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1页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2页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3页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4页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理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一章第三节环境问题及其危害内容索引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教材导读知识体系1.结合具体的环境问题,掌握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综合思维)2.通过具体案例,分析环境问题的危害。(地理实践力)课前篇自主预习一、环境问题的产生1.自然环境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1)特点①由太阳能持续供给能量,物质能够从无机环境进入生命体,最终又回到无机环境,从而完成物质的循环与能量的流动。②自然环境能够通过自我调节来维持稳定。(2)对人类的要求对自然环境的改变要限制在自然环境的可承受范围之内,不能损害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2.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取大量自然资源,维持城市、农田等人类系统的运行,将所形成的废弃物排入自然环境。时期影

响工业革命前地球的大气、土地和水能够满足人类的生产和消费需要,人类排放的废弃物能够被自然环境降解工业革命后资源的消费和废弃物的排放数量剧增。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已在某些方面超过自然环境的调节能力,损害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使自然环境偏离应有的稳定状态,从而发生大气污染、水污染、生态退化、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3.影响环境问题的主要因素

要点笔记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环境问题是伴随着人口、资源和发展问题而出现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造成人类目前所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的根源,是人类中心思想主导下的传统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判断正误并纠错(1)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变要限制在自然环境的可承受范围之内,不能损害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答案

√(2)工业革命前,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压力有限。(

)答案

√(3)人均资源消费量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发展而不断增加,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异。(

)答案

√二、环境问题的危害1.环境问题对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影响

响具体表现供给服务功能下降使人类难以获得足够的自然资源,导致自然资源稀缺甚至枯竭调节服务功能失常使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加剧,并增加自然灾害的风险文化服务功能降低会降低人的舒适感、审美体验等2.危害(1)影响生活质量,危害人类健康。(2)环境问题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微思考酸雨产生的危害有哪些?提示

对水生生物、农作物、森林的生长发育产生危害,腐蚀建筑物,损害人体健康。判断正误并纠错(1)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功能失常,会降低人的舒适感、审美体验等。(

)答案

×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功能失常,使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加剧,并增加自然灾害的风险。(2)许多贫困地区生态脆弱,发展经济容易导致自然环境退化。(

)答案

√(3)环境问题不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答案

×环境问题会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课堂篇探究学习问题探究探究一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请认真观察下面的两幅漫画。

结合材料探究:(1)甲漫画所表达的环境问题是什么?说出其形成的主要原因。(综合思维)(2)乙漫画的主题可概括为什么?乙漫画的行为易产生哪一类环境问题和后果?(综合思维)提示

(1)水污染问题。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片面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而忽视长期的环境效益。(2)“枪下留情”或“滥捕滥杀”。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生态平衡。指点迷津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大多数环境问题是由人为因素引起的,是由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不协调而引起的。(1)工业生产的发展(2)世界人口高速增长

(3)科学技术的发展

方法技巧

环境问题产生的实质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其环境问题的表现为生态破坏、资源短缺;另一方面是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自身的净化能力,其环境问题表现为环境污染。典题演练例题1下图为黄河三角洲某海岸带环境问题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字母A、B、C分别表示什么?(2)该海岸被侵蚀后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苇滩、湿地的生态功能主要有哪些?(4)近年来,经过有效治理,黄河枯水期入海径流量明显增大,简述这对改善该海岸带环境的作用。思路点拨本题以黄河三角洲某海岸带环境问题示意图为材料,考查黄河三角洲的主要环境问题,做题时一定要明确各要素的相互关系。该试题相对简单,考查了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学生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考查。解析

第(1)题,仔细读取图中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地下水位下降,会导致地面下沉,对于沿海地区而言,会导致海水入侵;温室效应的表现是全球变暖;沿海地区海水净化能力减弱,污染物排放量超出海水自净能力,就会导致海洋污染。第(2)题,该海岸带侵蚀后退的主要原因是入海径流和泥沙量减少等。第(3)题,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是净化污染物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第(4)题,黄河枯水期入海径流增加的环境意义可以结合示意图进行分析。对改善该海岸带环境的作用主要有减轻了淡水变咸,延缓了海岸侵蚀后退,减轻了海洋污染等。答案

(1)海水入侵、全球变暖、海洋污染。(2)入海径流、泥沙量减少等。(3)容纳、净化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等。(4)减轻了淡水变咸;延缓了海岸侵蚀后退;减轻了海洋污染。对点训练阅读下列图片,完成1~2题。

1.图片中的环境问题属于生态破坏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2.导致图片③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生产排放的“三废”超过环境自身的净化能力B.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C.科学技术的进步D.气候干旱解析

第1题,水污染(①)和大气污染(②)均属于环境污染,水土流失(③)和森林破坏(④)属于生态破坏。第2题,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是导致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答案

1.D

2.B结合甲、乙两幅图,完成3~4题。

3.甲、乙两图反映的环境问题为(

)A.资源短缺 B.生态破坏C.环境污染 D.全球环境变化4.该类环境问题的形成主要与人类(

)A.排放废弃物有关B.获取自然资源有关C.农业生产活动有关D.交通运输的发展有关解析

第3题,甲图反映的环境问题为大气污染,乙图反映的环境问题为固体废弃物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属于环境污染。第4题,环境污染主要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自身的净化能力而导致的。答案

3.C

4.A问题探究探究二正确评价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服务功能产生的影响海伦娜岬角位于智利南端。奇怪的是在那里几乎所有的动物都有视力障碍。猎人可以轻而易举地拎起盲眼的野兔;河里捕到的鱼多数是盲鱼;盲眼的野生鸟类常常飞进当地居民的院子里或房间里。下图为南极臭氧空洞变化示意图。结合材料探究:(1)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动物盲眼的原因。(地理实践力)(2)该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人地协调观)提示

(1)南极上空臭氧空洞面积不断扩大,臭氧含量减少导致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加,对动物产生危害。(2)人类活动使用大量氟氯烃等消耗臭氧的物质。指点迷津1.全球性的环境污染

环境问题成

因分

布危

害全球变暖毁林,尤其是热带雨林的破坏;燃烧矿物燃料,大量排放CO2等温室气体全球全球变暖,极冰融化,海水受热膨胀,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使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环境问题成

因分

布危

害酸雨燃烧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世界:欧洲、北美洲我国:主要在南方河湖水酸化,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农作物,危害人体健康,腐蚀建筑物臭氧层破坏人类大量使用氟氯烃等消耗臭氧的物质南极臭氧空洞,北极臭氧层变薄,青藏高原上空臭氧层变薄速度加快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增强,直接危害人类健康,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业造成破坏2.大面积的生态破坏

题原

因主要危害植被破坏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活动生态系统失衡,环境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的破坏、资源的过度开发、环境污染和外来物种入侵部分物种减少问

题原

因主要危害水土流失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活动导致植被破坏土壤有机质和养分损失,破坏土壤结构荒漠化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可利用土地面积缩小,土地产出减少,土地养育人口能力降低典题演练例题2读世界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③④⑤所反映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A.酸雨问题、荒漠化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海域污染问题B.荒漠化问题、酸雨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海域污染问题C.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荒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海域污染问题D.荒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海域污染问题(2)下列污染物与图中②环境问题无关的是(

)A.工业排放废气

B.家庭炉灶排放废气C.汽车排放废气

D.建筑工地扬尘(3)图中荒漠化面积日益扩大的自然原因是(

)A.滥伐林木,植被遭到破坏B.过度放牧,草原退化C.沙漠边缘区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D.降水强度大,侵蚀作用强烈思路点拨解答本题需对区域进行准确定位,并结合其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其思路如下:解析

第(1)题,读图,结合各种环境问题的具体分布位置可知其类型。第(2)题,酸雨主要是人类活动排放的废气造成的。第(3)题,A、B两项为人为原因;荒漠化问题严重地区一般降水强度小,排除D项;沙漠边缘区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会导致荒漠化面积日益扩大,C项正确。答案

(1)B

(2)D

(3)C对点训练2019年我国近海赤潮生成次数较多年平均值偏少,较2018年偏多。其中,赤潮影响较严重的区域主要包括浙江沿海、福建中部至北部沿海以及粤中海域。据此完成1~3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B.含磷洗涤剂广泛使用与排放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C.在封闭的海湾更容易发生赤潮D.赤潮的发生与人类活动无关2.在下列水域中,最容易发生赤潮的是(

)A.杭州湾

B.莱州湾C.辽东湾

D.珠江口3.下列关于赤潮发生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赤潮的发生说明海洋生态系统失去了调节能力B.赤潮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含氟制冷剂大量使用导致臭氧层破坏C.工业废水、城市生活废水直接排入大海,导致某些浮游生物暴发性繁殖是赤潮发生的直接原因D.空气中CO浓度升高,海洋温度升高,可导致赤潮的频繁发生解析

第1题,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其发生与含磷洗涤剂的广泛使用与排放有关;封闭的海湾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容易引发赤潮;赤潮的发生与人类活动有关。第2题,珠江口相对封闭,海水净化速度慢,并且污水排放量大,水体富营养化程度高,是最容易发生赤潮的水域。第3题,赤潮的发生说明海洋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降低,但不会失去;赤潮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含氮、磷物质的大量排放;CO2浓度升高会导致温室效应,使得海洋温度升高。答案

1.D

2.D

3.C图甲为某地区图,图乙为该地区人口密度分布情况图。读图,完成4~5题。

4.该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A.酸雨

B.水土流失C.森林面积减少

D.臭氧层破坏5.造成这种问题的人为原因是(

)A.人口密度超过本区人口合理承载力B.A地区的人口密度高于B地区C.人口密度在北部最合理D.本区人口合理承载力较大解析

第4题,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该地区大部分位于黄土高原,受黄土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以及夏季多暴雨的影响,该地区水土流失现象严重。第5题,读图可知,本区人口合理承载力为30人/平方千米,而目前A、B地区的人口密度已分别高达64人/平方千米、47人/平方千米,说明该地的人口密度已超过该地区的人口合理承载力,从而导致水土流失问题。答案

4.B

5.A素养培优素养目标——综合思维1.近年来,随着攀登珠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