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第14课自主赏析阁夜_第1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第14课自主赏析阁夜_第2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第14课自主赏析阁夜_第3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第14课自主赏析阁夜_第4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第14课自主赏析阁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4课自主赏析阁夜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一个大唐足以让后人炫耀几千年。大唐的资本不光在她的经济,还有那一位位或浪漫,或现实的诗人,因为有了诗界中一颗颗耀眼的明珠,才使大唐帝国的文化大放异彩。上节课我们从《将进酒》中领略了李白的气度、气魄、气势;今天我们学习有七律千秋鼻祖之称的《阁夜》一诗,去领略杜甫的风格。1.作家作品见第一单元《蜀相》相关部分。2.背景解读这首七言律诗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冬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是诗人感时、伤乱、忆旧、思乡心情的真实写照。当时,蜀中军阀连年混战,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加之杜甫的好友郑虔、苏源明、李白、严武、高适等相继亡故,所以他深感寂寞悲哀。诗人流寓于荒僻的山城,在一个雪后的不眠之夜,面对三峡壮丽的夜景,听到悲壮的鼓角声,感慨万千。他由眼前的情景想到国家的战乱,由历史人物想到自己的境遇,于是悲从中来,写下了这首悲壮慷慨的诗篇。“阁夜”,即西阁之夜。3.文化常识【跃马】指公孙述,字子阳,扶风人。西汉末年,天下大乱,他凭蜀地险要,自立为天子,号“白帝”。左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例如: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1.字音识记①雪霁(jì)②夷歌(yí)③渔樵(qiáo)④跃马(yuè)⑤寂寥(liáo)⑥短景(yǐnɡ)2.辨形组词3.词语解释(1)岁暮阴阳催短景(通“影”,日光)(2)天涯霜雪霁寒宵(雪止)(3)三峡星河影动摇(银河,这里泛指天上的群星)(4)卧龙跃马终黄土(指诸葛亮)(5)人事音书漫寂寥(徒然、白白地)1.全诗一共写了诗人的几种悲慨?从诗中哪些词句可看出来?提示:共写了五种:①对时光飞逝、人生短促的感慨,从“岁暮”“催”中可看出;②客居天涯的凄寒,从“天涯”“寒宵”中可看出;③对百姓因战争而劳顿的痛惜,从“野哭”“闻战伐”中可看出;④对宇宙永恒、人生无常的悲哀,从“终黄土”中可看出;⑤对自己老病孤独、亲朋音信断绝的寂寥和无奈,从诗的最后一句可看出。2.明代胡应麟称赞《阁夜》:“气象雄盖宇宙,法律细入毫芒”,并说它是七言律诗的“千秋鼻祖”。请课下查阅有关资料,谈谈你的理解。提示:①事与境合,浑然天成。用事即借用历史故事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言简意赅,耐人寻味。诗中用事共有三处:“五更”句用祢衡事,“三峡”句用汉武帝问星象事,“卧龙”句用诸葛亮、公孙述事。作者用事之妙在于,事与诗中意境合为一体。例如:卧龙先生神机妙算一世英名,跃马称帝的公孙述叱咤风云一代枭雄,这些成就千秋功业的人最终都被掩埋于黄土下,化为历史的尘埃,而今日你争我战的各路人马也终将淡出历史舞台,表达了作者对宇宙永恒和人生无常的悲哀。②结构严谨,感情蕴藉。诗歌的开头两句即点题,“霁寒宵”三字统摄全篇。颔联扣题写三峡夜景,颈联转笔写时局、境遇,尾联收束全篇。“人事”对应“野哭”“夷歌”;“音书”对应“天涯”“三峡”,曲折变化而环环相扣。诗中写景抒情也很有特色:诗人笔下的景色,不是对事物的刻板记录,而是染上诗人丰富感情的艺术形象,蕴含着诗人无限的情思。如三、四句描绘出的一幅凄清幽美的三峡夜景图,渗透着诗人极不平静的心情。总之,诗人围绕题目,从几个重要侧面抒写夜宿西阁的所见所闻所感,从寒宵雪霁写到五更鼓角,从天空星河写到江上洪波,从山川形胜写到战乱人事,从当前现实写到千年往迹。气象雄阔,有上天下地、俯仰古今之概。不愧为“气象雄盖宇宙,法律细入毫芒”。3.《阁夜》尾联“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慨?提示:“卧龙”指诸葛亮,“跃马”指公孙述。诸葛亮和公孙述在夔州都有祠庙。诗人极目远望夔州西郊的武侯庙和白帝庙,而引起无限感慨。卧龙先生神机妙算一世英名,跃马称帝的公孙述叱咤风云一代枭雄,这些成就千秋功业的人最终都被掩埋于黄土,化为历史的尘埃,今日你争我战的各路人马也终将淡出历史舞台,表达了诗人对宇宙永恒和人生无常的悲哀。诗人在知交零落(好朋友郑虔、苏源明、李白、严武等相继去世)、存者音讯不通(亲朋无一字)的情况下,唯有以公孙述、诸葛亮终归“黄土”来安慰自己,更显出内心的凄苦万状,表达了诗人老病孤独、亲朋音信断绝的寂寥和无奈。4.颔联写景主要从哪些角度描写?创造出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提示:①“五更鼓角声悲壮”是听觉,“三峡星河影动摇”是视觉。②上句透露出悲惨的战争现实,下句描绘出壮美的三峡夜景,诗人将二者巧妙地放在一起,创造出了一种悲壮雄浑的意境。鼓角之声在星河包容天地的动荡之中显得越发萧瑟悲凉,星河波澜壮阔的动荡也仿佛是应和鼓角之声的,二者所传达的动荡感是一致的,不仅使鼓角之声传播的空间更加广阔,也使星河的摇动具有了一种深邃的情致。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意境浑然融合在一起,表达出诗人深沉悲壮的情怀。1.课文主旨这是一首感时伤乱之作,诗人通过描写夔州西阁冬夜的所闻所见,极力渲染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抒发了垂老自伤、孤独飘零及忧国忧民的情怀。2.结构图示eq\b\lc\\rc\}(\a\vs4\al\co1(寒宵雪霁→五更鼓角,天空星河→江上洪波,山川形胜→战乱人事,当前现实→千年往迹))有上天下地,俯仰古今之慨3.写法赏析(1)沉郁顿挫的风格《阁夜》是一首七言律诗,每句节奏都为“二二三”,如“岁暮——阴阳——催短景”。全诗的感情基调沉郁悲慨,故宜用低沉、顿挫的调子来诵读。首联描绘了一幅寒冷孤寂的冬夜图景,漫天遍野的寒意从作者的心中流出。颔联表现五更鼓角的悲壮之声和三峡星河的动荡之感,前句萧瑟,后句浩荡,读来语调高亢,气象雄浑。颈联前句写听觉,后句写渔樵时起时落的歌声,情怀悠远。前句语调悲抑、沉重,饱含痛楚;后句语调平直,节奏舒缓深沉。尾联抒发人生感慨。“卧龙跃马终黄土”在精神上统摄全篇,表达人生历史的虚无感,音调要低沉,表现了无奈的心情。“人事音书漫寂寥”自我开解又无法解脱,“寂寥”是情绪的核心,语调沉郁,音节顿挫。(2)精妙的用典①穿越时空,古为今用。从“五更”到“三峡”,不仅完成了时间至空间的链接,而且更加深了读者对百姓之劳的领悟,而“卧龙”的用典则表现了作者思古幽情之后辗转难眠的凄苦。②将眼前景、古时事与心中情巧妙地合而为一,达到了用事与意境水乳交融的地步,显示了作者的功力。“五更”“三峡”既是眼前景,又用了古时事,“卧龙”既是古时事,又是心中伤感,三个用典深沉地传达了诗人在夜凉如水的夜晚,面对破碎的山河、零落的知交而难以抑制的内心的伤痛。(3)借景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这是诗歌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诗中前两联中的景物描写,所暗含的是诗人对时事的伤怀。诗人从景物写起,意在创造一个与诗人内心世界一致的情境,让读者凭借具体可感的形象,走入诗境,体会诗人的感情。4.课文译释古诗词中常见思想情感一、知识讲解二、实战演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始安秋日宋之问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晚霁江天好,分明愁杀人。卷云山角戢,碎石水磷磷。世业注事黄老,妙年孤隐沦。归欤卧沧海,何物贵吾身。注:世业:犹世事。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诗歌五、六两句中,云雾飞卷山峰隐现,碎石可见江水磷磷,营造了一种清冷的氛围。B.诗歌七、八两句写自己平日为官做事信奉黄老,与人无争,但最终还是遭遇贬黜流放。C.整首诗前几句重在写景抒情,后四句转向述志感怀,即在辛酸无奈中表达了归隐的思想。D.该诗是作者晚期作品,写景言物用语简洁概括,抒发了诗人独特的感受,给人新颖的美感。解析:B项,“自己平日为官做事信奉黄老”错,因为“世业”有“世事”之意。此句有赞美隐士研习黄帝老子的学说,脱尘出俗,能悠游世事之外的意思。宋之问早年曾学道,在陆浑山庄隐居过。这里言外之意很有些悔恨自己未能坚持隐居,热心仕途混迹官场,结果仕途受挫遭贬黜。2.请结合诗歌赏析“晚霁江天好,分明愁杀人”的精妙。答:这两句写傍晚时分雨过天晴,落日余晖铺撒在江面上呈现出的美丽江天晚景,但江天虽好,终非故土,只能使离人更加愁肠欲断。诗人采用“欲抑先扬”手法,褒赞江天美景,实乃为抒发农浓的愁情。诗句用词新颖活泼,“分明”二字使得江天人格化,江天美丽晚景似乎有意恼人。[课内素材]【素材积累】杜甫是一位爱国者,一生盼望为国效力,而命运并不眷顾他,以至于壮志难酬、报国无门;他又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一生创作了大量反映现实的诗篇。他的爱国情怀集中体现在他的诗作中。杜甫生活在那个唐王朝由盛而衰的急剧变化的时代,他用卓越才华和惊人毅力建造了现实主义的诗歌艺术的丰碑,沉淀于诗中那忧国忧民的眼泪。人道主义悲天悯人的情怀,铸就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感人肺腑的民族精神。“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诗人由一己的苦难推及广大人民的不幸;安史之乱,长安沦陷,他亲眼看见国破家亡的惨景,写出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这样感人肺腑的诗句。《登高》这首诗是杜甫于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瞿塘峡口,以水急、风大、猿多著称。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运用示例】当百姓的血泪融汇于战火,天地间只剩下踉跄的步履,你日日渴救众生,为人民而忧;在衰败的唐朝国君昏聩奢靡,不顾人民死活的情况下,你没有背弃国君,反而将拳拳爱国心寄予皇帝唐肃宗;当繁荣昌盛的大唐沦为尸积如山、满目疮痍的人间地狱时,你又用悲愤之笔挥洒心中的惆怅。你怀抱着凌云的志向奔向腐败的唐王室,希望一展才华,为国效力,却被奸臣所阻,一生落魄;你体会到了百姓生活的凄惨后,满心沉重,充满对世道的无奈与不满。[拓展阅读]杜甫草堂金陶走近你,应该说是我多年的愿望。因为你,飘落着千年的文墨之魂。可当我来到成都的西郊,真正走近你,我的脚步忽然变得沉重起来。这种沉重倒不是千年历史风云的聚合、弥散,而是一种我无法理喻的来自心里的茫然:这就是杜甫草堂?这就是一代诗圣客居过的地方?这就是我们满嘴留香的一些诗句的源头?我行走在绿色的竹荫里,盛夏里也能感受到那习习吹来的凉意。风吹竹响,那阵阵清音,就是当年滋养你澎湃诗意的天籁之响?我不敢想象当年贫困潦倒、寄人篱下的你,竟能营造出偌大的竹林。也许这竹林只在你心中有过,在你的诗歌中有过。你那草屋,就该隐在丛林修篁深处,哦,对,还应该有一层漠漠的轻烟笼罩才是。我到了什么地方?柴门?我记起你笔下那属于你的柴门,那该是极为简单的茅草覆顶的,还略带一些歪斜的柴门呀,可我眼前分明是极堂而皇之端端正正的黑瓦釉木的建筑。这哪是什么“柴门”,分明是豪华的大宅门呀。穿过柴门,有碧水一泓、石桥一座;有榕树流绿、楠木吐秀。在那浓荫簇拥中,又是一座敞厅式的建筑赫然而立,这是大廨。大厅中央是你的一尊铜像,那铜像造型极为夸张,整个身躯弯得像残月。你低首捋须,深思苦吟,仿佛那些华章就这样一首一首地吟出,也就是你这一苦吟,吟出了半个盛唐。跨过一座小木桥,但见竹子一丛。摇曳的竹荫中,闪现出茅草的屋顶。这时我猛然意识到,我这才真正走近你。这是三间低矮的草屋,屋内幽暗,泥墙的缝隙透出了丝丝微光。中间为堂屋,左边是卧室,一张床榻,早已蒙上了厚厚的尘埃。堂屋中靠门之处,置放着一张简易的木桌,说不清它的颜色,只是桌上端放着笔墨纸砚。这才是你的草堂。我伫立在草屋前,这里竹篱围护,当年你就栖身于此,有过“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的无奈,但也是在这里,你喊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样超然高洁的心性,怎能不让后来者由衷地折服!依依惜别你的草屋,徜徉在你那无数次走过的花径上,这里早已没有了花香,更没有了“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情趣,而变成两堵极为气派的赭红色的墙夹起的小道。我突然明了,我先前所看到的一切,还有那富丽的工部祠,那恢宏的大雅堂,完完全全是后人的“杰作”,是后人对你生前种种际遇的一种心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