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县中考数学二模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1页
2023年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县中考数学二模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2页
2023年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县中考数学二模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3页
2023年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县中考数学二模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4页
2023年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县中考数学二模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县中考数学二模试卷

1.计算:7-(一2)的结果是()

A.-9B.-5C.5D.9

2.如图是化学实验室经常用到的玻璃漏斗,其俯视图是()

B.

C.

3.已知%1、42是关于X的方程/-2%-爪2=0的两根,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正确的是()

A.xr+x2>0B.xx-x2<0C.xx丰x2D.方程必有一正根

4.从A地到B地有驾车、公交、地铁三种出行方式,为了选择适合的出行方式,对6:00-10:

00时段这三种出行方式不同出发时刻所用时长

(从A地到8地)进行调查、记录与整理,数据如图所示.

A.若8:00出发,驾车是最快的出行方式

B.地铁出行所用时长受出发时刻影响较小

C.若选择公交出行且需要30分钟以内到达,则7:30之前出发均可

D.同一时刻出发,不同出行方式所用时长的差最长可达30分钟

8.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有“米谷粒分”题,大意为:粮仓开仓收粮,有人送来

米1785石,验得米内夹谷,抽样(取米一把),数得378粒内夹谷18粒,则该人送来的这批

米内夹谷约为石.

9.如图是一款手推车的平面示意图,其中AB〃CO,41=24。,

42=76。,则43的度数为..3/

10.七巧板起源于我国先秦时期,古算书《周碑算经》中有关于正方形的分割术,经历代演

变而成七巧板,如图所示.19世纪传到国外,被称为“唐图”(意为“来自中国的拼图”),

图2是由边长为4的正方形分割制作的七巧板拼摆而成的“叶问蹬”图,则图中抬起的

“腿”(即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11.我国古代《算法统宗》里有这样一首诗:“我问开店李三公,众客都来到店中,一房七

客多七客,一房九客一房空.”诗中后面两句的意思是:如果每一间客房住7人,那么有7人

无房可住;如果每一间客房住9人,那么就空出一间客房.设有x间客房,可列方程为:.

12.如图,44。8=30°,点尸在0A上,且。PM是OA8

上的点,在上找点N,以为边,P,M,N为顶点作正方//

形,则MN的长为.

op

13.(1)计算:3x(—2)+V2+V8—(-)-1;

X-3(%-2)<4

(2)解不等式组:

14.矩形A6CQ和矩形AECF有公共顶点A和C,AE、8c相交于点G,AD,CF相交于点H.

求证:4ABG44CDH.

15.鹰潭高铁站开通后,从鹰潭北到南吕西站中间无其它站点,旅客在网购车票时,系统是

随机分配座位的,王某和李某打算购买从鹰漂北到南吕丙的高铁车桌(如图所示,一排中的座

位编号为A,B,C,D,F).假设系统已将两人的位置分配到同一排后,在同一排分配各个座

位的机会是均等的.

⑴①“系统分给这两个人4G座位”是事件(填“必然”或“不可能”或“随机”);

②若系统分给王某4座后,再给李某B座的概率是;

(2)利用画树形图或列表格,求系统分配给干某和李某相邻座位(过道两侧座位C,。不算相

邻)的概率.

取消选择一个座位确认

ABC过道DF

16.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l)x2-3x+2=0有两个实数根.

(1)求m的取值范围;

(2)若小为正整数,求此时方程的根.

17.图1,图2都是由边长为1的小等边三角形构成的网格,△ABC为格点三角形.请仅用无

刻度直尺在网格中完成下列画图.

(1)在图1中,画出△ABC中AB边上的中线CM;

(2)在图2中,画出乙4PC,使〃PC="BC,且点P是格点(画出一个即可).

%---*

18.如图1,是一辆小汽车与墙平行停放的实物图片,图2是它的俯视图.汽车靠墙一侧

与墙MN平行且距离为0.8米,已知小汽车车门宽A。为1.2米.(参考数据:sin40°»0.6428,

cos40°«0.7660,sin41°«0.6561,cos41"«0.7547,sin42°«0.6691,cos42°»0.7431)

图1图2备用图

⑴当车门打开角度乙4OB为40。时,车门是否会碰到墙?请说明理由.

(2)若车停在原地不动,靠墙一侧的车门能打开的最大角度约为多少?

1

X

19.如图,一次函数y=3-一2的图象分别交x轴、y轴于A、B两点,尸为A3的中点,PClx

轴于点C,延长PC交反比例函数y=<0)的图象于点£),B.0D//A8,

Q)求k的值;

(2)连。P、AD,求证:四边形AP。。是菱形.

20.如图,4为。。外一点,线段AC交。。于点3,AB=10,BC=8,。。的半径为5,

点P在。0上.

图i备用图

(1)当△APC的面积最大时,求PC的长;

(2)当A尸与0。相切时,求AP的长.

21.某学校科技小组对甲、乙两幅作品从创新性、使用性两个方面进行量化评分(得分为整

数分),并把成绩制成不完整的条形统计图(图1)和扇形统计图(图2).

(1)若甲、乙两幅作品的总得分相等,请补充完整条形统计图;

(2)若将甲、乙的两项量化成绩,按照扇形统计图各项所占之比,分别计算两人各自的综合成

绩,若甲作品的综合成绩高,求乙作品的使用性得分的最大值.

22.【课本再现】黄金分割是一种最能引起美感的分割比例,具有严格的比例性、艺术性、

和谐性,蕴藏着丰富的美学价值.我们知道:如图1,如篇=祭那么称点C为线段A2的黄

金分割点.

(1)【问题发现】如图1,请直接写出CB与AC的比值是.

(2)【尺规作黄金分割点】如图2,^Rt^ABC^,ZC=90°,BC=1,AC=2,在BA上截

取BO=BC,在AC上截取4E=A0,求奈的值;

(3)【问题解决】如图3,用边长为4的正方形纸片进行如下操作:对折正方形得折痕

MN,连接EM点A对应点H,得折痕CE,试说明:C是的黄金分割点.

23.如图1,地面BO上两根等长立柱AB,CD之间悬挂一根近似成抛物线y=今/-9+3

的绳子.

“米)

BN彳x(米)

图2

(1)求绳子最低点离地面的距离;

(2)因实际需要,在离A8为3米的位置处用一根立柱MN撑起绳子(如图2),使左边抛物线月

的最低点距MN为1米,离地面1.8米,求MN的长;

(3)将立柱MN的长度提升为3米,通过调整MN的位置,使抛物线尸2对应函数的二次项系数

始终为设MN离AB的距离为〃?,抛物线B的顶点离地面距离为'当2<k<2.5时,求m

的取值范围.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7-(-2)

=7+2

=9.

故选:D.

直接利用有理数减法法则计算即可.

本题考查了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2.【答案】D

【解析】解:该空心圆柱的俯视图为:

故选:D.

根据从上边看到的图形是俯视图,可得答案.

本题考查常见几何体的三视图,解题的关键是注意:可以看到的线用实线,看不到的线用虚线.

3.【答案】B

【解析】解:4、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出与+小=2>0,结论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出/-2=-旭2W0,结论B不一定正确,符合题意;

C、根据方程的系数结合根的判别式,可得出△>(),由此即可得出与力冷,结论C正确,不符合

题意;

。、由x「X2=-2m2wO,结合判别式可得出方程必有一正根,结论。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出X62,与+%2的值,分析后即可判断A项,B项是否符

合题意;再结合判别式,分析后即可判断C项,4项是否符合题意.

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以及根与系数的关系,牢记“当A>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是

解题的关键.

4.【答案】B

【解析】解:4根据统计图可得,8:00出行,汽车用时50分钟,公交车用时约37分钟,地铁用

时32分钟,所以最快的出行方式是地铁,A选项说法不正确,故4选项不符合题意;

民根据统计图可得,地铁的出行时间受出发时刻影响比较小,所以8选项说法正确,故B符合题

意;

C.根据统计图可得,7:00出行,选择公交车所用时间为32分钟,所以C选项说法错误,故C不

符合题意;

。.根据统计图可得,最大时长差出现在7:30,时长差为52-32=20(分钟),所以。选项说法错

误,

故力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根据折线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判定即可得出答案.

本题主要考查了折线统计图,根据题目要求读懂折现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求解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5.【答案】D

【解析】解:由题意得:OA:OD=1:3,

•••两个三角形的相似比为1:3,

•••ON=3OB,

•••点B的对应顶点是点N,

故选:D.

根据题意求出相似比,结合图形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位似变换,根据题意求出相似比是解题的关键.

6.【答案】B

【解析】解:由、=。丫2+5%+©的图象可得,

a<0,b>0,c>0,

「函数y=a(x-bp+c,

•••该函数的图象开口向下,顶点坐标为(b,c),且该函数图象的顶点在第一象限,

故选:B.

先根据y=。/+6》+。的图象得至11八b、c的正负情况,然后即可得到函数y=a(x—b)2+c的

图象的开口方向,顶点坐标,解顶点坐标所在的位置,从而可以判断哪个选项中的图象符合题意.

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图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求出a、b.c的正负情况,利用二次函

数的性质解答.

7.【答案】5(%+y)(x-y)

【解析】解:原式=5(7-y2)=5(x+y)(x-y),

故答案为:5(x+y)(x-y).

提公因式后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即可.

本题考查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分解因式,掌握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是正确应用的前提.

8.【答案】85

【解析】解:1785x黑=85(石).

0/0

即该人送来的这批米内夹谷约为85石.

故答案为:85.

用总数量乘以样本中夹谷粒数所占比例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用样本估计总体,掌握用样本去估计总体时,样本越具有代表性、容量越大,这时

对总体的估计也就越精确是解题的关键.

9.【答案】128°

【解析】解:如图,

•••AB//CD,Z1=24°,

・•・Z-A=zl=24°,

•・・42=76°,

Z4=18O°-Z2=1O4°,

:.43=44+24=128°.

故答案为:128°.

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乙1=41=24。,再由邻补角的定义可求得44=104°,利用三角形的外角性

质即可求43.

要不是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解答的关键是熟记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0.【答案】3

【解析】解:由题意,如图2中,阴影部分的平行四边形的

面积=2x1=2,

阴影部分的三角形的面积=3X2x1=1,

二阴影部分的面积=2+1=3,

故答案为:3.图2

分别求出阴影部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可得结论.

本题考查七巧板,正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

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11.【答案】7x+7=9(x-l)

【解析】解:根据题意得:7x+7=9(x—l),

故答案为:7x+7=9(x-l).

根据题意一房七客多七客,一房九客一房空得出方程组即可.

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组,解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设出未知数,找出合适

的等量关系,列方程.

12.【答案】S或手或手

【解析】解:如图1,正方形PMOV以MN为对角线,且点M在点

尸的左侧,

•••Z.OPN=90°,AAOB=30°,OP=C,

PM=PN=OP•tan300=门x?=1,

•••乙MPN=90°,

•••MN=VPM2+PN2=712+12=

当正方形PM'D'N以M'N为对角线,且点M在点P的右侧时,M'N=

MN=<7;

如图2,正方形PMNC以PN为对角线,且点M在点P的左侧,

vZOM/V=90°,/-AOB=30°,

乙ONM=60°,

OM=MN•tan600=RMN,

•••MP=MN,

V-3M/V+MN=

解得MN=宁;

如图3,正方形PMNC以PN为对角线,且点M在点P的右侧,

vOM=y/~3MN,MP=MN,

\T1MN-MN=V-3,

解得MN=注G,

综上所述,MN的长为q或殳尹或必尹,

故答案为:门或手或亘尹.

分三种情况,一是正方形PMDN以MN为对角线,则PM=PN=0P-tan30°=1,所以MN=

VPM2+PN2=y/~2,此时点M在点P的左侧或右侧,MN的长相同;二是正方形PMNC以PN

为对角线,且点M在点P的左侧,贝UOM=CMN,所以,耳MN+MN=C,则MN=上/;

三是正方形PMNC以PN为对角线,且点M在点尸的右侧,则CMN-MN=C,所以MN=

3+<3

~2~,

此题重点考查正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锐角三角函数与解直角三角形、数形结合与分类讨论数

学思想的运用等知识与方法,依据正方形的对角线的不同和点M的位置的不同,正确地进行分类

是解题的关键.

13.【答案】解:(l)3x(_2)+n+C—©)T

=-6+"—2

1

=-6+2-2

=-7r

x-3(x-2)<4①

(2){1+2%>

解不等式①得:x>l,

解不等式②得:x<7,

・•・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lWx<7.

【解析】(1)先计算乘除法和负整数指数嘉,再算加减,即可解答;

(2)按照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步骤,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负整数指数累,准确熟练地进行计算是

解题的关键.

14.【答案】证明:•.•四边形ABC。与四边形4ECF都是矩形,

.-.AH//GC,AG//CH,

二四边形AGCH是平行四边形,

•••^GAH=乙GCH,

•••四边形A8CQ与四边形AECF都是矩形,

•••NB=4。=90°,/.BAD=乙BCD=90°,AB=CD,

£BAG=90°-AGAH,ADCH=90°-zGCH,

4BAG=ADCH,

在△ABG与△Q7H中,

^BAG=乙DCH

AB=CD

/B=CD=90°

・•△/BG丝△CDH(SAS).

【解析】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通过推理得出乙BAG=4DCH是解

题的关键.

先证得四边形AGCH是平行四边形,然后利用AS4即可证明△ABG之aCDH.

15.【答案】不可能*

【解析】解:(1)①“分给这两个同学A,G座位”是不可能事件;

②若分给王某A座后,再给李某8座的概率是"

故答案为:①随机,

(2)根据题意画树状图如下:

由树状图可知,共有20种等情况数,其中相邻座位的情况数有6种,

则系统分配给王某和李某相邻座位(过道两侧座位C,D不算相邻)的概率是券=磊.

(1)①根据随机事件的定义即可得出答案;

②根据概率公式即可得出答案;

(2)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得出所有等情况数,找出符合条件的情况数,再根据概率公式即可得出答

案.

此题考查的是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列表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适

合于两步完成的事件:树状图法适合两步或两步以上完成的事件;解题时要注意此题是放回实验

试验还是不放回试验.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

16.【答案】解:(:!)•.•△=(一3产-4(m-1)x2=-8m+17,

依题意,C=-8m+17>0,

解得?n<且根。1;

(2)rm为正整数,

■■m=2,

二原方程为/-3%+2=0.

解得丫1=1,x2=2.

【解析】(1)由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得△=/-4ac20,可得关于,"的不等式,解之可得,”

的范围,结合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可得答案;

(2)由(1)知m=2,得出方程,再用因式分解法求解可得.

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以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牢记“当△?()时,方程有两个实数根”是解题

的关键.

17.【答案】解:(1)如

图所示,线段CM即为

所求.

(2)如图所示,点P即为

所求.

【解析】(1)根据三角形图1

中线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

(2)根据圆周角定理即可得到结论.

本题考查作图-应用与设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

中考常考题型.

18.【答案】:(1)过点A作AC1OB,垂足为点C,

7

z*

\

\

7\

\

\

92

\

\/

在收△ACO中,

v^AOC=40°,4。=1.2米,

•••AC=sinZ/lOC-AO«0.6428X1.2〜0.77米,

•.•汽车靠墙一侧OB与墙MN平行且距离为0.8米,

•••车门不会碰到墙.

(2)当靠墙一侧的车门能打开的最大角度时,AC=0.8米,

vsinZ-AOC=—=«0.67,

・•・乙AOC«42°.

答:靠墙一侧的车门能打开的最大角度约为42。.

【解析】(1)过点A作4CJ.0B,垂足为点C,解三角形求出AC的长度,进而作出比较即可;

(2)当靠墙一侧的车门能打开的最大角度时,4c=0.8米,根据正弦定义可得答案.

本题主要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添加辅助线,此题难度不大.

19.【答案】(1)解::4力。8=90。,尸为AB中点,

•••AP=OP=PB,

•••PC1AO

AC——OC,

vDO//AB,

■■Z.DOA=Z.OAB,

:.ZACP§SOCD

DC=CP,

令一次函数y=—gx—2中的y=0,得到x=—6,令x=0,得到y=-2,

即8点坐标(0,—2),A点坐标(一6,0),即。4=6,OB=2,

易知tanzCMB=tan/.AOD=g,又OC=3,

•••DC=1,

所以点。的坐标(一3,1),

代入反比例解析式得k=-3;

(2)证明:由(1)Aacp彩△OCO,得4P=。。,

又APIIDO,

四边形APOD为平行四边形,

又4P=PO,

四边形APOO为菱形.

【解析】(1)由4AOB=90°,得到三角形A08为直角三角形,又尸为斜边A8的一半,得到AP

与P。相等,由PC与AC垂直,根据“三线合一”得到C为A。中点,又根据。。与A8平行,

得到一对内错角相等,再加上一对直角相等,利用“ASA”得到三角形0c。与三角形APC全等,

从而得到。C与CP相等,然后令直线AB解析式得x=0和y=0分别求出对应的y和x的值,确

定出A与2的坐标,进而得到OA与。8的长,从而求出。C与OC的长,写出点。的坐标,把。

的坐标代入到反比例解析式中即可求出A的值;

(2)由(1)中证出的三角形。CO与三角形APC全等,得到AC与OC相等,OC与CP相等,利用对

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得到AP。。为平行四边形,再由(1)得到的4P=0P,根据邻

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为菱形即可得证.

此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菱形的判定,是一道反比例的综合

题.要求学生掌握平行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性侦及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会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借助图形选择合适的方法,培养了学生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0Q_L4C于Q,交。。于P,连接。C,此时△力CP的面积最大,

1

:.CQ=BQ=4,

:.0Q=VOC2-CQ2=V52-42=3,

・・・PQ=OP+OQ=3+5=8,

・・・PC=JCQ?+PQ2=V42+82=4—;

・•・(PBD=90°,

・・・乙D+乙BPD=90°,

BP=BP

••Z-C-Z-D,

:•乙C+乙PBD=90\

・・・4P是。。的切线,

・・・PD1AP,

・•・Z.APD=90°,

・・・41P8+48PD=90°,

・••Z-APB=zC,

vZ-A=Z-A,

・••△4PBs△a”,

_竺

‘标=丽'

.AP_10

'10+8=APf

AP=6V-5.

【解析】(1)作。Q14C于。,交。。于P,连接OC,此时AACP的面积最大,在RtACOQ中求

出。。,进而在RtAPCQ中求得结果;

(2)作直径PD,连接B。,可证得々1PB=NC,进而得出△APBSAACP,从而得出差=整进

一步得出结果.

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勾股定理,垂径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决问题的关

键是熟练掌握有关基础知识.

21.【答案】解:(1)乙作品的使用性得分为:85+95-90=90,

补充完整条形统计图如下:

甲口

(2)设乙作品的使用性得分为x,依据题意得,

85X60%+95x40%>90x60%+40%x,

x<87.5,

因为X是整数,所以X最大值为87.

答:甲作品的综合成绩高,则乙作品的使用性得分的最大值为87.

【解析】(1)根据甲、乙两幅作品的总得分相等列式计算解答即可;

(2)根据扇形统计图可知创新性占60%,使用性占40%,再根据题意列不等式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理解和掌握两个统计图中数量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答的前提.

22.【答案】要

【解析】解:(1)•.•点C为线段A8的黄金分割点,

CBV-5-1

-,-AC=^~

故答案为:话二;

(2)vZC=90°,AC=2,BC=1,

:.AB=VAC2+BC2=V1+4=底,

・.・BD=BC=1,

AE=AD=AB-BD=yTS-

,丝=£1,

AC2

故答案为:受;

(3)如图3,设EC与交于点P,作PQ1EN于Q,

图3

MN//AB,且M为E4的中点,

.NP_EM_1

ACEA2

vEC平分乙4EN,PQtEN,PM1AE,

・•・PM=PQ,

设PM=PQ=^AC=x,

PN=MN-PM=4-x,

vEN=VDE2+DN2=V4+16=2G

.山彳EMPQ

・•・sin乙ENM=—=/,

ENPN

2_

"2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