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1页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2页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3页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4页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语文年级八年级学期春季

课题《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学目标

1.把握演讲词的结构特点,了解演讲者的观点;2.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和现实意义;3.品析重点语言,理解文章中的论证方法和论证思路;4.理解文章中事例对于观点的印证作用。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1.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和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2.理解作者观点,理清议论文的论证思路。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学会品析语言,体会演讲词语言的特点;2.引导学生树立格物致知精神及乐于动手实验的科学品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生活情境导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报道:某个学生功课成绩好,考试都接近满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举步维艰。这种情况通常称之为:高分低能。[问题]同学们觉得问题出在哪里呢?预设:不适应工作环境、工作方法不对等。[过渡语]针对这个令很多人困惑的问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丁肇中教授的一篇文章,从文章中找一找这个问题的答案。二.夯实基础[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年生,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祖籍山东日照。1962年获得物理学博士,1969年任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粒子,使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被发现,由此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在他领导的实验小组里,中国派去的同志约占半数,这些科学工作者在他精心指导下正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写作背景]本文是作者1991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发表的演讲,被《瞭望》周刊授予“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时的一篇发言稿。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过于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大多“高分低能",这已不能适应社会、时代发展的需要。鉴于此,丁肇中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经验,并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向我们提出了忠告: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文体知识]演讲词可分为叙事、说理、抒情三种类型。本文是一篇说理型演讲词,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具有正确、深刻的论点,使用确凿、充足、具有说服力的论据,进行富有逻辑性的论证。不同于第13课闻一多在追悼会上慷慨激昂的即兴演讲,本课作者是一位著名科学家,其演讲的特点是准确严谨。三.整体探究[思考]整体感知文本结构和行文思路。[阅读方式]朗读课文。[学生活动]将课文分成三个部分并概括段落大意,揣摩本文的行文思路。预设: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问题——开门见山地交代了自己演讲的主题: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中国科学。第二部分(第2—12段):分析问题——用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自己的经验,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作用。第三部分(第13段):解决问题——阐明格物致知精神在今天的重要性,揭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并对中国年轻一代人提出希望。

文章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个思路来行文的。[思考]《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和目的分别是什么?作者所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和目的是什么?[阅读方式]精读课文。预设:含义:“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目的:《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真正意义: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真正目的:通过实地实验得到新知识,是有计划、有目的地积极探测客观世界。①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②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思考]为什么说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预设:原因: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弊端:①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部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②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思考]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预设: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所决定的;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证明了的;第三,这是应对今天的世界环

境必不可少的。①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②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部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③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④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思考]作者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发扬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预设:①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在研究科学和个人行动上是不可缺少的,我们要保留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发现事物的真相;②在应付迅速变化的世界和社会环境方面也是不可缺少的,我们要有自己的判断力,要重新体会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使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四.文本细读[学生活动一]本文是一篇演讲词,行文严谨,找出本文中的亮点词语并品析。[思考]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预设:“但是"表示转折,强调了传统教育的弊端: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可能”表示猜测,表示传统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是为了适应固定的社会制度仅仅是作者本人的推测,并不是完全肯定的答案。“可能"体现了作者用词的严谨。[思考]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预设:“格”字加引号,表示讽刺、否定之意,调侃了王阳明违背科学实验精神的迂腐行为。

[思考]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预设:“眼光"“勇气”“毅力"这三个词是有逻辑关系的。因为一个成功的实验首先要有长远的“眼光”,选择正确的目标后,要想使实验取得成功,战胜困难的“勇气"和百折不挠的“毅力”是必不可少的。这三个词位置不能调换。[学生活动二]本文是一篇说理型演讲词,运用了哪几种说理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做简单分析。预设:(1)引用论证:①“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第2段引用《大学》中的观点,指出“格物致知”的基本意思。②《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第3段又引用了《大学》中的观点,介绍“格物致知"的目的,解释“格物致知”真正意义被埋没的原因。(2)举例论证:列举事例时,采用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的说理方法。①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哲学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以明朝大哲学家王阳明“格"竹子,苦思以致头痛而失败的反面事例,说明传统的中国教育对“格物致知”精神的曲解,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②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以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正面事例,说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观察,而是积极探测。③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借中国学生成绩好而面临研究工作却束手无策的反面事例论述了中国学生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证明缺乏科学实验对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危害。用典型事例作为论据进行论证,说理充分,令人信服。(3)对比论证①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验和自我检讨,与科学发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形成鲜明的对比,说明知识的获得需要通过实地实验。②明朝大哲学家王阳明“格”竹,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终因苦思以致头痛失败的事例,与通过科学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进行对比,突出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实验。(学生回答时,教师根据其答案进行引导和补充,争取可以让学生发散思维,而不是直接展示答案)小结:一味的说教总是空洞,有了活生生的例子,才能更好作证自己的观点,给自己的话增加可信度。丁肇中先生在演讲时,连续采用引用、举例、对比的说理方法,使自己的观点更具有说服力,让人信服。这样的语言才能体现演讲词准确严谨的特点。[学生活动三]演讲者在演讲过程中举自己的亲身经验为证,有什么好处?预设:(1)作者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以自己在美国求学的例子证明中国传统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思维轻动手的弊端,再次说明实践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使说理更加真实可信。(2)真实亲切,有助于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取得更好的演讲效果。(3)演讲者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自己求学时代的经历对于广大青年学子来说,本身就具有很好的示范和参考意义。五.课堂小结本课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论证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号召中国学生学习并发扬格物致知精神。作者在文中列举了中国古代王阳明和自己求学中的真实经历,还列出了一些传统教育弊端的问题,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使他们感同身受,从而达到表达准确、说理生动的目的。学完这一课,相信每个同学对于“格物致

知"精神都会有新的理解和感悟。六.拓展延伸学完课文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