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赵州桥》教案集合篇_第1页
2024年《赵州桥》教案集合篇_第2页
2024年《赵州桥》教案集合篇_第3页
2024年《赵州桥》教案集合篇_第4页
2024年《赵州桥》教案集合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2024年《赵州桥》教案集合篇《赵州桥》教案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建立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2、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

3、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才智和才能,增加民族骄傲感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喜爱的部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肯定看到过许很多多的桥,也走过各种各样的桥,对吗?

你能把你见到的或走过的桥告知大家吗?(生说)

是啊,我们曾经踏过乡间那小小的石板桥,也走过县城那宏伟的嘉陵江大桥,还在电视中见过各种各样的现代化大桥。可是,今日我们要走进的却是一座1300多年前的石拱桥。他就是横跨在河北省赵县小河上的赵州桥。(板书齐读)

二、品读课文

1、紧扣主线,研读课文。

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到语言文字中去细细的游赏这座世界著名的桥。请打开书,翻到74页。请你们自由的大声的朗读课文,不过,在读课文之前,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请看:{读课文,想一想,再填空:赵州桥是一座()的桥。}

2、沟通汇报,感悟课文。

(1)品读:宏伟的桥

谁来告知我们你的感受,赵州桥是一座(

)的桥?

你从哪个自然段感受到他的宏伟?(评:你读书真专心,边读边思索,习惯特别好)

现在我们比比看,还有谁比他更细心,能在其次自然段中找出最能表现赵州桥气概宏伟的句子。请大家拿起笔,边读边画出来。

(生勾画,师巡察)

谁来读?(抽生读)(评:)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再次感受兆周桥的宏伟。(齐读)

不知你发觉了没有,在我们刚才读的这几句话中,有几组数字,他们是

对,就是这几组数字,让我们对赵州桥有了更精确的了解。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也会用到,请大家读这段话:

宏伟的嘉陵江大桥横跨在米多宽的河面上。桥长,有多宽,中间行车,两旁走人。

(2)品读:坚实的桥。

孩子们,赵州桥不但宏伟,而且还是一座()的桥?

刚才,我们在感受桥气赵州势宏伟的时候,运用了朗读、勾画、体会的方法,现在,你能用这样的方法在其次自然段的后面几句话中去品读、感受他的坚实吗?(生自学)

你从那句话中感受到兆周桥的坚实?(生读

时评)

这种设计究竟是怎样的设计,请看图。(幻灯)你能用书上的语言来介绍吗?(你介绍的真好)

让我们来读读这段文字,一起来感受这种奇妙的设计。(齐读)

作者把比照周桥这种奇妙设计的夸赞藏在一个词语中,细心的孩子们,我想你们肯定能找到的。(生说)

读读这句话。(生读)

我们还可以把这个词换成另外一个词,试一试,是什么?(创新)

是啊,在赵州桥没有出现之前,从未有过这样的设计,正因为有了这种设计,才让赵州桥矗立了1300多年而不倒,学到这里,我真想说,赵州桥,真是一座()的桥。

(3)品读:美观的桥。

我们来到赵州桥,除了感受到他的宏伟、坚实,还让我们感受了他的()

是啊,凡是来到赵州桥的游客,都留恋忘返,惊羡于赵州桥桥栏两侧那精致的雕刻,虽然我们不能去亲眼目睹,但作者用了美的语言给我们做了描述,现在我们请我们班读书读的的男女生各一名来读读课文的第三段,其于同学请轻轻地闭上你的双眼,让我们一起踏上那千年沧桑的桥面去细细的欣赏。(生读

评:不愧是我们班的读书能手,读的真好)

孩子们,刚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你们看到的画面真美,让我们来美美底读一度。

读的不错,这次水平很高,一个字都没错,也很有感情。想不想读的更美一点儿?生:想。

师:我有两个绝技,大家想不想学?生:想。

师:第一招:读的再慢一点儿;其次招:读的声音再轻一点儿。听清晰没有?生:听清晰了。

师:我读最终一句你们听听,大家看着我,不要看书,看我怎么读的。(师范读)慢了吧(生答:慢了),轻了吧(生答:轻了),那条龙就活了吧(生答:活啦)!(笑声)咱们都能把它读活。拿起书来,试试!生:(齐读课文)。

师:读的美极了,太美了!赵州桥美不美──?

这么美,我们应当把他记住了,试试。(生背)

除了书上描写的这几种形态各异的龙以外,栏板上还会有怎样的龙?

3、上下联系,整合课文。

同学们,赵州桥的巡游到这里,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选择赵州桥留给你印象最深的两个特点,用不但而且连起来说一说。

理解:这座桥不但坚实,而且美观。

是啊,这句话给老师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就在我们的文章中,找出来,读一度读。(生读)它不但写出了桥的两个特点,他在文中还是一个特别的句子,前半句是讲的上文的内容,后半句是讲的下文的内容,这种句子,我们叫他过渡句。(生写:过渡句)

他的作用是什么呢?(总结上文,引起下文)用一个词叫做承上启下(生写)

4、结束课文

今日,我们巡游了这座世界著名的的赵州桥,你想说点什么吗?

对于建立了这样了不得的起桥的古代劳动人民,你又想说些什么呢?(齐读最终一段)

三、延长拓展,深化实践

是啊,劳动人民的才智和才能是无穷无尽的,你们看,这些就是我们今日的设计师设计建立的一座座现代化大桥。(幻灯)

同学们,看完这些大桥,你肯定也想当一名设计师,请你绽开你想象的翅膀,发挥自己的聪慧才智,设计一座新式的桥,爱画的同学画出平面图,爱写的同学写出你的设计特点。

《赵州桥》教案2

其次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姓赵省里县城工匠设计

历史创举况且才智

2.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赵州桥的基本状况,知道了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桥梁有着独特的建立风格,在这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将深化课本内容,详细感受古人的才智才能。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课文第1自然段,主要介绍了赵州桥的什么内容?

明确:介绍了赵州桥的地点、设计者,建立的年头和影响力。

2.赵州桥在设计上有哪些特点?试分析这样设计的优点是什么。

明确:第一个特点是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大桥洞。其次个特点是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这样的设计,既能减轻流水对身的冲击,使桥不简单被大水冲垮,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约了石料。

3.读了第2自然段,分析一下赵州桥为什么闻名遐迩?

明确:赵州桥有着悠久的历史,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至今依旧存在。赵州桥的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以前的桥都没有设计过桥身上加小桥洞,赵州桥却有这种独创的设计,不仅在外形上更美观,在防洪和削减用料的实际用途上,也颇见成效。

4.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第一句话好在哪里?

明确:第一句话是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总结了前一个自然段的内容是写赵州桥的坚实,又提示大家这个自然段要讲的是赵州桥的'美观。

5.赵州桥的美观体现在哪些地方?

明确:桥面有石栏,栏板上雕刻有精致的图案。

6.第3自然段一共写了几幅雕刻图案?它们有什么异同?

明确:三幅。

相同之处:都是画的两条龙。

不同之处:姿态不同。

7.赵州桥的栏板上只有三幅图案吗?

明确:栏板上有很多幅图案。文中描述的三幅是最精致的。

8.作者是根据怎样的写作依次详细写桥面的美观的?

明确:总分的依次。这段话中有两个分号,表示连接的三个句子间的并列关系,并列地写出了三种龙的样子。最终一句是前几句的总的说明,这种写作手法是“先分后总”。

9.课外拓展。搜集资料,介绍“我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示例:故宫,位于北京市区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长城,闻名遐迩的中国古建筑万里长城,东起渤海湾山海关,西至甘肃省的嘉峪关。穿过崇山峻岭,绵延万里。万里长城气魄宏伟,是世界历史上宏大的工程之一。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赵州桥以它独特的建筑风格著名中外,世界上很多桥梁专家都到赵州桥参观学习,如今赵州桥旁,直立着李春的塑像,以纪念这位宏大的古代建筑师。可见赵州桥的影响有多么深远。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五、板书设计,学问构架

《赵州桥》教案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5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16个新词语。

2.能照样子一用“不但……而且……”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3能找出重点词句,正确理解第2和第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4知道赵州桥是世界著名的石拱桥.是我国珍贵的历史遗产,

它的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个创举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才智和才能而傲慢。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初步阅读课文,了解课文梗概,学习车课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人新课:

你们望见过哪些桥?我国有哪些闻名的桥?(南京长江大桥钱塘扛大桥、上海南浦大桥、赵卅f桥等)。

板书:赵州桥。教学生字“赵”“州”。

师赵州桥虽然没有南京长江大桥、钱塘江大桥那样高大,但却是一座世界出名的大桥。这座桥为什么能著名于世界呢?我们学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听录音看课文,了解课文梗概。

(三)自字生字新词:

1自学生字表上的生字,驾驭字的音、形。留意“砌”字的结构,“慧”、”互”、“匠”等字的笔画笔顺。

2默读课文,划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不懂的词语,和联系上下文理解。

(四)检查自学生字、新词状况o

(五)初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o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正确地读,即不加字、不减字、不错字。)

2默读课文,边读边思索:课文主要介绍了什么?每个自然段各讲了什么内容?

3探讨后,师生共同小结。

板书:

是世界著名的石拱桥

赵州桥

特别宏伟、坚实

不但坚同,而且美观

是我国珍贵的历史遗产

(六)作业:

1抄写生字及课后题3的词语。

2完成谋堂作业本中的1、2两题。

3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其次课时

教学要点:

讲读课文1、2段,弄清赵州桥设计上的两个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用卡片抽读生字、新词。

2.课文中讲了什么?分哪几个方面讲?

(二)讲读课文第1段。

1.默读第l段:

思索:这一段共有几句话?主要告知我们什么?还告知我们什么?

探讨::共二句话,主要讲赵州桥是世界著名的石拱桥。还告知我们赵州桥的地点、设计者和建立的年头。

2.“著名”什么意思?它的近义词是什么?

(出名)

3.指名朗读o

(三)讲读课文第2段o

1.自由读第2段:

思索:

(1)赵州桥著名于世界,它在设计上有什么特点?(宏伟、坚实)“宏伟”什么意思7

(2)课文中哪些句子是描写赵州桥宏伟、坚实的?请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o

2.出示两幅投影图,让学生比较:一幅是甲桥即赵州桥简图j一幅是乙桥,河中有桥墩,用长的单石桥板铺成的一般桥。通过两桥的比较,使学生了解:甲桥是拱形桥,无桥墩,大桥洞顶上两边各有两个小桥洞;而乙桥是平板桥,有桥墩,桥洞顶上没有小桥洞。

3.大桥洞没有桥墩有什么好处?(削减冲击力、节约石料。)

4.四个小桥洞有什么好处?(削减冲击力,减轻桥身重量、节约石料。)

5.李春为什么要设计成拱形的石桥7

试验比较:用相同材料制成的拱形桥和一般桥相比,哪个承受的重量大?

先用长30cm、宽3cm的薄竹片平放在桥墩上,在桥面中央放物体A。问:桥面发生什么状况?(下陷)。说明白什么?(桥面不能承受这一重量)。再将同一薄竹片变成拱形,并固定好两头,将物体A放在拱形最高处。问:桥面下陷了吗?将重量大于A的物体B放在拱形桥上。问:桥面能承受吗?对比试验说明白什么?

(用相同材料制成的拱形桥,承受的重量,要比一般桥大得多。)

6.“设计”什么意思?课文中“这种设计”是指哪种设计?

(大桥洞没有桥墩、四个小桥洞)谁能用“设计”说一句话?

7.课文中哪个句子写出了这种设计上的优点?

(既……又…)回答后用“既……又……”口头造句。然后指名朗读这一句。

8.齐读第2段后回答:为什么说“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探讨后小结:这座桥大桥洞没有桥墩,洞顶上的左右两边各有两个小桥洞,它既削减冲击力,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约了石料。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从来没有的,’所以说是一个创举。

9.这一段主要写了赵州桥设计上宏伟坚实的特点,是建桥史上的一个创举。在这一段中,有些词语和句子跟这段话的主要内容关系特殊亲密,请找出这些词语和句子。(”宏伟”、“创举”;“赵州桥特别宏伟”)

师:我们在阅读文章时抓住了关键词句,就犹如找到了打开文章“门窗”的钥匙,对深刻理解文章的详细内容和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比较简单了。在写文章时,假如我们围绕关键的词句‘写,这样文章的主题就突出,中心就明确了。

(四)看投影片系统说说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也可练习背诵第2段)。

(五)作业:

1.完成课堂作业本中3、4、5题。

2.熟读课文其次段。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课文3、4段,重点理解课文第3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挛春设计建立的赵州桥所以著名世界,是因为桥的设计宏伟、坚实,是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创举。赵州桥不但宏伟、坚实,还非常美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3段,看赵州桥是怎样的美观。

·

(二)自由朗读第3段:

1.思索并探讨:(1)这一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主要写了什么?

。(2)这一句在段的.开头有什么作用?(是个过渡句,起承上启下作用。“坚实”一词总结了上段写桥设计上的特点j

“美观”一词又概括了本段所写的桥的另一个特点。

2.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写出桥的美观的?

(1)课文中写了大桥哪一部分的美观,它是怎么写的?指名读有关句子。

板书:雕刻精致有的有的还有的

(2)“好像”是什么意思?用“好像”口头造句。

3.分析句子:

用投影片出示句子:有的……有的…还有的……全部的……。

(1)齐读投影片上的句子。

师:这段话中有两个分号,表示连接的三个句子问的并列关系,并列地写出了三种龙的样子,最终一句是前面几句的总的说明。这种写作手法是“先分后总。

假如把最终一句调到前面去,请同学们读一读,是否可以?这

里的写作手法是“先总后分”。

4.比照投影片上的图案引读课文。

这座桥不但坚实,而且_______。桥面两侧有_______,栏板上雕刻着_______:有的______有的______还有的______。全部的龙_______,真像_______。

5.作者写赵州桥的美观,为什么只写了桥面两侧石栏板上雕刻的图案?

(因为石栏板上雕刻的三幅神态各异、象活的一样的龙的图案,最能说明大桥的美观,最能突出主题,所以只选择这一部分写。)

6.练习背诵课文第3段(基础较差的班级改为读第3段)。

(三)讲读第4段:

赵州桥不但宏伟、坚实,而且精致美观,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才智和才能。请同学们齐读最终一段。

1.齐读第4段。

思索探讨:这一段告知我们什么?

小结:这一段是课文的总结,告知我们赵州桥是我国的珍贵的历史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傲慢。

(四)齐读全文o

(五)归纳板书内容,总结课文的写作特点:

课文按总分总的依次,先总述了赵州桥是石拱桥著名世界,最终总结了赵州桥的建立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才智和才能的杰出表现,是我国珍贵的历史遗产。课文2、3段分别围绕“宏伟”、“坚实”、“美观”这些关键词和“赵州桥特别宏伟”、“赵州桥不但坚实,而且美观”的总起句来写,这样就使主题更突出,

中心更明确。

(六)除了赵州桥,你们知道我国还有哪些著名世界的古代建筑?

(万里长城、北京故宫、苏州林园、杭州六和塔、灵隐寺、大禹陵、保国寺、国清寺等)

(七)启发学生谈感想:

我们的祖先建立了许很多多著名于世界的建筑物,对此,你们有什么想法?

(这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慧和才能,说明白中华民族是勤劳才智的民族,曾为人类创建了绚丽的文化。我们要弘扬民族精神,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自强独立从小刻苦学习,练好本事,将来更好地建设家乡、建设祖国。)

(课文学完后,可结合学习单元提示,以明确单元训练重点。)

(八)作业。

1用“设计”、“好像”书面造句。

2.完成课堂作业本中第6、7两题。

3.课堂小练笔:围绕一个句子写一段话。

《赵州桥》教案4

学习目标

1、相识“县、济、匠”等10个生字。会写“县、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设计、参与、宏伟”等2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爱的段落。

3、了解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和建筑特色,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才智和才能,增加民族骄傲感。

课前打算

1、多媒体课件。

2、生字生词卡片。

3、搜集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才智和才能的资料及有关桥梁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赵州桥是我国珍贵的历史遗产,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才智的结晶。今日,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赵州桥,揭开它那神奇的面纱。

老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活动引路,读文识字:

1、开展读书“闯关”活动:

⑴“闯关”总动员。讲清方法及规则,共设三关:字音关(读准字音)、句子关(读通句子)、感情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座两人互为“闯关员”与“守关员”。每闯一关得一面小旗。

⑵学生自主读书,做“闯关”打算。(遇到生字新词,通过查阅工具书自行解决)

⑶同座分别“闯关”。一次没有闯过关者可以练习后再“闯关”。

2、开展读书“展示会”活动:

⑴“我会认”。卡片抽读生字词:横跨、创举、坚实、石栏、同首遥望、图案、设计、雕刻、才智。

⑵“我会读”。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老师了解读书状况,相机订正字音。

⑶“我想读”。谁想读谁就站起来读。(侧重指导学生用兴奋的语气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和用骄傲的语气读最终一段)

巩固认字,指导写字:

1、“说”字。请同学当“小老师”,帮助大家明确写每个字的留意点。

2、“写”字。“小老师”在田字格内示范写生字。大家在练习本上写字。

3、“查”字。同座相互查写的字。

二、作业

抄写词语。朗读课文。

其次课时

一、复习字词

听写词语。听写后自己比照课文批改、订正。

二、品读课文

1、紧扣主线,研读课文。

读课文,想一想,再填空:赵州桥是一座()的桥。

2、沟通汇报,感悟课文:

⑴历史悠久的桥。引导学生读一读文中的相关语句。

⑵宏伟坚实的桥。引导学生通过读文中的语句或画赵州桥的结构示意图来加以说明。

⑶特别美观的桥。引导学生用多种琖来感悟文字,可以读一读,演一演,还可以引导学生想象龙的其他形态。

3、上下联系,整合课文:

选择赵州桥留给你印象最深的两个特点,用“不但……而且……”连起来说一说。

4、课件展示:赵州桥今日的风貌,激发学生的`骄傲感。

5、熟读成诵,内化课文:

让学生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三、拓展活动

1、沟通有关桥梁的资料。

2、有爱好的,可以了解家乡的古建筑或家乡的桥梁。

四、提示综合性学习

1、说说开展了哪些活动,了解了哪些中华传统文化。

2、提示学生留意整理资料,商议商议怎样展示成果。

五、作业

抄写第三自然段。

《赵州桥》教案5

一、提问导入

(设计意图: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各抒己见,不仅可以自然导入新课,还可以拓宽学生的学问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充分运用电教设施,利用幻灯片呈现赵州桥风采。

(设计意图:让学生有直观的相识,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2、范读时给学生留有思索问题。

(设计意图:避开学生不仔细听讲讲。)

三、再读课文,细致品读

1、此环节充分利用电教手段。

(设计意图:以使课堂变得活跃、新奇、吸引学生。)

2、奇妙提出问题,如:赵州桥的别名一问题采纳赵州桥有问题想考考大家的方式提出。

(设计意图:令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在猜谜中学习的。用不同的方式将问题奇妙的提出可避开语文教学中的枯燥感,真正实现轻松学习。)

3、课文中出现的多音字,注意在全班同学面前强调以引起学生重视。

(设计意图:引起学生重视、并有利于学生牢记。)

4、注意对学生进行写作手法的教育,如:其次自然段总写句的运用。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积累写作阅历。)

5、使学生通过读的练习,从语言的实践中来体会“既……又……”这一对关联词语的并列关系。

(设计意图:避开讲语法术语,使学生更简单接受。利用幻灯片将“既”和“又”后面内容的位置交换进行读的训练恰到好处。真正做到在读的过程中使学生充分理解。并让学生用这对关联词说句子,使他们做到会用。)

6、同样通过让学生读来突破对第三自然段第一句话承上启下作用的理解。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思索我加以引导,以加深学生的记忆。)

7、利用幻灯片以不同依次翻出描绘龙的句子让学生朗读,并要求学生通过朗读理解句子的意思,了解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进而理解分号在句子中的作用。

(设计意图:这样既使学生了解赵州桥外表的建筑美,又使学生懂得在书面表达中如何正确运用标点。)

8.课堂练习

1.赵州桥在设计上有哪些特点?

2.“赵州桥的这种设计是一个创举”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谁能清晰的告知老师“创举”是什么意思?

3.“节约”是什么意思?“节约”的“省”还读什么音?

4.课文里说“赵州桥是我国珍贵的`历史遗产”,这个“遗产”是什么意思?(板书:珍贵的历史遗产)这句话在全文占有什么地位?是这篇文章的什么句?

9.作业支配

1、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3自然段。(设计意图:丰富积累。)

2、画出自己心目中漂亮的赵州桥。

(设计意图:综合学科间的相关性。激发学生的视察爱好,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与动手绘画实力。)

10.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

赵州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洨河上。建于隋代(公元581-618年)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由闻名匠师李春设计和建立,距今已有约1400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爱护单位。因赵州桥是重点文物,通车易造成损坏,所以不允许车辆通行。

《赵州桥》教案6

1、相识“县、济、匠”等10个生字。会写“县、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设计、参与、宏伟”等2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爱的段落。

3、了解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和建筑特色,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才智和才能,增加民族骄傲感。

1、多媒体课件。

2、生字生词卡片。

3、搜集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才智和才能的资料及有关桥梁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播放课件:从前的洨河风光。

2、谈话导入:

洨河两岸景色美丽,可阻碍了两岸文化的沟通、经济的发展,官府确定在这里建一座桥梁。造一座怎样的桥呢?官座确定向社会公开招标,石匠李春设计了方案被采纳了。想知道李春的设计方案吗?读读课文就清晰了。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讯课文,画诞生字词,结合留意多读几遍。

2、采纳自读、同座互读的形式练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3、老师检查。用生字卡片抽读生字词,再让学生选读自己读得最好的语句和段落。

三、自主感悟

1、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李春设计的赵州桥是怎样的?

2、汇报沟通:

学生可用多种方式汇报自己读书的'收获。

⑴画一画赵州桥的结构示意图。

⑵以李春的口吻介绍赵州桥的建筑特色。

⑶朗读其次、三自然段,读出赵州桥的主要特点。

3、引导小结:

通过大家的介绍,你觉得赵州桥是一座怎样的桥?

4、播放课件:赵州桥今日风貌。

四、识字学词

1、用生字卡片抽读生字。

2、给生字组词。认读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3、指导写字:

⑴分类指导,老师范写并提示。

左右结构:部、横、跨、栏、设

上下结构:参、坚、案、贵

独体字:爪

⑵学生写字。

⑶学生写完后,选取有代表性的展示、评议。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2、搜集桥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赵州桥》教案7

一、创设情境,走进赵州桥

师:同学们,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桥,你们知道的桥有哪些呢?生:沟通自己搜集的资料(说见到的桥,展示搜集的图片)

师:老师这也有一些出名的桥的图片,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观赏这些出名的桥。(课件播放有关桥的图片)

师:同学们,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想呢?生:(宏伟、漂亮??建设者特别的聪慧、能今日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写桥的,这座桥可不简洁,它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它叫赵州桥。(板书:赵州桥)师:留意“州”字的第一点是左点,其他是右点师:我们一起读课题(播放课文录音视频)

二、整体感悟

1.请同学们小声地朗读课文,留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提出问题,勾画出作者评价赵州桥的句子。

明确: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才智和才能,是我国珍贵的历史遗产。

三.细读文本

1.齐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里介绍了赵州桥的什么?世界著名什么意思?一千四百多年说明白什么?面对这这样一座著名世界的石桥,你想带着怎样的语气来朗读者一段?(骄傲、钦佩)明确:介绍了赵州桥的地点,设计者,建立的年头。一千四百多年说明白赵州桥历史悠久,特别坚实。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其次自然段,思索这里主要介绍赵州桥的什么特点,从哪里可以看出?这种设计在建桥史是一个创举。创举是什么意思?这种设计指的是什么样的设计?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勾画出相关的句子。

明确:赵州桥的宏伟。体现在“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对比“桥特殊长,也很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用几个数字记录了桥的长和宽,突出了桥的宏伟。让我们一起看着图来读一读这几个数字。

创举指的是从来没有过的举动或事业,就是第一次出现的。这样设计的好处(既…又)

3.自由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说说赵州桥的美观体现在哪些地方?结合课文句子谈一谈。

明确句子,展示龙的图片,说说龙在做什么。有的·····有的·······有的······。,运用排比句将各种形态各异的龙联系在一起,同学们,龙在我们眼前栩栩如生,怎样把活的感觉读出来呢,同学们自己看着课文先试一试。(生读,师生合作读或者是女生读,男生同学闭眼想象)

师:同学们,你们很会读书。其次段表现了赵州桥的宏伟坚实,第三段表现了美观,这两段话之间课文用了一句话把它们连起来了,能把它找出来吗?师:其次段和第三段之间有一句话把它们连起来是哪一句话生:不但坚实而且美观。

师:对,那么大家看看这一句话有什么特点?生:既写了赵州桥的坚实又写了赵州桥的美观。

师:这话既总结了前一个自然段的内容是写赵州桥的坚实,又提示大家这个自然段要讲的是赵州桥的美观。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是一个过渡句。

四、回来整体,夸夸赵州桥

师:这就是不但坚实而且特别美观的赵州桥,这就是著名中外的赵州桥,这就是值得我们傲慢骄傲的赵州桥。同学们,这桥啊,我们看也看不够,说也说不够,课文仅仅是写桥吗?还写了——

师:造桥的人们。所以说(出示句子):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才智和才能,是我国珍贵的历史遗产。

是呀,它不仅是一座桥,更是我们中国人聪慧才能的见证,也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一笔珍贵的财宝,指得我们世代瞻仰和纪念。朗读,读出骄傲赞美之前。

师:赵州桥特别宏伟,它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才智和才能,是我国珍贵的历史遗产师:赵州桥美观,表现了生:劳动人民的才智加才能,是我国珍贵的历史遗产。

五、小结全文

师:赵州桥是一座石拱桥,它宏伟、坚实、美观。充分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才智和才能,是我国珍贵的历史遗产,我们应当为我们有这样的祖先感到骄傲,我们要学习他们那种勇于独创创建的精神,把宏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妙。

《赵州桥》教案8

学习目标

①相识“县、济、匠”等10个生字。会写“县、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设计、参与、宏伟”等23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爱的段落。

③了解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和建筑特色,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才智和才能,增加民族骄傲感。

课前打算

①多媒体。

②生字生词卡片。

③搜集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才智和才能的资料及有关桥梁的资料。

A案

第一课时

情境导入

①播放:从前的洨河风光。

②谈话导入。

洨河两岸景色美丽,可阻碍了两岸文化的沟通、经济的发展,官府确定在这里建一座桥梁。造一座怎样的桥呢?官座确定向社会公开招标,石匠李春设计了方案被采纳了。想知道李春的设计方案吗?读读课文就清晰了。

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初读感知

①学生自讯课文,画诞生字词,结合留意多读几遍。

②采纳自读、同座互读的形式练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③老师检查。用生字卡片抽读生字词,再让学生选读自己读得最好的`语句和段落。

自主感悟

①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李春设计的赵州桥是怎样的?

②汇报沟通。

学生可用多种方式汇报自己读书的收获。

a.画一画赵州桥的结构示意图。

b.以李春的口吻介绍赵州桥的建筑特色。

c.朗读其次、三自然段,读出赵州桥的主要特点。

③引导小结。

通过大家的介绍,你觉得赵州桥是一座怎样的桥?

④播放:赵州桥今日风貌。

识字学词

①用生字卡片抽读生字。

②给生字组词。认读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③指导写字。

a.分类指导,老师范写并提示。

左右结构:部、横、跨、栏、设

上下结构:参、坚、案、贵

独体字:爪

b.学生写字。

c.学生写完后,选取有代表性的展示、评议。

布置作业

①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②搜集桥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其次课时

复习巩固

①听写词语。

听写后,同座相互批改。

②用自己的话说说赵州桥的特点。

朗读体验

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喜爱的句子画下来。

②试着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③抄写自己喜爱的语句。

扩展沟通

展示课前搜集的桥的资料,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些桥的特点。

布置作业

有爱好的,可完成选做题。

《赵州桥》教案9

1、相识“县、济、匠”等10个生字。会写“县、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设计、参与、宏伟”等2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爱的段落。

3、了解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和建筑特色,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才智和才能,增加民族骄傲感。

1、多媒体课件。

2、生字生词卡片。

3、搜集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才智和才能的资料及有关桥梁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赵州桥是我国珍贵的历史遗产,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才智的结晶。今日,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赵州桥,揭开它那神奇的面纱。

老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活动引路,读文识字:

1、开展读书“闯关”活动:

⑴“闯关”总动员。讲清方法及规则,共设三关:字音关(读准字音)、句子关(读通句子)、感情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座两人互为“闯关员”与“守关员”。每闯一关得一面小旗。

⑵学生自主读书,做“闯关”打算。(遇到生字新词,通过查阅工具书自行解决)

⑶同座分别“闯关”。一次没有闯过关者可以练习后再“闯关”。

2、开展读书“展示会”活动:

⑴“我会认”。卡片抽读生字词:横跨、创举、坚实、石栏、同首遥望、图案、设计、雕刻、才智。

⑵“我会读”。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老师了解读书状况,相机订正字音。

⑶“我想读”。谁想读谁就站起来读。(侧重指导学生用兴奋的语气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和用骄傲的语气读最终一段)

巩固认字,指导写字:

1、“说”字。请同学当“小老师”,帮助大家明确写每个字的留意点。

2、“写”字。“小老师”在田字格内示范写生字。大家在练习本上写字。

3、“查”字。同座相互查写的字。

二、作业

抄写词语。朗读课文。

其次课时

一、复习字词

听写词语。听写后自己比照课文批改、订正。

二、品读课文

1、紧扣主线,研读课文。

读课文,想一想,再填空:赵州桥是一座()的桥。

2、沟通汇报,感悟课文:

⑴历史悠久的桥。引导学生读一读文中的相关语句。

⑵宏伟坚实的.桥。引导学生通过读文中的语句或画赵州桥的结构示意图来加以说明。

⑶特别美观的桥。引导学生用多种琖来感悟文字,可以读一读,演一演,还可以引导学生想象龙的其他形态。

3、上下联系,整合课文:

选择赵州桥留给你印象最深的两个特点,用“不但……而且……”连起来说一说。

4、课件展示:赵州桥今日的风貌,激发学生的骄傲感。

5、熟读成诵,内化课文:

让学生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三、拓展活动

1、沟通有关桥梁的资料。

2、有爱好的,可以了解家乡的古建筑或家乡的桥梁。

四、提示综合性学习

1、说说开展了哪些活动,了解了哪些中华传统文化。

2、提示学生留意整理资料,商议商议怎样展示成果。

五、作业

抄写第三自然段。

《赵州桥》教案10

教学目的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赵州桥既坚实又美观的特点,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才智和才能,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骄傲感。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

3.体会一段话中,句子之间的关系,知道这段话是围绕什么讲的。

4.学习作者视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的第2自然段介绍了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和好处,这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思路:

教学本课时,要从整体入手,通过看图导入新课,初识赵州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细读课文,了解自然段主要内容;精读课文,理解内容,指导学习方法;泛读课文,回顾总结等步骤,引导学生在理解词句和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详细而有重点地视察事物的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视察爱好,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和理解实力。

教学用具:

投影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看图导入新课,初识赵州桥。

谈话:请同学们看图上这座宏伟而美观的桥,谁知道它叫什么桥?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是谁设计建立的?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1.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同学们仔细听老师读,细致看课文,专心记。老师读完后,请同学们不看课文,谈谈你知道了有关赵州桥的哪些学问,看谁记得既精确又多。

2.同学们谈谈自己记忆的内容。

3.朗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学生查字典自学生字,理解不懂的词语,并做好笔记。(2)老师检查自学状况。

①请同学们分节读课文,看生字的读音是否正确。

②抽查对词语的理解,要求同学们不但能谈出字典上的释义,而且能联系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

③老师指导学生通过看图理解“拱形、栏板、雕刻”这几个词的意思。

三、细读课文,了解各自然段主要内容。

1.轻声朗读课文,说说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在理解各自然段的基础上,完成填空:

(1)赵州桥是世界著名的石拱桥。

(2)赵州桥既特别宏伟,又非常坚实。

(3)赵州桥不但坚实,而且美观。

(4)赵州桥是我国珍贵的历史遗产。

四、朗读课文,质疑,解决文中不理解的词语。五、课堂练习。

1.抄写生字,并用生字组词。指导书写“毁”字。2.读一读课后第一题,联系课文想一想这些问题分别在哪些自然段。

其次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言。

这一节课,我们接着学习第3课《赵州桥》(板书课题)。提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

二、精读课文,理解内容,指导学习方法。

1.学习第1自然段(齐读)。

(1)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2)请依据第一段内容用“因为……所以……”说一句完整的话来赞美赵州桥。

(3)以骄傲、赞美的语气朗读第1自然段。

(4)回忆学习过程,驾驭学习方法。第1段的学习过程是以朗读为主线,深化理解课文。学习方法是:一读,了解写了什么;二读,抓住词语,理解作者是怎样写的;三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第2自然段。

(1)自读并思索:全段有几句话,说说每句话的主要意思。整个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2)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划出文中详细写赵州桥宏伟坚实的词语和句子。重点理解“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没有……只有……横跨……”、“创举”各是什么意思。

(3)同桌探讨上述词语在说明赵州桥宏伟坚实中的作用。

(4)练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向大家介绍赵州桥的宏伟坚实,以及其建筑结构在建桥史上的创举。

(5)“创举”是什么意思?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是指怎样的设计?理解“既……又……”句式。

出示文字投影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简单被大水冲坏,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约了石料。”①划线部分的内容为可移动的文字片。②出示投影片后要求学习朗读。第一遍朗读按课文原句依次进行。其次遍朗读时可将前后两条划线部分内容相互交换。这样,使学生从朗读的实践中理解“既……又……”是同一内容的两个方面,体会并列句式关联词语的运用。③在朗读中要求学生说出“减轻”和“节约”的反义词。)

(6)指导学生以赞美的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

(7)引导学生小结:赵州桥特别宏伟,非常坚实。

3.学习第3自然段。

(1)轻声读课文,探讨:

①第3自然段主要写什么?第3自然段和第2自然段的内容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②第3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2)用文字投影片练习填空:

栏板上雕刻着精致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漂亮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全部的龙好像都在游动,真像活的一样。(①划线部分内容为可移动的.文字复片,便于学生完成填空后,变换句子的依次反复朗读,从实践中理解分号的作用。②在练习完毕,从实践中使学生了解分号的实际作用后,启发学生从感性上初步相识先总起后分述再总结的写法。)

(3)小结:赵州桥的栏板上雕刻着精致的图案。

4.学习第4自然段。

(1)思索:课题是“赵州桥”,课文1至3自然段已把赵州桥建立的年头、外形特点和栏板上精致的图案作了介绍,为什么还要写第4自然段?

(2)联系课文说说你对“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才智和才能”是怎样理解的;对“赵州桥是我国珍贵的历史遗产”又是怎么理解的。

(3)大声朗读最终一个自然段,要读出骄傲的感情。

三、读课文,回顾总结。

1.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文章的主要内容。

2.填空:这篇课文讲的是历史悠久,世界著名的赵州桥既坚实又美观,它的建立是建桥史上的一个创举,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才智和才能。

附:板书◆

《赵州桥》教案1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隋朝、石匠、世界著名、设计、创举、宏伟、雕刻、遗产”等词语。

2、查字典理解词语;培育学生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实力;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从著名世界的赵州桥设计与建立及其在造桥史上的意义,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才智和才能,激发学生的骄傲感。

4、引导学生感受赵州桥的宏伟和美观。

教学重难点:

理解赵州桥的宏伟、坚实、美观及设计上的特点。

课时支配:2课时

教具学具打算: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看图议桥

请同学细致视察,想一想与你们平常见到的桥有什么不同?

(三)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把带有生字词的句子读两遍。

2、抽查自学效果,出示不带音节的生字词卡让学生读。

3、理解生词,指读课文。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学第一自然段,这段介绍了有关赵州桥的什么?

2、小组探讨沟通。

3、理解“世界著名”,引导学生结合全文内容深化探讨,为什么赵州桥这样一座石拱桥却著名界?

五、学习其次自然段

1、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1)读第1、2句,这两句告知我们什么?

(2)读第3、4句,边读边想:赵州桥在设计上有哪些特点?

(3)读第5、6句,说一说这样的桥有什么优点?

(4)按依次说一说其次自然介绍了有关赵州桥的什么?

2、理解句子:

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简单被大水冲垮,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约了石料。

(1)“这种设计”指怎样的设计?

(2)理解“创举”。

(3)朗读训练。

(六)总结、扩展

(七)布置作业

背诵其次自然段。

其次课时

(一)学习第三自然段

1、朗读,这段的第一句话告知我们什么?理解“不但……而且",说桥“坚实”是哪一段?这一段说桥怎样?

自由读,思索第一句话与后边内容的关系。

作者具体描写了桥上的什么?

理解“雕刻”,体会工匠技术的超群,桥的美观。

书中是怎样描写这些精致图案的?

“全部的龙好像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这句话告知我们什么?

朗读训练。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齐读,引导学生理解关键性的词语:才智、才能、历史遗产;再理解整句话。

(三)总结、扩展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预习第10课《参观人民大会堂》。

《赵州桥》教案12

一、教学目标:

1、借助工具书,理解课文的生字新词。

2、理解赵州桥的设计特点。

3、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才智和才能。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赵州桥的设计特点

2、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慧才智。

三、教学课时: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扫除生字

1、介绍赵州桥:赵州桥又名安济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洨河上。赵州桥建于隋朝,由闻名匠师李春设计建立,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其间经验数次地震、斗争、洪水的考验,仍旧巍然矗立在洨河上。

赵州桥是中国第一座石拱桥,也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敞肩石拱桥。

2、识字教学:借助汉语拼音识字

拱、济、横、爪

3、写字教学:会写的字;指导学生书写工整

赵、省、县、匠、设、计、史、创、举、且、智、慧、

4、多音字:

(1)爪:zhuǎ:(爪子)

(2)zhǎo:(张牙舞爪)

5、让学生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其次课时

一、整体感知

1、仔细阅读课文,总结归纳每一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第1段:概括介绍赵州桥,强调桥的知名度。

第2段:写桥的'整体结构,要留意突出桥的构造特点。

第3段写桥栏板上的雕刻,突出桥的美观。

第4段是对全文的总结,表现民族骄傲感。

2、读了这篇课文,你能说说赵州桥的别出心裁在哪里吗?

赵州桥横跨河面,桥下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大桥洞的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这独特的设计是前所未有的。

3、赵州桥在设计上有哪些特点?试分析这样设计的优点是什么。

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大桥洞。其次个特点是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各有两个小桥洞。这样的设计,既能减轻流水对身的冲击,使桥不简单被大水冲垮,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约了石料。

3、读了其次段,分析一下赵州桥为什么闻名遐迩?

赵州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赵州桥的建立距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至今依旧存在。赵州桥的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以前的桥都没有设计过桥身上加小桥洞,赵州桥却有这种独创的设计,不仅在外形上更美观,在防洪和削减用料的实际用途上,也颇见成效。

4、读第三段,想一想第一句话好在哪里?

“这座桥不但坚实,而且美观。”

第一句话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是一个过渡句。既总结了前一个自然段的内容是写赵州桥的坚实,又提示大家这个自然段要讲的是赵州桥的美观。

5、第三段一共写了几幅雕刻图案?它们有什么异同?

第三段一共写了3幅雕刻图案。

相同之处:都是画的两条龙。

不同之处:姿态不同。

6、作者是根据怎样的写作依次详细写桥面的美观的?

根据先分后总依次。

这段话中有两个分号,表示连接的三个句子间的并列关系,并列地写出了三种龙的样子。

最终一句是前几句的总的说明,这种写作手法是“先分后总”。

二、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对赵州桥独特的建筑风格的详细描写,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才智和才能。

三、板书设计:

1、赵州桥

宏伟:

(1)桥长

(2)桥宽

坚实:

(1)没有桥墩

(2)一个大桥洞

(3)4个小桥洞

美观:精致图案

总结:世界著名,体现才智

《赵州桥》教案13

一、导课

1、a、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事业越来更加达,如高楼大厦,桥梁等。今日我们就一起来观赏一下现代化的桥梁。

(看现代化的桥梁建筑)

b、同学们,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想呢?

(宏伟、漂亮建设者特别的聪慧、能干)

2、早在1300多年前就有这样一个聪慧能干的人,他就是李春,不但设计还亲自参与建立了一座世界著名的石拱桥,(出示赵州桥的图片,同时出示李春的头像)叫安济桥,又叫赵州桥,被誉为华北四宝之一(板书,赵州桥)(齐读课题)它为什么会著名世界呢?学了课文,我们就会知道了。

二、新授

1、自学。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轻声朗读课文,要求:

(1)读准生字的音,认清生字的形。

(2)从课文中找出写赵州桥特点的句子,用划出。

2、检查。

(1)a词语.赵县隋朝石匠砌成桥墩创举坚实才智横跨创举

b近意词.

c反义词.

(2)课文。抽生逐节朗读,其他同学仔细听着,有没有读错的。

(3)赵州桥的特点是什么呢?(这座桥不但坚实,而且美观)(板书坚实、美观)课文哪部分在写坚实,哪部分在写美观?(其次自然段在写坚实,第三自然段在写美观)

3、学习其次自然段。

(1)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其次自然段。

请同学们快速的默读其次自然段,哪句话写出了赵州桥的设计的优点呢?

(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2)这种设计指的是怎样的设计呢?(出示赵州桥的图片)

(a、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

b、洞顶上左右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板书)

(3)那为什么说这样的设计是一个创举呢?创举是什么意思?

a、帮助理解:

这种设计指。它的好处,一是,因为;二是,因为。

b、(这座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洞顶上的左右两边,各有两个小桥洞。既可以减轻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这种设计以前是没有的,所以说是个创举。)

c、既又是什么关系呢?(并列)

换成既可以减轻桥身的重量,又可以减轻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意思不变。

d、造句。

(4)朗读。

隋匠天工落奇桥,饮尽世代洪水恶,石骨长虹映燕赵,风雨梳妆岁岁立。带着崇敬之情来朗读这一自然段。

(5)刚才,我们学习其次自然段的时候,是先抓住重点词创举,然后再来理解整段话的意思。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单元提示,一段话中,有些词语或句子跟这段话的主要内容关系特殊亲密。阅读时,找出这些词句,想一想跟其他词句的关系,能帮助我们正确理解这段话的意思。我们下节课学习的时候就可以用上这种方法。

4、做个讲解员向在坐的同学和老师介绍一下世界文明的赵州桥。

《赵州桥》教案14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理解词句,读懂课文,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才智和才能,增加学生的民族骄傲感。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其次、三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赵州桥的宏伟、坚实、美观和设计上的特点。

2、学习作者视察事物的方法及用词的精确。

三、教学时数:三课时

四、教具:挂图、投影片、生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题的引入。

你或许欣赏过大海,巡游过公园,却没想到在我们河北省赵县的河上还有一座建立独特的石拱桥,它就是赵州桥。今日老师就带着大家去欣赏这座宏伟、坚实、美观的赵州桥。

(一)出示挂图,借助配乐范读课文。

(二)按要求自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课文,要读得正确、流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