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史记》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史记》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史记》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史记》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史记》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史记》练习题汇编

阅读下面文言文材料,完成小题。

张廷尉释之者,堵阳人也,半季。以誉为骑郎,事室本帝,十岁不得调,无所知名。

中郎将袁盎知其贤,乃请徒释之补单者。释之既朝毕,言秦所以失而汉所以兴者久之。

文帝称善,乃拜释之为谒者仆射。释之从行,登虎圈。上问上林尉诸禽兽•簿,尉尽不能

对。虎圈啬夫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兽薄甚悉,欲以观其能,口对响应无穷者。乃诏释之

拜啬夫为上林令。释之日:“夫绛侯、东阳侯称为长者,此两人言事曾不能出口,岂学

此啬夫谍谍利口捷给哉!且秦以任刀笔之吏,吏争以亟疾苛察相高,然其敝徒文具耳,

无恻痣之实。以故不闻其过,陵迟而至于?举,天下土崩。今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

臣恐天下随风靡摩,争为口辨而无其实。”文帝乃不拜啬夫。上就车,召释之参乘,徐

行,问释之秦之散,具以质言。至宫,上拜释之为公车令。太子与梁王共车入朝,不下

司马门,于是释之追止太子、梁王无得入殿门。遂劾不下公门不敬,奏之。薄太后闻之,

乃使使承诏赦太子、梁王,然后得入。其后拜释之为廷尉,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

下走出,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属之廷尉。释之治问。日:“县具人来,闻蹿咒匿桥

下。久之,以为行已过,即出,见乘舆车骑,即走耳。''廷尉奏当:一人犯评,当罚金。

文帝怒目:''此人亲惊吾马,吾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

释之日:“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

立诛之则已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

下察之。”上日:“廷尉当是也。''后文帝崩,景帝立,张廷尉事景帝岁余,为淮南王相。

(节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注)①神:帝王出行时开路清道,不准行人过往。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今既下廷尉/廷尉

/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

B.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今既下廷尉/廷尉

/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

C.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己/今既下廷尉/廷尉

/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

第I页共86页

D.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今既下廷尉/廷尉

/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

2.下列相关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古代男子二十岁成人后,不便直呼其名,而另取一个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

B.孝文是汉文帝的庙号,他施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开创了“文景之治”的繁盛局面。

C.谒者是皇帝的侍从人员,负责宾客迎送、接收奏章、通报传达等,主官称“谒者

仆射”。

D.二世指秦朝第二位皇帝,他在位时任用赵高实行酷政,最终激起陈胜、吴广起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释之初仕不顺,后受赏识提拔。他做骑郎十年不调职,后经推荐做了谒者,又

因向文帝陈说秦汉兴亡之道而受到提拔。

B.张释之劝阻文帝,不以口辩用人。文帝想提拔对答如流的啬夫,张释之指出这样

做会让天下人重口舌之能而不踏实做事。

C.张释之不畏权贵,弹劾太子犯法。太子与梁王到了司马门却没有下车,张释之以

“不敬”罪弹劾他们,然后阻止他们进宫。

D.张释之乘公执法,不惧文帝怒气。县人惊扰了皇帝车驾,在皇帝发怒责怪他处罚

太轻时,张释之依然坚持按照律法处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就车,召释之参乘,徐行,问释之秦之敝,具以质言。

(2)吾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舍其家。奈何取之尽锚铢,用之

如泥沙?使画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

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

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成卒叫,函谷举,

第2页共86页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蒙

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遴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

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选自杜牧《阿房宫赋》,有删改)

(秦始皇)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理谷,直通之。于是始皇以为咸

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吾闻周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镐之闲,帝王之都也。乃营作

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

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

属之威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①也。阿房宫未成;成,欲更择令名名之。作宫阿

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丽山。发北山石

椁,乃写蜀、荆地材皆至。关中计宫三百,关外四百余。

卢生说始皇日:“臣等求芝奇药仙者常弗遇类物有害之者方中人王时为微行以辟恶

鬼恶鬼辟真人至。人主所居而人臣知之,则害于神。真人者,入水不漏,入火不燕,陵

云气,与天地久长。今上治天下,木能恬淡。愿上所居宫毋令人知,然后不死之药殆可

得也。”于是始皇日:“吾器真人,自谓‘真人',不称‘联'。"乃令成阳之旁二百

里内宫现二百七十复道甬道相连,帷帐钟鼓美人充之。各案署不移徙。行所幸,有言其

处者,罪死。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驯■众,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

损车骑。始皇怒日:”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

自是后其知行之所在。

【注】①天极、阁道、营室皆为星宿名。

(节选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5.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爱纷奢,人亦卷其家念:顾念

B.使女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负:承担

C.使六国各尊其人,则足以拒秦爱:吝惜

D.则避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递:传递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第3页共86页

A.臣等求芝者药仙者/常弗遇类物/有害之者方中/人主时为微行以辟恶鬼/恶鬼辟/真

人至

B,臣等求芝奇药仙者常弗遇/类物有害之者/方中人主时/为微行以辟恶鬼/恶鬼辟/真

人至

C.臣等求芝奇药仙者/常弗遇类物有害之者/方中人主时/为微行以辟恶鬼/恶鬼辟真

人至

D.臣等求芝奇药仙者常弗遇/类物有害之者/方中/人主时为微行以辟恶鬼/恶鬼辟/真

人至

7.下列文化常识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阿房宫赋》的作者是晚唐杰出的诗人、文学家杜牧,号樊川,为有别于杜甫,

人称“小杜”,他与同时代另一大诗人李贺并称“小李杜

B.《阿房宫赋》借写阿房宫的兴亡,揭露了秦统治者的穷奢极欲,并借古讽今。阐

述了天下兴亡的道理,以此讽谏当时统治者成奢侈行仁政,与西汉贾谊的《过秦论》

有异曲同工之妙。

C.赋是一种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特殊文体,源于《诗经》和《楚辞》,在表达方

式上一般总是先极力铺陈描写,最后在篇末画龙注意,揭示主旨。

D.词采华丽、节秦鲜明、气势酣畅是“赋”共同的特点,赋多用排比、对偶,专张,

比喻等修辞手法,句式多为骈散相间,整散结合,长短不拘,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

力。在这一点上,《阿房宫赋》堪称典范之作。

8.翻译下列句子。

(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

阅读《苏武传》和《屈原列传》,完成下面的题。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

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日:“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

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椽阳宫,扶辇下

第4页共86页

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

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

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

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

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

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日:“武父子

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

虽蒙斧钺汤链,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

陵与武饮数日,复日:“子卿壹听陵言!”武日:“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

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

通于天!”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

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

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日:

“武等实在。”……

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节选自班固《苏武传》)

屈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

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

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

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节选自司马迂《屈原列传》)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相同的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赐钱二百万名葬举贤以自佐

B.惶恐饮药顶死人顶不仁,如乐何

第5页共86页

C.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为之于未有

D.用泣下沾衿,与武决去践华为城,口河为池

10.下列句子全都表现苏武“忠心事汉,不辱使命''的一组是()

①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

②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镌,诚甘乐之。

③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

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

⑤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⑥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A.①③©B.②④⑥C.②③⑤D.③④⑤

1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是一种论文文体,如《过秦论》。《过秦论》是一篇政论文,鲁迅评价其为“西

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

B.“序”作为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某些文章的“前言”或者编者的“按语”,如《五代

史伶官传序》。欧阳修写《伶官传》并作序,是为了让统治者以史为鉴,防微杜渐。

C.《屈原列传》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第一篇为屈原立传的史传名篇。屈

原、贾谊都怀才不遇,而且贾谊又写过《吊屈原赋》,所以司马迁将二人合起来立

传。

D.“前四史”指的是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后汉书》、范晔《三

国志》。其中既有断代史,又有通史。

1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D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

(2)屈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第6页共86页

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

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及生,名为政,姓赵氏。年十三岁,庄襄王死,

政代立为秦王。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

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灭二周,置三川郡。吕不韦为相,封十万户,

号日文信侯。招致宾客游士,欲以并天下。李斯为舍人。蒙鹫、王崎、庶公等为将军。

王年少,初即位,委国事大臣。

媛毒封为长信侯。予之山阳地,令寡居之。宫室车马衣服苑囿驰猎恣毒。事无小大

皆决于毒。又以河西太原郡更为毒国。九年,彗星见,或竟天。攻魏垣、蒲阳。四月,

上宿雍。己酉,王冠,带剑。长信侯毒作乱而觉,矫王御玺及太后玺以发县卒及卫卒、

官骑、戎翟君公、舍人,将欲攻薪年宫为乱。王知之,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卒攻毒。

战咸阳,斩首数百,皆拜爵,及宦者皆在战中,亦拜爵一级。毒等败走。即令国中:有

生得毒,赐钱百万;杀之,五十万。尽得毒等。卫尉竭、内史肆、佐弋竭、中大夫令齐

等二十人皆枭首。车裂以徇,灭其宗。及其舍人,轻者为鬼薪。及夺爵迁蜀四千余家,

家房陵。是月寒冻,有死者。杨端和攻衍氏。彗星见西方,又见北方,从斗以南八十日。

十年,相国吕不韦坐娉毒免。桓崎为将军。齐、赵来置酒。齐人茅焦说秦王曰:“秦方

以天下为事,而大王有迁母太后之名,恐诸侯闻之,由此倍秦也。“秦王乃迎太后于雍

而入咸阳,复居甘泉宫。

大索,逐客,季斯上书说,乃止逐客令。季斯因说秦王,请先取韩以恐他国,于是

使斯下韩。韩王患之。与韩非谋弱秦。大梁人尉缭来,说秦王日:“以秦之疆,诸侯譬

如郡县之君,臣但恐诸侯合从,翕而出不意,此乃智伯、夫差、滔王之所以亡也。愿大

王毋爱财物,赂其豪臣,以乱其谋,不过亡三十万金,则诸侯可尽。”秦王从其计,见

尉缭亢礼,衣服食饮与缭同。缭日:“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

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我布衣,然见我常身自下我。诚使秦王得志于

天下,天下皆为虏矣。不可与久游。”乃亡去。秦王觉,固止,以为秦国尉,卒用其计

策。

(节选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悦而取之取:通“娶”

B.己酉,王强,带剑冠:帽子

第7页共86页

C.见尉缭兀礼亢:对等

D.于是使斯下韩下:降服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欲名并天下/徒加吾两人在也

B.予之山阳地/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李斯上书说,乃止逐客令/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D.李斯明说秦王/项王即日照留沛公与饮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始皇父亲秦庄襄公在赵国做人质时,娶了吕不韦的妾,生始皇,始皇即位后

任吕不韦为相,封十万户。

B.秦始皇成年亲政后,长信侯嫌毒作乱,被始皇平定,其亲族全部被诛杀,吕不

韦也因此而被免官。

C.李斯上书,使秦始皇废止了逐客令,并说服秦始皇先攻下韩国以震慑其他各国,

韩王对此非常担忧。

D.尉缭认为,始皇相貌凶恶,缺乏人德,而有虎狼之心,不能长期交往,于是逃

走:秦始皇坚决留下了他,任为秦国尉。

16.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秦方以天下为事,而大王有迁母太后之名,恐诸侯闻之,由此倍秦也。

(2)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我布衣,然见我常身自下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项王军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日汉

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

出,驰走。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

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

第8页共86页

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

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

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项王乃分其骑以为四队,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

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

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国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亨f奴船待,谓项王曰:“乃有虽小,地方千里,众

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

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

我,我何面目见之?”乃谓亭长曰:“吾知公£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不忍杀

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项王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目:“若

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日:“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

三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有删减)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口:“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

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

郤。”项王日:“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

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

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节选自《鸿门宴》)

1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项王军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

日/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B.项王军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

日/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C.项王军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

日/汉皆己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第9页共86页

D.项王军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

日/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1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亭长,文中指官职,秦、汉时在乡村每十里设一亭,置亭长,掌治安,理民事。

B.江东,是一个人文地理名词,古人叙地理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江左即江东。

C.长者,古时既可以指年纪大或辈分高的人,也可以指德高望重的人,文中指前

者.

D.邑,文中指食邑,是古代君王赐予臣下作为世禄的封地,又称作采邑、采地、

封地。

19.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羽作战勇猛。在垓下时,他缺兵少粮,并被刘邦的军队包围,但他还是能凭

剩下的八百多人,杀出包围圈。

B.项羽不辨是非。当他逃到阴陵时,迷失了道路而去询问一农夫,结果被骗而失

去了最佳的逃跑机会,最终因此丧命。

C.项羽不知反省。当他被刘邦的军队包围,自知难以逃脱时,项羽没有认识到自

己的错误,还想用“三胜”敌人来证明。

D.项羽信奉天命。当乌江亭长建议他东渡乌江时,项羽选择了放弃,并说这是上

天亡他,还渡乌江有什么用呢。

2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2)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伍子胥者,楚人也。吴王闻齐景公死而大臣争宠,新君弱,乃兴师北伐齐。伍子胥

谏日:“勾践食不重味,吊死耳奉,且欲有所用之也。此人不死,必为吴患。今吴之有

越,犹人之有腹心疾也。而王不先越而乃务齐,不亦谬乎!”吴王不听,伐齐,大败齐

第10页共86页

师于艾陵,遂威邹鲁之君以归。益疏子胥之谋。其后四年,吴王将北伐齐,越王勾践用

子贡之谋,乃率其众以助吴,而重宝以献遗太宰赶。太宰赶既数受越赂,其零,越殊甚,

日夜为言于吴王,吴王信用赶之计。伍子胥谏日:“夫越腹心之病今信其浮辞诈伪而贪

齐破齐譬犹石田无所用之愿王释齐而先越若不然后将悔之无及”而吴王不听,使子胥于

齐。子胥临行,谓其子曰:“吾数谏王,王不用。吾今见吴之亡矣。汝与吴俱亡,无益

也。”乃属其子于齐鲍牧,而还报吴。吴太宰赶既与子胥有隙,因谗日:“子胥为人刚

暴,少恩,猜贼,其怨望恐为深祸也。前日王欲伐齐,子胥以为不可,王卒伐之而有大

功。子胥耻其计谋不用,乃反怨望。而今王又复伐齐,子胥专愎强谏,沮毁用事,徒幸

吴之败以自胜其计谋耳。今王自行,悉国中武力以伐齐,而子胥谏不用,因辍谢,详病

不行。王不可不备,此起祸不难。且豁使人承伊之,其使于齐也,乃属其子于齐之鲍氏。

夫为人臣,内不得意,外倚诸侯,自以为先王之谋臣,今不见用,常鞅鞅怨望,愿王早

图之。"吴王曰:“微子之言,吾亦疑之。”乃使使赐伍子胥属镂之剑,曰:“子以此

死。”伍子胥仰天叹目:“嗟乎!谗臣赶为乱矣!王乃反诛我。我令若父霸,自若未立

时,诸公子争立,我以死争之于先王,几不得立。若既得立,欲分吴国予我,我顾不敢

望也。然今若听谀臣言以杀长者。”乃告其舍人曰:“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

而抉吾眼县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乃自到死。吴王闻之大怒,乃取子胥

尸盛以鸥夷革,浮之江中。吴人怜之,为立祠于江上,因命日胥山。

(节选自《史记•伍子胥传》,有改动)

2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夫越/腹心之病/今信其浮辞诈伪/而贪齐破齐/譬犹石田/无所用之/愿王释齐而先

越/若不/然后将悔之无及/

B.夫越/腹心之病/今信其浮辞诈伪而贪齐/破齐/譬犹石田/无所用之/愿王释齐而先越

/若不/然后将悔之无及/

C.夫越腹/心之病/今信其浮辞诈伪/而贪齐破齐/譬犹石田/无所用之/愿王释齐而先越

/若不然/后将悔之无及/

D.夫越/腹心之病/今信其浮辞诈伪而贪齐/破齐/譬犹石田/无所用之/愿王释齐而先

越/若不然/后将悔之无及/

2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问疾,指慰问生病的人。“问”与《师说》中''犹且从师而问焉''的"问'’字含义不

第11页共86页

相同。

B.属,托付。“属”与《鸿门宴》“若属皆且为所虏”的“属”字含义相同。

C.爱信,喜欢信任。“爱”与《齐桓晋文之事》中“百姓皆以王为爱也”的“爱”字含义

不相同。

D.微伺,暗中观察。“微”与《烛之武退秦师》中“微夫人之力”的“微”字义不同。

2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之时,吴主准备攻打齐国,伍子胥以比喻之论,晓之以理,

认为这一做法不可取。后吴王凯旋,疏远了伍子胥。

B.当再次讨伐齐国时,越王既出兵助力吴王,又重金贿赂太宰,伍子胥预料吴国

将亡,趁奉命使齐之际,把儿子托付给齐国的鲍牧。

C.太宰在吴王前极尽诽谤之能事,认为子胥为人凶残,猜忌心重。太宰还以吴王

两次伐齐的事来做文章,从此吴王开始怀疑伍子胥。

D.在子胥自尽之后,吴王狂怒不止,将他的尸体装在用皮革做的袋子里,任其漂

在江上.吴人怜悯伍子胥,为他在江边建立了祠堂。

2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以为先王之谋臣,今不见用,常鞅鞅怨望,愿王早图之。

(2)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格理,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高祖尝徭咸阳,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日:

“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秦二世元年秋,起兵于沛,为沛公。汉元年十月,沛公兵

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李符节,降轨道旁。诸将或言

诛秦王。沛公日:“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

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张良固谏,乃籍吏民,封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

父老豪杰日:“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秦人大喜,争持牛

羊酒食献飨军士。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项羽败而走,是以

兵大败。甲午,乃即皇帝位,天下大定。五月,高祖置酒洛阳南宫。高祖日:“诸将无

第12页共86页

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王陵对日:“陛下

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

疑之,不与天下同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日:“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

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粮饷,不绝粮道,吾不

如箫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

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十二年十月,高祖

还归,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谓沛父兄曰:“朕自沛公以诛暴

逆,遂有天下,其以沛为朕冽势电,复®其民,世世无有所与。”沛父兄故人日乐饮极

欢,道旧故为笑乐,十余日,高祖欲去,沛父兄固请留高祖,高祖日:“吾人众多,父

兄不能给。”乃去。十一月,高祖病甚,吕后迎良医。医人见,高祖问医,医曰:“病

可治J于是高祖谩骂之日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遂

不使治病。已而.吕后问:“陛下百岁后,萧相国即死,令谁代之?”上日:“曹参可。”

问其次,上目:“王陵可。然陵少熟,陈平可以助之。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

也,可令为太尉。"四月甲辰,高祖期长乐宫。

(选自《史记•高祖本纪》,有删改)

【注释】①复,免除赋税徭役

2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高祖谩骂之/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

鹊何益/遂不使治病/

B.于是/高祖谩骂之/日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

扁鹊何益遂不使治病/

C.于是高祖谩骂之日/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

鹊何益/遂不使治病/

D.于是/高祖谩骂之日/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

扁鹊何益遂不使治病/

2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崩,古代称帝王或王后死为“崩”,称诸侯死为“卒”,称大夫死为“薨

B.玺,秦朝开始指皇帝专用的印章,是皇权的象征,而臣民所用只能称为印。

第13页共86页

C.汤沐邑,指天子赐给诸侯的一种封邑,后指国君、皇后等收取赋税的私邑。

D.高祖,文中指汉高祖刘邦,高祖是其庙号,在太庙祭祀供奉时所用的名号。

2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邦在咸阳服徭役时,有幸看到秦始皇出巡,他感叹“大丈夫就应该像这样“,

说明了刘邦有远大的志向。

B.高祖回京途经沛县,因为随从众多,沛县父老兄弟不能招待他们,所以高祖只

好离开了沛县

C.刘邦宽容待人,秦王子婴素车白马,颈系绳子,封好玉玺符节投降;刘邦拒绝

了诸将诛杀子婴的建议。。

D.刘邦相信天命,认为自己取得天下是天命使然,如今病重亦是天命使然,所以

不同意医治,最终一命归天。

2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欲止宫休舍,张良固谏,乃籍吏民,封府库,还军霸上。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材料一:

献公伐骊戎,克之,灭骊子,获骊姬以归,立以为夫人,生奚齐。骊姬请使申生主

曲沃以速悬,重耳处蒲城,夷吾处屈,奚齐处绛。公许之。

史苏朝,告大夫曰:"二三大夫其戒之乎,乱本生矣!君以骊姬为夫人,民之疾心

固皆至矣。民外不得其利,而内恶其贪,则上下跌有叛矣。然而又生男,其天道也?天

强其毒,民疾其态,其乱生哉。伐木有其本,必复生;寒水不自其源,必复流;灭祸不

自其基,必复乱。今君灭其父而畜其子,祸之基也。畜其子,又从其欲,于昼报父之耻

而信其欲虽好色必恶心不可谓好。好其色,必授之情。彼得其情以厚其欲,从其恶心,

必败国且深乱。”

【注】①绛:晋国国都。

第14页共86页

(选编自《国语•晋语•史苏论骊姬必乱晋》)

材料二:

献公私谓骊姬曰:“吾欲废太子,以奚齐代之。"骊姬泣曰:“太子之立,诸侯皆已

知之,而屡将兵,百姓附之,奈何以贱妾之故废嫡立庶?君必行之,妾自杀也。''骊姬

佯誉太子,而阴令人谐恶太子,而欲立其子。

骊姬谓太子曰:‘‘君梦见齐姜,太子逮祭曲沃,归釐于君。“太子于是祭其母齐姜于

曲沃,上其荐肺于献公。献公时出猎,置昨于宫中。骊姬使人置毒药昨中。羊二日,献

公从猎来还,宰人上肺献公,献公欲飨之。骊姬从旁止之,曰:“昨所从来远,宜试之。”

祭地,地坟;与犬,犬死;与小臣,小臣死。骊姬泣曰:“太子何忍也!其父而欲哉代

之,况他人乎?且君者矣,旦暮之人,曾不能待而欲戳之!“谓献公曰:“太子所以然者,

不过以妾及奚齐之故。妾愿子母辟之他国,毋徒使母子为太子所鱼肉也。始君欲废之,

妾犹恨之:至于今,妾殊自失于此。''太子闻之,奔新城。十二月戊申,申生自杀于新

城。

【注】①厘:祭余的肉。

(选编自《史记•晋世家》)

2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

黑。

予A思B报C父D之E耻F而G信H其I欲J虽K好L色M必N恶。心P不Q可

R谓S好

30.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既,指已经,与《烛之武退泰师》中“郑既知亡矣”的"既”字意思相同。

B.厚,指加强,与《庖丁解牛》中“而刀刃者无厚''的''厚"字意思不相同。

C.居,指过了,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居则日”的“居”字意思

相同。

D.飨,指享用,与《鸿门宴》中“旦日飨士卒"的"飨'’字意思不相同。

3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苏认为必须从根本铲除祸患才不会有再生变乱,因而史苏不认可晋献公在杀

第15页共86页

死骊子后留下骊姬的行为。

B.晋献公想要立奚齐为太子,骊姬当着晋献公假意赞扬太子的军事能力和影响力,

但暗中又派人中伤太子。

C.骊姬让太子到曲沃祭祀母亲并将月乍肉献给晋献公,后又派人在昨肉中放置毒药,

以此来污蔑太子想弑君。

D.骊姬认为太子投毒弑君是因为她和奚齐,他们母子应设法避祸,因此后悔先前

阻止晋献公废太子的行为。

3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妾愿子母辟之他国,毋徒使母子为太子所鱼肉也。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齐桓晋文之事》)

33.史苏认为骊姬将给晋国带来祸患的理由是什么?请概括说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常为丞督事。

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史

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

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何进言韩信,汉王以信为大将军。汉王引兵东定三秦,

何以丞相留收巴蜀,镇抚谕告,使给军食。汉二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守卷巾,侍太

子,治栋阳。为法令约束,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辄奏上,可,许以从事;即不及奏上,

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

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部侯,所僧电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

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

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曰:“诸君知猎乎?”日:“知之。”“知猎狗乎?”

日:“知之。”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

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

今萧何举宗教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群臣皆莫敢言。汉十一年,陈稀反,高祖自

将,至邯郸。未罢,淮阴侯谋反关中,吕后用萧何计,诛淮阴侯。上已闻淮阴侯诛,使

使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诸君皆贺,召平独吊,

第16页共86页

召平谓相国日:“祸自此始矣。上暴露于外而君守于中,非被矢石之事而益君封置卫者,

疑君心矣。夫置卫卫君,非以宠君也。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则上心说。”

相国从其计,高帝乃大喜。

(节选自《史记•萧相国世家》

3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

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B.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

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C.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

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D.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

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3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王以信为大将军”的“以”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为国以礼”

的“以”意思不同。

B.关中是古代地区名,所指范围大小不一,一般泛指函谷关以西战国末期秦的故

地。

C.食邑即收食禄的封地,由皇帝封赐给臣下,受封者以其中民户赋税为食禄。

D.“益封五千户”中的“益”与《师说》中“圣益圣”的“益”意思相同。

3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萧何勤勤恳恳,长期辅佐刘邦。萧何在刘邦做亭长时就经常帮助他。楚汉战争

中,萧何以丞相身份留守巴蜀、关中,使刘邦有稳固的后方。

B.萧何深谋远虑,志在经世济民。汉军攻入咸阳,将士们忙着哄抢财宝,萧何却

收藏秦律令图籍档案,使刘邦能了解天下地形、户口等情况。

C.萧何不善征战,论功却排第一。天下平定论功行赏时,刘邦以狩猎为喻,坚持

认为萧何之功最高。对此,武将们不敢再言。

第17页共86页

D.萧何忠于刘邦,献计斩杀淮阴侯。楚汉战争中,萧何为帮助刘邦战胜项羽,举

荐了韩信;刘邦称帝后,因韩信谋反,萧何又帮刘邦杀死了韩信。

3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则上心说。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8.皇帝拜萧何为相国,加封食邑五千户,还安排五百名士兵充任相国的卫队。面对如

此恩遇,召平为何为萧何担忧?请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子赣^既学于仲尼,退而仕于卫,废著鬻财于曹、鲁之间,七十子之徒,赐最为

饶及。原宪不厌糟糠,匿于穷巷。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

与之抗礼夫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于贡先后之也此所谓得纵而益彰者乎?

白圭,周人也。当魏文侯时,李克务尽地力,而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

我与。夫岁孰取谷,予之丝漆:茧出取帛絮,予之食。能薄饮食,忍嗜欲,节衣服,与

用事僮仆同苦乐,趋时若猛兽挚鸟之发。故曰:“吾治生产,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

用兵,商鞅行法是也。是故其智不足与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强不能有

所守,虽欲学吾术,终不告之矣。”盖天下言治生也白圭。白圭其有所试矣,能试有所

长,非苟而已也。

乌氏保畜牧,及众,斥卖,求奇缙物,间献遗戎王。戎王什倍其偿,与之畜,畜至

用谷量马牛。秦始皇帝令保比封君,以时与列臣朝请。而巴寡妇清,其先得丹穴,而擅

其利数世,家亦不誉。清,寡妇也,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不见侵犯。秦皇帝以为贞妇

而客之,为筑女怀清台o夫保鄙人牧长,清穷乡寡妇,礼抗万乘,名显天下,岂非以富

邪?

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

得其所欲,而替豪杰诸侯强族于京师。

故日:“仓康争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

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夫千乘

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

第18页共86页

(节选自《史记•货殖列传》,有删改)

【注】子赣:叩子贡,名赐。

3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夫使

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

B.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夫使孔

子名布扬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

C.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夫使孔

子名布扬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

D.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夫使

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

40.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赐最为饶益”与“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两句中的“益”字含

义相同。

B.“盖天下言治生祖白圭”与“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屈原列传》)两句中的“祖”

字含义相同。

C.“而徙豪杰诸侯强族于京师”与“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张衡传》)两句中的“徙”

字含义不同。

D.“仓康实而知礼节”与“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出师表》)两句中的“实”字含义

不同。

4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能够名扬天下固然有其个人因素,但也离不开其最有钱的学生子贡的大力

辅助。

B.白圭善于发现商机,运用智慧来经商致富,这是伊尹、吕尚、孙子、吴起和商

鞅所不能比的。

C.汉朝刚刚兴建之际,开放关卡,取消禁令,鼓励经商,促进了货物的流通,搞

活了商品经济。

第19页共86页

D.司马迁认为,担心贫穷、渴望富裕,这是人之常情,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贫民

百姓都概莫能外。

4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乌氏像畜牧,及众,斥卖,求奇缗物,间献遗戎王。

②夫保鄙人牧长,清穷乡寡妇,礼抗万乘,名显天下,岂非以富邪?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甘罗者,甘茂孙也。茂既死后,甘罗年十二,事秦相文信侯吕不韦。秦始皇帝使刚

成君蔡泽于燕,三年而燕王喜使木于丹人质于秦。秦使张唐往相燕,欲与燕共伐赵,以

广河间之地。张唐谓文信侯日:“臣尝为秦昭王伐赵,赵怨臣,曰:'得唐者与百里之

地。'今之燕必经赵,臣不可以行。”文信侯不快,未有以强也。甘罗日:“君侯何不

快之甚也?”文信侯日:“吾令刚成君蔡泽事燕三年,燕太子丹已人质矣,吾自请张卿

相燕而不肯行。"甘罗日:“臣请行之。”文信侯叱目:“去!我身自请之而不肯,女

焉能行之?"甘罗日:“大项橐生七岁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君其试臣,何

遽叱乎?”

于是甘罗见张卿曰:“卿之功孰与武安君?”理曰:“武安君南挫强楚,北威燕赵,

战胜攻取,破城堕邑,不知其数,臣之功不如也。”甘罗日:“应侯之用于秦也,孰与

文信侯专?”张卿日:“应侯不如文信侯专。”甘罗日:“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专与?”

口:“知之。"甘罗日:“应侯欲攻赵,武安君难之,去咸阳七里而立死于杜邮。今文

信侯自请卿相燕而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处矣。"张唐目:“请因孺子行。”令装治行。

行有日,甘罗谓文信侯日:“借臣车五乘,请为张唐先报赵。”文信侯乃入言之于

始皇日:“昔日茂之孙甘罗,年少耳,然名家之子孙,诸侯皆闻之。今者张唐欲称疾不

肯行,甘罗说而行之。今愿先报赵,请许遣之。”始皇召见,使甘罗于赵。

赵襄王郊迎甘罗。甘罗说赵王曰:''王闻燕太子丹入质秦欤?"日:''闻之。”日:

“闻张唐相燕欤?”日:“闻之。”“燕太子丹入秦者,燕不欺秦也。张唐相燕者,秦

不欺燕也。燕、秦不相欺者,伐赵,危矣。燕、秦不相欺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X

不如赍臣五城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赵王立自割五城以广河间。秦

归燕太子。赵攻燕,得上谷三十城,令秦有十一。

第20页共86页

甘罗还报秦,乃封甘罗以为上卿,复以始甘茂田宅赐之。

太史公日甘罗年少然出一奇计声称后世虽非笃行之君子然亦战国之策士也方秦之

强时天下尤趋谋诈哉。

(节选自《史记》,有删改)

4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太史公日/甘罗年少然/出一奇计/声称后世/虽非笃行之君子/然亦战国之策士也/

方秦之强时/天下尤趋谋诈哉

B.太史公曰/甘罗年少然/出一奇计/声称后世/虽非笃行之君子/然亦战国之策士也/

方秦之强/时天下尤趋谋诈哉

C.太史公日/甘罗年少/然出一奇计/声称后世/虽非笃行之君子/然亦战国之策士也/

方秦之强时/天下尤趋谋诈哉

D.太史公曰/甘罗年少/然出一奇计/声称后世/虽非笃行之君子/然亦战国之策士也/

方秦之强时天下/尤趋谋诈哉

4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帝位或王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

子。

B.卿,是古代官名,春秋时,周朝及诸侯国都有卿,是高级长官,分上中、下三

级,战国时一般授予劳苦功高的大臣或贵族。

C.乘,古代称四匹马拉的车,一辆为一乘。

D.《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

体通史。

4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甘罗侍奉吕不韦的时候,虽然只有十二岁,但是却帮吕不韦完成了游说张唐去

赵国任相的任务。

B.甘罗游说张唐运用了比较的游说技巧,将张唐和武安君对比,应侯和文信侯吕

不韦对比,借武安君被赐死警示张唐,达到游说目的。

第21页共86页

C.张唐出行是甘罗游说的第一步,接着甘罗借张唐出行游说赵王,让赵王主动割

了五座城给秦国。

D.秦国把燕太子送回去后,赵国攻打燕国,得了三十座城,让秦国也得到了十一

座城的好处。

4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应侯欲攻赵,武安君难之,去咸阳七里而立死于杜邮。

(2)王不如赍臣五城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

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

泗水监丰下,破之。

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羽既飨

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时独沛

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

下。项羽目之,问为谁。张良日:“沛公参乘樊哙。“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肩。

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

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

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默然。沛公如厕,麾樊哙去。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谯让

项羽,沛公事几殆。

先粽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等莫

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阔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

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

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

太史公曰:''吾适丰沛,问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