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预防知识课件_第1页
新冠预防知识课件_第2页
新冠预防知识课件_第3页
新冠预防知识课件_第4页
新冠预防知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冠预防知识课件目录新冠病毒基本知识个人防护措施公共场所防护措施疫苗接种相关知识普及家庭预防策略校园防控举措新冠病毒基本知识01新冠病毒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具有包膜,病毒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60-140nm,具有多种表面蛋白,能够与宿主细胞受体结合并进入细胞内复制。病毒特点新冠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飞沫传播是指病毒携带者通过咳嗽、打喷嚏等方式将病毒传播给周围人群;接触传播是指病毒附着在物体表面,通过手接触口、鼻、眼等黏膜导致感染。传播途径病毒特点与传播途径新冠病毒感染后潜伏期一般为1-14天,多为3-7天。患者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可出现鼻塞、流涕、咽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临床表现根据临床严重程度,新冠病毒肺炎可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轻型临床症状轻微,影像学未见肺炎表现;普通型具有发热、呼吸道等症状,影像学可见肺炎表现;重型符合下列任何一条:出现气促,RR≥30次/分,静息状态下,吸空气时指氧饱和度≤93%,动脉血氧分压(PaO2)/吸氧浓度(FiO2)≤300mmHg,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肺部影像学显示24~48小时内病灶明显进展>50%者;危重型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出现呼吸衰竭,且需要机械通气,出现休克,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需ICU监护治疗。分型临床表现与分型易感人群新冠病毒人群普遍易感,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者感染后病情较重,儿童及婴幼儿也有发病。危险因素包括高龄、吸烟、肥胖、慢性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免疫抑制状态、妊娠等。这些因素可能增加感染新冠病毒后的重症和死亡风险。易感人群及危险因素VS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分析,具备以下病原学或血清学证据之一者,可确诊为新冠病毒感染:(a)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b)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c)血清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和IgG抗体阳性;(d)血清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G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或恢复期较急性期4倍及以上升高。鉴别诊断新冠病毒感染需与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其他已知病毒性肺炎及肺炎支原体感染鉴别,尤其是对疑似病例要尽可能采取包括快速抗原检测和多重PCR核酸检测等方法,对常见呼吸道病原体进行检测。诊断标准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个人防护措施02在公共场所、人员密集或密闭场所应佩戴口罩,以减少飞沫传播的风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或使用含有至少60%酒精的手消毒剂。在公共场所尽量与他人保持至少1米(3英尺)的距离,以降低直接接触的风险。030201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0102避免接触任何患者或疑似患者若身边有人出现症状,应及时报告并遵循当地卫生部门的指示。避免与患者或疑似患者近距离接触,包括握手、拥抱等身体接触。经常开窗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在可能的情况下,使用空调或新风系统增加室内通风。加强室内空气流通,保持良好通风环境强调个人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如定期洗澡、更换干净衣物等。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以减少病毒进入体内的途径。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个人卫生习惯培养及重要性公共场所防护措施03

各类公共场所防控要求及建议商场、超市等商业场所应加强通风换气,对经常接触的公共用品和部位进行预防性消毒。工作人员应佩戴口罩,并引导顾客保持社交距离。餐饮场所应分散错峰就餐,避免人员密集。提倡使用公筷公勺,减少接触传播的风险。加强餐具消毒,保障食品安全。公共交通工具应加强通风换气,增加清洁消毒频次。乘客和工作人员应佩戴口罩,减少交流。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和培训等聚集性活动,尽量采用线上方式进行。如需参加聚集性活动,应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参加人员聚集的活动,如庙会、大型文艺演出等。减少聚集性活动,降低感染风险可采用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消毒剂进行擦拭、喷洒或浸泡消毒。具体使用方法需按照消毒剂说明书进行操作。消毒方法根据人员流动情况和疫情形势确定消毒频次。一般情况下,每天至少消毒一次,人员流动较大的场所可适当增加消毒频次。消毒频次公共场所消毒方法和频次建议异常情况上报流程和处理机制上报流程如发现异常情况,如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应立即向当地疾控机构报告,并按照相关要求进行隔离和治疗。处理机制疾控机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追踪密切接触者,并采取相应的隔离和观察措施。同时,对涉及的公共场所进行终末消毒,防止疫情扩散。疫苗接种相关知识普及04采用传统疫苗制备方式,适用于18岁及以上人群,安全性、稳定性较高。灭活疫苗采用基因重组技术,适用于18岁及以上人群,单针接种即可产生较好免疫效果。腺病毒载体疫苗采用基因工程技术,适用于18岁及以上人群,安全性好、不良反应率低。重组蛋白疫苗疫苗接种种类及适用人群介绍一般为两剂次,间隔21-56天;不同疫苗产品接种程序可能有所不同,需遵循具体产品说明书。接种程序两剂次之间的接种间隔建议≥3周,第二剂在8周内尽早完成。时间间隔接种前需了解疫苗相关知识,如实提供个人健康状况;接种后留观30分钟,避免剧烈运动和饮酒。注意事项接种程序、时间间隔和注意事项接种部位疼痛、红肿、发热、乏力、头痛、肌肉疼痛、恶心等,多数症状轻微,通常在接种后一两天内自行缓解。如出现轻微不适,一般无需特殊处理,注意休息和观察即可;如出现高热或局部严重红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报告接种单位。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处理方法常见不良反应便捷服务优化接种服务流程,提供便捷、高效的接种服务,减少群众等待时间和交通成本。宣传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加强疫苗接种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疫苗接种的认识和接受度。社会动员鼓励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疫苗接种工作,营造全民参与、共同构建免疫屏障的良好氛围。提高接种意愿,共同构建免疫屏障家庭预防策略0503及时报告异常情况一旦发现家庭成员出现发热、咳嗽等异常症状,应立即向社区或相关部门报告,并按照要求进行隔离和治疗。01每日定时测量体温家庭成员应每日定时测量体温,并注意观察自身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异常。02建立健康档案为家庭成员建立健康档案,记录每个人的健康状况、疫苗接种情况等。家庭成员健康监测和报告制度建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清洁消毒对家庭环境进行定期清洁消毒,特别是门把手、水龙头等高频接触部位。正确处理垃圾将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及时清理垃圾桶,避免垃圾堆积。家庭环境清洁消毒操作指南123保证饮食均衡,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均衡饮食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规律作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和抵抗力。适当锻炼合理安排饮食起居,增强身体抵抗力积极面对疫情,保持乐观心态,避免过度恐慌和焦虑。保持乐观心态如有需要,可寻求专业心理支持或咨询,帮助缓解心理压力。寻求心理支持通过听音乐、阅读、绘画等方式进行心理调适,保持心理平衡和健康。进行心理调适心理调适技巧分享校园防控举措06学校需定期对教室、图书馆、实验室、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进行全面消毒,特别是高频接触区域如门把手、课桌椅等。同时,应确保消毒用品的安全性和环保性。消毒工作安排学校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换气环境,定时开窗通风,或使用新风系统、空气净化器等设备,确保室内空气流通和清新。通风换气措施学校日常消毒和通风换气工作安排健康状况监测学校应建立师生健康状况监测机制,每日对师生进行体温检测和健康状况询问,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异常情况处理流程一旦发现师生出现发热、咳嗽等疑似症状,学校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隔离、送医就诊等处理,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师生健康状况监测和异常情况处理流程学校应制定线上线下教学衔接方案,确保在疫情防控期间教学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应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远程教学和在线辅导。学校应关注师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心理辅导服务,帮助师生缓解疫情带来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线上线下教学衔接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