

大家好!

广大学子备战己久的高考快要来了。在此向大家发出倡议:6月7日和8日高考期间,奉献爱

心,让路高考。请您务必选择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公交车等绿色方式出门,让出一条高考绿色通

道,为学子们的高考尽绵薄之力。

十二年寒窗,一朝金榜,在他们放飞梦想的关键时刻,我们应当鼎力相助,以行动助力高考!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

201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

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将制定实施细则,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教育惩戒是指教师依据一定的规

范,以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为前提,以制止和消除学生的不当行为,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为目的,以

惩罚为特征的一种教育方式。其在培养规则意识、锻炼承担责任、承受挫折的心理品质方面具有其

他教育方法难以替代的价值和功能。

材料二: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鲁迅写启蒙老师寿镇吾老先生,“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

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

材料三: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轻傅;贱师轻傅则人有快,人

有快则法度坏。”

——荀子《荀子•大略》

关于“教育惩戒”,你有怎样的看法和思考?请结合以上材料,联系当今生活和社会教育现状,谈

谈你的认识,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得抄袭和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参考答案

1.A

2.B

3.D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

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

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A项,“用科学的头脑是无法理解的”以偏概全,原文说“用科学的头脑,就不容易了解诗词

了”。

故选A。

2.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

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

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

依据。

B项,“用对比论证方法意在突出科学的理智和客观不同于文学的感官和主观”错误。结合“科学

研究物理,文学研究人生。诗的入情入理,在感觉及感情方面,不是理智的、科学的”“用科学的

头脑,就不容易了解诗词了。近代科学发达,人的思想都渐渐科学化,把宇宙看成唯物的,因此现

代的诗不得不转移方向。想象力减少了”等分析,采用对比论证意在突出文学的感官和主观不同于

科学的理智与客观,二者位置颠倒,指向不同。

故选Bo

3.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

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

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A项,“不一定”这一说法不正确。原文说“有这种经验的人,更是能够体验。凡是文学家诗人,

就是深刻地体验人生的滋味的人”。

B项,“随着科技的深入发展,人们的想象力也会逐渐减少"错误.科技的发展并不会导致想象力

减少,苏轼那样的诗作也不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

C项,“外在万物对于逐渐科学化的思想来说,已经成为不相干的外物”错误。原文虽然说诗人不

管科学家那种科学理智的分析,即“诗人不管这些”,但是也并没有说:对于逐渐科学化的思想来

说,外界万物已经成为和人的生命不相干的外物。

故选Do

【点睛】

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

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

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

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

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

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4.D

5.B

6.①强调字典编纂的时效性。深人了解时代发展涌现出的新事物,考量编入新词汇,淘汰极少见和

不符合国情发展的词汇。②强调考虑读者的意见。进行广泛的群众调查,了解民众意见。③强调坚

守政治上的立场。符合国家政治意识,坚持社会主义方向。④强调符合语言规范。考察汉字的来源

发展和使用范围等进行修订。(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解析】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作答本题时,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

项进行比较分析。

本题中,D项,封面“华”弃用鲁迅的字,改用简化宋体书写,是为了彻底突出集体、淡化个人,

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彻底”过于绝对化,因为原文中说:“第二次印刷时,为突出集体,淡化

个人,改集鲁迅手迹作为书名。”其他三个选项均表述正确。

故选D。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对

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依据选项中相关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

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

本题中,B项,“近些年来编者对字典中关于一些动物的词语义项进行专项修订,有力推动了环保

观念在群众中的普及”错误。而原文表述却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群众衣食住行、思想观念等方

方面面的变化”,并没有说到“普及”二字。所以“普及”是无中生有。其他三个选项均表述正

确。

故选Bo

6.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作答本题时,要根据题干要

求,“为了编好新一版字典”,所以要从材料内容中找出符合编好新版字典的相关条件。既然是

新,就要深人了解时代发展涌现出的新事物,考量编人新词汇,淘汰极少见和不符合国情发展的词

汇,注重强调字典编纂的时效性;此外,材料中还提到了读者,强调考虑读者的意见,要进行广泛

的群众调查,了解民众意见;字典是面对大众的,所以既要强调坚守政治上的立场,符合国家政治

意识,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还要强调符合语言规范。考察汉字的来源发展和使用范围等进行修订。

7.B

8.①牲口的日子简单悠闲快乐,人的日子因欲求多想法复杂而时感孤独无助。大道至简,我们要

向牲口学习,善待自身,不必自寻烦恼。②作者试着在与牲口的比照中发现人与牲口的类似,提醒

我们用平等的眼光去观照自然万物。③在自然与人之间,人不一定要征服自然,我们可以与自然融

为一体,共生共居,和谐共存。④为了能与主人和谐相处,牲口都进化为温顺之物;为了能与村庄

社会和谐相处,人皆教化为温顺之众,但是每个人内心都有向往自由,不安于现状的一面。我们要

认识到人心的复杂性,并学会处理内心的矛盾。

9.①第二人称属于对话体,如对朋友当面交谈,有一种亲切感,拉近与读者的距离;②“你”在

文中既指称村民和读者,也包含作者本人,所以能更强烈地表达作者对“你”的提醒和反思,与

“你”共同感受人畜共居的关系。③当作者本人也成为自我观察与描写的对象时,蕴含着作者冷静

审视的态度。

【解析】

7.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此类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

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内容的探究,也有对艺术特色

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结构,然后明确主旨,关注手法,做出准确判

断。

B项,“本文大量使用拟人修辞手法……表现出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厚感情”错误,本文拟人修辞手

法的使用,主要是表达万物有灵,人应该用平等的眼光去观照自然万物的观念。

故选B。

8.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本考点要求考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能够从全

文的角度对有关信息材料进行辨别、筛选并提取组合,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类,从而体现出

对文章的理解程度。阅读材料可知从牲口的日子简单悠闲快乐,人的日子因欲求多想法复杂而时感

孤独无助,比如“有时想想,在黄沙梁做一头驴,也是不错的。只要不年纪轻轻就被人宰掉,拉拉

车,吃吃草,亢奋时叫两声,平常的时候就沉默,心怀驴胎,想想眼前嘴前的事儿。只要不懒,一

辈子也挨不了几鞭”•作者试着在与牲口的比照中发现人与牲口的类似,提醒我们用平等的眼光

去观照自然万物,比如,“对于黄沙梁,其实你不比一只盘旋其上的鹰看得全面,也不会比一匹老

马更熟悉它的路。人和牲畜相处几千年,竟没找到一种共同语言,有朝一日坐下来好好谈谈”。

“在人心中活着的,必是些巨蟒大禽”“在人身边活下来的,却只有这群温顺之物了”,人皆教化

为温顺之众,牲口都进化为温顺之物,人皆教化为温顺之众。而人和自然应该和谐相处,而不是征

服与被征服的关系。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9.本题考查对文本叙述视角的艺术效果的分析能力。人称的使用非常讲究。叙述人称的表达作用

与效果:(1)第一人称:一般优点是给人真实感,令人信服,便于直抒胸臆。不足是限制了人的

视野,叙述的空间狭小。(2)第二人称:一般优点是便于交流感情,给人以亲切感,便于强

烈呼告。不足是有环境限制,有明确的倾诉对象。(3)第三人称:一般优点是视野开阔,不受时

空限制,灵活自由,便于客观描述。效果上,第二人称属于对话体,可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你

敢说张三家的狗不认识你李四”“你敢说张三家的狗不认识你李四”“比如你的腰上总有股用不完

的牛劲”,“你”在文中既指称村民和读者,也包含作者本人,所以能更强烈地表达作者对“你”

的提醒和反思,与“你”共同感受人畜共居的关系。深度上,蕴含着作者冷静审视的态度。

【点睛】

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环境、主题等内容和手法进行考核。

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

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备选选项主要是内容、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

手法及手法的作用概括不当,其中手法集中在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

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作用等。选择题的错误选项命制往往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

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10.D

11.A

12.B

13.(1)滕中正曾经向朝廷荐举监察御史张白任蔡州知州,张白携官钱二百贯买入粟麦谋取私利,

犯罪被处死。(2)宰相说饮酒超过限度,担心有失礼的责罚。皇上回过头对滕中正说:“今天君臣

相遇,有失礼的人不要弹劾。”

【解析】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先了解文章大意,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

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

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

结构上的对称等。本题中,“时议以为深文”,“时”,当时,做状语,不能放在句末,排除

AC;“权中丞日”,“权”动词,暂代,“日”表示"……的时候”,本句的意思是“暂代中丞

时”,“日”应在句末,排除B。

故选Do

句子翻译:滕中正性格严厉苛刻,接连审讯大的案件,当时议论认为他严峻苛刻。暂代中丞时,整

顿法纪,人们赞许他称职。他的两个儿子一同考中进士.

11.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考生平时要注重文化常识的积累,尤其是课本注释

的相关内容,需要分门别类,进行归纳识记。对于考题中出现的比较生僻的古文化常识,根据文意

仔细甄别正误。

A项,“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

殿试及第者之称.其等级分为状元、榜眼、探花”说法错误。进士等级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

“进士及第”称号;二、三甲,分别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称号。

故选Ao

12.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中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看清题干要求,然后依据人名、

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做好理解

分析,找出与原文不符合之处。

B项,“想要多喝一杯酒都要征询他的意见”说法错误。“想要多喝一杯酒都要征询他的意见”的

人不是太祖,而是太宗。原文有“太宗即位……”“雍熙元年春,大宴……”。

故选B。

13.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

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

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第一句得分点:“尝”,曾经;“汆”,买入;“射”,谋取。

第二句得分点:“恐”,担心;“顾”,回过头;“失”,失礼。

【点睛】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一般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留”,就

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译的名词;“删”,就是删除,删除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

是增补,补充省略的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调整,把古汉语

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灵活译出有关文字。翻译

标准:信达雅。答好此题,要积累文言基础知识,要兼顾上下文分析把握关键词、注意特殊句式,

并做到通畅表述。关键词,一般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活用字、多义词等,根据上下文语境,推

敲断定解释即可。

译文:

滕中正,字普光,是青州北海人。他的曾祖滕瑶,任高邮令。祖父滕煦,任即墨令。父亲滕保

裔,任兴平令。滕中正加冠成人,考进士未考中。后周显德年间,滑帅向拱上奏征召(滕中正)任掌

书记。向拱移镇彭门,正值滕中正的父亲去世,又上表夺情起用,仍暂任旧职,加官朝散大夫。向

拱镇守襄阳,任命滕中正为襄、均、房、复观察判官。等到留守西洛,又上奏任命滕中正为河南府

判官、检校户部员外郎。

乾德五年,度支员外郎侯陟上表说滕中正有才干,(推荐他)入朝任殿中侍御史。两川平定,选

任他为兴元府知府,判西京留台,接着通判河南府留守司事。太祖在西洛祭祀祈雨,滕中正因侍奉

尽力,改任仓部员外郎。

太宗即位,滕中正升迁考功员外郎,授任四川东路转运使。太平兴国五年,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